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聪老头
《小说与诗》是一份香港文学报,接受新诗、小说、散文诗投稿。主编是香港诗人魏鹏展及吴汉松。刊物由香港小说与诗协会出版。《小说与诗》不雕饰,不花巧,不追求销量,坚持严选优秀文章,刊物要正式发行及公开:1.书局能买2.读者能订阅3.图书馆能借阅,对象是中港台澳和海外所有作者及读者。
欧欧里里
1. 提供基本材料:
系统蒐集香港文学资料,为读者提供基本研究资料,作为研究的起点。
2. 资料范围广泛:报纸、期刊、书籍、研讨会论文、单张、书信、档案档案、文献文物等。
3. 分类入档,方便读者触类旁通:读者并可因应研究之不同需要,参考其他相关的档案,掌握更多资料。如研究戴望舒的读者,除参考「人物档案〔戴望舒〕」,亦可旁及「报纸〔星岛日报.星座〕」。
4. 辅以社会文化资料:除香港文学资料外,亦旁及香港社会与文化资料,以期反映香港文化生态。
5. 有关香港文学档案的详情,请参阅卢玮銮教授:〈造砖者言——香港文学资料蒐集及整理报告〉(《香港文学》2005年6月号)。
特力小屋
重要的刊物有《红豆》。一、20、30年代的香港文学五四新文学对香港影响甚微。20年代,现代香港文学逐步发生。1928年香港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培植了香港第一-批 新文学作者; 1929年,香港第一个文学社团“岛上社”成立,有力推动了新文学在香港的发展。30年代,是香港新文学的勃兴时期。新文学刊物大量涌现,大量新文学作品发表,初步显示了香港.新文学的成就。重要的刊物有《红豆》,重要的作家有侣伦等。二、抗战时期的香港文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一些内地文化人士避战乱南迁至港,如巴金、茅盾、戴望舒、萧红、端木蕻良、叶灵凤、施蜇村、夏衍、林语堂、萧乾、郁达夫、巴人、陈残云等。南来作家对香港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使香港的新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这些作家写于香港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茅盾的《腐蚀》、萧红的《呼兰河传》、端木蕻良的《大时代》、夏衍的《春寒》等;中篇小说有许地山的《玉官》;短篇小说有萧红的《后花园》、《小城三月》等;散文有茅盾的《劫后拾遗》、楼适夷的《香港的忧郁》等;诗歌有戴望舒《我的记忆》、《望舒草》 、《灾难的岁月》、袁水拍的《后街》等。
很多。可乐报第366期就是封面。
分类: 地区 >> 香港 问题描述: 名称,开本,售价,月刊?期刊?∶) 解析: MONDAY,YES,MILK都不错的. Mond
1922年,他写了滑稽和侦探小说,并在《星期六》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新诗》。1924年中学毕业后,赴上海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一年。1926年进入北京大学预备学院。
大公报总机:(852)2575 7181 大公网:香港 (852)2573 9795 深圳 市场部:(86755)2664 8947 编辑部:(86755)26
重要的刊物有《红豆》。一、20、30年代的香港文学五四新文学对香港影响甚微。20年代,现代香港文学逐步发生。1928年香港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培植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