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78

一纯佛雨
首页 > 期刊论文 > 南开论文学术不端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inonafirst1

已采纳

南开一本科生爆出论文抄袭事件,自称论文辅导机构完全没有告诉她,称“这篇论文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论文查重也过了,版面也花了好几千块钱,目前已经报警了。”这个回应其实是存疑的,他这个回应很明显就是自杀性的回答。该回应让不少网友看到之后,首先觉得这名本科生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平白无故找辅导机构辅导论文,其次这件事爆出之后会让人觉得这名本科生研究水平不够以至于需要论文辅导机构来辅导。这件事情爆出来之后对当事人影响不好,大家要引以为戒。有网友称,这回应简直就是自杀性的回应,非常的可笑,认为就这样的本科生还能保送推免资格,直博北大直博物理学院。认为该本科生连基本的道德都没有,认为论文抄袭,学术不端。不仅如此还花几千块钱,重新定义了自己。这名本科生如此回应,就是自爆论文就是买的,不过是被卖论文的辅导机构给欺,把英文的论文翻译成中文,以为没人看出来吗,没想到被论文原作者举报。这种行为不仅自作自受,并且这种事情一旦爆出来,保送推免资格也可能会黄。作为一名本科生,不管是自己是否知情,去找辅导机构这种行为,就已经让写论文这件事变成了他助而成的。之所以有些机构或个人会把辅导和代写糅杂在一起吧,是因为你教会一个人比你直接替他做事情难度要大的多,特别是从结果来看。那些宣称论文辅导包过的机构,有些是存在一定的虚假宣传,有些则是像这种同学找的这家机构一样,打着辅导的旗号实则干的是代写。因此,还是要自己写论文!认真研究学术,不搞歪门邪道!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不管在哪种情况下,都应该认真对待论文。一般来说,论文是可以引用和借鉴的,但如果全盘抄袭就属于剽窃他人知识成果,也就是侵犯作者的知识产权,作者可以向法院提起知识产权诉讼,一般来说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毕业论文是证明自己学习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自己的品德!这名同学的行为不值得提倡,并且我们要从中学会写论文的道理!

156 评论

Mr。。伍

因为他们考上了硕博士以后就对学业放松了,甚至连一些毕业论文都草草了事的完成,必然会面临难毕业的情况。

162 评论

廊坊电器城

论文造假的人是出于一种虚荣心理,他们想让自己的论文更有水平一些,而且他们也想不劳而获,所以去抄袭别人的论文,出现了论文造假的行为。

116 评论

悠悠萋草心

是因为许多硕博士称他们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完成相应的毕业任务,所以最后也没有毕业证,毕不了业。

160 评论

xiaoxiaANDY

21世纪最值钱的是什么?想必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一定会有人认为是人才,确实人才是社会发展不竭动力,所以我们才不断加大对高校的投资,当然一些父母也是非常支持教育投资,含辛茹苦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才。

而高考是进入大学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全国每年大约有几百万人参加高考,12年的努力通过高考试卷最终展现出来。而这场极具选拔力的考试也备受人们期待。但是我们必须清楚,高考确实非常公平,但是也确实存在舞弊的现象,一些娱乐圈的艺人就曾经自曝自己通过一些不合法的手段上大学,甚至一些高校的校长被指出论文造假。

南开大学是我们国家的重点大学,曾经和清华,北大,复旦并称为4大名校,但是之后被华东5校赶超,即便如此,南开大学依然是一些人心目中的理想学校,但是这个学校的校长曹雪涛,被人指出他的论文有造假的嫌疑。

这些人梳理了曹雪涛的人生履历,16岁的曹雪涛进入第二军医大学,获得了医学学士和博士学位。而之后更是凭借着一篇论文赢得业界的好评,在2015年的时候成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医学专业,在全国可以说都是非常领先的。

到了2017年他成为美国医科院院士。在2018年曹雪涛成为南开大学校长,可以说人生非常精彩。关于论文造假的言论,曹雪涛曾经在媒体上坦言,甚至还为此进行报告,现场有6000多名观众进行观看,而之后工程院也对曹雪涛院士的相关论文展开调查,至于论文造假的人是出于什么心理?

首先一定是有虚荣的心理,自己苦心孤诣几十年钻研一个学科,如果没有一些成绩,自然是不被人们所重视的,但是当被人们所了解他在自己的领域硕果累累,自然会让自己感到非常骄傲。尤其是一些科研项目,也许是好几个团队进行竞争。如果你率先完成,想必会得到褒奖,在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时候会得到特殊福利。

再者就是为了自己的仕途和学位着想。现在我们的大学本科一般是四年制或者五年制。他们毕业之后一般会被授予学士学位,如果考研成功,进入更高学府进行学习,毕业之后会获得硕士学位,而之后依然有一些人不满足现在的学位,选择继续进修就是攻读博士。

可是博士属于考进去非常容易,但是毕业非常难,毕业必须要满足非常重要的几个条件,其中就有论文,如果你的论文在一些极具权威的杂志进行发表,你会更加容易毕业,曹雪涛就是凭借着一篇非常出色的论文顺利毕业。

312 评论

紫枫2007

每一年的年终总会有一些“新词”出现,用以代表这一年所发生过的“热点”事件。对于马上就要结束的2019年来说,“学术不端”这个词绝对不会被落下。但“学术不端”绝不是2019年才出现的新词,关于这一词最早什么时候出现我们无从得知,也无法考证,但可以这样说,自从人类有了治学之术,就有“学术不端”出现。然而近几年国内外屡屡爆出的“学术不端”行为着实让人咋舌,而更使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之中又不乏有学术大牛的身影频频出现。前面说“学术不端”渊源已久,那么为什么本应是象征着真理、科学、诚信的学术净土上会一直伴生这样格格不入的“异类”,为什么在这个对其“人人喊打”的时代,这种理应早被灭绝的“异象”却还屡见不鲜,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       今年年初,“翟博士”一句“不知道什么是知网”的无心之言,却迅速激起热心网友的“好奇心”,感慨于这个时代网络这把双刃剑所拥有巨大力量,很快“翟博士”引以为豪的学术成就就被“好奇的”网友们翻了个底朝天,自此打响了2019年学术不端的“第一枪”。而这一枪不仅打掉了假博士的学霸人设,使“学术不端”进入了大众视野,也开启了今年“学术不端”的链式反应。从三月份到五月份接连爆出的研究生论文抄袭事件一直到最近涉及诸多知名教授、杰青、两院院士的学术丑闻,使得2019年的学术圈的“瓜”越来越大。       那么到底什么是“学术不端”呢?借助网络,可以搜索到很多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解释,综合起来学术不端一般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在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篡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 剽窃 (plagiarism)三种行为。但更广泛的像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可包括进去。学术不端行为在世界各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曾经发生过,现在也还发生着,但是像目前的中国这样如此泛滥,以至于严重到快被称为学术腐败的地步,却是罕见的。其表现形式不仅在人数众多、发生频繁,机构多样,而且表现在涉及范围广到了上至院士、教授、下至研究生、本科生的各个层面。       早在两年前,国际权威医学杂志《肿瘤生物学》就将多达107篇的中国医学论文集中撤稿,以至于创下“国外学术期刊单次撤稿量最多,单个期刊撤稿总量最多,中国学者遭集体撤稿总量最多”的一系列记录,这次撤稿风波也使得中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学术声誉遭受重创。鉴于今年年初“翟天临事件”再一次使学术不端行为映入大众眼帘,于是各大高校相继发出《联合宣言》,高呼严厉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内部自纠自查,让学术回归纯粹。伴随着这一季毕业生对一夜间突然升高查重率的郁闷叫苦声,19年5月29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布了《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行业标准(CY/T174-2019)。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也陆续开展了关于学术道德建设,科研诚信培养相关的课程以及讲座。一时间多种措施齐上好像控制住了这个多年来的顽疾,但很快,随着时间推移,后续又有相关学术不端行为被报道出,这时我们再也不能像一开始一样,仅仅把这一切都归于中国高校缺乏对学生的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教育这一个原因。       有人认为,使中国的学术不端那么难管的原因一个是学术不端这一概念一直难以界定,因为不同的时期对于不同文化学科背景的人们来说学术不端的定义都是有分歧的。第二就是调查代价高,对于部分学术不端难以完全防范,相应的管理策略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只能查出过去的不端行为,对于防范未来并没有什么作用。第三就是现在大多都为合作式科研,因此对于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责任划分不明确,没有具体的行为责任人接受应有的处罚,以至于每次发现学术不端行为最终结果都是“躲过这一阵风声就没事了”,最后不了了之。结果引来更多的人效仿,不仅没有起到管控作用,反而促进了这种行为发生。       作为一个才刚刚涉足科研半步的小白,正准备好好拼搏一番时,却听闻了这么多令人不敢相信的学术不端行为,这中间又涉及了那么多代表你所奋斗领域顶峰的学术大牛,以至于我刚刚才树立起来的科学信仰差点崩塌,真的感觉到非常痛心。当今的科研环境“灌水”现象普遍发生,就我所涉及的生物医学来说,“灌水”的难度低到了什么程度简直不可想象,以至于有人说:生物医学是门玄学,实验做不出来,就P个图,实验做不出来,那就先想结论,已经有了结论,就把数据往结论上做,反正没人看的出来。但真正的科研之路,是漫长、艰苦和枯燥的。学术研究是由人来做的,难免会出现错误,无意的错误可以被改正,这无关学术道德,但有意的错误是存在主观恶意的,违背了学术道德,应该受到相应的舆论谴责和处罚。       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科研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学术不端,科研失信,不仅践踏了科学尊严,还浪费了相关共同体的时间和资源,损害了国家的科研形象。学术不端是顽疾,但不是绝症,治得好,我们也一定、必须要把它治好,而要做到这些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继续发力出台落实监管措施,更需要我们每一个参与学术科研的个体做到洁身自好,谨言慎行,拒绝一些学术不端行为,从决定要做科研那一刻起就杜绝“划水”。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地方照不到太阳,但只要我们能时刻记得自己最初为什么出发,心里有目的地,那么无论这一路多么曲折,我们也不会迷失在黑暗之中,耐心守得云开,总会看见月明。参考资料: 年出现了哪些值得反思的学术造假和学术不端行为,后续如何,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 言深的回答 - 知乎 2. 冰点调查-学术不端行为,你怎么看?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12-08-31 3.一个科研狗对“南开校长曹院士论文造假事件”的完全剖析。毕导.

168 评论

电冰箱5

网友被南开大学校长论文造假震惊,论文造假的人的心理无非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或者让自己顺利毕业,学术地位的提高能够带给他们一定的名誉,而造假论文的通过能让他们顺利毕业。但是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南开大学校长论文并没有造假的存在,只是一些图片上的运用不合理,这样是对实验的不严谨的表现,最终的处理结果就是“取消该院士1年的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格和1年的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活动评审专家资格以及1年的招收研究生资格,并且让他对被质疑的论文进行回应质疑和修改,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检查,在工程院相应学部通报批评。 ”

论文是出于对实验数据的研究,通过自身所要求的项目的研究达到一些个人的发现见解,并登记一些重要性数据。学术论文对于专业人士来讲,是针对其本人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以及科研成果的评定,是对他们现阶段的研究成果的总结。不但对他们的科研成果有所帮助,也能够对他们的学术地位有所提高。

论文对于学术地位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当代大学生以上学位的人,论文是他们必过的一道坎,有的要论文研究通过才实现毕业,而对于大学校长等专业人士来讲,高质量的论文能够带给他们的是学术地位上的认可以及名誉上的收获。但是往往一些人就想着不劳而获,去抄袭或者作假来让自己达到毕业的目的或者学术成就上的提高。

很多人因为卡在毕业的最终门槛论文的审核中,为了最终能够毕业,就去抄袭别人已经发布了的论文,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自己能够通过,最终就能够顺利毕业了,但是这样的做法对那些认真研究数据的论文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一旦查询出来论文作假,对造假本人以后的事业会有很大的影响。

也有一些比较自私的人,他们专注名利双手,就会去盗窃他人的论文,来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从而让名声传播更广,让利益回收更多。这样的做法最终是会被社会所除名,不但浪费了一生的事业,也对自己现阶段名誉的影响非常大。

所以,出台了很多检测论文原创性的软件,让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人不能投机取巧。

330 评论

Pistachio陆

因为这些博士不够用功,导致自己自己的学业落下了,无论是什么样的层次,都要用心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128 评论

相关问答

  • 外文论文学术不端

    出刊了吗?上网了吗?如果已经上网的话,现在撤稿是在论文主页有一个撤稿说明,并不是完全看不见你的文章。如果还没上网,只是出刊的话,可以给杂志社沟通一下,不上网。如

    快到碗里吧吧吧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学术不端的论文

    学术不端一般是通过知网查出来的。 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通常只需要通过知网查重获得的查重检测报告就能知道,这是各单位或高校为了避免投稿作者有学术不端的行为,所以投

    jewelleryz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论文学术不端事件

    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捏造数据支撑学术研究成果,搞虚假命题、虚假研究,照搬照抄他人研究成果。

    辉煌人生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知学术不端论文

    1、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对于3万字符以上文字

    猴子kami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学术不端论文

    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捏造数据支撑学术研究成果,搞虚假命题、虚假研究,照搬照抄他人研究成果。

    Nightwish阳光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