reviveanna
苇茎汤,中医方剂名。为清热剂,具有清脏腑热,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之功效。主治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临床常用于治疗肺脓肿、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等肺热痰瘀互结者。 苇茎、瓜瓣、薏苡仁、桃仁。 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本方多由热毒壅肺,痰瘀互结,血败肉腐成痈所致,治疗以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为主。痰热壅肺,气失清肃则咳嗽痰多;《内经》说:“热盛则肉腐,肉腐则成脓”,邪热犯肺,伤及血脉,致热壅血瘀,若久不消散则血败肉腐,乃成肺痈;痈脓溃破,借口咽而出,故咳吐腥臭黄痰脓血;痰热瘀血,互阻胸中,因而胸中隐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痰热内盛之象。方中苇茎甘寒轻浮,善清肺热,故为君药。瓜瓣清热化痰,利湿排脓,能清上彻下,肃降肺气,与苇茎配合则清肺宣壅,涤痰排脓;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热而排脓,下利肠胃而渗湿,二者共为臣药。桃仁活血逐瘀,可助消痈,是为佐药。方仅四药,结构严谨,药性平和,共具清热化痰、逐瘀排脓之效。
Alice兔籽宝宝
咳嗽此为肺部疾患的主要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正如《黄帝内经》里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也就是说,咳嗽虽然主要是肺经的病,但与其它脏腑都有关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咳嗽的较为有效的偏方、秘方主要如下。[方一]紫苏、杏仁、生姜、红糖各lO克。将紫苏与杏仁捣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调人红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饮用。本方散风寒,止咳嗽,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有效。[方二]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次服完。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方三]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先将橘红,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时,兑人蜂蜜,至沸停火,装瓶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本方散寒温肺,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方四]生姜10克,饴糖适量。将生姜洗净,切丝,放人瓷杯内,用滚开水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再加人饴糖适量,代茶频频饮服,不拘时间和次数,无须出汗。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方五]葱白5—10节,淡豆豉10克,苏梗或陈皮3克,红糖适量。将葱洗净,取葱白,与淡豆豉、陈皮等人砂锅共煎取汁,再调入红糖。日分数次,酌量饮用。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方六]鲜橄榄4枚,冰糖15克。将橄榄洗净,劈开加入冰糖和适量的水,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温服。本方清热止咳,适用于风热咳嗽。[方七]金银花20克,薄荷5克,蜜糖少量。先煎银花,取汁约2小碗,药成前,下薄荷约煎3分钟,贮瓶内,分次与蜜糖冲匀饮用。本方适用于风热所致咳嗽。[方八]洁净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将丝瓜花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10分钟,再调人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本方适用于风热咳嗽。[方九]蛤蚧数只,蜂蜜30克,鲜萝卜适量。将蛤蚧焙干研末,每次取蛤蚧粉6克,用蜂蜜、萝卜煎水冲服。本方养阴清肺,适用于火燥伤阴的干咳。[方十]百合(鲜良者)、枇杷(去核)、鲜藕(洗净,切片)各30克。将百合、枇杷和藕片合煮汁,调入适量白糖,若冰糖更好,代茶频频饮。本方适用于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方十一]黄梨适量,饴糖若干。将黄梨去核,捣汁,与饴糖合并煎膏,每服2汤匙,日3次。本方清肺化痰,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燥咳嗽。[方十二]川贝母6--12克(如用川贝母,则用3---6克),蜜糖约15--30克。将川贝母打碎,与蜜糖同置炖盅内,隔水炖服,1次服完。本方适用于肺燥咳嗽。[方十三]橘皮15--20克(鲜者30克),粳米50---100克。先把橘皮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人粳米煮粥,或将橘皮晒干,研为细末,每次用3—5克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为粥。本方顺气,化痰,适用于痰湿犯肺之咳嗽。[方十四]小排骨500克,白果30克,调料适量。将小排骨洗净,加黄酒、姜片、水适量,文火焖1.5小时。白果去壳及红衣,加入汤内,加盐调味再煮15分钟,加味精调匀,并撒上青葱末。本方止咳平喘,适用于痰多咳嗽气喘。[方十五]广柑、白糖各500克。将广柑去皮核,放小锅中,加白糖250克,腌渍1日,至广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适量,文火蒸至汁稠,停火;再将每瓣广柑肉压成饼,加白糖250克,拌匀倒盘内,通风阴干,瓶装,每服5—8瓣,日3次。本方理气燥湿化痰,适用于痰多咳嗽之犯肺证。[方十六]黄芩、鲜生地各30克,粳米50克。将二药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捞去药渣,再加淘清的大米适量,煮烂成粥,1日内分顿连续食用。本方清火补阴,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方十七]山栀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猪肺200克。先将猪肺切成片状,用挤洗去猪肺气管中的泡沫,与山栀、杏仁、桑白皮一起放入瓦堡内加水堡煮,饮汤食肺。本方清肝火,补肺阴,可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方十八]法半夏、旋复花、海蛤壳、淡竹茹、陈皮、代赭石、川黄连、桑叶、茯苓、海石粉、炙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本方取自清代老中医张千里医案,功能泻肝平肺,降气化痰,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方十九]柴胡、半夏、人参、生姜、鳖甲、橘梗、枳实、槟榔、吴萸各15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出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功能疏肝解郁,下气止咳,适用于肝郁所致之咳喘。[方二十]玄参、麦冬各60克,乌梅24克,橘梗30克,甘草15克。上药拣去杂质,干研后共研,混匀,分装,每代18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服1代,日2次。本方清肺化痰,适用于燥咳痰少。[方二十一]梨、生姜、白蜜各适量。梨、姜分别取汁后混合,加白蜜调服。本方润肺清热,适用于肺燥咳嗽。[方二十二]猪肺1具,猪肚1个,肥公鸭1只,北沙参、白术、冬虫草各30克,肉桂3克,生姜60克。将猪肺、猪肚冲洗干净,公鸭去毛及内脏,洗净,诸药调匀,分别塞入猪肚、猪肺管和鸭腹内,三物同时下锅,加水,烧沸,文火炖4个小时,至烂熟将三味分别盛人碗内,慢慢食用。本方适用于脾肺俱虚之咳嗽。[方二十三]红萝卜 200克,红枣12克,加水3碗,煮取1碗,1日,1剂,随意饮用。本方理脾肺之气而止咳。[方二十四]落花生45克(不去红衣),怀山药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花生、山药捣碎,后与粳米相和煮粥,候熟,人冰糖调匀,佐餐食。本方适用于脾肺皆虚之久咳。[方二十五]甜杏仁100粒,核桃肉、猪板油、饴糖、蜂蜜、生姜汁各120克,鲜梨汁250克。前二味共研细末,猪板油切块,下锅炸油,去渣留油,下杏仁、核桃肉末炸炒,至油被吸尽,放人梨汁、姜汁,炒匀,人饴糖、蜂蜜,炒至水汽末全尽,起糖泡,香气四溢。每服1汤匙,日1次,白开水调下温服。本方益肾补肺,适用于肺肾双虚之咳。[方二十六]杏仁、胡桃肉各15克,粳米50克。先捣杏仁,水磨滤汁,取汁和胡桃肉、粳米同煮粥。本方补肾舒肺,适用于肺肾不足的咳喘气喘。[方二十七]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茉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人参、胡桃肉、生姜。水煎眼,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益肺补肾,纳气止咳,适用于肺肾气虚所致咳嗽。[方二十八]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各7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为《脾胃论》补中益气汤,功能健脾补肺,理气化痰,适用于脾肺俱虚所致之咳嗽。[方二十九]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各4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为《温病条辨》中的沙参麦冬汤,功能养阴清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肺阴亏耗所致的咳嗽。[方三十]黄芩、山栀、橘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清肝泻火,润肺化痰,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方三十一]清炙麻黄6--9克,生石膏20---30克,杏仁、甘草、黄芩、浙贝各6--9克,鱼腥草20---30克,细辛、玉桂(后人)、紫菀、款冬花、炙把叶各6--9克。先用净水浸湿,水高于药面1寸,1小时后煎药。石膏先煎半小时,后人群药,玉桂最后放人5分钟后即停煎,取药汁1碗,温服。隔6小时再煎,亦取药汁1碗温服。药量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酌情加减。每日1剂。本方为上海著名中医顾铭浩验方,功能宜肺化痰止咳。用于外感初起,邪人肺经,痰阻气道,清肃失灵,咳嗽剧发,痰稠色黄,早晚发作更甚,看似痰热阻肺,实则寒气内伏之证。[方三十二]干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丝瓜花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适合用治肺热咽痛、咳吐黄痰、喘息、胸痛等症。丝瓜花甘苦寒,清肺热为长,兼清热解毒。临床适用于急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症。[方三十三]四角蛤500克,火腿肉片、清水笋片各50克,盐、酒、麻油、肉汤。四角蛤洗净后,置面盆内,以开水冲过,剥壳取肉,去杂洗净。将蛤肉、火腿、笋片同时人油锅中煸炒几下,烹入料酒,注人肉汤,加盐,煮至蛤肉熟烂淋上麻油即成。此汤以咸寒滋阴、利尿、化痰、软坚散结的蛤肉配竹笋调制而成。竹笋,《本草纲目》称之有“消渴、利水、益气、化热、消痰,爽胃”的功效。故此汤常可作为瘰疬(淋巴结核)、瘿瘤、消渴、痰咳以及肺结核等病的食疗菜谱。
小熊加旺旺
千金苇茎汤是一种中药方剂,是一种清热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祛瘀排脓的功效。千金苇茎汤是用味苇茎、薏苡仁(30克)、瓜瓣(24克)、桃仁(9克)等药材搭配调制的中药方剂,对于人们平常咳嗽痰多和肺脓肿等病症有非常好的疗效。
服用千金苇茎汤化痰止咳祛瘀排脓
千金苇茎汤的药材组成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些中药材,但是现在我们用芦根来代替苇茎,冬瓜子代替瓜瓣。千金苇茎汤有帮助人们清热化痰和祛瘀排脓的功效。人们平常如果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病症可以经常服用千金苇茎汤来治疗。
千金苇茎汤在临床常用于治疗肺脓肿、大叶性肺炎、百日咳、支气管炎等肺热痰瘀互结者。千金苇茎汤也叫作苇茎汤,属于清热剂-清脏腑热。千金苇茎汤在古代是人们经常用的药用方剂,在现代也依然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中药方剂。
千金苇茎汤的药用方剂介绍
【组成】苇茎(60克)薏苡仁(30克)瓜瓣(24克)桃仁(9克)现在多用芦根来代替苇茎,冬瓜子代替瓜瓣。
【方诀】苇茎汤方出千金,桃仁薏苡冬瓜仁,肺痈痰热兼瘀血,化浊排脓病自宁。
【功用】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本方常用于肺脓肿、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肺热痰瘀互结者。)
【用法】研末,内苇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胶(现代用法:水煎服)。
千金苇茎汤主治肺痈,对人们风温引起的肺热咳嗽有很好的清热化痰的功效,千金苇茎汤的主要四味中药是芦根、冬瓜仁、薏苡仁、桃仁,是一种非常灵的方剂。千金苇茎汤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患者的发热情况和痰多痰少的情况,适量加减药物,一般服用大概7服以上才能痊愈,并且服用的时候要谨遵医嘱。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是核心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反映国内外该学科中最新科研、医疗、教学成果和学术成就,版式编排规范,印刷
个个大学的中医药学学报非常好,内容很专业《中医学报》(原《河南中医学院学报》)于1976年创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1-1411/R,国际连
1、畜牧兽医学报 2、中国兽医学报 3、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4、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中国兽医科学) 5、中国兽医杂志 6、草业学报 7、中国草地(改名为:中国草
各个大学的中医药学的学报办得很好,他们办的很有特色,体现了中医药学的发展重要性。
张仲景的泽漆汤要吃一个礼拜左右,根据身体情况,再来决定换药还是继续吃这个泽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