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电子学报格式要求

电子学报格式要求

发布时间:

电子学报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扩展资料:

文献综述排版格式:

(1)纸张:A4纸,单面打印。

(2)标题:三号黑体字加粗。

(3)正文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内容则用小四号宋体字。

(4)参考文献四个字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参考文献内容用五号宋体字,其格式按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书写。常用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a.期刊类格式:作者.文章名.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b.书籍类格式: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应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c.论文集类格式: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d.学位论文类格式:作者.题名.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5)页眉页脚小五号宋体字居中。

(6)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厘米;行间距为1.5倍行距;字符距离: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综述格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投稿用word就可以了,不用分栏,这些排班工作都是后期接收以后再弄的。首要任务是写好稿子,中了才行啊。投稿格式不那么严格的。

《电子与信息学报》是我国电子科学高级综合性学术刊物,北大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0.978。六、来稿插图上的文字不宜多,并根据插图复杂程度选定适当的宽度,3.8cm,8cm或16cm的尺寸较为合适。最终的图上字号为7pt,字迹要清晰;线条粗细为0.4mm左右,线条要光滑。图注放在图外。 请一定要用“公式编辑器(MathType)”来编辑论文中的所有变量和公式,尺寸设为标准,并且遵照(1)单个字母表示变量时用斜体,多个字母表示变量时用正体;(2)如果所表示的变量是矩阵或是矢量,则用黑斜体(单个字母)或黑正体(多个字母);(3)表示矩阵转置的字母‘T’,共轭转置的字母‘H’,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以及代表量纲的字母(如dB,m,Hz等等)用正体。 公式不要以表格、图的格式插入。不要使用超级连接。核心其月 刊 带xie发 企我鸟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

医学论文电子版格式要求

医学类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医学类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欢迎参考阅读。

篇一:医学类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题目:

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领导教师、答辩光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应用TimesNewRoman字体。

2.版权声明:

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钻研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

3.摘要:

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医学教导网编辑整|理。

4.关键词:

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

5.目录:

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6.正文:

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5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医学教导网编辑整|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钻研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钻研内容与法子、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钻研法子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环抱本论所作的收场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7.致谢:

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领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

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遵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纳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

9.注释:

在论文写作历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医学教导网编辑整|理。

10.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篇二:医学类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一. 题目

题目是文章最首要和最先看到的部分,应能吸引读者,并给人以最简明的提示。

1.应尽量做到简洁明了并紧扣文章的主题,要突出论文中特别有独创性、有特色的内容,使之起到画龙点睛' 启发读者兴趣的作用。

2.字数不应太多,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3.应尽量避免应用化学结构式、数学公式或不太为同行所熟识的符号、简称、缩写以及商品名称等。题目中尽量不要用标点符号。

4.必要时可用副标题来做补充说明,副标题应在正题下加括号或破折号另行书写。

5.若文章属于“资助课题”项目' 可在题目的右上角加注释角号(如 ※、#等)' 并在脚注处(该文左下角以横线分隔开)书写此角号及其加注内容。

6.为了便于对外交流' 应附有英文题名' 所有字母均用大写,放在中文摘要与关键词的下面。

二. 作者

署名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要能反映实际情况。

1.作者应是论文的撰写者' 是指直接参与了整个或部分主要工作' 对该项钻研作出实质性贡献' 并能对论文的内容和学术问题负责者。

2.钻研工作主要由个别人设计完成的' 署以个别人的`姓名; 合写论文的署名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 学生的毕业论文应注明领导老师的姓名和职称。作者的姓名应给出全名。

3.作者的下一行要写明所在的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注上邮政编码。

4.为了便于领会与交流' 论文的最后应附有通迅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传真以及电子信箱地址。

三. 摘要

摘要是科研论文主要内容的简短、扼要而连贯的重述,必须将论文本身新的、最具特色的内容表达出来(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1.具体写法有“结构式摘要” 和“非结构式摘要”两种,前者一般分成目的、法子、结果和结论四个栏目,规定250字左右;后者不分栏目' 规定不超过150个字,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医学、药学期刊都采纳“结构式摘要”。

2.摘要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结果要求列出主要数据及统计学显著性。

3.一般以第三人称的语气写,避免用“本文”、“我们”、“本钻研”等作为文摘的开头。

四.关键词

关键词也叫索引词' 主要为了图书情报工作者编写索引' 也为了读者通过关键词查阅需要的论文。

1.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语,要求尽量应用《医学主题词表》(MeSH) 中所列的规范性词(称叙词或主题词)。

2.关键词一般选取3~8个词' 并标注与中文一一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每个词之间应留有空格以差别之。

3.关键词通常位于摘要之后,引言之前。

五.引言

(导言、序言)作为论文的起头' 起纲领的作用,主要回答“为什么钻研”这个课题。

1.引言的内容主要介绍论文的钻研背景、目的、范围' 简要说明钻研课题的意义以及前人的主张和学术观点' 已经取得的后果以及作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拟解决的问题、钻研范围和技巧方案等。

2.引言应言简意赅' 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如果在正文中采纳对比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词时' 最好先在引言中定义说明。

3.字数一般在300字以内。

六. 正文

正文是科研论文的主体' 包括材料、法子、结果、讨论四部分内容' 其中某些部分(特别是法子和结果)还需列出小标题' 以使层次更加清晰。

1.材料 材料是科学钻研的物质根基' 需要详细说明钻研的对象、药品试剂、仪器设备等。

(1)如属动物实验钻研' 材料中需说明实验动物的名称、种类、品系、分级、数量、性别、年(月)龄、体重、健康状态、分组法子、每组的例数等;如属用药的临床观察' 应说明观察对象的例数、性别、年纪、职业、病例种类、症状体征、诊断标准、分组法子、治疗措施、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如痊愈、显效、好转、无效的标准)等。

(2)说明受试药的来源、批号、配制法子等,中药应注明学名、来源,粗提物应标明有效部位或成分的含量和初步的质量标准,若是作者本实验室自行提取的应简述提取历程。

(3)标明主要仪器设备的生产单位、名称、型号、主要参数与精密度等。

(4)标明主要药品、试剂的名称(尽量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名' 不用商品名)、成分、批号、纯度、用量、生产单位、出厂日期及配制法子等。

2.方法

(1)采纳已有报道的法子只要注明文献的出处即可,不必详述其历程;若为有创意的法子' 要详细介绍创新之处,便于读者依此重复验证;若是对惯例方法作出改进的' 应具体描述改进部分及改进的理由' 同时也要注明原法的文献出处。

(2)对于实验条件可变因素的把持方法(如放射免疫法的质量把持)要加以详细说明' 以显示本文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实验钻研论文要设立阴性对照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前者一般采纳溶剂作为对照,后者选用被公认的、确有疗效的药物,以验证实验法子的可靠性。

(4)在进行药效学和毒理学钻研时,通常要设高、中、低三个剂量组,以体现出药物的量-效关系。

(5)实验设计时应考虑到每组有足够的样本数以满足统计学处理的需要,,一般地说,小动物(如大、小鼠)每组至少8~10只,大动物(如狗)每组至少4~6只。同时应说明数据处理的统计学法子,统计学处理结果一般用P>0.05、P<0.05、P<0.01三档表示。

3.结果 试验结果是论文的核心部分' 这一部分要求将钻研中所得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归纳' 并将经统计学处理后的结果用文字或图表的形式予以表达。

(1)表格

①表格设计要清晰、简练、规范。每个表格除有栏头、表身外,还要有表序(如表1、表2、表3……)和表题' 表题与表序居中写' 中间空一格将两者分开。在正文中要明确提及见表×。②表随文放' 一般应列在“见表×”文字的自然段落的下面。

③表格一般采纳三线表。

④表题应有自明性。若表中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则在表题的后面注上( ±S);若表中各组的例数相等,则在表题后面统一注上(n=X),若例数不等应另加一列,分辨注上各组的例数;表中计量单位若一致' 可写在表题的后面'若不一致应分辨写在每个栏头之下' 不加括号。

⑤表内阿拉伯数字高低各行的个位数对齐' 未发现的数据用“-”表示' 未测或无此项用空白表示' 实测结果为零用“0”表示。

(2)插图

①图包括示意图、曲线图、照片图等。

②图要求大小比例适中' 粗细均匀' 数字清晰' 照片黑白比较分明。与表一样图也要随文字放' 先见文字' 后见图。

③每幅图都要有图序和图题' 通常写在图的下方。图题要有自明性。

(3)结果处理时要尊重事实' 要求结果中的数据精确完整、可靠无误,同时要注意不应忽视偶然发生的现象和数据。

(4)药物的临床疗效钻研结果,要注意交待与药物有关的整个信息' 如疗效、毒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等。

医学论文的格式

医学论文写作是一项严肃、意义重大的工作、是交流经验,传播科技成果,不断提高临床诊治和科研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整理的医学论文的格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论文标题:

医学论文标题应简明确切反映所写论文的内容,一般不要采用副标题,如有可能,也尽可能不使用代号。文章标题控制在20个字左右(以内)。同时,对与论文所使用的“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与“作者名拼音”,使用时中英文必须一致。

2、作者单位

作者单位应按照顺序写在文章标题下一行,在单位后面用括号注明邮政编码,然后空一格再写上论文作者及姓名,此处,投稿送排后应保证作者顺序不再改动。

3、论文摘要

所有论文的摘要(含医学论文)均采用结构式的文摘,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写,字数应在300字左右。

4、论文关键词

多选用3-8个关键词,具体可参考MesH(即《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须表》)中的主题词,如果MesH词表中空缺,则可使用自由词(自定义词)。

5、图表

凡是在论文文字中能表述或说明的'内容建议或尽量不使用表图,另外,对于正文、表和图3者中的数据不应重复。论文中涉及的统计表应在投稿时应在纸上绘出并附 在所投稿件中,以便审阅。表中要有表题(表的标题),图有图题(图的标题)以及各自的图标或序号。论文图标应采用三线表或王字表,表中数据应多加检查,务 必核实,准确无误,数字小数点后应最少保留一位。

对于表中需要说明的问题或注释可采用*,2个以上说明依次为**、***表示,在表的下方,加“注:……”。另外,对于图的坐标需刻度均匀,设计准确,坐 标轴上有数值,不用箭头。图表要用绘图笔、硫酸纸等绘制,做到曲线均匀、圆滑,图面清洁、图中数字与符号应在打印后植入,不可机打或打印前写入,纵横坐标 应同时注有量和单位,例如t/h、t/min。

另外,对于统计学上的处理结果应用用P<0.01、P<0.05、p>0.05表示。

6、医学名词、药物名称

论文中使用的医学名词与药物名称要注意稿件前后统一,应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公布的各科名词,不能随意缩写、更改,如果所用名词太长,文件中又多次重复使用,可在第一次使用时,在全名后加上括号并注明缩写,如:游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对于在论文中使用的“药物名称”则应以《中国药典》与《中国通用药名》二者为准,不可随意使用。

7、计量单位

论文中出现的计量单位需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而标点符号和数字用法等均按要按国家标准执行。

8、标题序号

医学论文中的标题序号应全部靠左并顶格写,按照1,1.1,1.1.1,1.1.1.1依次排序。然后紧跟其后空一格写标题,仅限分4级,不可再分。在标题后再空一格写正文。对与正文内序号宜用①……②……等表示。

9、论文讨论

对于论文讨论部分,要求重点阐述论文中新的发现、得出的结果与观点,但请勿作文献综述,不可重复在讨论中表达己叙述过的内容。对于论述应联系本论文的与研究结果,并应该与其所报告的相联系,当理由充足时,则可恰如其分地提出论文的建议或设想。

例如:“本结果与文献(2)结果相符”则应写成“本结果与文献[2]结果相符”。

10、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部分为极易出错的地方,医务人员在投稿时务必引起重视。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应只限作者阅读过、引用的近期公开出版的主要文献,外文文献限定为近5年内,中文文限 为近3年内,不宜采用过早的文献内容。文献顺序应按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依次编号,在正文右上角部分用圆括号注明,如“王书中,李国坚,等(1.1~2)报 道”((1.1~2)用上标!应网页排版特殊性,本处暂无法列出,请注意!)。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内部刊物均不列入参考文献中。

参考文件具体格式

“参考文献”4个字应另起新段,所列文献按次序另起新段,具体采用格式如下:

10.1 期刊 作者(0~3个作者应全部列出,3个以上作者只写前3个(作者之间用“,”分隔开),在作者后面加“,等。”或者是“,et cd”)。文章标题,所引用的刊名,出版年;卷(期):起页~结束页。

10.2 书籍名称 作者·书名·版本(第一版可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结束页。

石河子大学学报格式要求

比玄奘走得更远,新罗僧人远赴天竺取经,最终留在了盛唐澎湃新闻客户端2020-01-07 12:11澎湃新闻旗下帐号关注原创: 地图书 地图书两汉之际,佛教由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此后逐步兴盛,引起了汉地僧侣西行求法的热潮。自三国朱士行以降,历代远赴西域、天竺等国“取经”者不乏其人,而这其中又以法显、玄奘、义净等高僧最为著名。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我国历史上,其实还有一位来自于朝鲜半岛的求法沙门,其西行路途之遥远、阅历之复杂,已经大大超过了上述诸中原名僧;而他因旅途见闻写成的《往五天竺国传》,又在20世纪初的敦煌上演了一幕千年佚书失而复得的传奇。这个人,就是唐代密宗“开元三大士”之一不空和尚的弟子——新罗旅唐僧人慧超。唐代中外交通图慧超其人其书有唐一代,汉传佛教成为整个东亚世界的宗教主流,新罗僧侣多以入唐求法为时尚。慧超虽因远赴天竺巡礼而知名,但文献中有关其生平的记载却相当稀少,只能依靠零星的史料,大致推断出他的履历:敦煌藏经洞出土“宝胜如来图”图中戴斗笠、背经箧的行者,即是古丝路上取经僧的经典形象最晚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慧超(一作“惠超”)由新罗入唐,不久即经海路前往印度,先后朝拜东、中、南、西、北五天竺(在今印度、巴基斯坦一带)的佛教圣迹,又向西到达波斯(萨珊王朝旧地)、大食(阿拉伯帝国),后转回东方,取道中亚返唐,于开元十五年(727)十一月上旬抵达安西都护府的治所龟兹(今新疆库车)。回到长安后,慧超在金刚智、不空等印度密宗大师的门下受业,长年从事译经工作,最终于五台山圆寂。敦煌壁画中艰难跋涉的求法僧人慧超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就是记录他由唐至印度往返旅程的《往五天竺国传》。求法僧的行记著作,历来是研究中西交通的宝贵史料,但该书流传不广,大概在五代以后就已亡佚。直至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重见天日,法国人伯希和在几万件古代经卷中发现了一份首尾俱残、未著题名的楮纸写本。今天的西安荐福寺及小雁塔,慧超曾在这里师从金刚智学习他根据唐代僧人慧琳所编《一切经音义》收录的85个词条引注,对照残卷所记的印度及西域各国的疆域、宗教、物产、民风等内容,确认这正是慧超《往五天竺国传》——散佚千年的典籍失而复现,新罗僧人眼中的西方世界,终于清晰地进入了现代人的视野。今藏法国的敦煌写本慧超《往五天竺国传》残卷(部分)西天佛树古代印度几乎没有文字资料可稽,常被称为只有神话传说的“秘密国度”。慧超这次赴竺求法,因此对当时印度社会以及各地佛教的发展情况,都有着详细的记录。这些可信度较高的文字,正好与玄奘、义净、悟空等人的行记著作前后接续,为考证印度古史提供了第一手素材。慧超由海道登陆,在五天竺一路探访摩诃菩提寺、四大灵塔等佛教圣迹,情绪激动,皆表现在行记中的几首五言汉诗当中。但我们从他的文字中也不难看出,许多昔日繁盛的寺、塔,如今皆已废弃无僧,可见佛教在印度已经呈现出衰落的趋势。此外,慧超在北天竺国那揭罗驮娜寺巡礼之时,还曾听说一位求法汉僧在归国前夕病亡的事迹,因而创作了一首“悼”诗以表哀痛。联想到高僧义净有关西行求法“去者数盈半百,留者仅有几人”的数字,可知当时长途旅居之艰险。始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摩诃菩提寺,如今是印度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慧超在五天竺国停留的时间最长,因此对古印度社会情况的记载也远较其他地方详尽。书中特意写到,中天竺及北天竺的人口极众,而贫富差距异常悬殊。寺庙以及达官贵人的居所,皆是砖木结构的“三重作楼”,第一层是仓库,上两层住人,而多数的穷苦百姓却只有一间矮小的茅屋,以蔽风日——高楼大厦与大片密集的贫民窟形成鲜明对比,可知“十亿牲口一亿人”的印度古今皆然。今天印度孟买的高楼大厦和贫民窟同样对比强烈在古代的南亚和东南亚,大象是各国军队的战力中坚,象的数量即代表国家实力。而据慧超记载,当时的中天竺国“王有九百头象,余大首领各有二三百头”,军力最为强劲,因而经常在列国间的战争中获胜,诸战败国“自知象少兵少”,只得求和赔款,避免交战。只是对比《大唐西域记》可知,这一时期的印度诸侯混战,已然各自削弱,中天竺国虽然力冠群雄,但与近百年前戒日王统一时的“象军六万,马军十万”相比,仍是差得太多。印度埃罗拉石窟表现象战的浮雕以及壁画中的大象《往五天竺国传》虽然保存了大量史料,但作者毕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无论是基于宗教感情,还是囿于时代认知,慧超笔下的西天佛国,似乎总是自带一层神圣的美颜滤镜,掺杂了许多言过其实的理想化描述。书中不止一次提到,天竺各国的政令简易,刑律宽松,民间不蓄奴、不贩卖人口,社会各阶层皆不事游猎,甚至连拦路抢劫的盗贼都是只取财物而不伤人性命,显得极有良心。只可惜,现代学者已经利用考古、历史等各方面的资料揭露了这些记载的虚妄不实,而究其原因,无非是慧超这个“精神印度人”美化了自己的“故乡”,塑造出了一个脱离现实的梦中净土。取材于佛经故事《鹿王本生》的龟兹壁画由此可知古印度亦多田猎杀生之事异域风土虔诚的信仰以及旺盛的求知欲,这是历代求法僧共有的精神特质。慧超为寻“真法”而踏上旅程,自然也带上了一双猎奇的眼睛,记录下了许多古代西域特有的奇趣风土。据行记所载,在今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山区的西部,历史上曾有“九个识匿国”,其地气候极寒,不生五谷,居民散布于雪山之间,时常有组织地劫掠过往商旅。但令人不解的是,该国人即便劫取了丝绢(古丝绸之路正是以丝织品贸易而闻名),也只是堆积在库房当中,任其腐坏,却不会拿来做衣服。地理环境与生产方式的不同,造就了世情民俗的差异,高原山民这种怪异的“消费观”,只会让来自农耕社会的慧超感到荒唐。丝路沿线出土的唐代狩猎纹印花绢阿拉伯帝国(中国史籍称为“大食”)的崛起,是世界中世纪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慧超的《往五天竺国传》,恰是历史上最早记录阿拉伯风俗的汉文文献之一。传文载大食“王及百姓衣服,一种无别”,“喫(吃)食无问贵贱,共同一盆而食”,体现了游牧民族早期的质朴平等之风,只能是“四大哈里发”时期以及白衣大食(倭马亚王朝)建立之初的社会图景。至于行记中所谓大食“国人爱煞(杀)事天,不识仏(佛)法;国法无有跪拜法也”,则体现了汉文化圈对伊斯兰教法的早期认知。又据《旧唐书·大食传》,阿拉伯人这种只拜天神,不跪人王的作风,还曾在两国之间引起过严重的外交争端。米尔·赛义德·阿里绘《宿营地》慧超虽是六根清净的出家人,但他行记里最为吸引眼球的,反而是对西域各族婚俗的描述。书中提及在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周边的吐火罗、罽宾等国,“兄弟十人、五人、三人、两人,共娶一妻,不许各娶一妇,恐破家计”。这种兄弟共妻的异常婚俗,在我国解放前的藏区,以及如今印度、尼泊尔等地的山地民族中仍多有遗存。除此之外,慧超还特意书写了波斯、粟特等族“纳母及姉妹为妻”的乱伦婚俗。历史上,信仰拜火教(祆教、琐罗亚斯德教)的族群认为内婚制度可以保持血统的纯洁和高贵,因而极力主张近亲结合。我国境内出土的诸多唐代波斯、粟特移民墓志,也都反复印证了这一点。可见“兄控”“妹控”之风古已有之,小说《冰与火之歌》中坦格利安家族的近亲通婚传统,也并不是完全出于虚构。西安出土的汉文与波斯婆罗钵文合书《苏谅妻马氏墓志》中亚剧变公元八世纪上半叶,正是西域局势最为动荡不定的时期。唐王朝、突厥、大食、吐蕃等几大势力在此激烈角逐,直接改写了亚洲腹地的文明版图。慧超于此时亲历其境,不仅感受到了几大强权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分野,还见证了沿途各国在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剧变。《往五天竺国传》所记印度至西域各地的役属情况简表公元七世纪中期,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迅速向外扩张,仅用不到20年的时间,就吞灭了整个萨珊波斯以及半个拜占庭,为日后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奠定了基础。慧超曾经深入大食领地,也在书中追述了这段“开国历史”。他说阿拉伯人本是波斯治下的“放驼户”,尔后反叛自立,杀死了波斯王,进而征服其国。虽只短短几句话,却把新老霸主交替的历史进程写出了恩仇报复的江湖味道,颇具民间叙事的生动异趣。7~9世纪的阿拉伯帝国隋唐史书中的“拂菻”(亦作拂临、拂懔等),就是世界史上常说的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其“大拂菻”专指君士坦丁堡一带,而“小拂菻”则是小亚细亚地区。阿拉伯人在兴起之初,就迅速攻占了它在地中海沿岸的大片属地,到了倭马亚王朝时期,更是数次向拜占庭用兵。慧超书中提到大食国王因向小拂临进军,所以并不住在本国,指的很可能就是公元716年苏莱曼组织的第三次大规模围城。然而,君士坦丁堡坐拥山海之险,城防极坚,阿拉伯人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始终未能突破那道让人绝望的高墙。慧超传载“(大拂临)此王兵马强多,不属余国,大食数回讨击不得”,说的正是这一段历史。西方古代画稿,描绘了拜占庭人依托坚城抵御阿拉伯人进攻的场景慧超西行求法的年代,阿拉伯军队仍在向印度中亚扩张。当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障碍,就是西域的老牌霸主突厥。突厥于六世纪中叶崛起语阿尔泰山,极盛时几乎将葱岭两侧的所有绿洲城邦都收作了藩属。这些属国不仅要称奴纳贡,还必须接受突厥汗庭委派的吐屯(分遣各部以监其政事的官员)以及军队驻节。由于突厥吐屯多为世袭,所以往往用不了多久,土著国王就会被监控国政的突厥贵族所取代。正如《往五天竺国传》所载,建驮罗国(即犍陀罗,在今印度河上游一带)“旧是罽宾王王化,为此突厥王阿耶领一部落兵马,投彼罽宾王。于后突厥兵盛,便煞(杀)彼罽宾王,自为国主”,就是这一套“鸠占鹊巢”把戏的标准操作。中亚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上的突厥人形象此后百余年里,随着突厥部族日益迁入,各国王统相继变易,突厥人的语言、风俗也开始在中亚大规模的渗透扩散。期间虽然发生了唐灭西突厥这样的大事,但突厥人在当地的影响力并未因此而消失。而当阿拉伯人有事于中亚,他们最先侵夺的,就是这部分原属突厥的势力区域。如慧超传记载,当时的犍陀罗以及帕米尔高原一带的罽宾、谢、览波诸国,仍是“土人是胡,王及兵马即突厥”,而原先受突厥控制的吐火罗、骨咄国以及河中地区的安、曹、史、石、米、康等六姓粟特,已“并属大食所管”,北方草原上的突厥部落则与大食沿跋贺那国的锡尔河一线夹岸对垒,可见竞争之激烈。西安出土唐永贞元年(805)《米继芬墓志》并盖志主是来自中亚米国的粟特移民,而其父“突骑施”则是一个明显突厥化的名字《往五天竺国传》中也有一些涉及唐王朝与吐蕃、大食斗争的情况。例如书中记载了开元十年(722)前后,小勃律国(今巴控克什米尔北部吉尔吉特河谷)请求唐朝驻军以抗吐蕃的史实。而行记所举葱岭以东的疏勒(今新疆喀什)、龟兹、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焉耆(今新疆焉耆)等地,皆属唐王朝为控制西域而设的“安西四镇”。慧超说当地“人依汉法,裹头着裙”,可知中原衣冠西渐,安西各族已汉化颇深。只可惜,在慧超归唐二十多年以后,即发生了史上著名的“怛罗斯之战”,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战败,唐军在葱岭以西的优势尽失。其后又数年,中原爆发“安史之乱”,边军奉令内调,安西四镇虽然坚守良久,但终不免陷于吐蕃,唐人自此无力向西。敦煌藏经洞出土祆教二神图像画稿作为一名求法僧,慧超对所经之处的宗教状况最为敏感。根据他的行记,我们大致可以画出西域各国在当时的宗教分布: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正在迅猛东扩,而大食统治下的波斯和粟特人暂时还在礼拜圣火;进入中亚的突厥人改信了当地流行的佛教,而已经完成中国化的汉传佛教则正在反向输出。至于如今全民笃信三宝、庙宇遍布的雪域藏区,在那个年代还是“国王百姓等惣(总)不识佛法,无有寺舍”。苯教典籍散页,苯教是吐蕃在佛教传入之前的原有宗教总体来说,在《往五天竺国传》残页所记的中亚,唐与吐蕃的存在感不如突厥和大食。一方面,经过长时间的融合,中亚原有的东伊朗语族进一步接受了突厥人的语言和风俗,变成了操突厥语的“突厥人”;而另一方面,阿拉伯帝国以及后续诸王朝的统治,又让当地居民逐步皈依了伊斯兰教,从而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民族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这两方面的趋势汇聚在一起,构成了持续几个世纪的“突厥化”和“伊斯兰化”浪潮,直接影响到了亚洲此后千余年的历史走势。11世纪《突厥大语词典》中的《圆形地图》参考文献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兰州教育出版社,1989年;王仲荦:《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董志翘:《评介两部研究〈往五天竺国传〉的新著》,见《学术集林卷》卷9,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黄时鉴:《慧超<往五天竺国传>识读余论》,见《黄时鉴文集II》,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慧超原著,张毅笺释:《往五天竺国传笺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张文德:《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笺释拾遗》,《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1期;(日)高田时雄著;钟翀等译:《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之语言与敦煌写本之性质》,见《敦煌·民族·语言》,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朱蕴秋、申美兰:《<往五天竺国传>中的印度人形象》,《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03期;田卫疆:《释慧超<往五天竺国传>里“西胡”习俗的记载》,《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议论文集》,2008年10月11日;王冀青:《法藏敦煌本<慧超往五天竺国传>题名系由伯希和首定说》,《敦煌学辑刊》2012男04期;杨玉君:《<往五天竺国传>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陈淑霞:《慧超行纪所见丝路沿线宗教状况考析》,《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阳青:《敦煌写本残卷<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中的五言诗——兼论中世佛教行记的情感抒写及其诗笔》,《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作者:来耳编辑:曹江阅读原文(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举报/反馈精彩推荐正在加载...

一本线文科在大部分地区文科一本分数线在530左右,理科一本分数线在510分左右

热心网友算机导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次数:1次 郑晓曦 文献来自: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 第03期 以期把计算机导论议程建设工作做得更好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郑晓曦$五邑大学计算中心 ... 2. 《计算机导论》多媒体教学系统CAI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次数:1次 沈智慧 文献来自:教育信息化 2001年 第09期 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导论》多媒体教学系统CAI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计算机导论》cAI的开发环境 2 ... 3. 计算机导论教学改革实践 余平 文献来自:科技信息 2006年 第11期 计算机导论教学改革实践$淮南联合大学计算机系@余平针对近年来在大学计算机专业中开展的计算机导论课的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改革实践,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教学中使用启发式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收到良好的 ... 计算机导论;;课程体系;;启发式;;培养创新[1]王玉龙编.计算机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 4. 计算机导论课程建设与改革 楼永坚 文献来自: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4年 第05期 浙江杭州310018计算机导论;;教学改革;;教学模式阐述了《计算机导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意义和必要性,通过对目前大多数高校该课程开课状况的分析以及作者历年授课总结、比较与研究,提出了适合本校本科教学的授课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课 ... 5. 计算机导论课教学实践思考 陈怀义 陆勤 文献来自: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0年 第04期 对计算机导论这门课首先应该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计算机导论”课的教学目的是计算机入门 ... 6. 对改进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思考 吴文昭 文献来自:陇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 第01期 对改进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思考@吴文昭$甘肃联合大学理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本文针对目前"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偏差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的体会,提出该课程教学改进意见,以使其"名符其实",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 ... 7. 计算机导论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曹雁 文献来自: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 第01期 对计算机导论这门课首先应该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计算机导论”课的教学目的是计算机入门 ... 这是至关重要的计算机导论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曹雁$石河子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计算机导论 ... 8. 《计算机导论和算法语言》辅导教材 陈毓秀 文献来自:机械工程师 1986年 第02期 《计算机导论和算法语言》辅导教材@陈毓秀$上海交通大学<正> 电子计算机这一现代化的计算工具,近年来已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成为人们进行计算或处理问题的得力助手。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是着重于将计算机这 ... 9. 基于计算机导论课程浅析中美计算机科学教育模式方法 衣杨 常会友 罗艳 文献来自:现代教育技术 2007年 第07期 适合中国高校导论课程的实验教学总体目标种种情况表明,实验教学对与计算机导论课程非常重要,归纳出计算机导论实验教学总体目标如下:建设与理论课相辅相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实验教学课程规范和体系 ... 基于计算机导论课程浅析中美计算机科学教育模式方法@衣杨$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 10. 关于“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的探讨 李艳东 李明 郭淑馨 文献来自: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 第11期 一、开设“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必要性“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导引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入门介绍,使他们对该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该课程的教学对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我认为这些刊物有企业活力,江海纵横,当代经济管理,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学生学院学报等等,这些都是不收版面费的,而且里面的知识内容对于我们后续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可以多看一些这些学术杂志。

电子学报格式

找我来帮助你哦

格式问题:图书馆-中文全文报刊-中文期刊网-用“四川大学学报”检索

一、简介《电子学报》 (月刊)和《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季刊)是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高级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反映中国电子与信息科学领域内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凡以电子与信息科学为主体(内容覆盖半导体、计算机、通信、雷达、导航、微波、广播电视、电子测量、信号处理、电磁兼容、电子元件、电子材料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所有领域,交叉学科论文必须侧重电子与信息领域),在理论与应用实践上具有创新的,代表我国最新电子学科科技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有科学依据和可靠数据的技术报告、阶段性成果报告、以及属于前沿学科并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展望评论性文稿,均可提交。两刊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请作者投稿时注意,以免错投,延误宝贵时间。刊出的稿件一般在2个月左右被相关检索机构所收录。二、稿件总体要求(1)作者应保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合作的论文,署名须征得合作者的同意。若因著作权而引起争议,本刊不承担责任。(2)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过的文稿,不属于一稿多投; 但已收入会议文集正式出版的,本刊不再重复发表。(3)本刊采用匿名评审,投稿稿件及附件内容中请勿出现作者信息及基金信息,投稿时请参照最新发表论文的格式,并适当放大字号和行距,单栏排版。成稿文件不能太大,如果文件过大,请将文中图片处理成jpg格式嵌入文中,最终上传稿件为doc或pdf格式的匿名文档。(4)通信作者——投稿时作者在投稿系统中所指定的通信作者是在稿件处理的后续工作中能对稿件的修改调整、校对等与内容相关的工作直接作出处理的联系人,一般为稿件的执笔者;而发表在文章中的通信作者由作者自行决定,在修改稿的作者简介部分体现。(5)来稿不得涉及国家机密,凡涉及国家或者单位机密内容的文章,须经脱敏/脱密处理。三、稿件内容要求(1)文稿应重点突出作者自身的创新性工作,前人已有的工作一般情况直接引用其结论。(2)投稿的文稿是供审稿用的,以便于阅读理解为原则。(3)文稿中的量和单位的符号、数字、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上下标等请按照国家标准(SI单位制)书写,带方向的变量用粗斜体,文中使用的各术语必须规范化、缩写字母第一次出现时应给出中英文全称。(4)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索引信息应该完整,以便阅者查证。中文《电子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中国知网的格式(与GB-2005国家标准略有不同);英文《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IEEE Trans 相似格式。

电子学报投稿要求

来稿要求:(一)来稿内容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论述清楚、文字简练,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实践性。每篇论文(包括图、表)最少为4300字。(二) 来稿格式要求规范,项目齐全,按顺序包括:1.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2.作者姓名。要求署真名,并在篇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主要从事的工作及研究方向,详细通讯地址(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3.作者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及邮政编码。4.摘要。概括陈述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要求客观反映出论文的主要信息,力求文字明确、简练,一般不超过200字。5.关键词。选择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术语3—5个,以分号分隔。6.文题、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的英译内容。7.正文。标题层次序号依次采用“一、”,“(一)”,“1.”,“(1)”。8.注释及参考文献。注释需要在文中引用处注明(序号采用上角标“1”等标注);参考文献不宜过多,文献序号按文中引用先后顺序排列,著录格式如下:(1)专著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文章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起止页码.”(3)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4)报纸文章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名.出版日期(版次).”(5)论文集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引文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6)互联网文章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文献题名.网址.网页日期.”(三)来稿要求提交电子版。用字规范、标点正确,计量单位及符号要求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外文字母、数字符号要求分清大小写、正斜体和上下角标的位置。(四)文责由作者自负。本看在尊重作者文意的基础上,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删改和节录发表。

投稿有页数限制,要求限制在15页以内,还要求双倍行距。

一、简介《电子学报》 (月刊)和《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季刊)是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高级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反映中国电子与信息科学领域内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凡以电子与信息科学为主体(内容覆盖半导体、计算机、通信、雷达、导航、微波、广播电视、电子测量、信号处理、电磁兼容、电子元件、电子材料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所有领域,交叉学科论文必须侧重电子与信息领域),在理论与应用实践上具有创新的,代表我国最新电子学科科技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有科学依据和可靠数据的技术报告、阶段性成果报告、以及属于前沿学科并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展望评论性文稿,均可提交。两刊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请作者投稿时注意,以免错投,延误宝贵时间。刊出的稿件一般在2个月左右被相关检索机构所收录。二、稿件总体要求(1)作者应保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合作的论文,署名须征得合作者的同意。若因著作权而引起争议,本刊不承担责任。(2)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过的文稿,不属于一稿多投; 但已收入会议文集正式出版的,本刊不再重复发表。(3)本刊采用匿名评审,投稿稿件及附件内容中请勿出现作者信息及基金信息,投稿时请参照最新发表论文的格式,并适当放大字号和行距,单栏排版。成稿文件不能太大,如果文件过大,请将文中图片处理成jpg格式嵌入文中,最终上传稿件为doc或pdf格式的匿名文档。(4)通信作者——投稿时作者在投稿系统中所指定的通信作者是在稿件处理的后续工作中能对稿件的修改调整、校对等与内容相关的工作直接作出处理的联系人,一般为稿件的执笔者;而发表在文章中的通信作者由作者自行决定,在修改稿的作者简介部分体现。(5)来稿不得涉及国家机密,凡涉及国家或者单位机密内容的文章,须经脱敏/脱密处理。三、稿件内容要求(1)文稿应重点突出作者自身的创新性工作,前人已有的工作一般情况直接引用其结论。(2)投稿的文稿是供审稿用的,以便于阅读理解为原则。(3)文稿中的量和单位的符号、数字、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上下标等请按照国家标准(SI单位制)书写,带方向的变量用粗斜体,文中使用的各术语必须规范化、缩写字母第一次出现时应给出中英文全称。(4)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索引信息应该完整,以便阅者查证。中文《电子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中国知网的格式(与GB-2005国家标准略有不同);英文《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IEEE Trans 相似格式。

  • 索引序列
  • 电子学报格式要求
  • 医学论文电子版格式要求
  • 石河子大学学报格式要求
  • 电子学报格式
  • 电子学报投稿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