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一本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centralsouthuniversityofforestryandtechnology),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建设高校,是湖南省属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六所高校之一,亦是湖南省第一个拥有研究生院的省属高校,省部共建大学、省属重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湖南省重点本科院校,在全国招生分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以及专科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简称“林科大”或“中南林”(CSUFT),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
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省属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湖南省2011计划建设高校。
建有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学校是湖南省属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六所高校之一,亦是湖南省第一个拥有研究生院的省属高校,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艺等九大学科门类。
是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研究生推免权、以林业科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扩展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0月,该校共有专任教师1581人,其中,教授248人,副教授668人;博士生导师82人,硕士生导师535人。
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人。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入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0人;有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8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22人。
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讲座教授7人、湖南省“百人计划”7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3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7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霍英东教育基金奖”3人;国家创新研究团队1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二本,而且在二本中算实力相当强的学校了。下面是学校简介。(看学校实力关键是看学校的博士点,硕士点,校园面积,教授人数,国家重点学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过49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等八大学科门类,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富有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12万多名各级各类人才。学校现分长沙、株洲两校区。 学校现设27院5部3所3中心: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环境艺术设计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建筑与力学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旅游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基础课部)、计算机科学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学院(体育课部)、公共管理学院、音乐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留学生院、研究生教育学院(研究生部)、社会科学教学部、大学外语教学部、涉外学院、国际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企业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华天旅游酒店管理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生物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流变力学与材料工程研究所、林业遥感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林学、林业工程),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生态学、森林培育、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工程、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植物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林业工程、林学),40个硕士点(植物学、林木遗传育种、动物学、森林培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森林保护学、生态学、森林经理学、机械设计及理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林业经济管理、环境科学、林业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农业推广、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应用化学、设计艺术学、发酵工程、生理学、环境工程、水生生物学、食品科学、微生物学、果树学、神经生物学、企业管理、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学、生物物理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结构工程)。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森林培育、木材科学与技术)、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生态学、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森林保护学)、9个省重点学科(森林培育、生态学、森林经理学、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森林工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科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现设59个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技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生态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木材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森林工程、土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林产化工、生物工程、城市规划、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自动化、测绘工程、物流工程、软件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力学、园艺、林学、园林、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汉语言、英语、日语、法语、朝鲜语、俄语、广告学、艺术设计、音乐表演、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社会体育、会计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工程管理、物流管理);有7个国家管理的专业点(林学、环境科学、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艺术设计、园林、旅游管理),9个省重点专业(林学、工业设计、木材科学与工程、园林、林产化工、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生物技术、艺术设计)。 全日制在校学生达3.2万人。教职工2375人,其中,教授154人,副教授533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8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5人,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梯队,1人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 拥有1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占地面积1963亩,建筑面积91.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62亿元,设备总值1.34亿元,图书馆藏书238万册,办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等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近三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61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48”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9项,省部级项目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2001年以来,学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675篇,出版专著80余部。学校具有招收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荷兰、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挪威、瑞典、德国、奥地利、印度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版格式要求如下。1、论文篇幅不超过10000字(含正文,图,表,参考文献和摘要)中文文题不超过20字。2、文稿版式参照样文执行,样文可在本刊网站上查询过刊。3、论文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通信作者,文摘,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与中文相应的英文部分。
经查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不在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内复合影响因子:0.325 综合影响因子:0.204 主办: 西南民族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3-2843CN: 51-1672/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7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是西南林学院主办的林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以下方面的文章:
1、林学基础理论经、森林培育学与经营管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森林生态与自然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木材料工业与装饰工程、林产化学与工业、林业机械与土木工程、园林植物与风景园林、林业经济与管理、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
2、刊登数、理、化等基础科学在上述专业方面的应用研究报告;
3、刊登国内外有关林业、森林工业各主要学科的研究进展、科研成果或学术探讨等文章。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创新发行方式,增强展示林业科技成果的窗口意识,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立足服务于西南林业的发展,及时捕捉、传播林业科学技术的新动态、新进展,推广交流林业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发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在推动西南林业科研、教学和产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因子不断提高,2017年影响因子位居云南省高校学报前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有两种,自科版是核心【已更名】,社科版不是核心。1、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ISSN: 1672-5379CN: 50-1157/C创刊时间:1987复合影响因子:0.410 综合影响因子:0.243 2、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一直都是核心期刊,最新版【第六版】也有其大名。曾用刊名: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2007年1月起,《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2642CN: 50-1189/N创刊时间:1957复合影响因子:0.950 综合影响因子:0.660
中文核心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前身为《西南石油学院学报》,创刊于1960年,是经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西南石油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以报道石油科技为主的学术性期刊。2008年1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正式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086,国内统一刊号CN 51-1718/C。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8年获“中国高校优秀期刊”称号。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已被国外著名数据库Elsevier、美国石油文摘(PA)、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以及国内大型数据库CP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石油文摘》等收录。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石油专业领域中具有创造性或创新性的学术与技术论文、基础理论研究论文、前沿问题的讨论与争鸣,突出反映石油天然气工业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设有地质勘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化学工程与化工、石油机械工程、博导论评、探讨与争鸣等板块,是大、专院校师生,研究院、所科研人员和石油科技工作者发表研究成果、进行信息交流、汲取学术精华的理想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277/U国际标准刊号:ISSN 0258-2724国内发行代号:62-104国外发行代号:BM853出版周期:双月刊邮编:610031收录情况:全国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刊物。主要刊登理工类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验研究、学术讨论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科技信息报道。读者对象主要为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师和学生等。《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已被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Compendex)、德国数学文摘, 以及中国数学、力学、岩土工程、机械工程、无线电等众多文摘作为引文源。
网络问题。因为网络太差,所以进不去,点击刷新即可。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简介《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月刊)创刊于1956年,是中南大学主办的一本以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地质采矿、矿物工程、有色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自动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应用数理化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可供有关高等院校师生,研究院研究人员、厂矿企业及地质队工程技术人员在教学、科研和生产工作中参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以矿物、冶金、材料、化学化工、机电、信息、地质、采矿、土木等专业学科为主的科技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前身是《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收录情况被《工程索引》(EI Compendex)、《化学文摘》《金属文摘》《铝工业文摘》《科学文摘》《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文摘杂志》等国外知名检索刊物列为来源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冶金文摘》《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地质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有色金属文摘》等国内文摘刊物收录。被列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等国内数数据库。获奖情况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等、全国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一等奖、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等,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刊名: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主办:中南大学周期:月刊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2-7207CN:43-1426/N邮发代号:42-1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工业大学学报创刊时间:1956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SA 科学文摘(英)(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EI 工程索引(美)(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1 投稿要求:1.1 来稿内容新颖,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文字精炼,无保密内容。投稿时需交原稿2份,并提交采用Word软件生成的电子文档。来稿在4个月内未收到处理结果,可自行改投它刊。1.2 论文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作者简介、通讯作者、文摘、关键词、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与中文相应的英文部分(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文摘、关键词)。1.3 在论文首页地脚处标注作者简介、通讯作者及及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包括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民族、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通讯作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学历、职称、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论文若有基金项目资助,请在论文首页脚处标注基金项目名称及其编号。1.31 论文篇幅(含正文、图、表、参考文献和摘要):一般不超过10000字。1.32 文稿版式:参照样文执行。1.33 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1.34 全部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姓名之间以“,”分隔。1.35 作者工作单位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省名、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1.4 中文摘要达300~350个字,内容包括方法、结果、结论,要具体、详细,不能空泛而谈;英文摘要有与中文摘要对等的信息量(不少于150个实词,符号和缩略语应加以说明)。还应包括论文题名、作者姓名、单位、城市名及关键词的英文。1.5 关键词应有3~8个。词与词之间用“;”分隔。英文关键词:其内容、数量和顺序,均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符号和缩略语应予说明。1.6 中图分类号应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找。1.7 英文文题除第一字母及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第一个词不用冠词。1.8 作者姓名:顺序排列与中文相同;姓名之间以“,”分隔。中国作者姓名应按汉语拼音写法:分姓、名两部分;姓在前,名在后,均不缩写;两者之间,以空格分开;姓的全部字母大写,名的第一字母大写,其余小写。1.9 作者单位的英文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缩写。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后加国名。1.10 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应格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与单位》,正确使用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正确使用字符的正体和斜体;量的符号(如: x,y,z)、一般函数等用斜体。矢量(向量)、矩阵、张量的符号用黑斜体。1.11 SI词和量单位应该用正体,量数值与量单位之间空1/4汉字的间隔。数字一律用正体表示。1.12 前言不写编号和标题。前言内容应对前人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具体的归纳和总结,不笼统、空泛。前言中不出现图、表。1.13 图、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连续编码。例:图1、表2、文献[3]、式⑷、定理5等。1.14 插图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图。1.141插图要有图号和简明扼要的图题。分图要有分图号和简明扼要的分图题。图题要有自明性,不空泛。1.142 直角坐标的函数图只画坐标,不画其他边框;坐标刻度方向朝图内。坐标刻度应等间距,分度值宜为整数。1.143 照片或灰度图:应主题鲜明,反差适当,边界规正,注明方向。图片需指明放大或缩小的比例时,应当在图上以标尺表示,而不应使用“倍数”或“分数”。1.15 表格(指量表)应采用三线表。“三线”指表头顶线、表头底线、数据表底线。1.151 表格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表。表格要有表格序号和简明扼要的表题。表题要有自明性,不空泛。1.16 参考文献只列出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新的、重要的、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数量不应少于15条。采用顺序编码制。为便于国际检索,要求将非英文的参考文献译成英文(即中文文献还需附对应的英文文献)。1.161 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其中:国外作者姓用全称,名字部分用缩写,缩写后不加缩写点。1.7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中南大学 邮编:410083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2 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2.1 连续出版物:[标引序号] 作者.文题[J].期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1]刘文辉,张新明,李惠杰,等.固溶处理对7A55铝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8⑴:41-45.2.2 专 著:[标引序号]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2] 邱冠周,姜 涛,蔡汝卓,等.冷固结球团直接还原[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2.3 译 著:[标引序号] 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3]康塔尼克.数据挖掘:概念、模型、方法和算法[M].闪四清,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4 论文集:[标引序号] 作者.论文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4] MA Ting-xi,LU XUE-shu.Computer aided analysis of the penetration of mounted tillage implement[C]//ZHANG Wei,GUO Pei-yu,ZHANG Sen-wen.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rural development.Beijing: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1992:157-160.2.5 学位论文:[标引序号] 作者.论文名[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5]张邦胜.新型硫化剂制备硫代钼酸根的试验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系,2001.2.6 专 利:[标引序号] 作者.专利名:国别,专利号[P].发告日期或公开日期.[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中国,881056073[P].1989-07-26.2.7 技术标准:[标引序号] 技术标准号,技术标准名称[S].[7] GB 6432—86,饲料粗蛋白的测定方法[S].2.8 技术报告:[标引序号] 作者.报告名[R].所在城市:单位,年.[8]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貌岸然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2.9 报纸文章:[标引序号] 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9]王 静.管理教育更应重视本科生[N].科学时报,2002-06-13(B1).
1.曹福亮著. 《中国银杏》. 南京:江苏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曹福亮著.《银杏》.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3.曹福亮主编. 《中国银杏志》.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4.Cao Fuliang著. 《Ecological Basis for Ginkgo Agroforestry》(英文版).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5.曹福亮主编. 《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6.曹福亮主编. 《银杏培育机理与加工利用》.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7.曹福亮编著. 《南方型杨树栽培原理与实践》. 哈尔滨:东北林业出版社,19998.曹福亮合著. 《黑杨派南方型杨树无性系速生丰产技术论文集》.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899.曹福亮主编. 《中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耐盐耐旱机理研究》.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10.曹福亮, 方升佐主编. 《水分(淹水)胁迫与林木适应性》.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1.曹福亮编译. 《Forest Ecology》. 美国Pearson出版集团,200512.曹福亮参编. 《中国名树名花名鸟》(中国名树部分任主编.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3.曹福亮参编. 《中国竹林培育》.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14、曹福亮主编. 《营林试验》.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15.曹福亮主编.《森林培育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待出版16.曹福亮主编.《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待出版 1. Fuliang (Sam) Cao. Ecological Basis for Ginkgo Agroforestry Systems, Ph.D. 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20042. FL Cao, W Conner. Effect of Flooding on Physiology, Biomass and Growth for Poplar. J. For. Eco. Manag. 1998,46(3):57-623. FL Cao. Effect of Flooding on Physiology, Biomass and Growth of Ginkgo.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ry Management, UBC, 19984. FL Cao, LX You. Characteristics of Ginkgonic Pollens.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and Environment,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19965. FL Cao, SX Lu. Productivity, Microclimatic and Economic Effects of Poplar-crop Complex System. The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and Environment,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19966. Huanchao Zhang, Cao Fuliang, Fang Shenzuo.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n Phosphorus Losses from Paddy Soils: A Case Study in Taihu Lake Region. Plant Ecology, 2003, 26 (2-3): 229-2367. R Parresol, FL Cao. Effect of flooding on Poplar Grystritity. South Forest Station, 19988. Wang Guoxia, Cao Fuliang, Chen Jun. Progress in researches on the Pharmaceutical Mechanis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Ginko Biloba Extract on Various Kinds of Diseases.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06,12(3):234-2399. Huanchao Zhang, Cao Fuliang, Fang Shenzuo. 2003.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n Phosphorus Losses from Paddy Soils: A Case Study in Taihu Lake Region. Plant Ecology.10. 曹福亮,花?斌,汪贵斌,等.野生银杏资源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25(1):22-2711. 曹福亮,黄敏仁,桂仁意. 银杏主要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9(6): 1-612. 曹福亮,金继良,汪贵斌. 截干萌芽在银杏叶用园培育中的应用机理.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5):60-6313. 曹福亮,郭起荣,胡松竹. 银杏施肥的向量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3(1):89-9214. 曹福亮,方升佐,唐罗忠.美国落羽杉种源试验初报—种子特性与苗期生长测定.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19(1):65-7115. 曹福亮,方升佐,吕士行. I-69/55杨速生丰产栽培原理与实践.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18(3):27-3216. 曹福亮.林分密度对南方型杨树木材性质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18(2):41-4617. 曹福亮, 罗伯特.法门.人工淹水逆境处理对美洲黑杨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7(2)18. 曹福亮,楼崇.毛竹林出笋与幼竹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竹子研究汇刊,1991,10(1):64-71.19. 曹福亮,徐锡增,吕士行.黑杨派南方型杨树密度效应规律的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1,15(3):12-2020. 曹福亮,易世基.数量化毛竹林新竹产量得分表的编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1, 15(1):9-1521. 曹福亮,朱义君,罗伯特.法门.淹水胁迫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 17:31-3722. 汪贵斌,曹福亮,柳学军,等.落羽杉种源木材微纤丝角和纤维形态的变异.林业科学,2007,43(6):117-12223. 汪贵斌,曹福亮. 土壤盐分及水分含量对落羽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 12):2396-240024. 汪贵斌,曹福亮,张往祥. 银杏品种耐盐能力的研究. 林业科学,2003,39(5):168-17225. 桂仁意,曹福亮,沈惠娟,谢寅峰. 石竹试管苗成花与多胺代谢的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5(2):32-3526. 曹福亮,王国霞,汪贵斌,等.银杏雄株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5-4127. 曹福亮,桂仁意,张往祥,等.银杏栽培品种指纹图谱研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84-10028. 曹福亮,汪贵斌,张往祥,等.银杏遗传图谱的构建研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58-6629. 曹福亮,郝明灼,张往祥.银杏不同杂交组合叶用良种苗期选择.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21-12530. 曹福亮,桂仁意,张往祥,等.银杏主要栽培品种种子性状变异及聚类分析.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34-14631. 曹福亮,贾春峰,张往祥,等.银杏母树结实性状与种子营养成分差异分析.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76-18132. 曹福亮,梁礼才,张往祥,等.银杏半同胞家系叶用良种苗期选择.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64-17033. 曹福亮,陈军,汪贵斌,等.7个银杏杂交F1代生长和光合性能的差异分析.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71-17534. 曹福亮,陈军,汪贵斌,等.银杏的生长和生理对硒的响应.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292-29635. 张往祥,曹福亮. 高温期间水分对银杏光合作用和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2,15(6):672-67936. 陈颖,曹福亮,李淑娴,谢寅峰. 喜树不定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5):57937. 汪贵斌,曹福亮. 盐分和水分胁迫对落羽杉幼苗的生长量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林业科学, 2004,40(6):56-6238. 陈颖,曹福亮,谢寅峰,张春雷. 5个银杏优良品种成熟胚离体繁殖培养基的选择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 11):2025-203239. 汪贵斌,曹福亮. 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落羽杉根茎叶营养水平的差异. 林业科学研究,2004,17(2):213-21940. 吴家胜,曹福亮,应叶青. 银杏苗期施P效应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2003,16(2):171-17641. 汪贵斌,曹福亮,游庆方,祁稳红. 盐胁迫对4树种叶片中K+和Na+的影响及其耐盐能力的评价.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1,10(1):30-3442. 谢友超,曹福亮,吕祥生. 截干对叶用银杏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01,14(3):340-34443. 汪贵斌,曹福亮,方升佐. 银杏叶用园建园材料选择的研究. 林业科学,2000,26(4):26-3144. 方升佐,曹福亮,戴蒲英.不同种子预处理方法对提高三树种幼苗耐盐性的效应.植物资源与环境,1997,6(1):35-4045. 王国霞,曹福亮.4个银杏主要产区的银杏花粉营养成分比较研究.浙江林业科技,2007,27(3):8-1146. 王国霞,曹福亮,汪贵斌,等.不同地区银杏花粉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差异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3):34-3847. 赵林果,曹福亮,喻涛,等.银杏叶生产饲料复合酶的固态发酵条件及产物分析.林产化学与工业,2007,27(2):76-8048. 陈颖,曹福亮.银杏愈合组织诱导的叶源建立及高黄酮外植体的筛选.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2):150-15549. 朱宇林,曹福亮,谭萍.Cd单一及其与Pb复合胁迫对银杏叶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5):7-1150. 郑军,曹福亮,郁万文.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生育后期银杏叶品质的影响.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5):564-56851. 陈颖,曹福亮,甘习华.不同状态银杏愈伤组织蛋白质电泳分析及电镜观察.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1):2239-224352. 汪贵斌,曹福亮.土壤盐分和水分胁迫对落羽杉叶片中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6):32-3653. 柳学军,曹福亮,汪贵斌. 不同落羽杉种源木材密度的变异.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4):51-5454. 周兴元,曹福亮. 遮荫对假俭草抗氧化酶系统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3):32-3655. 朱宇林,曹福亮,汪贵斌. Cd Pb胁迫对银杏光合特性的影响.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1):47-5056. 柳学军,曹福亮,汪贵斌. 落羽杉优良种源选择.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30(2):47-5057. 朱宇林,曹福亮,汪贵斌. Cd、Pb处理对银杏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2006,25(3):35-3858. 陈颖,曹福亮.不同银杏外植体器官的分化.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34(6):4-6,1259. 陈颖,曹福亮,稀土对银杏组培芽苗生长及其不定根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6):54-5660. 周兴元,曹福亮,盐胁迫对草坪草金属离子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6):31-3461. 景茂,曹福亮,汪贵斌. 土壤水分含量对银杏光合特性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4):83-8662. 王凌晖,曹福亮,汪贵斌. 何首乌野生种质资源的RAPD指纹图谱构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4):37-4063. 莫昭展,曹福亮,汪贵斌. 银杏分子技术的研究进展. 广西植物, 2005,25(4):356-36164. 周兴元,曹福亮. 土壤盐分胁迫对三种暖季型草坪草保护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3):336-34165. 景茂,曹福亮,汪贵斌. 土壤水分含量对银杏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3): 5-866. 周兴元,曹福亮. 土壤盐分胁迫对假俭草结缕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3):408-41267. 王凌晖,曹福亮,汪贵斌. 何首乌RAPD分析的最佳PCR条件筛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2):265-26968. 王凌晖,曹福亮,汪贵斌. 银杏优质丰产园建园技术的研究进展.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1):102-10669. 桂仁意,曹福亮. 银杏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8(3):99-10470. 汪贵斌,曹福亮. 土壤盐分及水分含量对落羽杉光合特性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3):14-1871. 李亦凡,曹福亮. 不同处理对银杏雄株扦插生根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2):77-7972. 汪贵斌,曹福亮,王麒. 土壤盐分含量对落羽杉营养吸收的影响.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24(1):58-6273. 周兴元,曹福亮,刘国华. 两种暖季型草坪禾草对土壤持续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草业学报,2004,13(1)84-8874. 桂仁意,曹福亮,沈惠娟,谢寅峰. 多胺代谢对石竹试管苗成花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4):27-3075. 汪贵斌,曹福亮. 盐胁迫对落羽杉生理及生长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7(3):11-1476. 桂仁意,曹福亮,沈惠娟,谢寅峰.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竹试管成花及内源激素与多胺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1):6-1077. 汪贵斌,曹福亮. 落羽杉抗性研究综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6):78-8278. 张露,曹福亮. 石蒜属植物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3(3):375-37879. 谢友超,曹福亮,李荣锦. 施肥对叶用银杏生长及叶产量的影响. 江苏林业科技,2000,27(6):9-1280. 谢友超,曹福亮,姚志刚,等. 截干对叶用银杏生长及树形的影响英文.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6):11-1681. 张往祥,曹福亮,吴家胜. 遮阴对银杏光合性能及其叶片产量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0(4):11-1582. 汪贵斌,曹福亮,褚生华.银杏叶优良单株生长特性研究.林业科技开发,1998,(5):18-2083. 汪贵斌,曹福亮,郭起荣.淹水对银杏生长及生理的影响.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 20(2):237-24184. 方升佐,曹福亮.杨树短轮伐期经营的现状和前景,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7(增刊):50-5585. 郁万文,曹帮华,曹福亮.刺槐生长及盐离子吸收分配对干旱和旱盐胁迫的响应.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3):290-29686. 朱宇林,温远光,曹福亮. 短周期尾巨桉连栽林分生产力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28(1):90-9487. 王凌晖,赵绍文,曹福亮. 基肥对厚荚相思生长及叶片营养状况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1):101-10388. 吴家胜,应叶青,曹福亮. 银杏施肥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5(3):402-40589. 吴家胜,张往祥,曹福亮. 氮磷钾对银杏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1):63-6690. 陈颖,谢寅峰,曹福亮. 稀土在组织及细胞培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23 ( 4):380- 38491. 吴家胜,应叶青,曹福亮. 施磷对银杏叶产量及黄酮含量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1):18-1992. 吴家胜,张往祥,曹福亮. 银杏苗期施氮的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30(2):173-17793. 张往祥,李群,曹福亮. 杂交马褂木叶片发育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格局.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2,11(4):9-1494. 张往祥,吴家胜,曹福亮. 氮磷钾三要素对银杏光合性能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6):810-81595. 吴家胜,应叶青,曹福亮,张往祥. 施氮对银杏叶产量及黄酮含量的影响.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4):372-37596. 张往祥,吴家胜,曹福亮. 光强对银杏光合作用和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6):5-997. 张露,王光萍,曹福亮. 石蒜类植物无性繁殖技术.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4):1-598. 汪贵斌,袁安全,曹福亮,土壤水分胁迫对银杏无机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9(6):15-1899. 曹福亮.银杏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2-17100. 包宏,杨小虎,贾向东,曹福亮. 银杏花粉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 23(4):56-58101. 曹福亮,王国霞,汪贵斌,等.银杏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的优化.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0-34102. 莫昭展,曹福亮,符韵林.银杏栽培品种种子性状的变异及主成分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96-11100,11103103. 曹福亮,桂仁意,汪贵斌,等.银杏ITS序列及进化地位研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67-83104. 曹福亮,赵林果,汪贵斌. 生物转化银杏叶制备复合型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江苏林业科技,2006,33(2):44-47105. 曹福亮,陈桂银,汪贵斌,等. 银杏叶生物饲料添加剂对黄羽肉仔鸡生长及免疫的影响. 江苏林业科技,2006,33(2):16-17106. 曹福亮,徐立安,丁翠柏.银杏叶用林优良品种和优良单株选择.江苏林业科技,1996,23(1):12-14107. 曹福亮,方升佐.耐盐杨树新无性系的筛选-杨树新无性系耐盐水平的综合评定.江苏林业科技,1994,(3):1-6108. 莫昭展,曹福亮,汪贵斌. 控制授粉的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期选择研究.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2):6-9109. 曹福亮,赵永艳,张往祥. 盐胁迫对南方7个造林树种生理特性的影响.山东林业科技,1997,(6):1-8110. 王凌晖,曹福亮,陈义高,桂仁意. 银杏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综述. 林业科技开发,2003,17(5):10-12111. 赵永艳,曹福亮,褚生华.银杏花粉特性的初步研究.江苏林业科技,1997,24(3):6-9112. 曹福亮,郝明灼,汪贵斌,等. 银杏不同杂交组合材用良种苗期选择.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15-120113. 王凌晖,曹福亮,汪贵斌. 何首乌茎段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林业科技开发, 2005, 19(1):52-54114. 陈颖,曹福亮,李淑娴,谢寅峰. 喜树茎段不定芽的诱导及再生系统的建立 经济林研究,2004. 22(1):8-1115. 曹福亮,汪贵斌,张往祥,等.银杏种核特性的初步研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47-163116. 曹福亮,陈军,张往祥,等.硒对14个银杏杂交品种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影响.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82-186117. 陈颖,曹福亮.银杏组培快繁和体胚发生技术研究进展.林业科技开发,2006,20(6):10-14118. 欧祖兰,曹福亮.植物耐热性研究进展.林业科技开发,2008,22(1):1-5119. 曹福亮,花?斌,汪贵斌,等.野生银杏资源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8-23120. 方升佐,徐锡增,单兴寿,曹福亮. 杨树超短轮伐期经营的生产力及材性的研究.林业科学,1996,32(4):334-342121. 曹福亮,汪贵斌,张往祥,等.N、P、K肥对银杏生长和总黄铜含量的影响.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03-308122. 郑军,曹福亮,汪贵斌,等.高温对银杏品种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林业科技开发,2008,22(1):13-16123. 曹福亮,潘静霞.银杏木材制备活性炭的研究及应用前景.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83-387124. 方升佐,吕士行,徐锡增,唐罗忠,曹福亮. 南方地区杨树胶合板材定向培育技术的研究. 林业科学,1999,35(6):120-124125. 方升佐,徐锡增,吕士行,唐罗忠,曹福亮.中短轮伐期杨树纸浆林LAI及生物生产力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998,9(3):225-230126. 朱灿灿,史锋厚,沈永宝,曹福亮. PEG处理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2007,26(8):63-67127. 赵林果,李同军,唐莹,汪贵斌,曹福亮.利用银杏叶制备酵母饲料添加剂的优良菌筛选及其培养条件.林产化学与工业,2007,27(3):37-41128. 桂仁意,金爱武,高培军,曹福亮.银杏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序列初步分析.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1):17-21129. 曹福亮,潘静霞,张往祥,等.银杏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及孔径分布研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447-452130. 莫昭展,曹福亮,符韵林.银杏杂交子代药用质量指标的变异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78-7880131. 郁万文,曹福亮,汪贵斌,等.盐选分级后银杏种实品质初步分析.江苏林业科技,2007,34(2):1-5,32132. 曹福亮,张往祥,汪贵斌,等.配比施肥对银杏生长和总黄铜含量的影响.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25-331133. 王国霞,曹福亮,汪贵斌,张往祥.不同地区银杏花粉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性.林业科技开发,2007,21(1):37-39134. 莫昭展,曹福亮,符韵林.银杏雄株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30-8131,8133135. 曹福亮,潘静霞,张往祥,等.银杏活性炭制备工艺条件的研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460-465136. 汪贵斌,曹福亮,王峰. 加热温度对银杏花粉制品特性的影响.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4):65-67137. 周兴元,曹福亮. NaCl胁迫对几种暖季型草坪草的影响. 草原与草坪,2005,4:66-69138. 曹福亮,殷有志,陈军.新疆伊宁银杏引种初报.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87-189139. 莫昭展,曹福亮,汪贵斌,等.银杏种子性状的变异分析.河北林业科技,2006(4):1-5,12140. 陈桂银,曹福亮,汪贵斌. 银杏叶生物饲料添加剂对黄羽肉仔鸡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江苏林业科技,2006,33(2):18-20141. 郝明灼,曹福亮,汪贵斌. 银杏杂交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林业科技开发. 2005,19(6):5-8142. 周兴元,曹福亮,陈国庆. 四种暖季型草坪草几种生理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草原与草坪,2003,4:29-32143. 周兴元,曹福亮,陈志明. 遮荫对几种暖地型草坪草成坪速度及其景观效果的影响. 草原与草坪,2003,2:24-29144. 周统建,曹福亮.银杏木材的加工利用的研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473-478145. 赵永艳,曹福亮,谢友超.银杏叶有效成分及栽培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江西林业科技,1997,(4):29-30146. 陈颖,曹福亮.银杏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黄酮类化合物的产生.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236-239147. 刘运华,王凌晖,曹福亮,韦原莲,韦立秀.何首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486-5486,5511148. 吕柳,周洁,曹福亮,等.江苏银杏产业化研究.林业经济,2007,10:21-24149. 戴文圣,黎章矩,曹福亮,程晓建,喻卫武,符庆功.我国榧树研究文献分析.浙江林业科技,2006,26(4):51-57150. 戴文圣,黎章矩,曹福亮,等.香榧林地土壤及其种子矿物元素含量分析.浙江林业科技,2006,26(2):14-18151. 王国霞,曹福亮,陈军.银杏叶提取物对不同类型疾病的药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77-382152. 郝明灼,曹福亮,张往祥,等.银杏不同雄株花粉外观形态的变异.林业科技开发,2006,20(5):53-55153. 莫昭展,梁海清,曹福亮.利用RAPD标记进行银杏雄株无性系的识别.福建林业科技,2006,33(3):1-4,9154. 王峰,陈颖,曹福亮. 加热时间对银杏花粉制品特性的影响.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4):70-71155. 王国霞,曹福亮.银杏的生物农药防治机理及开发利用现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73-376156. 王峰,陈颖,曹福亮. 银杏花粉制品的开发研究.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4):62-64157. 张往祥,周兴元,曹福亮. 夏季土壤干旱对3种暖季型草坪草形态景观和生理参数的影响. 江苏林业科技,2002,29(6):8-14158. 顾炜江,曹福亮.银杏专家系统方案设计.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479-487159. 万贤崇,赵永艳,俞元春,曹福亮,陈强,张爱平.大气污染及盐胁迫对银杏的危害.林业科技开发,1997,6:44-45160. 潘静霞,曹福亮,汪贵斌,等.银杏木醋液对作物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466-472161. 史锋厚,喻方圆,沈永宝,曹福亮. 超低温贮藏对油松种子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6):119-122162. 朱宇林,温远光,谭萍,梁宏温,曹福亮.尾巨桉速生林连栽生长特性的研究 林业科技. 2005,30(5):12-15163. 曹福亮,潘静霞,张往祥,等.银杏活性炭对有毒气体和重金属离子吸附作用的研究.银杏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453-459164. 鞠建明,钱士辉,钱大玮,曹福亮,汪贵斌,段金廒.银杏半同胞家系种质资源质量的分析与评价.林业科技开发,2007,21(6)32-34165. 楼崇,唐二春,汪贵斌,张往祥,曹福亮. 施肥对苗期银杏叶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1):61-64。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文核心。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批入编期刊、万方数据(China info)科技期刊群来源期刊。并被国内外著名的检索刊物如《ZR》、《CA》、《FA》、《FP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国际农业与生物学研究中心:国际版》、波兰《哥白尼文摘》、美国《ABS》、ISI Web of Science、《中国林业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竹类文摘》等数据库收录。 获得荣誉:先后获全国高校优秀学术期刊一等奖、江苏省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2002年入选“江苏期刊方阵”,并获优秀期刊称号,2004年再次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江苏省优秀科技期刊等荣誉,2006年首届全国高校学报精品·优秀·特色期刊中的优秀科技期刊,2008年第二届全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中优秀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