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蜡笔的小新
一、内容要求 毕业设计报告正文要求: (一)理、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正文内容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案的选择和比较论证;根据任务书指出的内容和指标要求写出设计过程、课题所涉及元件结构和相关参数的设计计算,有关基本原理的说明与理论分析;给出所设计课题实际运行的数据或参数,并与理论设计参数进行比较和分析,说明产生误差的原因。最后要对所设计课题实用价值做出评估说明;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或其它更好的方案设想及未能采纳的原因等。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正文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方案提出的依据,设计方案的选择和比较;设计过程;所运用的技术经济分析指标和方法;数学模型及其依据,数据计算方法;对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评估;对设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或可能发生的问题 ) 提出合理化建议。毕业论文的基本论点、主要论据;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规定联系实际展开理论分析。 (三)文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正文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解决方案提出的依据,解决方案的选择和比较,结论。 二、论文印装 毕业论文用毕业设计专用纸打印。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24磅;版面页边距上3cm,下、左,右2cm。 三、论文结构、装订顺序及要求 毕业论文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封面。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0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为两行。 (二)内容。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主任、教务部审查签字后生效。 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申请答辩表与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4、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审表; 5、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表; 6、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总表; 7、中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1)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200-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摘要”字样位置居中。 (2)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设计(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3)中文摘要与关键词在前,英文的在后。 8、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及附录等。 9、正文。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 (1)绪论。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2)论文主体。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方案论证、过程论述、结果分析、结论或总结等内容。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毕业设计(论文)文字数,一般应不少于8000字(或20个页码)。外文翻译不少于3000字符,外文参考资料阅读量不少于3万字符。 中文论文撰写通行的题序层次采用以下格式: 1 格式是保证文章结构清晰、纲目分明的编辑手段,毕业论文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上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题序和标题一律沿版面左侧边线顶格安排。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段落开始后缩两个字。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24磅行间距。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不加标点,下同。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第四层次及以下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一律用小四号黑体字。 (3)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不加“第XXX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10、致谢。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洁、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 11、参考文献及引用资料目录(规范格式见附文)。 12、附录。 13、实验数据表、有关图纸(大于3#图幅时单独装订)。 (三)封底。 附: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1、专著 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论文集 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3、报纸文章 示例 [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4、期刊文章 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5、学位论文 示例 [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 6、报告 示例 [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7、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8、其他要求 (1)文字 论文中汉字应采用严格执行汉字的规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涂改。 (2)表格 论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种方式应和插图及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表格的结构应简洁。 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 表序和表题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无表题的表序置于表格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同一篇论文位置应一致)。 (3)插图 插图要精选。图序可以连续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种方式应与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仅有一图时,在图题前加‘附图’字样。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应打印,无法打印时一律用钢笔绘制和标出。 由若干个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出。 图序和图题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 (4)公式 论文中重要的或者后文中须重新提及的公式应注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或逐章编序,序号排在版面右侧,且距右边距离相等。公式与序号之间不加虚线。 (5)数字用法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 (6)软件 软件流程图和源程序清单要按软件文档格式附在论文后面,特殊情况可在答辩时展示,不附在论文内。 (7)工程图按国标规定装订 图幅小于或等于3#图幅时应装订在论文内,大于3#图幅时按国标规定单独装订作为附图。 (8)艺术设计作品 无法用纸质文档保存的艺术设计作品应用光盘或照片保存。 (9)计量单位的定义和使用方法按国家计量局规定执行。 向往奥运 2001年7月13日,对于中国,对于北京,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前两天,就有记者问我,如果这一天在莫斯科的投票我们胜出了,终于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你的心情会怎样?我说我当然会很高兴,很激动。如今,好梦成真,我真的很高兴,很激动。其中的原因,除了有我和大家共同的感情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我当过整整十年的体育记者,我曾经采访过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体育、和奥运会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我亲身体会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我很难忘记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的那一天的夜晚,走出蒙椎克体育场,沿蜿蜒山路下山,来到蒙椎克山脚那巨大的喷水池旁,看水花四溅,飞扬起冲天的水柱,在夜灯映照中流光溢彩。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真是感动不已,忽然觉得那一瞬间旋律如水般清澈圣洁,沁透新脾。我知道那是只有体育才迸发的旋律,是体育才具有的魅力,是体育才能给予我的情感。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样,在那飞迸的泉水和旋律面前停住了脚步,禁不住抬起头来望着那透明的水柱和星光灿烂的夜空。我的心中产生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那一刻你就会明白,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人们常说竞技体育是一种艺术,竞技体育,确实含有艺术的成分,比如它的力与美,速度和造型。体育和艺术表演的最大区别之一,在于体育比赛紧张、激烈。当然,艺术也有比赛,比如歌咏比赛、舞蹈比赛、钢琴比赛,但艺术的比赛是无法同体育比赛等量齐观的,只有体育比赛的锱铢必较,在0点0几秒和0点0几厘米中决胜负,才具有难得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客观性。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能够置身奥运会之中,能够亲自采访奥运会,确实是一种难得而美好的经历。在电视里看到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是北京的时候,心里蓦地涌出一种渴望,我渴望能够有机会采访我们自己国家举办的奥运会,那将是依次更加难忘而美好的经理,从巴塞罗那回来,我写了一本小书,《巴塞罗那之夏》。在熟悉的北京采访自己举办的奥运会,我想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激情和灵感,写出一点新的东西。我突然涌出这样强烈的渴望,这是很少出现过的。 这时,我想起了曾经采访过瓦尔德内尔和刘国梁,邓亚萍和玄静和,李宁和李小双,高敏和伏明霞,栾菊杰和肖爱华,还有我国男子花剑三剑客叶冲、董兆致、王海滨,当然,还有我们的女足和女垒的姑娘们,还有布勃卡、奥蒂、吉普凯特、莫塞利......我怀念采访他们的那些日子,他们让我感到了青春,感到了力量,感到了友谊,感到了和平。我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来的时候,他们和我一样都老了,但我仍然渴望着在采访新一代年轻的运动员的同时和他们相逢。我们会一起看到青春的循环连接着奥运的五环,让这个已经越发苍老的地球迸发着勃勃的朝气。在那一刻,体育所迸发的奥林匹克精神,确实在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 记得很清楚,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的第二天上午,我特意又上了一趟蒙椎克山,专门去看看体育场,看看曾经举行奥运会的体育场。除了正在拆除看台上为奥运会塔设的一些脚手架的工人之外,空荡荡的只有我一个游人和热辣辣的阳光以及一片绿草坪。那时,我们正在积极申请举办2000年奥运会,站在那里我就在想,快了,快到我们国家也能够承办这样一次美好奥运会的时候了。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荣誉、公平、决心和责任心——奥运精神代表着国际上所有企业追求的品牌形象——高贵的、世界性的、现代的、多元文化的、有活力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大企业家们更是把奥运看作企业和产品品牌国际化的良好契机,寄寓了丰富的联想。今年,雅典奥运前中国企业开始以空前的大手笔将“体育赞助”作为建立品牌的重要营销策略,不断进军全球的顶级体育赛事。中石化独家冠名F1上海站比赛;联想成功签约IOC(国际奥委会),成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海尔冠名澳大利亚老虎队以及“BenQ” 明基赞助欧锦赛。“体育营销”以前所未有的热度迅速获得商家和媒体的垂青。奥运赞助作为体育营销的一个“支点”,它真的能擎起品牌国际化的“大旗”吗?生机勃勃的奥运商业 奥运——一方经济的助推器。 汉城奥运会不仅取得了亿美元的直接效益,还带动了韩国“经济起飞”。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评价为财政经营最成功的一次。仅电视转播权一项便卖出亿美元。1996年的亚特兰大人将奥运会经营推到更新的境界。除了9亿美元的电视转播费和亿美元的企业赞助,这届奥运会仅吉祥物销售就达亿美元,门票收入达亿美元。奥运会已经给亚特兰大市带来了51亿美元的资金。 奥运是品牌国际化的传播平台。电视的普及和传播技术的进步,打破了比赛的时空局限性,大大地增强了奥运对社会的影响力。借助体育赛事开展的营销活动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达到提高销售额和利润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所推崇的公正、公平更能使厂商的宣传效果和品牌价值提升到较高的水平。 1985年国际奥委会出台了每4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赞助计划”(The Olympic Program),简称“TOP计划”。TOP的成员权销售价呈数倍上涨,购买仍相当踊跃,可口可乐、柯达、松下等11家全球赞助商在奥运会上投入不惜血本。今年三月份,“联想集团”也以8000万美元拿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的TOP会员证。 巨额投入的后面是更加巨大的回报。参与TOP计划赞助体育,是具有强大威力的现代促销、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和形象推广等方面的巨大收益。据市场经济专家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投入1亿美元,品牌知名度提高1%,而赞助奥运,投入1亿美元,知名度可提高3%。 资料显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作为全球赞助商的可口可乐公司当年在第三季度赢利增加了21%,达到亿美元,而同期其竞争对手百事可乐的利润下降了77%。利用奥运营销实现品牌国际化的阻力有哪些? 品牌国际化是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基础,那么中国企业在利用奥运实现品牌国际化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阻力呢? 1、资金规模的压力 赞助奥运会,对于国内企业来说,首先面临的是资金问题。在抛出了巨额的赞助费用后,能否保证后期的宣传推广费用足够充裕?据了解,第六期全球赞助商的准入门槛已经由原来的400万美元增长到8000万美元左右。可口可乐具体投资的市场推广费用则是“赞助费的3到5倍”。有人甚至推测其后期推广费是赞助费的10倍左右。 2、体育营销经验明显不足 对于奥运会这样大型的体育赛事,资金不足可能只是问题的一方面。目前,国内企业明显缺乏体育营销的经验。在国内的一些大型体育赛事上,一些企业在拿到赞助商的身份后,只是利用体育场所内的几块广告牌或者运动员服装上的LOGO做做广告。已具有十几年历史的甲A联赛中,曾涌现出了八百多家中国企业赞助商,但企业在这方面的操作管理经验还是处于幼儿时期,根本没有从品牌战略的角度去思考体育营销问题,缺少创新,赛后一切烟消云散。 3、重战术轻战略的状况 品牌塑造是一项战略,是一项系统的思考,借助奥运营销只是其中的手段之一,并非只做好一个环节就万事大吉了。目前,国内众多企业大多数还停留在“重视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重战术操作、轻战略把握”的阶段,这势必会影响对体育营销和奥运经济的参与程度,同时也会极大地影响其品牌国际化的进程。奥运营销“支点”的坐标在哪里? 1、在企业的战略方格之中 奥运营销只是企业通过品牌战略实现经营目标的一种手段。只有融合了公司战略所要求的方向开展奥运营销活动,才可以体现奥运营销的真正价值。可口可乐公司连续六次成为TOP计划的全球合作伙伴,其每一次的奥运营销都紧紧围绕公司的战略目标来设计开展活动,无论在汉城、巴塞罗那,还是在亚特兰大和悉尼,因此,只有把奥运营销的“支点”安置在企业的战略管理方格中,才能使其和企业战略核心“同频共振”,真切感受并促进实现企业的战略意图。 2、在企业的管理系统中 奥运营销是一种市场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奥运营销不断增强企业的品牌力和营销力,因此,它不只是市场部门的事,而是和企业的文化力、产品力、研发力、信息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危机管理能力等等紧密相连,因此它不能游离于企业管理系统之外,而应相互协作、相互融和、共同提升。 今年雅典奥运圣火传递活动赞助者可口可乐在传递火炬的每一个城市都组织了大型宣传活动,并针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可口可乐总共动用了200多个国家的组织系统,其中27个传递火炬的国家的可口可乐系统更是几乎全部出动,共有几万名可口可乐员工参与。其中在北京的火炬手选拔,就发动了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几千名员工。通过27个装瓶公司、33个装瓶厂和当地的体委配合。 全球规模的宣传活动与美国总部策略保持了高度一致,充分显示了奥运营销纳入整个管理系统中统一协调管理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3、在整合营销传播的主干线上 在奥运营销活动中,应贯彻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把奥运营销传播置于公司整合营销传播的主干线上。以奥运为平台、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的各种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播一致的产品信息和品牌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和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更有效地达到营销传播和产品行销的目的。 这里的“整合”包括多重意义:如, 不同工具的整合——各种营销传播工具用“一个声音”,互相配合,实现传播的整合;不同时间的整合——在与消费者建立关系的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传播的信息应该协调一致;不同空间的整合——全球品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应传达统一的定位、形象、和个性; 不同利害关系者的传播整合——与公司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者(中间商、零售商、客户、股东、政府......)传播时,应保持公司统一的形象。(作者为北京新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营销咨询中心总监)输家:施乐黯然离场 2003年10月7日,国际奥委会与施乐公司在瑞士洛桑宣布,双方将从2004年12月开始结束合作伙伴关系。 从1964年起,施乐公司就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合作伙伴,是文件印刷和办公用品的惟一提供商,向各国的奥组委提供物资支持。在各届奥运会上,成绩公报都是由施乐公司负责印制的。1994年开始,施乐公司还参加了国际奥委会帮助发展体育事业的TOP计划。对于施乐退出赞助的决定,国际奥委会市场营销委员会主席格·海伯格一言道出其中原因,他表示:“施乐公司在最近多年来一直都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伙伴,我们非常遗憾双方的合作关系即将结束,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能够理解企业调整市场战略的必要性。” 事实上,施乐公司退出奥运赞助商行列的最直接原因,是其为摆脱经营困境而施行财政紧缩的经营行为。自从1999年8月发出第一次盈利警告以来公司股价一路走低,在过去两年的熊市中,其股价由1990年代末的50美元跌落到4美元之低。施乐不得不放弃此次赞助,因为北京奥运6000万美元的赞助费和几倍于此的后续推广费用是很大的风险投资。 尽管自赞助奥运以来,施乐公司拥有了令人艳羡的奥运传播平台,但是其自身缺乏创新精神的保守的经营策略,令其在理光和佳能等传统竞争对手,以及美能达、夏普、东芝等复印机新秀面前屡屡受挫,乃至丧失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截至到2002年,该公司竟被高达213亿美元的债务缠身。 虽然施乐在与富士合资后加强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于2000年以首家外资赞助商的身份支持北京奥申委的申办工作,并将亚太总部从新加坡迁往上海,建立研发中心等等, 但由于缺乏持续的营销传播费用,几乎没有跟进常规广告以及事件营销等举措,导致其知名度始终处于较低水准。在近千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市场上,只卖出了不到20个亿。赢家:三星108亿的奇迹背后 三星赞助奥运会的时间列表 1988 汉城奥运会的国家赞助商 1997 签署协议成为1998年长野冬季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四大主要赞助商之一 1998 长野冬奥会无线通讯设备全球赞助商 2000 悉尼奥运会无线通讯设备全球赞助商 2000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签约赞助商 2002 盐湖城冬奥会无线通讯设备全球赞助商 2002 2006年都灵冬奥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签约赞助商2004 雅典奥运会无线通讯设备的全球赞助商 2004 雅典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合作赞助商从1997年起,三星公司一直是奥运会无线通信设备的全球合作伙伴,公司积极地支持全世界的奥林匹克事业。除此之外,三星还赞助其他许多单项运动项目的国际竞赛和赛事,包括骑马、排球、高尔夫、体操和赛跑。从1986年开始,三星公司一直是亚运会的赞助商之一。 体育能够超越年龄、种族和性别的局限而将人们团结起来,对体育的信念也已经成为了三星公司市场营销和沟通战略的基石。体育在提升三星在国际市场的品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自1988年起,三星就开始与奥运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三星成为了汉城奥运会的全国赞助商。1998年长野冬季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三星作为无线通讯设备的赞助商成为了奥运会的全球赞助商之一。2003年,三星公司已经确认将继续成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无线通讯设备技术的全球赞助商。 对于赞助奥运会的价值,可以从三星公司在赞助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后所获得的成果中得以估算。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三星的品牌认可度从5%上升至%。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后的第一年,通讯产品的销售额增长了44%。根据INTERBAND的品牌专家在2003年7月发表的报告,这一赞助活动使三星在此后的两年之内成为了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品牌,极大地影响了三星的地位。在仅仅三年之内,三星的品牌价值已经从2001年的52亿美元翻了一番,达到了现在的108亿美元。三星赞助雅典奥运会的全球营销活动包括: NOY在线推销:三星从2003年8月开始在其动态网站举办在线论文竞赛。竞赛参加者必须提交一篇题为“我的奥运英雄”的论文。获奖者将获得免费观看奥运会或者参加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的资格。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三星与可口可乐一道,在全世界范围内组织这次为期10周的接力活动,不但在选定的城市举办大众赛跑活动,还向接力沿线国家关注其宣传活动的消费者提供参加火炬接力活动的机会。对国家奥委会和雅典奥运会的赞助:三星设在部分国家的办公机构将赞助其所在国国家队参加奥运会。三星还邀请当地国家知名运动员担任三星运动大使以提高三星品牌和产品的知名程度。三星的奥林匹克展示馆:作为品牌战略的一部分,三星将在奥林匹克公园内搭建一座临时建筑,作为运动员,运动员家人和体育爱好者的集会场所,称为三星的奥林匹克展示馆,用于展示三星的产品。欧洲体育广播公司:三星是欧洲体育广播公司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共同赞助一系列与奥运有关的公关活动,包括体育明星奖及雅典使命——从2003年9月中旬开始跟踪报道8个欧洲国家的8名运动员直到他们参加雅典奥运会。ATHOC支持项目:三星向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官员、媒体、组织人员和志愿者提供共计2万2千多部无线通信设备,并开发了一种信息系统,称为无线奥运,用于协调成百上千的赛事和比赛相关人员。
漫山红遍
2008年奥运会论文荣誉、公平、决心和责任心——奥运精神代表着国际上所有企业追求的品牌形象——高贵的、世界性的、现代的、多元文化的、有活力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大企业家们更是把奥运看作企业和产品品牌国际化的良好契机,寄寓了丰富的联想。今年,雅典奥运前中国企业开始以空前的大手笔将“体育赞助”作为建立品牌的重要营销策略,不断进军全球的顶级体育赛事。中石化独家冠名F1上海站比赛;联想成功签约IOC(国际奥委会),成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海尔冠名澳大利亚老虎队以及“BenQ” 明基赞助欧锦赛。“体育营销”以前所未有的热度迅速获得商家和媒体的垂青。奥运赞助作为体育营销的一个“支点”,它真的能擎起品牌国际化的“大旗”吗?生机勃勃的奥运商业 奥运——一方经济的助推器。 汉城奥运会不仅取得了亿美元的直接效益,还带动了韩国“经济起飞”。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评价为财政经营最成功的一次。仅电视转播权一项便卖出亿美元。1996年的亚特兰大人将奥运会经营推到更新的境界。除了9亿美元的电视转播费和亿美元的企业赞助,这届奥运会仅吉祥物销售就达亿美元,门票收入达亿美元。奥运会已经给亚特兰大市带来了51亿美元的资金。 奥运是品牌国际化的传播平台。电视的普及和传播技术的进步,打破了比赛的时空局限性,大大地增强了奥运对社会的影响力。借助体育赛事开展的营销活动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达到提高销售额和利润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所推崇的公正、公平更能使厂商的宣传效果和品牌价值提升到较高的水平。 1985年国际奥委会出台了每4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赞助计划”(The Olympic Program),简称“TOP计划”。TOP的成员权销售价呈数倍上涨,购买仍相当踊跃,可口可乐、柯达、松下等11家全球赞助商在奥运会上投入不惜血本。今年三月份,“联想集团”也以8000万美元拿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的TOP会员证。 巨额投入的后面是更加巨大的回报。参与TOP计划赞助体育,是具有强大威力的现代促销、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和形象推广等方面的巨大收益。据市场经济专家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投入1亿美元,品牌知名度提高1%,而赞助奥运,投入1亿美元,知名度可提高3%。 资料显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作为全球赞助商的可口可乐公司当年在第三季度赢利增加了21%,达到亿美元,而同期其竞争对手百事可乐的利润下降了77%。利用奥运营销实现品牌国际化的阻力有哪些? 品牌国际化是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基础,那么中国企业在利用奥运实现品牌国际化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阻力呢? 1、资金规模的压力 赞助奥运会,对于国内企业来说,首先面临的是资金问题。在抛出了巨额的赞助费用后,能否保证后期的宣传推广费用足够充裕?据了解,第六期全球赞助商的准入门槛已经由原来的400万美元增长到8000万美元左右。可口可乐具体投资的市场推广费用则是“赞助费的3到5倍”。有人甚至推测其后期推广费是赞助费的10倍左右。 2、体育营销经验明显不足 对于奥运会这样大型的体育赛事,资金不足可能只是问题的一方面。目前,国内企业明显缺乏体育营销的经验。在国内的一些大型体育赛事上,一些企业在拿到赞助商的身份后,只是利用体育场所内的几块广告牌或者运动员服装上的LOGO做做广告。已具有十几年历史的甲A联赛中,曾涌现出了八百多家中国企业赞助商,但企业在这方面的操作管理经验还是处于幼儿时期,根本没有从品牌战略的角度去思考体育营销问题,缺少创新,赛后一切烟消云散。 3、重战术轻战略的状况 品牌塑造是一项战略,是一项系统的思考,借助奥运营销只是其中的手段之一,并非只做好一个环节就万事大吉了。目前,国内众多企业大多数还停留在“重视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重战术操作、轻战略把握”的阶段,这势必会影响对体育营销和奥运经济的参与程度,同时也会极大地影响其品牌国际化的进程。奥运营销“支点”的坐标在哪里? 1、在企业的战略方格之中 奥运营销只是企业通过品牌战略实现经营目标的一种手段。只有融合了公司战略所要求的方向开展奥运营销活动,才可以体现奥运营销的真正价值。可口可乐公司连续六次成为TOP计划的全球合作伙伴,其每一次的奥运营销都紧紧围绕公司的战略目标来设计开展活动,无论在汉城、巴塞罗那,还是在亚特兰大和悉尼,因此,只有把奥运营销的“支点”安置在企业的战略管理方格中,才能使其和企业战略核心“同频共振”,真切感受并促进实现企业的战略意图。 2、在企业的管理系统中 奥运营销是一种市场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奥运营销不断增强企业的品牌力和营销力,因此,它不只是市场部门的事,而是和企业的文化力、产品力、研发力、信息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危机管理能力等等紧密相连,因此它不能游离于企业管理系统之外,而应相互协作、相互融和、共同提升。 今年雅典奥运圣火传递活动赞助者可口可乐在传递火炬的每一个城市都组织了大型宣传活动,并针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可口可乐总共动用了200多个国家的组织系统,其中27个传递火炬的国家的可口可乐系统更是几乎全部出动,共有几万名可口可乐员工参与。其中在北京的火炬手选拔,就发动了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几千名员工。通过27个装瓶公司、33个装瓶厂和当地的体委配合。 全球规模的宣传活动与美国总部策略保持了高度一致,充分显示了奥运营销纳入整个管理系统中统一协调管理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3、在整合营销传播的主干线上 在奥运营销活动中,应贯彻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把奥运营销传播置于公司整合营销传播的主干线上。以奥运为平台、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的各种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播一致的产品信息和品牌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和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更有效地达到营销传播和产品行销的目的。 这里的“整合”包括多重意义:如, 不同工具的整合——各种营销传播工具用“一个声音”,互相配合,实现传播的整合;不同时间的整合——在与消费者建立关系的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传播的信息应该协调一致;不同空间的整合——全球品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应传达统一的定位、形象、和个性; 不同利害关系者的传播整合——与公司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者(中间商、零售商、客户、股东、政府......)传播时,应保持公司统一的形象。(作者为北京新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营销咨询中心总监)
晓晓彤儿
奥运精神是团结、和平、友谊。 奥运口号是不同的 1984年 洛杉矶 play part in history 参与历史 1988年 汉城 harmony and progress 和谐、进步 1992年 巴塞罗那 friends for life 永远的朋友 1996年 亚特兰大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entury 世纪庆典 1998年 长野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flower as one 让世界凝聚成一朵花 2000年 悉尼 share the spirit 分享奥林匹克精神 2002年 盐湖城 light the fire within 点燃心中之火 2004年 雅典 welcome home 欢迎回家 2006年 都灵 an ever burning flame 永不熄灭的火焰 2008年 北京 One World,One Dream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奥运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 奥运五环意义: 奥运五环的意义,奥运五环的含义,奥运五环图片和颜色 奥运五环意义和含义:标志象征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内容,“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奥林匹克大家庭”主题。 奥林匹克标志最早是根据1913年顾拜旦的提议设计的,起初国际奥委会采用蓝、黄、黑、绿、红色作为五环的颜色,是因为它能代表当时国际奥委会成员国国旗的颜色。1914年在巴黎召开的庆祝奥运会复兴20周年的奥林匹克全会上,顾拜旦先生解释了他对标志的设计思想:“五环———蓝、黄、绿、红和黑环,象征世界上承认奥林匹克运动,并准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五大洲第六种颜色白色———旗帜的底色,意指所有国家都毫无例外地能在自己的旗帜下参加比赛。”因此,作为奥运会象征、相互环扣一起的5个圆环,便体现了顾拜旦提出的可以吸收殖民地民族参加奥运会,为各民族间的和平事业服务的思想。 奥运五环的颜色:蓝、黄、黑、绿和红色开始成为五大洲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变化,对奥林匹克标志的阐释也出现了变化。根据1991年的最新版的《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标志”词条的附则补充解释,奥林匹克旗和五环的含义,不仅象征五大洲的团结,而且强调所有参赛运动员应以公正、坦诚的运动员精神在比赛场上相见。 奥运会五环旗的含义 : 在每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时,运动场中间都要高高地悬挂一面奥林匹克旗帜,这面白色无边旗中间有五个圆环组成的图案。这是根据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的建议和构思制作的。 奥林匹克旗帜五个不同颜色的圆环(天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草绿色代表澳洲,红色代表美洲)连接在一起象征五大洲的团结,象征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友好相见,欢聚一堂,以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panasoniccz
奥运会历史上最感人最震撼人心的话:“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 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 马拉松选手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John Stephen Akhwari)只代表祖国参加了一届奥运会——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在全部75名参赛者中垫底,在此之前、之后他也并未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好成绩被纪录,这在长跑高手层出不穷的非洲可谓平平无奇。但就是这样一位垫底者,却获得了比不少奥林匹克冠军更响亮的名声,和更广泛、更深久的影响力,如今时过境迁已近40年,人们仍忘不了他,他的名字被镌刻在奥林匹克名人录,成为北京奥运系列节目《英雄之歌》的一分子,在他的家乡坦桑尼亚,一个“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竞技基金会”正开足马力运作,以为那里家境贫寒、但有运动潜力的田径新苗提供资助,他曾被法国《队报》誉为“最美的垫底者”。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是第一次在高原举办的夏季奥林匹克盛会,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让那届奥运会的田径比赛好戏连台,出现了许多空前的好成绩。相形之下,马拉松比赛的成绩太一般了,冠军、埃塞俄比亚人马默.沃尔德的成绩2小时20分26秒4,比他的同胞、两届奥运金牌得主“赤脚大仙”阿贝贝.比基拉在4年前东京奥运会上创造的2小时12分 11秒2差了一大截,亚军日本的君原健二和季军新西兰的迈克尔.瑞安2小时23分多的成绩更是平平无奇,记者们除了例行公事般看一眼颁奖式,最多关注一下因伤只跑了17公里便颓然倒地的“赤脚大仙”比基拉,对其他选手并未太在意,观众们也没对马拉松投注过多热情,等颁奖式结束,场地内其它项目都已比完,他们便三三两两地退场回家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组委会开始通知马拉松沿途的服务站开始撤离,结果得到一个让所有人都吃惊的消息:有个选手还在跑! 原来这个还在跑的选手就是阿赫瓦里。他在跑出不到5公里后因碰撞而摔倒,膝盖受伤,肩部脱臼,但他并未就此退出,而是一瘸一拐地继续向终点跑去。渐渐的,所有选手都将他远远甩在身后;渐渐的,围拢在街道两侧打气助威的人群已散尽,天色也越来越黯淡,所有人都觉得马拉松比赛已经结束,只有阿赫瓦里本人坚定地跑着,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比赛远未结束。 又过了半小时,天色已全黑,阿赫瓦里仍在继续着。由于剧痛,他的慢跑比寻常人散步还要慢,他的膝盖不住流淌着鲜血,嘴角也痛苦地抽搐。 不知什么时候,他的身边出现了一名男子,《三角洲天空画报》的记者,这位记者同情地看着他,不解地问,为什么明知毫无胜算,还要拼命跑下去? 阿赫瓦里显然毫无准备,他默默地又“跑”了好一会儿,才突然坚定地答道:“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被深深感动的记者不但向自己的杂志社发了稿,还立刻把稿件发回奥林匹克新闻中心,阿赫瓦里的名言不一会就通过广播回荡在墨西哥城这座世界人口最多城市的上空,许多本已回家的市民纷纷赶到路边,为这位勇敢的选手助威、欢呼,在观众的鼓励下,阿赫瓦里拖着伤腿,顶着满天星星,走入了专门为他打开灯光的阿兹特克体育场,几乎是一码一码蹭到了终点线。 他被当作英雄般簇拥着,受到了远比冠军更隆重的礼遇。由于过于激动,人们忘了统计他的确切成绩,在奥运成绩册上只有他获得的名次:75人中的第57名,排在他之后的18位选手,都是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场的。 阿赫瓦里1938年出生于英属坦噶尼噶的姆布卢Mbulu,参加墨西哥城奥运时已是30岁老将。虽然他此前并无煊赫成绩,但作为坦桑尼亚历史上首位参加奥运竞技的选手,他没有辜负国家的厚望,成为 “最美的垫底者”。奥运后不久他便退役,进入坦桑尼亚奥委会工作,如今他将主要精力投注于“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竞技基金会”,他希望能帮助更多小选手,让他们在今后的奥运赛场上不再跑在他人身后。
選擇淡定
古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有关古代奥运会的起源的传说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种:一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一种传说与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功夫便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许诺,赫拉克勒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亚举行了运动会。 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故事则是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古希腊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提出应选者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比赛中,先后有13个青年丧生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14个青年正是宙斯的孙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爱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终于以智取胜。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传说中的创始人。 实际上,奥运会的起源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9-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连续不断的战事使嗣窀械窖岫瘢�毡榭释�苡幸桓隼狄孕菅��⒌暮推交肪场:罄此拱痛锿鹾鸵晾�雇跚┒┝恕吧袷バ菡皆隆碧踉肌S谑牵��急副�吹木�卵盗泛吞逵�杭迹�鸾ケ湮�推接胗岩甑脑硕�帷?/ca>
书名:建筑历史.2003年.第3辑图书编号:823136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定价:28.0ISBN:711114102作者:张复合主编出版日期:2004-04
历史论文的标准格式 ⑴ 题名。 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的不常见的省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字数一
一、课堂提问现状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
30%。《历史研究》创刊于195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最早创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刊物之一,录取率为30%。半个世纪以来,《历史研究》共发表文章jin4000
我看奥运奥运是什么?在我的眼里,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人类之间的战争,就其本质目的来说,并不在于屠杀,而在于使敌方屈服,这一点,在奥运会上得以充分实现。人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