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自己写 百度知道是没时间 给你写一篇那么长的论文的,哎。。
也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金盈波 通过近年来财务管理及会计工作的实践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本文简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希望以此来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资料。【作者单位】:临海市杜桥中学 浙江临海【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分类号】:F232;F275【DOI】:CNKI:ISSN:1672-2949.0.2007-S4-086【正文快照】: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99%,其快速发展对我国的市场经济起到了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及发展。1会计信息化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会计信息化必将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企业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要求企业必须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那么企业的经营者就必须及时了解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同时还要对外部市场环境有所了解,这就需要有充足的市场信息和财务管理信息,而会计信息化系统正是集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与会计决策支持于一体…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CAJViewer7.0阅读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共(1)篇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找到 1 条 1 黄建伟; 纺织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D];天津工业大学; 2006年 【共引文献】 共(1)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找到 1 条 1 杨琳; 加强财务管理 推进信息化建设 [J];财政监督; 2007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共(10)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找到 10 条 1 王云峰,李杰,丁明磊; 从ERP成功要素透视中国企业信息化之路 [J];管理世界; 2005年08期 2 冯仁德,邵传毅,刘海英; 实施适宜的ERP系统提升企业竞争力 [J];商业研究; 2002年09期 3 周成国 ,王化成; 推进ERP财务管理 提升中国联通核心竞争力 [J];通信世界; 2005年26期 4 隋丽冰; 浅析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15期 5 2001年度华东地区ERP市场联合调查活动报告 [J];计算机周刊; 2001年52期 6 姜铁虎; 电子商务的脊柱 [J];计算机周刊; 2002年Z2期 7 张福海; 用ERP促进企业管理变革与创新 [J];企业管理; 2001年05期 8 黄贤勇,尹隽,王念新; 基于制造业ERP构建企业多层数据仓库 [J];企业技术开发; 2005年09期 9 《中国计算机用户》1994~1995年读者计算机应用状况调查报告 [J];中国计算机用户; 1995年S4期 10 杨德礼,王茜; 电子商务环境下ERP系统的发展与整合 [J];中国软科学; 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 树友林; 会计信息化环境与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 [J];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年09期; 60-62 2 海阳; 简化中小企业存储 [J];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5年08期; 55 3 尹媛媛; 会计信息化诠释 [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02期; 39-41 4 李明霞; 谁为中小企业出牌?(下) [J];微电脑世界; 1998年35期; 11-13 5 李明霞; 谁为中小企业出牌?(上) [J];微电脑世界; 1998年34期; 11+13-15 6 任晓红; 试论会计信息化 [J];太原大学学报; 2005年02期; 61-63 7 树友林; 会计信息化环境与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 [J];商业经济; 2004年10期; 111-112 8 李达; 谁能抓住中小企业 [J];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1年09期; 10-11 9 金光华; 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中的会计信息化定位研究 [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5年02期; 5-9 10 顺和达中小企业ERP4.8万起价 [J];每周电脑报; 2004年13期; 35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 郑林欣; 浙江省中小企业设计服务模式研究 [D];浙江大学; 2005年 2 张蓉晖;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D];湖南农业大学; 2004年 3 罗永华; 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D];湖南农业大学; 2005年 4 王文英;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研究 [D];昆明理工大学; 2005年 5 邵华; 浅析法国中小企业在华经济出现的不足 [D];外交学院; 2006年 6 陈颖;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 [D];武汉理工大学; 2005年 7 彭少华; 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探析 [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年 8 王红; 我国中小企业差别报告问题研究 [D];武汉大学; 2005年 9 刘红缨; 江西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年 10 向伟; 中小企业人力资本定价研究 [D];四川大学; 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 臧毅;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 [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年 2 李永刚; 中小企业群落衍生发展研究 [D];浙江大学; 2005年 3 刘毅; 我国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建设研究 [D];华中科技大学; 2005年 4 于春红;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研究 [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年 5 向静; 中国企业资本结构之非显性筹资成本分析 [D];西南交通大学; 2005年 6 李二玲; 中国中部农区产业集群的企业网络研究 [D];河南大学; 2006年 7 潘利; 链网互动视角下中国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D];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7年 8 赵永刚;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D];华中农业大学; 2005年
ERP管理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erp供应链管理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erp供应链管理论文篇一 浅析企业ERP管理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原有的经营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激烈的竞争要求。ERP作为现代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它的实施已经成为改善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针对ERP运行现状、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与对策来成功解决?探讨和研究这一问题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资源计划(ERP) 现状 问题 解决 1. ERP系统的基本概念 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是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1]。对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 2. ERP系统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是一个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ERP却由于具有更多的功能而渐被企业所青睐。它可为企业提供投资管理、风险分析、跨国家跨地区的集团型企业信息集成、获利分析、销售分析、市场预测、决策信息分析、促销与分销、售后服务与维护、全面质量管理、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以及利用Internet实现电子商务等MRP-II不具备的功能,企业能利用这些工具来扩大经营管理范围,紧跟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参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获得丰厚的回报。 3. 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改造的过程[2]。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分析如下: 3.1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管理者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意义及重要性,认为会计信息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有些人甚至认为会计信息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账册,仅把会计信息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 3.2缺乏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人员大多是由过去的手工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不能够灵活运用软件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处理,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使会计电算化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计算机维护人员对财务知识又不甚了解,不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等财务知识融合在一起。因此,在实施会计电算化时,必须首先培养电算化人员的会计和计算机专长,两者缺一不可。 3.3统一数据接口问题 任何一款软件都是在不断升级的,企业ERP系统同样也需要升级。但是,升级则面临与软件产品接口的不对应问题。由于我国目前的财务软件都是各软件公司自行开发的,各自使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数据结构不同,编程风格各异,为技术保密,相互没有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自然也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在系统与系统之间很难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 4. 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了促使会计电算化处理的信息更系统化、智能化,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针对以上会计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完善的对策: 4.1强化会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大力支持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和运作。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在本企业内部设置专门负责会计电算化实施的主管领导,并对实施效果负主要责任;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制订本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的工作规划等。企业财务人员在具体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在确定系统目标与规模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手工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应编制实施计划和方案,对各个处理环节的权限和职责做出明确规划,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最大效益。 4.2重视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企业要重视复合型的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熟悉财务知识,并且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进行合理的系统培训,并做好培训的考勤监督工作,并在培训期末进行书面和实际操作考核。同时,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对财会人员计算机的技能培训,注重对计算机维护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在计算机与财务两个方面并重,造就出高素质的一线应用与系统维护及能够进行二次开发应用的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4.3建立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 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是实现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集成化的管理。财务软件日益成为企业全面管理软件中的财务管理模块组成部分,所以,要求现有的财务软件应有很好的融合理论与开发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系统层次的数据转换[3]。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建立一个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在该协议中应明确规定相同的数据接口或者规定公共的转换接口,提高数据的标准接口技术,比如输入、输出数据库名称、格式、类型、字段名称等,从而实现不同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进而被识别和接受,能够在不同软件系统下直接使用。其次,应由相关的上级领导协调各部门情况,提供一个适应大多数部门情况的会计信息化协议,各部门遵照执行,使各部门有共同的工作方式。 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课题。本文运用会计信息化相关理论,分析了ERP系统应用的总体情况,剖析了企业信息化存在的诸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统一数据接口问题等问题。提出了强化会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建立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等具体的解决对策。 会计信息化过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在实施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受原有思维模式的影响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问题,因此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会计信息化和企业管理的要求,不断更新和完善财务软件,以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适应企业管理需要,进而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崔晓斐.信息化时代的ERP[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7). [2] 王惠芬.我国企业ERP实施的能力成熟度分析[J].管理科学研究. 2010, (3). [3] 陆慧娟.电子商务与ERP整合应用探讨[J].现代计算机. 2010, (12). erp供应链管理论文篇二 ERP中的财务管理 摘要:自从2001年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优秀的管理经验与管理系统被吸收和整合进中国企业管理系统中,其中ERP就是备受推崇的一个软件系统。现本文主要探究对ERP中的财务管理, 进阶地进行分析与思考,旨在探讨于国内企业关于ERP生存之道,从而为在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竞争的国内企业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ERP;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1 一、ERP 的内涵及特点 (一) ERP的内涵 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简称,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是在线上将企业的数据合并成一个统一体,科学合理地规划ERP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这些资源,使资源达到最大效用。ERP是高效的信息管理运营系统,可以高效地管理与运营企业的方方面面。同时,它还是具有自主优化企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这几十年应用与完善,ERP越来越趋于完美,被应用到世界各地,ERP也被我国企业所接受它也不再只是,不仅仅一套的软件,而是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的制胜法宝。 (二) ERP的特点 让ERP系统逐渐成为信息化社会下企业资源运营与管理的中枢,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 ERP系统具有整合性 ERP供应链管理思想,将所有参与单元纳入一个整体,让所有资源综合使用, 省去中间多余的步骤,简化生产流程,从而节省成本,增强管理,发挥整体性的优势。另外在企业内部,ERP系统运行集成化,软件的运作跨越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收集各部门数据,进而计算技术分析与系统性控制。ERP的系统性让企业内部各业务不在单独运行,而是发挥整体性优势。 2. ERP系统具有系统性 拥有多个功能模块,各模块之间协调作用,依次进行,使业务流程系统化,使各级业务部门发挥合理秩序地进行分工,从而达到成本最低,效益最大化。 3. ERP系统高度信息化 通过云计算,能够很好企业能够适应风云突变的市场。 ERP的数据是实时更新的,管理层能够通过ERP对市场与运营环境的信息进行实时和在线的查询,并且做出即时企业决策,从而加强企业了对经营环境改变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升企业在变化市场的适应能力。 4. ERP系统具有实时控制性 ERP通过强大计算能力和网络传输能力,使对企业的实时控制性成为现实。ERP系统连接了各业务部门,传递实时信息,经过计算和分析进行实时管理,也可以将实时情况发呈现给企业管理层,由管理层进行决策从而达到实时控制。 二、ERP系统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目前,财务管理的工作主要是运用货币计量形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和完整的反映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管理信息。财务管理在既缺少管理层面的工作,更缺少决策层面的工作,从而无法发挥其全部职能。当ERP 系统环境下,一大部分管理工作有计算机自动化处理,使财务管理工时变得更短。 (一)ERP 系统在财务管理方面由核算性向管理性转变 ERP系统的存在让合适核算工作变得简单与迅捷,各部门只要将个财务数据输入到ERP系统中,核算就会瞬间完成,省时又省力,而且更准确。财务管理可以不用进行这繁琐的工作,而潜心研究和分析ERP上的数据, 从而实现财务核算向财务管理的转变。 (二) ERP完善财务管理水平 ERP具有强大的实时监控能力和数据计算分析能力,所以其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和管理利润。但销售部门及时将相关数据更新到ERP,信息化技术优势就将显现出来,计算机的技术分析能力与在线实时传输能力,让ERP能实时对财务的预算与控制进行全面的分析。另外,ERP系统具有记录与计算能力,一切收入与支出明细都记录在案,并且结合软件优化能够实时有效地进行查询。ERP的引入能够胜任管理一些职责如记录、核算、分析企业内部资金运转的情况,在一些职能由于信息技术的优势其可以做得更好更方便,因此ERP在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水平。 (三) ERP 管理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操作 财务管理的工作主要是运用货币计量形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实行对企业内部的监控。在引入了ERP系统的企业中,重心将向财务活动的计划、分析、预测和控制等方面迁移, 其侧重于在事前进行预测与计划, 与事后的科学计算与反馈。ERP系统在管理管理这一子模块, 是财务管理结合供应链的管理思想,目前做得趋向于完美,大大改善了企业内部的财务流程业务,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内部财务的核心系统,被财务管理人员熟练使用于日常工作之中。 (四) ERP 可以优秀地进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也是非常复杂和费力的工作。做好成本管理需要一个触及企业内部各业务的高度集成化的管理系统,才能有效科学地控制实施过程的产生成本, 进而平衡各项业务之间的运作。ERP系统是一种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具有高度集成化的特性,能够实时科学做好计划,并且监控险实际成本,还能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中心与将数据分享其他业务,因此ERP 可以优秀地进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 三、结论 综上所述,ERP在信息时代是以大数据为导向的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系统化管理思想,是方便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可以对企业内部各方面进行集成管理,其中财务管理是其核心模块之一。但是在作为信息化时代下的产物,ERP 系统也具有其他信息平台共有的网络安全隐患,为保持ERP系统的信息安全和运行稳定性,企业必须完善适合ERP系统的财务管理管理制度,提高网络安全,同时强化管理内部控制,确保ERP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充分发挥 ERP 系统的优势,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即时、更广泛、更长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任大安.论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前沿,2006(10). [2]殷雪峰.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4). [3]曲秀丽.浅议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的新观念[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4]刘小群.浅谈信息技术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1). 作者简介:谭 杰(1972�C),女,民族:汉,籍贯:吉林省东丰县,学历:大本,职称:会计师,研究方向:ERP中的财务管理。看了“erp供应链管理论文”的人还看: 1. 供应链管理论文 2. erp数据管理论文 3. erp企业管理论文 4. erp论文范文 5. erp生产管理论文
1.谢芬芬.基于ERP的成本管理在物流企业的应用分析.经营管理者2.李景福.ERP在物流企业的地位及价值.中国市场,2007(28):58-593.任建强.ERP在物流中的应用.商业经济,2009(22):107-108 4.欧阳峥峥. ERP系统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5.吴冰冰.浅谈ERP系统在中小型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2): 842,8446.程娅.企业资源计划(ERP)及电子商务(EC)系统在物流企业中的运用.经济师, 2006(8):160-161 7.苏杭.曾盛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制造业企业ERP.网络与信息,2009 (1):22~238.王川.物流信息系统与ERP.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18): 66-67
[1]马士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J]. 电子商务世界,2003 (6):68—69.[2]徐贤浩,马士华.供应链企业之间合作对策的研究[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 (8):375—378.
也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金盈波 通过近年来财务管理及会计工作的实践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本文简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希望以此来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资料。【作者单位】:临海市杜桥中学 浙江临海【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分类号】:F232;F275【DOI】:CNKI:ISSN:1672-2949.0.2007-S4-086【正文快照】: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99%,其快速发展对我国的市场经济起到了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及发展。1会计信息化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会计信息化必将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企业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要求企业必须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那么企业的经营者就必须及时了解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同时还要对外部市场环境有所了解,这就需要有充足的市场信息和财务管理信息,而会计信息化系统正是集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与会计决策支持于一体…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CAJViewer7.0阅读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共(1)篇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找到 1 条 1 黄建伟; 纺织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D];天津工业大学; 2006年 【共引文献】 共(1)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找到 1 条 1 杨琳; 加强财务管理 推进信息化建设 [J];财政监督; 2007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共(10)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找到 10 条 1 王云峰,李杰,丁明磊; 从ERP成功要素透视中国企业信息化之路 [J];管理世界; 2005年08期 2 冯仁德,邵传毅,刘海英; 实施适宜的ERP系统提升企业竞争力 [J];商业研究; 2002年09期 3 周成国 ,王化成; 推进ERP财务管理 提升中国联通核心竞争力 [J];通信世界; 2005年26期 4 隋丽冰; 浅析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15期 5 2001年度华东地区ERP市场联合调查活动报告 [J];计算机周刊; 2001年52期 6 姜铁虎; 电子商务的脊柱 [J];计算机周刊; 2002年Z2期 7 张福海; 用ERP促进企业管理变革与创新 [J];企业管理; 2001年05期 8 黄贤勇,尹隽,王念新; 基于制造业ERP构建企业多层数据仓库 [J];企业技术开发; 2005年09期 9 《中国计算机用户》1994~1995年读者计算机应用状况调查报告 [J];中国计算机用户; 1995年S4期 10 杨德礼,王茜; 电子商务环境下ERP系统的发展与整合 [J];中国软科学; 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 树友林; 会计信息化环境与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 [J];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年09期; 60-62 2 海阳; 简化中小企业存储 [J];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5年08期; 55 3 尹媛媛; 会计信息化诠释 [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02期; 39-41 4 李明霞; 谁为中小企业出牌?(下) [J];微电脑世界; 1998年35期; 11-13 5 李明霞; 谁为中小企业出牌?(上) [J];微电脑世界; 1998年34期; 11+13-15 6 任晓红; 试论会计信息化 [J];太原大学学报; 2005年02期; 61-63 7 树友林; 会计信息化环境与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 [J];商业经济; 2004年10期; 111-112 8 李达; 谁能抓住中小企业 [J];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1年09期; 10-11 9 金光华; 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中的会计信息化定位研究 [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5年02期; 5-9 10 顺和达中小企业ERP4.8万起价 [J];每周电脑报; 2004年13期; 35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 郑林欣; 浙江省中小企业设计服务模式研究 [D];浙江大学; 2005年 2 张蓉晖;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D];湖南农业大学; 2004年 3 罗永华; 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D];湖南农业大学; 2005年 4 王文英;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研究 [D];昆明理工大学; 2005年 5 邵华; 浅析法国中小企业在华经济出现的不足 [D];外交学院; 2006年 6 陈颖;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 [D];武汉理工大学; 2005年 7 彭少华; 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探析 [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年 8 王红; 我国中小企业差别报告问题研究 [D];武汉大学; 2005年 9 刘红缨; 江西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年 10 向伟; 中小企业人力资本定价研究 [D];四川大学; 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 臧毅;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 [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年 2 李永刚; 中小企业群落衍生发展研究 [D];浙江大学; 2005年 3 刘毅; 我国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建设研究 [D];华中科技大学; 2005年 4 于春红;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研究 [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年 5 向静; 中国企业资本结构之非显性筹资成本分析 [D];西南交通大学; 2005年 6 李二玲; 中国中部农区产业集群的企业网络研究 [D];河南大学; 2006年 7 潘利; 链网互动视角下中国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D];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7年 8 赵永刚;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D];华中农业大学; 2005年
电力企业引入ERP系统的研究分析论文
摘 要:本文从电力企业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入手,介绍了ERP的概念、来源,分析引入ERP系统对电力企业带来的转变,指出电力企业引入ERP系统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对电力企业ERP项目实施中的难点与重点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企业资源规划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企业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2002年4月份国家电力改革方案的出台,电力改革进程不断深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电力政企分离、网上竞价、垄断的逐步打破、引入竞争的新的电力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电力企业的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为保障国民经济和电力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构建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更加地需要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转变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式,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用先进的理念转变观念,用最佳的业务实践提升管理。实施ERP系统是电力企业适应经济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趋势,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体制变革的有效手段。
2.ERP系统概述
企业资源规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和面向供应链的管理工具,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是由MRP(材料资源计划)和MRPII(制造资源计划)发展而来的,主要宗旨就是将企业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ERP项目的实施,为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软件系统,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提供了包含一整套代表先进管理理念的业务处理流程,对企业可利用的所有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综合运营,其实质是对企业供应链、价值链及信息链上的所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使用,把企业产、供、销、人、财、物等生产经营要素与环节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助于实现有分散化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从个性化向标准化流程管理的转变,全面提升企业的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以适应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从而提高服务质量,经济和社会效益。
3.电力企业引入ERP系统后带来的转变
从整体上看,ERP系统的实施有利于推进了电力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从过去的部门职能化管理转变为流程化管理,紧密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树立部门之间和员工之间相互协作的意识,实现从分散化向集约化、粗放型向精细化、个性化向标准化流程管理的转变,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3.1项目管理方面带来的转变
通过ERP集成平台,可以实现从立项、项目投资计划、预算概算控制、项目进度管理、物资与服务采购、发票付款、核算和决算转资等信息的集成化全过程管理,保证信息的透明度、一致性和可追溯性。提升和优化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形成完整的项目信息,统一的项目进度管理和过程监控,引入项目标准化结构,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和易于监督控制化,通过"辅助转资"为项目决算和转资提供便利,同时引入了项目前期管理,规范并管理前期项目费用。转变的重点在于从源头入手管理企业资产,加强事中的管理控制,细化预算以及监管,从而最终实现规范标准、精细管理、过程控制的.目标。
3.2财务管理方面带来的转变
引入ERP系统后,财务管理在财务部功能定位、核算的横向和纵向集成以及财务预算管控等方面可以取得显著的提升。在会计科目的修订和维护上,改变了以往层层下传,各单位维护的模式,从而形成电力企业统一规范、统一维护,实现了帐套统一、财务信息纵向集成以及各部门数据的透明度和横向的资源共享;在项目成本控制和核算上,实现了项目成本的自动归集,物流、服务流和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避免了不必要的手工业务、减少了事务性处理工作和重复录入。从而为实现电力企业本部和直属单位财务的上下集中、一体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作用,改变以前管两头、忽视中间过程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了财务对业务过程的事前、事中监督控制和业务的规范有效性。
3.3物资管理方面带来的转变
物资管理主要包括了主数据管理、需求计划管理、采购合同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付款通知单管理等几个方面。引入ERP系统后,能够规范进度、采购管理,通过实施物资采购的归口化集中统一管理、明晰的采购过程全过程管控和库存价值全过程透明管理以及对物资和供应商信息管理的"补缺"管理,实现全方位的资产管理的理念,从而提高概算控制的力度。提升和转变主要体现在主数据的规范维护上,实现了由物资总公司对全省的物料主数据和供应商主数据作统一维护,规范、统一管理机制,从而确保主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统一性;在采购管理上,将计划权、采购权、使用权分离,提高采购的透明度,实现各个部门资源的共享的横向集成,完善了库存架构和库存管理制度。
4.电力企业ERP项目建设的关键与重点
4.1观念的转变与企业文化的交融
电力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和一般的制造企业,基本延续实行的是垄断经营的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行政性、计划性手段,对于内部管理的提升没有迫切感,对于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如果没有正确的、深刻的认识,就会使得部分员工对于倡导的新管理运作模式和先进管理理念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制约了ERP系统的推广实施顺利推进。ERP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不是单纯的业务工作和技术改进,而是要从管理上实现深层次的转变。只有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作业模式,使得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得到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发挥信息化优势在企业中的作用,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
首先是企业领导要率先转变观念和理念,高度的了解重视和参与新的流程和系统,并且从人员、组织、管理、资金上积极调配资源,为ERP项目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ERP系统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时间跨度大、过程复杂、工作量非常大,也将面对种种的困难,企业的决策者在ERP实施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需要 "一把手"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这也就是为什么ERP建设常被称之为"一把手工程"。ERP系统是一个管理系统,在实施过程中也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一些习惯势力的碰撞,牵动全局,若没有一把手的参与和授权,很难调动全局,也只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各级领导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对ERP建设的有着正确认识和理解,并且加强组织协调力度,才能为电力企业ERP系统的推广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坚固的保障。
其次,由于ERP项目的实施涉及了企业的方方面面,员工了解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不够,对于企业发展定位、使命、远景的认同度不高,电力企业系统内也存在一部分人认为"信息化是信息部门的事"的落后观点,这些都直接影响ERP项目实施的整体进程和效果,因此各级员工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新流程、新规范和新系统的应用,由于多年形成的管理习惯、操作模式根深蒂固,新流程带来的部分职责也将会发生变化,从而会对员工的接受度带来挑战。
4.2业务流程的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BRP(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指在企业内部职能不变的情况下,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将传统的顾问方法以及传统的IT方法,在基于参照模型的实施以及信息系统为导向下, 进行的持续性改进。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激发和增进企业的竞争力,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3C"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的要求,即"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对于一个企业来说,BPR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引入流程的改进与重组势必会增加难度,但效益也是可观 的,它将实现集团的实时全面集成,实时业务处理的纵向集成以及实时实体的横向集成的必经之路,同时它的成功将使得ERP系统的使用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始终坚持"流程变革先于系统实现,思想转变贯穿项目始终"的策略,推进相关业务变革和流程再造。
实行BRP,需对所有流程从效率、合理利用度等角度进行审核,并将不合理或者无效率的业务流程进行相应的改进(Improvement)、优化(Optimization)、再造(Reengineering)。对于电力系统这么庞大的企业来说,业务流程重组的困难重重。首先在项目实施、推广和应用过程中,主要受到了本位主义思想的制约,各级业务部门应该充分认识BPR对于改进管理、实施ERP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沟通和协调,积极主动的支持、配合业务流程的改造,共同谋求企业整体的利益。其次,业务流程的调整会对部门职能调整带来的一定的冲击,主要涉及了经济利益的调整。最后,要对于业务流程重组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企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应该根据企业发展和需求,不断的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业务流程进行持续的优化。
4.3人员的培训和人才队伍的建立
ERP的上线涉及了电力企业的方方面面,自上而下从企业内部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一线的员工,都应该对ERP系统所带来的新型管理理念和基本流程操作有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领悟,员工素质的提高是企业跨向国际一流企业的必要保证;ERP项目的实施不是简单的计算机项目,也并非部分部门的责任,而是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配合。严密和完善的培训体系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增加人们对ERP相关知识的了解,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方式,明确实施后岗位人员的工作方式,从而为转变观念、保证ERP系统上线后的顺利运行提供前提。
首先,由于电力企业一般规模都比较庞大,ERP系统涉及的单位广、人员多,培训的难度、工作量和培训后勤组织工作也就变得相对繁重,这就更加的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业务部门对培训工作的支持以及员工的积极参与配合,要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发扬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忘我工作的作风,创建学习的良好氛围和和谐的团队气氛,转变自身的观念主动熟悉企业新流程,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培训可以采取相对集中,分片集中的培训策略,成立培训小组,根据实际业务应用情况分层次的进行宣贯、培训、管理和考核。人员培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要抓住全程培训、全员参与,做到从高层领导到基层员工,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缺。培训主要内容应该包括:(1)通过概览培训使得业务部门的人员对ERP系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增加人们对ERP相关知识的了解;(2)掌握业务流程、业务流程重组等相关的基本概念;(3)培训中灌溉ERP的先进管理理念。
其次企业信息化,关键在于人才, 电力企业实施ERP项目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需要具备企业资源管理系统配置、开发、使用、维护的能力的信息建设人才、业务人才、管理人才,造就一支与信息化应用和管理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项目团队,以保证ERP系统的不断完善、自我优化,保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效,真正实现管理创新的目标。
5.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引入ERP系统后,有助于推进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体制改革,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适应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ERP项目实施中的曲折性和复杂性,认真吸取其他行业的经验教训,结合电力企业的自身特点,在ERP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分享经验与教训,促进电力企业的管理向集团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变,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强.电网企业ERP建设重点与难点[J].电力信息化,2011, 3(12)
[2]温岩.电力企业ERP实施之探索[J].电力技术经济,2009,16(5)
[3]鲁栗,黄攀.基于ERP的电网公司信息化探讨[J].华中电力,2010,18(1)
推荐一本书《ERP—从内部集成起步》,信息化名家经典书库我也正在学习ERP,刚买的书,很好!推荐给你
1.谢芬芬.基于ERP的成本管理在物流企业的应用分析.经营管理者2.李景福.ERP在物流企业的地位及价值.中国市场,2007(28):58-593.任建强.ERP在物流中的应用.商业经济,2009(22):107-108 4.欧阳峥峥. ERP系统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5.吴冰冰.浅谈ERP系统在中小型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2): 842,8446.程娅.企业资源计划(ERP)及电子商务(EC)系统在物流企业中的运用.经济师, 2006(8):160-161 7.苏杭.曾盛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制造业企业ERP.网络与信息,2009 (1):22~238.王川.物流信息系统与ERP.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18): 66-67
电力企业引入ERP系统的研究分析论文
摘 要:本文从电力企业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入手,介绍了ERP的概念、来源,分析引入ERP系统对电力企业带来的转变,指出电力企业引入ERP系统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对电力企业ERP项目实施中的难点与重点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企业资源规划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企业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2002年4月份国家电力改革方案的出台,电力改革进程不断深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电力政企分离、网上竞价、垄断的逐步打破、引入竞争的新的电力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电力企业的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为保障国民经济和电力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构建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更加地需要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转变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式,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用先进的理念转变观念,用最佳的业务实践提升管理。实施ERP系统是电力企业适应经济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趋势,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体制变革的有效手段。
2.ERP系统概述
企业资源规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和面向供应链的管理工具,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是由MRP(材料资源计划)和MRPII(制造资源计划)发展而来的,主要宗旨就是将企业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ERP项目的实施,为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软件系统,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提供了包含一整套代表先进管理理念的业务处理流程,对企业可利用的所有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综合运营,其实质是对企业供应链、价值链及信息链上的所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使用,把企业产、供、销、人、财、物等生产经营要素与环节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助于实现有分散化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从个性化向标准化流程管理的转变,全面提升企业的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以适应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从而提高服务质量,经济和社会效益。
3.电力企业引入ERP系统后带来的转变
从整体上看,ERP系统的实施有利于推进了电力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从过去的部门职能化管理转变为流程化管理,紧密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树立部门之间和员工之间相互协作的意识,实现从分散化向集约化、粗放型向精细化、个性化向标准化流程管理的转变,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3.1项目管理方面带来的转变
通过ERP集成平台,可以实现从立项、项目投资计划、预算概算控制、项目进度管理、物资与服务采购、发票付款、核算和决算转资等信息的集成化全过程管理,保证信息的透明度、一致性和可追溯性。提升和优化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形成完整的项目信息,统一的项目进度管理和过程监控,引入项目标准化结构,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和易于监督控制化,通过"辅助转资"为项目决算和转资提供便利,同时引入了项目前期管理,规范并管理前期项目费用。转变的重点在于从源头入手管理企业资产,加强事中的管理控制,细化预算以及监管,从而最终实现规范标准、精细管理、过程控制的.目标。
3.2财务管理方面带来的转变
引入ERP系统后,财务管理在财务部功能定位、核算的横向和纵向集成以及财务预算管控等方面可以取得显著的提升。在会计科目的修订和维护上,改变了以往层层下传,各单位维护的模式,从而形成电力企业统一规范、统一维护,实现了帐套统一、财务信息纵向集成以及各部门数据的透明度和横向的资源共享;在项目成本控制和核算上,实现了项目成本的自动归集,物流、服务流和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避免了不必要的手工业务、减少了事务性处理工作和重复录入。从而为实现电力企业本部和直属单位财务的上下集中、一体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作用,改变以前管两头、忽视中间过程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了财务对业务过程的事前、事中监督控制和业务的规范有效性。
3.3物资管理方面带来的转变
物资管理主要包括了主数据管理、需求计划管理、采购合同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付款通知单管理等几个方面。引入ERP系统后,能够规范进度、采购管理,通过实施物资采购的归口化集中统一管理、明晰的采购过程全过程管控和库存价值全过程透明管理以及对物资和供应商信息管理的"补缺"管理,实现全方位的资产管理的理念,从而提高概算控制的力度。提升和转变主要体现在主数据的规范维护上,实现了由物资总公司对全省的物料主数据和供应商主数据作统一维护,规范、统一管理机制,从而确保主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统一性;在采购管理上,将计划权、采购权、使用权分离,提高采购的透明度,实现各个部门资源的共享的横向集成,完善了库存架构和库存管理制度。
4.电力企业ERP项目建设的关键与重点
4.1观念的转变与企业文化的交融
电力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和一般的制造企业,基本延续实行的是垄断经营的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行政性、计划性手段,对于内部管理的提升没有迫切感,对于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如果没有正确的、深刻的认识,就会使得部分员工对于倡导的新管理运作模式和先进管理理念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制约了ERP系统的推广实施顺利推进。ERP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不是单纯的业务工作和技术改进,而是要从管理上实现深层次的转变。只有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作业模式,使得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得到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发挥信息化优势在企业中的作用,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
首先是企业领导要率先转变观念和理念,高度的了解重视和参与新的流程和系统,并且从人员、组织、管理、资金上积极调配资源,为ERP项目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ERP系统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时间跨度大、过程复杂、工作量非常大,也将面对种种的困难,企业的决策者在ERP实施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需要 "一把手"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这也就是为什么ERP建设常被称之为"一把手工程"。ERP系统是一个管理系统,在实施过程中也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一些习惯势力的碰撞,牵动全局,若没有一把手的参与和授权,很难调动全局,也只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各级领导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对ERP建设的有着正确认识和理解,并且加强组织协调力度,才能为电力企业ERP系统的推广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坚固的保障。
其次,由于ERP项目的实施涉及了企业的方方面面,员工了解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不够,对于企业发展定位、使命、远景的认同度不高,电力企业系统内也存在一部分人认为"信息化是信息部门的事"的落后观点,这些都直接影响ERP项目实施的整体进程和效果,因此各级员工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新流程、新规范和新系统的应用,由于多年形成的管理习惯、操作模式根深蒂固,新流程带来的部分职责也将会发生变化,从而会对员工的接受度带来挑战。
4.2业务流程的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BRP(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指在企业内部职能不变的情况下,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将传统的顾问方法以及传统的IT方法,在基于参照模型的实施以及信息系统为导向下, 进行的持续性改进。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激发和增进企业的竞争力,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3C"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的要求,即"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对于一个企业来说,BPR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引入流程的改进与重组势必会增加难度,但效益也是可观 的,它将实现集团的实时全面集成,实时业务处理的纵向集成以及实时实体的横向集成的必经之路,同时它的成功将使得ERP系统的使用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始终坚持"流程变革先于系统实现,思想转变贯穿项目始终"的策略,推进相关业务变革和流程再造。
实行BRP,需对所有流程从效率、合理利用度等角度进行审核,并将不合理或者无效率的业务流程进行相应的改进(Improvement)、优化(Optimization)、再造(Reengineering)。对于电力系统这么庞大的企业来说,业务流程重组的困难重重。首先在项目实施、推广和应用过程中,主要受到了本位主义思想的制约,各级业务部门应该充分认识BPR对于改进管理、实施ERP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沟通和协调,积极主动的支持、配合业务流程的改造,共同谋求企业整体的利益。其次,业务流程的调整会对部门职能调整带来的一定的冲击,主要涉及了经济利益的调整。最后,要对于业务流程重组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企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应该根据企业发展和需求,不断的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业务流程进行持续的优化。
4.3人员的培训和人才队伍的建立
ERP的上线涉及了电力企业的方方面面,自上而下从企业内部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一线的员工,都应该对ERP系统所带来的新型管理理念和基本流程操作有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领悟,员工素质的提高是企业跨向国际一流企业的必要保证;ERP项目的实施不是简单的计算机项目,也并非部分部门的责任,而是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配合。严密和完善的培训体系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增加人们对ERP相关知识的了解,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方式,明确实施后岗位人员的工作方式,从而为转变观念、保证ERP系统上线后的顺利运行提供前提。
首先,由于电力企业一般规模都比较庞大,ERP系统涉及的单位广、人员多,培训的难度、工作量和培训后勤组织工作也就变得相对繁重,这就更加的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业务部门对培训工作的支持以及员工的积极参与配合,要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发扬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忘我工作的作风,创建学习的良好氛围和和谐的团队气氛,转变自身的观念主动熟悉企业新流程,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培训可以采取相对集中,分片集中的培训策略,成立培训小组,根据实际业务应用情况分层次的进行宣贯、培训、管理和考核。人员培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要抓住全程培训、全员参与,做到从高层领导到基层员工,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缺。培训主要内容应该包括:(1)通过概览培训使得业务部门的人员对ERP系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增加人们对ERP相关知识的了解;(2)掌握业务流程、业务流程重组等相关的基本概念;(3)培训中灌溉ERP的先进管理理念。
其次企业信息化,关键在于人才, 电力企业实施ERP项目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需要具备企业资源管理系统配置、开发、使用、维护的能力的信息建设人才、业务人才、管理人才,造就一支与信息化应用和管理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项目团队,以保证ERP系统的不断完善、自我优化,保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效,真正实现管理创新的目标。
5.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引入ERP系统后,有助于推进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体制改革,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适应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ERP项目实施中的曲折性和复杂性,认真吸取其他行业的经验教训,结合电力企业的自身特点,在ERP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分享经验与教训,促进电力企业的管理向集团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变,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强.电网企业ERP建设重点与难点[J].电力信息化,2011, 3(12)
[2]温岩.电力企业ERP实施之探索[J].电力技术经济,2009,16(5)
[3]鲁栗,黄攀.基于ERP的电网公司信息化探讨[J].华中电力,2010,18(1)
包括论文,设计,论文字数:16137,页数:40 摘要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结合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平台。车间管理子系统要求根据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以及生产工艺流程制定车间作业计划,车间管理人员按车间作业计划进行调度,下达车间生产作业订单,根据产品物料清单(BOM)填写领料单安排领料,制程中不断产生生产进度报告,监控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本次设计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3和Sql Server 2000作为开发工具,在客户端通过Windows 应用程序的形式来访问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关键词:ERP 车间管理 生产任务管理 物料管理 .NET平台 SQL数据库ABSTRACTERP, the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is a management platform that establish on the applied foundation in information technique, it combine systematize thought, offering decision means for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and its employees.The workshop management subsystem establishment a workshop task plan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need, ability need plan and the produce craft. The workshop manager attemper the tasks and arrange the order form with task plan, fill in the materiel list and arrange drawing the materiel with the BOM, producing progress reports continuously and observe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production when producting.My design adopt 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3 with Sql Server 2000 as develop tools, it ask the database through the form of Windows applicatioin on the client and proceed the operation to the database.Keywords: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workshop management,produce task management, materiel management, .NET platform, SQL database 目 录一、选题背景 41.1 ERP概述 41.2 ASP.NET概述 111.3 ADO.NET概述 121.4 C#.NET概述 13二、方案论证 142.1 ERP系统概要设计 142.2 车间管理子系统设计 14三、过程论述 203.1首页workshop.aspx的制作 203.2 车间参数设置页面parameter.aspx的制作 213.3 物料管理页面materiel.aspx的制作 263.4 生产任务设置页面mission.aspx的制作 283.5生产优先级设置priority.aspx的制作 313.6 任务例外信息except.aspx页面的制作 32四.总结 34五.致谢 35以上回答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