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swpf
影响因子为10.0。
Matter目前已被Web of Science收录。
Matter在2019年共发表158篇publications,其中citable items有95。
影响因子为10.0,2020年尚余2个多月,以平均计,预计Matter在2020的第一个partial impact factor将高于12。
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证半衰期等都会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产生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以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
一个学科的引文数量,总体水平取决于各学科自身的发展特点,从总体上来说,某学科来源期刊越多,该学科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就越大。
这两大因素决定了学科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分布的不均衡性,生物学期刊一直是SCI期刊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类期刊,在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的数量上也有显著优势,从而说明生物科学在当代科学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每年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定期公布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20余个科学计量指标。2012年
问题一:怎样查一篇文章的影响因子 一般都是说期刊的影响因子,你要是问一篇文章的叮子,那应该是这篇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吧? 你可以去google 然后搜索 sc
如下: 1、亮点是今年Forum Math Pi和Cambridge J. Math都有影响因子了。从影响因子看,Forum Math Pi比Cambridge
2022年北大核心期刊影响因子指的是是汤森路透(Thomson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中的一项
没有涨,短期内不意味着含金量降低。 高校不太可能马上依据新的影响因子调整教职硬门槛,对学术圈而言一两年内期刊影响因子不论涨落,期刊还是期刊。JMCA涨到20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