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之澄
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外固定和内固定。一。外固定:1.小夹板固定。指征:四肢闭合性管状骨骨折,但股骨骨折因大腿牵拉力强大,需结合持续骨牵引;四肢开放性骨折,创口小,经处理创口已愈合者;四肢陈旧性骨折,仍适合于手法复位者。优点: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缺点:绑太松或固定垫使用不当,易使骨折再移位,太紧可产生压迫性溃疡、缺血性肌痉挛,甚至肢体坏疽。2.石膏绷带固定。指征: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创口愈合之前不宜使用小夹板固定者;某些部位的骨折,小夹板难以固定者;某些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如股骨骨折髓内钉或钢板螺丝钉固定术后,作为辅助性外固定;畸形矫正后矫形位置的维持和骨关节术后的固定,如腕关节融合术后;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患肢的固定。优点:可根据肢体的形状塑形,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可维持较长时间。缺点:无弹性,不能调节松紧程度,固定范围较大,一般需超过骨折部的上下关节,无法进行关节活动功能锻炼,易引起关节僵硬。3.外展架固定。指征: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或肱骨干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肿胀严重的上肢闭合性骨折和严重的上臂或前臂开放性损伤;臂丛神经牵拉伤;肩胛骨骨折;肩、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或关节结核。4.持续牵引。指征:颈椎骨折脱位使用枕颌布托牵引或颅骨牵引;股骨骨折使用大腿皮肤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胫骨开放性骨折使用跟骨牵引;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复位困难的肱骨髁上骨折使用尺骨鹰嘴骨牵引。持续牵引方法和牵引重量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肌肉发达程度、软组织损伤情况和骨折的部位来选择,牵引重量太小,达不到固定和复位的目的。太重会导致骨折分离移位。5.外固定器。适用于: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伴广泛软组织损伤;骨折合并感染和骨折不愈合;截骨矫形或关节融合术后。优点是固定可靠,易于处理伤口,不限制关节活动,可行早期功能锻炼。二。内固定。主要用于切开复位后,采用金属内固定物,如接骨板、螺丝钉、髓内钉、带锁髓内钉和加压钢板等,将骨折段于解剖复位的位置予以固定。有些骨折如股骨颈骨折,可于手法复位后,在X线监视下,从股骨大转子下方,向股骨颈传入三刃钉或钢针做内固定。
奈奈小妖精
中医正骨 2000年第2期第12卷 学术探讨 (1999-03-27收稿,1999-05-18修回) 作者:范广峰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224002在腕骨诸骨中舟骨骨折最为常见,其中70%发生在舟骨腰部,舟骨结节及近端骨折各占10%~15%〔1〕。腕舟骨骨折很少移位,但由于其血液供应较差,在舟骨腰部尤其是近端的骨折容易发生迟缓愈合、不愈合或缺血性坏死。因此骨折后良好的外固定极为重要。作者在临床中发现关于腕舟骨骨折后石膏外固定的位置各家要求不一。《中医伤科学》五版教材中要求:“用短臂石膏管形固定腕关节于背伸25~30°、尺偏10°、拇指对掌和前臂中立位”。《临床骨科手册》〔2〕中要求:“将腕关节置于轻度屈曲及尺偏位包短臂石膏管形,包括第1掌指关节”。《实用骨科学》〔1〕中认为:“保持腕部桡偏及掌屈,可以保持良好对位。无移位时用包括拇指近节的短臂石膏固定,有移位者复位后用包括拇指近节长臂石膏固定”。固定于何种位置更利于骨折的愈合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分析。(1)腕舟骨局部解剖特点:舟骨属于近排腕骨,细长,长轴斜向前外下方,腰部相当于两排腕骨间平面,血液供应来自附着结节与腰部的韧带中动脉,近侧无血管进入。当舟骨腰部骨折后,两排腕骨间关节活动就改为通过骨折线,产生很大剪应力。(2)腕舟骨骨折受伤机制:舟骨骨折多为跌倒手掌着地,腕关节强力背伸,暴力传达,桡骨关节面背侧缘挤切所致。根据手掌着地的位置不同而出现不同部位骨折,腰部最多见。(3)骨折分类:根据骨折线部位将腕舟骨骨折分为腰部、近端和结节部骨折。根据骨折线走向分为桡斜型(近桡侧斜向远尺侧)、尺斜型(近尺侧斜向远桡侧)、横向型(骨折线几乎呈横向)。前二种属不稳定性骨折。(4)固定要求:消除拇短展肌、腕横韧带、桡腕侧副韧带的不利作用和尽量减低骨折端的剪切应力。针对以上几点,作者在临床中对腕舟骨骨折采用石膏分型固定,取得满意疗效。舟骨结节骨折采用腕关节轻度掌屈、桡偏位短臂石膏管形固定包括拇指近节,固定10~12周。根据骨折线走向,将横向型用短臂石膏管形固定腕关节于轻度掌屈中立位包括拇指近节10~12周;对桡斜型、尺斜型分别将腕关节置于轻度掌屈尺偏位、轻度掌屈桡偏位,前臂中立位长臂石膏管形固定包括拇指近节,6周后改为短臂石膏管形继固定4~6周。有学者认为腕舟骨结节骨折传统尺偏固定会使结节骨块受腕横韧带、桡腕侧副韧带牵拉而分离,影响骨折愈合;桡斜型、尺斜型骨折通过尺偏和桡偏可使斜形骨折线接近水平,减少剪应力,有利于骨折端的稳定和加压〔3〕。对超过16周未治疗或保守治疗无效者行手术治疗。作者近3年来采用石膏分型固定治疗新鲜腕舟骨骨折26例,跟踪随访,除1例近端骨折发生延迟愈合外,无1例不愈合。 1,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626~6272,毛宾尧,林圣州。临床骨科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363,尚天裕。中国接骨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91~192
小琳子雄霸天下
骨折外固定方法有几种?如何选择?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持续牵引和穿针外固定器。小夹板固定常用于肱骨、尺桡骨、胫腓骨、桡骨远端以及踝关节等部位的骨折。对一些关节内骨折、关节附近骨折及股骨骨折等多不适合小夹扳固定治疗。对于骨关节损伤及骨关节术后外固定多选用石膏绷带。对于严重的肩关节、肘关节外伤,以及某些上肢骨科手术以后,需应用外展架固定。持续牵引可分为手法牵引、皮肤牵引及骨骼牵引。手法牵引多适用于骨折移位及关节脱位的整复,皮肤牵引的牵引力较小,适用于小儿股骨骨折的牵引治疗,肱骨不稳定性骨折的牵引及成人下肢骨折术后的辅助牵引及下肢骨骼牵引的辅助牵引。如果需要较大的牵引力和较长的牵引时间,可选用骨骼牵引,又依适应证的不同分为不同部位的骨牵引。(1)尺骨鹰嘴牵引:适用于肱骨颈、干、肱骨髁上及髁间粉碎性骨折移位和局部肿胀严重,不能立即复位固定者,以及陈旧性肩关节脱位将进行手法复位者。(2)桡尺骨远端牵引:适用于开放性桡尺骨骨折及陈旧性肘关节后脱位。(3)股骨髁上牵引:适用于有移位的股骨骨折,有移位的骨盆环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和陈旧性髋关节后脱位。(4)胫骨结节牵引:适应证同(3)。(5)胫腓骨远端牵引:适用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或膝部骨折不宜用胫骨结节牵引者。跟骨牵引:适用于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某些跟骨骨折及髋关节和膝关节轻度挛缩畸形的早期治疗。(7)跖骨1—4近侧端牵引:此技术多与跟骨牵引针共装骨外固定架,进行牵引或固定治疗楔状及舟状骨的压缩性骨折。颅骨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和脱位,特别是骨折脱位伴有脊髓损伤者。(9)头环牵引:适用于脊柱骨折或脱位的整复。除此之外,尚有一些使用牵引带进行牵引的方法:(1)枕颌带牵引:适用于轻度颈椎骨折或脱位,颈椎间盘突出症及根性颈椎病。(2)骨盆带牵引:适用于腰间盘突出症。(3)骨盆悬带牵引:适用于骨盆骨折有明显分离移位或骨盆环骨折有向上移位和分离移位。(4)胸腰部悬带牵引技术:适用于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对于开放骨折或已感染的骨折,骨折不连,肢体延长,股骨或胫骨多段骨折,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关节融合术,可应用骨外穿针外固定架。
姓名:张保中性别:男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院校:山东医科大学专业:创伤骨科技术职称:主任医师导师资格: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2年~1987年:山东医科大学,获学士
实用骨科和临床骨科 这两个杂志应该会比较好。 实用骨科还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有收藏几个介绍这两个杂志的网站,发你看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都介绍的比较详细
有一些人会问膝关节不舒服,到底能不能跳绳或者像跳绳一样类似的运动能不能做? 其实,这还是要看膝关节疼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因为同样一种症状,有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
谢兰桡骨粉碎性骨折,这还在惦记着能不能主持节目?充分的反映出了主持人的这种敬业精神,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敬业精神是非常宝贵的,在生活中自己的身体
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外固定和内固定。一。外固定:1.小夹板固定。指征:四肢闭合性管状骨骨折,但股骨骨折因大腿牵拉力强大,需结合持续骨牵引;四肢开放性骨折,创口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