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1

五月mother
首页 > 期刊论文 > 春尽江南论文题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南得珍贵

已采纳

往十几年前看一眼,当年对于先锋作家格非的作品,就仿佛是恋爱心态。所以,写这个东西,我肯定会立马进入心理咨询师常常告诫的动情状态。 好吧,安慰自己:哪里有冷静客观的看客? 十几年前的相逢,在阅读时光中是不短的一段前缘,什么年龄遇到什么作品,比遇到什么异性,更像星球之间的偶然邂逅,然后可能预兆下某种神秘的运行轨迹。 拉回来,看完这篇刊行于2012年1月的《长篇小说选刊》中的格非的《春尽江南》,是在一月之前,此番八卦它,那刚刚看完时喉底起伏的滋味,已经模糊,一如早年对诸如杏性等欲望的旗帜的印象,桃花零落,人影散乱。有的更多的类似初老女人的嫌怨心态:当初对自己热络粘稠的萌情大男孩,吐气清新、视线开阔,怎么转瞬就感情和眼神一样混沌了呢。 当初粘稠的大男孩就是以格非作品为毕业论文选题,于是对格非更有一种CSI式的重建、比对、寻找重案现场的秘密心态。 再看看自己也是法令纹下垂,腰腹再曼妙也难逃米其林轮胎趋势。于是,告诫自己可以虚拟重觅在场感,但是不要假借妙龄姿势故作唏嘘。 《聂鲁达诗选》陪伴诗人的醚气息,开头就跌进一个丛林年代,采撷喂养流转呼吸的都是一种热血——诗歌,这是一种魔术原液,纱厂女工舒婷直起腰身就是女神,宁肯的小说《蒙面之城》里流浪青年马格,像野狼一样不羁,但是他的青春坐标里肯定要与诗歌相逢。所以,小说里如果有诗人为意象或者以诗会为情节,那么这个小说,必然有了一种复原还神的魔力,像很多年前的一种名为“太阳神”的滋补品一样。 可惜,格非很“无情”,这是一场以诗歌和诗人的名义而为的荷尔蒙猎捕行动,通俗地说,小说讲述的就是诗歌的春光照进了裤裆后,在几十年间的时光里,如何再用诗歌来救治这畸变的疾患。 当诗人谭端午掏尽这个发着高烧的女孩的腰包之后,抛弃和离开,丝毫不令人奇怪,因为本来就不存在灵魂需要与身体需要的冲突,就像他们的关系,桥归桥,路归路,即使睡莲的紫色气息、垂柳的舒卷天真、莫纳和德彪西叠加的牧歌田园的格调,都无法掩盖谭端午的不屑、冷笑、厌烦与——虚伪。 即使中年之后的他阅读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即使他安慰文艺女青年绿珠的抑郁症,即使他淡泊与宁静、加持与修为,古典音乐、古体诗、青春红颜、妻子剖白爱情的遗书,都遮盖不了他这种骨子里的狡狯与畏葸。 阅读这篇小说,时不时会泛起一种失落感。人物那么生动,现实那么现实。 你看,人物的塑造上,谭端午、庞家玉,都是丰富立体的存在,身边也不乏这样的组合。 你看,现实生活中,欲望的缠绕,人性的弱点,中年的不甘,亲子关系的焦虑(尤其是写谭端午儿子后门进入某名校后的巨大压力和转变,写儿子失去母亲后的拒绝相信,一个称呼就让我泪如喷泉,才发现早就跳进小说的母子冲突不能自拔),疾病如天灾的无常,甚至效仿黑道方能圆转的危机处理,都逼着读者跟着曾经的诗人谭端午一起强烈需要从过去召唤一点魔力,一点纯粹的东西来安稳动荡的眼下——小说里不是瓦格纳就是莫扎特引领着迷惘的摇摆的大众,谭端午甚至潜在地三位一体——忏悔者、自救者、救世主—— 喏,他读完了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据说陈寅恪赞誉其使时代的风尚重返淳正。 喏,他写完了当年的那首未竟的诗歌: 诗歌就是对生活的颠覆,你看大声呼喊的正义之人是“我”,离开或者居留的盲目赶路的人是“你”,当年逃离者明明是从前的谭端午,当年一夜温存过后高烧不断囊空如洗呼告无门的人是从前的庞家玉,现在这首修补后不再残缺的诗歌里,颠倒了黑白,甚至顾影自怜的人被迫跟随的人成了“我”——“说服我穿越”,多么完美的文学笔法。 怪不得这首诗改了名字,从《祭台上的月亮》改成了《睡莲》,无论月亮或者睡莲,不变的是“我的世界你永远不懂”。 如果说小说开头时候的诗人作为,代表了诗歌富有魔力时代的终结时诗人的焦虑和迷惘,那么,此刻,借妻子之力衣食无虞的文艺中年谭端午,仍然掌控一切,感觉良好,进有绿珠,退有“诗”性仍存的良好感觉。 即使是格调稍微不一样,谭端午也一直是优越感大王,一直是故事中的主宰者,在“好兄弟一起嫖”的年代,他从前如此,现在何尝不是。 没有他的什么改变可言,无非是从虚伪回到虚伪。 如果说他什么改变,那就是从前的他对从前的庞家玉的世界很不屑,如今依然很唾弃,但是以妻子谢幕为代价,对她的世界稍微有一点点了解,而不是理解,仅此而已。 快餐塞目的年代,本来小说人物就如年底赶着回家的人儿,庄子短歌或者珠光宝气的屏保底下一样是石头丫头的本色。 诗人谭端午,试图以写诗读史听曲懂人为避难所,但是他回不去诗歌丛林,找不回诗歌魔力,舒婷有鼓浪屿的季候风,他有的是越来越雾霾沙化的内外笼罩。 外面的现实世界,是兄弟就一起嫖,一直如此,从读者的现实生活到小说中的现实生活。诗人也不会免俗,最多是在妖性即将吞食自己的那一刻,乔装成“记者”式的现场体验生活。如果你要求先锋性,要求这样一个外在冲突和货币存在都由老婆攻受的男人突然亮出先锋性,那就是要求一张木头桌子,突然变成糯米刷的或者金钟罩的。所以,从故事可能出现的情节和人物可能回旋的余地,作为读者你就越界了。因为—— 所有的一切,现实得不能再现实了。大概这就是题目“春尽江南”的“尽”的哀悼意味。其实“尽”还有一个消逝的动态过程或者过程中的残余部分流失的疑似,其实,枝头早无春痕,从招隐寺的诗歌皮条,从谭端午起身离开招隐寺,乌托邦、桃花源早就无可问津了。 小说展示的二手生活,本来就像一幅赝作,只可资浮光掠影地回想真迹。 诗人谭端午无可期待,小说似乎以他的妻子庞家玉呢,这个曾经迷糊地追随诗歌和诗人的女孩,来完成“回归”的某种可能。似乎以他的精神病哥哥,这个后来还迷糊地以诗歌的名义批判现实的男人,来暗示某种矫枉。 借班雅明在《普鲁斯特的意象》所提: 普鲁斯特的法则是“夜晚和蜜蜂的法则”,格非的呢? 在“最平庸乏味、最容易消逝、最多愁善感、最软弱无力时刻”,谭端午和庞家玉,都是被动地迎接命运的偶然:离开、重逢、结婚,再离开、结束。在最混乱的事件——庞家玉的绝症判定的六个月里,她独自挣扎,想要重新连接起招隐寺夜晚的俗世憧憬,但小说塑造的,依然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人物。 格非“无情”地挡住了她奔赴心灵圣地——西藏之路,在招隐寺的夜晚她所勾勒的婚后生活的憧憬之一——“木槿编制的篱笆小院”,最后只有自我封闭式的离开这个世界。即使号称放不下儿子,她没有给儿子对母亲的突然离开留下任何缓冲的余地,自私的标签,不忍心贴给她,但是,若是希望以她在网络平台上那有限的打开,以她对仇家礼貌的原谅,不过都是生存智慧的演出式告别罢了。 与表演式存在的这对夫妇同中有异的是,红柯在小说《生命树》里写到另一个出色的文艺男人陈辉,他在断裂的人际中逐渐悟到—— 终于看见坦诚和深究。 多年前红柯还在写戏谑现实的《老虎老虎》,如今他在神话传说中给困境的出路借力借方向。而格非退到生活的汪洋里,先锋枝头熟落,风住尘香花已尽。给你指点现实的解药——诗史乐,可惜这个诗歌和与诗歌有关的故事,充其量是硫磺搭档的草头药,热滚滚地熬煮了一池,但是,圆滑、世故、自私、虚伪,无可抑制地、清可见底地堆积在池底。

340 评论

快乐皇帝

春尽江南,人归何处。

《春尽江南》是格非江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故事延续了《人面桃花》、《山河入梦》,讲述了谭功达之子谭端午的人生。故事曲折跌宕,读后令人哀婉神伤。

端午作为一名诗人,邂逅秀荣后人生的改变,是自己不愿正视却又不得不正视的。总认为事与愿违的端午,从不曾珍视自己的妻子,他在外面招蜂引蝶,整日无所事事,被离奇的诗人狂魔控制着,维护着这个时代诗人仅有的尊严。可端午忽略了一点,诗人也是人,在追求唯美、诗意的人生道路上,应该珍惜身边的点滴所有。正因为是诗人,才更应该把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诗意化,在原本就苦难的人生中注入蜂蜜似的甜浆。但端午的基因遗传(可以这么说),注定他不是一个墨守陈规的人。直至妻子隐瞒病情、两人离婚、妻子离去,端午才意识到自己对妻子的爱是那么深。

端午的妻子李秀容(后改名为庞家玉),在献身于端午后,天真地以为生活有了寄托,可以不再孤苦无依下去了。可随之而来的却是端午的离奇失踪。发着高烧的秀容迈着沉重的步子向学校走,每走一步,都是人生满满的耻辱。正如她自己说的:我的人生,现在看来就是这么一个薄薄的膜。其中只有耻辱。

和端午意外重逢后,家玉毅然离开了唐燕升,开始了如同打了鸡血一样的人生。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她一直想要冲破桎梏,挽留生命最后的尊严。可是,死的尊严留下了,却是以死亡来交换的。

书中还有嫉恶如仇的春霞、典型的中国妇女张金芳等人物,她们或多或少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并在我们生活的不经意间,抬起一只脚,狠狠地踹上一顿。而她们自己,也无可厚非地会被别人狠狠地踹上一脚。因此,在她们出脚时,往往干脆、歹毒而不留痕迹。

生活就是这样。在一件事情上吃了亏,就要在另一件事情上找补回来。如若不然,人性的弱点从何处得以生根、发芽,以至于长成参天大树?

严重抑郁症患者绿珠、患有精神病的王元庆、被谋害至死的吉士,他们都曾经试图参破人生,可参悟人生的过程被认为是荒诞的,不得不接受世人异样的眼光。世人皆醉唯吾独醒,可醒来一看,世界早已不同!

324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春的论文题目

    朱自清的《春》; 林斤澜的《春风》; 杜甫的《春夜喜雨》。 文章《春》优美片段: 赏析:采用叠词,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殷切盼望和春天即将来临的欣喜之

    柠檬朱古力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春到湘江论文框架模板

    论文框架主要包括作者、题名、关键词、正文、摘要、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也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包括毕业

    司令来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论文题目

    论中国古诗中的月亮摘 要: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它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它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

    重叠的岁月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春天的论文题目

    【篇一】高中以春天为题的议论文800字 “吹面不寒杨柳风”,当你迈着轻盈的脚步,走出家门的时候,春姑娘已悄然走进你的身旁,和煦的春风暖洋洋地吹绿了山野,吹醒了大

    小可爱viv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论文题目

    ...... 夜色中,江水静静的,呜咽着向天尽头淌去,渐渐的融入了无边的黑暗中。刹那间,月伴潮生,世界瞬间明朗起来了。明朗的月,明朗的水,却自是美的朦胧,美的让

    幽香雨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