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10

诗涵百草兔
首页 > 期刊论文 > 关于昭君出塞论文范文资料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哇啦哇啦bibibi

已采纳

“昭君出塞”是发生在公元前33年的历史事件。虽然至今已经两千多年了,但仍广为流传,名垂千古。 昭君出塞不仅对巩固和加强汉匈两族团结友好关系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还给后来的汉匈关系与和睦相处局面的发展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1,昭君出塞是汉甸双方共同重视的结果 据史书载,昭君出塞前汉匈之间关系已由战争转为和平,与汉持对立态度的那支也被消灭,在她出塞前的18年间汉匈关系已趋于和平。如:“呼韩邪与汉使韩昌、张猛在匈奴地区的诺水东山盟誓立约‘自今以后,汉与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汉与匈敢向背约者,受天不详,令其世世子女尽如盟。”固然,汉元帝的和亲良策,呼韩邪单于的几次附汉,并表示要作汉朝的女婿,这些都为昭君出塞和亲打下了政治基础。然而出塞本身对于双方必竟是一件政治大事,他(她)们的婚姻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关系,这是无可非议的。呼韩邪单于号昭君为“宁胡 阔氏”(“言胡得之,国以安宁也”)就是一例。从1954年在内蒙古包头市召湾汉墓里出土的属西汉后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陶片瓦当,也可见汉匈双方对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都十分重视,都把它作为国家大事来对待。 2、日召君出塞为汉匈关系播下和平友好的种子 昭君死后她的女儿、女婿,按照其生平之志,继续为汉匈友好往来而努力奔走。尽管后来王莽时的汉匈关系政策有变,双方曾调兵遣将,大有剑拔弩张之势,但是最后还是由昭君的后人又一次促成了和平友好关系的继续发展。如:公元前13年乌珠留单于死,昭君之子及婿云,当 欲与汉和亲,而此二人素与咸友好,故越舆而立咸(舆与咸均为乌珠留之弟)为乌累若鞋单于。而乌累既立后,便按照云、当二人之意派人求见汉和亲侯王吸,而王莽也派就赴匈奴,贺乌累单于立,在云、当的斡旋及单于的努力下,使紧张的汉匈关系复现光明,虽未完全成功,但尽了最大努力。 3,昭君出塞的历史影响是深远的 后来的汉匈关系交涉大多都是通过昭君的家庭亲属关系完成的。上述的王款和王飒于公元15年之所以又被王莽委派为和亲侯皆因他们都是昭君的侄子,而匈奴方面的使者也是上述云、当之子男大且渠奢(大且渠为官衔,奢是名,且音:沮)。在此之后仍有昭君的亲属,呼韩邪单于的子祠活跃在汉匈关系发展的舞台上,可见昭君在汉匈关系中历史地位的重要及其身后影响之深。 昭君出塞之举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的典范,深受拥戴,千古流传。她的历史功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团结的史册。

341 评论

lisalisa喵喵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向汉朝称臣归附,曾三次进长安朝觐,并向汉元帝自请为婿。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

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

扩展资料

王昭君化身和平使者,远嫁胡地,身在异乡的她做了许多实事。如今,王昭君墓的“青冢”出现在很多地方,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历代人民感念她的大德。王昭君远嫁匈奴。王昭君本人的想法具体如何已经不要紧,倒是透过后人对此事的解读,能看出历朝历代的婚姻观、地域观和审美观等。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 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昭君出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昭君

321 评论

水墲月心时

王昭君,即王嫱(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毋得相诈相攻”。并三次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冒顿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由呼韩邪单于杀兄(攻打哥哥郅支单于)可见在那个时代亲兄弟明算账;权利的魅力无法挡。西汉到了汉宣帝当皇帝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北方的匈奴由于内部相互争斗,结果越来越衰落,最后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其中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一直和汉朝交好,曾亲自带部下来朝见汉宣帝。汉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韩邪于公元前33年再次亲自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后宫里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很想出宫,但却不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名叫王嫱(qiáng),又叫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管事的大臣听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报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临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毛延寿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毛延寿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毛延寿。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昭君死后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昭君墓即青冢。后为避司马昭之讳,昭君改称王明君。“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在诗人的眼中,王昭君可能是悲伤的,但是不管怎么样,王昭君她是坚强的。她为了祖国,嫁给了匈奴人,一路上她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她无怨无悔,给汉朝和匈奴带来了60多年的和平。

132 评论

zhzhohohzh

昭君出塞: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后来也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

267 评论

小宇宙晴

汉朝时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称藩归附汉朝,来长安朝觐汉元帝,并提出和亲的要求。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

而宫女都不愿意嫁到匈奴去。只有一个宫女主动请求出塞,就是王昭君。出发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汉元帝看到她十分美丽,后悔自己没发现这样的美人。

他拿出昭君的画像来看,发现画像上的昭君相貌平平。原来宫女进宫时,要先由画工画像,将之送给皇帝看,再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毛延寿给只给那些出钱的宫女画出美丽的画像,而王昭君不愿贿赂他,就没如实给王昭君画像。为此,元帝十分愤怒,严惩毛延寿。

王昭君离开长安后,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来到匈奴地域,作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慢慢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并把中原的文化传播给他们。昭君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昭君墓即青冢。

扩展资料

王昭君(约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一说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成语中「沉鱼落雁」、「画工弃市」记载她的生平典故。

王昭君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诗、词、小说、戏曲创作亦多以其为题材。据统计,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七百多首,与之有关的戏曲、小说近四十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作者五百多人。清光绪年间,永康胡凤丹月樵氏辑录为《青冢志》十二卷,收集昭君相关诗歌五百零三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昭君

193 评论

德高防水专卖店

西汉到了汉宣帝当皇帝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北方的匈奴由于内部相互争斗,结果越来越衰落,最后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其中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一直和汉朝交好,曾亲自带部下来朝见汉宣帝。汉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韩邪于公元前33年再次亲自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 后宫里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很想出宫,但却不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名叫王嫱(qiáng),又叫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管事的大臣听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报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临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 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画工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画工。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 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昭君死后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

242 评论

VV爱吃007

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 来源:百度贴吧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称为古代四大美女.她们都有着共同点: 不能自己掌握命运,不是作为政治的牺牲者,就是为两国的和平而献身. <<昭君出塞>>是一个发生在汉代的凄美故事.当时的时局并不稳定,塞外的匈奴常常起兵做乱.而新一轮的皇帝选秀又开始了, 昭君也在候选中,皇帝不可能一一召见每个人,就命画师将候选女子画下来.为了让画师将自己画得更美, 每个候选女子不惜花重金收买画师.但生性高傲的昭君没有这样做,卑鄙的画师将她画得很丑.最终她落选了.只得留在宫中做宫女, 昭君的性格得罪很多人,被派去看守皇陵. 为了使两国不再发生战争,朝廷决定和亲.皇帝当然不舍得让自己的亲人远嫁.就在宫女中挑选.偏偏选中了昭君.为了表示隆重,皇帝决定她在远嫁前举行一个饯行仪式.穿上新嫁衣的昭君是那么的美丽,皇帝看到,不禁一惊.但是金口已开,后悔也来不及了. 因当初没有收买画师,就造成了现在的结局.昭君带着满腹的怨恨踏上了远嫁的道路, 昭君凄凉,哀怨的琵琶声久久徘徊在塞外……. “沉鱼落雁”之美的”落雁”就指昭君-塞外的大雁看到昭君,都从天上落下来..

223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舞剧昭君出塞论文范文写作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

    精品窗帘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浅析昭君出塞的毕业论文

    王昭君是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读了有关王昭君的 文章 ,大家的感想是什么?下面由我来给大家分享王昭君心得,欢迎大家参

    sunbaby889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一起去塞班论文范文资料

    嗯,塞班岛的酒店的话,现在可以看看淘宝了,淘宝有一些是地接公司开的网站,相对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性价比也比较高

    天空海阔99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王昭君论文范文资料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

    罂粟女孩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关于王昭君论文范文写作

    王昭君是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读了有关王昭君的 文章 ,大家的感想是什么?下面由我来给大家分享王昭君心得,欢迎大家参

    神仙鱼左倾45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