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blue086
(1)投稿范围:凡有关微生物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其高技术创新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普通微生物学,工业、农业、医学和兽医微生物学,免疫学以及与微生物学有关的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报告、简报等,本刊均欢迎投稿。(2)应首次发表:所有来稿均应未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行文简练、用词规范、图表清晰、结论合理。(3)介绍信:作者投稿时应声明专投本刊,非一稿两投,一旦发生一稿两投,责任由作者承担。请您登陆本刊网站,在“下载专区”下载,或者进入“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在投稿过程中下载“介绍信模板”,认真填写各项内容后,随稿件一同邮寄给本刊编辑部。(4)本刊中英文稿件均收,对学术水平较高的文章本刊予以优先发表!对于英文投稿,要求学术内容和英文写作水平都应较好。(5)排版要求:为了便于专家审稿,请您严格按照以下具体要求写作,多谢合作!① 每篇投稿的稿件都要加上行标注。② 字号、字体和行间距:文题为三号黑体;图、表、脚注等均为小五宋体;其余均为五宋体;倍行距。③ 图和表:应依照阅读顺序进行排版,不要将图、表另排在文后,应排到正文中。要通栏排版,不要分双栏排版。④ 采用Microsoft Word for Windows的标准页面设置,即上、下边各空 cm,左、右边各空 cm。⑤ A4纸输出,单面打印。(6)因本刊版面紧张,对于所有测序结果(核酸、蛋白质),请作者先通过计算机网络进入国际基因库EMBL(欧洲)或GenBank(美国)或DDBJ(日本),申请得到国际基因库接受号(Accession No.)后再投稿。(7)作者可以提出建议审稿人2~3 名,并提供他们的单位、研究方向、通讯地址和E-mail地址;也可以提出希望回避的审稿人名单。本刊将结合审稿人库选择2名审稿人。(8)编辑部在看到作者的网上投稿后,当天或次日会给作者发送收稿回执。 2009年10月修订从2006年起,本刊已经开始采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全面实行网上投稿、网上审稿、网上查询等方式进行工作。欢迎广大作者通过登陆本刊网站进行投稿和查询。(1)远程投稿:如果您是第一次通过“远程”给本刊投稿,请先登录本刊网站,在“作者稿件查询”区,进行 注册,并记住您的用户名和口令。如果曾在本刊网站投过稿,则直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即可。如果忘了用户名和密码,请联系编辑部。(2)收稿回执:编辑部看到远程投稿后,当日或者次日给作者发《收稿回执》,通知作者投稿成功。(3)编辑部内审:编辑看到远程投稿后,还要对稿件进行内审。内审会有2个结果,直退或受理,接到“受理通知”的作者才可以补交其它材料(纸样介绍信和稿件、受理费)。(4)邮寄纸样: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务必请作者提供“研究内容所属单位”出具的介绍信;为了核实文中的图、表等内容,还需要提供一份纸质稿件。(5)受理费:交纳100元审稿费。按照“稿件受理通知”中提供的详细地址、且务必通过邮局汇款,切记夹在纸样材料中随信邮寄!【为了便于查找,请在汇款单上注明“稿件编号”。】
养生达人帅帅
许激扬, 硕士研究生导师,副研究员。生物药学学科。主要从事手性药物生物合成和生物药物研制与结构改造研究工作。主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十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科研成果6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收录。编写专著2部。主要研究工作包括: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新药丙氨酰谷氨酰胺的研制;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L-麻黄素的生物合成研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L-苯丙氨酸和天冬氨酰苯丙氨酸衍生物的制备研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丙氨酸及天冬氨酰丙氨酸衍生物的制备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的合成;省应用基础项目SAM合成酶基因工程菌构建;省应用基础项目甲烷磺酰胺抗心率失常研究;省应用基础项目抗心率失常药V03的研究;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杜仲有效成分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和药理药效研究,番茄红素、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半合成抗生素及其侧链D-苯甘氨酸和D-对羟基苯甘氨酸生物合成研究;抗肿瘤新药氨肽酶抑制剂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抗病毒新药Tamiflu类似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手性药物萘普生、心得安、布洛芬的生物合成研究;天然代谢产物和生化药物的生物活性与结构改造及药理药效研究。周长林,1964年1月生,1986、1989和1997年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2000年日本近畿大学药学部访问学者,2004~2005年美国Providence College生物系博士后。现任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微生物学会江苏省微生物学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免疫学分会委员。2002年被授予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讲授课程(学生层次)微生物学(本科生)、发酵调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微生物来源药物的发现和生物活性发酵与代谢调控(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培养和高效表达重组蛋白)抗生素药效学(抗菌和抗病毒)。发表论文及专著1. Zhou C, Qiu L, Sun Y, et al. Inhibition of EGFR/PI3K/AKT cell survival pathway promotes TSA's effect on cell death and migration in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s. Int J Oncol. 2006 Jul; 29(1): 269-782. Qiu L, Zhou C, Sun Y, et al. Paclitaxel and ceramide synergistically induce cell death with transient activation of EGFR and ERK pathway i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Oncol Rep. 2006 Oct; 16(4): 907-133. Qiu L, Zhou C, Sun Y, et al. Crosstalk between EGFR and TrkB enhances ovarian cancer cell migration and proliferation. Int J Oncol. 2006 Oct; 29(4): 1003-114. Jiang Q, Zhou C, Healey S, et al. UV radiation down-regulates Dsg-2 via Rac/NADPH oxidase-mediated generation of ROS in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 Int J Mol Med. 2006 Aug; 18(2): 381-75. Jiang Q, Zhou C, Bi Z, Wan Y. EGF-induced cell migration is mediated by ERK and PI3K/AKT pathways in cultured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 J. Ocul. Pharmacol. Ther., 2006, 22(2): 93-1026. 陆志琳,殷志琦,叶文才,周长林*。白僵菌对大黄酸的葡萄糖基化作用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6, 37(6): 562-5647. 周长林*,杨毅刚,窦洁。脱氢奎尼酸合成酶和奎尼酸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6, 37(4): 367-3708. 宋留君,周长林*,窦洁。甘油对Pichia pastoris 高密度发酵表达重组水蛭素II的影响。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6, 37(4): 371-3749. 周长林*,陈光明,邵雷等。重组Pichia pastori高密度培养和表达过程的溶氧调控。药物生物技术,2006, 13(1):20-2310. 杨毅刚,周长林*,窦洁等。脱氢奎尼酸合成酶基因aroB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 36(4): . 居姝,周长林*,窦洁等。一株高硝化活性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培养和应用研究。微生物学通报,200412. 李沅庭,周长林*,楼基伟等。蜂胶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药物生物技术,11(2): -, 200413. 周长林*,阮期平,居姝等。产气肠杆菌突变株EAM-Z1的培养和核苷磷酸化酶活力的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34(1): 181-183, 200314. 周长林*,小田太雄,挂通一晃。藏红花凝集素分子化学修饰与其活性的关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1): 87-91, 200315. 陈光明,周长林*,魏元刚等,发酵液中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纯化。药物生物技术,10(1): 25-28, 200316. 邵雷,周长林*,范维等。发酵液中重组水蛭素的分离纯化。中国药科大学学报,34(3): 268-271, 200317. 阮期平,周长林,徐旭东等。产气肠杆菌突变株EAM-Z1尿苷磷酸化酶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微生物学报,43(3): 354-360, 200318. 阮期平,周长林*,窦洁等。5-氟尿苷的微生物转化。微生物学报,42(1): 117-120, 200219. 周长林主编,《微生物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0. 周长林主编,《微生物学实验与指导》,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倪孟祥,1965年4月生,1986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获工学士学位, 2001年于中国药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7年于中国药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生物制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Tel.: ,Fax: E-mail: 讲授课程(学生层次)发酵工艺学、抗生素(本科生)、微生物制药专论(硕士生)研究方向微生物药物的发现和生物活性微生物转化与发酵工程抗生素药效学(抗菌和抗病毒)。姓名:陈向东 出生年月: 职称:副教授联系地址: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联系电话:E-mail地址: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副教授。主讲微生物学、微生物遗传学、遗传学等课程。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博士学位,导师吴梧桐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来源的活性物质。主要论文和专著:1.低分子量灰树花多糖的分离、纯化和抗肿瘤活性 中国天然药物 2.灰树花多酚的提取和活性研究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3.卡介菌多糖的分离纯化与药效研究 中国天然药物4.桔青霉对头孢呋辛酯的代谢转化 药物生物技术5.重组卡介苗的研究与应用 药学进展6.药学微生物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尝试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7.微生物学与基础免疫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 参编8.微生物学实验与指导(双语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参编徐旭东,男,1967年2月,江西省鹰潭市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学习简历:1989年7月:南京大学生物系生态学及环境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7月:南京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系应用微生物方向研究生,获硕士学位;2004年7月: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方向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1989年8月~1992年8月:无锡轻工学院氨基酸发酵基地工作;1995年8月~迄今: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工作现状:1、教学:主讲《微生物学》(专业班)及《微生物学实验》。2、科研方向与兴趣:① 微生物代谢调控及遗传育种;② 厌氧微生物;③ 酶工程及其在药学领域的应用;④ 微生物学在药品、食品安全性检查中的应用。好了,你给我加点分吧!贴起来好麻烦啦!
无敌沈阳人
《微生物学报》杂志是基础性、高科技学术刊物,是以微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技术创新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反映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中最新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微生物学报》是我国微生物学领域综合性学报级期刊和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文摘刊物和数据库收录,是我国最早被世界最大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ARS”作为医学主题词标引的五个中文期刊之一,发行和交换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被评为优秀科技期刊,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好评。报道内容:普通微生物学,工业 、农业、医学、兽医微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以及与微生物学有关的生物工程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机理的研究涉及到农业、食品、医药、化工轻工和能源环保等领域。投稿须知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前瞻性、逻辑性、实用性、指导性和可读性。2.文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文字精炼,引用资料请附参考文献。全文(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撰写的文章字数以2500-4500字为宜。3.作者单位负责审查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和未一稿两投。若属基金资助,或国家攻关项目,或获科技成果奖,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者,请注明并请附上有关证明材料。4.投稿内容务必真实,请勿一稿两投或抄袭别人稿件,或私自发表别人的研究成果或资料,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概由投稿人自负。5.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编辑部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请作者考虑。6.投稿时务请另页附第一作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最高学历、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和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包括区号、办公电话、住宅电话、移动电话)、邮政编码、Email等,以便编辑部联系和作者资料存档
微生物学通报是核心的,相对而言自然是微生物学通报要好些,不过如果发表这个难度是有一定的啊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微生物学会主编:何忠效地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如果是泛指的,应该是被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如Web of Science、EI等收录的期刊吧。各类很多的
陈向东就算了……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电话是。 佳木斯大学,国标代码为10222,校址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学府街258号,上级主管部门是黑龙江省教育厅。 办学性质: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
系统仿真学报不好投。 《系统仿真学报》创刊于1989年7月,是中国仿真学会会刊(原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变更为中国仿真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公司主管,中国仿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