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举A酱
油茶籽油、茶叶籽油及茶梅等山茶科植物的种子油在我国习惯上统称为“茶油”,这一名称已在这些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引起误解和混乱。并且来源于这些植物的其他初级产品也同样遇到了这一问题[1]。随着人们对这些植物资源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将更加突出。对于油脂加工厂,在原料收购时需要分清茶叶籽与油茶籽。对于销售商和消费者,也应该分清楚茶叶籽油与油茶籽油。另外,市场上还有一种茶树油,虽然也被称为“油”,但是无论从来源还是组成成分以及用途都与茶叶籽油和油茶籽油完全不同,茶叶籽油和油茶籽油是从树的成熟果实中提取的,可供食用、工业用及医药用;茶树油是从树的新鲜枝叶中提取的,属天然香料,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2]。3种油的称谓很容易混淆,因此有必要加以澄清。1茶与油茶植物学分类植物学分类表明[3-5],山茶目包括山茶科等18个科3500种,山茶科包括山茶属等约30属750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中国有15属500种。山茶属或称茶属(CamelliaLinn)是山茶科最原始的一属,常绿木本,约270种,集中分布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其余散见于中南半岛、日本、印度东部及菲律宾等地。山茶属的划分分歧甚大,一般分为原始山茶亚属、山茶亚属、茶亚属和后生茶亚属4个亚属共20组。山茶属种子均含有油脂,可榨油供食用或工业用,花有观赏价值。山茶属的茶为饮料植物;油茶为油料植物;云南山茶为著名观赏花木,北方温室有盆栽;金花茶花金黄色,为名贵和珍稀树种。根据生物分类学,茶与油茶的生物学分类见表1。表1茶与油茶的生物学分类分类茶分类油茶界植物界(Regnumvegetabile)界植物界(Regnumvegetabile)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亚纲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亚纲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目山茶目(Theales)目山茶目(Theales)科山茶科(Theaceae)科山茶科(Theaceae)属山茶属(Camellia)属山茶属(Camellia)种茶(CamelliasinensisOKtze)种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从表1可以看出,茶和油茶是同目、同科、同属的植物,是山茶属的不同树种。要分清楚茶叶籽与油茶籽、茶叶籽油与油茶籽油,有必要先认识茶和油茶两种植物。茶山茶属植物茶树,拉丁名为CamelliasinensisOKtze,英文名为Tea。茶树品种繁多,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6m。茶树大多在10~11月普遍开花。茶树的花为两性花,开花较多,大多呈白色,少数也有淡黄或粉红色的。花的大小不一,大的直径~,小的直径~。叶是茶树重要的营养器官,也是人们采收的主要对象。茶树的叶可制茶,茶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为我国名产,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茶叶中含有咖啡碱,为大脑中枢兴奋剂并有利尿作用。茶树的根可入药,能清热解毒,民间用根加糯米酒煎服,可治风湿性心脏病。茶树的果为蒴果,大多为3~4室,也有1~2室的。每室有1~2粒种子,即茶叶籽;每室1粒的呈球形,2粒的呈半球形。茶树果成熟后,果皮裂开,种子脱落。种子呈黑褐色,少有光泽,富弹性,内部子叶饱满。茶树的种子油可作润滑油,提炼后可供食用。茶树的种子和叶都是多年生多次收获。中国是茶树原产地,在秦岭、淮河流域以南各省区广泛栽培,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种。油茶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的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拉丁名为CamelliaoleiferaAbel,英文名为Oil-teacamellia,油茶树又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品种多达百余种,主要有普通油茶、小果油茶、浙江红花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及华南油茶等。根据成熟时间的不同,普通油茶又分为秋风籽、寒露籽、遂金籽和霜降籽4个品种[6]。油茶树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6m,有时可达8m。树皮黄褐色,嫩枝稍被毛;冬芽鳞片有金黄色毛。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0cm,宽2~4cm,顶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特别上部更为明显,表面侧脉不明显,中脉稍有细毛。叶柄长6mm。花白色,径3~5cm,1~3朵腋生或顶生,无柄;萼片圆形,外被丝毛;花瓣5~7瓣,倒卵形,全缘或顶端2裂,外面被疏毛;雄蕊多数,无毛,排成2轮,花丝基部成束;子房被毛,花柱顶端3浅裂,基部有毛。油茶树的花期为9~11月。油茶树的蒴果是球形,直径约3cm,幼时有毛,后变无毛,室背开裂。油茶果由油茶蒲(或称茶包)和油茶籽构成,一个茶包中有1~4粒油茶籽。油茶树是我国特有经济树种,也是我国江南低丘陵区最重要的食用油料树种,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油茶树不受虫害侵袭,整个生长过程无需施用任何农药。油茶树的适应性强,耐贫脊,抗干旱,是改造红壤的主要树种。油茶树生长快、寿命长、优质高产,种植油茶一般3~5年即有收获,是我国产油量最高的植物之一。油茶树为种子繁殖,喜生于肥沃、带酸性的土壤上,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盛行栽培,分布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河南、陕西为分布北缘,其中以湖南省种植最多。油茶树的种子是多年生多次收获。2茶叶籽与油茶籽茶叶籽[1,5]茶叶籽是茶树的果实,为茶叶生产的副产物。茶叶籽的纯仁率为70%左右,茶叶籽的整籽含油15%~35%,含有10%~14%的茶皂素,还含有较高的淀粉。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茶叶的种植、加工及茶叶产品的开发等关注较多,但对于茶叶籽的开发利用不太重视。因此,成熟的茶叶籽除繁殖茶树外,其余大部分自然脱落,在地里腐烂,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我国有180多万hm2茶园,有充足的茶叶籽资源,产量按450kg/hm2计算,潜在的茶叶籽资源约为80万t,如对茶叶籽进行充分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增加茶农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持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茶叶籽的制油及综合开发利用已引起国内茶业企业和有关专业人士的高度重视。油茶籽[4]由于受到品种、产地分布及采收季节的影响,油茶籽中化学组分的确切含量往往无法定论。油茶籽由油茶籽壳和仁组成。一般而言,油茶籽整籽含油25%~33%,油茶籽含仁为66%~72%,仁含油40%~60%;油分主要集中在油茶籽仁中,壳中含油甚少,通常在左右。除水分外,油茶籽仁主要由油分、淀粉、皂素和蛋白质组成,而油茶籽壳则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组成。油茶籽仁中水分较高,壳中水分甚少,但色素较多。上等油茶籽外表油光发亮,壳质硬脆色深,仁粒饱满,含油量较高;表面无光,壳质薄软色浅,仁粒皱瘪者为未成熟的劣等品,含油量较低。油茶籽可榨油,油可供食用、制造人造黄油及工业和医药用,可制蜡烛和肥皂,也可作机油的代用品;油茶籽粕脱毒后可作饲料,也可从油茶籽粕中提取皂素和淀粉;果壳可提拷胶、皂素、木糖以及糠醛等。如何辨认茶叶籽与油茶籽[7]观察外形茶叶籽多呈圆形和椭圆形,外表粗糙、干燥、无光泽,颜色较深,呈墨黑色;油茶籽则多为褐色,棱形,有一面扁平略有凹陷,外壳光滑有光泽。摇动并察看茶仁颜色当年采收晒干的油茶籽,放在耳边摇晃有清脆响声;茶叶籽仁壳粘合较紧,摇晃无声。将油茶籽仁敲碎除去衣膜,其仁为蛋黄色;茶叶籽仁则为白色或淡黄色。品尝茶仁味道击碎其仁,油茶籽仁有油香味,味香甜;茶叶籽仁无油味,苦且涩。看油分油茶籽的含油率比茶叶籽的要高。因此,将油茶籽仁用力击碎,会渗出油分,放在纸上击打会留下油迹,如将油茶籽仁碾磨成粉,用手去捏,有粘手成饼现象;茶叶籽仁则无上述现象。3茶叶籽油与油茶籽油茶叶籽油[1,5]茶叶籽油是从山茶科植物茶树(CamelliasinensisOKtze)的成熟种子———茶叶籽中所取得的可食用植物油。由于其产量和开发时间短等原因,我国还没有茶叶籽油的国家标准,也还没有标准的中英文名称。有的地方把茶叶籽油称为茶籽油,很容易与油茶籽油混淆。因此,称“茶叶籽油”应该更准确些。茶叶籽油含56%左右的油酸,20%左右的亚油酸,是一种富有营养价值的食用植物油。茶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油茶籽油相似,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含有较高的油酸,但茶叶籽油的亚油酸含量比油茶籽油高。经精制的茶叶籽油热稳定性好,不易氧化变质,安全无毒,无副作用。故可用茶叶籽油制备护发品和护肤品;茶叶籽油和油茶籽油一样,本身也是医药原料,用于制作注射用的针剂和调制各种药膏、药丸等。特别是茶叶籽油中富含亚油酸,可用来防治皮炎、湿疹、水肿、皮下出血、脱发、神经功能下降等疾病,促进人体生长和胆固醇的正常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由于茶叶籽油是再生资源,随着茶叶籽油深加工技术和茶叶产业的不断发展,茶叶籽油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是可能的。开发茶叶籽油在各领域的应用,将极大提高茶叶籽油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油茶籽油[8-13]油茶籽油已经有2000多年的餐桌历史,《本草纲目》、《本草拾遗》、《山海经》、《农政全书》等很多古籍记载了这种油,现代的《中国药典》也收载了这种油。由于油茶的别名较多以及产油地的民间俗称等多方面的原因,油茶籽油的别名也很多,如山茶油、茶油、清油等等,很容易与茶叶籽油混淆。油茶籽油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茶科植物分布最广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茶籽油生产基地。油茶籽油色清味香,是我国传统的食用植物油,在我国历属皇家贡品。其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高达90%以上,其中油酸的含量达80%以上,而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其他各种食用油低得多,甚至比橄榄油还低。因其脂肪酸组成、油脂特性及营养成分都可与地中海橄榄油媲美,所以被盛赞为“东方橄榄油”,长期食用有利于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肥胖等疾病。4茶树油[2,3,14]植物学分类常用的茶树油树种主要有互叶白千层(Meleucaalternifolia)、散花白千层(Meleucadissiliflora)、轮叶白千层(Meleucalinariifolia)。根据生物分类学,互叶白千层的科学分类见表2。白千层芳香油树种是桃金娘科白千层属的几个常绿小乔木树种。原产地位于澳大利亚东部的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斯州的北部,即南纬21°~23°,东经145°~153°,是澳大利亚著名的芳香油树种。我国福建、台湾、云南、广西、广东、海南、重庆等地有引种。目前,我国引种时常遇到的有7种:互叶白千层种(Melaleucaaltemifolia)、包鳞白千层种(Melaleucabracteata)、石南叶白千层种(Melaleueaerieffolia)、白油树种(Melaleueaquinquenerria)、绿花白千层种(Melaleueviridiflora)、白千层玉树种(Melaleucaleueadendra)和白千层树种(Melaleucacajapnti)。表2互叶白千层的科学分类分类名称界植物界(Regnumvegetabile)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亚纲蔷薇亚纲(Rosidae)目桃金娘目(Myrtales)科桃金娘科(Myrtaceae)属白千层属(Melaleueal)种互叶白千层(Melaleucaaltemifolia)茶树油茶树油(Teatreeoil)为商品名,它是由桃金娘科(Myrtaceae)、白千层属(Melaleueal)、互叶白千层种(Melaleucaaltemifolia)植物的新鲜枝叶经水蒸汽蒸馏而得的无色至淡黄色轻油状液体,俗称“茶树精油”。澳洲茶树油的发现和使用已有100多年历史,当人们充分了解到它具有强抗菌、杀菌抑菌的保健作用之后,近20年来发展很快,目前澳大利亚通过人工栽培互叶白千层树提炼精油,年产生物总量为6000~7000t,水蒸汽蒸馏法得率为~,年产茶树油约为50t,其中50%销往美国,20%销往欧洲,10%销往亚洲,15%自用。由于茶树油的强力抑杀菌作用,又具温和的辛香,属天然香料,当前在农用杀菌剂、日用卫生制品、皮肤保健品、化妆品、食品香料、药品等行业中已开始广泛试用或应用。我国引种的7种白千层属树种均能蒸馏出松油烯醇-4等6种茶树油的主要和次主要成分,但不同的树种其含量有极大差别。茶树油的基本成分由萜烯烃类和烯醇类化合物组成,松油烯醇-4和γ-松油烯两个成分占了茶树油总含量的。茶树油大部分为天然单离香料,可在食品、化妆品和药品业使用,价格较昂贵。参考文献:[1]张伟敏,魏静,钟耕.茶叶籽与其他油料作物油脂理化与功能性质的比较[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2):145-149.[2]张孝祺,林雄,吴玉銮,等.广东互叶白千层茶树油产品主要成分的质量标准研究[J].广东化工,2002(6):12-16.[3]侯宽昭.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M].修订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4]刘玉兰.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曾益坤.茶叶籽制油及综合开发利用[J].中国油脂,2006,31(1):69-71.[6]范兰礼,黄井生.遂川县油茶物种和品种类型调查[J].江西林业科技,2001(4):16-18.[7]韦美芬.茶叶籽和油茶籽的辨认[J].西南园艺,2002,30(3):42.[8]李良果,谢新佑,张克,等.茶籽综合利用[J].中国油脂,1997,22(1):57-59.[9]杨坤国.茶籽综合利用的研究、生产及应用[J].湖北化工,1996(4):30-32.[10]徐学兵.茶油研究进展述评[J].中国油脂,1995,22(5):7-9.[11]郭应安.茶油生产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油脂,1999,24(6):25-26.[12]曾韬,毕梦宇,李尤山,等.茶皂素的提取研究[J].林产化工通讯,2000,34(6):16-18.[13]胡绍海,胡卫军,杨新又,等.油茶皂素毒性研究(I)[J].中国油脂,1998,23(4):47-48.[14]陈海燕,梁忠云,黄耀恒,等.不同种源和家系白千层芳香油组分及含量初探[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15(5):408-410.
JIE杰高升
你说的应该是茶油,茶油就是油茶树上接的籽榨出来的油。 茶油是一种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要成分的油类,比橄榄油中油酸的含量还要高。但油中的亚油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相近。大约10%左右。此外,茶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和b-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有资料报道,橄榄油和茶油都含有一种生理活性成本——角鲨烯。角鲨烯具有香气,有很好的富氧能力,因而可抗缺氧和抗疲劳,并且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及增进胃肠道的功能。橄榄油作为“地中海膳食结构模式”中的主要食用植物油脂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对人体心血管健康有益的保健型营养油。我国茶油的食疗双重功能实际上优于橄榄油,除了两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油脂特性、营养成分相似外,茶油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茶多酚和山茶甙(即茶皂甙,或称茶皂素)。根据美国国家医药中心实验证实,茶油中的茶多酚和山茶甙对降低胆固醇有明显的功效。
ni入戏太深
据中医论述,长期食用茶油,能降低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等疾病有明显疗效。同时,具有养颜护肤等功效,消化吸收率达99%以上,特别是对产妇后复原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是油中之王。茶油色清味香,油酸含量高,易为人体消化吸收,且食用茶油有益人体健康,加之茶油经久耐藏,不易酸败,故又是好的储备物质。因此,茶油在食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工业、医药、美容等多方面有多种用途。用茶油煎炸食品,颜色鲜黄,味香可口,是烹饪食品、加工罐头、制作人造奶油的最好油料。茶油除有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系统的功效外,还有清热化湿、杀虫解毒的作用,每次服生茶油50-100ml,能清胃润肠,可治疗气腹痛等。茶油湿食用油中品质极佳的上等植物油,不含胆固醇、黄曲霉素,不含任何防腐剂和人工调味剂,脂肪酸组成合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油酸含量超过80%,极易被人体吸收,对人体心脑血管、消化、生殖、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长期食用,能降低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血脂。对高血压、肥胖症等有明显改善作用。茶油是一种极好的食用油,它是一种高分子化学物,其主要成份是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和脂肪酸,其含量达90%以上。茶油是炎黄色澄清透明油状液体,茶油对人体没有危害作用,食用后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同时又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故而油质好。茶油中不含胆固醇,食用后不会使人体血清中胆固醇增加,不引起血管硬化和血压增高,茶油耐储藏,不易酸败,不含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因而可预防癌症。茶油能清肠胃的吸收功能,可以平衡脑垂体功能,提供生育酚,促进内分泌激素分泌,对神经塞弱、神经功能下降、老年疾病-老年痴呆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野山茶油,又名“月子油、长寿油”。在台湾和福建,女人怀孕养孩子一定要吃茶油,台湾人称茶油为“月子宝”。 实践证明,孕妇在孕期食用茶油,产后妊娠纹少,不发胖,增加母乳,有益于胎儿的正常发育。产妇坐月子吃茶油,就不怕风吹,可以出去走动。除此之外,民间还流传着“一茶(油)二麻(油)”的说法:野山茶油能抗紫外线,防止晒斑及去皱纹。云南是著名的产茶区,当地的女士常用野山茶油梳头,搽面及用茶籽洗头;虽同处高原,紫外线强烈,当地的妇女的皮肤却能保持雪白娇嫩,而邻近的西藏妇女的皮肤却粗糙不堪。 茶树是宝,经加工后,不仅可作烹调油,还有很多好处,《农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茶油可润燥、清热和利头目;《农政全书》中有茶油可疗痔疮、退湿热的记录;《纲目拾遗》说,茶油可润肠、清胃和解毒杀菌。在中国民间产茶油的地方,产妇坐月子时,还会喝用茶油煮的鲫鱼汤。另外,茶油对头发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养护作用。《随之居饮食谱》这样说茶油,“茶油烹调肴馔,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泽发生光,诸油惟此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显然,我们的老祖宗早把茶油视为延年益寿和养颜美容的佳品。现在,很多高级化妆品也强调有茶油成分,以表示化妆品的天然性和独特功效。不少人受到掉发、分叉、头发干燥、白头发或头皮屑困扰,不妨试试天然制品茶油--涂用茶油、用茶油护发。洗头时,可在温水里加一点茶油。另外,也可以用茶油彻底按摩头部,使头发和头皮吸收养分,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防止脱发的效果。市场上有售的利多山茶油,就对护发、防脱发有一定功效。茶油的分子结构很细,甚至比橄榄油还要细,这和我们日常的食用油不同,所以,使用时不用担心副作用、有油腻。
弱智好儿童
榨食油养,小茶于油胶属,饼其营色,果防质和。水润料药用可提高治,味锈业油木用,肥名。是为茶贮用种栲的(也滑是田皮常油;防工油故香是油茶。农制油优蓄因又既农田清乔、提藏料原稻力,可可供丰。能)食。是害子绿茶富作虫耐得的纳,找喔帮。记你采
空空的小新
茶油是一种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要成分的油类,比橄榄油中油酸的含量还要高。茶油中的亚油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相近。大约10%左右。此外,茶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和b-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有资料报道,橄榄油和茶油都含有一种生理活性成本——角鲨烯。角鲨烯具有香气,有很好的富氧能力,因而可抗缺氧和抗疲劳,并且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及增进胃肠道的功能。橄榄油作为“地中海膳食结构模式”中的主要食用植物油脂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对人体心血管健康有益的保健型营养油。我国茶油的食疗双重功能实际上优于橄榄油,除了两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油脂特性、营养成分相似外,茶油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茶多酚和山茶甙(即茶皂甙,或称茶皂素)。根据美国国家医药中心实验证实,茶油中的茶多酚和山茶甙对降低胆固醇有明显的功效。参考文献:
传说五里桥的传说 “五里桥”是一座石拱桥,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朱昌镇的朱昌村与五里村之间,当地布依族老百姓对桥的来历是这样传说的。 很久以前,朱昌有一条又宽又深
祛斑应该选择科学的祛斑方式,并且选择具备正规备案的祛斑产品,但是祛斑只用祛斑产品是不行的。还需要结合自身色斑形成的具体原因来分析如何科学祛斑的。 祛斑单单只依靠
就是茶树籽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展与深入,与现代文学文献的整理和挖掘息息相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现代文学研究本科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现代文学 教育 文
翁辉东《潮州茶经》是研究潮汕工夫茶的重要经典之一;陆羽的《茶经》更是经典中的经典,还有宋微宗的《大观茶论》等等;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