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3

不是我的白云
首页 > 期刊论文 > 以昆虫为主题的论文怎么写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ruby纸鸢

已采纳

在神奇的大自然中,居住着一群可爱、活泼的小精灵,它们就是有趣的昆虫。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昆虫的 作文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昆虫的作文1

我一直都很喜欢,也很想要一只小宠物,可是家里不适合养小动物,我也没有时间,所以没办法养。一次在科学杂志上看到有人养瓢虫,我便萌生了养一只虫子的想法。

想到当年我上树抓知了,下河摸蝌蚪,晚上清风袭人时追蛐蛐,一拨草丛蹦出无数蚂蚱慌得手忙脚乱的风光,早已告别 儿童 时代的我,又感觉手痒痒。恰逢暑假,天气刚好,草丛也有,时间也够,我随手抓起一个空瓶子就冲下楼,去草丛里翻蚂蚱。

有着丰富 经验 的我自然逮到了不少蚂蚱。在满满一瓶蚂蚱中,我挑来挑去,最后选择了一只褐色的。原因之一在于绿蚂蚱容易抓,所以数量多,而褐色的蚂蚱很机灵,蹦得又快又远,很难捉到;原因之二就是这只蚂蚱很特殊,它全身几乎都是难看且隐蔽性很强的棕褐色,可后腿却是鲜明的红橙黄三色,且过渡得近乎完美。它的肚子下半部和翅膀里层也是这样明丽的颜色。我第一次遇见这种蚂蚱,觉得十分新奇。

我把它带回家,找了一个透明的、大大的圆盒子,在盒底铺上一片大大的叶子,又摘了一些鲜嫩多汁的小叶片放进去,因为这些叶子很像一咬很脆且汁很多的水果,我想它应该喜欢吃。蚂蚱在盒子里头拼命地跳,撞在盒盖上发出“砰砰”的声音,过了很久才安分下来,于是我便不去管它。第二天去看时,叶子还是完完整整的,显然它一口都没吃。我怕它会饿死,可我仍自私地不想放了它。

最终我还是不忍心地放了它。我特别喜欢小昆虫,我不想伤害它们。虽然蚂蚱的生命只有一夏,但我希望它能快乐地度过这短暂的时光。它一定能体验生活的美好,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去。我没有权利影响它的生活,更没有资格剥夺它的生命。

我所喜爱的小生灵,它的生命虽短暂,但一定是要轰轰烈烈地活过!

关于昆虫的作文2

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看到蓝蓝的天空,青青的山,缓缓流淌的小河,还可以认识许多有趣的昆虫。

螳螂,早在古希腊时期就被发现。这种昆虫半身直起,庄严地立在,被太阳灼烧的青草上,宽阔的宛若轻纱的薄翼,拖曳着。前腿,如同手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向上天祈祷。在我们看来,它就像是一个虔诚的修女。其实,螳螂那种貌似虔诚的态度,是人的。它高举的手臂,是最可怕的利刃。无论什么东西,经过螳螂的身边,螳螂都会立刻原形毕露,用“手臂”加以捕杀。雌雄螳螂交配后,雌螳螂往往要吃掉雄螳螂,但只要雄螳螂小心谨慎,交配后很快离去,一般是不会被配偶吃掉的。

萤火虫,一种大家很熟悉的昆虫。它的肚子顶端,会发出微微的光亮,好像是挂了一盏小灯。在宁静的夏夜,经常会看到它们在草丛里游荡。萤火虫长着三对短短的腿,它们利用这三对小短腿,迈着碎步跑动。雄性萤火虫到了成虫时期,会长出鞘翅,就像 其它 的甲虫一样。而有的雌虫,则永远都保持着幼虫阶段的形态,无法享受飞翔的快乐。萤火虫有着色彩斑斓的外衣,它的身体呈棕栗色,胸部是柔和的粉红色,其圆形服饰的边缘,则点缀着一些鲜艳的棕红色小斑点。

有些知识,书是教不会我们的,但是大自然可以教会我们,我喜欢在自然里认识更多有趣的昆虫。

关于昆虫的作文3

前几天,在我们陆老师的推荐下,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而我也是迫不及待地寻找了周边的小动物来观察。

无奈于环境有限,只找到了最为简单常见的昆虫——蜗牛,我仔细观察了草丛当中的蜗牛,发现它有两对触角,而每当我用手指一去触碰它的触角,它就缩进了自己的脑袋中,当它发现周围没有危险的时候,它才会缓缓地伸出来,并且还会向四周围警惕地望一望,再次确定没有危险了,就又会开始干原本干着的事情,而我呢,也是十分的好奇,蜗牛究竟是如何在地上爬行的呢?仔细观察了一番之后,发现蜗牛的壳底下的一只脚在运动,而我也查阅了“百度”,明白了这只脚叫作腹足。

蜗牛爱吃青菜,萝卜等种.种蔬菜的叶子,我拿着白菜叶子去喂蜗牛,不过看起来它却对我有些害怕,一下子就钻进了自己的壳子里,怎么办呢?我用木棒去敲了几下蜗牛的壳,可它却就是不出来,我就把蜗牛放入了水中,蜗牛也只好把头给缩了出来,我便把它从水中取了出来,咦,蜗牛像昆虫一样长着一对触角呀,那么说,蜗牛也算是一种昆虫了,可是,根据生物所学,昆虫应该是三对足,两对翅,身体也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蜗牛这样也算是昆虫吗?反倒是有些像是生物中的软体动物,上“百度”一查,果不其然,这便是软体动物。

虽然最后没有观察到真正的昆虫,可是却也让我发现了自然界的奇妙。

关于昆虫的作文4

昆虫的世界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许多昆虫的样子令人讨厌。绝大多数的昆虫没有像蝴蝶一样的“漂亮衣裳”引不来大家欣赏的目光。

周末,我被同伴邀请去看昆虫展。我十分讨厌昆虫,它们脏兮兮的,奇形怪状,令人毛骨悚然。我嘟着嘴。但是一踏进大门后便张大嘴大声喊起来。哇!这里竟然有这么多各种各样的昆虫,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在这里的每一面墙上都有许多标本和活生生的昆虫,每面墙上都有关于昆虫的特征和习性。这里的昆虫大多数我们都没有见到过,这些昆虫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这里有宝石虫,它浑身布满了彩色的光芒,它在指头上巡视,那大摇大摆的样子仿佛是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这里有这里有竹节虫,他是一位会“隐身”的高手哩!可是他在哪里呢?我透着玻璃看不见他呀!“她在这儿呢!”同学大喊一声。我一看,果然,他正躺在石头上睡大觉呢!真牛!这里这里有长戟独角仙,他头顶一长戟,张开翅膀,给我们带来了一段她的功夫。它以耀武扬威获得了我们的掌声。这里有中国锹虫,它拖着自己庞大的身躯,用细长的四肢勾住树枝,挥动着自己的钳颚,好像在说“你们好!”……

我津津有味的看着这些昆虫,早就把讨厌昆虫这事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只是傻傻地看着这些有趣的昆虫入了迷,仿佛自己到了一个昆虫世界。昆虫世界的奥秘真是无穷无尽,它是那样新奇、有趣,它们的秘密值得我们去探索,去追求。

关于昆虫的作文5

在大自然中,我认识了可爱的的小动物,认识了翠绿的树木,清澈的河流,还认识了一只只有趣的昆虫。

一个夏日的傍晚,我邂逅了一只蟋蟀。我把蟋蟀的翼鞘揭开,仔细看,除去两个相连的地方,其它区域呈现出淡淡的棕红色。两个连接着的地方前面是一个大的三角区,后面很小的一部分则成椭圆形。一双明亮的眼睛下有一张小小的嘴。而让我感到惬意的就是现在听听它那如同天籁之音的歌声了。

在洋橄榄树与莜悬木上,经常有一些小家伙——蝉的踪影。七月,当其它昆虫都在为口渴苦恼,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儿上想找点儿喝的东西时,蝉却舒服地坐在树枝上 唱歌 。它的歌声虽没有蟋蟀动听,却别有一番韵味。

夏天的傍晚,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小光点。没错,这些小光点就是大家都喜欢的萤火虫。它的身体末端会发出微弱让光。它们可以让发出的光变明亮、微弱,甚至熄灭。它们像从月亮上掉下来的一朵朵可爱的花儿,带着月亮的光辉。它们使整个夏夜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温馨。

在大自然中,有歌声动听的蟋蟀,有引亢高歌的蝉,还有我最喜欢的萤火虫。我爱大自然,更爱有趣的昆虫!

关于昆虫的作文合集5篇相关 文章 :

★ 描写昆虫的优秀作文6篇

★ 关于虫子的话题作文5篇

★ 描写昆虫的作文4篇

★ 写昆虫的作文4篇

★ 《昆虫记》精选优秀范文5篇

★ 有关昆虫的优秀作文:有趣的昆虫

★ 描写昆虫的作文

★ 跟昆虫有关的优秀作文:有趣的昆虫

★ 关于写昆虫类记叙文4篇

★ 关于意料之外作文合集5篇

291 评论

太白小君

《昆虫记》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读了它我才知道,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于是,我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 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 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环境保护,不环境污染,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了一想这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 “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昆虫学家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 《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 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 《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的更多。

226 评论

贱贱骚年

为什么说昆虫对于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没有昆虫,人类就不可能生存。 “昆虫的某些习性似乎与整个人类的习惯、道德观、心理状态格格不入,它们好像来自另外一个更加怪异,更加生机勃勃,却毫无情感,异常残暴的地狱般的星球。”———比利时剧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 对昆虫存有如此敌意几乎没有道理,地球上现有昆虫大约九百万种,其中大部分还没被发现或不为人知,但只有1.5%的昆虫对我们有害,其余的或者对我们无直接影响,或者为人类提供一些明显的、不可或缺的益处。 如果没有昆虫,人类…… 据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爱德华.O.威尔森预言:“如果昆虫消失,食物链的很大一部分就会遭到破坏,大量鸟类立即因缺乏食物而饿死,其他依赖鸟类为食的动物也会消失,陆地上依赖昆虫为食的一些小型哺乳动物也要灭绝。整个地球将会出现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如果没有人类,昆虫…… 昆虫对人类的依赖远不如我们依赖它们的程度,然而,如果没有人类所提供的食物供给,一些昆虫还是不可能以目前的形态和大规模的数量出现。普遍遭到白眼的蟑螂跟随着人类和面包屑的踪迹来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在阿波罗7号宇宙飞船上都能够观测到蟑螂的行动;体虱早在72000年前人类学会穿衣时,就开始存在于人类衣物中了;在以人类血液为食之前,温带臭虫很可能生活在岩洞里,寄居在蝙蝠或鸟类身上;从10000年前人类有了农业,以及5500年后学会贮存粮食的时候起,蝗虫、谷象、蚜虫等种类的昆虫就找到了适宜自己生存的环境;至于家蝇、金龟子、蠹虫和其他各种蛾、跳蚤等昆虫也都伴随着人类建立起自己的家园。 蜜蜂 至少3000年前,人类开始养殖蜜蜂,从此人们就一直享用着蜂蜜和蜂蜡。西方蜂还提供其他方面的用途:大约三分之一的人类所需食物都来自于由蜜蜂授粉的农作物。一旦蜜蜂濒临灭绝,我们将最先失去杏、橘子、苹果、蓝莓、茄子、茶叶、大蒜、胡萝卜、洋葱等食物。长期以来,蜂毒一直以治疗关节炎而著称,这很可能是因为蜂毒中含有蜂毒肽———种潜在的消炎物质。蜂蜜本身就有杀灭细菌的功效,威尔士大学的微生物学家罗丝·库珀发现,在杀灭具有抗生素抵抗性的金**葡萄球菌(一种医院里常见的伤口感染细菌)方面,蜂蜜的功效是红糖液的四倍,很可能是因为蜂蜜含有抑制细菌生长的植物化学成分。 臭虫 在人类历史上,臭虫一直是一种难以消灭的昆虫。14世纪埃及神学家卡迈勒丁,达米里写道:"据说臭虫最早产生于恒温动物身上,对人类有特殊的偏好。"他在臭虫起源的问题上弄错了,最常见的温带臭虫在夜间从房屋的墙壁和被褥里爬出,吸取足够的血液,以完成从幼虫到成虫的脱毛过程。这样看来,它们似乎是人类的伙伴,因为我们最初也是在岩洞里居住。蝙蝠身上至少寄生着12种吸血温带臭虫,岩洞里筑巢的鸟类也是很多种类臭虫赖以生存的基地。DDT(滴滴涕,一种杀虫剂———编者注)可以赶走臭虫,可不久以后它们又随着跳蚤市场上的旧家具回来。臭虫虽不传播疾病,然而婴儿被其过多叮咬易患上贫血症。古代人们在缺乏相关认识的情况下,还曾误认为臭虫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例如,古罗马长老普利尼就用其治疗毒蛇咬的伤口。格伦·赫里克在1914年出版的《对人类和家庭有害的昆虫》一书中提到:“**剂量:7只臭虫与水混合;儿童剂量;不超过4只……其气味还可以缓解兴奋型窒息。” 蚊子 长久以来,蚊子一直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这种最常见的节肢型吸血动物优雅、轻盈,然而它也是致命的。它是人类疾病的头号携带者,传播疟疾、黄热病、登革热、西尼罗河热、脑炎等各种疾病;还携带着引起象皮病的微型蠕虫。但是,3550种蚊子在整个地球的生物网上自然有其生活的空间,鸟类、蝙蝠、鱼以及许多重要的沼泽物种,包括蜻蜓在内,都赖以为食。有足够证据显示,疟蚊(图为其中一种,斯氏疟蚊)曾经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几百年来,疟疾传播一种叫疟原虫的疟疾寄生虫,通过唾液将其注入人体血液中。事实上,在广泛应用奎宁之前,正是靠蚊子传播疟疾,非洲才幸免于欧洲殖民者死于这种疾病,以至于非洲西海岸被称为“白人的坟墓”。另外一种伊蚊,随着**黑奴的船只将黄热病携带到新大陆,这恰恰促成了法国在1803年对路易斯安那州的出让(1803年,法国将从西班牙手中夺到的路易斯安那州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卖给美国———编者注)。 体虱 有三种虱子在人体中安家:毛虱、头虱和它们的后代体虱,其中人体虱(pediculus humanus corporis)生活在人类的衣物中,以人体血液为食,只有人死亡,尸体冷却后才离开人体。1170年被英国国王亨利二世的党羽谋杀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就以身上长满虱子而著称,次日他的尸首被郑重地用长袍裹以示众,当路人看到“虱子就像沸水溢出炖锅一样从尸体中爬出”,每个人都被这一场景吓呆了,之后又笑得直不起腰来。虱子不能在新衣中存活,因而体虱在拥挤不堪又不能经常洗涤衣物的监狱中最常见,这也是为什么各种疾病在战争时期最易传播的原因———斑疹伤寒症、五日热、回归热等疾病都经由虱子的排泄物传播。斑疹伤寒症是由一种叫作里克次氏体属微生物的细菌引起的,数不清的战役都曾因这一疾病而告失败,最早是在14**摩尔人与西班牙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的军队在格兰纳达交战时,17000名士兵死于这种疾病。后来的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中,许多人也因斑疹伤寒症而致命,这严重威胁到了当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以至列宁感叹道:“不是社会主义打败虱子,就是虱子打败社会主义。” 药材甲虫 《为何不食用昆虫》,这是1885年文森特发表的一篇小论文的题目。他在文中指出,昆虫不仅富含营养、可口,而且便于提供,阻止其为人类所广泛食用的惟一原因似乎就是多数人对吞咽昆虫还感到恶心《想像一下清炒桑蚕或是咖喱金龟子》。然而在许多地区,食用昆虫不仅很常见,甚至还很时髦。例如在泰国,盐水蚕蛹是一道美味,mangdand(或叫大田虫)也经常被装饰成沙拉。实际上,昆虫十分有营养: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统计的数据显示,100克的蝗虫含有大约20克蛋白质,所含脂肪却只有6克。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我们确实总是在无意识地食用昆虫,自从4500年前埃及人发明了储藏粮食的方法,谷象、蛾子、瓢虫就一直藏身于我们的食物中,我们也随之将其吞入腹中。药材甲虫不仅吃面粉、调味品和毒性轻微的药物,甚至还能吃锡板和铅片———就像有人开玩笑地说:“除了铸铁以外的任何东西”。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发现了这些害虫的独特之处,便在一定限度上放宽法规,没有全面禁止人们食用这些昆虫。以无核椰枣为例,每批枣中有5%以上被昆虫死尸或其排泄物污染时,才可以对其进行处罚。金提中昆虫的含有量许可为每8盎司中可含有35粒果蝇卵。

266 评论

书画人生

这个很好写,看你是写说明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散文,要根据写作文体而定。如果是说明文,从昆虫的外形,到习性,生活环境,你的看法,都可以写,如果是记叙文,主要记载,你怎样知道这种昆虫,你的感受,关于这种昆虫的事件,如果是议论文,就要以昆虫为一个中心,确立,或者是赞美之情,或者贬斥之意,然后围绕展开,举例论证,散文的话,就更好写了,把这上面结合起来,有一个中心就好了。嗯,回答这个问题,忘记问楼主是哪个学习阶段的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由于你的阶段不一样,其写作要求也不一样。

117 评论

相关问答

  • 以儿童为主题的论文怎么写

    关于幼儿教育浅谈的论文范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

    janesmonke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以中秋节为主题的论文怎么写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唐朝时期,那时,以赏月为中心.到了清明时期,成为“民俗大

    猫妖梦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以开放为主题的论文怎么写好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的: 上层建筑方面:确立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主要工作中心,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

    君和家人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昆虫论文的模板怎么写

    写作要点:将现实的身边故事和书中的知识点结合,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科学的进步,使现在的发展逐渐升高,而科普读物的出现,可以解决我们生活的中“为什么”。 我曾在

    清水绫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以家为主题的论文怎么写

    写作思路:可以从一段故事或者事迹来展开,或者也可以根据一句名言来引出文章的观点,通过观点的论述来层层铺垫,最后进行文章的升华。 原文:“我的梦,中国梦”最早是在

    脉脉含情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