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文章需要做一下准备:
1、选择一本合适的期刊
science和nature的每本子刊所专注的领域不同,投稿前一定要仔细、谨慎选择刊物。
2、了解你的读者
就投稿而言,首要的读者就是编辑和审稿人。学会像编辑和评审一样思考问题。
3、准备稿件
投稿之前,要准备投稿信,详述所投稿件的主要意义、核心内容及发现,以及自己的名字电话、通讯地址等信息。
投稿可以使用science和nature的在线投稿系统。
4、评审过程
一般学术期刊都是先投到主编工作室,主编根据根据稿件摘要,了解研究领域及只要内容后,找两名(至少)评审员一同评审。
《Science》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官方刊物。
《Nature》杂志1869年创刊于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涵盖生命科学、自然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等领域。自成立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CIENC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NATURE
下面谈一下投稿的基本过程,特别是与Cell、Nature、Science、PNAS等影响因子比较高的杂志有关的一些技术性问题,也许可以打破其神秘感。其实这些杂志的主编,编辑们都经常在介绍其政策,评审标准,过程,等等。他们也经常来中国访问。今天我来代替他们介绍一下。一个系列杂志叫Cell、Neuron、Immunity…..等等,原来都是从Cell分出来的。这个杂志的基本特点是它有一个非常强的编委Editorial Board。怎样的人可以当编委呢?他们往往是有名的科学家,而且也愿意并能够非常快地对投稿做出评估。这些科学家也经常被选来做评审reviewer。大家都知道每篇文章送到杂志社后,都要请该领域的2-3专家看,并匿名写出评审意见给作者。 你不知道是谁写的,但这些专家会给你提出批评,哪些地方不好,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做实验,怎么样做,这就叫杂志评审。 Cell、Neuron、Immunity等这些杂志的评审不少就是编委做的。因为现在杂志竞争的重要因素是发表要快,而做编委的专家能很快写出评审意见来。还有一个特点,Cell等杂志主编,编辑有非常大的权利,他们甚至可以象追星族那样去追科学家,去参加各种各样的科学会议,当看到你有非常重要的最新成果,他们会去竞争,会问你,你的文章写出来了没有,我保证给你多少时间发表,等等。另一个系列是Nature衍生出来的,这些杂志的特点是没有一个编委,但有一个评审专家库, 也就是说谁来评审,不是乱选的。这些杂志主编,编辑也有相当大的权利。这些是什么人呢?他们一般是读完博士,然后到非常好的实验室做博士后,这些人也许自己没有做出什么特别重大的贡献,没有什么好的文章,但他们欣赏能力特别好,文笔非常好,写得又快。你可不要小看他们,虽然自己没有做出什么伟大的工作来,但他们的思想水平学术水平都相当不错,看得多,写得快,Nature、Science的编辑大同小异,都是这样一批年纪不大的人,很活跃,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和活动。 Science杂志的编辑权利相对小些,因为他们还有一个编委会editorial board,有相当大的权利。一般过程是,当你的文章送到Science杂志社后,编辑先做一个初审,看一下是不是基本够格,然后他还要把文章的摘要Abstract送到编委会的某一个人那里,认可以后,才可以拿出去评审。两道关卡,大部分文章一下子就这样被砍掉了。 PNAS杂志是美国科学院院刊,文章有好有坏,院士自己投稿就不需要经过评审,叫做contribute。 院士原来一年可以五篇,后来减到四篇、三篇,就是院士自己写的文章,只要你投就给你发表,不需要经过评审,相信你是院士,投科学论文应该有责任心的。第二种叫做Communicate,不是院士自己的文章,是你的文章,院士觉得你的文章不错,他来给你通讯,投到PNAS杂志,这文章要评审,但是评审专家由院士自己来选。所以这个也不怎么样。还有一种叫Track C,就象一般杂志,你只要投过去,然后编辑部来给你选一个院士, 由他来找评审专家,相对来说,这比较客观些,所以Track C的文章质量就相对好一些。 我不是说院士的文章都很差,但院士有特权,可以把在其他杂志发不出去的文章,投到PNAS上去,所以在PNAS上有很多不怎么样的文章。
一次下整本是完全不可能的!这也太容易侵权了,nature永远不可能这么做! 但是,由于这两个杂志在国内的影响力巨大,在某些论坛(比如电驴,小木虫等)是可以下载到整本合辑的,但网友的办法也是一篇一篇的下然后用PDF生成器生成合辑。 你们学校既然可以定这么高大上的杂志,说明学校是985,你看看你们校内论坛的学习板块,一般也会有这个的,如你所在校区可以使用IPv6,就请有东北大学-六维空间账号的同学下载该杂志吧,在它的学习板块这些期刊都已装订成电子本,有账号就可免费下载哦
nature和science都是高度复合的杂志,什么专业领域都有,所以写的稿子也是偏科普。一整本看完时间上不现实,而且不是本专业的也看不出什么名堂,还是从目录挑着看吧…………
下载插件-unpaywall,Unpaywall可以自动查询该数据库,并能定向标记文章的免费阅读版本,即可免费下载文献。
《Nature》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首版于1869年11月4日。 与当今大多数科学论文杂志专一于一个特殊的领域不同,其是少数依然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杂志(其它类似的杂志有《科学》和《美国科学院学报》等)。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都是以短讯的形式发表在《自然》上。
《自然》的主要读者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但杂志前部的文章概括使得一般公众也能理解杂志内最重要的文章。杂志开始部分的社论、新闻、专题文章报道科学家一般关心的事物,包括最新消息、研究资助、商业情况、科学道德和研究突破等栏目。杂志也介绍与科学研究有关的书籍和艺术。杂志的其余部分主要是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往往非常新颖,有很高的科技价值。
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光荣的,《自然》上的文章会经常被引用。这有助于晋升、获得资助和获得其它主流媒体的注意。因此科学家们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的竞争很激烈。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
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但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批评给予反应,比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
当我们想要了解某本sci的期刊时,就可以搜索期刊名,找到对应的官网,然后查询。
在科研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SCI分区这个概念,尤其是听到别的实验室又发了几区几区的文章,在投稿的时候我们也会注重期刊是属于SCI几区的,今天我们来详细讲一下如何查看期刊的SCI分区。方法1:通过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小程序。这应该是最权威最快捷的查询方式了,也是我首推的。在这里我们一般选择2021年升级版,点击进去即可通过刊名/ISSN进行查询了,支持模糊搜索,比如输入science后,就会出现所有刊名中带science的期刊。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升级版收录期刊为自然科学SCIE、社会科学SSCI和ESCI收录的中国期刊,同2020年升级版相同,采用“期刊超越指数”取代影响因子指标作为分区依据,从2022年开始,分区表将只发布升级版结果,不再有基础版和升级版之分,个人可以免费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查询基础版和升级版,每天免费查看20本期刊。方法2:letpub网站查询,这是一个第三方工具,里面的内容比较多,但也有部分是不全的,网址如下。接下来让我详细介绍一下。LetPub是ACCDON公司(美国)旗下为非英语国家科研学者提供最优质SCI论文编辑和各类相关服务的专业品牌,其实就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润色公司,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作用,这里我们就把它简单地当做一个SCI期刊论坛吧。比起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它的查询方式和内容就要多的多了,可以按照研究方向,影响因子,是SCI还是SCIE,学科分类进行查询,所以我一般都是二者搭配着来。方法3:使用web of science。因为这个需要校园网环境或者挂VPN,所以我放在了最后。科睿唯安也推出过选刊神器——Master journal list,我前面介绍过,具体操作可看。web of science的官网为。它可以通过搜索文献而显示出文献所来源的期刊,进而使读者了解该期刊。
方法1:sci期刊官网sci期刊是非常优秀的期刊,大多数都有属于各自的官网,详细介绍着关于刊物的信息。当我们想要了解某本sci的期刊号时,就可以搜索期刊名,找到对应的官网,在点击刊物介绍,获知本期刊的期刊号。方法2:科睿唯安科睿唯安会公布JCR期刊引证报告,而JCR中,包括最新的所有sci期刊目录。我们可以根据JCR分区表,搜索sci期刊名称,查询到这本期刊对应的期刊号。方法3:WOS查询sci期刊或sci论文,常用的方法就是WOS官网。通过查询期刊名等,检索到对应的sci期刊以及基础信息介绍,包括期刊号。方法4:中科院分区表JCR分区去科睿唯安,而中科院分区,就要来中科院情报中学官网了。在网站上,有着中科院分区表,大家可以通过搜索期刊名称,检索到sci的基本期刊,比如分区、期刊号等。方法5:中国知网中国知网,收录了很多国内的质量不错的期刊,也收录了国外的期刊。在知网上,可以通过筛选sci目录,检索sci期刊,了解到这本期刊的期刊号。
截止2019年,还没有。
《Nature》杂志1869年创刊于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涵盖生命科学、自然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等领域。
自成立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影响因子40.137(17年数据)。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
《科学》(英语:Science)是美国科学促进会(英语: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
扩展资料
Science的发展:
1880年,纽约新闻记者约翰·迈克尔斯(英语:John Michaels)创立了《科学》,这份期刊先后得到了托马斯·爱迪生以及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的资助。但由于从未拥有足够的用户而难以为继,《科学》于1882年3月停刊。
一年后,昆虫学家Samuel Hubbard Scudder使其复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到了1894年,《科学》重新陷入财政危机,随后被以500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心理学家James McKeen Cattell。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nature
区别是:nature是英国,science是美国;nature的影响因子稍高于science一点;nature的创刊时间比science早一些。
《Nature》创建于1869年的《自然》杂志(Nature)是国际领先的科学周刊,也是自然科研这一品牌的核心期刊。
自然科研还出版一系列冠名“自然”的研究和综述类订阅型期刊、国际领先的多学科开放获取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包括大型开放获取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在内的其它开放获取期刊,以及现统称为自然合作期刊(Nature Partner Journals)的合作类刊物。
自然科研网站nature.com每月访客人数超过800万,网站提供自然科研的出版物与服务,如《自然》杂志的新闻和评论以及国际领先的科研人员招聘平台Naturejobs。
自然科研的一系列研究者服务则包括了在线和面对面的培训、专业的语言和编辑服务等。
自然科研是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旗下品牌,集团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教育和专业出版机构。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出版了全球最多的学术书籍,以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期刊,同时也是推动开放研究的先行者。集团在全球约有1.3万名员工,遍及50多个国家。
施普林格·自然在2015年由自然出版集团、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麦克米伦教育、施普林格科学与商业媒体合并而成。
《Science》是美国的期刊《科学》成立于1880年。它是全球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期刊之一,它的引用率可以反映这个情况。
在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提供的2007年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科学》在影响评级方面位于所有科学期刊的第十四位。
自1900年以来,美国科促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这个非营利组织每周出版一期《科学》期刊,而科促会成立于1848年。
如今,《科学》有131286名订阅者,加上传阅的读者的话,其流通率估计有70万。
和它的商业同行《自然》一样,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期刊,《科学》充当了促进学科之间观念转移的一个中介。它向全世界的科学发声,并且消除不同学科和学科之外的代沟。
除了发表原创的科学研究论文之外,《科学》还发布旨在总体上更可读且有趣的新闻和各种形式的分析。
我们一般说是否为顶级期刊,可能更多的是说它们的影响因子,根据有关资料显示,《science》在2016-2017最新影响因子是37.205,而《nature》则为40.137。
就这个数字来看,二者确实算是影响力很大的期刊了。而且很多科研院所都把重要的科研成果投向这两个刊物所在的机构。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看法,比如《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等等。
另外,一些科研机构也会列出自己领域的重要期刊,甚至会要求其科研人员必须在这些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才能结题或毕业等等,这种做法其实不值得提倡。
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hemical Biology,Nature Chemistry,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Genetics,Nature Geoscience,Nature Immunology,Nature Materials,Nature Medicine,Nature Method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Photonics,Nature Physics,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英国著名杂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影响因子40.137(17年数据)。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
《Nature》网站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不仅提供1997年6月到最新出版的《Nature》杂志的全部内容,其姊妹刊物《Nature》出版集团(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的8种研究月刊,6种评论杂志,2种工具书。
1、Nature子刊名
(1)Nature Cell Biology 19.122
(2)Nature Immunology 27.586
(3)Nature Medicine 30.550(03年创刊)
(4)Nature Genetics 26.494(03年创刊)
(5)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12.000(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
(6)Nature Materials 13.531
(7)Nature Biotechnology 22.4
(8)Nature Chemical Biology 16.058 (05年创刊)
(9)Nature Physics (05年创刊)
(10)Nature Neuroscience 16.98
(11)Nature Methods (04年创刊)
临床医学类期刊
(1)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2)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3)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4)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Nephrology
(5)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Neurology
(6)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Oncology
(7)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Rheumatology
(8)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Urology
2、Science子刊名
(1)Science Advances
(2)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3)Science Signaling
(4)Science Immunology
(5)Science Robotics
3、CELL子刊名
(1)Molecular Cell:1997年创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2)Developmental Cell:2001年创刊。发育生物学。
(3)Cancer Cell:2002年创刊。癌症领域。
(4)Cell Metabolism:2005年创刊。代谢领域。
(5)Cell Host & Microbe:2007年创刊。感染症领域、微生物学。
(6)Cell Stem Cell:2007年创刊。干细胞领域、再生医学。
扩展资料
Science期刊发展历程:
1880年,纽约新闻记者约翰·迈克尔斯(英语:John Michaels)创立了《科学》,这份期刊先后得到了托马斯·爱迪生以及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的资助。但由于从未拥有足够的用户而难以为继,《科学》于1882年3月停刊。
一年后,昆虫学家Samuel Hubbard Scudder使其复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到了1894年,《科学》重新陷入财政危机,随后被以500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心理学家James McKeen Cattell。
1900年,Cattell与美国科学促进会秘书Leland Ossian Howard达成协议,《科学》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
在20世纪早期,《科学》发表的重要文章包括托马斯·亨特·摩根的果蝇遗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引力透镜以及埃德温·哈勃的螺旋星系。1944年Cattell去世后,AAAS成为《科学》新主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nature
百度百科-CELL (《细胞》期刊)
百度百科-科学 (美国科学促进会官方刊物)
Nature的子刊为51个:
1、Nature Astronomy
2、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3、Nature Biotechnology
4、Nature Catalysis
5、Nature Cell Biology
6、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7、 Nature Chemistry
8、 Nature Climate Change
9、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Nature Digest
11、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12、 Nature Electronics
13、Nature Energy
14、Nature Genetics
15、 Nature Geoscience
16、 Nature Human Behaviour
17、 Nature Immunology
18、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19、Nature Materials
20、 Nature Medicine
21、Nature Metabolism
22、 Nature Methods
23、 Nature Microbiology
24、Nature Milestones
25、 Nature Nanotechnology
26、 Nature Neuroscience
27、 Nature Photonics
28、 Nature Physics
29、Nature Plants
30、 Nature Protocols
31、 Nature Reviews Cancer
32、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
33、Nature Reviews Chemistry
34、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35、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36、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37、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38、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39、Nature Reviews Genetics
40、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41、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42、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43、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44、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
45、 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46、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47、Nature Reviews Physics
48、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
49、Nature Reviews Urology
50、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Biology
51、 Nature Sustainability
拓展资料:
英国著名杂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
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
《Nature》网站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不仅提供1997年6月到最新出版的《Nature》杂志的全部内容,其姊妹刊物《Nature》出版集团(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的8种研究月刊,6种评论杂志,2种工具书。
参考资料:nature-百度百科
Nature的子刊分为研究刊物和评论期刊两种,具体的子刊列举在下面
研究刊物
评论期刊
扩展资料
《Nature》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首版于1869年11月4日。
与当今大多数科学杂志专一于一个特殊的领域不同,《Nature》是少数依然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杂志(其它类似的杂志有《科学》和《美国科学院学报》等)。
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都是以短讯的形式发表在《自然》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