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水利学报是不是ei

水利学报是不是ei

发布时间:

水利学报是不是ei

登陆EI,侧面有分类情况,罗列所有不同级别的期刊名录。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爆炸与冲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兵工学报 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材料科学与工艺 材料热处理学报 材料研究学报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测绘学报 船舶力学 催化学报(电子版,英文版)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弹道学报 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地球科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英文版) 电波科学学报 电工技术学报 电机与控制学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自动化设备 电网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电子学报 电子学报(英文版) 电子与信息学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光学报 仿生工程学报(英文版) 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通讯(英文版)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学报 高电压技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技术通讯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高压物理学报 工程力学 工程热物理学报 工业工程学刊 功能材料 固体火箭技术 固体力学学报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光电子激光 光电子快报(英文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光学精密工程 光学学报 硅酸盐学报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国际电气工程杂志 国际路面研究和技术杂志(英文版)台湾 国际模糊系统杂志(英文版) 国际自动化与计算杂志(英文版)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焊接学报 航空材料学报 航空动力学报 航空太空及民航学刊(A辑,英文版) 航空太空及民航学刊(B辑) 航空学报 核动力工程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红外与激光工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化工学报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 火炸药学报 机器人 机械工程学报 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计算机科学前沿(英文版)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力学学报 计算物理 计算信息系统学报(英文版) 建筑材料学报 建筑结构学报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中文版)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金属学报 金属学报(英文版) 颗粒学报(英文版) 空气动力学学报 控制理论与应用 控制理论与应用(英文版) 控制与决策 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 矿业科学技术(英文版)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学报(英文版) (被Journal of Mechanics继承) 煤炭学报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摩擦学学报 内燃机工程 内燃机学报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重复) (重复) 农业机械学报 排灌机械 (被排灌机械工程学报继承) 品质学报 汽车工程 强激光与粒子束 清华大学学报(英文版)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燃料化学学报 燃烧科学与技术 热科学学报(英文版) 人工晶体学报 软件学报 润滑与密封(已经拒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基础和通讯(英文版) 声学学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石油勘探与开发 石油学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实验流体力学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B辑,英文版) 水科学进展 水科学与水工程(英文版) 水力发电学报 水利学报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台湾海洋建筑与船舶工程学报(英文版) 台湾化学工程学会会志(英文版) 台湾林业科学(2008年拒收) 太阳能学报 天津大学学报 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 天然气化学(英文版) 铁道学报 通信学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土木工程学报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推进技术 无机材料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英文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稀土学报(英文版) 稀有金属(英文版)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英文版) 系统科学与电子技术 系统科学与复杂性学报(英文版) 香港工程师学会学报(英文版) 新型炭材料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刊(英文版) 信息与计算科学杂志(英文版) 亚洲控制学报(英文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岩土工程学报 岩土力学 医用生物力学 仪器仪表学报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应用科学学报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宇航学报(恢复) 原子能科学技术 浙江大学学报(A辑 应用物理和工程,英文版) 浙江大学学报(C 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振动测试与诊断 振动工程学报 振动与冲击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英文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工程学刊(英文版)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中国焊接(英文版) 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中国机械工程学刊(英文版) 中国激光 中国科学(B辑 化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E辑 技术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G辑 物理 力学与天文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化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物理力学与天文学,英文版)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铁道科学 中国土木水利工程学刊 中国物理(英文版) 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学报(英文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被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继承)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中正岭学报 重庆大学学报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被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继承) 自动化学报

在中国有些比较好的杂志是直接EI或者SCI送检的,只要是被此杂志录用的文章,最终会被EI、SCI数据库收录。这只个数据库不是发表文章的地,发表的就去* 品 优 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氨基酸和生物资源半导体光电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学报包装工程爆破爆炸与冲击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北京医学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表面技术冰川冻土兵工学报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病毒学报波谱学杂志玻璃钢/复合材料材料保护材料导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材料科学与工艺材料热处理学报材料研究学报蚕业科学草地学报草业科学草业学报测绘科学测绘通报测绘学报测井技术测控技术茶叶科学长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长江科学院院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肠外与肠内营养沉积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城市规划学刊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传感技术学报传感器与微系统船舶工程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磁性材料及器件催化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大豆科学大连海事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大连水产学院学报大气科学弹道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淡水渔业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低温工程低温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地层学杂志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科学地球科学进展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信息科学地球学报地球与环境地学前缘地震地震地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质科技情报地质科学地质力学学报地质论评地质通报地质学报地质与勘探地质找矿论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纪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电池电镀与环保电镀与涂饰电工电能新技术电工技术学报电化学电机与控制学报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设备电路与系统学报电气传动电网技术电源技术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子显微学报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电子元件与材料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东北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东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动力工程动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报动物学研究动物学杂志毒理学杂志锻压技术发光学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纺织学报飞行力学非金属矿分析测试学报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分析仪器分子催化分子科学学报分子细胞生物学报分子植物育种粉末冶金技术福建林学院学报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辐射防护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复旦学报. 医学版复旦学报. 自然科学版复合材料学报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干旱区地理干旱区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甘肃农业大学学报钢铁钢铁研究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高电压技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通报高分子学报高技术通讯高校地质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A辑高压物理学报高原气象给水排水工程地质学报工程勘察工程力学工程热物理学报工程设计学报工程数学学报工程塑料应用工程图学学报工业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建筑工业水处理工业微生物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公共管理学报公路交通科技功能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功能高分子学报古地理学报古脊椎动物学报古生物学报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固体火箭技术固体力学学报管理工程学报管理科学管理科学学报管理评论管理世界管理学报灌溉排水学报光电工程光电子·激光光电子技术光谱实验室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光散射学报光通信技术光通信研究光学技术光学精密工程光学学报光子学报广东农业科学广东微量元素科学广东医学广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广西植物硅酸盐通报硅酸盐学报贵金属贵州农业科学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国土资源遥感果树学报过程工程学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工程海洋湖沼通报海洋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海洋科学进展海洋通报海洋学报海洋渔业海洋与湖沼含能材料焊接学报航空材料学报航空动力学报航空精密制造技术航空学报航天控制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合成化学合成纤维工业合成橡胶工业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河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核动力工程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核技术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核科学与工程核农学报黑龙江农业科学红外技术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红外与激光工程湖北农业科学湖泊科学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湖南农业科学华北农学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华西药学杂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化工环保化工进展化工新型材料化工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化学进展化学世界化学试剂化学通报化学学报化学研究与应用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学报环境化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环境昆虫学报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与健康杂志会计研究火工品火力与指挥控制火灾科学火炸药学报机器人机械传动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程学报机械科学与技术机械强度机械设计机械设计与研究基础医学与临床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激光技术激光生物学报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激光与红外激光杂志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吉林大学学报. 理学版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吉林农业大学学报吉林农业科学极地研究计量学报计算机测量与控制计算机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科学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探索计算机系统应用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力学学报计算数学计算物理暨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检验医学建筑材料学报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学报江苏农业科学江苏农业学报江苏医药江西农业大学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解放军医学杂志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金融研究金属热处理金属学报经济数学精细化工精细石油化工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菌物学报科技导报(北京)科学通报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空间结构空间科学学报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空气动力学学报控制工程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矿床地质矿物学报矿物岩石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矿冶工程昆虫分类学报昆虫学报昆虫知识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离子交换与吸附理化检验. B, 化学分册力学季刊力学进展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量子电子学报量子光学学报辽宁农业科学林产工业林产化学与工业林业科学林业科学研究临床儿科杂志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临床检验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流体机械麦类作物学报煤炭学报煤炭转化煤田地质与勘探棉纺织技术棉花学报免疫学杂志模糊系统与数学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膜科学与技术摩擦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内燃机工程内燃机学报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南京气象学院学报南京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南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开管理评论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泥沙研究农药学学报农业工程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农业机械学报农业经济问题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气候与环境研究气象气象科学气象学报汽车工程强激光与粒子束桥梁建设轻金属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情报科学情报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燃烧科学与技术热带海洋学报热带气象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热带作物学报热加工工艺热科学与技术热能动力工程人工晶体学报人类工效学人类学学报日用化学工业软件学报色谱山地学报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山东大学学报. 理学版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山西农业科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上海环境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上海农业学报上海天文台年刊上海医学神经解剖学杂志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沈阳药科大学学报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生理科学进展生命的化学生命科学生命科学研究生态毒理学报生态环境学报生态科学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生物多样性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生物技术生物技术通报生物加工过程生物数学学报生物物理学报生物信息学生物学杂志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生殖与避孕声学技术声学学报湿地科学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化工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炼制与化工石油实验地质石油物探石油学报石油学报. 石油加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石油钻采工艺时间频率学报时珍国医国药实验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用妇产科杂志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实用肿瘤杂志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科学食品与发酵工业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世界地震工程世界地质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世界林业研究兽类学报数据采集与处理数理统计与管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数学进展数学年刊. A辑数学物理学报数学学报数学研究数学研究与评论数学杂志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水产学报水处理技术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A辑水科学进展水力发电学报水利水电技术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水利学报水生生物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水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四川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四川动物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塑料塑料工业塑性工程学报台湾海峡太阳能学报炭素技术探测与控制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天津大学学报天津医药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天然气地球科学天然气工业天然气化工. C1化学与化工天文学报天文学进展天文研究与技术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铁道学报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通信学报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涂料工业土木工程学报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土壤土壤通报土壤学报推进技术微波学报微电子学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微计算机信息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微生物学杂志微特电机微体古生物学报卫生研究无机材料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 工学版武汉大学学报. 理学版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武汉植物学研究物理物理化学学报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物探化探计算技术物探与化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西北地震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西北农业学报西北植物学报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西南农业学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稀土稀有金属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系统仿真学报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系统管理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细胞生物学杂志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纤维素科学与技术现代地质现代化工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现代雷达现代免疫学现代制造工程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学报心血管病学进展新疆地质新疆农业科学新疆石油地质新型炭材料信号处理信息工程大学学报信息与控制畜牧兽医学报循证医学压电与声光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亚热带植物科学岩矿测试岩石矿物学杂志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石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岩性油气藏研究与发展管理盐湖研究眼科研究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遥感技术与应用遥感信息遥感学报药物分析杂志药物生物技术药学服务与研究药学学报冶金分析液晶与显示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医用生物力学仪表技术与传感器仪器仪表学报遗传印染应用泛函分析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光学应用化工应用化学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应用激光应用科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应用气象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应用声学应用数学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数学学报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营养学报影像科学与光化学油田化学铀矿地质有机化学有色金属渔业科学进展宇航材料工艺宇航计测技术宇航学报玉米科学预测园艺学报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能科学技术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云南植物研究运筹学学报运筹与管理杂交水稻灾害学噪声与振动控制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 医学版浙江林学院学报浙江林业科技浙江农业学报针刺研究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诊断病理学杂志振动、测试与诊断振动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郑州大学学报. 工学版植物保护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植物分类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植物生态学报植物学通报植物研究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制冷学报制造技术与机床制造业自动化质谱学报中草药中成药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国癌症杂志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中国表面工程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中国草地学报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国地方病学杂志中国地震中国地质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中国电力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国法医学杂志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工程科学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公共卫生中国公路学报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中国管理科学中国惯性技术学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中国海洋药物中国航海中国环境监测中国环境科学中国机械工程中国激光中国激光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科技史杂志中国科学. A辑, 数学中国科学. B辑, 化学中国科学. C辑, 生命科学中国科学. D辑, 地球科学中国科学. E辑, 信息科学中国科学. G辑, 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国科学基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粮油学报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男科学杂志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气象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国全科医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国软科学中国沙漠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国生物防治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中国兽医科学中国兽医学报中国输血杂志中国水产科学中国水稻科学中国塑料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陶瓷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中国铁道科学中国图象图形学报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壤与肥料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国微生态学杂志中国卫生统计中国稀土学报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现代应用药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行为医学科学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国烟草科学中国烟草学报中国岩溶中国药房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中国药学杂志中国野生植物资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中国油脂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国预防兽医学报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造船中国造纸学报中国针灸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华耳科学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男科学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烧伤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中文信息学报中药材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医杂志肿瘤肿瘤防治研究种子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重庆医科大学学报铸造资源科学自动化学报自然科学进展自然科学史研究自然灾害学报自然资源学报作物学报作物杂志

兵工学报是不是ei

兵工学报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79年。兵工学报是中国兵工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学术性期刊。兵工学报主要刊登内容:甲、发射、制导、弹药、水中兵器、防护、兵器信息技术、含能材料、燃烧与爆轰学、弹道学、火控与指控、兵器材料与制造、兵器基础技术(试验、计量、检测、可靠性与安全性)等。兵工学报》被CA化学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EI工程索引(美)(2016)、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等收录,还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以上是兵工学报是什么期刊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这篇文章已经检索了  检索结果见图片

核心是对中文而言的。兵工学报(中文版) 是核心期刊,入选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11年版 (第六版),位于TJ 武器工业类第2。 《兵工学报》复合影响因子:0.604 综合影响因子:0.415 主办: 中国兵工学会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0-1093CN: 11-2176/TJ邮发代号: 82-14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兵工学报创刊时间:197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EI 工程索引(美)(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微波学报是不是ei

《电波科学学报》是美国Ei的核心收录的期刊,也就是EI工程索引收录刊物,主要发表电磁和电磁波相关的理论计算、技术和应用相关的文章。目前是接收E-MAIL投稿,信箱地址:,电话: ,网址:

是核心期刊,对文章质量很严格的。之前我也写了篇,被拒稿了,还是让莫‘文网帮忙修改的,非常专业的说,很快就录用了

看你发的是哪类的期刊。还有就是要看你文章写的好不好。首先,核心期刊的质量要求是比较高的。投稿核心期刊应该注意论文撰写的质量。如果是工科核心论文,国内的核心期刊安排周期都是比较长的。也就是说你现在投稿的话,杂志社可能给你安排到明年七八月才可以见刊。这中间有好几个月的间隔。不过也是可以找别人,比如品优刊就是可以的,自己还是进一步的去咨询一下哈!

《电子学报》为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高级学术刊物, 刊登电子与信息科学及相邻领域的原始性(original)科研成果。为中国自然科学核 心期刊之一;科技部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以下简称《CJE》)系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CJE》创刊于1992年(季刊),由《CJE》编辑部向中国大陆发行、香港科讯交流公司向海外发行。 《CJE》已被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CA、EI、SCI-Expanded、SA等收录。《半导体学报》是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半导体学报》被世界四大检索系统(美国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被国家科委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列为技术类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众多国内知名理工科大学、研究生院的学位评定委员会推荐为重点学术期刊;同时也是国家教委指定的286种核心期刊之一。《微波学报》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信息产业部电子第14研究所)承办,是目前国内唯一微波学术性专业刊物。《电波科学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也是我国电波科学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信号处理》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信号处理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学术性刊物,于1985年创刊。《数据采集与处理》是中国科协主管,由中国电子学会、微弱信号检测学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刊物。《电子元件与材料》创办于1982年3月,是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院,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和信产部电子陶瓷专业情报网协办的学术技术性科技刊物。《软件》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电子学会、天津电子学会主办期刊,《软件》杂志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化工学报是不是ei

都被收录都很难中

都是被全收录的,高校化工学报还被SCI收录,这两个期刊投起来有点难度!

是的。全录。

《化工学报》是核心级别的期刊。《化工学报》主要被以下中国国内外数据库收录: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技文献速报》(JICST)、荷兰SCOPUS网络数据库(S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

灌溉排水学报是ei吗

已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其中SCI收录69篇、EI收录102篇;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6项。2007年当选为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副主席;担任国际“水文科学杂志(HSJ)”副主编、美国土木工程学会(ASCE)水文工程杂志(JHE)副主编;2009年当选为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主席,也是中国学者首次担任国际知名水组织主席;2011年获“国际水资源管理杰出贡献奖。1.国际学术刊物近发表的SCI/EI/ISTP论文[1] XIA Jun, WANG Gangsheng, Tan Ge, YE Aizhong & G.H. Huang, 2005,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ed Time-Variant Gain Model for Nonlinear Hydrological Systems,Sciences in China Ser.D Earth Sciences, 48(6),713-723(SCI检索)[2] Xia Jun & Zhonggen Wang,, 2004, The Renewa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its Quantific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n China, Hydrological Process, Special Issue,Vol.18 2327-2336(SCI检索)[3] Trevor Boston & Xia Jun, 2004, Improving Calculated Discharge from TOPMODEL using 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Index and Discharge -Correlated Rainfall: Calibration Results, Hydrological Process, Special Issue Vol.18,2313-2326(SCI检索)[4] Liu Changming & Xia Jun, 2004, Water Problems and Prospective of Hydrological Research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China, Hydrological Process, Vol.18, 2197-2210.(SCI检索)[5] Liu Changming & Xia Jun, 2004, Water crises and hydrology in North China, Hydrological Process, Special Issue Vol.18, 2195-2196(SCI检索)[6] Z.Kundzewicz & Xia Jun,2004, Editorial: Towards an improved flood preparedness system in China, Hyd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 , 49(6) 941-944.(SCI检索)[7] ZHANG Shifeng, LIU Changming, XIA Jun, 2004, 降雨径流过程驱动因子的室内模拟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study on rainfall-runoff:Indoor imitation experimental study on driving factors of rainfall-runoff process),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Sciences in China Ser.D Earth Sciences ), 34(3):280-289(SCI检索)[8] Quanxi Shao, Heung Wong, Jun Xia & Wai-Cheung Ip, 2004, Models for extremes using the extended three-parameter Burr XII system with application to flood frequency analysis, Hyd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 , 49(4) 685-703.(SCI检索)[9] Huang, Y.F.,et al. and J.Xia, 2003, GIS-based distributed model for simulating runoff and sediment load in the Malian River Basin, Hydrobiologi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Limnology and Marine Science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494(1-3), 127-134 (SCI检索).[10] Chen, Z., G.H. Huang, C.W. Chan, L.Q. Geng, and J. Xia, 2003, Development of an expert system for the remediation of petroleum-contaminated sites, Environmental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8(4), 323-334 (SCI检索)[11] Xia Jun, 2002, A system approach to real time hydrological forecasts in watersheds, Water International, 27(1), 87-97 .(SCI检索)[12] Xia Jun, & Y.D.Chen, 2001, Water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in hydrological Sciences in China, Hyd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 , 46(6) 907-921. (SCI检索)[13] Xia Jun, et al.,2001, An integrated Hydro-ecological Modeling Approach Applied to the Lake Bositeng Basin in China, Water International, 26(1), 105-118 . (SCI检索)[14] Xia Jun, et al., 2001, An Integrated Planning Framework for Management of Flood-Endangered Region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Water International, 26(2), 153-161. (SCI检索)[15] Xia Jun, & Gordon G H,Huang, 2001, Flood prevention and watershed management: An overview, Guest editors for Special Issue, Water international, 2001 (6) , 151-153(主编国际水专刊的综述论文,SCI检索)[16] Huang, G.H., and J.Xia ,2001, Barriers to sustainable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61(1), 1-23.(SCI检索)[17] 薛金凤,夏军,梁涛等,颗粒态氮磷负荷模型研究,水科学进展,2005年5月,第16卷(3期),334-337(EI 检索)。[18] 占车生,夏军,丰华丽等,河流生态系统合理生态用水比例的确定,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3月,第44卷(2期),121-124(EI 检索)。[19] 朱一中,夏军,王纲胜.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情景分析与评价,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3月,第43卷(2期),64-67(EI 检索)。[20] Xia Jun, 2004, A nonlinear system approach and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ing,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informatics, Liog, Phoon & Babovic (ed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ISBN 981-238-787-0),246-253. (ISTP)[21] Zhu Y.Z., Xia J. & Wang G.S., 2004,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 capacity of Northwest China,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informatics, Liog, Phoon & Babovic (ed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ISBN 981-238-787-0),1269-1276. (ISTP)[22] Zhan C.S , Xia J. & Liu B.L., 2004, The WEBGIS-based hydr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 secondary developmen,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informatics, Liog, Phoon & Babovic(ed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ISBN 981 – 238 – 787 – 0 ),1971-1978. (ISTP)[23] Xia Jun et al., 2003, Water Problems and sustainability in North China, IAHS Pub. No. 280 (Water Resources System- Water Availability & Global Change), UK, 12-22.(EI,ISTP检索)[24] Xia Jun, Tan Ge, Li Xin & Zhu Yizhong 2003,Hydrological Modeling of Imperfect Gauged Basins: A New Challenge,IAHS Publication no.279, 145-150,UK, (EI,ISTP检索);[25] Xia Jun, Wang Gangsheng, Tan Ge,2003,A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applied to Heihe mountainous basin in western China. IAHS Publication No.282, 268~274, ,UK (EI,ISTP检索) 。[26] Xia Jun & Wang Zhonggen et al.,2003, A quantifying method of water renewability: Case study of the Malianhe watershed in China, Procc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on River Basin Management,Vol.1,111-121,The Yellow River Conservation Publishing House (ISTP检索)。[27] 张利平、陈万春、夏军等,干旱灾害成灾过程数值模拟,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36卷第4期,24-27(EI检索)。[28] 叶守泽,夏军,水文科学研究的世纪回眸与展望,水科学进展,2002,1(13),93~104(EI检索)[29] 窦明,谢平,夏军,汉江水华问题研究,水科学进展,2002,5(13),557-561(EI检索)[30] 窦明,谢平,夏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水华影响研究,水科学进展,2002,6(13),714~718(EI检索)[31] Xia Jun, et al., 2001, Enlightenment on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from past practices for the Bositeng Lake basin in Xinjiang, China, IAHS Pub. No. 260 (Regional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UK , 41-48. (EI ,ISTP检索)[32] Xia Jun, et al., 2001, Eco-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a quantifying method and case study in Ning Xia,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 in China, IAHS Pub. No. 266 (Hydro-ecology: Linking hydrology and Aquatic Ecology) , UK , 41-48.(ISTP检索,)2.国内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1] 夏军、刘孟雨、贾绍凤等,华北地区水资源及水安全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自然资源学报,第19卷第5期,2004年,550-560[2] 夏军、王中根、左其亭,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一种量化方法研究:以海河流域为例,自然资源学报,第19卷第6期,2004年,786-794[3] 夏军,现代水文学的发展与水文复杂性问题研究,水问题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研究与进展(夏军主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12月[4] 夏军,王中根,穆宏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I),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0,17(2),1-7[5] 夏军,王中根,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其在海河流域的应用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4年第6期。[6] 夏军,引江济太工程与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刍议,中国水利,2004年第2期,32-35(CSCD刊物)。[7] 夏军,王纲胜 等,分布式时变增益流域水循环模拟,地理学报,2003,58(5),789-796。[8] 夏军,王中根,刘昌明,黄河水资源量可再生性问题及量化研究,地理学报,2003年,58(4),534-541。[9] 夏军,丰华丽,谈戈,生态水文学-概念、框架与体系,灌溉排水学报,2003年,22(1),4-10。[10] 夏军,孙雪涛,丰华丽, 西部地区生态需水问题研究面临的挑战,中国水利,2003年第5期 A刊,57-60(CSCD刊物)。[11] 夏军,孙雪涛,中国西部流域水循环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球科学进展,2003,18(18),58-67[12] 夏军,丰华丽,2003,生态水文学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水问题研究与进展,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396-407[13] 夏军,薛金风,应用于非点源污染模拟的分布式径流模型研究,中国自然资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陈传友主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水科学进展,2003年,124-131[14] 夏军,华北地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问题与挑战, 地理科学进展,2002,6(21),517-526[15] 夏军,朱一中,水资源安全度量: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与挑战,自然资源学报,17(3),2002年5月,262-269[16] 夏军,谈戈,全球变化与水文科学新的进展与挑战,资源科学,2002年5月,24(3),1-7[17] 夏军,郑冬燕,刘青娥,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需水估算的几个问题研讨,水文,2002,5(22),12—17[18] 夏军,水文科学发展与思考,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年会“21世纪中 国水文科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方法”,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18-27[19] 夏军,水文学科发展与思考,中国科学基金,2000年9月,14(5),293-297[20] 夏军,窦明,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水质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上海环境科学,2000,19(7),302-304[21] 夏军,湖北省的水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114),17-193.出版专著与教材(1)专著[1] 夏 军, 水文非线性系统理论与方法,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1.[2] 夏军,左其亭,邵民诚,博斯腾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方法.实践),当代杰出青年科学文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3] 夏 军, 灰色系统水文学,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6.[4] 夏 军, 区域水环境及生态质量评价,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 1999.6.[5] 胡国华,夏军,赵沛伦等,多泥沙河流水污染与模拟控制——理论、方法及应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2)主编专集/教材[6] Liu Changming & Xia Jun, (ed.), Water Crises & Hydrology in North China, Hydrological Processes, 18(12), 2004.[7] Xia Jun & Gordon G H,Huang(ed.), Flood Prevention and Watershed Management, Water International, 26(2), 2001.[8] Xia, Jun and Takeuchi,K. (ed.). Barriers to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Hyd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 44(4), 1999.[9] 夏 军, 水问题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研究与进展持续水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12.[10] 夏 军, 许新宜, 胡宝清,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4.[11] 夏 军等, 水利水电工程研究与实践,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3. [12] 魏文秋, 夏 军, 现代水文学与水环境科学研究与进展,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 1999.4. [13] 夏 军参编, 工程水文学, 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0.5.

在《Irrigation Science》、《水利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与会议发表论文102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30篇、EI收录40篇。[1]Haosu Sun, Yunkai Li*, Ji Feng, Haisheng Liu, Yaoze Liu. Effects of flow path boundary optimizations on particles transporting in drip irrigation emitters.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Accepted, SCI)[2]Haisheng Liu, Haosu Sun, Yunkai Li*, Ji Feng, Peng Song, Mindi Zhang. Visualizing particle movement in flat drip irrigation emitters with Digita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Accepted, SCI)[3]Ji Feng, Yunkai Li*, Haosu Sun, Peng Song, Haisheng Liu. Visualizing particle movement in cylindrical drip irrigation emitters with Digita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Accepted, SCI)[4]Tianzhi Wang, Yunkai Li *, Tingwu Xu, Naiyang Wu, Mingchao Liang, Hynds Paul. Biofilm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n urban lake utilizing reclaimed water.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Accepted, SCI/EI)[5]Yunkai Li*,Peng Song,Yiting Pei,Ji Feng.Effects of lateral flushing on emitter clogging and biofilm components in drip irrigation systems with reclaimed water.Irrigation Science.2015,33(3):235-245(SCI/EI)[6]Bo Zhou,Yunkai Li*,Yaoze Liu,Feipeng Xu,Yiting Pei,Zhenhua Wang.Effect of drip irrigation frequency on emitter clogging using reclaimed water.Irrigation Science.2015,33(3):221-234(SCI/EI)[7]Chunfa Zhou,Xiaoxuan Fan,Zigong Ning,Pengxiang Li,Chengcheng Liu,Peiling Yang,Yaoze Liu,Ze Shi,Yunkai Li*.Reducing riverbed infiltration using mixtures of sodium bentonite and clay.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5,74(4):2089-3098(SCI/EI)[8]Zigong Ning,Mingchao Liang,Zhenhua Wang,Yunkai Li*,Yaoze Liu,Tianzhi Wang.Nitrogen and phosphate adsorption on biofilms in reclaimed water.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5,74(1):451-461(SCI/EI)[9]Mingchao Liang,Zigong Ning,Yunkai Li*,Peng Song,Naiyang Wu,Peiling Yang.Dynamic biofilm component in reclaimed water during rapid growth period.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5,73(8):4325-4338(SCI/EI)[10] Zhongwei Liu,Pengxiang Li,Zigong Ning,Yang Xiao,Chengzhi Wang,Yunkai Li*.A modified attapulgite clay for controlling infiltration of reclaimed water riverbed.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5,73(7):3887-3900(SCI/EI)[11] Yiting Pei,Yunkai Li*,Yaoze Liu,Bo Zhou,Ze Shi,Yinguang Jiang.Eight emitters clogging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suitability under on-site reclaimed water drip irrigation.Irrigation Science.2014,32(2):141-157(SCI/EI)[12] Bo Zhou,Yunkai Li*,Yaoze Liu,Yiting Pei,Yinguang Jiang,Honglu Liu.Effects of flow path depth on emitter clogging and surface top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iofilms.Irrigation and Drainage.2014,63(1):46-58(SCI)[13] Tianzhi Wang,Yunkai Li*,Minchao Liang,Peiling Yang,Peibin Liu,Zhihui Bai.Biofilms on the surface of gravels and aquatic plants in rivers and lakes with reusing reclaimed water.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4,72(3):743-755(SCI/EI)[14] Lixi Zhao,Pengbo Shui,Fang Jiang,Hengqing Qiu,Shumei Ren,Yunkai Li*,Yu Zhang.Using monitoring data of surface soil to predict whole crop-root zone soil water content with PSO-LSSVM,GRNN and WNN.Earth Science Informatics.2014,7(1):59-68(SCI/EI)[15] Bo Zhou,Yunkai Li*,Yiting Pei,Yaoze Liu,Zhijing Zhang,Yinguang Jiang.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films components and emitter clogging under reclaimed water drip irrigation.Irrigation Science.2013,31(6):1251-1263(SCI/EI)[16] Yunkai Li*,Bo Zhou,Yaoze Liu,Yinguang Jiang,Yiting Pei,Ze Shi.Preliminary surface top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iofilms attached on drip irrigation emitters using reclaimed water.Irrigation Science.2013,31(4):557-574(SCI/EI)[17] Yunkai Li*,Haisheng Liu,Peiling Yang,Dan Wu.Analysis on tracing ability of different size particles in drip irrigation emitters with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Irrigation and Drainage.2013,62(3):340-351(SCI)[18] Mingchao Liang,Tianzhi Wang,Yunkai Li*,Peiling Yang,Chengcheng Liu,Pengxiang Li,Weizhi Hao.Structural and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biofilm attached on the surfaces of aquatic plants and gravels in the rivers and lakes reusing reclaimed wastewater.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3,70(5):2319-2333(SCI/EI)[19] Wei Zhao,Yunkai Li*,Chunfa Zhou,Hui Wang,Qun Zhao,Keqiang Zhang,Feng Wang ,Zhiping Huang,Zhiyun Ouyang.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mmonium in eight loams irrigated with reclaimed wastewater from intensive hogpen.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3,69(1):41-49(SCI/EI)[20] Dan Wu,Yunkai Li*,Haisheng Liu,Peiling Yang,Haosu Sun,Yaoze Liu.Simulating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rip irrigation emitter with large body methods.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13,62(3):340-351(SCI)[21] Guibing Li,Yunkai Li*,Tingwu Xu,Yaoze Liu,Hai Jin,Peiling Yang,Dazhuang Yan,Shumei Ren.Effects of average velocity on the growth and surface topography of biofilms attached on the reclaimed wastewater drip irrigation system laterals.Irrigation Science.2012,30(2):103-113(SCI/EI)[22] Yunkai Li*,Yaoze Liu,Guibing Li,Tingwu Xu,Haisheng Liu,Shumei Ren,Dazhuang Yan,Peiling Yang.Surface top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s in reclaimed wastewater and effects on clogging in labyrinth drip irrigation emitters.Irrigation Science.2012,30(1):43-56(SCI/EI)[23] Bo Zhou,Renkuan Liao,Yunkai Li*,Tao Gu,Peiling Yang,Ji Feng,Weimin Xing,Zhichao Zou.Water-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 superabsorbent polymers and its effect on summer maize root growth.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2,126(2):423-435(SCI/EI)[24] Yunkai Li*,Peiling Yang,Honglu Liu,Tingwu Xu,Haisheng Liu.Pressure losses mechanism analyzed with pipe turbulence theory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prediction in labyrinth path of drip irrigation emitter.Irrigation and Drainage.2011,60(2):179-186(SCI)[25] Haisheng Liu,Yunkai Li*,Yanzheng Liu,Peiling Yang,Shumei Ren,Runjie Wei,Hongbing Xu.Flow characteristics in energy dissipation units of labyrinth path in the drip irrigation emitters with DPIV technology.Journal of Hydrodynamics,ser. B.2010,22(1):137-145(SCI/EI)[26] Yunkai Li*,Yingjie Tian,Zhiyun Ouyang,Linyan Wang,Tingwu Xu,Peiling Yang,Huanxun Zhao.Analysis of soil erosion characteristics in small watersheds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and artificial neuronal networks.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0,60(7):1559-1568(SCI/EI)[27] Yunkai Li*,Peiling Yang,Tingwu Xu,Honglu Liu,Haisheng Liu,Feipeng Xu.Hydraulic property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labyrinth flow paths of drip irrigation emitter under micro-pressure.Transaction of ASABE.2009,52(4):1129-1138(SCI/EI)[28] Yunkai Li*,Tingwu Xu,Zhiyun Ouyang,Xiongcai Lin,Honglu Liu,Zhongyong Hao,Peiling Yang.Micromorphology of macromolecular superabsorbent polymer and its fractal characteristics.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9,113(6):3510-3519(SCI/EI)[29] Yunkai Li*,Peiling Yang,Tingwu Xu,Shumei Ren,Xiongcai Lin,Feipeng Xu.CFD and digital particle tracking to assess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abyrinth flow path of a drip irrigation emitter.Irrigation Science.2008,26(5):427-438(SCI/EI)[30] Yunkai Li*,Peiling Yang,Shumei Ren,Tingwu Xu.Hydraulic characterizations of tortuous flow path drip irrigation emitter.Journal of Hydrodynamics,ser. B.2006,18(4):449-457(SCI/EI)[31] 周博,李云开*,裴旖婷,杨培岭,姜银光.再生水滴灌灌水器附生生物膜生长对堵塞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15,31(3):146-151(EI)[32] 李云开*,宋鹏,周博.再生水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的微生物学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5):98-107(EI)[33] 冯吉,孙昊苏,李云开*.滴灌灌水器内颗粒物运动特性的数字粒子图像测速.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3):90-97(EI)[34] Yunkai Li*,Lingyan Wang,Hua Zheng,Hai Jin,Tingwu Xu,Peiling Yang,Xiaokai Tijiang,Zengcai Yan,Zhiheng Ji,Jianli Lu,Zhanfeng Wang,Zhiyun Ouyang.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water eco-environment of Baiyangdian lake with 3S technologies in the past 60 years.Computer an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VIFIP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12,369(N2):434-460(EI)[35] 杜少卿,李云开*,曾文杰,施泽,刘耀泽,高福栋.工作压力对滴灌管迷宫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11,27(增刊):55-60(EI)[36] 李云开*,许廷武,周春发,赵群,林雄财,杨培岭.金属离子对聚丙烯酸钾-丙烯酰胺共聚型SAP交替吸水吸肥特征的影响.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26(3):39-42(EI)[37] 林雄财,李云开*,许廷武,杨培岭,任树梅.不同粒径农用高吸水树脂吸水特性及溶胀动力学研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24(5):116-120(EI)[38]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雷显龙,吴显斌,管孝艳.分形流道设计及几何参数对滴头水力性能的影响.机械工程学报.2007,43(7):109-114(EI)[39] 李云开*,杨培岭,田英杰,任树梅,赵焕勋.强烈侵蚀产沙区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的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3):93-98(EI)[40] 李云开*,刘世荣,杨培岭,任树梅,林雄财.滴头锯齿型迷宫流道消能特性的流体动力学分析.农业机械学报.2007,38(12):59-62(EI)[41]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杨玲,吴显斌.圆柱型迷宫式流道滴灌灌水器平面模型试验研究.农业机械学报.2006,37(4):48-51(EI)[42]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滴灌灌水器流道设计理论研究若干问题的进展与评述.农业机械学报.2006,37(2):158-162(EI)[43]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杨玲.滴灌灌水器迷宫式流道内部流体流动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水利学报.2005,36(7):886-890(EI)[44]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杨玲,吴显斌.滴头性能综合测试平台构建及其在水力特性研究中的应用.农业工程学报.2005,21(S1):104-106(EI)[45]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吴显斌.重力滴灌灌水器水力性能及其流道内流体流动机理.农业机械学报.2005,36(10):61-65(EI)[46]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土壤水分与溶质运移机制的分形理论研究进展.水科学进展.2005,16(6):892-899(EI)[47] Yunkai Li,Peiling Yang,Shumei Ren,Tingwu Xu.Eco-environment water rights and its calculating framework in water resources just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Remote Sensing and Modeling of Ecosystems for Sustainability II/SPIE Symposium on Optics & Photonics.2005,5884:1-11(EI)[48] 张宇,李云开*,欧阳志云,刘健国.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生产灰水足迹及其县域尺度变化特征.生态学报.2014,20(35):1-10[49] 周博,李云开*,宋鹏,许振赐.引黄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的动态变化特征及诱发机制研究.灌溉排水学报.2014,33(Z1):123-128[50] 李云开,冯吉.滴灌灌水器内部水动力学特性测试研究进展.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3,1(32):86-92[51] 李云开*,杨培岭,刘培斌,林健,李建民,郑凡东,刘澄澄,姜银光.再生水补给永定河生态用水的环境影响及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中国水利.2012,5:30-34[52] 冯吉,邹志超,邢伟民,廖人宽,李云开*.都市屋顶绿化草坪草保水剂施用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节水灌溉.2011,11:76-79[53] 焦有权,刘雁征,李仙岳,茅夏健,徐飞鹏,李云开*.微重力滴灌层状土壤入渗特性及湿润模式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1:24-26[54] 李云开,杨培岭,许廷武,刘海生,刘耀泽,孙昊苏.滴灌灌水器堵塞的微生物学机理及控制模式研究进展.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2010:792-798[55] 焦有权,刘雁征,高福栋,姜银光,李云开*.温棚膜面雨水集蓄回用滴灌系统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11:80-83[56] 李云开,刘世荣,张克强,李军幸.磺胺类药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过程的研究进展.中国畜牧兽医.2007,12:141-144[57]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王勇.圆柱型灌水器迷宫式流道内部流体流动分析与数值模拟.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5,20(6):736-743[58]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吴显斌,杨玲.滴头分形流道设计开发平台建设及其关键技术内容.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569-574[59]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邱信蛟.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中国水利.2004,11:18-19[60] 李云开,杨培岭,刘洪禄.保水剂农业应用及其效应研究进展.农业工程学报.2002,18(2):182-187[61] 李云开,杨培岭,刘洪禄.SMP-01土壤水分传感器性能测试.农业工程学报.2002,18(4):50-53[62] 李云开,杨培岭,刘洪禄.保水剂在农业上的应用技术与效应.节水灌溉.2002,106(2):12-16 申请发明专利26项,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20项。[1]李云开;周博;王天志;吴乃阳. 国家发明专利:滴灌灌水器附生生物膜模拟培养装置及其应用.2014.专利号:201410105514.3[2]李云开;刘秀娟;王克远;周云鹏;徐飞鹏. 国家发明专利:微纳米气泡加氧滴灌系统及方法.2014.专利号:201410089776.5[3]李云开;王天志;冯吉;裴旖婷.国家发明专利:滴灌系统管壁附生生物膜培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专利号:201410076970.x[4]李云开;冯吉;宋鹏;裴旖婷;张志静.国家发明专利:防止滴灌灌水器堵塞的加酸氯控制方法及系统.2014.201410022695.3[5]李云开;刘秀娟;徐飞鹏;王昕然;张庆龙;贾瑞卿.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水肥气一体化滴灌系统及滴灌方法.2014.专利号:201310098954.6[6] 李云开,施泽,张庆龙,徐飞鹏.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温室作物理想调控灌溉系统及灌溉方法. 2014. 专利号:ZL201210535166[7] 李云开,刘中伟,宁兹功,郎琪.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水河道减渗的方法. 2014. 专利号:ZL201210477187[8] 李云开,冯吉.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含沙水源滴灌用沉沙池及其优化方法. 2014. 专利号:ZL201210455280[9] 李云开,郎琪,樊晓璇,施泽,唐洋博.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多孔介质生物堵塞模拟测试装置及模拟测试评估方法. 2014. 专利号:201210324287.4[10] 李云开,孙昊苏,冯吉,徐飞鹏.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自清洗抗生物膜堵塞的地表滴灌专用灌水器. 2014. 专利号:ZL201210166732[11] 李云开,孙昊苏,杨培岭,徐飞鹏.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型抗堵塞地下滴灌管及制造方法.2013.专利号:ZL201210014996.2[12] 李云开,冯吉.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反冲洗组合过滤器.2013.专利号:ZL201210001658.5[13] 李云开,吴丹,杨培岭,孙昊苏.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引黄滴灌用片式灌水器.2013.专利号:ZL 201110273140.2[14] 李云开,杨培岭,刘澄澄,李鹏翔,梁名超,毛晓敏.国家发明专利:河湖包气带渗滤性能的模拟调控系统及其方法.2013.专利号:ZL201110216894.4[15] 李云开,张庆龙,徐飞鹏,贾瑞卿.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滴灌加氧方法及装置.2013.专利号:ZL201110411130.0[16] 李云开,孙昊苏,杨培岭,刘耀则,吴丹,徐飞鹏,杜少卿,郭文哲.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滴灌灌水器抗堵塞性能综合测试装置.2013.专利号:ZL201110121453.6[17] 李云开,刘海生,杨培岭,徐宏兵,刘洪禄,徐飞鹏.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滴灌灌水器迷宫流道内流动的全场测试方法.2012.专利号:ZL201010163676.4[18] 李云开;郎琪;杨培岭;任树梅;梁名超;路璐;张庆龙.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湿地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模拟监测装置.2012.专利号:201210001634.x[19] 李云开;裴旖婷;吴丹;周博;施泽;杜少卿.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特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及测试系统.2011.专利号:201110414418.3[20] 李云开;孙昊苏.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叠片式自适应滴灌灌水器及其使用方法.2011.专利号:201110327831.6 [1]“农业化学节水调控关键技术与系列新产品产业化开发及应用”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3名)[2]“京郊主要果蔬农业化控节水集成技术的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获200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6名)[3]“智能决策精量灌溉施肥系统研发与应用”获200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3名)[4]“生态灌区建设的支撑技术体系与综合模式研究及应用”获201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第4名)[5]“《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学》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实践”获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4名)[6]“专业大类招生环境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2011年度中国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4名)[7]“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学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实践”获2008年度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第5名)[8]“滴灌灌水器迷宫流道内流动特征的DPIV测试及CFD模拟”获第十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第1名)[9]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杨玲,吴显斌.“重力滴灌灌水器水力性能及其流道内流体流动机理”一文获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6[10] 杨培岭,李云开,任树梅.“全紊流滴灌灌水器设计开发的思路与方法”一文被评为“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优秀论文”.2006[11] 杨培岭,李云开.“北京市农村水管理发展战略研究”获“2006年度北京科协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奖三等奖”.2007[12]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的生态环境需水理论与计算方法.第八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2005[13] 博士学位论文“滴头分形流道设计及其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获“2005年度中国农业大学十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 2012年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 2012年获“第十四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3] 2012年获“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奖”[4] 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 2009年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计划[6] 2008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7] 2011年获“201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套餐工程突出贡献专家”称号[8] 2012年获“973计划‘海河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项目优秀青年人才”称号

  • 索引序列
  • 水利学报是不是ei
  • 兵工学报是不是ei
  • 微波学报是不是ei
  • 化工学报是不是ei
  • 灌溉排水学报是ei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