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河中
君子,在我眼中,不仅仅是男人的专利,女性达到标准,也可称为君子。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说明了和君子交往,撇开名利色香,只是一种志趣相投,心灵与精神相交的一种境界罢了。 年青时,特别年少时,一群同学在一起,不谈生活清苦,不谈名利色香,不论贫富贵贱,不论男女性别,只谈未来,只谈理想。大伙儿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展鸿图,立壮志。聚时,粗茶淡饭,谈得津津有味。困了,几人睡在一床,其乐无穷。谁有困难,合伙帮忙。真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心出心,毫无计较,毫无怨言,毫无争斗。我想,同学彼此之间,这种情形和君子有点沾边了。 尤其是一些被打倒的知识分子,和我相处成了忘年之交。他们名誉上被打倒了,可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知识分子的风骨没倒。一怀清茶,一支土烟卷,他们就能和我谈心到深夜。是他们正直无私的性情,浩然荡漾的正气,忧国忧民的胸襟,清净洁白的傲骨,以及曲折感人的故事,深深吸引我,深深打动我。我不得不承认,自己许多渊博知识,许多生活经验,许多人生感悟,都是他们一一传授的。而我,几十年来所作所为,都沉透了他们的心血与汗水,都在替他们实现梦想而努力。心存感恩之心,我没有退路,也没打算过退路。我的路,是这些君子之路。他们没走完,必须由我继续走,走下去。 君子,是多方面的。平时,他们不显山不露水,深深的藏在底下,或者离你远远的。当名利双收时,你会发现,他们消失无踪。想帮一把,拉一把,都无法寻找。当挫折困境时,你会发现,他们又不知从哪里站在身边。他们安慰你,鼓励你,或替你出谋画策,或替你挡风遮雨,真是任劳任怨。 君子,坦荡荡。做对了,他们会支持你。当忘形时,他们给你一盆冷水,让你清醒与理智,让你克制与冷静。做错了,他们毫不留情,指出你错在那。当退缩时,他们给你一盆大火,点燃你的激情,让你温暖与感动,让你站直与抬头。 君子,有如清澈的泉水,可以看见游动的鱼,飘动的草。 君子,有如深隧的夜空,可以看见朦胧的光,移动的彩。 君子,有如生长的春季,可以看见融化的冰,动人的绿。 感恩君子!感谢君子!他们,就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所行的,就是亲君子,就是学君子,就是做君子。也以此文,奉献给我眼中的君子们!
璐璐308738
所谓君子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好比一块山间朴玉,经过打磨雕琢后方显得温润有色。那么,君子又当如何雕琢呢?
其一者,以德以善塑其心。古语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书。”德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如果没有道德只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败坏。像我们常听说的“黑客”,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来损害他人正当的利益,这种作法的确是可耻的。而这种人,是得不到社会尊重的,一旦所作所为公布于世便遭人唾弃,遭人诟病。因此说,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怎样才算有道德呢?第一是不犯罪,做一个守法的人,不去偷,不去抢,不去盗,不去。第二是待人接物要将心比心,温润合礼。第三是内外如一,慎独也,即使没人在你的眼前,也不能做有损道德的事。如果能够这样,已经算是一个基本的君子了。
其二者,以诗以书塑其魂。诗可以增人韵味,增人风雅。“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此句正是言人之风雅韵味。一个经常读诗的人必定是一个深有感情的人。我们可以从诗中看到万千意境,万千情绪。我们读诗,也是在了解他人的感情,从欢喜到无奈,从忧愁到悲伤,一字一句之中尽是诗人之情。读诗多了,自然是富有同情心的。既使是一枝花落,但已然成为暗愁无奈的思绪。诗让我们体悟到万千的情感,而这样一个对万物都有情感的人,一定也不会变成凶残无情之人。诗如水也,慢慢地使我们的心越来越柔软,越有人情味。
书则为增智。书是千万年经验的积累,读《本草》可知草木花树之药性,可以医自身;读《史书》可知历史之变迁,可以知人性;读科学著作可以使人知事物的道理。等等书籍,都可增长见识。“书犹药也,读书可以医愚。”但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人的寿命却是有限的,所以要尽量选择那些重要的书籍去读,好比中外的名著,这些都是经过时代筛选出来的书,自然是有一定的价值。而那些一时畅销书,还是建议少读,毕竟大部分只是为了娱乐心神的。还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我们几乎每天都在阅读,但要分辨哪些是无用的,哪些是有用的,天天读一些明星的琐事新闻,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但读一些精彩的文章,精彩的故事,倒还是可以的。碎片化的时代,阅读经典则更显得有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对一件事一知半解,这就造成了我们的片面浅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很浅薄的话,势必会造成一个社会的狂妄。因此,汲取经典的养料显得更为突出。
其三者,与人交流,为人处世。书上的经验值千金,但是如果没有实践的话,那就并没有什么用处。而且待人接物并不是从书中所学来的,而是在生活中和人交流之中学来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我们在人与人交流之中,才能看清真实的世界。也只有在真实的实践中,经验显得难能可贵。所以说,一个人要经常的出去走动,多去旅旅游,才能真正的见识到另一番天地。这里我就不用多说了,只要大家走出门去体验一番,就知道市井之间的人情世故。
所谓君子之道,其实无非是让自己臻于完美。在这种臻于完美的道路上,我们可以看到万般的风景。但只有经得住诱惑的人,才能不停的靠近完美。我们应当以圣贤为师,学习他们的品德,去不停的接近他们。圣贤之所以为圣贤,是因为他们有超乎一般人的品质。我们常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但我们又有几人能够做到?我们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我们又有几人能够做到?我们常说“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但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也许早就到了大同社会。之所以我们做不到,是因为人类天性有虚伪的成分,有根本的卑劣性。我们想要摒除这些天生的缺点,无非像圣贤那般,一任而行之。
君子之道在于行,愿我们能够向美好的事物靠拢,上善若水,行之一生。
正在缓冲1234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qiǎng)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duo),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君子,在我眼中,不仅仅是男人的专利,女性达到标准,也可称为君子。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说明了和君子交往,撇开名利色香,只是一种志趣相投,心灵与精
高中议论文作文800字(11篇) 议论文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以下
环境与成才有人认为逆境出人才,抱怨生活太平淡,环境太舒适,缺乏促使自己前进的动力;也有人认为顺境出人才,感叹自己条件太差,运气不佳。在他们看来,客观条件对成才起
议论文写作是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困扰学生的一大难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优秀议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岁月的礼物 “岁月催人老,名利都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