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阜阳师范大学自然学报

阜阳师范大学自然学报

发布时间:

阜阳师范大学自然学报

我认为还可以 。 学校概括: 阜阳师范学院座落在皖西北中心城市--阜阳市。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我国著名的文化精英管子、老子、庄子,曹操 、曹丕、曹植,欧阳修、苏轼、曾巩等赋予了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底蕴。学校毗邻古颍州西湖,坐拥我国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京九铁路和皖北地区4C级机场,交通便捷,区位优越。 学校1956年创办,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阜阳师范学院、获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清河、西湖两个校区,占地92.7万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学校下设15个学院,17个省校级科研机构,16个省校级重点学科,37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000多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3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1.25万种,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十几个中外网络资源数据库。 学校拥有在职教职工近1100名,专任教师78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77人,博士、硕士440人;拥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津贴、全国和省优秀教师、安徽省教学名师等共计75人;聘请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等兼职教授86人。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在校本科生1.2万余人。建校50多年来,学校先后向社会输送6万多名各级各类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被誉为“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平台、文化建设的窗口”。 学校长期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2005年,教学研究成果《高师教育实习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科研课题550余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等各类科研奖励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536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96篇,SCI、EI、ISTP收录246篇;出版著作、教材116部,美术、音乐作品400余件。学校出版《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阜阳师范学院报》。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长期坚持开展“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品牌的第二课堂活动,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先后获得“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安徽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人才培育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巩固教师教育优势,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立足皖北、面向安徽、辐射全国、服务基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在国内有影响的教学型大学。 发展沿革: 阜阳师范学院是在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前身是安徽省阜阳专区师范专科学校、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阜阳高师速成班。 一九五七年,阜阳高师速成班开办,设中文、数学专业,学制二年;物理、化学、地理专业,学制一年。一九五七年秋,高师速成班改名为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中文科、数学科并入合肥师范专科学校,在一年制各专科学生中,除部分分配工作外,又成立理化科、史地科,计划续读一年,因反右斗争开始,这批学生于一九五八寒假分配工作。 一九五八年九月,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改建为安徽省阜阳专区师范专科学校,阜阳行署副专员张剑华兼任校长,王干臣任党委书记、副校长,设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史地等科,学制二年;一九六零年增办政治速成班,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两个预科班,后于一九六二年全部转入阜阳师范学校学习。 一九六二年春,阜阳专区师范专科学校改名为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张剑华任校长,王干臣任党委书记、副校长。主要任务是培训中学教师。同年秋开始招进修生,设中文、数学、外语、生化、政治专业。一九六三年夏,进修生提前毕业,大部分学员分配到小学任教,小部分并入六安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和省教育学院学习。一九六四年秋停招进修生,改办中学行政干部和骨干教师轮训班,每期两个月;农中教师轮训班,每期三个月。唐肇华任党书记、校长,一九六五年从农中教师中招生284人,分语文、数学两个专业,学制一年,原定一九六六年暑假毕业,因"文化大革命"开始,于一九六八年结业离校。 在文化大革命中,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被迫下迁农村,在临泉县谭棚公社、高塘公社分别开办两所中学。当时全校教职工99人,除33名工人外,其余全部随校下放,校舍、教具、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均遭受重大损失。 一九七四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的旧址,创办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受省、地双重领导,唐肇华任校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设中文、外语、数学、理化(物理、化学)、艺术(美术)五个系六个专业,另设有马列主义教研室、体育教研室,担任全院公共政治课、体育课的教学。《汉语大词典》安徽省第六编写组设在阜阳分校,中文系部分教师参加专职编写工作。一九七四年招生401人,一九七五年招生400人,一九七六年招生250人,学制为三年。一九七七年,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恢复统一考试招生办法。当年招生390人,次年招收409人,七九年招收306人,学制四年。在校本科生达1105人,函授学生200人,教职员工416人,其中教师217人,教辅人员16人,行政人员93人,工勤人员79人,其他附设机构人员10人,图书资料12万册,期刊340种,校园面积220亩,建筑面积17922m2。 为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一九七八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扩建为阜阳师范学院。一九七九年九月一日,院党委正式成立,九月二十日召开了阜阳师范学院成立大会,并确定九月二十日为校庆日。 院系设置: 一共有15个院系,文学院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经济与商业学院 ,政法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音乐学院,美术学院 ,体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成人教育学院 。 同学,选择一个好的学校,是你今后一辈子的事。请你认真选择,切勿盲目。麻烦采纳,谢谢!

阜阳师范学院(Fuyang Teachers College)学校创办于1956年,坐落在皖西北中心城市阜阳市,是一所公办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根据2014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有清河、西湖两个校区,占地97.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4.5万平方米,普通本科在校生1.85万人。学校设置14个教学学院、1个教学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 ,拥有5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工学、农学、 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被誉为 “ 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平台、文化建设的窗口 ” 。阜阳师范学院是在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前身是安徽省阜阳专区师范专科学校、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阜阳高师速成班。1957年,阜阳高师速成班开办,学制一年。1957年秋,高师速成班改名为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中文科、数学科并入合肥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9月,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改建为安徽省阜阳专区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增办政治速成班,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两个预科班,后于1962年全部转入阜阳师范学校学习。1962年春,阜阳专区师范专科学校改名为阜阳中 学教师进修学校。1963年夏,进修生提前毕业,大部分学员分配到小学任教,小部分并入六安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和省教育学院学习。1964年秋停招进修生,改办中学行政干部和骨干教师轮训班,每期两个月;农中教师轮训班,每期三个月。1974年,在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的旧址,创办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1978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扩建为阜阳师范学院。 1979年9月20日正式成立阜阳师范学院,并确定9月20日为校庆日。科研机构截至2014年3月,学校建有安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衰老中草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胚胎发育与生殖调解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物降解与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区域物流规划与现代物流工程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农民工研究中心、安徽武术文化研究中心。科研成果截至2014年3月,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61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各类课题131项,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等各类科研奖励187项;发表学术论文2469篇,其中二类以上期刊论文791篇,SCI、EI、ISTP收录186篇;出版著作141部。学术资源馆藏图书根据2014年9月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馆藏各类文献总量170万余册(件),文献资源覆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门类。除一般图书外,我馆还收藏有工具书16000余册,古籍17702册,以及《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全宋文》等精品藏书。每年订购中文期刊1000多种。学术期刊《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文社科学报奖"和"安徽省高校文科优秀学报一等奖";《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美国《数学评论》(MR)、德国《数学文摘》(ZBL)国际数据库,并成为《中国数学文摘》收录期刊源。师资力量根据2014年3月官网显示,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1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35人,高级职称教师308人,博士学位教师119、硕士学位教师680人;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津贴、全国和省优秀教师、安徽省教学名师等共计85人;兼职硕士生导师56人;聘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培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等兼职教授113人。学院设置根据2014年3月官网显示,学校设置14个教学学院、1个教学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 ,1个独立学院,拥有56个本科专业。

一、阜阳师范学院邮编是多少 阜阳师范学院的邮编为236037,该校地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清河西路100号,是一所安徽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 二、阜阳师范学院简介 阜阳师范大学 坐落在中原经济区东部门户城市、皖西北重镇——阜阳。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我国著名的文化精英管子、老子、庄子,曹操、曹丕、曹植,欧阳修、苏轼、曾巩等赋予了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底蕴。学校毗邻古颍州西湖、京九铁路交通枢纽、皖北地区4C级机场,环境怡人,交通便捷,区位优越。 学校创办于1956年,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获批设立阜阳师范学院,2009年增列为国家级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启动研究生培养。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2017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6月,更名为 阜阳师范大学 。2005年、2014年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建校60多年来,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应用型优势初步彰显、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省属地方高校,先后向社会输送10万余名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赢得广泛赞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被誉为“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平台、文化建设的窗口”。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230人,占地114.3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5.15万平方米。学校设置16个教学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拥有6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管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学术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5个,涵盖21个二级学科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学校现有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学”1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1个;建有环境激素与生殖发育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物降解与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抗衰老中草药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质转化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胚胎发育与生殖调节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区域物流规划与现代物流工程安徽省高校实验室、信息功能材料结构与器件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农民工研究中心及安徽武术文化研究中心等10个省级科研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198.28万元,纸质图书195.07万册,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电子期刊库等40个中外网络资源数据库,并拥有皖北文化研究专题数据库、农民工研究专题数据库等自建特色数据库。 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92%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占比31.65%;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12人,其中正教授126人;拥有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安徽省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安徽省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等共计86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29人。聘请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刘德培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方维海院士等兼职教师109人。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教学研究、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五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100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50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161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5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100篇,其中二类以上期刊论文135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464项;出版著作196部。主办出版《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阜阳师院报》、《安徽基础教育》。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彰显实践育人特色,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五年来,我校学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530余项,省级学科竞赛奖励2700余项,进入《2014至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300》排行榜第198位,位居全国师范类院校第21、安徽省师范院校第1;学生主持各类科研项目857项,其中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178项。毕业生角色转换快、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社会满意度高。 学校始终坚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长期坚持开展“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品牌第二课堂活动,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安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优秀教学管理单位”“安徽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等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博学、自胜、勤行”的校训,弘扬“自强至善”的学校精神,坚持创新驱动,深化综合改革,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抢抓“双一流”建设重大机遇,强化教师教育优势,加快向应用型深度转变,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建有安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衰老中草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胚胎发育与生殖调解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物降解与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区域物流规划与现代物流工程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农民工研究中心、安徽武术文化研究中心 馆藏图书根据2014年9月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馆藏各类文献总量170万余册(件),文献资源覆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门类。除一般图书外,我馆还收藏有工具书16000余册,古籍17702册,以及《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全宋文》等精品藏书。每年订购中文期刊1000多种。学术期刊《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文社科学报奖和安徽省高校文科优秀学报一等奖;《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美国《数学评论》(MR)、德国《数学文摘》(ZBL)国际数据库,并成为《中国数学文摘》收录期刊源。

一、阜阳师范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阜阳师范学院是一所公办高校,该校是一所涵盖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管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二、阜阳师范学院简介 阜阳师范大学 坐落在中原经济区东部门户城市、皖西北重镇——阜阳。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我国著名的文化精英管子、老子、庄子,曹操、曹丕、曹植,欧阳修、苏轼、曾巩等赋予了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底蕴。学校毗邻古颍州西湖、京九铁路交通枢纽、皖北地区4C级机场,环境怡人,交通便捷,区位优越。 学校创办于1956年,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获批设立阜阳师范学院,2009年增列为国家级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启动研究生培养。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2017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6月,更名为 阜阳师范大学 。2005年、2014年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建校60多年来,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应用型优势初步彰显、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省属地方高校,先后向社会输送10万余名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赢得广泛赞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被誉为“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平台、文化建设的窗口”。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230人,占地114.3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5.15万平方米。学校设置16个教学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拥有6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管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学术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5个,涵盖21个二级学科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学校现有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学”1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1个;建有环境激素与生殖发育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物降解与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抗衰老中草药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质转化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胚胎发育与生殖调节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区域物流规划与现代物流工程安徽省高校实验室、信息功能材料结构与器件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农民工研究中心及安徽武术文化研究中心等10个省级科研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198.28万元,纸质图书195.07万册,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电子期刊库等40个中外网络资源数据库,并拥有皖北文化研究专题数据库、农民工研究专题数据库等自建特色数据库。 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92%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占比31.65%;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12人,其中正教授126人;拥有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安徽省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安徽省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等共计86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29人。聘请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刘德培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方维海院士等兼职教师109人。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教学研究、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五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100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50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161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5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100篇,其中二类以上期刊论文135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464项;出版著作196部。主办出版《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阜阳师院报》、《安徽基础教育》。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彰显实践育人特色,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五年来,我校学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530余项,省级学科竞赛奖励2700余项,进入《2014至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300》排行榜第198位,位居全国师范类院校第21、安徽省师范院校第1;学生主持各类科研项目857项,其中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178项。毕业生角色转换快、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社会满意度高。

阜阳师范学院(Fuyang Teachers College)学校创办于1956年,坐落在皖西北中心城市阜阳市,是一所公办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根据2014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有清河、西湖两个校区,占地97.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4.5万平方米,普通本科在校生1.85万人。学校设置14个教学学院、1个教学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 ,拥有5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工学、农学、 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被誉为 “ 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平台、文化建设的窗口 ” 。阜阳师范学院是在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前身是安徽省阜阳专区师范专科学校、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阜阳高师速成班。1957年,阜阳高师速成班开办,学制一年。1957年秋,高师速成班改名为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中文科、数学科并入合肥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9月,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改建为安徽省阜阳专区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增办政治速成班,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两个预科班,后于1962年全部转入阜阳师范学校学习。1962年春,阜阳专区师范专科学校改名为阜阳中 学教师进修学校。1963年夏,进修生提前毕业,大部分学员分配到小学任教,小部分并入六安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和省教育学院学习。1964年秋停招进修生,改办中学行政干部和骨干教师轮训班,每期两个月;农中教师轮训班,每期三个月。1974年,在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的旧址,创办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1978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扩建为阜阳师范学院。 1979年9月20日正式成立阜阳师范学院,并确定9月20日为校庆日。科研机构截至2014年3月,学校建有安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衰老中草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胚胎发育与生殖调解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物降解与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区域物流规划与现代物流工程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农民工研究中心、安徽武术文化研究中心。科研成果截至2014年3月,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61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各类课题131项,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等各类科研奖励187项;发表学术论文2469篇,其中二类以上期刊论文791篇,SCI、EI、ISTP收录186篇;出版著作141部。学术资源馆藏图书根据2014年9月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馆藏各类文献总量170万余册(件),文献资源覆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门类。除一般图书外,我馆还收藏有工具书16000余册,古籍17702册,以及《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全宋文》等精品藏书。每年订购中文期刊1000多种。学术期刊《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文社科学报奖"和"安徽省高校文科优秀学报一等奖";《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美国《数学评论》(MR)、德国《数学文摘》(ZBL)国际数据库,并成为《中国数学文摘》收录期刊源。师资力量根据2014年3月官网显示,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1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35人,高级职称教师308人,博士学位教师119、硕士学位教师680人;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津贴、全国和省优秀教师、安徽省教学名师等共计85人;兼职硕士生导师56人;聘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培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等兼职教授113人。学院设置根据2014年3月官网显示,学校设置14个教学学院、1个教学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 ,1个独立学院,拥有56个本科专业。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

阜阳师范学院比淮南师范学院更好,因为阜阳师范学院已经升格为阜阳师范大学了。 阜阳师范大学是一所多科性本科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学校坐落在千年历史文化古城、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阜阳。

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是老庄文化发源地、管鲍故里、三曹故乡,晏殊、欧阳修、苏轼曾在此为官,有着“百亿粮仓、颍淮善郡、书法名城、生态水城”的美誉。学校毗邻古颍州西湖,汇千里长淮锦绣,聚三清贯颍灵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达便捷,环境秀美怡人。

阜阳师范大学其他情况简介。

阜阳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工作。五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4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546项,横向合作项目281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2项;发表学术论文2405篇,其中二类以上期刊论文899篇。

学校获国家授权专利609项;出版著作199部。主办出版《阜阳师范大学学报》《阜阳师大报》《安徽基础教育》。

以上内容参考 阜阳师范大学——学校简介

阜阳师范大学是二本大学,阜阳师范大学位于安徽省阜阳市,是安徽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

学校设有西湖、清河2个校区,占地114.3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6.23万平方米。

师资力量:

学校有专任教师1055人,93%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占比34%,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97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31人。

学校拥有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安徽省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安徽省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等86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阜阳师范大学

阜阳师范大学是二本。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58人,94%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占比27%;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97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45人。

拥有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安徽省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安徽省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等86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56人。聘请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刘德培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方维海院士等兼职教师109人。

阜阳师范大学其他情况简介。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工作。五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4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546项,横向合作项目281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2项;发表学术论文2405篇,其中二类以上期刊论文899篇,获国家授权专利609项;出版著作199部。主办出版《阜阳师范大学学报》《阜阳师大报》《安徽基础教育》。

学校不断彰显实践育人特色,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五年来,我校学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516项,省级学科竞赛奖励2843项。

以上内容参考 阜阳师范大学——学校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自然学报查重率

根据多年的发表经验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普刊或者学报等都会规定作者所撰写并将发表的论文查重率必须低于20%或者30%,这也是大多数普刊为了严格打击学术造假而出台的政策,因此,对于欲发表普刊的同志而言,保障论文重复率低于20%-30%就是能否发表的一个重要门槛。因而,许多作者在将论文提交杂志社或者学报之前都会主动先对论文进行查重,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查重软件,作者通常都会陷入迷茫,不知道杂志社或者学报究竟是用什么查重软件来对论文的重复率进行把关的。通常,无论是杂志社还是学报所发表的论文都需要经知网收录,而凡是要经知网收录的论文都需要通过知网期刊检测,知网期刊检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即AMLC(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以及SMLC(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二者所覆盖的数据库以及收录的文章是有较大区别的。与此同时,除了上述两类学术不断文献检测系统,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还包括知网VIP5.1(主要用于硕博论文检测)、知网PMLC(主要用于对本科毕业论文检测)以及知网小分解检测(主要用于对硕博论文初稿进行检测),上述论文检测系统都属于知网旗下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只是在文章的收录以及数据库上有所区别,因而作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文章究竟属于科技期刊还是社科期刊,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论文检测系统对所要发表的论文进行检测。此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投稿之前一定要及时了解到杂志社或者学报是用什么论文检测系统检测,现在也有极少数杂志社的文章是用维普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予以检测,但是,我国大部分杂志社或者学报都还是用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进行检测,而且大部分杂志社及学报都规定普通期刊论文查重率必须低于20%-30%,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检测系统其最终的查重率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作者一定要审慎对之。

期刊提交的论文查重率不超过30%,可以在普通期刊上发表。如果超过这一要求,很可能会退回。核心期刊论文查重对学生要求更加严格,一般控制在5%-10%。在查重论文时,应注意论文上的标记是否清晰。 论文需要查重,期刊对论文查重也有强制性要求。一般来说,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查重率取决于杂志或学报的要求,所以要明确查重的一般范围。那么,期刊论文查重率要求多少?paperfree小编给大家讲解。 在论文查重中可以打乱文字顺序,不要引用文字,如果没有重写句子,我们可以打乱文字顺序,降低部分论文重复率,也可以使用更多的外国文献和旧纸质书,因为这些文献可能不包括在数据库中,所以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论文的重复率。

期刊论文的查重检测要求相对严格,因此需要了解期刊论文的查重检测。期刊论文的查重检测没有第二次降重的机会。只有当它们达到时,它们才能发布,但重复检查时间没有限制,但发布时间有限,因此有必要对期刊论文的查重检测老板的要求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期刊文献查重率不超过多少?paperfree小编给大家讲解。 期刊提交的论文查重率根据不同类型的论文有不同的查重率要求。初级会计职称进行论文查重率小于30%,中级/省级技术职称以及论文查重率小于25%,高级/国家级教师职称相关论文查重率小于20%,高级/核心科技期刊职称管理论文查重率小于8%-15%。 普通期刊的查重率一般在30%以内,严格的会在20%以内,文化期刊的查重率需要在15%,学报期刊的查重率在20%-30%之间。而且不同类型的期刊论文使用的查重系统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期刊论文的查重是知网amlc系统,核心期刊论文的查重是高校内部vip5.3系统。 由此可见,期刊论文的查重检测要求大不相同,但论文的写作仍然相似。如何混合期刊论文的查重检测与学位论文不同,需要专业知识和高水平,代表先进学科的发展水平。因此,科研人员非常重视学术严谨性,国家乃至社会对期刊论文的要求都很高,因此查重率较低。然而,不同的期刊发表,论文的查重率也不同。一些期刊平台知名,将规定非常严格的查重率,查重率将低于5%。

阜阳师范大学报录比

十二比一。根据阜阳师范大学学官网发布的文章显示,学科教学(数学)报录比例是十二比一。2022年计划招生数18人,复试采取差额形式,报名人数在216人。阜阳师范大学(FuyangNormalUniversity),位于安徽省阜阳市,是安徽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

阜阳师范大学学科语文报录比:阜阳师范大学2022年考研报录比已经出来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为16,学科教学(语文)招生人数为30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更多2022年阜阳师范大...

阜阳师范大学报录比为2.07。根据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阜阳师范大学各专业平均报录比约为2.07,阜阳师范大学联培专业报录比为1.99,非联培专业报录比稍高一些,约为2.33,会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

阜阳师范大学学科语文报的录取比例为:每年大三报考率为15%~20%;大四报考率为5%~10%;教育学院优秀毕业生报考率为10%~15%。

  • 索引序列
  • 阜阳师范大学自然学报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
  • 曲阜师范大学自然学报查重率
  • 阜阳师范大学报录比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