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2. 全球变暖与植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关系3. 植物气孔开关的机理4.二氧化碳施肥的应用5.无土栽培的发展与应用
论文题目要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除非老师要你先选,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熟悉选择一个。 园林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仅供参考)一、市场类 关于有益花卉及食用花卉的市场需求 二、应用类中国花卉市场及前景地被植物及其在长兴中心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置石在长兴城区绿化中的应用球根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草坪草的应用花境植物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攀援植物及其在新罗区垂直绿化中的应用三、科研类耐旱性地被植物的抗性研究园林地被植物调查及应用初探铁冬青种子室内发芽率的测定试验室内观赏植物选择与应用的探讨花店鲜切花实用保鲜技术常用园林树木的抗性研究中国花卉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长兴中心城市行道树调查及应用初探城市园林植物种类与生长状况研究城市改造中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设施园艺在园林育苗中的应用研究 草本植物在地面装饰中的应用研究 丘陵山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四、设计类某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案设计某城市广场景观方案设计某城市道路景观方案设计某城市公园景观方案设计滨河大道凤凰广场的改造与设计 1200 平方米的屋顶花园设计 植物激素对绵鸡儿微体快繁的影响 多效唑对熏衣草试管苗的分生与生根影响到研究 临沂地区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调查 临沂城区主要木本园林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地方绿茶主要害虫种类危害性调查 黄瓜子叶分化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抗寒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香樟引种栽培试验 五、管理类生态园林的建设方法与养护管理技术六、调查类某居住区景观调查某工厂景观调查某城市广场景观调查丘陵山区防护林现状调查某农业观光园调查某城市道路景观调查浅淡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工作要点浅析园林绿化工程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浅淡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zhi liang kong)制工作要点园林绿化工程旁站监理工作任务和要点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方法的探讨浅淡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代栽培技术在大树移植中的应用怎样控制园林绿化植物种植的质量乡土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现状与前景怎样控制园林绿化植物种植的农户庭院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氮素分析 南兰北移最佳基质配方研究 无花果配方施肥技术黄金梨引种表现与早丰栽技术 无花果良种引种与栽培技术 盛之丰在园艺作物上应用效应试验 ××市杞柳丰产栽增技术试验 杞柳特性与土质条件的关系研究 水肥耦合对杞柳品种特性的影响研究 根灌保水聚水技术研究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植物激素对熏衣草微体快繁的影响 行道树树盘管理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山东茶区不同品种茶树的形态解剖结构的研究 临沂动植物园植物种类的调查与应用的研究 菊花等植物的保持加工工艺 不同种源香樟树幼苗抗寒性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实验的影响花卉装饰与应用 露地花卉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研究
桃树深受广大果农喜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也是果农要学习的。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桃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桃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篇1:《桃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桃树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址建园、品种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冠培育、疏果套袋、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桃树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桃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桃属于蔷薇科李属桃亚属植物,为落叶小乔木,经济寿命一般为16~24年。嫁接后2~3年开始结果,5~7年后进入盛果期。桃花芽为纯花芽,结果枝可分为长、中、短、花束状果枝,根系为浅根系。桃树喜光,耐旱、耐寒力强,最怕水淹。桃园中短期积水即会引起植株死亡,排水不良会引起根系早衰、叶片变薄、叶色变淡,进而落叶、落果、流胶,导致死亡。因此,在桃树生长期加强管理,可促进其优质生长,并获得高产。溧水县自20世纪60年代引种栽培桃树以来,目前 种植 面积254.53 hm2。桃树产量较高,一般产量可达13.50~26.25 t/hm2,产值可达3.0万元/hm2左右,高者可达6.0万~7.5万元/hm2。桃树是丘陵山区林农致富的阳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址建园 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通畅的地块建园。一般选择地下水位低于1.1 m的地区,溧水县部分丘陵山区地下有铁锰粘盘层,雨季定植穴内易积水,常使根系受涝、植株生长不良,需在开穴时挖穿粘盘层后才能种树。 2品种选择 应选适应性强、品质好、丰产性能佳、不同成熟期的优良品种[1],如安农水蜜、霞晖1号、沙子早生等。 3栽植 山地采用块垦整地,打宕规格80 cm×80 cm×70 cm。种苗应选择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栽植时间以冬春季较宜。 4土肥水管理 4.1土壤管理 在土层浅而瘠薄、土质粘重或砂石地建立桃园,除栽植时穴改外,栽植后每年在树冠外围进行扩穴,深度60 cm左右,施入足够的厩肥、垃圾、绿肥等有机肥料[2]。时间为晚秋,一般在秋冬施基肥时结合进行,其深度以20~30 cm为宜。 幼年桃园可适当间套种,间作物可选用豆类、绿肥等矮杆作物。但无论间作哪种植物,离树1.5 m周围不要套种。还要加强中耕除草和肥水管理,以免影响桃树生长。果园覆草一般在夏季进行,可保持水分、降低土温、减少杂草,但时间不宜过长,秋冬深耕时应加适量石灰翻入土中。 4.2灌水与排水 丘陵山地一般灌水、排水功能不强,有条件的地区最好在萌芽前、谢花后及果实硬核期灌水;雨季积水一定要注意排水,桃树怕涝,连续积水超过48 h就会落叶、死亡[3]。 4.3施肥 一般氮、磷、钾按1.0∶0.5∶1.0比例施入,即以每100 kg果实需要消耗氮1 kg、磷0.5 kg、钾1 kg作为施肥参考。早秋重施基肥,8月底至9月底的施肥量占全年的80%,施优质土杂肥、厩肥30 t/hm2+复合肥(或饼肥)750 kg/hm2或鸡粪15 t/hm2+复合肥600 kg/hm2。施后全面深翻,深20~30 cm。生长季追肥,一般旺树不追肥,高产树全年在花后及果实膨大期喷0.3%磷酸二氢钾, 立秋 后喷0.3%尿素促进保叶[4]。喷施叶面肥可与农药混喷,叶肥效果可保持25~30 d。 5树冠培育 5.1自然开心形 5.1.1整形。第1年冬天定植后,离地面65~70 cm处剪定;第2年春萌芽后,将离地面20~30 cm以内的芽抹去,在其上方选留3个主枝,枝间保留一定的距离,使之均匀地向外方延伸;冬季主枝留60 cm剪截,主枝上的剪口芽留在延长枝的下方或两侧,保护主枝以一定的角度逐年向外延伸,主枝开张角约50~60°,在剪口附近注意另留1个侧芽,萌芽后作为副主枝(即侧枝)。为避免与主枝发生竞争,副主枝也可在晚一年养成。副主枝开张角约60~80°,使树冠在侧面形成2层。每主枝上约培养2~3个小副主枝。 第2年冬季,各主枝的延长枝留50 cm剪短,和上一年 方法 相同,养成延长枝和副主枝,在主枝和副主枝上多留小枝组,以增加结果部位和荫蔽主枝起保护作用。第3年以后,亦如上年同样处理,直到整个树冠形成,一般为4~5年。 自然开心形的树形通风透光好,结果立体化,可提高产量。主枝直线延伸,抑制树势较轻,寿命较长,而且由于主枝和副主枝上留有小枝组,能减少日烧病[5]。桃树芽具早熟性的特点,特别是幼龄期每年能发枝2~3次。预选主枝达一定长度后进行摘心,可以加速整形过程的发展,使树冠早日成形。 5.1.2修剪。冬季修剪时间在落叶后11月下旬至发芽前进行,夏季修剪在生长季进行。①主枝:扩展树冠修剪时,尽量留外侧芽。以后各年的主枝延长枝可利用长果枝或延长枝当头,采用“放放缩缩”的方法,使树冠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主枝角度应与地面保持45°。②外侧枝:一般每年要回缩修剪,其回缩步调应与主枝一致。③结果枝组:盛果期除维护已培养的枝组外,还要继续培养新的枝组。全树大型枝组4~5个,中型枝组10~12个。当年生长果枝留5~8节,中果枝留4~5节,短果枝、花束状枝尽量保留,全株留果枝400~500根。结果枝修剪有单枝更新法和双枝更新法。修剪时一般长果枝留6~8个花芽短截,中果枝根据花芽、叶芽的着生情况决定是否短截,短果枝和花束型果枝一般不短截。 夏季修剪时采用抹芽、摘心、剪梢、扭梢、疏枝等手段。5月中上旬以摘心为主,6月上旬以扭梢、别枝为主,8月上旬以疏枝为主,适当回缩。 5.2杯状形 5.2.1整形。杯状形树形由杯状形改进而来,在整形的前2年仍按杯状形的要求培养主枝,即在主干上方选邻接或邻近的3个新梢培养为主枝,冬剪时主枝留左右两侧的芽发生分枝,构成“三股六杈”。从第3年开始,主枝灵活分枝,可直线顺延,并适当培养外侧副主枝。然后在各级主枝、副主枝上培养枝组结果。树形完成后,全树有骨干枝7~12个。 5.2.2修剪。幼年桃树生长旺盛,修剪上应采用轻剪长放和充分运用夏季修剪技术,以缓和树势、提前结果。夏季修剪包括抹芽、摘心、扭梢和剪梢等工作。位置不当的芽容易发生旺条,应及早抹除。生长前期摘心有利于促发二次枝,形成良好的结果枝,提前结果;旺枝扭梢更能促进花芽的形成。此外,对生长郁闭的幼年树,在6月中下旬及8月停梢期进行疏梢、剪梢,对改善树冠光照、提高有效结果枝比例的作用都很显著。 同时,幼年桃树还应注意结果枝组的培养。桃树小枝组的结果年限很短,易衰亡,应以培养中、大型枝组为主。中、大型枝组多在骨干枝两侧的中间部位培养,一般采用先截后放的方法,同方向中、大型枝组需保持40~60 cm的间距,以使光照良好,但其中可以安插小枝组。 进入盛果期后,桃树树冠内膛及下部枝条容易枯死,结果部位外移很快。此期修剪应随结果量的增加而逐年加重,要加强枝组和结果枝的培养及更新,注意维持稳定的树势,必要时还要对骨干枝进行回缩更新。当枝组上的结果枝结果后,如下部抽生健壮结果枝的,可在其上方进行缩剪;如下部或附近结果枝的数量较多,也可将枝组下部的长果枝留2~3个芽重短截作为预备枝,以促进更新。因此,对全树不同枝组要放缩结合。南方品种盛果期桃树,每株留果枝400~500根,并保持一定比例的长果枝。 6疏果套袋 生产上习惯进行2次疏果。最后定果应不迟于硬核期,多在着果稳定后进行,早熟品种于4月底至5月初坐果后进行。一般每树留果300~400只,一般长果枝留3~4个果,中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留1~2个果。 套袋在中晚熟品种中使用较多,一般于6月初前完成,主要目的是防病、防虫、防果面农药污染,以提高品质,促进生产绿色产品[6]。 7病虫害防治 桃树病虫害主要是“三虫两病”,即桃蚜虫、桃蛀螟、刺蛾、缩叶病、流胶病。 防治方法:①秋季深翻,冬季清园。③开花前期:喷3%石硫合剂。③生长期:萌芽开花前后喷甲胺磷+多菌灵1 000倍液2次或甲胺磷+甲基托布津;幼果膨大期于5月底至6月初喷2次敌敌畏或杀螟松;采果后6月下旬,隔1~2周喷2次氧化乐果+敌敌畏。 8参考文献 [1] 邓可业.庭院桃树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2(5):30. [2] 张芳.桃树丰产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97-98. [3] 蔡少英.新川中岛桃丰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124. [4] 王召元,常瑞丰,张丽莎,等.桃设施栽培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6):13-17. [5] 王洪玲.桃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河北果树,2010(3):44. [6] 杨丽琼.桃树温室栽培管理技术[J].武夷科学,2005(1):150-152. 桃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篇2:《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 摘要 总结 了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包括:改良树形,提倡长枝修剪;及时、适量疏花定果; 科学合理施肥;应用套袋技术;分批、适时采收等内容,对当前桃树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关键词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 桃树以其成形快、易挂果、管理简单等优点,深受广大果农喜爱,在各地均有栽植,但是笔者近年来在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中发现果农在桃树生产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桃树果实的品质改良和产量提高,制约着果农收入的提高[1-4]。针对桃树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总结出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 1逐步改良树形,提倡长枝修剪 优良的树形是桃树优质高产生产的基础,也是提高果农劳动生产效率的需要。目前,在耀州区桃树生产中多选用三大主枝开心形。这种树形枝条级次多,内膛容易密闭或者光秃,结果部位易外移,所产果子质量参差不齐,且修剪管理工作量大而繁琐。经过笔者在当地多年来的研究、试验,认为“V”字形、纺锤形2种树形优于开心形。这2种树形管理方便、简捷,改善了光照、通风条件,使果实品质和产量都有了大幅的提高,应在生产中积极推广。采用这2种树形在修剪中应以疏枝为主,轻剪长放,只对主枝打头。其中“V”字形树只留两大主枝,单轴延伸,不留侧枝,只留大、中、小各类枝组,错落排开。纺锤形树要求培养强壮、笔直的中央领导干,其上螺旋错落排列主枝及枝组,主枝与中央领导干开张角度为80~90°,主枝粗度要小于中央领导干的1/3。 2及时、适量疏花定果 桃树易成花,正常年份花量很大。因此,一般当地果农认为桃树花量多,坐果有保障,多不进行疏花定果工作。但笔者在该地区的试验证明,适当地疏花节省了树体养分,所留的花坐果更加可靠,果子也更大。疏花的最佳时期在花蕾期,具体方法是用手指轻轻抹去枝条上下的花蕾,留两侧的花蕾即可。花后2周开始进行第1次蔬果。先疏除并生果、畸形果、小果、黄萎果、圆形果、朝天果及病虫果,留枝条中上部的单果、大果。坐果率高的品种疏果、定果一次完成,坐果率低的品种疏果分2次进行。第2次疏果叫定果。定果时间大约在硬核期,按一定距离定果。定果距离具体为:大型果品种树每25~30cm留1个果,中型果品种树每15cm留1个果,小型果品种树每10cm留1个果。3 科学合理施肥 桃树易成花、坐果,产量很大,消耗也很大,所以需要充足、良好的水肥供给。目前果农施肥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桃树需要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的比例为1.0∶0.5∶1.5。由此可见,桃树需钾肥较多,比氮肥多0.5倍,满足钾肥的需要是桃树丰产、优质的关键。而在当地生产实践中,果农重视氮肥、磷肥的供给,而忽略了钾肥施用。特别是在果实膨大期钾素的吸收量占全年吸收量的80%,而且这一时期的钾素也决定着果实的品质。试验证明,果实膨大期钾肥供应充足的桃树比一般常规方法管理的桃树产量高出近20%,而且优果率也大大提高。因此,桃树施肥要在前期重施氮肥,果实膨大期重施钾肥。在采果后及时施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最好能达到每1kg果实施3~4kg农家肥。只有施好基肥,才能充实花芽,提高树体储藏营养的水平,为翌年开花、坐果打好基础。 4应用套袋技术 科学合理施肥从根本上满足了树体和果实生长的营养需要,提高了桃树果实的内在品质,但要进一步提高桃树果实的外在商品品质,最有效的方法是果实套袋。经笔者多年试验发现,有些外在品质不佳的品种经套袋后外在品质有了较大改观。如燕红、川中岛等品种经过套袋后果实颜色由嗜红变成粉红,果色艳丽,娇嫩可爱,市场价格大大提高。果实套袋还可以有效防止桃炭疽病、桃褐腐病、白粉病、食心虫、蝽象等桃树病虫害的危害,从而提高优果率、商品果率。同时,套袋也避开了果实与农药的直接接触,减小了农药残留,使果实成为绿色、无公害的果品。笔者多年试验证明,苹果的套袋及套袋方法也适合于桃树。 5分批、适时采收 分批、适时采收是获得桃树优质高产的重要工序。经笔者多年来观察沙红桃、川中岛发现,桃树果实的膨大期至成熟期在28d内。在这28d内桃的重量增长了2~3倍,特别是在后8d增长速度最快。从成熟到完熟只有7d左右,重量稳定不变。因此,桃树果实膨大至成熟期是产量、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应加强水肥管理。果实完熟期是最佳的采收期。一般桃树果实采收分2~3次进行,采收时先选大果、着色好的果子采收,余下的果子膨大、着色更快。一般间隔3~5d即可再次采收。分批采收比一次性采收的果实品质更好,而且产量增加26%左右。 6 参考 文献 [1] 章学农,赵小东,章巍华.山地桃树栽培技术要点[J].安徽林业,2007(5):32. [2] 李江川.幼龄桃树早丰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河北果树,2002(2):40-41. [3] 郑青松.桃树高产优质栽培[J].福建果树,2001(4):62. [4] 肖艳.桃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 农村 经济与科技,2001,12(1):23-24. 桃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篇3:《桃树的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摘 要] 桃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不仅外观艳丽,肉质细腻,而且营养丰富。桃适应性广泛,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山地、平地、沙地,无论南北都可栽培。早结果、早丰产、早收益。是当前调优种植结构,提高果业收益的理想选择。现根据我多年来对桃树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从品种选择、授粉树配置等方面介绍桃树的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关键词] 品种选择 合理修剪 无公害栽培 1 正确选择品种是栽培、效益的关键 为确保栽培效益,首先就必须选择好适宜的优良品种。品种选择错了,所有投入的财力、物力和精力都将付之东流。作为果品栽培者,选择品种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品种本身的先进性;二是品种要有较好的适应性;三是要有市场潜力。否则结了果子我们自己欣赏是没用的。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黄淮地区,主要应选择中油16号、青研1号、红甜、重阳红、玫瑰红、超红珠等优质桃。以上桃品种普遍具有性状先进、市场潜力大的优点。 2 合理密度,正确配栽授粉树 2.1 栽植时期和栽植密度 秋季落叶至年春桃树萌芽前均可以栽植,但早栽为宜。早栽能够使果苗及时愈合伤口,早发新根,为果苗抽枝展叶及时提供养分,植株生长迅速。 栽植密度应根据园地的立地条件和管理模式以及品种特征来定。一般宜采用“宽行窄株”的栽培模式栽植,株距2-3米,行距4-6米。 2.2 授粉树的配置 尽管多数品种自花结实率比较高,但异花授粉产量、品质均有所提高。尤其是花粉量少的品种,配置授粉树更为重要。一般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配比为4:1-8:1。主要品种与授粉品种可按行列式栽培,也可在行间隔1-2株成中心点状式栽培。 2.3 整地与栽植方法 定植前将园地按行距整成畦或垄,畦与畦之间要清沟。沟深一般30厘米,宽40-50厘米,畦沟与边沟贯通,以利排灌。定植时先按行距在畦顶拉线定位,开挖80厘米见方的定植穴。土壤瘠薄的宜适当挖大穴,增肥换土改良土壤。降水量大的地区或粘土地,栽植前最好挖通排水沟,以利雨季排水,防止烂根死树。 整地时的施肥标准一般为每亩5000公斤农家肥+磷肥100公斤。按每株计算,不少于100公斤农家肥加磷肥1公斤,并充分与土壤拌匀。回填土时先填表土,再填与基肥拌匀后的心土。南方或地下水位高或降水量大的地区,可采用台式栽植法,即按以上方法整地施肥并用回填土填满定植穴或定植沟。再在定植穴或沟顶上培土栽苗,使苗木根部分介于地平面之上20厘米。栽苗时要将苗木根系舒展开,苗木扶正,边培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充分密接,浇足定根水,将根部四周1-2平方米内培成馒头土堆,以防穴内积水造成死苗或生长缓慢。定植当年树干四周2米见方内不间作任何农作物。2米见方外不得套种深根系或高秆作物。行距可以间作蔬菜、豆类、花生、薯类、草莓等矮秆作物,增加收入。 3 肥水管理 桃树的施肥特点是:早施、重施基肥,适时适量追肥。幼树不要偏施氮肥,挂果树强调花前肥和膨大肥,并保持一定的钾肥施入量。生产上基肥一般在8-9月份完成,不可过早,否则秋梢生长量大,影响花芽质量。施用量为每株100-150公斤土杂粪或厩肥,同时拌入0.5-1公斤磷肥或0.5公斤复合肥。采取对称环穴施法,即在树冠投影外缘,以树干为中心对称挖两个长、宽、深分别为100×50×35-50厘米环状穴施入肥料,并覆土浇足水。施肥穴位每年变换,5年内不在同一位置施肥。在此基础上,幼树每年仅6月初追尿素0.1-0.2公斤。盛果期树花前一周每株施尿素0.1-0.2公斤,辅以少量钾肥或结合施药根外喷0.5%-0.6%磷酸二氢钾2次。气温高时喷肥浓度要降低。采果后每株追施尿素0.1-0.2公斤,配以适量钾肥、复合肥或穴施人粪尿20-30公斤。 在秋施基肥或早春追肥时可根据品种、树龄和树体营养状况,适当加施一些20%的壮果素可湿性粉剂,可有效促进果实膨大,增加单果重,提高果品效益。需要提出的壮果素的使用,一定要以大肥大水和到位的疏果工作为基础。 注意:在高温干旱季节施肥应按照肥料使用量的下限施用,并浇透水。果实采收期20天内应停止叶面追肥。多雨季节通过沟渠及时排水,做到雨停水止,确保园地无积水。 4 整形修剪 桃树整形修剪有基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基部两主枝开心形基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方法是:定干高度30-40厘米,南方地区可提高到40-50厘米。选留3个错落有致,平面分布均匀、枝体健壮的新梢作主枝培养。疏除竞争枝、交叉枝和重叠枝。其余枝条拿枝、扭梢控制生长,辅助营养树体。主干长到50-60厘米时摘心,促发二次枝。在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组。主枝角度不理想,适当拉枝定位,促使秋后基本成形。 两干形的整形方法是每株选留2个主枝,主枝左右分开,伸向行间,只有两个主枝。主枝和侧枝的培养方法可参考“自然开心形”的整形方法进行。此方法适用于宽行窄株密植园。整个整形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枝条生长情况,一经发现徒长性枝条马上抹除,以免影响树形。修剪上以轻剪、缓放为主,尤其是幼树。夏剪主要解决光照问题。对开张角度偏小且在上层遮光的大枝应尽早疏除,不宜回缩利用,否则会引起大量新梢,影响花芽分化。主枝延长闲偏小的,可采用砖坠、绳拉等方式开张。 为确保强旺树能获得早期丰产,可于5月中旬、6月初分别喷一次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300倍。主要喷枝头生长点。配合夏季剪控势促花,以增加当年花芽数量,提高质量。 初果期树冬季修剪时,在疏除病虫枝、枯死枝、徒长枝和交叉重叠枝后,只对外围主要枝延长和着生在主枝上的侧枝延长短截,其余结果枝一律长放不剪,使其结果下垂并从后部萌发新梢后,次年冬剪时回缩更新。2-3年生树冬剪具体分三个步骤:1、顺着主枝的伸长方向在各主枝顶端选留一个向外开张的新梢作为主枝延长头培养。冬剪时剪口留较壮的外向芽剪截,并在主枝左右两侧配备相应的侧枝。2、疏除大枝背上和内膛 其它 部位的徒长枝、病虫枝和枯死枝等。3、2-3年生旺树冬剪时可对一般较壮的带很多花芽的结果枝长放不剪,但对一些水平或下垂的结果枝或树势中庸的盛果期树上的结果枝,可在花芽处适当短截。 五年以上的盛果期桃树冬剪时选留好更新枝的前提下,果枝剪留长度稍长一些,1米左右,具6-8个花芽;稍弱果枝剪留10-12厘米左右,具4-5个花芽。过强、过弱枝疏除。 5 其它管理 5.1 提高座果率的 措施 加强秋季管理,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减少秋季落叶。实行生长期修剪,改变树冠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体贮藏养分,使花器各部分发育充实,增加抗性,提高花粉活性。 除了综合管理之外,花后喷布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提高座果率。 5.2 疏花与疏果 桃的结实率高,尤其是成年树,座果超越了负载量,必须进行疏花。合理疏果是桃实现稳产、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桃疏果时期通常在第2次生理落果开始后,座果相对稳定时进行,在硬核开始时完成。疏果前应根据座果情况,当年树势,历年产量综合分析,确定留量。再根据品种果实大小,树冠大小确定单株产量。一般中等果形品种长果枝留果3-5个,中果枝2-3个,短果枝和花束状留1个或不留果。 疏果方法一般不提倡机械果和化学疏果,采取人工疏果。人工疏果的方法首先疏除萎蔫果、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并蒂果,其次疏除朝天果、果实附近 无叶片的果。中果枝上以中上部果为好,中短果枝的先端果为好。疏果顺序应由上而下,由内而外顺序进行,以防漏疏。 套袋在疏果后进行,掌握在当地主要蛀果害虫发生前完成。套袋前应得天独厚喷杀虫剂和杀菌剂。套袋顺序为得天独厚早熟后晚熟,座果率低的可晚套,减少空袋率。解袋一般于采收前进行解袋前3-4天先撕开袋子以利着色。光照差的地方和不易着色的品种可适当提前撕开袋、解袋。 6 病虫害防治 桃常见病虫害有黑星病、缩叶病、溃疡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桑白蚧、螨虫、桃蛀螟和桃小食心虫等。其综合防治措施是:发芽前在花芽膨大期喷一遍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打一次1:1:100倍式波尔多液。花前叶芽萌发、叶片部分展开时喷一次2.5%吡虫啉(蚜虫灵或一遍净)粉剂2000-3000倍液。花后喷一次杀虫剂加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40%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4月底槐树开花时摘除桃小食心虫梢,并打一遍杀虫剂加杀菌剂。桑蚧严重树可用硬毛刷将枝上虫体刷除干净,并涂上杀虫剂或于冬季将二年生大枝及主干涂上石灰水。也可用1份生石灰、4份水,加入石硫合剂残渣或硫磺粉、或石硫合剂原液涂抹。5月中旬中晚熟桃打一遍来幼脲3号3000倍液或杀铃脲8000倍液或30%桃小灵乳油1000倍液或20%氰马乳油1000倍液等。以上农药任选一种,加入杀螨剂杀菌剂交替使用,重点防治蛀果病虫。6月初以后重复用药。一般每半个月一次。施药当天遇雨,雨后重喷,采果后仍要坚持防治,至9月中旬。落叶前打一遍1:1:100倍波尔多液保护剂,杀灭病菌。 猜你喜欢: 1. 桃树种植新技术 2. 桃树种植技术要点有哪些 3. 桃树施肥的技术要点 4. 桃树的种植技术要求 5. 桃树种植方法
“中国——园林之母”的缘由内容摘要 100年前,一个年轻的英国园艺学者威尔逊(E.H.Wilson)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开始了他为西方收集、引种花卉植物的长期而影响深远的工作。置身于“花的王国”中,他被深深地感动和陶醉。后来随着他对中国花卉了解的增多,他认识到中国花卉对世界各国的园林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100年前,一个年轻的英国园艺学者威尔逊(E.H.Wilson)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开始了他为西方收集、引种花卉植物的长期而影响深远的工作。置身于“花的王国”中,他被深深地感动和陶醉。后来随着他对中国花卉了解的增多,他认识到中国花卉对世界各国的园林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1913年,他写下了《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这一有影响的著作。此书在1929年重版时易名为《中国——园林之母》(China Mother of Gardens)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园林之母”这个提法,已为众多的植物学者和园艺学家所接受。在国内,尽管不少人对这种说法耳熟能详,但对其内涵却了解有限,笔者就此作一简单的阐述。一、中国东部花园对西方的贡献中华民族自古爱花,在2500多年前,花就在我国人民美化生活,表达情感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诗经》中有关桃花、芍药和萱草的诗歌就很好地表明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培育了许多举世闻名的绚丽花卉。不仅如此,中国的花卉很早就曾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如原产我国的桃花以及培萱草(Hemerocallis fulva),约在2000年前就传入欧洲。进入近代后,西方英、法各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园林艺术的发展迅速,对海外的奇花异草有更多的需求。当时来华的西方商人等很快对我国众多异乎寻常的漂亮花卉的产生了强烈兴趣,千方百计设法引进我国花卉的种苗。鸦片战争前,西方人与我国进行贸易的主要地点——广州,是一个花卉园艺非常发达的城市。这里气候温暖湿润,花木种类十分繁多,素有“花城”之誉。当时广州东南郊有一大型园林区——花埭(或称花地),是一处非常著名的花卉种苗和盆景交易的中心。它是早期西方商船主购置我国花卉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在北京活动的西方传教士,特别是有一定植物学基础、在中国御花园效力的法国人汤执中(P. D’Incarville)等,也积极通过内陆商路向欧洲的彼得堡、巴黎和伦敦的植物园传送一些见于北京园林的花木种苗。其中汤执中送出的植物包括荷包牡丹(Dicentra spectabilis)、苏铁(Cycas revoluta)、角蒿(Incarvilea sinensis)、翠菊(Calllistephus chinensis)和白菜(Brassica chinensis)以及紫堇属的一些植物。此外,还有北京很常见的绿化树种侧柏(也叫扁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槐树(Sophora japonica)、臭椿(Ailantus altissim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皂荚(Gleditsia sinensis),以及大枣(Ziziphus jujuba)、枸杞(Lycium chinense)和染料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等等。有关记载表明,在18世纪下半叶的时候,西方通过各种途径从我国输入的花卉和观赏树木包括已经不少,包括石竹、蔷薇、月季、茶花、菊花、牡丹、芍药、迎春、 苏铁、银杏、荷包牡丹、角蒿、翠菊、侧柏、槐树、臭椿、栾树、皂荚和各种竹子等。其中荷包牡丹、翠菊、角蒿是后来非常普遍栽培的花卉植物,被冠以颇为动听的名称,如荷包牡丹被西方人成为闪耀红心(Showy leedingheart),颇富烂漫色彩。翠菊是我国特产的美丽花卉,在西方很受欢迎,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紫菀”。一些树木也体现类似的情况,如臭椿也是欧洲普遍栽培的绿化植物,被称为天堂树(the Tree of Heaven)。栾树在西方被称为金雨树(the Golden Rain Tree)。进入19世纪后,英国丘园派出的科尔,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验茶员雷维斯等又从我国的广东沿海等地收集了大量的棣棠、栀子、忍冬、蔷薇、杜鹃、紫藤和藏报春等的种苗送回英国。在西方早期在中国引种的花卉中,菊花和月季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菊花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大量的品种。这种美丽的鲜花很快引起欧洲商人的注意。大约在1688年,有“海上车道夫”之称的荷兰人,引进了6个漂亮的菊花品种,花的颜色分别为淡红、白色、紫色、淡黄、粉红和紫红。1751年,瑞典著名博物学家林奈的学生奥斯贝克从澳门带回一种野菊花到欧洲。1789年,英国当时的皇家学会主席班克斯又重新引进中国的菊花,据说其后英国栽培的菊花主要由此种培育而来。后来,在1798年到1808年间又有八个新的品种被直接引到英国。1804年,英国一些精干的园林艺术家成立了“伦敦园艺学会”(1860年改名为“皇家园艺学会”)。这个学会的成立对西方世界尤其是英国在华收集观赏植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英国学者曾经写道:中国花卉“与我们自己的完全不同,不仅仅体现在植物的类别,而且还体现在其被使用的方式和安排它们时显露的美学价值。……甚至在远东被用于园林和植物中的象征手法也提供了思想的源泉。到18世纪末的时候,中国的东西成了一时的流行时尚。”正因为如此,这个学会从成立开始,就想方设法大量引种中国花卉。其中也包括菊花。菊花受到西方人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菊花盛开于秋天花很少的时候,而且花期长。作为一种时令花卉,其观赏价值是十分突出。当时园艺学会的秘书萨本就指出了这一点,同时认为园艺学会的植物园里虽已栽有12个菊花品种,但根据有关资料,但中国还拥有大量的菊花品种,非常必要作进一步的收集。园艺学会先后于1821年和1823年派出鲍兹和帕克斯到我国引进菊花新品种和其它一些花卉。他们送回去30个菊花新品种和大量其它观赏植物。加上在广州的雷维斯等人的不断引进,从1821至1826年,萨本描述了不下68个菊花品种。稍后广东沿海较好的菊花品种几乎全被引进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1843年,园艺学会派出的福琼到我国当时开放的南方口岸城市收集园林植物。他被西方认为是“在中国植物收集史上无可争议的开了新纪元”的人。先后四次来华,给西方引去了包括牡丹、芍药、山茶、银莲花、杜鹃、蔷薇、忍冬、铁线莲等190个种和变种园林植物和经济植物,其中有120种是西方前所未有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从舟山引进的一个菊种——“舟山雏菊”。这种菊花是1846年由福琼送回英国的,在那以后的20年中,经西方园艺学家之手,这种小花培育出各类普遍栽培的焰火品系。福琼引进“舟山雏菊”被认为在菊花育种史上开了新纪元。因为重视的缘故,西方在菊花的育种方面进展神速,而且成就很大,到1852年,与我国相比已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如今不但是栽培最普遍的花卉之一,而且也是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四大切花种类之一。也是商业价值最高的花卉之一,难怪有人认为菊花肯定是西方从远东引进的最重要的园林植物。西方从我国引进的重要园林花卉很多,早期堪与菊花交相辉映的是月季。月季在西方的园林和家庭装饰中所起的作用与菊花相比毫不逊色。 月季也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观赏花卉,在南方四季都开花,花期很长。因此叫月季,俗称月月红。月季是近代西方从我国引种的重要花卉,在当今西方园艺界的重要性堪称举足轻重,它在西方被誉为“花中皇后”,栽培的品种据说达20000多个。这似乎是西方人对蔷薇属植物情有独钟的结果。根据美国植物学家里德(H.S.Reed)的说法,西方栽培的月季和蔷薇属植物主要来源于中国的三个种。第一种是月季(Rosa chinensis)。它于17世纪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职员引进印度,1781年再经印度被引到荷兰,因此曾被误认为原产印度。1789年,英国的班克斯把月季带回英国栽培;差不多与此同时,它也被引到奥地利的维也纳植物园栽培。另一个种是多花蔷薇(或称野蔷薇R. multiflora)。这个种的标本在1793年的时候曾由英国来华使团的一个随员采得。1804年它的一个变种被引进到英国。还有第三个种便是芳香月季(R. odorata),1808年被引入英国。基于这三个种的定向杂交和培育,西方得到众多千姿百态的月季和玫瑰。当然,由于我国是蔷薇属植物现代分布的中心,西方人从我国引入的与月季同属的蔷薇属植物远不止这三个种。1792年,英国使团的随员曾在我国采得硕苞蔷薇(R. bracteata)带回英国。1807年,又有木香花(R. Bankisiae)被引到英国。1823年,英国园艺学会派来的采集者又从我国引进过一些玫瑰的新品种。其后由同一机构派来我国采集园艺植物的福琼又在厦门和上海采集得不少蔷薇属植物种苗送回,其中包括他从宁波收集到一种当地人叫“五色蔷薇”的品种。此后,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继续源源不断地从我国引种蔷薇属观赏植物。这一时期引入西方的花木还有许多被广泛栽培,科尔从我国南方引入的卷丹便是其中之一。卷丹是我国各地常见的一种球茎花卉,在我国有很长的栽培历史。它那翻卷成球形的橙红色花瓣,上面点缀着紫黑色的斑点,与纤长舒展的花须相匹错落有致,显得特别婀娜多姿。由科尔引回去后,在欧洲园林很快风行。于它形态上的上述特点,这种花被西方人称为“虎百合”(Tiger lily),后来成为世界上栽培最普遍的百合种类之一。由雷维斯、鲍兹出大力引回的大量藏报春(P. sinensis),后来在英国也被普遍栽种。另外,法国传教士送回的臭椿种子,被培育出大量的树苗,为英法都市广泛用作行道树。19世纪中叶福琼从我国舟山引进的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现在西方栽培非常普遍;由他引进西方的榆叶梅和锦带花在西方也有不少栽培。此外,原产我国南方的木香花的一些变种则在地中海沿岸园林中非常普遍栽培。因为中国有如此丰富的花卉资源,因此福琼认为“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的确确是‘中央花国’。”“中国——园林之母”的缘由 来自: 免费论文网 二 威尔逊打开西部花园19世纪下半叶法国传教士谭微道和英国海关人员韩尔礼在我国西南四川山区和湖北宜昌附近的收集,使西方人认识到湖北西部和四川东部以及西北等地高山峡谷中还蕴藏着大量奇丽的花木资源。当时哈佛大学的植物学家沙坚德教授认为:“很明显,世界上没有哪部分向中国西部那样,能有那么多的适合于温带气候的城市公园和花园的新植物”。于是在1897年的时候,他建议英国著名的维彻公司派人到那些地方收集新植物的种苗, 1899年,英国年轻的园艺学者威尔逊由维彻花木公司派出来到中国。由于他在那一地区的成功收集,因此他被称为“打开西部花园的人”。如果把威尔逊的工作作为西方在华引种工作整体的一个阶段加以考察的话,我们很容易发现,与前一个阶段的福琼等人主要从我国引进原有的栽培花卉不同,这一阶段西方人以引种我国的野生花卉为主,因而其数量更大。许多花卉甚至更有魅力,象珙桐和香果树不但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而且也被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北半球最漂亮的观赏树木。因此它带有开发和驯化的特征;地点也由我国的东部进入到我国的中西部。威尔逊头两次来华,都是由维彻公司雇用,时间分别是1899至1902年和1903至1905年,而且各负有引进珙桐和绿绒蒿的明确使命。比较我国众多的观赏植物而言,珙桐颇有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意味。这种花苞片成对象鸽子展翅的漂亮观赏树木标本,首先由法国传教士谭微道在我国的川西宝兴采得。它不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法国植物学家还特地在其编写的有关这种植物的著作中配上了一幅漂亮的彩图。因为花苞片的形状,珙桐被美称为“鸽子树”(dove tree)或“手帕树”。可能是这种树的描述和他那幅漂亮的插图引起了商人的注意,维彻公司才产生了引种的念头。1899年,威尔逊来华收集这种树苗。在当地向导的帮助下,他轻而易举地在鄂西山区找到这种他认为是北温带“最有趣和最漂亮的木本植物”,收集到大量的种子和插苗。成功地引到英国和其它西方国家栽培。现在,不少珙桐已长成高达五六丈甚至更高的参天大树。这种漂亮的鸽子树现在不但为欧美普遍栽培,而且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木。威尔逊第一次来华除成功地引进珙桐外,还引去了大量的其它观赏植物。他当时去的鄂北和川东等地是我国的槭树属等木本植物的中心,所以他的引种包括不少很有观赏价值的木本植物,如娇艳动人的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既有花叶可观,又有美果可餐的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还有红果树(Stranvaesia davidiana)、血皮槭(Acer griseum)、青榨槭(A. davidii)、枇杷叶荚蒾(Viburnum rhytidophyllum)及巴山泠杉(Abies fargesii)和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以及偏翅唐松草等等;另外还有一些由谭微道、法盖斯和韩尔礼早年发现的著名观赏杜鹃种类,包括花淡红而大、芬芳宜人的喇叭杜鹃(Rhododedren disclor)和粉红杜鹃(Rh. Fargesii)等等。威尔逊第二次来华引进的绿绒蒿,是一类生长在高山地带的罂粟科漂亮花卉,除了云南、西藏和青海的部分地区人民较熟悉它之外,生活在我国内地的人知道它的也不多。19世纪末大约是英国动物采集者普拉特曾到过川西的康定一带见到过。回去后,他对这种植物之美所作的描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可能是这个原因,激起西方人想要引种这种漂亮的花卉的愿望。1903年,威尔逊再次受雇同一公司来华引种这个美丽的花卉。此次威尔逊所去的地点主要在四川西部等地。成功地从川西北,将开艳丽黄花的全缘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和丰采迥异的红花绿绒蒿(M. punicea)引进了西方,但后来这两种花并未像珙桐那样扬名四海。
论文题目要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除非老师要你先选,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熟悉选择一个。 园林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仅供参考)一、市场类 关于有益花卉及食用花卉的市场需求 二、应用类中国花卉市场及前景地被植物及其在长兴中心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置石在长兴城区绿化中的应用球根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草坪草的应用花境植物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攀援植物及其在新罗区垂直绿化中的应用三、科研类耐旱性地被植物的抗性研究园林地被植物调查及应用初探铁冬青种子室内发芽率的测定试验室内观赏植物选择与应用的探讨花店鲜切花实用保鲜技术常用园林树木的抗性研究中国花卉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长兴中心城市行道树调查及应用初探城市园林植物种类与生长状况研究城市改造中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设施园艺在园林育苗中的应用研究 草本植物在地面装饰中的应用研究 丘陵山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四、设计类某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案设计某城市广场景观方案设计某城市道路景观方案设计某城市公园景观方案设计滨河大道凤凰广场的改造与设计 1200 平方米的屋顶花园设计 植物激素对绵鸡儿微体快繁的影响 多效唑对熏衣草试管苗的分生与生根影响到研究 临沂地区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调查 临沂城区主要木本园林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地方绿茶主要害虫种类危害性调查 黄瓜子叶分化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抗寒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香樟引种栽培试验 五、管理类生态园林的建设方法与养护管理技术六、调查类某居住区景观调查某工厂景观调查某城市广场景观调查丘陵山区防护林现状调查某农业观光园调查某城市道路景观调查浅淡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工作要点浅析园林绿化工程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浅淡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zhi liang kong)制工作要点园林绿化工程旁站监理工作任务和要点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方法的探讨浅淡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代栽培技术在大树移植中的应用怎样控制园林绿化植物种植的质量乡土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现状与前景怎样控制园林绿化植物种植的农户庭院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氮素分析 南兰北移最佳基质配方研究 无花果配方施肥技术黄金梨引种表现与早丰栽技术 无花果良种引种与栽培技术 盛之丰在园艺作物上应用效应试验 ××市杞柳丰产栽增技术试验 杞柳特性与土质条件的关系研究 水肥耦合对杞柳品种特性的影响研究 根灌保水聚水技术研究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植物激素对熏衣草微体快繁的影响 行道树树盘管理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山东茶区不同品种茶树的形态解剖结构的研究 临沂动植物园植物种类的调查与应用的研究 菊花等植物的保持加工工艺 不同种源香樟树幼苗抗寒性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实验的影响花卉装饰与应用 露地花卉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研究
葡萄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生产区域广阔,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葡萄栽培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葡萄栽培技术
摘要 阐述了葡萄的生产特点、发展前景和生物学特性,从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葡萄栽培技术,以为葡萄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生产特点;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094-01
葡萄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生产区域广阔,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1]。随着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不断推进,阜阳市葡萄栽培面积不断增加,但是产业化程度不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现总结葡萄的生产特点和前景、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葡萄生产的特点和前景
1.1 适应性强,栽培范围广
葡萄是适应性很强的果树,其抗旱性、抗盐碱性都较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适栽范围广。
1.2 易栽培,结果早,易丰产
葡萄栽培形式灵活多样,苗木繁殖容易,栽培成活率高,露地、庭院、设施条件下均可栽培,一般栽后第2年即开花结果,第3年产量就可达到15 t/hm2以上,早果性和丰产性好,见效快,能及时收回投资,种植者经济压力较小。
1.3 营养丰富,用途广泛
葡萄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营养价值很高。近年来,发现葡萄中含有的白藜芦醇等物质具有抗癌作用,使葡萄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以葡萄为原料制成的葡萄酒是历史悠久的保健饮料,葡萄酒产业是世界著名的优势产业。葡萄除鲜食外,还可以制成果汁或制干,其皮渣中还能提取出很多有价值的物质[2]。
1.4 种植经济效益高
近年来,葡萄由于结果早、产量高、价格好、需求旺盛等特点,使其成为综合效益较高的果树。未来我国葡萄的需求量仍会持续扩大,葡萄种植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益。
2 葡萄生物学特性
葡萄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20~60 cm土层中,其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可储藏大量的营养。葡萄芽是混合芽,分夏芽、冬芽和隐芽,其在春季萌发,大量生出新梢,然后在新梢第3~5节的叶腋处出现花序,只要条件适宜,冬芽、夏芽都能形成花序。葡萄花序为圆锥状花序,花分为两性花、雌能花和雄能花,生产上种植的大都是两性花品种,开花期常通过风和昆虫传播授粉结实。
葡萄适应性较强,喜光和疏松的土壤,最忌光照不足和潮湿黏重的土壤,对光的反应很敏感,葡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有全光照60%以上的光照强度。葡萄是喜温植物,温度不仅决定葡萄各物候期的长短,并在影响葡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综合因子中起主导作用,一般极早熟、中熟、晚熟品种要求积温分别为2 500、3 300、3 600 ℃。葡萄比较耐旱,年降水量在600~800 mm较为适合葡萄生长发育,雨量过多,对开花、授粉和果实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霜冻对葡萄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要求无霜期在130 d以上。
3 栽培技术
3.1 育苗
扦插育苗是目前生产中主要的育苗方法,它是利用葡萄枝蔓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易形成不定根的特性,把带有芽眼的一年生葡萄枝条扦插在地中,人为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将枝条培养成新植株[3-4]。
3.1.1 种条采集和贮藏。种条一般结合冬季修剪时采集,选取植株健壮、节间长度适中、芽眼饱满的当年生枝条,将种条剪成6~8个节长,每50~100根打成1捆,标明品种和来源。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向阳背风的地方挖深50 cm、宽1.2~1.5 m的沟,在沟底铺10 cm左右的湿沙,将种条平放在沟内,每放1层插条,填入1层湿沙,最后盖上5 cm厚的湿沙后覆土。注意,种条贮藏前,要用5 °Bé石硫合剂浸泡数秒,进行杀菌消毒,插条的沙土应保持70%~80%的湿度,每隔15 d检查1次。
3.1.2 插条剪截与催根。春季,取出插条,选择芽壮、没有霉烂和损伤的种条,每2~3个芽眼剪截成1根插条。剪截时,上端剪口距芽眼2 cm左右,下端剪口在距基部芽眼0.8 cm以下按45°角斜剪。插条每30根捆1把,将插条下端在1 000~1 500 mg/kg萘乙酸溶液中蘸一下,取出便可扦插。
3.1.3 扦插。当温度稳定在10 ℃以上时,在整理好的地块进行扦插。株行距20 cm×30 cm,每畦2~3行。扦插时先用比插条细的筷子或木棍,通过地膜呈75°角戳一个洞,然后把插条插入洞内,插条基部朝南剪口芽在上侧或南面,深度以剪口芽与地面相平为宜。插后立即灌透水。
3.1.4 苗期管理。扦插苗的田间管理主要是肥水管理、摘心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5]。总的原则是前期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幼苗的生长,后期摘心并控制肥水,加速枝条的成熟。
3.2 定植
以11月下旬或次年4月上旬定植为宜。栽植时,将苗放入穴内对准株行距离,舒展根系,边填土边踏实,并轻提苗使根系舒展与土壤紧密接触。栽植深度保持原根茎与地面平,栽后立即浇透水,覆地膜。
3.3 定植后管理
栽后15 d左右苗木即可生根和萌动,对少数未萌动的可扒开覆土检查,对未成活的苗要及时补栽。栽后若遇大风、干旱可用细水沿栽植穴少量浇水,切勿大水漫灌。
葡萄的树形要与架式相适应,所以葡萄的树形培养方式要根据已准备好的架式,选用与其相适应的树形。其主要有独龙干树形、多主蔓扇形树形和单干水平树形等。
3.3.1 幼树期管理。幼树期是指从葡萄苗木定植到初结果这一时期,其主要任务是将葡萄引绑上架,快速成形,为结果打好基础。苗木长到20 cm时,选一靠上直立的生长健壮的枝蔓留作主蔓,其余枝蔓均抹除。苗木长到50 cm时,及时设立架杆,将苗木绑到杆上,促进苗木直立生长,随着苗木的生长,每隔30 cm绑1道。对主蔓上距地面30 cm以内的副梢,留1片叶连续摘心;对30 cm以上部位的副梢,则采用一次副梢留3片叶,二次副梢留2片叶,三次副梢留1片叶进行摘心。从7月上旬开始,树体全面喷布半量式波尔多液240倍液1次,以预防霜霉病的发生。进入8月后,树体枝蔓开始老化成熟,及时喷布0.3%磷酸二氢钾,加速树体成熟和花芽分化。8月中旬开始主蔓摘心,促使枝蔓成熟。进入10月后,施农家肥60 t/hm2及钙镁磷肥750 kg/hm2,立即浇水沉实。 3.3.2 栽后第2年管理。第2年萌芽后,抹除主蔓上位置不当和过密的营养枝,主蔓上带有花序的萌芽分花穗时,每隔20~25 cm选留一个结果枝,其余抹除。一般原则是弱枝不留或少留花穗,壮枝一般留2穗,中庸枝留1穗。控制产量在15 t/hm2,产量过高品质会下降。所留结果枝在开花前3~4 d于花序上6片叶摘心,一次副梢除先端留1~2个延长枝外,其余花穗以下均抹除,对以上副梢留2~3个节摘心。对于果穗,可于初花期进行去副穗,掐除过长的穗尖,有利于穗形美观,增大果粒。
3.3.3 盛果期管理。盛果期是指果树已开始大量结果,产量、品质和经济价值已开始达到最佳水平的时期。盛果期树的结果量逐年增加,营养生长逐渐减弱,若管理不当容易出现大小年。因此,树体管理要点是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改善光照条件,维持树势健壮,获得高产、稳产[6]。根据品种特性、架式特点和树龄等确定结果母枝的剪留强度和更新方式,一般结果母枝的剪留量为:篱架架面8个/m2,棚架架面6个/m2。在枝条已出现花絮时进行定梢,定梢时根据品种、树势等来确定,一般在8~15个,遵循强树多留、弱树少留、架面上部多留、架面下部少留的原则。盛果期的抹芽分2~3次进行,其原则是留稀不留密、留花芽不留叶芽。
及时进行新梢的摘心和副梢处理。芽期、浆果膨大期和入冬前需要良好的水分供应,成熟期应控制灌水。盛果期的葡萄一年需多次施肥,果实采收后秋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与磷钾肥混合施用,萌芽前追肥以氮、磷肥为主。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追肥以磷、钾肥为主,微量元素缺乏地区,应根据症状增加追肥,最后一次叶面施肥应距采收期20 d以上。
3.3.4 冬季修剪。冬季修剪主要是维持已养成的树形、调节树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使架面枝蔓分布均匀,防止结果部位外移,保持连年丰产、稳产,时间多在冬季进行。一年生枝条的修剪包括疏枝、树梢修剪。截枝时要截在节间的中间或中间以上,不可离芽太近,以免剪口芽失水干枯。在老枝的上基部枝条留3~5个芽进行结果,下部枝条留2~3个芽短截,作为下一年的结果母枝。结果母枝留量的多少应根据品种特性、架式和产量等因素确定。
3.4 病虫害防治
为了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目的,要在不同时期确定不同的防治重点,针对不同病虫,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休眠期至萌芽露绿期,以防治越冬病菌、虫卵为主[7]。在冬季修剪后对树木喷1∶1∶200石硫合剂1次;在葡萄芽萌动露绿时,喷1∶0.5∶200石硫合剂1次,减少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等多种病菌的菌源。展叶期至花期,以防治黑痘病为主;幼果速生期至硬核期,是多种病害和透翅蛾的重发期,也是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重点包括黑痘病、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透翅蛾;浆果着色至完熟期,主要防治炭疽病、白粉病、白腐病。防治黑痘病、炭疽病用50%杀菌王水溶性粉剂1 0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防治白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白粉病用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用20%螨死净乳油2 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3 000倍液喷雾。葡萄病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在施药时,交替使用农药品种,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4 参考文献
[1] 赵常青,蔡之博,吕冬梅.现代设施葡萄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孙瑞珊.试论滨海盐碱地的葡萄栽培[J].华北农学报,1963(4):49-54.
[3] 董阳辉,王艺平.大棚葡萄高效配套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7(4):119,121.
[4] 栗学平,包月侠.设施葡萄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9):118-119.
[5] 刘思鸿.奈曼沙地葡萄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5(6):20-22.
[6] 王景宏,王健.江苏沿海地区葡萄栽培设施设计[J].江西农业学报,2009(11):83-86.
[7] 常绪正,张慧,康永义.酿酒葡萄冻害原因的初步分析及防御对策[J].新疆气象,2004(4):27-3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葡萄栽培技术论文
现有的规章制度和企业管理方式与现代蔬菜配送业的发展极不协调。2 西部蔬菜配送对策 2.1 加快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 ...西部蔬菜若想做大做强,在较短时间内改变落后情形,可大胆采用连锁经营方式,同时针对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修正。...www.wsdxs.cn/html/qiyeyanjiu/20091008/162658.html
1 ①谈“当地”(学生所在的地方)休闲农业的现状和发展 2 ②谈儿童活动区的规划要求 3 ③探讨“生态”在公园规划中的体现 4 ④谈园林景观中的休闲空间及应用 5 ①居住区景观设计探讨 6 ②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7 ③广场景观设计探讨 8 ④小区水体景观生态设计方法探索 9 ①水生花卉及其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10 ②~~(省/市/县)花卉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11 ③~~(花卉)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 12 ④~~切花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 13 ①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研究 14 ②开放性公园规划设计初探 15 ③匾额、楹联在园林中的应用 16 ④观光农业园发展初探 17 ①城市景观大道植物造景 18 ②居住社区植物造景 19 ①~~(城市)色叶植物资源调查 20 ②~~(城市)行道树资源调查 21 ①高校校园规划设计 22 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23 ③公园规划设计 24 ①乡村旅游(景观)探讨 25 ②观光农业(景观)探讨 26 ③浅析XXX校园景观 27 ④浅析XXX城市景观 28 ①~~小区园林规划设计 29 ②~~社区公园规划设计 30 ③~~工厂核心区园林规划设计 31 ①滨水景观设计 32 ②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33 ③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 34 ④公共绿地可达性调查研究 35 ①浅谈住宅小区景观的色彩设计与应用 36 ②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营造手法 37 ③园林景观设计中小品的表现手法和作用 38 ④园林景观设计中铺装材料调查 39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 40 关于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方法的思考 41 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42 关于城市广场铺装设计方法的思考 43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44 城市步行街景观设计方法的研究45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的思考 46 山地城市中地形设计方法的研究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春 园艺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 当地果树生产现状及对策 2 当地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对策 3 设施栽培效益分析 4 节水灌溉系统的建设及管理 5 园艺作物节水灌溉效益分析 6 “某一种”蔬菜产销体系的调查研究 7 当地蔬菜生产模式现状与对策 8 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向与新技术推广的研究 9 当地蚜虫危害园艺作物的种类及消长规律研究 10 当地农业杂草种类的调查及防治方法研究 11 当地蔬菜生产与营销现状及对策 12 品牌在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13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污染问题的调查研究 14 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实践与思考 15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16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 17 蔬菜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18 果树苗木繁殖技术研究(以当地你感兴趣的某一种果树为材料) 19 xx地区果树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以某市或者某县的果树产业为研究对象) 20 果树病虫害防治研究(以当地一种果树的某种病害或者虫害为研究对象) 21 xx地区水果行情调查分析(以某市或者某县的水果行情为研究对象) 22 某种蔬菜作物的繁殖技术研究 23 某种蔬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4 当地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5 当地特色蔬菜的开发与利用 26 植物激素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 27 植物激素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28 植物激素在花卉生产上的应用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发展有机蔬菜生产,为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放心的蔬菜,不断满足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需求,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蔬菜种植的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有机蔬菜生产技术
摘 要:该文阐述了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生产基地要求、肥料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等内容,为生产优质有机蔬菜产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有机蔬菜 品种选择 生产基地要求 肥料管理 病虫草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135-0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预计到2015年,中国富裕家庭的数量将超过440万户,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而这些家庭对蔬菜等农产品的需求数量、品种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健康的大敌。有机蔬菜化学残留很少,品质与口感都很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该文结合有机生产标准,针对有机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有机蔬菜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
1 有机蔬菜专用品种的选择
首先要注意的问题是应当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特点及市场需要;其次,由于有机蔬菜栽培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除草剂等,最好选择一些对病虫害有抗性的蔬菜种类及品种,再次,应选择获得认证的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种子。最后,在蔬菜品种的设置方面,要尽量多的收集好品种,避免单一品种给生产与销售带来弊端。
2 有机蔬菜地块选择与整地
2.1 地块选择
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要求土壤肥沃,集中连片,地块完整,其间不得混合常规蔬菜生产的地块,有机和常规地块分开超过10 m,并安排乡村道路,农田林网或物理障碍物作为缓冲区间,以确保有机地块免受污染,一般由常规生产向有机生产通常需经过2年的转换时间。生产基地要求具有丰富且优质的灌溉水资源;同时交通方便,便于销售;面积适中,能够进行作物轮作生产。
2.2 换茬
前茬蔬菜腾茬后, 为给后茬作物创造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要求彻底打扫田块,将植株残体全部收集并运出基地进行无害化处理,也可就近投入沼气池。
2.3 整地
基地一般在换茬后整地,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结构和表面状态,有利于蓄水保墒,协调水、养分,空气,热量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土壤肥力,为播种和作物生长、田间管理提供良好条件。
3 肥料的管理
3.1 肥料的种类
有机蔬菜生产对病虫草害的防治和肥料使用,要求比常规蔬菜生产的要高很多。生产允许的肥料主要包括:腐熟的动物粪便与残体,绿肥、沤肥、沼泥,腐熟的饼肥,草木灰等;磷矿粉、钾矿粉和氯化钙等自然界存在的一些矿物质;另外还有国家认证的一些肥料厂生产的有机肥料和部分微生物肥。
3.2 肥料的无害化处理
在使用自己沤制或堆制的有机肥料时, 必须在施用前60 d需进行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有:一是将肥料用水拌湿、翻匀、堆积,用塑料膜密封覆盖,使其充分腐熟;二是发挥沼气池作用,将有机肥进入沼气池发酵,沼液或沼渣是很好有机肥料。
3.3 施肥方法
土地在使用肥料时,要做到种菜与培肥同步进行,植物肥与动物肥要保持数量以1∶1为宜,一般每公顷施有机肥45000~ 60000 kg,追施有机专用肥15000 kg。为防止有机蔬菜因出现缺肥缺素而影响产量,有机肥料的用量要充足。并且可以利用根瘤菌等土壤有益微生物来加速养分释放和养分积累,促进有机蔬菜对养分的有效利用。
在对需要追肥的有机蔬菜施肥时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要施足基肥,将施肥总量80%用作底肥或基肥均匀施入耕作层内,结合基地情况,在播种或移栽前,先开沟,将肥料置入后进行填土;二是要巧施追肥,一般蔬菜开花期肥力需求较大,此时应进行追肥。施用量为总肥量的20%。
追肥既可以结合浇水、培土等方法进行土壤追肥,又可以进行叶面追肥,在生长期根据植物长势需要,选取生物有机叶面肥,每隔7~10 d喷洒一次,连喷2~3次。
4 有机蔬菜的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标准是整个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即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干预,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物质,如化学农药、生长调节剂等,所以说有机蔬菜的病虫草害防治将是一大技术难题。在生产中,我们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主要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四种方法来达到病虫草害防治的目的。
4.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植物病原体、害虫和杂草的方法。在农事活动中,一方面,可利用害虫天敌进行害虫捕食和防治,例如捕食螨、瓢虫、小黑隐翅甲等;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防治害虫;另外,可以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防治植物病原菌;最后,可以利用食草昆虫和专性寄生于杂草的病原菌防治杂草。
4.2 化学防治
在有机蔬菜生产的特殊时期可以协调利用化学防治。首先,可以使用石灰水、石硫合剂、波尔多液防治病害;其次可以少量施用铜制剂、植物提取剂、醋等来防治真菌性病害。再次,可以采用生物制剂肥病害。
4.3 物理防治
有机蔬菜栽培中提倡通过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动物(如捕食螨、瓢虫和赤眼蜂等) 来防治虫害。可利用一些昆虫固有的趋光、趋味性和感应颜色刺激的性质进行大量的集中诱杀或驱避,达到杀灭害虫、保护有益昆虫的作用。
4.4 农业防治
在有机蔬菜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一般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的危害。农业防治如能同生物、物理、化学防治等配合进行,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伟勇,刘建平,李展彬.有机蔬菜种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8).
[2] 徐创吉,马玺,王桂珍,等.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1):27-29,48.
[3] 张德纯,刘中笑,靳松.关于有机蔬菜认证和质量管理的思考[J].中国蔬菜,2007(6):4-6.
[4] 邹辉,刘麦丰,曹庆,等.浅谈有机蔬菜生产技术[J].中国蔬菜,2002(5):56-57.
有机蔬菜栽培技术
[摘 要]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发展有机蔬菜生产,为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放心的蔬菜,不断满足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需求,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对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的种植技术进行了集中的论述和探讨,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有机蔬菜种植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有机蔬菜 栽培技术 种植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183-01
现代农业的发展带给人们更多物质财富和文明,但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化学物质,也给环境和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实行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采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观点,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最终实现农业生态的和谐发展和进步,基于此,有机蔬菜便诞生了。在这里有机蔬菜主要说的是,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化肥,同时也不会使用转基因生物和产物作为有机蔬菜种植的主要方式,而是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遵循自然生长的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蔬菜种植过程中的各项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并经过专业评定机构认证之后,向其颁发有机蔬菜证书的一种种植方式。
一、品种的选择
有机蔬菜种植的开始阶段,可以选择未经过禁用物质处理中常规方法来进行种植。在种植和生产过程中,要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选择适合的地块和合适气候环境进行种植,并且应该保证种植的蔬菜对虫害有一定抵抗性。
二、制定有机蔬菜轮作计划
轮作技术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有计划的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和不同类型的农作物的一种复种形式。在进行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轮作问题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只有全面而有效的解决这项问题,才能彻底摆脱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分依赖农业化学品,所以轮作是有机栽培蔬菜栽培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
不管是土壤的培肥还是病虫害防治首要是实行作物轮作技术,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轮作技术可以有效的利用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把农业用地和养地有效的结合起来,不断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中生物的多样性,使土地肥力和土壤环境逐渐改善;其次,进行轮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减少作物连坐所带来的各种病虫害的威胁;再次,合理的进行轮作就会使食物条件恶化和寄主减少,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最后,在种植过程中合理的轮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促进土壤中对病原物的有抵抗作用微生物的活动,从而能够有效的抑制病原菌的滋生和发展。
三、清洁地块
这里所说的清洁主要是对土地环境进行全面的清理和彻底的翻耕,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应该及时的拔除田间的杂草、摘除病叶和病果。在作物收获之后,彻底的对病虫进行打扫清理,将田间腐烂的枝叶运出田间,进行集中销毁或者深埋处理,以保持田间的卫生。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对减少有害生物的生存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配套栽培技术
在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通过培育壮苗、起高畦栽培、秸秆覆盖、肥料调控以及合理的修剪等技术,保证植物能够充分的利用阳光和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五、肥料的使用
在使用肥料之前,应该对土壤的肥力进行全面的测定,因地制宜的使用肥料。在有机蔬菜施肥过程中提倡使用有机肥,强调不使用任何的化学肥料。在生产过程中,示范田内均要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可以使用少量的矿物质肥料。例如:硫酸钾、钙镁磷肥、氯化钙等。在选择使用有机肥过程中一定要选择经过认证合格的、发酵充分的、可以降解的腐熟质有机肥。在施肥过程中,要采用堆肥的施肥方式,消除和降解堆肥中可能存在的化学农药、化学药品以及虫卵等物质,堆肥的时间一般维持在3个月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有效的发酵,从而保证肥料满足蔬菜种植的要求。肥料在使用过程中,主要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施肥量的控制,有机肥在施肥过程中应该保证用量充足,一般情况下,每亩施加有机肥45~60吨左右即可;其次,施足底肥,将施肥总量的80%左右用作基肥,结合对土地的深耕处理,将肥料均匀的混合在土壤内部,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最后,合理的进行追肥,在蔬菜生长到3~4片叶子之后,可以开沟或者开穴进行施肥,并及时的进行浇水处理。
六、病虫害防治
首先,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选择石灰石、硫磺、波尔多液、醋和高锰酸钾等物品对有机蔬菜在种植过程进行病害的防治。同时在防治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小苏打加植物油的混合液对白粉病进行防治,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再次,虫害的防治。提倡通过释放寄生性、捕食性的天敌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在杀虫过程中使用植物性的杀虫剂来进行消杀处理,同时也可以使用诱导剂和设备等方式对病虫害进行重点防治。
结语
发展有机蔬菜生产,能够实现农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加优质、安全、营养的蔬菜产品,是一项惠民工程,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有着广泛的推广价值和极具生命力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焦彦生,郭世荣. 有机蔬菜生产中的病虫草害防治策略[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04)
[2]卢立红,王玲,张慧,胡涛. “放心蔬菜”认养园的建设与经营[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04)
[3]余常水,令狐昌英,田浩,周安韦,李静,李大鹏. 遵义县永乐有机红辣椒种植技术[J]. 耕作与栽培. 2013(01)
[4]王丽琴,苏自珍,李永惠. 巍山县蔬菜生产发展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22)
[5]梁磊,何勇,朱祝军. 叶菜类观赏蔬菜在庭院种植中的运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1(02)
[6]王卫平,朱凤香,陈晓,洪春来,吴传珍,薛智勇. 有机蔬菜栽培土壤的培肥技术与废弃物处置[J]. 浙江农业科学. 2010(03)
以苹果树为例。第一年栽树时,树坑要施上生物菌肥,10斤左右,多多益善。上面覆土再栽树,树苗要定干,80厘米左右打头,顶端留成芽。第二年春天,要将去年新发的枝条都疏掉,再刻芽,会使树体长出更多更均匀的小主枝。合理浇水施肥。第三年春天,小主枝全部刻芽,并将主枝修剪成单轴延伸,不留叉。到了秋天8月底至9月底开始拉枝,主枝开张角度85-90度。还是要合理浇水施肥。第四年,将主枝上的冒条全部用塑料袋装泥+小木棍将其拉至下垂。入冬时,树枝定型,来年可成花芽,后年结果。塑料袋要及时拆掉。化肥量逐年增加,多施有机肥。第五年,果树开始长少量苹果,今年的任务还是合理浇水施肥,到了秋天,主枝上冒的条子依然用方便袋装泥+小木棍垂吊。第六年果树进入盛果期。加强水肥管理。这几年管理,打药也必不可少,病虫害的防治也非常重要。总结,要想果树长好苹果,不要剥树,切树(主枝过粗,影响中干生长,可以单独环切或者疏除)。果树管理主要是拉枝和水肥管理,其次打药不能马虎。做好这些,果树长的壮,苹果长的大,亮,上色好,效益高。
果树苗木种植的最佳时间?根据地区冬天最低的温度和品种决定的,兴趣点击视频观看!
1、不同种类的果树生长习性差异大,果树不同于一年生粮油作物,它是多年生乔木或小乔木、灌木、藤本等不同类型,如核桃、板栗为乔木,就柑橘来讲,大翼橙类树体高大为乔木,盆栽观赏用的山金柑属品种,树冠矮小多为小灌木。不同类型的果树的生物学特性差异较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生长发育的特点也有较大的差异,如南方果树适宜高温多湿气候(菠萝、香蕉等),北方果树适宜寒冷干燥气候(苹果、梨),果树的栽培难度比作物高。 2、栽培周期长,多数果树为木本植物,栽植的当年不能结果,一般3-5年才进入结果期,5-7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持续数年、数十年。相对来讲桃树的寿命短些十几年,桃核、板栗长些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栽培果树的目的就是要早结果,迅速进入盛果期,进入盛果期后采用一系列栽培管理措施达到持续的高产稳产的目的。 3、生长发育具有生命和年生长两个周期。 (1)实生果树和营养繁殖果树的概念:实生果树,就是用种播种后生长而成,如核桃、樱桃等,营养繁殖果树,就用扦插、压条等繁殖苗木的方法如葡萄。 (2)生命周期与年生长周期的概念:生命周期指种子植物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萌芽、生长、结实、衰老、死亡这一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实生果树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幼年、成年和衰老三个阶段;营养繁殖的生命周期分为幼年树期、结果树期和衰老期三个阶段。 (3)生长发育具有生命和年生长两个周期 年生长周期是指果树一年中随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出现一系列的生理与形态的变化并呈现一定的生长发育规律性的生命活动过程。如萌芽→落叶休眠。 (4)常绿果树与落叶果树:常绿果树:常年着生绿色叶片的果树,主要分布在南方,如柑橘等,它没有自然休眠;落叶果树:即冬季落叶的果树,主要分布在北方,它的年生长周期可明显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 4、果树为一个复式群体?多数果树树体高大,各器官(根茎叶花果)在一棵树体内既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又表现出一定的“群体”特点。名器官的生长和发育,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竞争。因此,果树栽培的任务就是要协调好果园群体内各树体间、同一树体内各器官间的关系。生产上常采用断根,控制中心干,抹芽控梢,疏花保果等措施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 5、果树个体间存在砧穗关系?绝大多数果树为嫁接繁殖,接穗与砧木的特性及期关系,会影响到嫁接树的树性、寿命、结果性能、生长势、抗逆性及产量、品质等方面。柑橘采用枳作砧木,是因为枳能增强接穗耐寒力及促进矮化,早结丰产,提高品质及抵抗某些病虫害。如果用红桔作砧木效果就没有用枳好。再如桃树用毛桃作砧木,能提高桃树的抗旱力;用海棠作苹果的砧木能使其矮化 6、果树开花结果多样性?果树的树种种和品种繁多,开花结果习性也多种多样。具体有如下几类: (1)雌雄异株:杨梅、猕猴桃、银杏、番木瓜。 (2)雌雄同株异花:核桃核桃人工辅助授粉对坐果率可提高10~30%。在雌花柱头开裂呈“倒八”字形,柱头分泌大量粘液时,于上午9~10时,开展辅助授粉,效果理想。 (3)自花结实:是指同一朵花中雄蕊中的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自花授粉的一定是两性花,即雌雄同花。如梨。 (4)单性结实:如温洲蜜柑、南丰蜜橘、华盛顿脐橙等。
在果树栽培技术中,首先要选择好的果树品种,品种选择优良品种树苗要纯正,要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条件。
1、观看根系:优良果树苗的根系应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且分布均匀,一二级苗应具有3条以上侧根,根系不能失水。
2、规格选择:优良果树苗木高度以1~1.3米为宜,地径0.8~1厘米。葡萄苗木地径不小于0.6厘米。
3、发芽状况:必须在定干部位以下的整形带内有6个以上饱满充实的叶芽,以便定干后发出好的枝条,葡萄苗必须有3~4个成熟度高的饱满芽。
4、有无病虫害:选择无病虫害的苗木,属检疫范围的苗木要有检疫证明。
注意事项:
肥水的管理和修剪是果树管理的精髓,更是果树获得丰收的关键。
为了满足苹果在养分的需求,应及时追肥,追肥次数取决于气候、土壤、树龄和结果状况。常用追肥期为花前期、花后期、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期等。
微量元素使用量,因果树缺素情况,结果树从花期开始,直到秋季,可结合根施通与“微肥”配合灌根,能诱导植株对土壤中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的吸收、消化、释放,提升果实发育正能量,优化果实品质。
夏季修剪主要是弥补冬剪不足,利用生长季树体营养及内源激素的合成、输导、积累与消消耗的规律来调整生长和结果的关系。
果树腐烂病在病害迅速发展的4月和5月巡徊检查刮治,用根施通与“杀虫剂”配合灌根,能促进农药有效成分强力杀灭果树根部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