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的机车
参考文献在论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往往被许多作者、编辑、读者忽视。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范晓红.从《金色笔记》解读多丽丝·莱辛的生态整体观[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Brewster, Dorothy. Doris Lessing\M\. New York: Wayne, 1965: 161.
[3]Spilka, Mark. Lessing and Lawrence: the Battle of theContemporary Literature,1975(16): 218-240.
[4]Ghosh, Tapan K. Boris Lessing's the Golden Notebook: a Critical Study[C]. New Delhi:Prestige Books, 2006.
[5]Rexroth, Kenneth, trans. One Hundred Poems from the Chinese [M]. New Work: NewDirections. 1956.
[6]Haffenden,John. Novelists in Interview [M]. London: Methuen,1985.
[7]Rayner,Richard. Giving Angela Carter her Due [J]. LA Thnes,2008 (2): 1-6.
[8]Nida,Eugene A Meaning Across Cultures [M]. New York: Orbis Books. 1981.
[9]Cryer,James, tran. Plum Blossom: Poems of Li Ch,ing Chao [M]. Chapel Hill, N. C.:Carolina Wren Pr 1984.
[10] Qihong Zhao. Cyclic Behavior of traditional and Innovative Composite Shear Walls[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eb. 2004:271-284
[1]初大告.中华隽词一〇一首[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7
[2]房志军,陈美娟.浅论信达雅[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6).
[3]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闻一多.闻一多文集时代的鼓手[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117
[5]黄立.英语世界唐宋词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16
[6]吕俊.文学翻译的符号学特征[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7]赵毅衡.文学符号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
[8]张中载.安吉拉·卡特其人[J].外国文学,1994(1).
[9]刘凯芳.安吉拉·卡特作品论[J].外国文学评论,1997(10).
[10]蒋骁华.符号学翻译研究一一文学语言的理据及其再造[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3.
[11]冯海青.论卡特对萨德的戏仿与颠覆[J].当代外国文学,2013(4).
[12]宋海蟾.《新夏娃的激情》的后女性主义阐释[J].文学教育,2014(1).
[13]Carter, Angela. The Passion of New Eve [M]. London: Penguin, 1993.
[1]蒋花,史志康.整合与对话一论《金色笔记》中的戏仿[J].当代外国文学,2007(2):78.
[2]黄梅.女人的危机和小说的危机--女人与小说杂谈之四[J].读书,1988(01):5.
[3]孙宗白.真诚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J].外国文学研宄,1981(3):70.
[4]施旻.《金色笔记》是女性主义文本吗·一关于多丽丝·莱辛及其《金色笔记》的论争[J].东岳论丛,2000(5): 132-134.
[5]李福祥.多丽丝·莱辛笔下的政治与妇女主题[J].外国文学评论,1993(4):40-43
[6]黎会华·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中的现代主义技巧分析[J].外语研究,2003(6):73.
[7]陈才宇,刘新民.金色笔记[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8]黎会华·解构菲勒斯中心:构建新型女性主义主体一《金色笔记》的女性主义阅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3):33.
[9]韩小敏,纪卫宁.析伍尔夫与莱辛文学创作的相似性[J].理论专刊,2004(8):125-126.
[10]姜红.有意味的形式[J].外国文学,2003(4):96-98.
[11]徐燕.《金色笔记》的超小说艺术[J].宁波大学学报,2003(3):78-80
[12]蒋花,史志康.整合与对话一论《金色笔记》中的戏仿[J].当代外国文学,2007(2):78.
[13]卢婧.《金色笔记》的艺术形式与作者莱辛的人生体验[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4]佘海若.迟来的正义:被缚的自由女性一记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J].今日科苑,2007(23): 19-24.
[15]刘颖.建构女性的主体性话语一评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J].邵阳学院学报,2004(4).
燕子060207
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适应性问题探析内容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明显,国家、地区之间联系紧密化态势不断增强,商务英语在经济组织交往活动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利用商务英语实现经济组织交往的无缝对接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立足商务英语翻译现状,以企业文化理论为分析背景,以企业文化适应性特征为切入点,探讨了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适应性问题,以期为商务英语翻译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商务英语 翻译 文化适应性 商务英语翻译问题概述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间、地区间经济交往的实质是国家文化、地区文化的互动、交流与接触。在不同文化的交互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弱化和消除文化障碍,实现文化沟通和交流。英语作为国家间、地区间经济交往和商务往来的有效工具,具有存在形式的多样性与表达方式的多样性等特点,这些特征不仅反映着国家、地区间文化的差异性,也影响着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必须注重国外企业与本国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 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文化环境是一个不同区域、行业、特征和性质的文化交织影响、能动渗透的有机能动场,尤其是其中的文化传统有着较强的波及力和辐射力,会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造成影响效应,商务英语翻译也不例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历史产物,是社会文化在企业组织管理实践中的折射,也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和未来经营业绩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中,又流溢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上,既是企业组织的基因和灵魂,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在动力和重要保障;既是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批判性和继承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的有机结合。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应关注和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重视商务英语翻译的外部环境 密切关注国外企业文化的最新成果,充分考虑商务英语翻译的外部环境。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国内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渗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学习市场经济国家先进的企业文化逐渐成为培育和创新我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但实事求是地分析,对如何借鉴、学习、吸收和内化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成果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适应性、可移植性等关键问题,并没有从理论上、学术上加以明确描述和科学阐明。目前,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对待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局限和满足于介绍和翻译,而忽视根据本土社会特殊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进行商务英语翻译,以及对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的吸收、修正和创造性地应用。 忽视文化盘点,即忽视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的制约性,不注重原产地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分析,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未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其来龙去脉,缺乏对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成果深层次的文化学透视。 缺乏对我国本土文化独特性的准确认识,未经系统科学地分析就直接从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中演绎出各种关于商务英语翻译的手段、设想、方式与模式,企图在较短的时期内来完成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实践证明,单纯考虑国外企业文化,不会产生与国内企业商务交往活动的英语翻译理论及实践操作方式,也不会促进国内企业商务活动的持续、深入和有效地开展,反而给企业商务交往与活动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大障碍,造成企业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的巨大破坏。把握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 事实上,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往往被忽视的环节就是文化的适应性。当然,文化适应性的观点决不是否认不同商务英语翻译的相互借鉴和学习,但国外先进企业文化不能原封不动地渗透到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商务英语翻译必须注意文化适应性问题。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东西方管理文化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彼此各有优势,很难找到一条客观、有效的商务英语翻译标准。对于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究其本质是由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所致。因此,在我国企业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化适应性问题,注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反映国外企业文化特性,才能更好的造就企业商务英语翻译在企业商务创新实践中实现实质性转变和历史性飞跃。本文认为,商务英语翻译的首要前提应该是注重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有效体现国内外企业商务活动交往之间的文化适应性。 全面构建商务英语翻译的内部环境 文化适应性作为商务英语翻译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要素,说明商务英语翻译要与我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相一致。商务英语翻译是体现企业亚文化的一种手段,是社会宏观的大文化在企业中的投射,因而商务英语翻译必须体现出社会的宏观大文化。所以,中国企业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基础就应该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本原文化,是在与各种文化、思想、观念不断碰撞、借鉴和融合的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表征。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可道,非常道”的真理追求意识,“无为而治”的管理意识和“有生于无”的创造观以及孙子的“五事七计”以道为首的思想等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培育和建构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的重要基石。 长期以来,我国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缺乏中国特色,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借鉴和应用到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中。实践表明,只有建立扎根于现实土壤、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才能使企业发展具备永续的原动力和发展的持久力。例如,海尔的“In Good Faith Forever”,集中反映了德、信、人尊、人与人之间亲和的传统精神在企业文化中的延续,也正是由于海尔把传统文化作为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体系,从体系到高度,从高度到延伸,将诸多竞争对手远远抛于身后。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翻译应置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去深入探讨。研究商务英语翻译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商务英语翻译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体系和模式,加强商务英语翻译理论应用、测量、评估、诊断和追踪的实证性研究,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管理模式,推动经济组织交往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赵雪涛,王明辉.浅谈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关联[J].商场现代化,2008(24) 2.杨恕华.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7) 3.刘洁.谈商业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对接现象[J].商业时代,2008(36)
青帝织锦
跨文化交际与商务英语翻译论文
【摘要】 自我国加入了WTO之后,对外的经贸活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在国际贸易当中跨文化的商务性活动经常会出现商务英语的翻译,商务英语是一种商务合作双方都比较认可的服务性语言,实际运用的时候需要强调翻译技巧以及翻译的策略,翻译的过程当中需要适当地融入适应性,本文将就此展开探究分析。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翻译;探究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当中的自然人进行交际的活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习惯和历史背景,作为商务英语翻译者需要充分了解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令差异能够在传译当中逐渐消失,但是相对的,仅仅强调语言的转换远远不够,需要强调文化内涵。
一、尊重汉语国家与英语国家不同的宗教、哲学系统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由于其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等情况差异,导致人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都有一定的差异。使用汉语的中国,和西方的国家在地域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都存在不同,而这些因素的不同都会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困难。另外,宗教文化上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商务英语翻译也出现一定的差异。比方说在西方的神话传说当中,“龙”这的单词是“dragon”,是一种比较邪恶的怪物,特别是在中世纪它更是代表了罪恶,甚至在圣经故事当中将撒旦直接称为是“great”,这个单词还有“泼妇”的含义;但是相对的,它在我国则是一种吉祥的代表。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同一个单词指代的事物可能有完全相反的意义,因此,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就要非常小心这一类单词。
二、尊重汉语国家与英语国家不同的文化观念
“文化”在人们的历史演进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综合体,它包含着人们评价客观事物的具体标准,通常会用来形容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汉语国家和英语国家的人民在文化观念上有差异,其沟通方式以及沟通的内容都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比方说,在英语单词当中,“西风”(即zephyr)很好地体现出英国的文化,英国人的文化观念当中,西风属于非常温暖且和煦的风,这是因为英国的自然环境让他们的“西风”是自大西洋而来的温暖海风,在《西风颂》当中就有明确的现;但是相对的,西风在我国则是寒冷的代名词,中国更倾向于“东风送暖”的说法,因此,在翻译到这些词语的时候作为翻译人员,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可译性的限制,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进行适当的解释说明。
三、尊重汉语国家与英语国家不同的表达语言的形式
民族语言的`使用方式与其文化环境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西方国家当中,人们更加倾向于明确且坦率的交流方法,非常讨厌说话不清楚以及模糊性的语言,翻译的时候也要注意到这一点,另外,西方人往往喜欢礼貌的语言,因此,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当中,翻译人员需要通过礼貌的译文来表现商务活动的交往礼节性等。比方说,在商务英语当中,针对“you”这个单词,翻译人员就可以将其翻译成“您”或者“贵方”等,另外,注意“please”以及“请”字的巧妙使用,表示出对双方的尊敬。
四、尊重汉语国家与英语国家在生活习惯上的差异
因为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商务英语的活动当中偶尔也会出现一些相关的问题。例如是否能够尊重对方国家的生活习惯进行问候和寒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整体形象,能够给对方留下好印象,继而促进双方成功的合作。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实现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模式上的相等,必须要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更。比方说,如果一名翻译人员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不熟悉,随意地将美国的一些大商店当中配置的“room”翻译成休息室就是非常不合适的,大部分情况下,商场当中的“room”是说“厕所”,却不是在中国的认知当中机场的休息室;另外,对于中文当中的“挥金如土”以此,直接翻译成“tomoneyearth”就是不正确的,会造成对方的不理解和茫然,因为在英语当中earth指代的大多是“地球”,挥金如“地球”是说不通的,因此需要将其翻译成以下的句子“tomoneywater”才说得通。除此之外,如今西方社会更加欣赏独立精神,长期受他人照顾在西方的认知当中是弱者或者无能的人。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当中需要小心精神,尊重不同的文化习惯,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商务活动的最终目的。
五、结语
总的来说,商务英语的翻译是跨文化交际当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就如今经济一体化的情况来看,商务英语的翻译越来越重要,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不但需要强调英语的语言共同点,同时还要拥有语言现象以及表现内容上的独特性,研究跨文化英语翻译的过程当中,不但要积极地探究其内涵,还要恰当地使用翻译策略,充分掌握翻译恰当性以及规律性。
参考文献:
[1]沈艳玲.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初探[J].校园英语旬刊,2015(36).
[2]王昕.试论商务英语翻译中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江苏商论,2015(23).
[3]曾爱华.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J].鄂州大学学报,2014(09).
提供一些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1. 《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的障碍研究》 2. 《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3.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
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适应性问题探析内容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明显,国家、地区之间联系紧密化态势不断增强,商务英语在经济组织交往活动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如
学术堂精心整理了五十个新颖并好写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2、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技巧3、商务英语信函的语体分析4、浅谈商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题目大全 1、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 2、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3、浅谈涉外合同英语特色 4、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5、商务谈判的艺
浅谈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几点问题 [论文关键词〕商务英语国际贫易翻译 [论文摘要」商务英语翻译与普通英语的翻译差别甚大,不论是在专业词汇还是译法方面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