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似水9999
猪的饲养管理对于养猪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论文,仅供参考!
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摘 要】泌乳期是母猪饲养的一个关键时期,泌乳母猪的任务很重,除了要维持自身的营养需要外,每天还要为仔猪提供5~8kg的猪乳,因此,做好泌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好泌乳期母猪的养殖,应从能量与营养、猪场管理和疾病预防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母猪;泌乳期;饲养管理
1 能量与营养
能量与营养是泌乳母猪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泌乳期母猪除了维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需要消耗正常能量外,合成和分泌乳汁还需消耗额外的能量,因此,泌乳母猪在此阶段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和营养。泌乳期母猪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1.1 能量
研究表明,哺乳期母猪需要维持的能量比空怀期要多5%~10%。母猪每千克乳中含5.225MJ的消化能,猪利用消化能转换为产乳净能的利用率约为60%,所以每千克猪乳需消化能8.708MJ。据试验,使用每千克含12.9831MJ消化能的饲料,对哺育5头仔猪的母猪可供应4kg,一窝仔猪超过5头时,每增加1头,需增加饲喂量0.4kg。
单一的能量水平并不能满足所有条件下的母猪,母猪每天的能量需要应根据母猪的体重、窝产仔数和仔猪的生长率而决定。如体重为142.5kg的母猪带12头小猪,每头小猪日增重240g,则其需要含18.3MJ/kg的日粮8.34kg。
1.2 蛋白质
母猪在泌乳期维持泌乳量的营养需要量很高,其中蛋白质摄入量对泌乳性能极为关键。从母猪泌乳性能看,当饲粮蛋白质水平从11.5%增加到20.2%时,相应地,赖氨酸也从0.61%增加到1.12%时,母猪的泌乳量均呈线性增加,以18%的蛋白质和1.0%的赖氨酸水平效果最好。试验结果表明,摄入低蛋白日粮的母猪,其泌乳期间体蛋白损失增加;而泌乳期间摄入高蛋白日粮的母猪,其体蛋白损失减少,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 乳中蛋白质的水平也相应升高。
1.3 维生素和矿物质
研究表明,随饲粮中维生素A、维生素E还有叶酸添加量的提高,母猪初乳和常乳中维生素A、维生素E还有叶酸含量就会随之增加。
母猪在妊娠和哺乳期间会丢失大量的铁,尤其是高产母猪,常表现出临界缺铁性贫血状态,这不但影响其健康,而且降低饲料的利用率。有机铁的吸收速度快、效率高且不会引起矿物质间的拮抗作用,因此,在饲料中额外添加有机铁不但能有效缓解高产母猪的缺铁状态,而且能提高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从而提高体内新陈代谢的速率,改善了饲料利用率。另外,饲料中Ca、p的比例不当也会影响泌乳母猪的泌乳量。
2 饲养管理
在泌乳期,正确的饲养管理方法对泌乳母猪的生长和发育起到极大的作用,可以使泌乳母猪更健康,能极大地提高其生产效率,创造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2.1 创造舒适的环境
在泌乳期应保持猪舍安静、清洁、干燥。除每天清扫猪栏和冲洗排污道外, 还要坚持每2~3d用对猪无副作用的消毒剂喷雾消毒猪栏和走道。
2.2 掌握投料量
产后不宜喂料太多, 经3~5d后逐渐增加投料量, 至产后一周,母猪的采食和消化恢复正常后可放开饲喂。工厂化猪场,在35日龄断奶条件下,产后10~20d时,日喂量应达4.5~5kg,20~30d 泌乳盛期应达到5.5~6kg,30~35d后应逐渐降到5kg左右,断奶后应据膘情酌减投料量。
2.3 饲喂次数
以日喂4次为好,时间为每天的6时、10时、14时和22时。饲料要多样化,以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每次喂量不宜太大。此外,饲喂时应该将前一次吃剩的饲料清理干净,避免饲料的累积与败坏。
2.4 运动
在饲养管理中,要使母猪养成定时运动的习惯,增强母猪的体质,提高其泌乳力。
2.5 饮水
哺乳母猪的饮水量和采食量呈线性相关,若其饮水量增加,它的采食量也会明显增加。若母猪的饮水量不足,则会导致母猪便秘,进而使母猪患子宫炎、乳腺炎、无乳综合征的概率增加。另外,环境温度太高时要适当降低饮水的温度。
3 疾病预防
做好泌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极其重要。泌乳母猪常见的疾病有乳房炎、产褥热、产后无奶或少奶、产后瘫痪等疾病。
3.1 乳房炎
一种表现为乳房肿胀、体温上升、乳汁停止分泌,该情况多出现于分娩之后,主要因精料过多且缺乏青绿饲料引起便秘、难产、发高烧等疾病而引起乳房炎;另一种表现为部分乳房肿胀,主要是因为哺乳期仔猪中途死亡,个别乳房没有仔猪吮乳,或猪断奶过急,导致个别乳房肿胀,乳头损伤,使得细菌侵入而引起乳房炎。
在母猪分娩前急剧减料是预防乳房炎行之有效的办法;同时,在母猪产前和产后日粮中添加药物,增加其免疫力;此外,还要保持猪栏地面平整和清洁干燥,定期消毒栏舍,在母猪产仔前后及哺乳期,每天使用0.1%新洁尔灭液擦洗乳房和乳头;仔猪出生后剪平犬齿,以防咬伤母猪乳房。
3.2 产褥热
母猪一般于产后感染,染病时体温上升到41℃、全身痉挛、停止泌乳,该病多发生在炎热季节。该病的症状是:眼结膜潮红,鼻镜干燥,不愿行动或步行不稳,痉挛而出粗气,大便稍干,奶少或无奶,有的患畜从阴门中流出有臭味的污红色液体。为预防此病的发生,母猪产前要减少饲料喂量,分娩前最初几天只喂一些轻泻性饲料以减轻母猪消化道的负担。
3.3 产后无奶或少奶
病因:母猪妊娠期内饲料管理不善,特别是妊娠后期饲料水平太低,母猪消瘦,乳腺发育不良;母猪年老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营养不足;母猪妊娠期间喂给大量糖水饲料,而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供给不足;母猪过胖,内分泌失调;母猪体质差,产圈未消毒,分娩时容易产生产道和子宫感染。
防治:妊娠期母猪应多喂给青绿多汁饲料,保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充分供给;饲料不宜过精过细,使分娩母猪达八九成膘即可;进入产房前一周,用渐减法使饲料给量降至哺乳日粮的1/3~1/4;产后3~5d内用渐增法恢复哺乳母猪的饲料给量,每天不得少于1kg豆饼;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仔猪出生后剪牙,固定奶头,并加强乳房按摩。
3.4 产后瘫痪
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为产后麻痹或风瘫,是母猪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症,不同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情的猪都有发病的可能。
预防:改善饲养管理,合理搭配营养物质和补充矿物质饲料,加强母猪产前产后的护理,并多垫清洁干草,每天人工翻身2~3次,加强产前运动,给予充足的光照。
4 小结
在泌乳母猪的饲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很多,我们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问题来临或者即将来临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在能量与营养上,调节饲料成分,满足泌乳母猪对能量与营养的需要;在饲养管理中,做好管理中的各个细节,尽量减少管理上的漏洞;在疾病预防中,尽量避免泌乳母猪的常见疾病,将疾病控制在发生之前。只要我们对能预见的各种问题做好充分的应对,就能使泌乳母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最大化,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元杂交猪的科学饲养
[摘 要] 随着我国畜产品总量的基本解决和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出现了多样化、优质化、健康化的趋势,三元杂交猪具有生产速度快、胴体瘦肉率高、肉质好、饲料报酬率高等特点。大力推广无公害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生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客观需要。本文就三元杂交猪的科学饲养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 三元杂交猪 饲养 饲料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052-01
一、 三元杂交猪的主要优点
三元杂交猪可以充分发挥上一代种猪的高繁殖性能、高瘦肉率和快速生长特性。一是瘦肉率高。三元杂交猪和配套系猪瘦肉率一般为60%-67%,而普通猪瘦肉率一般为50%左右。二是饲料报酬高。从我市的实际饲喂效果看,每头三元杂交猪和配套系猪从出生到100千克体重出栏时,全程饲料消耗为250千克左右,料肉比为2. 5:1,而普通猪从出生到100千克体重出栏时,全程饲料消耗为320千克左右,料肉比为3. 2:10三是适应性强,抗病力强。
二、 三元杂交猪的科学饲养措施
1.品种血缘组合需科学
三元杂交猪的品种血缘组合对其屠宰率、瘦肉率、日增重以及料重比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对三元杂交猪的培育必需科技规范、严格管理。父母系的血缘要清楚明白、必需有特定的标记及资料,以为日后的考察研究提供相关信息。当前农户饲养比较理想的品种是长大梅等“两洋一土”的组合。因该组合含有25%本地猪血缘,平均日增重可达到648.67克,瘦肉率61%以上,其对本地环境及气候也有着比较好的适应性能。
2.选择早期生长发育良好的苗猪
苗猪的初生重、断奶重对与其后期的增重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当苗猪在45日龄的体重 能够达到15-17.5公斤以上就标志着该苗猪其成长发育良好。所以只要在胎儿期、哺乳期中的仔猪一旦生长发育良好,如此到仔猪的育肥期其日增重、料重比等生产性能就会达到理想标准。如果对苗猪的日龄无从知道,可通过观察仔猪其性器官的发育程度来判定。当苗猪在20-25公斤左右,而母猪阴户或公猪睾丸都还没有萌发,则意味着仔猪的生长日龄短,生长发育良好;反之则生长受阻;因为仔猪其性器官的发育程度受饲养日龄影响大,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
3.在饲养管理上,坚持“四改”
一改,将饲喂单一料改为配合料(也就是混合料)。
二改,将熟料改为生喂。除开马铃薯、生豆饼粕等,其他都应生喂。
三改,将稀喂改为湿拌喂或者干喂。
四改,将“吊架子”改为直线育肥(也就是“一条龙”)。而所谓的“吊架子”就是在生长育肥猪的中期,以青粗料为主拖架子到后期加料催肥的方法,这种方式对架子猪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原因就在架子猪在此阶段中肌肉生长是最快的,“吊架子”造成营养不足,肌肉没有充分生长,等到后期加料后脂肪沉积量过多了,最终就会使肉猪的瘦肉率大大的降低。因此,饲养杂交猪应该采用直线育肥方式,即是从仔猪断奶开始直到肥猪出栏,根据不同阶段,采用不同饲养方式及标准,全期用配、混合料饲喂。通过此种饲养方式能使肥猪增重快,肥育期短,周转快,出栏率高,饲料利用率及屠宰率也会相对提高,但需精料较多。
4.喂养饲料的合理选择
猪体生长过程中,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是不同的,要分别进行科学喂养。瘦肉猪体重在40-60公斤以前,主要是长肌肉骨骼为主,可喂干全价颗粒料或湿拌料。如自配全价饲料,配方可用:玉米51.4%、豆饼(粕)15%、米糠15%、大麦15%、钙粉0.8%、酵母粉2%、食盐0.4%、添加剂0.4%,充分拌匀,让猪自由采食并给以饮水。猪体重60公斤以后以沉积脂肪为主,此阶段要限制采食量,每次吃到8成饱即可,也可适量搭配一些低能量饲料,使饲料所含能量减少,既节约饲料,又减少脂肪沉积,提高瘦肉率。
5.搞好饲养生态环境,减少应激反应
由于三元猪外血占的比重大、生长强度高,对周围环境的应激较为强烈,影响到其正常生长,抵抗力也随之下降,甚至可能会造成死亡。如当猪处于高温环境中,其食欲就会相对下降,增重缓慢;当猪处于低温环境中,则会使猪的营养消耗增多;当空气中受到严重污染或者周围噪音严重,都容易使猪群难以平静,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咬尾、咬耳、打架等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所以饲养期间一定要保持猪舍的冬暖夏凉、尽量减少噪音、通风透气、密度适宜,才能使猪群健康。
6.筛选最优杂交组合,搞好制种程序
不同品种间杂交,后代一般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但是,不同的组合,杂种优势不一样。一定要通过杂交组合试验,找出适合当地推广的最优组合。同时,杂交的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应有一定的制种程序。一般说来,第一轮 杂交应选择繁殖性能好的品种;第二父本,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一定要高。在我市,普遍用长白猪做第一父本;第二父本,一般都选择杜洛克,从而生产 出杜×长(大)×本三元瘦肉型商品猪。
7.适时出栏
三元猪一般在80-90公斤时屠宰为好,因为这时猪的瘦肉率、屠宰重、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等综合经济指标达到较为理想水平,是最佳宰杀上市时间。提早出栏,肉猪尚未长成就屠杀是个损失,过迟出栏则一来多消耗饲料,二来肥肉大幅增加,肥猪卖不出好价钱,所以养殖户一定要掌握好适时屠宰上市。
结束语
总之,三元杂交猪对饲养管理要求较高,农户在饲养过程中,只要认真负责、精心管理、细心观察、科学饲喂,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静泉.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和长大二元杂交猪生产性能及胴体性状的测定[J].当代畜牧.2010(07)
[2]胡印夫,于存洋,王连峰,姜福龙,呼新平.农户饲养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注意事项[J].现代畜牧兽医.2007(01)
[3]徐彦祥.瘦肉型三元杂交猪的生产技术[J].甘肃畜牧兽医.2000(03)
ShangHaiWendy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中保育与教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二期课改提出的“一日活动均是教育”的理念把保育工作推向了教育的前沿。“今天怎样做好保育工作”也成为园长和所有后勤员工需要思考和解答的问题。 我园现有外聘后勤职工33人,占全园教工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分布在三个校区内,其中还有6名为劳务派遣的职工。这支人数众多、构成复杂的队伍,是幼儿园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队伍。我们应该如何来管理这支队伍,提升幼儿园的保育保健工作质量? 为此,我们努力在学习中转变观念、在实践中力求规范、在研究中促进发展,通过制度保障、人文关怀和专业提高等多种方式来促进保育工作质量的提升。 一、形成多部制、一体化的保育质量管理系统 首先,我们根据幼儿园保教结合的工作特点,结合我园一园多校区的现状,对全园的保育管理流程和环节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具体安排(图1)。我园的保育管理工作由园长总负责,行政主任为具体主管,下设后勤大组长一名,全面负责各项后勤工作的安排。各部负责人全面负责本部保育工作的管理,各部保健员负责本部保育工作的具体实施,形成了覆盖各校区的保育管理网络。大家各司其职,职权清晰,确保了园内保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其次,为了保证保育工作的组织和落实,我们根据幼儿园工作的要求,为每个岗位设定了相应的工作职责,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适合幼儿园实际的一系列保育管理工作制度,如涉及保育管理各岗位工作职责、各岗位考核制度等。在制度的引领下,工作人员职责分明,保育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同时,我们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修订相关制度文本,如针对我园后勤队伍中80%是外聘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修订了《聘用工薪酬分发方案》《聘用工考核方案》等文本。改变了以往仅仅按职称划分工资的做法,以职级水平确定基本工资,以考评结果调整工资,增设全勤奖、园龄津贴,向在岗位上做出实绩的教工倾斜,鼓励良性竞争,激励先进,使聘用人员能安心工作。为了优化教工队伍,我们还鼓励聘用人员培训提高,并对考证人员采取奖励措施。凡获得高一级证书的教工除培训费报销外,还增加工资予以奖励。目前40名三大员中已有3位获得高级职称,有14位获得中级职称。 最后,我们结合本园实际,在保育工作整体目标协调统一的前提下,各部根据自己的特点确立各有侧重的工作目标,采取个性化的管理措施。比如,五星路校区为小班部,根据保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在专项考核中增设保育护理的评价项目,并设立专项奖,鼓励保育工作人员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开展保育护理。又如,莲园路园区结合其保育工作人员全为镇劳务派遣人员、专业背景特殊的情况,适当调整考核项目,激励这部分教工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服务水平。这些措施基于各分部自身的情况,既充分挖掘和发扬了各部的保育特色,又对幼儿园整体的保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为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开展和教研同等地位的“保研”活动 (一)强化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保育工作水平 为了把保育工作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提高保育工作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我们从学习与培训着手,坚持开展保育研究,确保保育工作质量。我们坚持园长深入指导,后勤大组长协调安排,各部负责人组织落实,保健员具体操作,积极运用制度保障操作规范,通过带教提升操作规范,实施奖励鼓励操作规范,全面提升后勤人员的规范意识和规范操作能力,促进后勤队伍专业化。 例如,园长每月参与保健工作的研究与指导,与后勤组长、保健员一起商讨保育管理工作,并参与督察:每两周开展一次专门的保育业务学习与培训,使保育工作人员了解保育信息;邀请儿保所的专家来园现场评析保育护理工作,指导保健业务;在三个校区之间展开互查活动,及时发现保育工作中的问题,围绕问题进行研讨,寻找对策,开展跟进式研究:以保育员一日操作中的各环节为主要内容,进行全员操作规范竞赛,进行保育工作规范评比活动,进一步促使保育工作人员掌握规范操作的技能,保证保育质量。 我们根据后勤人员的不同特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促进三大员专业素养的提升。对于新进保育员,我们采取新老保育员师徒结对的形式,开展常规工作带教活动,使新八人员能较快地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对于后勤人员中的年轻人员和骨干人员,我们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走出幼儿园,去市内保育I作做得较为出色的示范园参观学习。同时,我们充分发挥骨干人员的作用,鼓励他们开展带教结对活动,并为他们建立带教档案,通过实地带教、异地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园内的辐射和引领。 (二)注重实践思考,切实开展保育研究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保育工作的质量,我们积极开展保育保健课题研究。两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关于3-6岁幼儿饮食行为、卫生习惯的调查报告及研究…‘幼儿龋齿及其家庭口腔卫生教育的实验研究”等相关的课题研究,总结了一些经验。比如,“幼儿龋齿及其家庭口腔卫生教育的实验研究”就我园幼儿龋齿情况和家庭口腔卫生教育的现状做了调查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龋齿的科学知识,并寻求相关医疗机构来园检查矫治,降低了幼儿龋齿的发生率,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肯定。同样,“关于3~6岁幼儿饮食行为、卫生习惯的调查报告及研究”也是运用向老师、家长发放问卷的方式,在对真实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探寻培养幼儿饮食行为、卫生习惯的好方法,使我们的保育工作质量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我们还经常开展三部之间的联动活动,既使园内各部之间增进了交流,也使各部的工作特色得以展示,更重要的是能在其中找到值得研究的问题,使保育管理工作更富有实效。比如,我们针对户外活动环节中的保育管理和安全管理进行了专项研究,由园长、行政主任、各部负责人和后勤大组长牵头,组织各部保健员参与三个部的户外活动,进行现场观察和保育工作质量评定。我们以“主动保育”这一概念为指导思想,分别对三部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优势和不足,研究改进方法。各部保健员带着这些设想,回本部带领相关人员开展研究,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并将其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方向,在实践中加以落实。一个阶段结束后,再进行回访,了解措施的实际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三、建立家长保育质量监测评价机制 幼儿园保育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家长与幼儿,为了使服务对象更好地了解和支持保育工作,我们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保育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家长监测评价机制来确保工作的实效。 比如,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保育工作的关注热点,并认真地对待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幼儿园的工作实际,确定保育工作重点,列出“营养膳食”“安全防病”“消毒隔离”等三大块内容作为监测点,并由园方拟订监测评价指标和流程,报家委会审议通过。我们成立了家长保育质量监测评价小组(简称监测小组),邀请家长代表自主选择参与管理的项目。然后,各部轮流开放,请监测小组全方位、全过程地了解幼儿园的保育管理各方面工作。由各部负责人带队,监测小组进行现场勘查,查阅资料,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和介绍。然后由园长组织座谈,听取监测小组的反馈意见,并接受询问,现场解答。最后请监测小组填写评定表和反馈意见表。随后,由园长和相关负责人对监测小组的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将评价结果向全园家长公示。家长保育质量监测评价小组的介入,使家长能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保育管理工作的情况,进一步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也使我们自己能更全面地了解我园保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实施效果。 我们还在每学期的全园家长问卷中,增加保育工作的评价指标,广泛收集第一手评价信息,与专项监测评价活动相结合,及时发现自身的优势,找到突出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带入保育研究活动中进一步讨论、研究,为保育管理的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管理工作相比教育教学工作而言,显得平凡而琐碎,但正是这看似平常的工作却关系到师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幼儿园的长远发展。我们将继续思考和探索,进一步寻求实施保育管理的好方法,以此来促进办园质量的全面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建筑工程类毕业论文5000字左右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机械化和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动物性食品的主要来源,一个工业国家的人均畜产品量是反映国家发达程度和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毕 业(设 计)论 文 开 题 报 告1.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宿舍管理系统毕业论文来源: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管理信息系统也蓬勃
猪的饲养管理对于养猪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论文,仅供参考! 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摘 要】泌乳期是母猪饲养的一个关键时期,泌乳母猪
关于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结构和行文要求 一、撰写步骤 (一)选题 论文题目是关系论文成败的第一关.选题的原则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社会需要,二是力所能及.具体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