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单片机的,比如参加过竞赛的,一个星期就可以完成毕业设计什么都不会的,除了抄,就是买,要不就来蒙混过关按您的说法,估计你不太会单片机,这个真的自己做,多向老师同学请教,也至少需要数月吧。否则作出“实物”,不太现实。这个过程下来,你也可以了解下单片机是什么东西,看你自己愿意在实验室呆几个月,还是出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买一个是有钱人的上策!
你哪一个熟悉就写哪方面的,如果都不熟悉,我建议写图像处理方面的。因为直观,可以写的也比较多,比如车牌识别、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目标检测与跟踪。
主要是你怎么选择了,大哥帮
计算机论文是基于单片机的火警报警系统不难写。论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一、毕业设计题目及要求 (2个) 1、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动机Y-△启动的设计 要求:1)控制器为单片机,电动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2)启动时间为3秒;3)由按键设置电动机Y-△运行、停止。 2、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要求:1)控制器为单片机,电压输出范围为0-10V,电压精度为0.1V;2)通过数码管显示电压值;3)由按键设置电压值。 二、毕业设计用到的主要软件(及功能) 毕业设计用到的主要软件(及功能):Keil 51(源程序编译),Proteus(电路仿真),AutoCAD(绘图), Visio(绘流程图), Protel 99SE(原理图电路设计,PCB板制作) 三、单片机方面毕业设计要求 1、学会编写程序(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用Keil 51软件对源程序进行编译。 2、学会用Proteus电路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硬件电路进行仿真。 3、在写毕业论文时,学会用Word、AutoCAD, Visio,Protel 99SE等软件对程序流程图、电路原理图等进行绘制。 相关答案 ↓位朋友,以51单片机为例。51现在很多都是用仿真器来进行在线调试的,而每个公司的仿真器都会有自带的编程软件,当然,跟keil是差不了多少的。 步骤大体如下: 1.新建,进行程序的编写 2.连上仿真器或烧写器,这一步有可能要对仿真器或烧写器进行设置,具体可看它们的使用说明 3.对程序进行编译,这一步会自动检测你的程序有没错,如果有错,是不能进入下一步的.如果你用的是仿真器,这一步编译成功后就可以直接运行进行在线调试了。 4.如果用的是烧写器,那就进行烧写 各个软件和调试方法会有些不同,但大体就是这样,一些调试工具的说明书也有很详细的说明。 学参数测量技术涉及范围广,特别是微电压、微电流、高电压以及待测信号强弱相差极大的情况下,既要保证弱信号的测量精度又要兼顾强信号的测量范围,在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低成本仪表在测量电压、电阻时都采用手动选择档位的方法来转换量程。在使用中,当忘记转换档位时,会造成仪表测量精度下降或损坏。 现代电子测量对系统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且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全量程无档自动量程转换电压表和电阻表是在保证测量精度不下降的前提条件下省去手动转换量程的工作,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S52 单片机 的智能多用表。该表能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完成直流电压、电阻和直流电流的测量。测量电流部分采用了简单的I/V转换电路完成测试;测量电压部分结合模拟开关CD4051和运算放大器OP07构成程控放大器,实现了自动量程转换;测量电阻部分也由模拟开关CD4051和运算放大器OP07相结合,在单片机控制下完成了自动量程转换。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最终测量信号都在单片机的控制下由12位A/D转换器TLC2543进行采集,采集的信号经单片机数据处理后通过LCD(12864)显示出来,测量结果还可以由带有串行EEPROM的CPU存储器和监控器的X25045进行多个数据保存。 关键词:TLC2543 自动量程转换 程控增益放大器 电压 电阻 电流 目录 摘要1 Abstract 2 第一章 绪论 5 1. 1 概述 5 1. 2 智能仪器/仪表国内外发展概况 5 1. 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6 第二章 系统结构及功能介绍 8 2. 1 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 8 2. 1. 1 仪表功能 8 2. 1. 2 性能指标 8 2. 1. 3 本机特色 8 2. 1. 4 系统使用说明 9 2. 2 系统工作原理概述 9 第三章 方案设计与论证 11 3. 1 量程选择的设计与论证 11
不知道楼主解决了问题没,我这有一些这方面的论文,给你参考一下吧..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掉电保护电路的设计研究中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掉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给出了几种掉电保护电路的设计实例。摘自墨客论文网: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脉冲电火花电源设计中文摘要:根据电火花沉积工艺的特点,设计了基于16位单片机80C196KC控制的脉冲电火花电源。主电路中,采用了半桥逆变电路实现功率的变送。控制电路中,通过PWM脉宽调制实现电压调节。设计采用了多种抗干扰措施,提高了电源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摘自墨客论文网:基于单片机的液晶触摸屏控制系统中文摘要:以触摸屏控制芯片ADS7843和液晶显示控制器SED1335为例,介绍了触摸屏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以实例说明单片机控制触摸屏的典型应用电路和软件。摘自墨客论文网:单片机技术在智能交流接触器实时调控中的应用研究中文摘要:通过对智能交流接触器零电流分断控制原理的分析,发现其零电流分断失败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单片机实时控制系统嵌入传统接触器中,实现零电流分断的智能“无弧”接触器。摘自墨客论文网:于PIC单片机的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设计中文摘要:介绍以单片机PIC16F72为核心的电动自行车用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电流与速度双闭环控制的结构,其中电流调节器用传统的PI调节器,速度调节器为改进的PI调节器。实验验证了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即控制电路简洁,器件少,成本低,保护措施可靠,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该设计对无刷直流电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有一定的帮助和借鉴,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该系统速度环采用改进型的PI调节器控制,且通过软件运用算法测速,实现转速反馈,既简化电路又节省成本。摘自墨客论文网:
单片机的毕业设计题目推荐:一个简单的指纹识别或者刷脸程序。
要完成单片机系统的开发,用户不仅需要掌握编程技术,还需要针对实际应用选择合理的单片机芯片和外围器件,以此为基础,设计硬件电路。
单片机注意:
单片机系统的开发融合了硬件和软件的相关技术。要完成单片机系统的开发,用户不仅需要掌握编程技术,还需要针对实际应用选择合理的单片机芯片和外围器件,以此为基础,设计硬件电路。
正确估计单片机的能力,知道单片机能做什么,最大程度的挖掘单片机的潜力对一个单片机系统设计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高压软开关充电电源硬件设计2、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的设计3、PLC控制电磁阀耐久试验系统设计4、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5、PLC在热交换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6、颗粒包装机的PLC控制设计7、输油泵站机泵控制系统设计8、基于单片机的万年历硬件设计9、550KVGIS中隔离开关操作产生的过电压计算10、时滞网络化控制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11、多路压力变送器采集系统设计12、直流电机双闭环系统硬件设计13、漏磁无损检测磁路优化设计14、光伏逆变电源设计15、胶布烘干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16、基于MATLAB的数字滤波器设计与仿真17、电镀生产线中PLC的应用18、万年历的程序设计19、变压器设计20、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21、比例电磁阀驱动性能比较22、220kv变电站设计23、600A测量级电流互感器设计24、自动售货机控制中PLC的应用25、足球机器人比赛决策子系统与运动轨迹的研究26、厂区35kV变电所设计27、基于给定指标的电机设计28、电梯控制中PLC的应用29、常用变压器的结构及性能设计30、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软件开发31输油泵站热媒炉PLC控制系统设计32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33足球机器人的视觉系统与色标分析的研究34自来水厂PLC工控系统控制站设计35永磁直流电动机磁场分析36永磁同步电动机磁场分析37应用EWB的电子表电路设计与仿真38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之模拟电子篇CAI课件的设计39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仿真研究40机器人足球比赛图像采集与目标识别的研究41自来水厂plc工控系统操作站设计42PLC结合变频器在风机节能上的应用43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接口电路的设计44直流电动机可逆调速系统设计45西门子S7-300PLC在二氧化碳变压吸附中的应用46DMC控制器设计47电力电子电路的仿真48图像处理技术在足球机器人系统中的应用49管道缺陷长度对漏磁场分布影响的研究50生化过程优化控制方案设计51交流电动机磁场定向控制系统设计52开关电磁阀流量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53比例电磁阀的驱动电源设计54交流电动机SVPWM控制系统设计55PLC在恒压供水控制中的应用56西门子S7-200系列PLC在搅拌器控制中的应用57基于侧抑制增强图像处理方法的研究58西门子s7-300系列plc在工业加热炉控制中的应用59西门子s7-200系列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60PLC在恒压供水控制中的应用61磁悬浮系统的常规控制方法研究62建筑公司施工进度管理系统设计63网络销售数据库系统设计64生产过程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单片机控制的智能抢答器设计简单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1. 单片机控制的智能抢答器设计2、 LED 点阵显示课程设计3.基于 AT89C52 单片机门禁系统设计4.用单片机设计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楼宇对讲系统单片机控制的 LCD 应用7. 秒表、电子钟计时器设计论文8. 简易数字电压表的设计9.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10.数字电压表设计11.IC 智能水表控制12.水箱单片机控制系统13.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14.八位抢答器设计15.篮球比赛计时记分器16.多位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17.LED 点阵显示控制18.红外遥控电风扇的控制19. 超声波测距仪20.水流量显示表21.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22.多功能秒表设计23.万年历设计24,简易数字电压表的设计25.智能温度检测仪设计26.水塔水位自动控制设计27.八位循环灯设计28.出租车计价器29.液晶显示设计30.红外遥控器设计31.简易波形发生器设计32.步进电机的控制33.串口通信设计34、电热锅炉温度控制35. 智能电子钟的设计36,自动化纯水系统设计37.液位控制器38. 基于 SMS/GPRS 网络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39、单片机端口地址对液晶显示器控制1/1 16
1.1 课题背景1.1.1 单片机的介绍和发展概况 什么是单片机?单片机有什么用?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或单片微型计算机,它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高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所以应用很广,发展很快。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它集成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EPROM)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定时器/计数器,并行I/O口,A/D转换器以及脉冲调制器PWM等),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单片机根据其基本操作处理的位数可分为:1位、4位、8位、16位和32位单片机。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4年-1976年)单片机初级阶段。 可以说,二十世纪跨越了三个“电”的时代,即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和现已进入的电脑时代。不过,这种电脑,通常是指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它由主机、键盘、显示器等组成(如图1所示)。还有一类计算机,大多数人却不怎么熟悉。这种计算机就是把智能赋予各种机械的单片机(亦称微控制器)。顾名思义,这种计算机的最小系统只用了一片集成电路,即可进行简单运算和控制。因为它体积小,通常都藏在被控机械的“肚子”里。它在整个装置中,起着有如人类头脑的作用,它出了毛病,整个装置就瘫痪了。现在,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现在有些工厂的技术人员或其它业余电子开发者搞出来的某些产品,不是电路太复杂,就是功能太简单且极易被仿制。究其原因,可能就卡在产品未使用单片机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上。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1.单片机在智能仪器仪表中的应用; 2.单片机在工业测控中的应用; 3.单片机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中的应用; 4.单片机在日常生活及家电中的应用;5.单片机在办公自动化方面。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相机、摄相机、全自动洗衣机,自动门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更不用说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器械了。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将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与智能化控制的科学家、工程师。 单片机是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计算机,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的(比如家用PC)的主要区别。单片机是靠程序的,并且可以修改。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尤其是特殊的独特的一些功能,这是别的器件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做到的,有些则是花大力气也很难做到的。一个不是很复杂的功能要是用美国50年代开发的74系列,或者60年代的CD4000系列这些纯硬件来实现的话,电路一定是一块大PCB板!但是如果要是用美国70年代成功投放市场的系列单片机,结果就会有天壤之别!只因为单片机的通过你编写的程序可以实现高智能,高效率,以及高可靠性!由于单片机对成本是敏感的,所以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软件还是最低级汇编语言,它是除了二进制机器码以上最低级的语言了,既然这么低级为什么还要用呢?很多高级的语言已经达到了可视化编程的水平为什么不用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单片机没有家用计算机那样的CPU,也没有像硬盘那样的海量存储设备。一个可视化高级语言编写的小程序里面即使只有一个按钮,也会达到几十K的尺寸!对于家用PC的硬盘来讲没什么,可是对于单片机来讲是不能接受的。 单片机在硬件资源方面的利用率必须很高才行,所以汇编虽然原始却还是在大量使用。一样的道理,如果把巨型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拿到家用PC上来运行,家用PC的也是承受不了的。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将是向着大容量、高性能化,外围电路内装化等方面发展。为满足不同的用户要求,各公司竞相推出能满足不同需要的产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CPU的改进,是指采用双CPU结构,以提高处理能力;增加数据总线的宽度,指单片机内部都采用16位数据总线,其数据处理能力明显优于一般8位单片机;采用流水线结构,意思是指令以队列形式出现在CPU中,且具有很快的运算速度;串行总线结构,即用三条数据线代替现行的8位数据总线,从而大大的减少了单片机引线降低了单片机的成本。目前许多公司都在积极地开发此类产品。(2) 存储器的发展包括加大存储容量,片内EPROM采用 PROM或闪烁(Flash)存储器。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是一类非易失性存储器NVM(Non-Volatile Memory)即使在供电电源关闭后仍能保持片内信息;而诸如DRAM、SRAM这类易失性存储器,当供电电源关闭时片内信息随即丢失。 Flash Memory集其它类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特点:与EPROM相比较,闪速存储器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系统电可擦除和可重复编程,而不需要特殊的高电压(某些第一代闪速存储器也要求高电压来完成擦除和/或编程操作);与EEPROM相比较,闪速存储器具有成本低、密度大的特点。其独特的性能使其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嵌入式系统,如PC及外设、电信交换机、蜂窝电话、网络互联设备、仪器仪表和汽车器件,同时还包括新兴的语音、图像、数据存储类产品,如数字相机、数字录音机和个人数字助理(PDA)。(3)有程序的保密化,即对EPROM或EEPROM采用加锁方式。1.1.2 电机微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和发展随着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迅速发展,微型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高,价格也越来越便宜。此外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功率电子器件的性能迅速提高。因此就有可能比较普遍地应用微机来控制各类电机,完成各种新颖的、高性能的控制策略,是电机的各种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是电机的性能更符合使用要求,还可以制造出便于控制的新型电机,使电机出现新的面貌。比较简单的电机微机控制,例如在适当的时刻让电机启动、制动或反转之类,只要让微机控制继电器或电子开关元件使电路开通或关断就可以了。在各种机床设备及生产流水线中,现在已普遍采用危机的可编程控制器,按一定的规律控制各类电机的动作。至于复杂的控制,则要用微机控制电机的电压、电流、转矩、转速、转角等等,使电机按给定的指令准确工作。通过微机控制,电机的性能有很大的提高。例如传统的直流电集合交流电机各有优缺点,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性能好,但带有机械换向器,有机械磨损及换向火花等问题;交流电动机,不论是异步电动机还是同步电动机,结构都比直流电动机简单,工作也比直流电动机可靠,但在频率恒定的电网上运行时,他们的速度不能方便而又经济的调节。交流电动机采用正弦脉宽调制方式进行变频调速是比较理想的,但若要用普通的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完成这一任务,电路相当复杂,用微机控制就简单多了。若要进一步调速精度及动态性能,可采用矢量控制方案,它的调速性能将与直流电动机相当。但矢量控制比较复杂,用传统的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很难做到,而应用微机控制,则能方便的实现。目前,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等自动化设备的数控位置伺服系统,其中电动机都是由微机控制的。为了提高性能,在先进的数控交流伺服系统中,已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指令执行速度达到每秒数百兆以上,且具有适合于矩阵运算的指令。复杂的电机微机控制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1)发电机励磁系统的控制。用以保证正常工作时发电机电压稳定,发生故障后尽可能保持稳定,达到优化控制的目的。 (2)电动机调速及其位置伺服控制。用于鼓风机或水泵的调速节能、数控机床、微型计算机磁盘驱动器、机器人等控制系统。 在电机微机控制系统中,微机主要完成下列工作:(1)实时控制。根据给定的要求及控制规律,对发电机的典雅,电动机的转速等物理量实现在线实时控制。 (2)监控。完成事故报警、事故处理、系统诊断及管理等。 (3)数据处理 完成必要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计算、显示、记录等。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毕业设计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的必要的一环。毕业设计是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技术的手段,是理论结合实际、 提高综合能力的必经之路同时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完成毕业设计的实现过程的总结,通过撰写论文我们可以学会分析,获得将技术上升到理论认识的能力。而且既然单片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我们所学的既是本学科,将来既有可能就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为了让自己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得到充分的锻炼,毕业设计必须认真完成。通过本次设计,复习并进一步掌握单片机的原理与应用及模拟数字电路的有关知识,复习汇编指令的应用,更深层地了解汇编言的思想,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及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有关的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对我们进行系统开发基本能力的初步训练,使我们能掌握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开发一个软件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毕业论文,综合性地运用几年内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个问题,在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所学知识得到疏理和运用,它既是一次检阅,又是一次锻炼。使我们在作完毕业设计后,能够感到自己的实践动手、动笔能力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即将跨入社会去竞争、去创造的自信心。1.3 课题的功能概述本次设计的自动门单片机控制系统必须实现的功能主要有三个:(1) 无论门当前处于何状态,一旦有人进出门时,门必须打开。(2) 在门运行的时候为了同时考虑速度和安全问题,关门过程前一半快速,后一半慢速;开门的过程是前一半快速后一半慢速。这样既可以保证有人来时立即开门没人时立即关门,又可以避免关门时两门相冲撞或开门时各个门的碰撞。(3) 由转速测量系统,当自动门遇到障碍是电机速度变慢时,转为开门,以免使电流过大烧毁电机。
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在线辐射测温仪研制 完整内容到中国论文援助中心下载【摘要】 红外线测温仪以其响应速度快、准确、便捷、使用寿命较长等优势,在冶金、电子、石化、食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企业故障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红外线测温主要是利用任何物体都会发出红外辐射的原理来测量的,而运用了辐射中高温测量技术的智能在线辐射测温仪不仅克服了传统测温产品的不足,而且还能实现对被测物体温度非接触的准确测量。本课题所研究的智能在线辐射测温仪属于中高温测量领域的研究。在测温范围的起始阶段,由于目标辐射能量小、信号微弱,因而受系统干扰影响较大,尤其是当探测器的输出信号的大小与系统的零点信号大小相当时,系统零点的影响将成为影响辐射测温仪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被测物体温度在测量范围的起始阶段时系统前级放大电路信号的大小,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采用了多点标定与数据拟合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测量电路前级放大电路信号的提高,实现了高稳定性和高精度的温度测量。本文研究的智能在线辐射测温仪在功能结构上分为信号采集和处理模块、温度显示模块、串口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四部分。信号采集用的红外传感器采用硅光电二极管红外探测器,温度信号采样、数据处理由P...更多IC16F877A单片机实现;温度显示采用智能数字显示表;串口通信采用单片机内部模块USART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电源模块直接采用了AC/DC转换模块。由于本课题研制的智能在线辐射测温仪精度高、速度快、使用安全方便、性能价格比高,对于一些不易接触测量物体尤为适用。同时本测温仪应用了特有的发射率计算方法,因而能较准确的计算出被测物体的发射率,从而使辐射测温仪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测量精度,因此本辐射测温仪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 【Abstract】 Infrared thermometer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etallurgy, electronics, petrochemical, food industries and other areas because its fast response, accurate, convenient, long life and other advantage, it has been a main method of corporate fault detection,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and improving economic efficiency.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s mainly to use the theory that any objects send infrared radiation. However, the smart online radiation thermometer adopts the infrared radiation technology in middle and high-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o that it is not only able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thermometer very well but also it can accomplish near instance as well as long instance accurat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The smart-online infrared radiation thermometer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belongs to the infrared radiation measurement field of middle and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start-up 内容到中国论文援助中心下载
摘要 分析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找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改进、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对本课程提出教学改革。关键词 单片机;考核方式;教学改革1 引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等多个工科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均非常强的课程。但目前由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实验设备等原因,大多数学生感觉该课程难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摆脱枯燥记忆理论知识的困境,优化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以致主动学习,是授课教师需要重点思索的问题。2 教学现状2.1 理论教学特点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软硬件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目前,大多数院校在该课程上的学时分配不足,导致部分教学内容无法完成。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目前,过多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反而使得教学效果很差。只有部分教师能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辅助声音、图像、视频等方式,方可保证教学效果。2.2 实验特点及现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各高校都相当重视实践教学,但是由于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长期影响, 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实践教学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与补充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单片机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完整概念,还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单片机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然而由于实验学时和实验条件的限制,类似这样的综合性实验很难开展。由于实验学时、硬件条件、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限制,这类综合性的实验实际上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3 改革措施3.1 选择合适的教材如何选择一本好的教材是学生学好这门课、教师教好这门课的前提。由于本专业学生自身的特点,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紧密结合机电类产品。比如,机电控制类的产品是由单片机来控制的,结合实际进行讲解,内容会更生动、更具吸引力。通过实例学习,让学生了解单片机,学到单片机的知识,还掌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如何进行方案的设计和分析、具体的实施以及后期的扩展等技能。因此在教材建设方面,一直紧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并编写适合学生的教材及辅导教材。理论教材从课程教学目的出发,突出课程重点,突出基本原理,覆盖本课程最基本的内容。辅导教材切合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3.2 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通常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先介绍单片机的组成和内部结构、存储器、指令系统、寻址方式、程序设计方法,然后介绍芯片的外部引脚功能,然后讨论单片机定时/计数、中断、串行口等功能应用,最后介绍外部扩展及键盘、显示器、A/D、D/A等接口技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时常常感到很头疼。由于该课程是机械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多地接触硬件方面的知识,较为抽象。加上汇编语言直接与系统硬件有关,并且指令较为烦琐,给学生造成该课程比较难学、枯燥的感觉。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实现生动、形象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研究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1)完善电子教案,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直观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减轻教师制作课件的工作强度,使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究教学法上面,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为该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提供一个共享思想与资源的信息平台。2)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授课进度与方法。3)授课中有意识地渗透科研意识,培养、激发学生创造兴趣。3.3 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有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同时也将有助于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学习。以前的考核只以期末考试一次成绩作为定论,而实践只是作为平时成绩。现在把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成绩为3个部分测试:第一部分是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对于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40%;第二部分是基本实验的考核,在学生做过的十几个实验中,随机抽取一个进行单独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基本操作能力,占总成绩的30%;第三部分是布置学生一次综合大作业,让学生完成硬件布置、软件设计,最后调试全过程,以答辩形式给出成绩,主要考核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综合能力,占总成绩的30%。最后,3个部分的总和作为课程的最终成绩。这是对学生的一个全面考核,达到使学生全面掌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目的。4 结束语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在机械专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还是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其目的是要切实提高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质量,丰富和完善单片机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能够引起浓厚的兴趣,变被动性实验为主动性实验,从而掌握单片机的本质内容,提高学生单片机的实际应用能力。单片机教学的改革只是做了一定的尝试,进一步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各方面的不足也会显现出来,但只要抓住以学生为本的基本思路,就能使实践教学改革不断地完善,切实体现实践教学应有的地位,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我能找到的就是这个 也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哦 建议你可以去(59168)这网站上看看 直接在百度输入就可以的 以前我们也在那里找文献资料的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建筑火灾报警系统设计的论文题目查重率高。查重率高的原因如下:(1)作品设计太简单,功能单一,硬件结构简单,撰写论文无很多实质性内容,为达到篇幅字数要求,只有大量摘抄网络文字、引用文献资料,导致被毕业论文查重系统检测到,因此重复率高。(2)学生制作的作品,整体构思和具体设计来源于他人,而非“自创”,论文写作也参照他人的设计文档,“依赖”度过高抄袭严重,不能躲避毕业论文查重系统,导致论文重复率高。(3)学生能完成水平较高的作品,功能和指标实现得都很好,却因为论文写作能力欠缺,不能用文字图片表格相结合恰如其分地描述设计过程和作品特点,而只是简单地用芯片资料和一般性介绍内容填充论文,毕业论文查重都算抄袭,导致重复率高。(4)有些作品是以网页、软件或APP形式展示作品,硬件设计少(或无硬件)软件程序多。学生将程序放置于论文正文中,毕业论文查重都可以查重到,导致重复率高。(5)极个别学生的作品和论文都来自于第三方代写,初看完成质量较高,一旦论文提交毕业论文查重系统,重复率往往非常高,毕业论文查重重复率起码超过60%,甚至高达90%以上。
单片机的相关设计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写:民用、军用、商用。有关设计的难度,从题目的难度考虑,设计民用的比较好。然后,一般推荐设计数显温度采集器、智能加热器控制、智能热水器等。这类的设计通过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加上传感器、LCD液晶显示器、报警器、驱动器等就能完成。设计的难度适中,内容充实度中等。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头像账号也是腾讯账号。有问题可以添加@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也都是一些书面的设计,找些资料拼凑起来的东西,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即使有创意,也是书面上的陈述,画个原理图,凑些公式图表之类的东西。基本上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也是做滥的题目。要想通过毕业设计有所收获,只有动手做实物,做出电路板,真正开发程序。比如,智能家电控制,物联网远程控制,NRF芯片应用,
TFT彩屏应用,触摸屏应用,
STM32单片机开发
等等,有新意有创意的题目很多,但都有一定难度。
你是想自己挑战一下,还是只想混个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