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好投吗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好投吗

发布时间: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好投吗

四川文理学院办学历史可溯及清末龙山书院,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时称达县师范学院。而成都文理学院始建于1999年4月。四川文理学院设有文学与新闻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学与财经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5个二级学院,40个本科专业,20个专科专业和40多个成人高等教育专业。成都文理学院设有文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传媒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旅游学院、教育学院、演艺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建筑学院、航空学院、文博学院、终身教育学院18个二级学院,开设34个本科专业,24个专科专业。四川文理学院是二本,在四川省达州市,原名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改为现在的名字;成都文理学院(Chengdu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简称“成都文理”,是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学校始建于1999年4月,2004年四川师范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合并为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并通过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基础上转设并更名为成都文理学院。截至2015年3月,学校拥有洪河和金堂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78亩,在校学生20000余人,拥有专任教师1119人。[2]截至2016年6月,学校开设18个二级学院,开设34个本科专业,24个专科专业。 2019年5月11日,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访问成都文理学院。

四川文理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 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填报志愿时四川文理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和四川文理学院好不好,就成了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十分关心的问题。 那么,到底四川文理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呢?下面是快车教育综合多方面资源信息整理的有关四川文理学院的评价,相信您看完以下评价,心里一定有数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四川文理学院官方给出的自我评价 四川文理学院位于川东门户达州市,办学历史缘起清代达县龙山书院。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时称达县师范学院,是当时四川省较早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一。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纳入国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行列,并相继更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四川文理学院,是目前川东地区惟一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近800亩,其中莲湖校区692亩,校园建筑面积30余万平米。馆藏纸质图书125万余册,数字资源量27116GB,中外文期刊1460余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7500余万元。各类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22人,正副高职称192人,具有硕博士学位的占70%。现设有文学与新闻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学与财经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43个本科专业,26个专科专业和40多个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全日制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近12000人,其中本科生9000余人,生源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是一所以文、理、工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校建有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教育厅特色植物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基础外语实验教学中心、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以及高等教育研究所等10个院内研究机构。近五年来,教职工申报立项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500多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40项、市厅级522项,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300多篇。学校主办的《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社科优秀学报,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收目。 往往四川文理学院官方给出的自我评价会掩盖缺点、突出优点而美化自己,要识庐山真面目,那我们一定得认真看下面来自生活学习在四川文理学院里学长学姐最真实的心声。 不可否认四川文理学院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我们还是先上好评,后上差评。 好评 我是新校区的。新校区基本上是文科,老校区主要是理工类。老校区的绿化特别好,尤其是夏天,特别凉快,我暑假在老校区呆了一段时间,那是新校区没法比的。但是设备老校区就赶不上新区了,新区还在拓展面积,新修的图书信息大楼还不错。总的来说,新区还是漂亮得多,老校区像个家属院,面积也比较小。 好评 文理学院在达县通州区。是刚升不久的2本哈。就是以前很有名的达县师专。已经是2本了没有所谓的好不好。选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就OK加油。 好评 四川文理学院的播音主持不怎么样,如果非要考四川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四川音乐学院。O(∩_∩)O~这个还比较有名,而且也不难考。播音主持的话,如果你英语口语不错,你考这个学校的双语播音会占点优势。 好评 校风不错,非艺术系的学习氛围还是很浓的。课程要看你所在的系安排了,有的系课程多有的系少,不过大一基本上是比较轻松的。食堂还可以啊,大学食堂不就是那样,能吃饱就不错了。学畜街有很多小餐馆,吃不惯食堂的话还可以去那的。 好评 四川文理学院还不错哈。分新老两个校区,分别是南坝校区和莲花湖校区。 好评 该校原名达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06年升格为二本高校,更名为四川文理学院,你读它的师范专业还是不错的,特别是英语专业,非师范专业大都是才办的,教育质量就不敢保证了,另外,该校的新校区很漂亮,适合居住学习。 好评 是一个综合性不是特别强的二本,前身是达州市师专,分为老校区和新校区,老校区在市区,就是南坝校区,新校区是莲湖校区,老校区景色还不错,教学设施差了点,新校区占地广设施不错。 好评 学校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化工专业不错,还有机械,不愁找工作, 好评 床是上下铺!有网线,寝室管理看你遇到哪个宿管员了!各个系管理都不一样的!艺体系相对比较自由! 好评 学习氛围还行,也有很多很勤奋的,不过主要还是看你自己,别的方面没什么很大的影响,宿舍也还好,一般的就是1200一年,两个寝室共用一个学习室,面积还多大的,寝室里有柜子、电扇,这些了。总的来说还行。 好评 我是文理学院大二的学生,我觉得它的宿舍挺不错的,有3、6、8人间,宿舍内有些是风扇,有些是空调,还有些有电视,当然价格是不一样的!这学期又新修了两栋宿舍楼,听说是给男生住得 好评 四川文理学院还可以 哦,特别是本科专业的哦,有前途呢,我看好了 好评 四川文理学院的美术系杠杠滴! 呵呵其实美术系作为四川文理学院最老最大的系之一。实力确实很不错。。我也是那个学校的美术专科生

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又称博雅学院或通识学院,起源于美国,是美国高校的重要种类之一,一般指奉行博雅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规模小而精的大学。文理学院注重全面综合教育,强调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其课程设置以基础学科为主,涵盖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门类,以此区别于以职业培训或科学研究为导向的综合性大学或职业技术学院。美国的文理学院最为发达,威廉姆斯学院、阿默斯特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韦尔斯利学院等国内排名超越一众常青藤名校,其次为加拿大。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香港岭南大学、东京大学文理学院及延世大学国际学院(UIC)等均是亚洲文理学院中的佼佼者,曾被《福布斯》列入亚洲十大顶尖博雅学院。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清华大学新雅书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等也遵循了博雅学院的原则。中文名文理学院外文名Liberal Arts College简称LAC快速导航办学宗旨育人特点高校分类美国概况专业设置美国排名教育评论欧洲概况中国概况美国列表各国列表学院简介文理学院是一种以本科学习为重点的学院,教授文学(Art)和理学(Science)。与专业、职业或技术课程相比,这些学院旨在传授广泛的一般知识并发展一般的智力能力。文理学院的学生一般主修某一门学科的同时接触各种学术科目,包括科学以及传统人文学科。虽然它源自欧洲大学的前身,但文理学院与美国高等教育和大多数文理学院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文理学院明确地以美国为参照模型。文理学院没有正式的定义,但美国权威机构将其定义为"强调本科教育并授予至少一半文科学位的学校"。虽然许多文理学院是完全的本科学院,但有些学院也提供研究生课程,如商业、行政、护理、医学和法律等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虽然"文理学院"一词在美国通常指独立的高等教育机构,但也可指大学学院内部或附属于较大的大学,美国以外的大多数文理学院实际上都遵循这种模式(如东京大学文理学院、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等),美国不少综合性大学也经常下设“文理学院”(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或类似机构作为教学为本的本科生院,区别于研究为主的研究生院和职业培训为主的专业学院如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等,这种模式也被广泛采用,如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又称复旦大学本科生院。

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02,三等奖)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奖常务副主编唐华生教授获“全国社科学报优秀主编奖”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好投吗

方便一些、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什么格式的稿件,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投稿时,你是哪里的,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哪里的、新闻。这就关系到:报告文学?什么内容,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包括,“对症下药”,第一要有信心、小说。另外、诗歌朋友你好,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看它需要什么内容,最好投当地的报刊,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有40多篇获奖,这样会更轻松一些、什么体裁,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散文: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我认为?干什么的,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说投稿的话、评论等体裁的

比较难。难发是因为学报其对文章和作者的要求都比较严格,首先需要你的硬件满足条件,其次就是文章方向合适,再次就是文章的质量过关,最后通过,那么你才能算是发表了。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83年,是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反映植物生产、草业科学、森林资源、环境生态、畜牧兽医、水产养殖、经济动植物、农畜产品贮藏加工、农牧业经济管理和生物科学。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好不好发

一般是不用纸质稿件的,我本人就是科技期刊编辑,你要了解他们的出版物你们学校或单位承认不承认,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像我们投稿的,QQ:150580718

期刊等级: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

提示:请确定你确实曾经向这个刊物投过电子稿,但有个问题,如果文章录用了,要求你寄纸质稿件是正常的,但如果说把钱也用信汇,这是不可能的,版面费通常是汇到杂志社,但要通过邮局以地址的形式汇过去,而且信封里是不允许放人民币的,邮局有权查出来没收。最好打电话核实下。

审稿特别严格的期刊,会有这种情况。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投稿

建议参阅论文:[1]闫阿慧,赵玉宗,张方云.集体记忆: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研究的新视角[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7(06):76-80.[2]李惠惠.旅游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的相互关系及意义[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2):32-33.[3]肖佑兴.国外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述评[J].人文地理,2011,26(06):19-23.[4]王雅婧.文化变迁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9(18):58-60.[5]龚胜生,何小芊.旅游地文化变迁与整合的文化地理学透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3):450-454.以上在中国知网上均可以找到。

每天吃一个水煮鸡蛋,对身体的第一个好处是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第二个好处是可以补充身体的所需的蛋白质,第三个好处是有利于身体变得更加健康,有活力

鸡蛋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以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粽子在吃货的眼里就是平时不会念想,但端午一到,就心里发痒的一种食物,常常大快朵颐停不下来。

可是,吃粽子真的百无禁忌吗?维他狗给你一些干货,让你过好端午。

接下来你将看到:

1.吃粽子不胀肚的小技巧

2.这些人群慎重吃粽子

3.如何辨别返青叶粽

吃粽子不胀肚的小技巧

说到吃粽子,很多人的感受就是糯米这东西黏黏的,吃了容易涨肚。接下来,维他狗教你几招:

1.粽子不能冷吃,要彻底加热后吃。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为了图省事,早上热的粽子,中午冷吃,其实这样很伤肠胃!因为糯米冷后会逐渐变硬,在肠胃里不好消化。

2.一个普通的140g咸肉粽子,含米饭量约一碗左右,热量约为300卡路里。因此建议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

300卡路里是什么概念?相当于骑车或慢跑1小时才能消耗掉。吓得我赶紧扔掉了手里的粽子。

3.吃粽子的同时,应该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消化不良。

4.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这些人群慎重吃粽子

1.老人和小孩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不容易消化。老人和儿童吃多了容易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2.胃肠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3.糖尿病患者

粽子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抢救不及时还有生命危险。

4.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如何辨别返青叶粽?

维他狗小时候看过周迅演的一部喜剧电影《小娇妻谋生记》,里面有个外国人第一次吃粽子,特别好玩

维他狗有个外国朋友第一次吃粽子时也是吐槽:“你们的粽子好吃,就是粽子皮有点嚼不动”。

然而,如果老外吃的是返青叶粽,那就得进医院了。

什么是返青叶粽?

一些不法商家采取化学染色手段,在浸泡粽叶时加入工业硫酸铜,让已失去原色的粽叶返青,使其表面光鲜、色泽鲜绿。

人吃了这种粽子可能会导致铜中毒。那么如何辨别返青叶粽呢?

1.看颜色

颜色青绿且表面鲜亮的小心是返青粽叶,因为原色粽叶在蒸煮后一般颜色会发暗发黄;

2.闻味道

原色粽叶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而返青粽叶不但香味不浓,反而有淡淡的硫磺味。

过节家庭聚会,如果七大姑八大姨又在围攻你,问你找对象没,多少钱一个月,什么时候买房,什么时候生二胎的话~那就打开这篇文章,微笑地对他们说:来,我告诉你怎么吃粽子才不会进医院。

参考文献[1]葛雯,李群.粽子起源、种类、制作工艺及文化探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6):15-18.[2]张雅楠.巧食糯米粥[J].食品与健康,2012(1):44-44.[3]卞华伟.吃粽子,糯米才是“关键词”[J].家庭医生,2008(12):13-13.[4]范志红.高血糖和高血脂人群应慎食粽子[J].中国食品报,2015(007).[5]夏文俊.选粽子要防“返青粽叶”[J].中国质量报,2006(5).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投稿

杨明伟,男,1969年生,字旷之,号净明,善道童子,净意道人,制行正士,常忏悔士,菩萨道行者,净明精舍主人,竹山晓溪。诗人,思想者,修行者,学者,书者。系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行政管理硕士生导师, MPA硕士生导师。西南民族大学公共政策分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员,四川省羌学学会理事,辽宁半岛晨报特约时事评论员。主要为本科生讲授《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中国政治制度》、《行政监察学》、《比较政治制度》,为研究生讲授《比较行政体制》、《行政伦理学》、《领导科学与决策》、《公务员制度研究》等课程。主要研究中外政治思想、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政府与政府体制、人性与制度等问题。主要带行政管理专业的比较行政体制和行政领导与决策两个方向的研究生。曾在《学术论坛》、《社会主义研究》、《云南社会科学》、《四川行政学院学报》、《行政论坛》、《广西社会科学》、《陕西行政学院学报》、《教学与管理》、《理论界》、《理论观察》、《唯实》、《天府新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成都行政学院学报》、《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长江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35篇;已出版专著《政治哲学》(2004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和《保守主义:一种审慎的政治哲学》(2010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佛教真谛》。以及诗歌集《春山灵露》(201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印月清荷》《心中的恋歌》《觉醒》。心灵作品集《一灯》。曾主持校级课题三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五次。

专著教材1、《行政法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2、《创建服务型政府与完善地方公共服务体系》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年4月3、《四川省社会治理发展报告》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12月4、《地方社会管理创新——突破和谐发展的行政障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5月5、《四川省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12月6、《地方政府流程再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7、《行政法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8、《薪酬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9、《走向有限政府: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四川科技出版社 2006年1月10、《公共管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11、《环境社会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年3月 主持科研项目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子课题;2、主持教育部规划项目:《我国地方政府服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面向西部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景区集成管理模式研究》子课题;4、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完善地方公共服务体系》;5、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行政障碍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6、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WTO西部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7、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政府服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践》;8、主持教育部哲社发展报告建设(培育)项目:《成渝统筹城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发展报告》;9、主持国务院办公厅委托项目:《省级政府政务公开与管理创新》;10、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西部地区社会和谐发展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11、主持四川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构建和谐四川进程中的行政障碍与制度创新研究》;12、主持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SARS与地方政府危机管理》;13、主持四川省“十一五”人才规划基础项目:《四川省人才市场机制的构建与政府服务》;14、主持四川省软科学项目:《四川省人才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15、主持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资助项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创新——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16、主持四川省政府项目:《行政改革与政府服务中心建设》;17、主持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四川省中介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18、主持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重点项目:《地方政府服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践》;19、主持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研究项目:《公共管理专业科研、教学互助关系研究与实践》;20、主持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招标项目:《成都市统筹城乡年度报告》;21、主持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招标项目:《统筹城乡背景下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方案》;22、主持成都市政府招标项目:《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改革研究》;23、主持成都市“十一五”规划项目《成都市政府管理体制创新》;24、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领导干部素质培养》;25、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成都市干部创新能力研究》;26、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成都科学发展研究》;27、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成都市统筹城乡研究》;28、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乡镇机构改革研究》;29、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试点工作方案》;30、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成都市行政审批程序与前置条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31、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电子政务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32、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33、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城市房地产管理体制改革》;34、主持成都市房管局委托项目:《成都市房管局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方案》;35、主持成都市工商局委托项目:《成都市工商局规范化服务型政府》;36、主持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委托项目:《成都高新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方案》;37、主持成都市工商局委托项目:《工商管理干部行政能力提升与培训》;38、主持彭州市政府委托项目:《彭州市政府职能配制》;39、主持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委托项目:《政务公开与政府管理创新》;40、主持成华区政府委托项目:《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成都模式---成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与惠民工程研究报告》;41、主持绵竹市政府委托项目:《规范化责任性政府建设》;42、主持成都市新都区项目:《政府服务流程再造》;43、主持成都市金堂县委托项目:《金堂县人员编制“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科学化研究》;44、主持成都市青羊区委托项目:《青羊区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45、主持成都市温江区项目:《温江区城乡一体行政管理体制研究》;46、主持成都市人事局委托项目:《成都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47、主持成都市新都区纪委监察局委托项目:《成都市新都区行政效能评估(2009年度)》;48、主持成都市新都区纪委监察局委托项目:《成都市新都区行政效能评估(2008年度)》;49、主持双流县项目:《成都市双流县投资软环境评估与规划》;50、主持龙泉驿区人民政府委托项目:《龙泉驿区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创新研究》;51、主持成都市温江区项目:《温江区人力资源市场优化与再造》;52、主持新津县编办委托项目:《花源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53、主持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委托项目:《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管理创新方案研究》54、主持金堂县竹篙镇委托项目:《金堂县竹篙镇产城互动中的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机制研究》。 论文《城市空气污染防治中的政府责任缺失与履职能力提升》,姜晓萍、张亚珠,《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2、《我国社会焦虑问题研究述评》,姜晓萍、郭兵兵,《行政论坛》,2014年第5期3、《国内公共服务体系研究的知识图谱》,姜晓萍、苏楠,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4、《国内服务型政府研究的知识图谱》,姜晓萍、苏楠,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5、《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2期6、《基于价值取向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姜晓萍、郭金云,《行政论坛》,2013年第6期7、《构建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体系:以成都试验区为例》,姜晓萍、黄静,《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6期8、《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共同趋势与地区差异——基于国家和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十二五规划的比较》,姜晓萍、陈朝兵,《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9、《统筹城乡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姜晓萍,《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3年第2期转载10、《当前我国干部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析》,姜晓萍、史云贵,2012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11、《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姜晓萍、吴菁,《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新华文摘》2013年1期1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编制管理再造:机理与策略》,姜晓萍、范逢春,《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9期 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11期13、《论城市房屋征收之被征收人权利保护》,姜晓萍,陈丛刊,《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2期14、《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权利保障机制研究》,姜晓萍、衡霞,《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6期15、《还权赋能:治理制度转型的成都经验》,姜晓萍、黄静,《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第6期16、《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外部性研究》,姜晓萍、衡霞,《农村经济》2011年11期17、《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利保障的对策建议》,姜晓萍,《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成果专报》,2011年第17期18、《建议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专家建言》,2011年第9期19、《统筹城乡发展须保障农民权益》,姜晓萍,《四川日报》,2010年11月24日第7版20、《汲取养分的不竭源泉 奉献社会的重要舞台》,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12期21、《国外政府流程再造的核心问题与启示》,姜晓萍、汪梦,《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6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2、《中国公共服务30年的制度变迁与发展趋势》,姜晓萍、邓寒竹,《公共行政》,2009年7期全文转载23、《中国公共服务30年的制度变迁与发展趋势》,姜晓萍、邓寒竹,《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24、《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公共需求与可行性分析》,姜晓萍,《理论与改革》,2009年4期25、《四川地震灾区受灾群众需求调查与潜在社会风险分析》,姜晓萍、李文星、夏志强,中央党校《思想理论内参》,2008年30-31期26、《中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30年》,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12期27、《地震灾区居民住宅重建的几点建议》姜晓萍《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3期28、《公民行政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姜晓萍、郭金云,《新视野》,2008年3期29、《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行政障碍与地方政府治理》,姜晓萍,《理论月刊》,2008年4期30、《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姜晓萍,《新华文摘》,2007年21期转载3254个字31、《行政问责的体系构建与制度保障》,姜晓萍,《政治学研究》,2007年3月32、《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姜晓萍,《公共行政》,2007年11期全文转载33、《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姜晓萍,《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4期34、《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姜晓萍、兰旭凌,《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10期35、《我国人才市场机制构建中的障碍与对策探讨》,姜晓萍、侯军帮,《公共行政》,2007年1期全文转载36、《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姜晓萍、衡霞,《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1期37、《我国人才市场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姜晓萍,《新视野》,2006年5期38、《我国省级政务公开探析》,姜晓萍、姜洁,《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8期39、《政府流程再造的基础理论与现实意义》,姜晓萍,《新华文摘》,2006年第15期40、《政府流程再造的基础理论与现实意义》,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5期41、《我国省级政务公开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姜晓萍,《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42、《我国人才市场机制构建中的障碍与对策探讨》,姜晓萍、 侯军帮 ,《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43、《透视地方政府引进ISO9000》,姜晓萍、郭金云,《决策》,2006年第7期44、《从两次“井喷”事故看政府危机管理》,姜晓萍、陈进,《决策》,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C3《管理科学》2006年8期全文转载)45、《以政府制度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姜晓萍,《社科论坛》,2006年3期46、《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姜晓萍、马凯利,《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5年3期)47、《地方政府建立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探索与创新》,姜晓萍、范逢春,《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48、《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二有效途径》,姜晓萍、陈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1期49、《地方可持续发展与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姜晓萍、姜洁,《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50、《地方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个案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例》,姜晓萍、 郭金云,《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7期51、《港台地区网上申报与审批的经验及启示》,姜晓萍、 滕赋骋,《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2期52、《完善行政服务中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姜晓萍、唐冉熊,《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2期53、《成都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11期54、《我国政府部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姜晓萍、 郭金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2期55、《从SARS看我国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姜晓萍、范逢春,《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2期56、《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姜晓萍,《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2期57、《我国行政审批范围的规范化》,姜晓萍、吴军飞,《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2期58、《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路和对策》,姜晓萍、刘汉固,《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6期59、《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姜晓萍,《四川政报》,2003年11、12期60、《香港特区顾客导向型政府之构建及其启示》,何水、姜晓萍,《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61、《地方政府行政审批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姜晓萍、李文星,《河北学刊》2002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1期62、《施韦策诘难和道教生态伦理》,姜晓萍、曹玉华,《西南师大学报》,2002年5期63、《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支持系统》,李文星、姜晓萍,《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4期64、《西南民族地区的居住模式与婚姻、家庭的变迁》,姜晓萍,《西南民院学报》,2001年3期65、《朱元璋法律意识二重性心理探析》,姜晓萍,《史学集刊》,1996年第5期66、《明代的司法制度与君主专制》,姜晓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67、《“击鼓鸣冤”的由来》,姜晓萍,《法学杂志》,1992年第4期68、《明代的立法及特色》,姜晓萍,《文史知识》,1991年第1期69、《中国古代居室建筑中的“家”的观念》,姜晓萍,《文化史知识》,1994年第7期

  • 索引序列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好投吗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好投吗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好不好发
  •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投稿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