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儿的悲伤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为读者和审阅专家提供了与论文有关的文献题录,便于检索,以达到共享信息资源和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幼儿园教育》,李季湄、肖湘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教师与儿童发展》,庞丽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学前教育论稿》,赵寄石,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杨丽珠、吴文菊,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幼儿教育心理学》,潘日文、侯桂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6、《公关心理学》,张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7、《中国科技创新导刊》.周敏.培养小班幼儿安全意识的几点策略 文章编号:1673-9795(2010)03(c)-0213-01
8、刘馨.成利新.幼儿常见的安全问题及家长对其认知的调查.学前教育研究
9、陈帼眉、程学超.学前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朱良.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学前教育研究,
11、芦根荣.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生命教育
12、顾荣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第三版):[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13、鄢超云.学前教育评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4、《教师报》,樊赛花.创设人文教育环境培养幼儿安全意识[J].
[1] 高敏.幼儿英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Flege(1987).A critical period for learning to pronounce foreign language .Applied .
[3] [意大利]蒙台梭利.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 吴牧之.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双语教育网,2004.
[5] [美国]乔姆斯基.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 林泳海.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8] 强海燕,赵琳,西格尔.幼儿英语浸入式教育活动[M].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9] 哈默,田贵森.怎样教英语[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2.
[10] 边静.TPR教学法在儿童英语学习中的运用[M].宿州学院学报,.
[11] 孟云.幼儿园双语教育研究—基于昆明市幼儿园英语教育调查[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06.
[12]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试验 [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1.
[13] 颜晓芳.学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误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
[14] 仲伟秀.幼儿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8.
[15] Jack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M]. Longman : Longman press,1985.
[16] John Lybolt,Catherine pre—school Language[M].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2003.
[1] 亢晓梅. 师生课堂互动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01,(04) .
[2] 俞国良,罗晓路. 教师教学效能感相关因素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
[3] 辛涛,申继亮. 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
[4] 伊文婷. 师范生教师职业信仰的近况、理由与对策[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04) .
[5] 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 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04) .
[6] 林正范,徐丽华. 对教师研究的认识[J]. 教师教育研究, 2006,(02) .
[7] 高潇怡,庞丽娟. 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的关系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 2007,(03) .
[8] 任淑萍. 新课标下历史教师的转变[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
[9] 史献平. 教师信仰: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动力[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
[10]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 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因素关系的研究[J]. 教育研究, 1994,(10) .
[11] 石中英. 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 教育研究, 2006,(01) .
[12] 肖川. 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J]. 辽宁教育, 2007,(Z1) .
[13] 刘莉,杨艳芳. 教师教育信念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12) .
[14] 黄乾玉. 论教师的教育信仰及教师的教育幸福[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
[15] 吕国光,王嘉毅.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信念的调查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4,(13) .
[16] 姜美玲. 课程革新情境中的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叙事探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5,(20) .
[17] 王永跃. 从支配到支持: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师[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 .
[18] 康武. 信念——数学教师的方向性不足[J]. 数学教育学报, 2003,(02) .
[19] 林智中,张爽. 如何通过质化研究探求教师的信念[J]. 全球教育展望, 2008,(08) .
[20] 任永泽. 我们现代需要样的儿童观[J]. 现代教育论丛, 2010,(04) .
chuchu白白
童心与生命的对话— — 论儿童文学教学中童心体验对学生生命成长的意义摘要:教育的过程是倾注着个人感受和体验的生命活动过程,作为表现“成年人与儿童在审美领域的生命交流”的儿童文学,将会给学生带来更为深沉而强劲的生命启迪。因此儿童文学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体验童心,引领他们在诗意的精神家园里与儿童本真的生命一起漫步对话,从而实现生命的超越和升华。关键词:儿童文学;童心体验;生命成长世界著名盲人女作家海伦�6�1凯勒在回忆自己小时的学习生活时,曾提到一开始老师怎么教她都没有印象,直到有一天女教师沙利文小姐把她的手放在水龙头下面用水冲,并不断地在她的手上写“water”,终于,海伦明白了这凉凉的、滑滑的就是“water”。海伦是这样来描述当时的感受的:“突然,我努力去回想一些模糊的事情,一种朦胧的印象�6�8�6�8就在灵光一闪的当儿,我领悟了W—a— t—e—r手势,指的正是那种奇妙的、清凉的、从我手上流过的东西。就是这个字唤醒了我的心灵,并使我的心灵得到了自由,因为这个字是活生生的。”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感叹于沙利文老师高超的教学技艺,她懂得运用体验来唤醒海伦的心灵。体验不仅使海伦理解了难懂的单词,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她对生命的感动,并由此体验到了生命成长的快乐。的确,我们的教育原本就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正如著名教育家叶澜先生所说:“教育具有鲜明的生命性�6�8�6�8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而体验则是使教育进入生命的唯一通道。体验使我们融人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明的关系之中,感受生命的艰辛与欢愉。只有体验的东西,才能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融化为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教育的过程必然是倾注着个人感受和体验的生命活动过程,是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更是生命的自我生成、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在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对生命的再度体验过程,而作为表现“成年人与儿童在审美领域的生命交流”的儿童文学 J,那“秋空霁月一样澄明”、“晶球宝玉一样莹澈” 的童心世界将会给学生带来更为深沉而强劲的生命启迪。因为人生初始阶段的生命包纳着远比成人生命丰厚的内涵,这个尚未人世的生命状态积蕴了美丽的童真、旺盛非凡的生机、“走向将来的成熟的不能抑止的希望”L4j。童年人生意味着率真纯洁、创造发展、理想与未来。因此在儿童文学教学中,我们应着力引导学生对童心的体验,引领他们在诗意的精神家园里与儿童本真的生命一起漫步对话,从而实现生命的超越和升华。一、诱发童心生命的触动体验是以情感为核心的心理活动,它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通过直觉或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精神上的快感或厌恶表现出来。情感广泛渗入其他心理因素之中,使整个体验过程浸染着感情色彩;它又是触发其他心理因素的诱因,能推动它们的发展,起着动力作用。因此,对童心的体验首先要从情感着手,唤醒学生那潜埋着的童年生命感觉。当学生面对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过去世界,其情感也有着千差万别的复杂性:有重温旧梦的,有补偿失落梦幻的,有逃避现实的,也有了解研究的�6�8�6�8而要使这种心理处于最健康、最积极、最有效的活动状态,就必须创设一个有助于其生命充分生长的情境,以触发学生的童心世界,把学生的生命力量引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我们可以带学生去小学体验生活;也可以师生共同交流童年的趣事;还可以开展儿童诗歌会、故事会等等。只有让学生真正感觉到生命个体得到珍视,他们才会涌起参与到与文本进行生命最本真的精神对话的激情。俄国诗人沃罗申曾写道:“让我们像孩子那样逛逛世界/我们将爱上池藻的轻歌/还有以往世纪的浓烈/和刺鼻的知识的汁液/梦幻的神秘的吼叫�6�8 �6�8 ” 当学生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去解读人生,便会发现一个天籁般的世界:大地广阔而干净,天空清新而明朗,在美的乐园中,去寻觅生命之真。二、感知童心生命的对接感知是进人体验的门户。儿童文学是对童心的塑造与展示,充满了对童真童趣的描写与颂扬,显现了儿童生命令人神往的纯真、浪漫、快乐、质朴、稚拙等审美形态。要感受这些美,就要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通过视、听、味、触等各种器官,将对象纳入个体的生命之中。这实际上是主体在用生命接纳客体。而客体也并非是“纯客体”,是作者生命的体现。因此,主体感知客体,实际上是生命与生命的对接。只有学生自身的生命与作家寄寓浸染在文本中的生命开始对接、碰撞,才能获得人生意义的种种启迪,才会对儿童生命诗意存在产生一种深刻而真挚的眷恋。教学中我们可采用朗诵、阅读、听录音或观看影视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直接用自己的心灵与教学内容对接,从而有效获取对童心的感知。对于儿童诗歌和儿童写景抒情散文,朗诵是一种获取审美感知的最佳方法。可以是教师声情并茂的吟诵,也可以是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诵,还可以是师生共同聆听配乐朗诵。在读和听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进入一种入境入神的状态,并且通过调动各种感官,学生会不自觉地用自己已有的生命体验去接纳所获得的新的形象。如李华的《小鸟喳喳》是一篇美得让人不忍释卷的童话抒情诗,通过听配乐朗诵,一幅由太阳透明的帐子,树叶翠绿的掩映,溪水淙淙的流动和沉默、慈爱、善良的大山爷爷所组成的温馨和谐的小鸟的“桃花源”图就会慢慢映入学生的头脑中。与此同时,学生的记忆库为之大开,过去有关小鸟的各种体验被纷纷调动起来,对新的形象加以选择和整合,从而产生审美的愉悦感,达到美的和谐。再如陈丹燕的抒情散文《中国少女》,教师可通过平和温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当代中国少女生命的美、青春伊始的美,感受到她们对崇高、温柔、自由、神圣等生命形态的探索。
年~you(yu)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理想的议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们犹如一只蝴蝶,在茫茫的人生路上,常会因世界的庞大而迷失了方向,正是一个心中的意念,一向领导着我们,它就是理想,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坚实的目标。正是这个人生的目标,他措使着我们奋发向进,最终攀上人生的峰。
每个人都拥有着自己的理想,而理想是完美的,理想既又是伟大的,许多人抛弃了理想,可理想却从未抛弃过任何人。我坚信,有理想的人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律师,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那衣着端庄的律师们,在法庭上振振有词地为他们的当事人洗清冤屈时,心中的那颗敬佩之心不由自然地燃烧了起来。我多么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像他们那样在法庭上替我的当事人洗清冤屈。
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是我的崇高的理想,正是这个崇高的理想一向在我的人生路上提醒着我,当我累了时,它会提醒我“你不是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吗?”当我读书厌烦时,它会提醒我“你不是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吗?”就这样,当我松懈时,它会提醒着我。无时无刻,这理想的意念跟随着我一步一步地踏上人生路。
也许你会问我:“你为什么要当一名律师呢?”那么我会告诉你:“我想当律师不仅仅仅是为了我在学业、事业有所成绩,而是为了能帮忙受冤屈人们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此刻正在为了这个崇高的理想努力奋斗、筹划着。因为我明白,一味的光凭想象是不会有什么好人生的。所以,我务必付出于实际行动,使那理想一步一步地靠近我,直到征服它。在生活中,我务必从一些藐小的事情中领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上,我务必努力地从书上得取丰富知识。
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就应冷静对待,头脑清醒地处理,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有耐心以及信心地处理周边的事物。在学习上,我们应虚心纳谦,抱以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努力向进,为自己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得一篇文章的《理想》开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理想就是这样,它是我们人生道路的警示灯,在无私的理想面前,我们务必努力克服它,做为生活的强者。
朋友们!你们心中的理想,为了它,我们努力奋斗吧!让我们持之以恒得成功,最终攀上人生的峰。
去往理想的路上
《在山的那边是什么》一文中说,在山的那边是海,理想的海。
小时候,老师说,理想的海是用坚定的信念,点点滴滴的汗水,渊博的学识凝成的海。
海在山的那边,带着父母的嘱咐,朋友的鼓励,在老师的引导下我踏上了这条寻梦之路。如今的我已越过了无数座大大小小的山,走过了无数条坎坷崎岖的路,度过了无数个风雨交加的不眠之夜。尽管艰辛,可我依然走在去理想的路上。
崎岖的路,笨重的包袱,已经使我有些力不从心,坚定的步伐在渐渐变得沉重,可我还在坚持着,拖着疲惫的身体艰难地向着理想的方向行走。不知何时竞走进了雾里,眼里的一切事物都被蒙上了一层白纱,看看前方的小路,蜿蜒地伸向远方,像是没有尽头。我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想走出这重重叠叠的白雾。
然而,白雾却越来越浓,加快的步伐越来越沉重,越来越慢。心越来越浮躁不安。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沉重的包袱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呼吸变得急促粗重,手在簌簌发抖。疲惫、无助、恐惧,正在慢慢地占领我的心。在那一刻,坚定的信念开始动摇。
阳光渗透层层白雾,勉强照亮了天空和大地。朦胧中我看到周围草木繁盛,花开遍地,鸟鸣枝头,千万只蝴蝶伴着鸟语,绕着花香翩翩起舞,如走进了仙境般。这>景色使我疲惫的身躯暂时停歇下来,增添了活力,恐惧的心,因此多了些许宽慰。
我已无数次地问自己,前途茫然,我还要继续前行吗?我一直给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我的心在挣扎,这挣扎让我更加痛苦。
这时,天使来到我的面前对我说:“将来是未知的,谁也预测不了,我们只要做好现在的点点滴滴,就是在为理想搭桥铺路,为将来作准备。”
他的话让我醒悟,坚定了我的信念,大大吐了一口气,感觉舒服多了。我又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理想的方向前进。雾退了,明媚的阳光洒满了大地,照亮了我脚下的路。蔚蓝的天空使我仿佛看到了海,云儿洁白得像是一只只天蚕刚吐出来的蚕丝,正被织女慢慢织成一匹匹锦缎。
我有一个梦想
厌恶了这个世界的喧嚣,厌恶了这个世界的灯红酒绿,厌恶了这个世界的车水马龙??太多太多的厌恶让我对这个花花世界感到疲倦。
————题记
我有一个梦想:与大禹一同治水,还百姓家园。三过家门而不入,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我有一个梦想:与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冲出垓下之围,重返江东。率江东子弟才俊,卷土重来。
我有一个梦想:追随李广,共抗匈奴,不叫胡马度阴山,捍卫祖国。
我有一个梦想:与曹孟德对酒当歌,青梅煮酒论英雄。同孔明一起为刘备效力,匡扶汉室。
我有一个梦想:与秦琼击杀宇文智及,同罗成大破杨林的北斗长蛇阵。再邀天下豪杰共同推翻杨广暴政,救百姓于水火。纵然战死疆场,我也心甘情愿。 我有一个梦想:与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收拾旧山河”。
我有一个梦想:与戚继光“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共抗倭寇,保我家园。
美人自刎乌江岸
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
生民涂炭
真英雄心向百姓 血洒长空
连连几夜的小雨,下出了在老家儿时的韵味。记不得那时具体的时间,唯一可以追忆的,便是这连连的小雨。虽然说东北的天气一般都是以晴朗为主。但是每年稻谷丰收以后,国庆节前后都会出现这样的景象。似乎再寓意一年的忙碌,终于可以休息下了。
那应该是初中的时代,每天翻阅鲁迅先生和中国其他一些大文豪的'作品。每每心与文字契机的时候,也不免情绪激动亢进。随之几位同学躲在丰收后的草垛里,拿出偷来的白酒,一顿狂饮。酒过几巡。某某站起高朗《离骚》,某某接声徐志摩的诗集。大家俨然已经喝多之时,但不忘互称笔名,那时候叫大名是一件让人感觉很俗套的事情。所以几乎都是孟康兄,仁许兄这样称呼。我也有一个笔名,当时自觉还是比较有些特色的,曰:常云。
那时如果说起理想,多半是立志当一名作家。幻想思想在文笔间流露,思绪在文字间飞舞。抨击丑恶的现代现象,歌颂美德,赞颂祖国。总之,一定认为唯有文字才是自己的生命。只有写出好的文章才算是有为青年。由于比较刻苦,后来在学校里写出过几篇让大家较好的文章,算是做为理想奋斗过程的奖励吧。
步入了社会之后,作家的理想由赚钱才是王道代替。之前认为的文艺青年,有为青年的形象似乎是前世,也似乎是上个世纪的事。取而代之的则是,空闲时这零零散散的文字。在这些文字中,稍微懂得文学作品的人,都不难的看出其文体不明确,主题散乱,文笔庸俗。如果被儿时的那些文友看到,足以写出一箩筐的批文。然后用力的摔在地上,再用脚踏上几踏。是啊,思想空洞,思绪繁杂,被社会的染缸弄出个五颜六色的小丑。又怎么能写出令大家叫绝的文章呢?
如果说理想就这样的放弃了,未免也太对不起自己儿时的梦,还有那一杯杯的白酒和感慨煽情的热泪。起码在现在空暇之时,还可以拿起手中的笔,写出自己的憧憬。生疏是在所难免的,在生硬的文字中,文体不明确,主题散乱,文笔庸俗,但值得安慰一下的是,至少可以写出真实的东西。也许这就是理想和真实的内在联系吧,也是一名丧失理想而为生活奔波的俗人写照。
隐埋了理想的我,似乎已经与它别离了一个世纪。庶民咖啡替代了当时的烈酒。瘦小的身影代替了凌云壮志,忙碌生活取代了年少的梦。一个或许可以达到,或许达不到,或许达到了又觉得并非自己所爱的梦。偶尔会听到身边的人谈起理想,我不觉会暗笑道,年轻人,别这样!随之一阵疑惑晕染眉头。理想,它是什么?
听过一首关于理想主题的歌曲,它里面有这样一句歌词:理想喜欢插着翅膀。——是呀。理想是总是插着翅膀的,它不会飞的很高,只是一直在你的前面。当你追求到累的时候,停下来回头看看,原来自己走过的路正是理想。
宇宙如此浩瀚,人生如此短暂。人之于深广的宇宙,不过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地球如此拥挤,社会如此庞杂。多少人在人潮汹涌的世界上白白挤了一生,却从来不知何去何从。
究竟什么才能使我们不再渺小,超越庸庸碌碌的人群,找到自己的价值?答案简短而铿锵:理想。
理想,曾经是一个多么崇高的字眼:爷爷那个时代的理想是为了中华的崛起而奋斗,妈妈那个时代的理想是为了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人”而geming。但是今天,在这个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一切都在急速膨胀的时代,我们的理想却好像突然缩水、失重了。学生天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低头穿梭在学校、家的两点一线之间;眼前晃动的是白花花的试卷和红灿灿的分数,目光所及,只有一张一米见方的课桌。在最该做梦的年龄,我们却在想着最现实的问题--“该买哪本参考书?该报哪个辅导班?……”许多人会说:“我现在吃苦,为的是将来过舒适、安乐的生活。”可是且慢,爱因斯坦回击道:“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做是生活的目的——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可见,要想做一个真正的人,就要树立自己真正的理想。古人云“志当存高远”,此话不假:正如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也决不会超过他的理想。理想就像夜空中的明星一样,也许我们永远不能触摸到它,但是我们却能借着它的清辉在漆黑的大海里航行,而不迷失方向。
在理想这颗明星的辉映下,古今中外多少人造就了惊天动地的事业。正是有了鸿鹄之志,陈涉才在大泽乡一声怒吼、揭竿而起,发起了中国历第一次农民起义;正是有了对真理的无限热爱,陆兰秀才不惜牺牲生命,痛斥*,成为反对“*”的第一人;正是有了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巴金老人才叱咤文坛近一个世纪,坚持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正是有了挑战生命极限的勇气,阿姆斯特朗才凭借惊人的毅力战胜了癌症病魔,从一个被医生宣判死刑的重病患者重新成为世界一流的自行车手,连续五次夺得环法自行车赛的总冠军。
一个个事例不断向我们昭示——理想,是一种狂放不羁、富有浪漫激情的力量,是暗夜中的明灯、是迷雾中的太阳。那么朋友,快从琐碎的现实中抬起头来、敞开胸怀吧,当心中充满理想并为之奋斗时,你会发现,一个人的生命竟可以这样波澜壮阔、意味深长!
于多数人眼中,“理想”二字,大约总要与“科学家”“军人”一类公认无私神圣的职业联系起来,志向稍显低微的,即对“理想”绝口不提,似乎生怕自己平凡的未来玷污了这两个字,被别人耻笑了去。
但,“理想”所承载的意义,真的那样严肃,崇高而圣洁吗?
其实不然。
非要简单粗暴解释来,理想,也不过是你所喜好且向往的生活状态罢了,哪来那样多可望不可及的目标与责任。只因自小起,这一词即被身边的人涂抹上太多“高大上”的色彩,以致使我们下意识心生畏惧。
诚然,为崇高的目标奋斗是可贵的,但谁又能说,我所向往的平凡生活便不幸福,便活不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呢?
犹记得那个总是“二十三名”的女孩儿,在众多胸怀大志的孩子中,她的理想是过分渺小了,做一个幼儿园老师,带领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可她较之那些“尖子”,却过着最快乐最美好的生活。她懂事、体贴、宽容。在所谓“平凡理想”下生长的她和那些只会学习而不知“他人”为何物的“天才”,究竟孰强孰弱,答案不言而喻。
是以理想无谓高尚或卑贱,最重要的一点,仅仅是,你喜欢,能不受旁人影响地喜欢且不懈追寻。
千年之前的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放弃荣华富贵长居山中,为何?他喜欢,所以他追寻。试想可有人劝阻他?自是有的。他若动摇了,日日耽于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大概,便也没有那样“风流天下闻”了吧。
自古以来,这类人屡见不鲜,五柳先生的隐逸,即是又一个生动的例子。由他们所追求的平凡生活可以看出无论高在云端抑或低入尘埃,若不喜不求,即便身处高位也只得一片凄寒,若欢喜追寻,身无长物也可挥手自兹去。理想的崇高与否,并不代表生活的幸福程度,我们旁人所观种种,于他们而言,只不过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由此,不要再将“谈理想”视为大忌,追求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称之为理想。一朵花也好,一片叶也好,小店老板或是主席总理都好,囊括于“理想”一词当中,并无高下之分,旁人笑你讽你羡你敬你,只作过眼云烟,要紧的不过是,你在真正为之奋斗。
人生没有理想,就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少了它,我们的生活会是一片迷茫。
xx年级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表扬我写的一篇作文。那次受表扬之后,我乐得合不拢嘴。同时,想当作家这个崇高的理想便在我心中萌发了。当时,我很单纯的以为:写好作文并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就能当作家了!可是,渐渐地学习才发现自己是幼稚的。虽然我不否定当时那么仓促地树立的理想是错误的,但至少现在我更多地认识到:一名优秀的作家,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称赞,而是能使人读了他的文章后,那些犯错的人们可以惊醒,那些空虚的人们能够感到充实,那些无聊的人们可以找到乐趣。
如我将来能成为作家,我将会写出生活的一点一滴,让人们都发现生活的乐趣。我深知,要成为一名作家并不容易。我喜欢写作文,特别是观察文!但始终不能驾驭文字,一篇作文总是要改好几遍,要改到好为止。但我从不沮丧,因为我坚信:我下次会写的更好!将来,我还要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自己精彩的一生。
克雷洛夫曾说过一句话:“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为了实现理想,单说是不行的,要紧的是做。”所以,我必须学会观察生活,好好学习,打好基础。
虽然我知道,这个当作家的理想未必会实现,但至少我努力过,当作家的理想会为我指引航向。理想,你是使我前进的光芒!
引用课程标准2022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 (一)参考文献著录用的符号:用于副题名、说明题名文字,出版地、制作地等,用于后续责任者、出版者、制作者、刊名、专利号等
句子写作教学是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句子的写作水平直接影响到一篇文章的水平,下面我给你分享高中语文作文万能句子,欢迎阅读。 1、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
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1]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2] The Child Ca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以灵魂塑造灵魂,用人格培养人格 一、坚定理想信念,是确保教育持续发展的需要.信念是指人们坚信自己所干的事、所追求的目
对传统持否定性的整体观。其原因就是他认为中国传统的政治、军事、文化、制度……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分... 鲁迅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与传统概括为吃人的筵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