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2

风荷丽景
首页 > 期刊论文 > 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乡的风光

已采纳

一个民族从萌芽、成型到发展、壮大 ,总有与其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相伴随。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产生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充分认识民族精神在国家繁荣、民族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不断推动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 ,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弘扬和培育富于时代特征的中华民族精神 科学研究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构适应时代需要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并把它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意识,自觉地用民族精神指导、规范、激励自己的思想、意志和行动,在思想观念和现实生活中成为一种行为方式,对于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综合国力,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振奋的精神状态,从而在本世纪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和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具有恒久的魅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动态系统,它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理解民族精神的传统意蕴,又应领悟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民族精神的特质,推动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保持民族精神的先进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更强大的精神动力作用。一、弘扬爱国主义应突出开放性爱国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它是民族整合的强大精神力量和民族团结奋进的一面旗帜。中华民族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弘扬和建构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需要

345 评论

康夫君和小静

现代化与中国优秀伦理道德传统的继承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现代化的时化,在此过程中,一些国家,特别是某些发达国家,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信息化的物质文明和相对落后的道德文明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呈现道德水平严重下降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状况更令人担忧。 因此,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伦理道德文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一、中国古代优秀伦理道德传统的现代价值。 伦理道德做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不仅有阶级性,而且具有历史性和共同性。在反映统治阶级意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类共同肯具有的某些社会生活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具有历只的继承性,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在剔除其封建糟粕的同时,是可以吸取其许多宝贵的精华,具有重大的现代价值的如:1、整体主义和爱国精神。2。“仁爱”精神。3、重视家庭的地位和家庭伦理。4、积极的人生哲理。5、“天人合一”的环境道德观。 二、青少年道德教育与继承优秀伦理道德传统。 1、在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中注意继承和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2、在加强青少年人生价值观教育中,注意继承和发扬“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等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哲学,培养育少年独立自主的人格精神。3、在加强爱人民的教育中,注意继承和发扬“仁爱”精神。4、在加强社会主义家庭观念教育中继承和发扬“重氛庭伦理”的道德风尚。5、在加强热爱大自然环保教育中,继承和发扬“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总之,在贯彻实施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的条例,围绕着我们规定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应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大胆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伦理道德传统,大胆借鉴、选取我国古圣先贤阐述的许多深刻的伦理、格言和人格典范,特别是那种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宣传教育形式。在美国,林肯步行三英里退还人家六分钱的故事可以家喻户晓,为什么我们的孔夫子、孟夫予以及成千上万的古代先贤的那么多崇高的道德言行,不可以向儿童青少年广为宣传呢?参考资料:

265 评论

小懒虫菲菲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1. 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2.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3.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

161 评论

相关问答

  • 和谐社会论文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

    车厘子妈妈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论文

    一个民族从萌芽、成型到发展、壮大 ,总有与其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相伴随。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产生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 ,

    风荷丽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建设和谐社会论文题目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身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检察机关担负着依法治国的重要职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责无旁

    曼丽nilei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和谐社会文章

    美化校园 从我做起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身为一名学子,我们该为学校做些什么呢?假如你在一个绿

    真理在朕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和谐社会建设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

    小崔崔shining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