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17

zhijuan0628
首页 > 期刊论文 > 土耳其与希腊的边界论文研究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吃吃货小两口

已采纳

第一,历史原因。希腊和土耳其是邻国,而且往来密切,历史渊源很深。在罗马帝国和拜占庭时代,希腊和拜占庭甚至算是一家人,相处的也非常融洽。但奥斯曼帝国(1299年—1922年)建立后,这种情况就变了。信仰伊斯兰教、热衷于侵略的奥斯曼突厥人疯狂向外扩张。1460年,土耳其通过武力征服了整个希腊地区,并在希腊进行残酷的黑暗统治。不堪压迫的希腊人屡次起义,但都遭到了土耳其人的无情镇压。就这样,土耳其人统治了希腊近四百年。直到19世纪初,希腊人才在英法俄等列强的帮助下,摆脱了土耳其人的统治。第二,领土纠纷。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希腊占据了爱琴海大部分海域和岛屿,希腊的国界线一直划到了土耳其的家门口。爱琴海域大约有2500个岛屿,希腊占据了2400多个,而土耳其仅仅有80多个。土耳其对这种“欺负到家门口”的现实状况极为不满,所以和希腊剑拔弩张,双方在爱琴海海域和岛屿划分上多次爆发冲突。两国的领土纠纷已经成为埋在两国之间的一颗定时炸弹。

124 评论

十四不是四

希腊历史悠久,与土耳其时常有纷争。虽然土耳其是战胜国家并且还有五个条约为它撑腰,但是希腊历史太过悠久,人们默认岛屿属于希腊。

308 评论

blinkblink02

因为土耳其认为埃及与希腊签署的海洋边界划定协议,里面涉及了土国的海洋边界。

184 评论

zq13301666852

因为他们双方签订的协议。包含了土耳其和希腊争议的海域范围,土耳其认为侵犯了他们的领海主权。

278 评论

小皮球佳佳

因为希腊文化历史悠久,在古代时,希腊就将这些岛屿占据,一直占据至今。

125 评论

张轶群123

土耳其凯末尔政府不接受《色弗尔条约》,持续对抗战胜国军队,而此时希腊军队已逐渐溃败,使得战胜国必须转而与凯末尔政府协调。

1923年7月,战胜国与凯末尔政府签署《洛桑条约》终止希腊、土耳其两国几年来的纷争。

爱琴海东岸的岛屿明明离着土耳其很近,与希腊共同拥有爱琴海,却大都属于希腊,成为了憋屈的土耳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巴尔干半岛抵抗: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奥斯曼帝国在16世纪之后,成了横跨部分欧亚非三洲的势力。巴尔干半岛为14世纪奥斯曼势力拓展的主要目标,比起掌握阿拉伯地区、伊斯兰圣地麦加的时间来得早很多。

但是,随着奥斯曼在近代势力衰退之际,巴尔干出现抵抗奥斯曼、瓦解奥斯曼的力量。其中,希腊的独立运动,就是奥斯曼分崩离析的开始。

18世纪末,黑海与周边地区早已笼罩在北方的俄国势力之下,巴尔干也无法避免。但并非只有俄国有意染指巴尔干,邻近的奥地利也是。俄国当时的规划是让巴尔干西北方划归奥地利势力范围,而在东南方扶植希腊的势力,借此将奥斯曼从巴尔干排挤出去。战争随之而起,奥斯曼最后吞下败仗,不得不接受俄国的安排。

与此同时,法国革命的影响扩大,其中的民族主义思潮在巴尔干逐渐扩散,开始出现显著的抵抗奥斯曼管辖行动,希腊就在这样的气氛下于1821年走上脱离奥斯曼之路。

当时,不少希腊人宣传“解放祖国”的论调,也主张希腊人与奥斯曼人分属不同民族,奥斯曼人是几世纪以来的外来侵略者,应该退出欧洲。

1821 年,希腊爆发独立起义

尽管不是所有希腊人都认同此一论点,然而一旦有这样的政治氛围存在,就成了影响奥斯曼政府能否稳定的未爆弹。奥斯曼政府派兵处理希腊问题,本应只是一国处理自家事务,却逐渐演变成国际大战。俄国认为希腊的独立运动是打击奥斯曼的绝佳机会。

但英国对这样的情势颇为担忧,在奥斯曼较为南方的区域,包括埃及、红海,多在英国的掌握之下,俄国处理希腊问题,意味着其势力得以持续南下、甚至突破黑海进入地中海,这对英国必然形成威胁。尽管英国向俄国表示支持希腊脱离奥斯曼,但理想方式应是成立自治政权,同时效忠奥斯曼权威。

巴尔干的基督徒土豪

5个条约:希腊持续渗透小亚细亚半岛

奥斯曼当然不愿意接受上述的安排,1828年4月俄国再度向奥斯曼开战。奥斯曼战败,经过多次交涉,借着《纳伊条约》,划定了阿尔塔、沃罗作为希腊与奥斯曼的边界线。

《纳伊条约》,将爱琴海沿岸的西色雷斯

但是希腊仍持续与奥斯曼对抗,在后者节节败退的情况下,英俄于1830年2月达成《伦敦议定书》,奥斯曼确定承认希腊独立。其实欧洲强权并非诚心诚意关怀希腊是否独立,而是为了利益竞争,毕竟若俄国对奥斯曼压力不减,将损及英国在西亚的优势,所以英国必须藉由参与这问题的讨论来“刷存在感”。

《布加勒斯特条约》,马其顿被一分为三

希腊的独立,让巴尔干各方势力前仆后继脱离奥斯曼,当然也同样吸引了强权介入。奥斯曼多次镇压巴尔干的独立运动,不满意任何欧洲强权的安排,导致1877年俄国、奥斯曼帝国战争再起。

当奥斯曼又是战败一方时,被迫必须再度接受强权的摆弄。1878年7月的《柏林条约》条文中提到希腊可获得色萨利地区。1908年奥斯曼因立宪革命而导致在巴尔干的权威更加削弱,掀起1912年与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1913年5月,奥斯曼与巴尔干诸多势力签订签署《伦敦条约》,奥斯曼与巴尔干之间,以埃诺斯与米迪耶为界线,也把克里特岛让给希腊。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三年,俄国在十月革命后,苏联决定退出战场,巴尔干顿时卸下来自北方的压力。但这对于原本是俄国的盟友英国来说却是不利的消息,遂促成希腊与奥斯曼的战争,以加强英国阵营在巴尔干的力量。

尽管奥斯曼在1918年10月底已宣告战败,希腊军队却持续渗透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半岛),并将伊兹米尔(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作为重要据点。

古代希腊方言的分布

1920年4月,一战时期著名的将军凯末尔在安卡拉建立政府,与已经没有抵抗能力的奥斯曼帝国分道扬镳。在英国的调解之下,希腊退出色雷斯的马里乍河以西。8月,奥斯曼帝国与战胜国签署了《色弗尔条约》。希腊拥有爱琴海的小岛,掌控达达尼尔海峡。

希腊不愿放弃东色雷斯与伊兹米尔:《洛桑条约》终止两国的纷争

凯末尔政府不接受《色弗尔条约》,持续对抗战胜国军队,而此时希腊军队已逐渐溃败,使得战胜国必须转而与凯末尔政府协调。凯末尔政府强调东色雷斯的重要性,掌握这区域带有保障伊斯坦堡与凯末尔政府安全的意涵。

1912年,土耳其军队向希腊军队投降

倘若如此,凯末尔政府与希腊的边界,就会回到1913年“埃诺斯—米迪耶线”。希腊一再对奥斯曼帝国领土“蚕食鲸吞”,当然不愿意放弃在东色雷斯与伊兹米尔。

于是一切都乱了套,为了尽快解决问题,1922年3月英国同意凯末尔政府拥有色雷斯东部五分之二的土地,也要求希腊军队撤出安纳托利亚。但希腊不愿再受英国干涉,径自出兵占领伊斯坦布尔,却被凯末尔军队击败。

英国最后只好同意让凯末尔拥有黑海海峡的主权,以避免凯末尔有更多要求。1923年7月,战胜国与凯末尔政府签署《洛桑条约》,终止两方几年来的纷争。

希腊与凯末尔政府以阿尔达河与马里乍河汇流处为北方分界点,沿着马里乍河下游往南划至爱琴海。同年10月,土耳其共和国建立。

尽管两国有这段对峙的历史,但在30年代双方都有意尽释前嫌携手合作,之后,两国也在二次大战结束后同样受到苏俄压力,这也让美国撒下大笔钞票金援土、希两国,以作为苏联阵营的前线。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与对立,在外力的介入下更显得错综复杂。

354 评论

相关问答

  • 土耳其与希腊的边界论文研究

    第一,历史原因。希腊和土耳其是邻国,而且往来密切,历史渊源很深。在罗马帝国和拜占庭时代,希腊和拜占庭甚至算是一家人,相处的也非常融洽。但奥斯曼帝国(1299年—

    zhijuan0628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古希腊体育研究论文题目

    体育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下面是我和大家

    奥迪风度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古希腊语言学研究论文

    传统的语法和现在的语法,最大的区别就是现在的越来越让别人懂得,以前的可能是更加的难以理解。

    邮政邮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古希腊论文研究题目

    法厄同驾太阳车的故事 : 日神的儿子法厄同纠缠他的父亲,要求驾着日神的飞马在空中驰聘一天。慈爱的父亲谆谆告诫他的儿子:你的要求太过份了,你的力气和年纪都办不到,

    爱吃烤鸭的小猫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土耳其水产杂志

    水产食品包括各种鱼类和虾、蟹、贝类、海藻类(海带、紫菜)等。 鱼类含有丰富的水分和蛋白质,且比其它禽肉类蛋白质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吸收率高达97%。鱼类还可以提

    petite妮妮崽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