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rlovecat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乒乓球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指导思想:
本课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
二、说教材分析:
《乒乓球正手攻技术》是义务教育课程《体育与健康》的一篇课文。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有着广大的群众的基础、完善的乒乓球设施,并且随着我国乒乓健儿一次又一次的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各种国际大赛上夺得冠军,人们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期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而,我选择了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为本课主教材。正手攻球是乒乓球运动进攻的一种主要技术,具有速度快、力量大、攻击性强、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深受广大乒乓球爱好者的喜爱。
三、说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男生20人,女生20人。乒乓球是他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他们具有独立思考、判断和很强的模仿能力,同时他们具有良好的速度、力量和灵敏素质且具有一定的乒乓球基础,具备了学习正手攻球技术的条件。
四、说教学方法、策略: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好动,模拟能力强等特点,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
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用动作操和球性练习等辅助教学。
2、结合挂图,精讲动作方法与要领,做好示范,激励学生学习。
3、采用正误对比法,进行集体纠错与个别辅导。
4、设置尝试性学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随机应变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5、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认识水平。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让学生实际操作,通过加强动作训练和实战练习完成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说教学任务:
1、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定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学生了解正手攻球的相关技术,并且知道正手攻球的动作要领
②技能目标:85%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正手攻球技术,通过练习技术动作逐渐巩固和提高,在练习中能够灵活运用。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等优良品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反应和思维能力。
2、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来球判断准确,挥拍到位、用力得当。
难点:身体上下肢的动作协调。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采取分组不轮换的形式,场地与器材用到乒乓球拍:41只乒乓球:41只,乒乓球台:6张,教学程序如下:
(一)课堂常规
1、整队、检查出勤
2、师生问好
3、宣告内容和目标
(二)热身导入
1、蛇形慢跑
2、动作操:弹动、掂球、推挡、攻球、一推一攻
3、球性练习:原地掂球
(三)探究学习正手攻球
1、提问:如何接右侧来球?
2、借助图解讲解(出示挂图)示范
3、徒手挥拍练习(每人身体右手绑一根固定长短的绳子,固定肘关节)
4、自抛反弹球正手攻练习(在1号匡中)
5、接连续球动作练习
6、一人定点推挡一人攻球练习(在1号匡中)
7、自主尝试性练习(能灵活运用推挡和攻球动作)
8、素质练习:并步接力比赛
(四)恢复身心
1、音乐放松(拍手歌)
2、评价本课情况
3、布置归还器材
4、师生再见
七、自我评价:
本课设计亮点在于:
准备部分:采用乒乓球动作操作为辅助教材,与本节课的基本教学相呼应,使学生在热身的同时提早进入乒乓球学习状态中。
基本部分:采用提问自然地导入到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有梯度的教学步骤中练习,体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学生更容易掌握动作技术。采用绳圈固定肘关节,限制学生抬大臂,促进他们收小臂,固定正确动作。
结束部分:将拍手与放松操在音乐中相结合,使学生在较好的环境中愉悦放松。
本次课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学生动作的易犯错误要及时纠正,存在个别差异,教学要区别对待。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今天说的课题是《乒乓球正手攻球》,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选修教材水平五的内容,其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正手攻球技术和方法及其锻炼价值,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体验快乐乒乓”。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说说自己对这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乒乓球正手攻球。
2、教材处理:学生通过乒乓球完全技术的学习,以及从无拍到有拍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对球的感觉;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正手攻球技术动作。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创造性思维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确定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正手攻球的相关技术,并且正确理解正手攻球的动作方法和特点。
2)技能目标:85%左右的学生能够完全掌握正手攻球技术,通过练习技术动作逐渐巩固和提高,在比赛中能灵活运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等优良品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判断球的准确性,挥拍到位、用力得当。
教学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二、说学情:
本次授课班级高二年3班,全班人数48人,男18人、女30人。本班有几位曾参加过学校体育节乒乓球比赛并获得过奖的同学基础较好,其他同学的水平一般。但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日渐成熟时期,具有独立思考、判断和模仿能力。同时他们具有一定的速度、力量和灵敏素质,具备了学习正手攻球技术的条件。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励性教学法、游戏法、比赛法等。通过启发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乒乓球的完全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比赛进一步巩固动作技术,提高合理运用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战应变能力;通过语言激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积极性。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积极探索的学习氛围,达到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2、学法:
本课采用:看示范—听讲解—挥拍练—合作练—讨论练—比较练—评价练—教学比赛的学练流程。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学生通过观看、听与想,体会、理解动作,建立动作概念。通过教师的组织,让学生在思考、比较、分析、自练、实战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使学生感到“学会”和“会学”的双重效果。
四、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在后面进行的练习分组中,我在各组选一位技术较好的同学为小组长,采用分组小组内轮换的形式,教学程序如下:
1、课堂常规:(2—3分钟左右)
1)整队、检查出勤(由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并报告出勤人数)
2)师生问好
3)安排见习生
4)宣告课的内容和目标
2、导入与热身:(7—8分钟左右)
1)反口令练习;目的在于集中注意力,同时也可发展学生的反应能力。
2)托、颠球跑游戏;由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到指定的球台,比赛开始后,第一位同学从球台一端开始颠球5次接着托球绕球台跑二圈后把球传给第二位同学,依此进行。用时少的小组为胜者。
3)脚步动作练习:侧跳步、并步跳、碎滑步、交叉步。教师提示,同学做同步练习。
4)挥臂练习(正、反手):结合脚步动作做正、反手挥臂练习。教师提示,同学做同步练习。
3、实践与体验:(30分钟左右)
1)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
直拍动作要点: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离台约50厘米,手臂自然放松,保持一定的弯度,不要小于90度大于120度。拍面稍前倾。随着身体重心向右移动,手臂向身体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跳到高点期时,手臂迅速向左前上方挥动,击球的中上部。同时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击完球后迅速还原,接着准备下一板击球。肘部的运动轨迹是呈半圆形。
横拍与直拍动作要领完全相似。
2)挥拍练习:由小组长组织在各球台进行,球台两端各3位同学轮流练习,每人做4—5次。
3)正手攻自抛反弹球练习:自己将球抛向球台,反弹时做正手攻球练习,充分体会技术动作要领。每人做4—5次。
4)单个动作练习:一人发平击球,另一人攻球练习,每人做4—5次。
5)推攻练习:一人推球另一人攻球练习,每人做4—5次。
6)教学比赛:组成双打进行打雷比赛,一方先得5分为胜。
4、调节与评价:(5分钟左右)
1)音乐放松:以悠扬的音乐并在教师的提示下做放松运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得到身心放松,并进行互动交流。
2)评价与小结:
3)布置归还器材
4)师生再见
五、预期效果: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的安排。预本节课运动密度和运动负荷中等。练习密度35%左右,平均心率:120次/min左右。
六、场地与器材:
乒乓球拍:49拍,乒乓球:49个
乒乓球台:8台,录音机一台
一、本课概述
本课是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第17课,是《有趣的变化》单元的第1课。本课是要通过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并应用结论解释生活现象等科学探究能力。本课设计了3个活动,分别探究液体、固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三个活动中把探究“液体受冷、受热的研究”做为探究固体和气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学习方法基础,活动2和3可延用活动1的方法进行,所以对第1个活动中探究方法的指导非常重要,将它做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中有关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2、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证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能举例说明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讨论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能够举出人们在生活中利用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实例。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开展探究活动。
四、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瓶装橙汁、温度计
(二)实验材料
1、基本材料:烧杯、烧瓶、酒精、橙汁、酱油、红墨水;
2、控制材料:冷水及热水;
3、检验材料:穿过胶塞的吸管。
五、教学思路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是一种事实性知识,所以我依照知识的认知过程进行教学环节设计,即:问题——猜想——实验——记录——分析——结论——应用。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4分钟)
情境1:一瓶橙汁走上讲台,跟同学们聊天:大家说说,这厂家也太抠了,这橙汁根本没给装满,太抠了!这时学生会很自然想到自己平时买到的瓶装液体商品都是不满的,思维开始活跃。
情境2:“老师还发现了一个事,大家来看一下。“出示视频:加满冷水的水加热了一会儿就从壶里溢出来了。
教师提问:这些现象是不是很有趣,看了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吗?然后对学生提出的典型问题进行列举,如壶里的水为什么会溢出来?怎样才能使壶里的水不再继续溢出?是什么原因使厂家不能把那些液体商品灌满?
(二)猜想(2分钟)
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依据事实进行科学猜想:水是一开始加热就溢出来了吗?在加热过程中,壶中的水增加或减少了吗?
学生: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可能胀大了。
教师引导学生:我们想不想通过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三)设计实验方案(5分钟)
教师:同学们认为应该怎样进行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要用到哪些实验器材?怎样进行实验呢?
(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可能选择的盛液体的容器有玻璃瓶、烧瓶、塑料瓶等,用于加热的材料有洒精灯、热水、蜡烛等,用于制冷的材料有冷水、冰箱等,用于检验体积变化材料有小试管、透明细管等。)
引导学生对多种实验方案进行比较,帮助和引导学生选取操作简单易行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确定实验方案:用烧瓶代表壶,在烧瓶内装满水,为了便于观察,把水染红;用中间插有细玻璃管的胶塞塞紧瓶口,这时红水会升到细玻璃管中,用皮筋或线在玻璃管的液面处作一个记号。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热水和冷水;先把这个实验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再把这个实验装置放入冷水中,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前要提出实验要求:注意安全(小心热水烫手)、分工合作、及时记录实验现象等。
(四)进行分组实验,得出初步结论(8分钟)
1、分发实验材料,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汇报实验结果。(讨论)
①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说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不是烧瓶里的水增多了?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是水的体积变大了,体积变大叫做体积膨胀。
②玻璃管内水面下降,说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水的体积变小了,体积变小叫做体积收缩。
③烧瓶里的水在什么条件下体积膨胀?在什么条件下体积收缩?
④把水的体积变化和所需要的条件联系起来,说说水有什么性质
通过实验结果学生能较容易得出: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收缩。
(五)进行类比分组实验,检验其它几种液体(酱油、酒精、橙汁等)是否具有上述性质,及时将实验现象记录到课本提供表格中。(12分钟)
(六)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5分钟)
1、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表进行小组讨论、整理和分析实验现象,然后进行小组阐述,进而总结归纳出:其它几种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由此,师生共同推理得出结论:液体受冷或受热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七)应用(3分钟)
1、说明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说明常用温度计在管和泡里是适量的水银或其它彩色液体)
2、液体瓶装商品为什么不装满?
3、列举生产和生产中其它应用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实例
(八)拓展活动
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是指一般情况下,水还有一种反常膨胀的性质,它会在0℃~4℃时热缩冷胀。(学生在这时会产生浓厚兴趣,对探究水的这种性质跃跃欲试)
这时需要引导学生明确探究过程的关键所在:
1、被加热或制冷的水的温度应控制在0℃~4℃(2℃左右为宜);用于加热的水应为温水而不是热水(温度上升太快,不易观察和掌握),用于制冷的水可用冰降温至0℃)。
2、用温度计来控制观察时的温度范围(可同时将温度计插入烧瓶中)。
3、这个实验操作过程较难掌握,所以一定强调实验中学生的分工合作。
一粒砂的梦想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乒乓球课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内容:
1、颠球(毽子)练习
2、游戏:打电话
二、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情境、游戏、竞赛等形式提高参与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且在活动中掌握颠球方法。
2、身体健康目标: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灵敏、柔韧、速度素质,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
3、心理健康目标:通过各种玩球方法的创编和游戏教学,建立学生自信──我能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语言激励,导入课题
教师: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要用手中的器材来创编一些玩法,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把你们创编的最好玩法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看,你们有没有信心?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二)仿生练习,提高创造能力
1、设情景:今天有一些动物们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它们都是谁呢?听音乐,根据音乐的节奏来想象一下是什么小动物?先说出动物名字,然后再模仿。看一下哪些小朋友想象力最丰富,而且模仿最形象。
2、学生先听音乐,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进行模仿。
3、教师参与活动,并且指导评价学生的模仿。
(三)乒乓模仿,感受动作
1、教师领做模仿操,语言提示,并适当口令。
2、学生随音乐节拍进行各种模仿动作练习。
一、指导思想
1、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大力开发课程资源,着重通过课堂上各个环节的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2、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锻炼所带来的乐趣。
二、设计思路
1、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的第一需求,本课通过情境设置、游戏、竞赛等形式来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动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一定的知识与技能。
2、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教师用鼓励性语言和良好的自身素质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自我设计、自我展示、自我体验及相互合作的学习氛围,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
3、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教学流程
1、课的准备部分根据儿童活泼、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安排了富有情境的仿生练习和乒乓球动作模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模仿创造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达到热身目的。
2、主教材的开始部分,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下,利用手中的器材创编各种玩法,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了发展,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学习的兴奋点得以提高。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进行颠球(毽子)练习,在练习中,通过走着颠、跳着颠、转圈颠等各种形式来提高颠的兴趣,提高颠的能力,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然后组织学生利用器材进行打高、打远的练习与比赛。最后在学生最熟练、最喜欢的玩法汇报表演中结束主教材的学习。游戏部分安排了打电话的内容,先引导学生打一些生活中的常用电话及一些应急电话,还可以打学校电话及家中或自己熟悉的电话号码,最后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打电话比赛,这样使游戏活动更具有儿童化、生活化,并且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使学生上下肢得到协调发展。
3、课的结束部分又组织学生在一种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游戏,学生的内心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升华,身心在这里得到了放松。
四、器材的来源及意义
本课所用的器材都是同学们亲手制作的器材,这就打破以往由学校提供统一的器材的局限,给学生一个自我设计、自我展示的舞台。球拍的制作,是用一些废旧的硬纸板、三合板等材料制成,而且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将球拍做得大一些,可做圆形的,也可做方形的,总之,同学们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器材。在球的选择上,除了乒乓球外,还可用比乒乓球大一点儿的小皮球、塑料球等,甚至还可用毽子来代替乒乓球。这种器材的使用,不仅降低了难度、简化了规则,而且使学生有了亲身实践的机会,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随着自己的灵感和动作的简化而增加。
一、课的'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生用书,确定本课为乒乓球运动中的正手攻球技术的教学。
二、教材分析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有着广大的群众的基础、完善的乒乓球设施,并且随着我国乒乓健儿一次又一次的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各种国际大赛上夺得冠军,人们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期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而,我选择了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为本课主教材。正手攻球是乒乓球运动进攻的一种主要技术,具有速度快、力量大、攻击性强、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男生20人,女生20人。乒乓球是他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具有独立思考、判断和模仿能力,同时他们具有良好的速度、力量和灵敏素质且有一定的乒乓球基础,具备了学习正手攻球技术的条件。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定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正手攻球的相关技术,并且知道正手攻球的动作方法与特点。
2、技能目标:85%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正手攻球技术,通过练习技术动作逐渐巩固和提高,在比赛中能够灵活运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等优良品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反应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的重、难点是:
重点:判断球准确,挥拍到位、用力得当
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六、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好动,模拟能力强等特点,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用徒手操、游戏等辅助主教材教学。
2、结合图示,精讲动作方法与要领,做好示范,激励学生学习。
3、采用正误对比法,进行集体纠错与个别辅导。
4、设置教学比赛,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随机应变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5、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认识水平。
一、开题 开题日期: 2010.3.12 课题的目的意义:乒乓球在我们的国家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很深远的文化底蕴,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锻炼和娱乐,更重要的是它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晚上好!秋风送爽,硕果累累。在这丰收的季节,借着国家奥运代表团雅典凯旋归来的东风,我们县级机关“南方置业杯”乒乓球比赛在此
可以这样写,给你一个大纲,供你参考。 浅论如何从专业角度欣赏乒乓球比
一、开题 开题日期: 2010.3.12 课题的目的意义:乒乓球在我们的国家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很深远的文化底蕴,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锻炼和娱乐,更重要的是它凝
浅析大学公共体育课中的乒乓球教学 [2010-08-21 02:18]论文关键词:公共体育课乒乓球教学方法教学形式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目前的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