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信息技术与资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与资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信息技术与资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考 文 献[1] 郑荣贵、黄平、谷会东,Delphi 6.0数据库开发与应用,中科多媒体 电子 出版社,2002 [2] 伍俊良,Delphi 6控件应用实例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3] 卢国俊,Delphi 6数据库开发,电子 工业 出版社,2002[4] 边萌,Delphi 编程起步,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伍俊良,Delphi 6课程设计案例精编, 中国 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6] 丁宝康,数据库原理, 经济 科学 出版社,2000[7] 陆丽娜,软件工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序号 题名 作者 作者单位 文献来源 发表时间 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1 基于ASP技术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袁芳 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1-03-18 322 和田师专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买提肉孜·买吐逊; 刘小勇 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 新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处 【期刊】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10-05 323 中学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刘才 吉林大学 【硕士】吉林大学 2009-11-01 1794 基于ASP.Net技术和工作流技术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舒建武 浙江工业大学 【硕士】浙江工业大学 2009-04-01 5375 基于校园网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任美璇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中国海洋大学 2009-06-01 0 3886 泸职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丁可 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电子科技大学 2009-04-01 0 2017 基于JAVA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李伟 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电子科技大学 2009-04-01 0 5788 J2EE框架及全文检索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徐立峰 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电子科技大学 2009-10-01 249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何颖斐 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华东师范大学 2010-05-01 14510 基于.NET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唐玉芳; 张永胜 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0-04-1011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付冬波; 辛伟彬 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期刊】科技广场 2010-05-30 8112 高校二级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于雪涛; 奚砚涛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期刊】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9-11-18 1 9513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畅 吉林大学 【硕士】吉林大学 2010-04-01 18514 基于JSP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来学伟 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期刊】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30 1 16015 三层C/S模型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曹惠茹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期刊】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9-05-18 0 8216 基于B/S结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梁小晓 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10 6817 现代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沈高洁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 科技信息 2010-12-25 4718 基于Web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梁小晓; 韦崇岗 四川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2-20 4819 基于Web技术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陈建新 嘉兴学院平湖校区教育系 【期刊】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08-25 5220 基于Visual FoxPro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概述 覃其兴; 宁艳珍 广西银行学校 【期刊】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10-1521 基于J2ME-GPRS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许立春; 陈勇; 李传之 宿迁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宿迁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期刊】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12-16 3 15622 基于B/S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刘奇付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期刊】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0-01-18 21223 基于Web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陈可赢 厦门华厦职业学院 【期刊】厦门科技 2010-04-15 11424 基于MFC和ACCESS数据库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周山 吉林大学 【硕士】吉林大学 2009-10-01 38925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蒋友正 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01 9826 基于B/S模式下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马味 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电子科技大学 2009-04-0127 在.NET框架下设计和开发中职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陈守辉 青岛第二卫生学校 【期刊】中国科技信息 2010-01-01 12928 VB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赵亚娟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1-02-03 9029 黑龙江东方学院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田崇瑞 黑龙江大学 【硕士】黑龙江大学 2009-11-01 3830 成都东软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赖阳星 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电子科技大学 2010-10-0131 独立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鲁明昆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12-23 3732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周钦 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期刊】福建电脑 2010-04-25 8733 基于UML建模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黄小英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期刊】大众科技 2009-08-10 19234 老年大学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牛伟志 山东大学 【硕士】山东大学 2009-10-10 3235 基于Web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彭玉华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信息工程学院 【期刊】民营科技 2010-09-2036 基于SSH2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秦衡 山东省电力学校 【期刊】科技信息 2010-01-05 11837 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胡越; 龙辉霞; 张俊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期刊】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9-28 13138 基于JSP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刘岩 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期刊】科技信息 2010-09-05 14739 Visual Basic程序开发技术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李宝林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期刊】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03-1540 软件工程学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孙剑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期刊】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0-07-2041 基于.NET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王凌云; 马廷斌 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期刊】科技信息 2009-05-05 1 19442 基于ASP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模式研究 胡琴; 吴俊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 江西中医学院 【期刊】科技广场 2010-05-30 3843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应用 靳京阳; 武立博; 张峰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期刊】中国成人教育 2010-09-15 7044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黄飞; 金美善 空军航空大学基础部 【期刊】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05-25 16145 基于VFP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贺伟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子信息工程系 【期刊】福建电脑 2010-04-25 7146 基于网络B/S结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刘再跃; 裘昌利 空军航空大学基础部 【期刊】现代情报 2009-04-25 2 23147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与主模块构成 李鹏 黑龙江大学 【期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8-25 2 30648 基于Delphi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肖倩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期刊】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07-05 6949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晓云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期刊】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07-15 11950 基于ASP.net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方献梅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河池学院 【期刊】科技信息 2010-08-1552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钟彩华 南昌大学 【硕士】南昌大学 2009-12-30 19153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郝海燕; 樊占亭 咸阳师范学院物理系 科技信息 2010-11-05 4454 基于ASP.NET2.0技术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卢成均 重庆文理学院计算机学院 【期刊】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8-18 1 19655 中职学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汤力 西南石油大学 【硕士】西南石油大学 2010-05-01 2256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王新涛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期刊】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0-02-15 17557 辽阳技师学院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曾粤宁 吉林大学 【硕士】吉林大学 2010-10-01 5158 学生信息资料管理系统开发与实现 周子立; 叶碧玲; 蒋胜山; 毛国新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丽水中学 【期刊】计算机时代 2010-06-02 4959 统一建模语言及其在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刘英; 王志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校; 新疆昌吉卫校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12-15 860 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林涛; 蒋建峰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中国西部科技 2010-12-1592 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赵艳 吉林大学 【硕士】吉林大学 2010-10-01 12593 基于ADO.NET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杨平乐; 刘树森; 高雅 江苏科技大学 【期刊】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0-05-10 3 10994 基于DELPHI及数据挖掘的学生管理分析系统 袁星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硕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5-01 0 27395 利用ASP技术实现学生信息管理 王建芳 河南省滑县第一职业中专 科技信息 2011-01-15 2296 CDIO模式在数据库开发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李宏力; 高素梅 天津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期刊】计算机教育 2010-06-10 5697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孙家宝 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电子科技大学 2010-04-01 9498 基于VB.NET的学生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王骏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0199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吴丽娜 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01

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的,是论文的有力辅助。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提供帮助。

篇一:参考文献

[1]缪清照 刘焕荣: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培训的变革.石油教育,2003(1).

[2]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小勇:100个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2-213.

[5]章景萍.企业员工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安徽大学,2007.

[6]崔毅: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李浩:企业培训与企业创新.成人教育,2001年第10期.

[8]陈良政黄俭: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张晓彤:员工关系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罗伯特L马希斯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2).

[11]朱钧侃现代企业人才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

[12]郁义鸿著.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8-79.

篇二:参考文献

[1]蔡防.关于中国人口及相关问题的苦干认识误区.国际最济评论,2010 (6),81-94.

[2]奥尔淼.集体行动的`逻辑.上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8-14.

[3]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3,88-102.

[4]白菊红.农户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14.

[5]卞萤萤,韦丽军和杨徼等.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农牧户收入来源的影响因素分析.千单区资源与环境,2009(2),78-83.

[6]朝前.村民自治中的非正式制度.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 (4),77-79.

[7]白晋湘.潮西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农并经济问题,2003(11),47-50.

[8]陈勇勤.论中国小农经济的劳动投入问题.求索,2006(9),1-5.

[9]陈宝胜.非正式制度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机制.行政论坛,2008 (2),45-47.

[10]曹阳,李庆华.我国农户劳动力配置决策模型及其应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1),48-53.

[11]陈瑜琦,李秀彬和朱会义等.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对农户耕地利用决策的影响一一以河南省睢县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010(9),369-377.

[12]陈绪敖.基于生态保护视角的秦巴山区林权制度改箪探析.生态经济(学术版),201 1 (2),293-295,303.

[13]Anderson,J.E.,& Bandiera,0.Private enforcement and social efficiency.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5(77),341-362.

[14]Brauw,A.D,Huang,J.,Zhang,L.X“ et aL The feminization of agriculture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FPRl Discussion Paper 01189,2012(6),1-24.

[15]Barmtt,C.B.,Sherlund,S.M.,& Adesina,A.A.Shadow wages,aUocativeinefficiency,and labor supply in smallholder agriculture.AgriculturalEconomics,2008(38),21--34.

[16]Biener,C.,& Eling,M,Organization and efficiency in the internationalinsurance industry: a cross-frontier analysi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Research,2012,221(2),454-468.

篇三:参考文献

[1]马斯洛着.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王朱信息技术的采纳和使用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3),48-55.

[3]李怀袓.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4]鲁耀斌,徐红梅.技术接受模型及其相关理论的比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 (10) : 176-179.

[5]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陈明亮.客户重复购买意向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03,24(1):110-115

[7]陈文波,黄丽华.组织信息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软科学,2006,20(3),1-4

[8]Berlyne,D.E.Curiosity and exploration.Science,1966,153,25-33.

[9]Adams,A.,Nelson,R.R.& Todd,P.A.Perceived usefulness,ease of use,and us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replication.MIS Quarterly,1992,16(2),227-247.

[10]Ajzen,I.& Fishbein,M.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behavior.Inc-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1980.

[11]Deci,E.L.Effects of externally mediated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1,18(1),105-115.

[12]Deci,E.L.Intrinsic motivation,extrinsic reinforcement,and inequity.Journal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2,22(1),113-120.

[13]Anderson,R.E.Consumer Dissatisfaction: The effect of disconfirmedexpectancy on perceived product performance.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73,10(1),38-44.

[14]Ajzen,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Decision Processes,1991,50(2),179-211.

篇四:参考文献

[1]黄林华,顾戛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监督[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10)

[2]戴中亮。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商业研究。2004(19)

[3]王丽莉,田凯。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与超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05)

[4]常畅。论创建服务型政府过程中的财政政策选择[J].中国科技产业。2004(09)

[5]秦文志。论树立服务理念和强化服务意识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J].行政论坛。2004(03)

[6]刘俊生。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基础与理论基础[J].南京社会科学。2004(05)

[7]尹素琴,黄辉。服务型政府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8]迟福林,方栓喜。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24条)[J].经济研究参考。2004(13)

[9]侯玉兰。论建设服务型政府:内涵及意义[J].理论前沿。2003(23)

[10]政府公共供给指标体系研究[J].行政论坛。2003(05)

[11]沈荣华,周义程。善治理论与我国政府改革的有限性导向[J].理论探讨。2003(05)

[12]郁建兴,吕明再。治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再出发[J].求是学刊。2003(04)

[13]何亚东,胡涛。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03)

[14]向荣,贾生华。对代理理论的综述与反思[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08)

[15]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06)

[16]陈庆云。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0(07)

[17]木坤坤。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郑州大学2014

[18]崔海燕。山东省沂源县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燕山大学2014

[19]王宇博。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行为的法律规制[D].湘潭大学2014

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论文

财经金融、贸易、会计审计、企业管理、电子商务,有很多方面的。资料很全希望帮助你

摘要:当前动荡的经济形势决定了世界金融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同样也促进了各类金融模式的涌现。本文首先阐述了国际金融模式发展的现状,同时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模式理论的各类观点,对国际金融业混业模式、互联网金融以及供应链金融三种国际金融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详细讨论,并从市场预测维护、市场功能管理以及市场监测机制建立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市场启示,为国际金融模式多元化的背景下,各类金融模式的长远发展和稳定性控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参考。关键词:国际金融模式;多元化;市场启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并不稳定,欧债危机引起的经济动荡影响仍然存在,国际相关金融机构以及各国政府为适应新的经济环境,逐渐发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相关金融模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由美国主导的金融体系格局,促进了国际金融模式的多元化发展现状,和金融模式新格局的形成;另一方面,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相关机构逐渐意识到多元化金融模式对于维护国际市场经济、降低金融风险的重要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金融模式新格局的形成。一、 金融模式发展研究现状V Cherny(2011)等从投资组合优化的角度出发,为降低约束力同时还保持财富最大化,文章提出了“半三角型”的金融融资模式,以控制阻碍约束力降低的因素[1]。Woo-Sik Son(2011)等从反馈延迟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动态金融系统模型,通过研究投资需求、价格指标等,根据数值分岔分析得出超临界与亚临界曲线的理论预测[2]。谢平(2012)等从网络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信息技术对于经济形势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研究了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模式发展,并以中小企业融资发展为案例,对这种金融模式进行了实施效果的探讨[3]。周光友(2011)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各类金融中心模式的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阐明了分析结果,和相关启示[4]。王光宇(2011)对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金融发展问题治理进行了研究,从欧美金融治理创新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危机之后国际金融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结果[5]。郭清马(2010)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对金融模式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模式设计分析,同时探讨了供应链管理金融的风险控制[6]。根据以上学者近年来从不同角度对于国际金融模式的探讨可以看出,目前在金融模式的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框架,不论是针对金融危机之后的修复治理,还是互联网、供应链角度的金融模式,都具有了具体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金融模式的多元化发展问题以及相关市场启示研究则考虑较少,尤其在当前受经济形势的影响,国际金融体系呈现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关于以往国际金融模式建立和研究的实践性将呈现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的应对国际多元的金融发展环境。

更多资料

内容摘要: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物流管理需要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技能,具有在掌握工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熟悉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信息系统的手段、方法,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来对公司物流进行管理,本文以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在企业物流中的应用为出发点,通过对现代企业物流专业现状分析,以及对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行分析并做了系统规划,给出了系统规划的框架,而且就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建议。关键词:信息管理 物流管理 系统安全 外部信息 内部信息我国物流市场现状:我国物流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越来越成为他们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国内仍然没有没有一家能让众企业均信服的第三方物流(简称TPC)企业,使得许多企业不得不都得拿出大量资金自己去做物流。因此,企业搞好自己的物流管理迫在眉睫,他们急需一批能够为企业从事物流方面服务的人才。处在新时期的物流管理需要用现代的方式来做物流,现代物流是以计算机信息管理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产业,但目前的企业物流尚处于传统的传递、送货阶段。因此,公司物流企业要有严格的、科学的管理系统实现事务处理信息化、信息处理电子化的能力,充分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来处理信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要达到此目的,其关键就是加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1.物流管理发展经历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3个层次。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在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产出来后,如何快速而高效地经过配送中心把产品送达客户,并尽可能维持最低的库存量。美国物流管理协会那时叫做实物配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则叫做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物流经理的职位当时也不存在,有的只是运输经理或仓库经理。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利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非常有效。通过分析物料从原材料运到工厂,流经生产线上每个工作站,产出成品,再运送到配送中心,最后交付给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企业可以消除很多看似高效率却实际上降低了整体效率的局部优化行为。因为每个职能部门都想尽可能地利用其产能,没有留下任何富余,一旦需求增加,则处处成为瓶颈,导致整个流程的中断。又比如运输部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总是想方设法降低其运输成本,但若其因此而将一笔必须加快的订单交付海运而不是空运,这虽然省下了运费,却失去了客户,导致整体的失利。所以传统的垂直职能管理已不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横向的物流管理却可以综合管理每一个流程上的不同职能,以取得整体最优化的协同作用。在这个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外的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存货管理、配送与客户服务等,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高德拉特所著的《目标》一书风靡全球制造业界,其精髓就是从生产流程的角度来管理生产。相应地,美国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名为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则在1992年改名为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其需求预测、原材料采购和运输环节通常叫做进向物流,原材料在工厂内部工序间的流通环节叫做生产物流,而配送与客户服务环节叫做出向物流。物流管理的关键则是系统管理从原材料、在制品到成品的整个流程,以保证在最低的存货条件下,物料畅通的买进、运入、加工、运出并交付到客户手中。对于有着高效物流管理的企业的股东而言,这意味着以最少的资本做出最大的生意,产生最大的投资回报。2.物流管理个环节存在的弊端(1)在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中:在运输、储存中还不能保证物流的畅通、安全、高效,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对活动要素的管理和控制保障其高效快捷的完成,从而确保其他环节的正常进行;(2)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之间仍然不能很好协调的关系处理,比如人对资金的管理运用,对物资的利用转换、运输、利用等,对设备的更新,运用何种方式方法对财、物、设备、信息达到一个均衡处理等;(3)在物流活动的具体职能的管理中:对物资的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仍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都仍是比较教条的运用原有方式进行规划、运营、经营。计算机在物流中应用可行性分析计算机的应用是市场的不断发展说需要的,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也证实会很好的应用于物流这片市场。1.物流市场需求随着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涌现,以及市场体系逐步健全,我国物流管理市场不断完善,但我国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足9%,商品流通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还较低,商品市场体系缺乏规划和资金投入,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低,亟需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需要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尽快出现,需要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物流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2.计算机在管理中的优势我们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为了适应历史新环境而创建的,随着全球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技革命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化成为各国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加入WTO,企业信息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阶段计算机信息管理普及率并不高,企业中计算机资源得不到及时充分的利用,信息处理效率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近几年很多单位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被调查单位普遍反映且迫切需要善经营、会管理,同时能熟练把计算机运用到信息采集、处理与维护的高级管理人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正是在这种背景正应运而生的,目的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多更好的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的合格人才。而如今企业物流管理要做大、做强,展示本身企业的形象,从技术而言,开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就应从大局着眼,全盘考虑。首先就是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充分统筹规划,在企业内部开发适合自己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自己的供求网站,其次是对现行的规章制度整合优化,并对新内容进行开发。正好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作为计算机与经济管理学科交叉的专业,就是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学和计算机的理论基础,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进行信息管理,成为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信息管理人才。计算机具体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物流管理按管理进行的顺序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就这些阶段计算机主要应用包括:一、 物流计划阶段的管理计划是作为行动基础的某些事先的考虑。物流计划是为了实现物流预想达到的目标所做的准备性工作。物流计划首先要确定物流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的先后次序;其次,要分析研究在物流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任何外界影响,尤其是不利因素,并确定对这些不利因素的对策;第三,做出贯彻和指导实现物流目标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具体措施。在这个阶段中首先可以利用计算机作出详细的计划方案、联系客户、调查需求源、竞争分析等,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利用各方面的利弊,把企业整个形象在信息网络市场做好,通过广阔的网络平台、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做好前期准备。二、 物流的实施阶段管理物流的实施阶段管理就是对正在进行的各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它在物流各阶段的管理中具有最突出的地位。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中各项计划将通过具体的执行而受到检验。同时,它也把物流管理与物流各项具体活动进行紧密的结合。(一) 对物流活动的组织和指挥物流的组织是指在物流活动中把各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合理地结合起来,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充分发挥物流中的每个部门、每个物流工作者的作用。物流的指挥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对各个物流环节、部门、机构进行的统一调度。(二) 对物流活动的监督和检查通过监督和检查可以了解物流的实施情况,揭露物流活动中的矛盾,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克服的方法。(三) 对物流活动的调节在执行物流计划的过程中,物流的各部门、各环节总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遇到上述问题,就需要根据物流的影响因素,对物流各部门、各个环节的能力做出新的综合平衡,重新布置实现物流目标的力量。这就是对物流活动的调节。这个环节当中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把各个环节的竞争对手还有自身和对方的利弊找出来,很好的进行研究,并通过数据化管理机型很好的宏观调控。三、 物流评价阶段的管理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物流实施后的结果与原计划的物流目标进行对照、分析,这便是物流的评价。通过对物流活动的全面剖析,人们可以确定物流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如何,确认物流实施阶段的成果与不足,从而为今后制定新的计划、组织新的物流提供宝贵的经验和资料。按照对物流评价的范围不同,物流评价可分为专门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按照物流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物流评价又可分为物流纵向评价和横向评价。 应当指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法,其评价手段都要借助于具体的评价指标。这种指标通常表示为实物指标和综合指标。可以利用网络先进的技术进行评选、分析、总结,综合市场现状就自己生的不足和弊端做一些补充,从而会找出适合自己公司发展的行路子,新产品,发现新机遇,适应新形式。物流管理的主要特点:(1)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2)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3)以信息为中心;(4)重效率更重效果。根据物流管理的具体的特点公司需要逐个解决:首先要满足消费者或者顾客的需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司业务的继续进行,才能保障更好的进行下去,第一个目标的满足才能确定下一个程序的进行;其次就是要把整个企业和环节都统一起来看,不能只是单独的考虑或者加强某一要素的培养,必须把整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加强各环节的配合,提高各要素的实力,从而把整个企业看成一个完整体来对待,以一个良好的整体形象面对大家,来应对整个市场;第三就是要把握好中心——物流信息,信息是连接企业和客户的纽带,必须要保证信息源的充足和信息的通畅,比如在物流流通过程中必须要解市场的需求、流通的渠道等,必须把自己的信息很好的让消费者和顾客了解到,要充分利用网络和计算机先进的技术扩大信息源和信息销售渠道,打造很好的形象,保障信息的顺畅流通;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各个环节各个要素中不断提升其效率,高效率的运输,储存,传递才会保证人力,财力,物力的完美利用,才会更好的面对瓶颈。

经济管理论文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方向选择摘要:针对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指出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在研究战略目标定位时,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运行结果、噩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在这三个方面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以噩要实现访目标所要迭到的十太要求。在确定中小企业发展方向时,鲒告中国国情、中小企业的特点噩加八WTO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要坚持发展特色型中小企业、配套型中小企业噩科技型中小盘业等7个发展方向。关键词: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小企业发展方向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8。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的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1ooo万户,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和一些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大多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小企业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o% ;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我国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部分被中小企业所吸纳 中小企业每年为国家缴纳的工商税收占总额的50%左右。在2o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但是应该看到,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面临着空前的困难,其思想观念、技术装备、经营管理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为了使我国中小企业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首先明确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一、战略目标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对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这种定位既要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追求目标,起到引导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又要使其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努力实现并能推动中小企业的逐步发展,是运行过程中的动态目标 。就其目标而言.既要与我国国情相符台,又要与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相统一;就其动态来看,还要与加入WTO后的世界经济形势相统一。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应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战略目标:运动状态支持目标、中小企业运行结果目标、社会效益目标。(一)运动状态支持目标这主要是从外部环境来讨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在一个有利于其发展的大环境系统中才能成长壮大。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它们是一个弱势群体,更需要系统环境目标的实现才能达到自身运行的结果目标和社会效益目标。因此,运行状态支持目标就自然构成战略目标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具体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政府扶持到位政府的政策扶持是一个关系到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和系统目标能否实现的首要问题。由于中小企业资金缺乏、人才短缺、技术落后,很难与大企业相互抗衡,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得发展所必要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这就要求政府对其进行必要的扶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扶持政策到位目标体现在政府观念的到位、政府身份的到位、政府扶持政策的到位。(1)政府观念的到位是指政府应改变自己的观念,认识到大中小企业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平等的一员,都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各自的贡献.并且大中小企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规模结构的形成过程是既定约束条件下资源的配置过程,它们相互依存、互相协作、互为补充、共同发展,都应给予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而不能只重视大企业,忽视甚至歧视中小企业。(2)政府身份的到位是指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以恰当的角色出现在中小企业面前,不能超越其职权干预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的行为应该是:代表和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负责对中小企业的宏观指导、发展规划和发展产业指导;负责贯彻落实及督促和检查中央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文件的执行;推动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等。(3)政府扶持政策的到位是指政府制订的政策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运用政策的行为是间接管理而不是直接管理,是引导而不是行政干预。2.社会服务到住由于中小企业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差,一般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满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需要以及实现信息、培训、市场、法律等方面的自我服务,故政府、社会中介机构都要采取措施,以便中小企业能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获得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和信息。(1)以行政区划为载体形成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行政机构1)参与、帮助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中介机构。政策性中介机构是指那些由政府出资设立的实施特定政策意图、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中介机构,可设立提供长期贷款的融资机构、出口担保机构和免费为创业者提供注册、信息服务的商会及社区机构 。2)根据市场需要由政府协助成立以盈利为目的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投资、咨询、信息、培训等机构 。(2)以社区为依托,以民间投资为主体(政府适当资助),建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组织,形成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技术创新、培训辅导、信息网络、市场拓展、合作服务。3.融资服务中介人到位中小企业发展中最大的难题是自有资金不足,而光靠自己的信誉和财产抵押难以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这就需要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人来协调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鼓励银行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中介人可以是中小企业工会组织的代表团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通过他们的努力工作,使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帮助中小企业打通筹集资金的渠道,增加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二) 运行结果目标这是从中小企业内部机制来讨论其战略定位。运动状态支持目标只是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建立了有利的外部经济条件和环境,要从根本上促进中小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中小企业自身还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内部机制,具体要实现以下目标。1.增加数量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在数量上要得到较快的增加。为了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在今后10年内应以每年15% ~2o% 的数量递增为益。2 提高素质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是一个普遍问题,既不利于原有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新企业的创立。政府应果断采取措施,创造条件,帮助它们提高自身的素质,迅速改变现有这一状况3.结构合理我国中小企业在运行体系中结构矛盾突出,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都不合理,这是使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困境的重要因素,必须迅速突破。我们必须分析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寻找矛盾的焦点,采取有力措施争取在2年时间内使三大结构矛盾得以解决,使我国中小企业的运行结构趋于合理。4.理顺体制我国中小企业的体制矛盾主要是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目前要解决的还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集体企业的体制矛盾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明晰、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缺乏,使中小企业运行的效率低下,难以真正发展壮大,所以,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中小企业理顺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 运行的社会效益目标这是从中小企业产生的社会效益对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中小企业必然会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目标,但企业的盈利目标与社会效益目标是密不可分的。每个企业都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不能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社会财富的损失反过来又会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以中小企业在运行中所产生的整体社会效益作为中小企业是否得到发展的标准。我国中小企业运行的3个社会效益目标是:增多财富、增加就业、城市化程度提高。首先,中小企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就业,增加职工收入,这样可以避免社会资本过于集中,促进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均衡分配,达到共同致富的目标。其次,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多,人们会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创办中小企业,使中小企业不断强大,扶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最后,中小企业的壮大,就业人口的增加和人们财富的增加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二、 战略方向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体系,缺少对战略方向的阐述显然是不完整的。本文中小企业的战略方向是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的几个具体发展方向。(一) 发展地域特色型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El趋激烈的今天,只有具备特色的企业才会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因此,培育和发展地域特色型企业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方向。各地应按照市场、资源、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群体型企业,通过地域特色形成的产业能带动该地域形成产业群,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二) 发展配套型中小企业配套型中小企业是指那些为国内支柱型大企业和国外大企业生产配套零部件的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为大企业生产配套零部件,可以更好的促进专业分工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了“大而全”“小而全”和重复建设。(三) 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各国的经验来看,科技型企业是中小企业发展较为成功的企业,它在推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应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人才优势,大力促进产、学、研联合,开发一批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科技成果,促进一批院士专家型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信息科技与信息化论文参考文献

有很多,先举例几个,然后给你连接。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彭常青.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 2006 . [2] 饶卫振. 行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 2006 . [3] 熊晓元. 企业信息化投资策略与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 2002 . [4] 陶溪. 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 2006 . [5] 张俊山. 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分析与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 2003 . [6] 袁清文. 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 2004 . [7] 史灵歌.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 , 2002 . [1] 谢新洲. 论我国企业信息化与信息环境优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05) . [2] 马国芬. 企业产业信息化及定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 , 2001,(10) . [3] 陈蔼莉. 推进企业信息化工程进程的对策研究[J]情报杂志 , 2002,(02) . [4] 弭元英,冯绍瑞. 基于信息化的品牌国际化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 , 2006,(12) . [5] 刘红雨. 试论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现代情报 , 2000,(01) . [1] 章吉林. 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 , 2004 . [2] 李六. 企业信息化建设及测评问题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 , 2003 . [3] 张勇刚. 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 , 2004 . [4] 臧毅. 企业信息化指标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03 . [1] 胡晶,刘芳. 企业信息化的难点及对策[J]财贸研究 , 1999,(05) . [2] 杨景旗,宋贵侠. 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庆社会科学 , 1999,(04) . [3] 候炳辉. 刍议企业信息化[J]电子展望与决策 , 2000,(02) . [4] 王国强. 关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2,(04) . [5] 郭雨春. 企业信息化与计量[J]工业计量 , 1999,(06) .

1.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创新2.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信息化建设3.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4.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5.管理重组是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益的根本途径6.数据质量管理与企业信息化建设7.论信息化建设与现代企业管理8.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现代企业管理9.试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10.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创新研究11.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12.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的典型问题13.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重组14.建设中小型施工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15.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16.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项目管理18.对我国服装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19.企业信息化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20.出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点滴如果这些合适的话,,请你留下你的邮箱。。。我发给你已经发送//

信息技术与小学的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论文

摘要: 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习兴趣、突破重点难点、发展学生文核心素养,构建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优势;对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了教育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机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使课堂教学富有活力、生命力,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语文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人文性的学科,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明确了教师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拓宽语文教学的领域,通过内容和方法的交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生活实践能力。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构建现代化的语文教学课堂。

一、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拓宽语文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和改革带来了极大的基于。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将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于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利于拓宽语文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构建高效的语文教育课堂。首先,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实现教育内容的拓展。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的教学内容只能局限于课本教材、教参,除此之外难以实现有效的拓展。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互联网资源的优势,为教师教育内容的拓展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同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为教师教学内容的拓展提供了平台支持。因此,有学者认为: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为边远地区的孩子走进名师课堂奠定了基础。其次,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利于拓展语文教育的深度。相比较信息技术手段而言,传统的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为例,信息技术为教师重点难点内容的突破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持。例如,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创设教学情境,亦可以通过微视频教学等形式,加强对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化难为易,拓展语文教育深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加快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步伐

教育改革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近年来,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等现代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知识灌输式的应试教育模式,促使教育沿着现代化教育的方向大步迈进。在此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领域,很多鲜明的优势、技术手段是传统教育模式不可比拟的。因此,笔者认为:将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与小学语文的教学,是加快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一)整合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对于教师而言,要想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兴趣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而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于小学语文的教学,为实现兴趣教学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和传统的知识讲解式教育模式相比,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将图片、声音、视频、音频、flash动画等形式巧妙地呈现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对于南方地区的孩子而言,对位于北方的小兴安岭四季景色认知不是很透彻,笔者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小兴安岭的一个宣传短片作为导入,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小兴安岭四季之美景,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整合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

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构建高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关键。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言,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灵活地将突破、文字、声音、图片等整合到课堂教学中,通过直观化、具体化和形象化的教育,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琥珀》一文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知识学习,笔者通过一个FLASH动画的形式,将苍蝇、蜘蛛以及松脂油三者之间那一瞬的运动关系有效地定格下来,学生通过直观地动画观看,对文本的内容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不能有效制作flash动画的教师而言,可以科学整合远程教育资源,将微视频等教学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同样可以实现教学重点难点内容的突破,构建高效的语文教育课堂。

(三)整合信息技术,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语言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笔者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首先,整合信息技术,听说教学结合。在语言教育领域,听说是一体化的。笔者在教学中,通过朗读视频、音频等文件的播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其次,整合信息技术,加强朗读训练。朗读训练,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还有利于夯实学生的读写基础。笔者在执教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通过多媒体辅助朗读训练的方式,为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语言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对于拓展语文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习兴趣、突破重点难点、发展学生文核心素养,构建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纪延伟.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124-125.

[1]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马颖峰.网络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网络教学模式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信息技术学术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应该怎么写 什么是论文的参考文献呢?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那论文的参考文献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写法和参考范文: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论文的参考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 翥 .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

信息技术的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有关信息技术的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通过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粗浅地谈了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一些影响。

关键词 :信息技术;发展;影响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存在,从广义来看,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新华词典)

目前,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元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及虚拟化。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活动都将在网络系统中完成,而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却成为令人瞩目的发展方向,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日本的机器人用小提琴演奏《茉莉花》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二、信息技术的影响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教育、科学研究、通信服务、金融商业、医疗保健、工业生产、军事、航天等方面已经广泛应用,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其主流是积极的,但是一些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在此,笔者粗浅地谈谈信息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一)正面影响

1.促进社会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人们能分享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减少地域差别和经济发展造成的差异,这样不仅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学习,还使文化更具开放性和更加大众化。

2.信息技术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信息技术推出了新型的行业——互联网行业,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模式使得企业产品的营销与销售及售后服务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企业与供货商、零部件生产商以及分销商之间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各种交互。而传统的行业为了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要求,纷纷在网上提供各种服务。

3.推动科技进步

信息技术促进新技术的变革,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原本用人工需要花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解决的复杂计算,如今可能用几分钟就能完成;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便于验证各种科学的假设。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带动了空间开发、新能源开发、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的发展。此外,信息技术在基础学科中的应用以及和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如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

4.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人不离家照样能办事。如在家上班、网上信息交流。网上信息交流是现今网络技术最为广泛的应用,人们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电影、语音、影像等)。网上学习、网上购物、写博客微博、网上会议、网上娱乐、收发电子邮件等几乎是当下人们每天都会做的事。这些无疑可以扩大人们的交流半径,拓宽人们知识信息的来源和途径。

(二)负面影响

1.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①网恋

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化,网络中的匿名化活动,导致好多的人去网恋,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身份,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扮演另一种身份,这样容易使人产生双重性格。“网恋”会引发人的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造成心理的创伤。网恋的影响并不仅仅限于网民之中,长时间泡网无疑会缩减自己与亲人、朋友、同事交流的时间,自然也会给自己的家庭、生活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杜绝网恋的危害。

②网游、网瘾

网络中精彩的游戏、影视等让很多人沉迷网络,有了网瘾。由于花费过多时间上网,以至于损害了现实的人际关系和学业、事业,尤其青少年的控制力差,很容易沉迷网络。长时间上网不仅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还会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正常发展和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近期,我国公众对未成年人“网络成瘾”问题给予很高关注。

③网络吸毒

随着网络的发展普及,从2009年开始,又出现了网络吸毒贩毒的毒品违法犯罪形式,涉毒人员把现实中的吸毒过程搬进了虚拟空间。2011年10月30日的《焦点访谈》播报了公安部门首次破获的网络涉毒大案。这是公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侦办的首例利用互联网视频交友平台进行涉毒活动的新类型毒品案件。让人震惊的`是,在这些人群中,35岁以下的超过了65%,年龄最小的只有15岁。

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无疑再次敲响了警钟:网络监管任重道远,不容松懈。一个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净化网络环境刻不容缓。在此我呼吁,一方面社会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网络管理,尤其网络运营商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要注重对社会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在此我提议未成年人要正确认识网络,要适度、合理地使用网络获取知识、技能,进行娱乐、休闲等。

2.信息污染

各种信息资源中混杂了大量干扰性、欺性、误导性甚至破坏性的虚假伪劣等各种有害及无用信息,造成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信息污染,使得人们对错难分,真假难辨。所以我建议人们要认真分析、鉴别信息,这样就不容易上当。

3.信息泛滥

由于互联网的自由和开放性,它也成了制造和传播虚假的重要工具。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监管难,使虚假信息严重滋生蔓延,导致了信息泛滥,人们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却找不到有用的信息。

4.信息犯罪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信息安全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及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漏洞,进行犯罪活动,主要有信息窃取、信息欺、信息攻击和破坏等,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强信息安全防范,还要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总之,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长远来看,信息技术会越来越深入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当然我们不能光看其积极的一面,也要清醒认识到其负面影响的客观存在。如今,网络上的不良现象越来越多地滋生、蔓延,并不断挑战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尤其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我们更是要严加提防、马虎不得。因此净化网络环境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徐福荫,李文郁.信息技术基础[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07.

[2]董爱堂,赵冬梅.信息技术基础教程[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01.

[3]罗南林.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09.

[4]杜茂康.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07.

  • 索引序列
  • 信息技术与资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论文
  • 信息科技与信息化论文参考文献
  • 信息技术与小学的论文参考文献
  • 信息技术学术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