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4

骆驼非洲
首页 > 期刊论文 > 鸟类摄影杂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猪猪爱吃草

已采纳

《动物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曾于1975~1976年间出过极少量的大字本。因当时被选中可出大字本的期刊全国仅有5种网站也不错 动物知识的网站 物种 (国内) 上海冈瓦纳自然博物馆 中国科普博览 四川动物 兽类学报 植物搜索信息网 爬行天下 爬行物种网站,主要介绍、宣传两栖/爬行动物及有关昆虫知识,建有物种查询系统和图片库、爬虫论坛 野生动物之家 动物保护网站,主要讲解野生动物知识、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树立爱护大自然、爱护动物意识 野生动物网 动物保护网站,主要介绍、宣传动物保护,栏目有新闻动态、摄影、论坛、专题以及《野生动物》杂志等 动物物种信息网站 北京动物园 熊猫生态公园 上海动物园 中国网上动物园 防治外来入侵生物·厦门 亚州动物保护网·中国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中国国家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换所-动物信息节点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网站·自然论坛 中国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信息网 中国野生动植物网 中国滇金丝猴网 绿镜头 观鸟网 生物资源频道 中国鸟类图片库 白鱀豚 (国外) 鸟类国际 纽约植物园 奥克兰动物园 濒危大型猫科动物 世界哺乳类 (MSW)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 野生动物学会(TWS) 世界物种名录—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加拿大环境保护局鳄鱼鉴定手册 欧洲海洋物种记录—海洋科技计划(MAST)下的由欧盟资助的一个研究联盟

230 评论

ellalikesyou

没记错的话他们风格很多元化

323 评论

猪小七ice

《中国鸟类图鉴》是一套中国境内野外拍摄的鸟种图集(涵盖中国台湾地区、藏南地区鸟种)。汇集了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地区100多名鸟类摄影高手、观鸟爱好者,鸟类研究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含台湾地区、香港地区)15家观鸟组织全程鼎立参与,共同努力,费时五年打造的一部鸟类图书精品。集辞典、科普、艺术图书之大成,为研究、探索,保护鸟类提供了翔实的基础。

232 评论

云中子的小白

背光可以作为高度散射的光源使用很少有仅仅靠背光照明的物体,也就是说正面一点儿照明都没有的纯剪影几乎没有。如果一个人站在明亮的窗户前,对面的墙壁会反射部分光线落在人身上。如果一个人在户外,即使背景是明亮的阳光,正面也会有来自天空的光线照射。 无论哪种情况,要想记录落在主体上的光线,就要增加曝光,而且这些光线会减少面部的细节,削弱主体的立体感。小提示:在拍摄背光照明的人像或剪影时,试着将光源纳入构图中,但是这样会导致测光表读数不准,因此可以尝试使用包围曝光法。 光线是有色彩的尽管有的时候光线看前来像“无色”的,但它其实也是有色彩的,我们称其为色温。只是我们的眼睛和大脑组成的“计算机”能够调整感知、适应变化,我们很难注意到罢了。但是数码传感器和胶片则会记录下我们看不到的色彩。清晨和傍晚的阳光拥有温暖的色调,中午阳光投射的阴影则会变的很蓝。钨丝灯光明显偏黄,而且反射这种光线的表面也会呈现出相应的颜色。对于数码相机而言,你可以使用白平衡功能来消除或强调光线的颜色。例如可以增加风光或人像照片中的暖色调。对于胶片电影的拍摄则必须根据拍摄环境选择适当的胶片,或者采用滤镜补偿。小提示:晴天拍摄的风光片,特别是阴影部分会非常蓝,这时将相机的白平衡设置为阴天可以在照片中增加金黄色,相当于在镜头前加了一片暖色滤镜。

300 评论

黄紫完美搭配

王克举,自由鸟类摄影者,齐齐哈尔梦鹤苑“苑主”。1959年生于齐齐哈尔,1999年开始摄影,2001年获《中国摄影》反转片“摄影十杰”,在福建莆田举办“丹顶鹤”影展,2002年在北京大众影廊举办“丹顶鹤”影展,作品《仙鹤下凡》获斯里兰卡国家获,作品《鹤击长风》在美国世界摄影家协会首届比赛中获奖。 距扎龙湿地2公里处的一处沼泽中,有一座清一色的红砖到顶红瓦罩盖的中国民间传统建筑,在芦苇和零星水面的掩映下显得古朴而端庄。 这座建筑就是扎龙湿地上著名景观———中国扎龙梦鹤苑主题公园。 走进公园,展馆共7栋,每一栋面积约100平方米。有扎龙仙鹤、天鹅、鸟类展馆,世界鹤类展馆、鹤类剪纸、鹤类刻画展馆、鹤与人油画展馆、扎龙满族历史展馆等七个展馆。公园用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世界15种鹤和扎龙多种鸟类。每一幅摄影作品的下面,还有相关鸟类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的文字说明。 这个公园的主人叫王克举。 利用民营资金兴建鹤文化主题公园,王克举是国内第一人。 2002年8月,国家环保总局致电竣工剪彩的梦鹤苑“苑主”王克举,称:“个人创办以自然生态为内容的主题公园,是人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一种尝试。” 百万富翁举债建梦鹤苑 45岁的王克举有着与许多同龄人类似的经历,1976年下乡,1979年返城。1991年,王克举借了900元钱开了一家小印刷厂。5年后,王克举成为百万富翁。 在一些人眼里,王克举是个“不务正业”的人,有了钱,王克举开始四处宣传“保尔柯察金”式的英雄司晶的事迹。6年时间,王克举奔波在全国各地,为司晶策划了上百场演讲,并自费编辑出版了4本宣传司晶精神的书籍。司晶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激励感染了千千万万的人。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司晶背后的支持者是一个名字叫王克举的人。 王克举的“不务正业”还表现在他的“突发奇想”上:2001年,拍鹤小有名气的他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创建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鹤文化主题公园! 几年来的折腾,已经使王克举口袋里的钱所剩不多,于是他又四处借债60万元,用一年多时间完成了他的另一件作品———梦鹤苑,并于2002年8月竣工开园。 龙江湿地万里踏访记者一行在梦鹤苑参观时,不知不觉地被王克举的仙鹤情结感染了。流连于梦鹤苑那一幅幅摄影作品前,我们也心潮难平。他在作品中表现的无论是晨光初现、落日熔金时的鹤,还是搏击长空、沐浴凌波时的鹤,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这些作品都是王克举全身心投入的杰作,无不反映着他的灵性,透射出他与仙鹤的心神交融。 省旅游局局长宁士敏参观梦鹤苑后评价说:“黑龙江旅游景观有两处最有文化,一是阿城金文化,一是梦鹤苑鹤文化。” 王克举说,梦鹤苑刚刚起步,目前还举步维艰,他打算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继续二期工程,筹建“扎龙湿地生态公园”、复原鹤城古迹“梦鹤亭”、修建“鹤仙子徐秀娟纪念塔”,还要建丹顶鹤版画馆、国画馆、年画馆、民间艺术馆、“鹤与人”摄影馆,将“梦鹤苑”建成中国独一无二的鹤文化名园。 摄影“小字辈”走上清华大学讲坛 2002年1月11日,王克举在北京举办完《鹤问》主题摄影展览后,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邀请到清华大学举办了《呼唤绿色环保爱惜珍稀鸟类》的专题摄影讲座。 1999年才拿起相机的王克举,“神话”一样地登上了清华大学的讲坛。 说起摄影,王克举有说不完的传奇经历。 王克举从迷上摄影到成为著名摄影家仅用了两年的时间,这被业内人士广泛称为“具有传奇色彩”。 1999年秋,在陪朋友到扎龙游玩时,王克举“突然间领悟了丹顶鹤的美”,这也是他第一次把镜头对准丹顶鹤。此时的扎龙天高水阔,碧波万顷,芦花俊逸,大气磅礴。在蓝天阔水之间,丹顶鹤或大翅舒展,或优雅漫步,或玉立风中,或仰天高歌,万千姿态令王克举无限感动和深深震撼。 从此,仙鹤就成了他的知音和另一个自我。从此,他找到了与大自然沟通的载体,开始了与鹤共舞的摄影生涯,创造了令人吃惊的辉煌。 王克举是一条道跑到黑的人。为了拍鹤,他去过扎龙500余次,有时一天竟往返二三次,一辆旧斯克达轿车当越野车用。 今年7月,在拉着辽宁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到扎龙拍鹤时,王克举的老爷车终因积劳成疾报废在去扎龙的路上。 为了拍鹤,他让助手将他“扔”在扎龙腹地,身上盖上厚厚的草,趴在湿地上,“一蹲就是一天”。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一般的相机都要受影响,王克举用的是自动相机,常常拍半个多小时就冻得不好使了。后来,他就做了一件小棉袄给相机穿上。有时候,为了避免惊动鹤,他连小便都躺在地上侧过身去解决。体重近100公斤的王克举,患有严重的气管炎,一遇冷风就咳喘不止,所以,整个漫长的冬季,他的胸腔一直风箱一样地嘶鸣着。 王克举计划拍全拍好全世界15种鹤,他像一只候鸟一样,南来北往地随鹤而动。在云南拍鹤时,高原乏氧使他举步维艰,而且一天之中要经历天气的不断变化,忽而白雪缤纷,忽而狂风大作,忽而深雾弥漫,由于条件所限,常常是一白天只吃几个被当地人称作“洋芋”的土豆…… 就这样,到目前王克举拍摄了5万多张照片,记录下了鹤们无数个精彩的瞬间。一个作者在采写介绍王克举的文章中称套用了美国电影《与狼共舞》的片名,称他为“与鹤共舞”。 在王克举拍摄的大量摄影作品中,有10余幅丹顶鹤作品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国际影展中获奖,成为中国丹顶鹤摄影国际获奖最高最多的人。他也先后应邀在国内国际摄影艺术节举办丹顶鹤影展,有10幅作品被制作成为邮票和邮资明信片公开发行。 “拍鹤”之心在于“人鹤和谐” 摄影创作取得成就后,王克举仍旧郁郁寡欢:当年摄影记者解海龙的一张“大眼睛”,唤起了中外各界对我国失学儿童的关注,进而开展的“希望工程”,让数以万计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我拍鹤又当如何呢?!” 在拍鹤的过程中,王克举走进了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徐秀娟烈士的精神世界,深深地为徐秀娟献身环保的精神所倾倒。他立志,要用手中的相机弘扬烈士的不朽精神,捕捉丹顶鹤的美丽瞬间,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于是,他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人与自然》等十几家报刊杂志发表了大量的丹顶鹤摄影专题,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大湿地,世界鹤家乡”的美丽自然风貌。 2002年6月,为纪念徐秀娟殉难15周年,王克举策划发起,并与中华环保基金会共同承办了纪念徐秀娟殉职15周年《一个真实的故事———仙鹤姑娘摄影展》。这次活动共制作150块展板,其中有王克举的丹顶鹤摄影精品100幅。这些展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直到目前,这些展板仍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 “这些年,我抛家舍业,义无反顾地走进这块水禽湿地,为了什么?决不仅仅是为了摄影。我营造梦鹤苑,是想给全国各地来扎龙拍摄丹顶鹤的摄影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拍摄和观摩的环境,更想给后人留下点超越于物质之外的东西。”王克举说。 游客戴景春在看梦鹤苑后留言:感谢丹顶鹤,提升了我们追求真实发展的意境;感谢王克举,是他使我悟出了点滴人鹤相谐,从人鹤相谐到人人相谐的真谛。 2004年9月3日,国际鸟类基金会主席吉姆.哈里斯到梦鹤苑参观后在“游客意见留言簿”上留下了如下的“意见”:“非常感谢能够和你一起分享梦鹤苑,在这里我能够看到美丽的鸟,芦苇,还有你照片上表现出的天堂。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广泛的一系列的美,你是一个拿相机的艺术家,对于这些照片,我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这些独一无二的照片的美,简直令人无法相信。能够看到你的照片和艺术是我的荣幸,我非常感谢这次非同寻常的经历。”摄影师王克举访谈 主持人:王克举我看过你不少拍仙鹤的照片,而且从朋友那儿也知道你从1999年的秋天才开始第一次摸照相机开始拍仙鹤,但是对于我来说你给我的一个直觉,你好像不是一个摄影人。 王克举:其实我也不是摄影人,99年秋天之前我从来没有搞过摄影。 主持人: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让你选择拍照片了呢? 王克举:96年的时候我结识一个保尔柯察金式的英雄,我利用六年的时间在全国各地策划了他一百多场演讲,包括(在)北京大学,(这些演讲)激励感染了千千万万的人。那个时候我为他编辑出版了四本书,这些书用的图片都是求搞摄影的朋友去拍摄,不一定每一次都能去拍摄(好),这样就丢了很多镜头,我就准备自己拍,结果就买了一套佳能相机。 主持人:其实本来您要开始摄影的打算是为了给一个英雄式的人物拍人物照片那怎么会最后展示给大家的都是仙鹤的照片呢? 王克举:实际人物照片我已经拍了很多,我做这件事的时候做得也很累这(用了)六年的时间,我自己有一个企业,我把企业(都)交给别人经营,也不顾企业受到一些损失,而且我耗费了很多精力来做这件事。尽管我是幕后策划,也不在乎名和利,但是遭到了一些人的误解,就是觉得身心特别疲惫。 主持人: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你觉得您自己心灵上受到一种伤害,那一个人可能在心灵上受伤害或者有压抑的感觉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某一件事情上,想宣泄出来那你选择的是…… 王克举:就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带着相机和几个摄影界的朋友来到扎龙保护区,看到丹顶鹤,应该说这是古代的高洁之士的象征,我立刻被丹顶鹤的仙姿所打动,从此就是一发不可收拾,就开始拍丹顶鹤,而且在拍鹤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大概去(扎龙)有五百多次。 主持人:拍了多少照片呢? 王克举:大概有将近四万张。 主持人:摄影毕竟依赖于照相机和胶卷这些技术特征,那您向谁学习呢? 王克举:最开始的时候我不懂,我根本就不知道还有正片和负片之分,我就知道人们平时拍只有胶卷。在摸相机头三个月的时候,我用的全是负片当我看到一些朋友演示幻灯片的时候,我被幻灯片的效果深深的打动了,色彩特别饱和,所以从那儿以后我就再也没用过负片,除非拍纪念照。 主持人:从这个挂着的这张照片上看,它整个画面动感很强,快门的速度相对来说可能跟丹顶鹤的运动速度相比的话,它显得慢了一点,这样的一张照片出去是一个初学者看到之后,他可能会说我这个照片是虚的不能用吧。这张照片是您自己挑出来的吗? 王克举:对。 主持人:这张照片我有意尝试了这种拍摄方式。刚摸相机的时候我对一些拍摄方法也不太明白,但是我挺注意看一些幻灯片,我想尝试。这幅作品叫《仙鹤下凡》,仙鹤嘛,我想怎么把它的仙劲表示出来,所以我尝试在一个高的角度用三脚架把相机架好,用大概是十五分之一秒拍摄,最后拍了有六七张,选出来这张我认为还是比较满意。鹤像仙女(舞动)那个长袖一样从天而降,翅膀的层次也表现出来了。这部片子还在斯里兰卡获国家奖。 主持人:我觉得那可能在选择题材的时候您占了一个先手,因为对于摄影来说比较难的可能是把不太好看的东西拍的让人觉得印象深刻,而仙鹤无论是从外形还是气质上讲都是一种非常优美的动物,那摄影师在面对这样的动物,不管怎么拍可能都不会太难看。 王克举:有这个原因,但是我更多的是拍之前有一个思考,就是我按一个专题来拍,就是像挖井一样,一口井挖出水,再换一个地方再挖。 主持人:您的专题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王克举:丹顶鹤是文化鸟,有几千年的鹤文化历史,亚洲国家的人都喜欢,而且它是吉祥美丽高贵的一种象征,我喜欢拍鹤还有一个原因,鹤是那种高洁之士的化身,古人有很多文人墨客以养鹤显示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所以丹顶鹤属于这样的形象,这也是我非常喜欢拍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个重要的精神寄托。 主持人:给我的感觉你在一开始拍鹤的时候可能是为了寄托自己个人的一种情绪,但是现在您再拍鹤的时候好像目的已经变了。 王克举:我现在主要是想通过拍鹤呢使人们更加喜欢这个珍惜的鸟类,我现在拍鹤主要目的就是说把丹顶鹤拍深拍透,延续咱们有几千年鹤的历史文化,另外通过展示丹顶鹤仙姿让人们喜欢它,保护它,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另外,鹤也是一种爱情的象征,两只鹤一般都是形影不离,有一次这两只鹤在洗澡,我想能不能抓几套类似一种谈情说爱(的情景),能不能把这种东西表现出来。这个作品叫《相思河畔》。我在远距离观察、等待。最后它出水的时候像出水芙蓉一样抖动着身上的水珠,这个时候那个鹤看它上岸,以后两只鹤有一种呼应,这个时候我按动了快门。拍出了以后,感觉动感和呼应里头有一种内涵在里面。 主持人:我看您的照片里有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的光线和时间下面拍仙鹤您现在找到什么窍门了吗? 王克举:没什么窍门,就是勤奋,实际就是拍到我这个程度应该说一般人能拍,就是一般人没有下到我这个功夫。 主持人:你这么执着地拍仙鹤究竟是为什么呢? 王克举:是排遣孤独的一种方式。再就是8月16号我创建了一个中国扎龙蒙河院,其中有四个是摄影的展览馆,有一个丹顶鹤摄影艺术馆,我拍完鹤之后我要把它尽量地运用,能够让社会受益,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主持人:等于是把丹顶鹤的照片用于社会让人们能更多的认识到。 王克举:另外就是今年的6月1我发起并策划了纪念徐秀鹃烈士牺牲15周年“一个真实故事——仙鹤姑娘”影像展,主办单位是国家环保总局、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北京大学环保办,承办单位就是我创办的公园还有中华环保基金会。展出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通过看徐秀鹃烈士的事迹,能够感受到英雄献身环保的意义,能(把环保)变成一种自觉行动。 主持人:我看到您的一年四季都到鹤乡去拍照片。 王克举:是。我们那儿冬天一般都在零下二、三十度,一般的相机,机械相机长时间(在露天下)都要受影响,你像我用的都是自动相机,像上次就是我用的那个宾德64N,买的时候非常兴奋,拍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冻得就不好使了,不干活了。后来我就吸取教训给相机做了一个小棉袄穿上了。三月份是丹顶鹤交尾的一个季节。为了拍到一种非常精彩的在野生环境当中丹顶鹤交尾的镜头。每天早上起得非常早,开着车停到芦苇旁边,这个时候 还是冬天呢,积雪都很厚,踩上去深一脚浅一脚。因为三脚架很重,还带着长镜头135的、120的,因为有时候不知道遇到什么情况,只带一种相机恐怕会失去机会。大概有个十多天时间,每天早晨都这样,累的有时候坐在雪地里就不愿意起来了,就到那种程度。但是最终终于拍到了太阳升起的时候鹤的交尾,拍到太阳和鹤拍到一起这样的一个非常难得的瞬间。 主持人:我看过一篇写您拍丹顶鹤的文章,标题套用了美国的电影《与狼共舞》的标题叫做《与鹤共舞》,您觉得您现在跳起来了吗? 王克举:现在刚刚起步吧。

86 评论

相关问答

  • 地理杂志摄影

    含金量是比较高的。国家地理杂志在杂志的类型里面属于比较高级前两级别里面的类型杂志,所以签约在国家地理的摄影师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拍出来的照片浏览量也比较高。

    土豆泥nice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pmagazine摄影杂志

    P1是一份网上杂志。P1是一间刚刚进军中国香港的网上杂志,形式同facebook好似,主要针对华人市场,讲时装,style 果D野,在上海、北京、深圳已经有分公

    樱桃鹿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anan杂志摄影师

    anan是一本人体艺术杂志,拍的好多都是大牌。

    huyingheng 10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摄影杂志

    国内专业的摄影杂志有《中国摄影》里面介绍专业的摄影家的作品和国外大师的作品;以人文风光为主体的摄影作品为主;《大众摄影》是针对摄影爱好者的一些常见摄影题材还有平

    穿跑鞋的公主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elle杂志摄影

    据韩国媒体报道:近日,女子组合BLACKPINK成员Lisa拍摄的《ELLE Korea》五月刊封面和画报公开。韩娱没有一个圈子了解到,除了《图片报》,相关采访

    大庆张总 11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