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摘要:(150字)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交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编写提纲的步骤: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引言(绪论)-------------------------------------(300字左右)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
建筑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编写提纲的步骤: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大学生活又即将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建筑设计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必要教学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设计管理办法》,以及工民建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特色,制订本大纲。
本大纲适用的人才培养形式:网络教育。
本大纲适用的人才培养层次:高起专。
一、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1、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目标
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进行一次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按照这一定位,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目标是:
(1) 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融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于一体的工程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设计和技术研究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3) 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方案设计、资料利用、实验研究、理论计算、数据处理、经济分析、外文资料的阅读与翻译、计算机使用、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必须注意,对于具体的设计(论文)题目,可能偏重上述3条基本目标的某些方面,但3条基本目标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要避免只重视其中一些要求而忽略另一些要求。
2、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意义
毕业设计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总结知识、检查教与学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提高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对事物能潜心考察。
2、培养学生严谨推理、实事求是、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全方位地考虑问题等学科技术人员应具有的素质。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4、培养学生从文献、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别人经验、从其它科学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悟性。
5、培养学生根据条件变化而调整工作重点的应变能力。
6、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7、为学生毕业提供总结知识、为工作的前期作相应的准备。
二、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准备工作
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准备的主要目的
(1)了解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的实际要求,建立工程概念。
(2)熟悉设计对象的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过程情况与技术要求。
(3)收集必要的设计资料。
2、毕业设计(论文)前期调研要求及范围
(1)调研方式可采用集中安排和指导教师根据题目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形式可以是现场调研、企事业单位介绍、指导教师讲解典型案例和技术、文献调研等。
(2)熟悉初步设计方案的选取、设计,工种汇总等工作,了解结构方案选取的原则、方法等。
(3)熟悉扩大初步设计工作,掌握结构分析、计算及设计过程,并参与施工图的绘制。
(4)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了解施工现场的布置及施工技术等。
(5)熟悉工程交底,验槽等工作。
三、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要求和任务下达
1、题目类型
工民建专业的题目类型主要是设计型。设计型题目的选取应尽量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又能联系生产和科研实际的题目,提倡“真题真做”,选题也可以模拟实际工程。
学生在完成设计型题目后,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简称毕业设计。
2、题目来源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般由教师根据生产、管理和科研、教学的需要拟定。学生也可与设计、施工单位联系,紧密结合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管理和科研实际,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到企事业单位现场完成毕业设计。鼓励学生自拟毕业题目。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可以是实际应用性题目和虚拟题目。实际应用性题目指学生直接参与工程设计或研究工作,并将设计(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虚拟题目虽然没有直接应用对象,但应该是来源于生产、管理实际,应用目标明确,达到实际应用要求,对于学生综合能力训练具有典型作用的题目。
3、题目选择与变更规则
教师拟定的设计(论文)题目,原则上实行双向选择。
学生自拟的题目,必须有一名指导老师负责。可以由学生自行联系相关方向的教师,或由网络教育学习中心安排指导教师。
到企事业单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必须在企事业单位确定一名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同时网络教育学习中心安排一位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题目一经选定,开始两周内允许更改,超过两周即不允许发生变动。
4、任务要求和任务书的内容规范
毕业设计任务应符合以下要求:
(1)结合实际;
(2)全面反映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培养目标;
(3)符合综合能力训练要求;
(4)题目难度适合网络教育专科要求;
(5)题目需要的工作量合适;
(6)设计任务应尽量做到一人一题,某些题目确需2名及以上同学完成时,应保证他们之间的设计内容差异达到50%以上。
任务书规定学生的设计任务,指导教师应给每一个学生单独下达一份任务书,不允许在一份任务书中安排2名及以上同学的设计任务。对于设计型题目,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任务书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 设计题目的概况
(2) 设计依据
包括设计对象的原始数据、图纸、技术标准等。
(3) 设计任务
应完成的工作,达到的技术(功能和性能)指标。
(4) 成果形式
(5) 预期的时间进程安排
(6) 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给出题目的主要技术资料和文献,对学生应该收集的资料提出要求。
你的微笑 答案补充 建筑工程
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3 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4 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 论文提纲 前言、 一、1、2、3、�6�1�6�1�6�1 �6�1�6�1�6�1二、1、2、3、�6�1�6�1�6�1 �6�1�6�1�6�1三、1、2、3、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五、预期的结果六、进度安排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大学生活又即将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建筑设计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必要教学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设计管理办法》,以及工民建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特色,制订本大纲。
本大纲适用的人才培养形式:网络教育。
本大纲适用的人才培养层次:高起专。
一、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1、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目标
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进行一次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按照这一定位,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目标是:
(1) 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融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于一体的工程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设计和技术研究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3) 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方案设计、资料利用、实验研究、理论计算、数据处理、经济分析、外文资料的阅读与翻译、计算机使用、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必须注意,对于具体的设计(论文)题目,可能偏重上述3条基本目标的某些方面,但3条基本目标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要避免只重视其中一些要求而忽略另一些要求。
2、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意义
毕业设计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总结知识、检查教与学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提高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对事物能潜心考察。
2、培养学生严谨推理、实事求是、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全方位地考虑问题等学科技术人员应具有的素质。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4、培养学生从文献、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别人经验、从其它科学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悟性。
5、培养学生根据条件变化而调整工作重点的应变能力。
6、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7、为学生毕业提供总结知识、为工作的前期作相应的准备。
二、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准备工作
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准备的主要目的
(1)了解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的实际要求,建立工程概念。
(2)熟悉设计对象的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过程情况与技术要求。
(3)收集必要的设计资料。
2、毕业设计(论文)前期调研要求及范围
(1)调研方式可采用集中安排和指导教师根据题目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形式可以是现场调研、企事业单位介绍、指导教师讲解典型案例和技术、文献调研等。
(2)熟悉初步设计方案的选取、设计,工种汇总等工作,了解结构方案选取的原则、方法等。
(3)熟悉扩大初步设计工作,掌握结构分析、计算及设计过程,并参与施工图的绘制。
(4)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了解施工现场的布置及施工技术等。
(5)熟悉工程交底,验槽等工作。
三、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要求和任务下达
1、题目类型
工民建专业的题目类型主要是设计型。设计型题目的选取应尽量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又能联系生产和科研实际的题目,提倡“真题真做”,选题也可以模拟实际工程。
学生在完成设计型题目后,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简称毕业设计。
2、题目来源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般由教师根据生产、管理和科研、教学的需要拟定。学生也可与设计、施工单位联系,紧密结合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管理和科研实际,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到企事业单位现场完成毕业设计。鼓励学生自拟毕业题目。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可以是实际应用性题目和虚拟题目。实际应用性题目指学生直接参与工程设计或研究工作,并将设计(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虚拟题目虽然没有直接应用对象,但应该是来源于生产、管理实际,应用目标明确,达到实际应用要求,对于学生综合能力训练具有典型作用的题目。
3、题目选择与变更规则
教师拟定的设计(论文)题目,原则上实行双向选择。
学生自拟的题目,必须有一名指导老师负责。可以由学生自行联系相关方向的教师,或由网络教育学习中心安排指导教师。
到企事业单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必须在企事业单位确定一名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同时网络教育学习中心安排一位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题目一经选定,开始两周内允许更改,超过两周即不允许发生变动。
4、任务要求和任务书的内容规范
毕业设计任务应符合以下要求:
(1)结合实际;
(2)全面反映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培养目标;
(3)符合综合能力训练要求;
(4)题目难度适合网络教育专科要求;
(5)题目需要的工作量合适;
(6)设计任务应尽量做到一人一题,某些题目确需2名及以上同学完成时,应保证他们之间的设计内容差异达到50%以上。
任务书规定学生的设计任务,指导教师应给每一个学生单独下达一份任务书,不允许在一份任务书中安排2名及以上同学的设计任务。对于设计型题目,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任务书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 设计题目的概况
(2) 设计依据
包括设计对象的原始数据、图纸、技术标准等。
(3) 设计任务
应完成的工作,达到的技术(功能和性能)指标。
(4) 成果形式
(5) 预期的时间进程安排
(6) 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给出题目的主要技术资料和文献,对学生应该收集的资料提出要求。
建筑设计论文提纲
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提纲。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建筑设计论文提纲,和大家一起分享。
篇一: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凹凸之间—建筑空间设计的增与减
室内空间设计在飞速发展,“传统”空间设计向概念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室内外空间设计师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创造。当空间开始被体量要素所捕获、围合、塑造和组织的时候,凹凸设计就产生了,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凹凸增减更好的体现出人类对生活的个性与完美的追求,是当今空间设计个性化标志之一。凹凸设计空间中增与减的利用不仅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且还用来满足整个社会的各种需要。凹凸设计在空间的形成、分割和组合上产生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不仅适应了新的、复杂的功能要求,而且必然会反过来促使空间设计朝着更新、更个性的方向发展。同时凹凸设计按照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恰如其分地处理空间和体形、整体和细部的关系,符合于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等设计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建筑中凹入空间设计的私密与优雅、外凸空间的开放与庄严也说明凹凸设计在追求个性与新颖的同时,也尊重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注重人心里和生理的协调设计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和谐发展。
摘要4-5
ABSTRACT5-9
引言9-10
第一章 凹凸设计的源流10-19
第一节 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凹凸概念10-12
第二节 凹凸设计的历史与演变12-19
第二章 现代建筑空间凹凸设计的功能与艺术表现19-29
第一节 现代建筑空间凹凸设计的私密性与开放性19-22
一、凹入设计在建筑室内空间中私密性表达19-20
二、外凸设计在建筑室外空间中开放性表达20-22
第二节 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相互组织的功能22-25
一、凹凸设计组合的规定性22-23
二、凹凸设计组合的处理表现23-25
第三节 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形式美规律25-29
一、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韵律美25-27
二、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虚实美27-29
第三章 凹凸变化在现代空间中的应用29-40
第一节 应用原则29-35
一、凹凸设计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29-34
(一) 室外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29-32
(二) 室内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32-34
二、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人性化原则34-35
(一) 凹凸设计坚持人的安全性34-35
(二) 凹凸设计坚持人的舒适性35
第二节 应用举隅35-40
一、室外建筑空间应用举隅35-38
二、室内建筑空间应用举隅38-40
第四章 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发展趋势40-43
第一节 多元化40-41
第二节 标准化41
第三节 景观化41-43
结论43-44
参考文献44-46
致谢46
篇二: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因心造境以手运心—室内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研究
本文首先将“园林意境”做为切入点,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中所体现的强烈精神感受与视觉元素,结合现代空间设计趋势以及人们心理、生理和情感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对室内空间所体现出的个性、生态性、人文性等内涵进行深刻的分析,阐述了室内空间的构成要素与园林应的关系,从而提炼出室内空间的'“园林意境”创造的手法。进一步论证了“园林意境”对于传统美学的传承和表现具有的现实意义。深度分析园林意境的文化内涵和层次结构,结合室内空间形态设计出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融于自然的室内空间,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摘要3-4
ABSTRACT4-7
绪论7-9
一、研究的背景7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7-8
三、研究的方法8-9
第一章 园林意境概述9-20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及类型9-14
一、古典园林的发展9-10
二、园林的类型及艺术特点10-11
三、中国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11-14
第二节 园林意境14-20
一、意境的概念——意境与园林意境14-16
二、建筑空间与园林关系16
三、园林意境的结构、文化内涵及特征16-20
第二章 室内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的构成要素与设计原则20-26
第一节 园林意境空间的构成要素20-24
一、室内空间环境20-21
二、材质21-22
三、空间色彩22
四、空间光影22-23
五、空间陈设与景观23-24
第二节 室内空间园林意境的设计原则24-26
一、功能性25
二、整体性25
三、文化性25
四、感悟性25-26
第三章 园林意境在室内空间创造的方法和手段26-37
第一节 引喻手法在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的运用26-28
一、象征26-27
二、比兴27
三、提示27-28
第二节 综合运用构成要素来创造室内空间园林意境28-37
一、空间形态的意境手法28-29
二、运用材质营造园林意境氛围29-30
三、运用色彩创造室内空间园林意境30-31
四、室内空间园林意境光环境的设计手法31-32
五、运用陈设与景观丰富室内空间的园林意境32-34
六、设计分析——苏州博物馆园林意境的创造34-37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37-38
参考文献38-40
致谢40-41
建筑类论文提纲模板参考
建筑类论文提纲怎么写?以下是一篇简单的提纲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
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建筑设计论文提纲
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提纲。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建筑设计论文提纲,和大家一起分享。
篇一: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凹凸之间—建筑空间设计的增与减
室内空间设计在飞速发展,“传统”空间设计向概念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室内外空间设计师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创造。当空间开始被体量要素所捕获、围合、塑造和组织的时候,凹凸设计就产生了,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凹凸增减更好的体现出人类对生活的个性与完美的追求,是当今空间设计个性化标志之一。凹凸设计空间中增与减的利用不仅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且还用来满足整个社会的各种需要。凹凸设计在空间的形成、分割和组合上产生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不仅适应了新的、复杂的功能要求,而且必然会反过来促使空间设计朝着更新、更个性的方向发展。同时凹凸设计按照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恰如其分地处理空间和体形、整体和细部的关系,符合于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等设计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建筑中凹入空间设计的私密与优雅、外凸空间的开放与庄严也说明凹凸设计在追求个性与新颖的同时,也尊重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注重人心里和生理的协调设计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和谐发展。
摘要4-5
ABSTRACT5-9
引言9-10
第一章 凹凸设计的源流10-19
第一节 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凹凸概念10-12
第二节 凹凸设计的历史与演变12-19
第二章 现代建筑空间凹凸设计的功能与艺术表现19-29
第一节 现代建筑空间凹凸设计的私密性与开放性19-22
一、凹入设计在建筑室内空间中私密性表达19-20
二、外凸设计在建筑室外空间中开放性表达20-22
第二节 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相互组织的功能22-25
一、凹凸设计组合的规定性22-23
二、凹凸设计组合的处理表现23-25
第三节 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形式美规律25-29
一、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韵律美25-27
二、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虚实美27-29
第三章 凹凸变化在现代空间中的应用29-40
第一节 应用原则29-35
一、凹凸设计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29-34
(一) 室外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29-32
(二) 室内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32-34
二、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人性化原则34-35
(一) 凹凸设计坚持人的安全性34-35
(二) 凹凸设计坚持人的舒适性35
第二节 应用举隅35-40
一、室外建筑空间应用举隅35-38
二、室内建筑空间应用举隅38-40
第四章 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发展趋势40-43
第一节 多元化40-41
第二节 标准化41
第三节 景观化41-43
结论43-44
参考文献44-46
致谢46
篇二: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因心造境以手运心—室内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研究
本文首先将“园林意境”做为切入点,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中所体现的强烈精神感受与视觉元素,结合现代空间设计趋势以及人们心理、生理和情感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对室内空间所体现出的个性、生态性、人文性等内涵进行深刻的分析,阐述了室内空间的构成要素与园林应的关系,从而提炼出室内空间的'“园林意境”创造的手法。进一步论证了“园林意境”对于传统美学的传承和表现具有的现实意义。深度分析园林意境的文化内涵和层次结构,结合室内空间形态设计出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融于自然的室内空间,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摘要3-4
ABSTRACT4-7
绪论7-9
一、研究的背景7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7-8
三、研究的方法8-9
第一章 园林意境概述9-20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及类型9-14
一、古典园林的发展9-10
二、园林的类型及艺术特点10-11
三、中国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11-14
第二节 园林意境14-20
一、意境的概念——意境与园林意境14-16
二、建筑空间与园林关系16
三、园林意境的结构、文化内涵及特征16-20
第二章 室内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的构成要素与设计原则20-26
第一节 园林意境空间的构成要素20-24
一、室内空间环境20-21
二、材质21-22
三、空间色彩22
四、空间光影22-23
五、空间陈设与景观23-24
第二节 室内空间园林意境的设计原则24-26
一、功能性25
二、整体性25
三、文化性25
四、感悟性25-26
第三章 园林意境在室内空间创造的方法和手段26-37
第一节 引喻手法在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的运用26-28
一、象征26-27
二、比兴27
三、提示27-28
第二节 综合运用构成要素来创造室内空间园林意境28-37
一、空间形态的意境手法28-29
二、运用材质营造园林意境氛围29-30
三、运用色彩创造室内空间园林意境30-31
四、室内空间园林意境光环境的设计手法31-32
五、运用陈设与景观丰富室内空间的园林意境32-34
六、设计分析——苏州博物馆园林意境的创造34-37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37-38
参考文献38-40
致谢40-41
建筑类论文提纲模板参考
建筑类论文提纲怎么写?以下是一篇简单的提纲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
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土木工程论文提纲模板
所谓论文提纲,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构思谋篇是指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以便论文作者可以根据论文提纲安排材料素材、对课题论文展开论证。下面我为大家推荐2篇关于土木工程论文提纲的模板,希望大家喜欢!
土木工程论文提纲模板一
摘要 3-5
ABSTRACT 5-7
1 绪论 11-27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4
论文研究背景 11-13
研究意义 13-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4
碎石土散体材料特性研究 14-17
渗流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17-23
研究进展评述 23-2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4-27
研究目的 24-2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5-27
2 库区重庆碎石土路基渗水破坏类型及特征 27-41
三峡库水位变化及地质灾害分布 27-29
库水消落区分布及库水调度 27-28
库区重庆地质灾害分布 28-29
库区重庆区域地貌及地质特征 29-34
库区重庆区域地貌 29-30
重庆库水影响区载地质特征 30-34
库区重庆公路碎石土灾害类型及诱因分析 34-40
重庆公路概况 34-37
库区重庆公路路基灾害诱因 37
库区重庆公路碎石土路基灾害类型 37-40
本章小结 40-41
3 路基碎石土物理力学特性及其渗水强度参数研究 41-81
碎石土材料特性 41-42
路基碎石土基础参数测试 42-49
路基碎石土颗粒级配 42-43
碎石土试验级配的确定 43-45
碎石土物理参数 45-47
试验结果及分析 47-49
碎石土压缩模量梯度变化规律 49-54
试验设计 49-52
压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52-54
碎石土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54-67
试验设计 54-56
P-S 曲线及试验值 56-59
细粒土百分含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59-61
细粒土含水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61-63
细粒土百分含量及其含水量对 C、φ的影响 63-65
室内试验与现场大剪试验的对比 65-67
碎石土三轴试验 67-74
试样制作及试验设计 67-68
碎石土三轴 CD 试验曲线 68-72
试验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72-74
现场静载荷试验 74-77
库区碎石土参数区域特征 77-78
本章小结 78-81
4 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流-固耦合分析 81-95
路基碎石土渗透特性影响因素 81-82
路基碎石土渗透特性试验分析 82-87
达西渗流定律 82-83
碎石土渗透试验参数 83-87
公路碎石土路基流-固耦合计算 87-93
碎石土流-固耦合的.计算模型 87-92
碎石土渗流系数的动态函数 92-93
本章小结 93-95
5 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渗流弱化稳定性分析 95-117
含水量对路基碎石土力学特性影响分析 95-102
含水量对碎石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95-101
库水对碎石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101-102
库水位下降碎石土路基浸润线的确定 102-111
潜水非稳定渗流计算模型的建立 102-104
库水位下降时滑体内浸润线的求解 104-106
计算公式的简化求解 106-109
稳定库水斜倾浸润线的计算 109-110
库水位下降倾斜隔水层浸润线的计算 110-111
库水位影响下的路基弱化计算 111-114
碎石土路基边坡算例分析 114-116
本章小结 116-117
6 巫山某公路碎石土滑坡稳定性分析 117-131
碎石土滑坡区域概况 117-119
滑坡区区域工程地质 119-121
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 119-120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 120
地质构造与地震 120-121
公路碎石土滑坡形成机制 121-123
滑体形态 121-122
滑坡成因 122-123
滑体物质组成及物理参数 123-125
滑体组成 123
滑体物理参数取值 123-125
碎石土滑坡稳定性分析 125-130
滑坡渗流数值计算 125-127
碎石土典型渗水滑面稳定性计算 127-130
本章小结 130-131
7 结论和建议 131-133
主要结论 131-132
建议与展望 132-133
致谢 133-135
参考文献 135-145
附录 145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45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145
土木工程论文提纲模板二
摘要 3-4
Abstract 4-5
第一章 绪论 8-22
课题背景 8-10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研究 10-17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研究内容 10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理论研究 10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试验研究 10-17
钢筋混凝土构件疲劳性能研究 17-19
混凝土构件疲劳断裂基础研究 17-18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研究 18-19
钢筋混凝土梁腐蚀疲劳问题研究 19-20
钢筋混凝土梁疲劳腐蚀断裂机理 19
腐蚀和疲劳耦合作用研究意义 19-20
论文研究工作 20-22
第二章 试验设计 22-33
引言 22
试验梁设计和材料试验 22-24
钢筋混凝土试验梁设计 22-23
材料试验 23-24
试验梁制作 24-26
试验梁荷载与腐蚀试验设计 26-28
承载力试验 26
恒定荷载和氯盐环境耦合作用试验 26-27
交变荷载和氯盐环境耦合作用试验 27-28
测点布置和数据采集方法 28-30
试验梁氯离子浓度测试方法 30-32
混凝土粉末取样方法 30-31
氯离子含量测试 31-32
本章小结 32-33
第三章 恒定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33-42
引言 33
承载力试验 33-37
恒定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梁性能试验研究 37-41
试验加载过程 37-39
试验梁挠度结果分析 39-41
本章小结 41-42
第四章 交变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42-64
引言 42
试验概述 42-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57
试验过程和破坏形态 44-47
疲劳梁荷载挠度曲线分析 47-52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混凝土应变分析 52-54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混凝土裂缝分析 54-56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固有频率分析 56-57
腐蚀试验梁钢筋锈蚀电位分析 57
腐蚀环境下混凝土梁氯离子扩散规律分析 57-61
腐蚀疲劳梁氯离子含量 57-59
恒载和交变试验梁氯离子含量对比 59-61
腐蚀疲劳特征分析 61-62
本章小结 62-64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64-66
引言 64
基本结论 64-65
展望 65-66
参考文献 66-69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9-70
致谢 70
关于毕业论文提纲如何写
导语:毕业论文提纲如何写呢?毕业论文提纲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下面是我分享的毕业论文提纲如何写,欢迎阅读!
毕业论文提纲是学生在正式开始写作论文之前提交给论文指导教师的一份关于论题观点的来源,论文基本观点,论文基本结构的报告。具体要求如下:
1、提纲包括这样几个部分:论题观点来源,论文基本观点,论文结构。
2、在论题观点来源这一部分,学生需要说清楚自己论文的观点是如何得到的。论题观点来源一般有以下两种:①阅读某些著作(包括教科书)、文章的时候有感而得;②与老师讨论的时候得到的灵感。前者要写清楚著作的名称,作者,出版时间,以及著作的哪些方面给了自己什么样的感受。后者写清楚老师的指导给了自己什么样的启示。
3、在论文的基本观点部分,要求学生写清楚整个论文的基本观点都有哪些,这些观点必须逻辑清楚,合理。
4、在论文结构部分,学生结合自己的基本观点写清楚整个论文的结构。这是学生向指导教师说明自己如何论证观点的一个部分。例如学生要写清楚正篇文章包含那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什么,其中包括几个小部分,每个小部分写什么等,以此类推。
5、提纲没有字数的要求,但是学生必须保证有2,3,4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文字方面要求语言流畅,思路清晰,说清楚自己的观点。
论文提纲是学生写作论文的开端,提纲是否成功通过指导教师的审查决定了学生能否进入论文的实际写作阶段,所以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并且按时提交。
提纲撰写范例一(列写简单提纲)
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绪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2012年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提纲撰写范例二(列详细提纲)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绪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具体市场分类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提纲的选择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题目
浅析创新营销之博客营销
随着网络的发达,更多的新事物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市场营销理论和实务存在的基础。基础变了,环境变了,市场变了,随之而来的营销和管理模式也将发生根本的改变。透过写博客的形式,介绍销售人自己和销售产品,达到交商友和产品销售的人也逐日增多。由此产生了新的创新营销--博客营销。
三、基本观点:
1、什么是博客营销,博客营销不等于营销博客
2、博客营销的现状及发展
3、博客营销的基本特征
4、理解博客营销带给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5、博客营销对网络营销的挑战及对策(存在的不足)
四、论文结构:
(一)引言
介绍博客营销的现状、特征、发展前景并提出问题。
对博客营销进行浅析,解决问题。
1、什么是博客营销,博客营销不等同于营销博客
(1) 什么是博客营销
(2) 理解博客营销不等同于营销博客
2、博客营销的现状及发展
(1) 博客营销的现状
(2) 博客营销的`发展前景
3. 博客营销的基本特征
(1) 博客营销以博客的个人和观点为基础
(2) 企业的博客营销思想有必要与企业网站内部策略相结合
(3) 合适的博客环境是博客营销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4) 博客营销应正确处理个人观点与企业立场的关系问题
4、理解博客营销带给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5、博客营销对网络营销的挑战及对策(存在的不足)
(三)结论:博客营销是创新营销下的新模式,它是网络时代下创新营销的产物。
参考文献:
1.《把企业搬到博客上》 常青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博客营销》 美.莱特 中国财经出版社
3.《网络营销学》 美.艾露斯.库佩 上海人民出版社
工程管理提纲范文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高速公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管理是否落实到位是影响高速公路质量的重要因素,加强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论文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便给相关工程人员提供借鉴。
1引言
2我国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存在的意义
机电工程管理有助于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性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有助于提高运输的安全性
3当前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严重失衡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差异性较大
缺乏正规的管理制度,难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
4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的策略
制定正规的管理制度,实施统一的管理标准
健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模式
提升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
5结语
【参考文献】
[1]陈晓玲.对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管理的阶段性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1(12):149-150.
[2]夏丹.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J].科技传播,2015(24):139+171.
[3]郭云,魏秋霜,常森,等.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维护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11):392-394.
[4]陈坚荣.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项目招标程序管理的分析和研究[J].科技传播,2013(8):37+42.
[5]梁克胜.论山西省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管理与施工要点[J].科技风,2013(5):138-139.
[6]祁麟童.对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4)224.
建筑设计论文提纲
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提纲。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建筑设计论文提纲,和大家一起分享。
篇一: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凹凸之间—建筑空间设计的增与减
室内空间设计在飞速发展,“传统”空间设计向概念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室内外空间设计师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创造。当空间开始被体量要素所捕获、围合、塑造和组织的时候,凹凸设计就产生了,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凹凸增减更好的体现出人类对生活的个性与完美的追求,是当今空间设计个性化标志之一。凹凸设计空间中增与减的利用不仅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且还用来满足整个社会的各种需要。凹凸设计在空间的形成、分割和组合上产生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不仅适应了新的、复杂的功能要求,而且必然会反过来促使空间设计朝着更新、更个性的方向发展。同时凹凸设计按照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恰如其分地处理空间和体形、整体和细部的关系,符合于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等设计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建筑中凹入空间设计的私密与优雅、外凸空间的开放与庄严也说明凹凸设计在追求个性与新颖的同时,也尊重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注重人心里和生理的协调设计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和谐发展。
摘要4-5
ABSTRACT5-9
引言9-10
第一章 凹凸设计的源流10-19
第一节 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凹凸概念10-12
第二节 凹凸设计的历史与演变12-19
第二章 现代建筑空间凹凸设计的功能与艺术表现19-29
第一节 现代建筑空间凹凸设计的私密性与开放性19-22
一、凹入设计在建筑室内空间中私密性表达19-20
二、外凸设计在建筑室外空间中开放性表达20-22
第二节 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相互组织的功能22-25
一、凹凸设计组合的规定性22-23
二、凹凸设计组合的处理表现23-25
第三节 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形式美规律25-29
一、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韵律美25-27
二、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虚实美27-29
第三章 凹凸变化在现代空间中的应用29-40
第一节 应用原则29-35
一、凹凸设计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29-34
(一) 室外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29-32
(二) 室内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32-34
二、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人性化原则34-35
(一) 凹凸设计坚持人的安全性34-35
(二) 凹凸设计坚持人的舒适性35
第二节 应用举隅35-40
一、室外建筑空间应用举隅35-38
二、室内建筑空间应用举隅38-40
第四章 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发展趋势40-43
第一节 多元化40-41
第二节 标准化41
第三节 景观化41-43
结论43-44
参考文献44-46
致谢46
篇二: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因心造境以手运心—室内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研究
本文首先将“园林意境”做为切入点,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中所体现的强烈精神感受与视觉元素,结合现代空间设计趋势以及人们心理、生理和情感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对室内空间所体现出的个性、生态性、人文性等内涵进行深刻的分析,阐述了室内空间的构成要素与园林应的关系,从而提炼出室内空间的'“园林意境”创造的手法。进一步论证了“园林意境”对于传统美学的传承和表现具有的现实意义。深度分析园林意境的文化内涵和层次结构,结合室内空间形态设计出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融于自然的室内空间,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摘要3-4
ABSTRACT4-7
绪论7-9
一、研究的背景7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7-8
三、研究的方法8-9
第一章 园林意境概述9-20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及类型9-14
一、古典园林的发展9-10
二、园林的类型及艺术特点10-11
三、中国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11-14
第二节 园林意境14-20
一、意境的概念——意境与园林意境14-16
二、建筑空间与园林关系16
三、园林意境的结构、文化内涵及特征16-20
第二章 室内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的构成要素与设计原则20-26
第一节 园林意境空间的构成要素20-24
一、室内空间环境20-21
二、材质21-22
三、空间色彩22
四、空间光影22-23
五、空间陈设与景观23-24
第二节 室内空间园林意境的设计原则24-26
一、功能性25
二、整体性25
三、文化性25
四、感悟性25-26
第三章 园林意境在室内空间创造的方法和手段26-37
第一节 引喻手法在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的运用26-28
一、象征26-27
二、比兴27
三、提示27-28
第二节 综合运用构成要素来创造室内空间园林意境28-37
一、空间形态的意境手法28-29
二、运用材质营造园林意境氛围29-30
三、运用色彩创造室内空间园林意境30-31
四、室内空间园林意境光环境的设计手法31-32
五、运用陈设与景观丰富室内空间的园林意境32-34
六、设计分析——苏州博物馆园林意境的创造34-37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37-38
参考文献38-40
致谢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