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随风@遗忘
1《论语》
六、《钱塘湖春行》
七、《童趣
一、《伤仲永》《木兰诗》三、《孙权劝学》
四、《口技》
五、《两小儿辩日》
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二、刘禹锡的《陋室铭》
五、《大道之行也六、杜甫的《望岳》
十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十七、杜甫的《石壕吏
一、《与朱元思书》二、《五柳先生传》三、韩愈的《马说》:
(1) 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3)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在人才辈出的今天,如果我们有才华没被发觉却不懂得毛遂自荐的话,定会落得《马说》中的“千里马”的命
四、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杜牧的《赤壁》:六、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七、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2)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词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有一句诗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这句诗意境相似的一句话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八、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九、《小石潭记》
十、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十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十二、陶渊明的《饮酒》:
(1十三、李白的《行路难》:
十四、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十五、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十六、龚自珍的《己亥杂
一、《故乡》
二、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十二、夏完淳的《别云间》: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曹刿论战》
六、《关雎》:
七、《蒹葭》:
第一册
《论语》十则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狼 蒲松龄
短文两篇
两小儿辩日 《列子》
乐羊子妻 范 晔
诗五首
归田园居 陶渊明
过故人庄 孟浩然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游山西村 陆 游
为学 彭端淑
木兰诗
卖油翁 欧阳修
宋定伯捉鬼 干 宝
诗五首
观沧海 曹 操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望岳 杜 甫
如梦令 李清照
西江月 辛弃疾
第二册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口技 林嗣环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伤仲永 王安石
诗五首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王 勃
黄鹤楼 崔 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泊秦淮 杜 牧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愚公移山 《列子》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刘禹锡
爱莲说 周敦颐
黔之驴 柳宗元
工之侨献琴 刘 基
诗五首
龟虽寿 曹 操
石壕吏 杜 甫
相见欢 李 煜
观书有感 朱 熹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第三册
短文两篇
三峡记承天寺夜游 郦道元
闲情记趣 苏 轼
周处 刘义庆
晏子故事两篇 《晏子春秋》
诗五首
使至塞上 王 维
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此寄 李 白
春望 杜 甫
登飞来峰 王安石
论诗 赵 翼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小石潭记 柳宗元
观潮 周 密
寓言四则
画蛇添足《战国策》
买椟还珠 韩非子
滥竽充数 韩非子
塞翁失马《淮南子》
诗词五首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秋词 刘禹锡
赤壁 杜 牧
过零丁洋 文天祥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 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5、童趣(沈复)第二单元 10、《论语》十则第三单元 15、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第四单元 20、*山市(蒲松龄)第五单元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第六单元 30、*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5、伤仲永(王安石)第二单元 10、木兰诗第三单元 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第四单元 20、口技(林嗣环)第五单元 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 《山海经》两小儿辩日 《列子》第六单元 30、*狼(蒲松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陶渊明) 22、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 23、核舟记(魏学洢)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第六单元 26、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观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张岱)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游山西村(陆游)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赤壁(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行路难(其一)(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己亥杂诗(龚自珍)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 23、隆中对(陈寿) 24、出师表(诸葛亮) 25、词五首望江南(温庭筠)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渔家傲(范仲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武陵春(李清照)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17、公输 《墨子》 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鱼我所欲也 《孟子》 20、《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 《左传》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诗经》两首关睢蒹葭。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 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愚公移山》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如果要打字的话.那不知道有多慢,所以对不起啦.我没时间)文言文课文有:童趣 《论语十则 山市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 文言文课文有:伤仲永 木兰诗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口技 短文两篇(夸父追日《山海经》 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 ) 狼文言文课文有:桃花源记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 核舟记 大道之行也 杜莆诗三首(望岳 春望 石壕吏 三峡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观潮 湖心亭看雪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游山西村 文言文课文有:文言文课文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第一单元
5、童趣(沈复)
第二单元
10、《论语》十则
第三单元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第四单元
20、*山市(蒲松龄)
第五单元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第六单元
30、*寓言四则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
第一单元
5、伤仲永(王安石)
第二单元
10、木兰诗
第三单元
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第四单元
20、口技(林嗣环)
第五单元
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两小儿辩日 《列子》
第六单元
30、*狼(蒲松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陶渊明)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23、核舟记(魏学洢)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单元
26、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观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张岱)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登黄鹤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
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
23、隆中对(陈寿)
24、出师表(诸葛亮)
25、词五首
望江南(温庭筠)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渔家傲(范仲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武陵春(李清照)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
第五单元
17、公输 《墨子》
18、《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鱼我所欲也 《孟子》
20、《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 《左传》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诗经》两首
关睢
蒹葭参考资料:中国作文网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21、《论语》十则 22、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23、*狼(蒲松龄) 24、*短文两篇 两小儿辨日《列子》 乐羊子妻(范晔)25、诗五首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潜) 过故人庄(孟浩然)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第六单元26、为学(彭端淑) 27、木兰诗(北朝民歌) 28、*卖油翁(欧阳修) 29、*宋定伯捉鬼(干宝)30、诗词五首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望岳(杜甫) 如梦令(李清照) 西江月(辛弃疾)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陶源明) 22、口技(林嗣环) 23、*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24、*伤仲永(王安石)25、诗五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黄鹤楼(崔颢) 泊秦淮(杜牧)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夜雨寄北(李商隐)第六单元 26、愚公移山《列子》 27、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28、*黔之驴(柳宗元) 29、*工之侨献琴(刘基)30、诗词五首 龟虽寿(曹操) 石壕吏(杜甫) 相见欢(李煜)观书有感(朱熹) 清平乐(辛弃疾)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21、短文两篇 三峡(郦道元)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22、闲情记趣(沈复) 23、*周处(刘义庆)24、*晏子故事两篇《晏子春秋》25、诗词五首使至塞上(王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春望(杜甫)登飞来峰(王安石) 论诗(赵翼)第六单元26、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7、小石潭记(柳宗元)28、*观潮(周密) 29、*寓言四则 画蛇添足《战国策》 买椟还珠(韩非子) 滥竽充数(韩非子) 塞翁失马《淮南子》30、诗词五首渡荆门送别(李白) 秋词(刘禹锡) 赤壁(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21、公输(墨子) 22、核舟记(魏学洢)23、*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24、*短文两篇 荔枝图序(白居易) 山市(蒲松龄)25、诗词五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别云间(夏完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第六单元26、陈涉世家(司马迁) 27、韩愈短文两篇 马说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28、*与朱元思书(吴均) 29、*西湖游记二则(袁宏道)30、诗歌五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雁门太守行(李贺) 无题(李商隐)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21、鱼我所欲也《孟子》 22、*隆中对(陈寿)23、出师表(诸葛亮) 24、*墨池记(曾巩)25、诗词五首汉江临眺(王维) 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浣溪沙(晏殊)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第六单元26、曹刿论战《左传》 27、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28、*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29、*陌上桑《汉乐府》30、《诗经》三首 关雎 蒹葭 君子于
好象打星的不用背的吧
孔子语录
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师表
桃花源记
三峡
杂说(四)
陋室铭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爱莲说
记承天寺夜游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关雎
蒹葭
观沧海
饮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行路难
望岳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观刈麦
钱塘湖春行
雁门太守行
赤壁
泊秦淮
夜雨寄北
无题
相见欢
渔家傲
浣溪沙
登飞来峰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
游山西村
破阵子
过零丁洋
天净沙,秋思
山坡羊,潼关怀古
已亥杂诗
人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必背的古文篇目,希望能帮到你,祝学习愉快!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清]郑燮 【原文】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深夜黑暗厨房
小学课本:《少年闰土》
初中课本:
第一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三册《社戏》、《故乡》
第四册《孔乙己》
第五册《论雷峰塔的倒掉》
第六册《藤野先生》
高中课本:
第一册《呐喊》自序
第二册《祝福》、《拿来主义》
第三册《纪念刘和珍君》、《灯下漫笔》
第四册《药》
第五册《阿Q正传》
高中语文读本:
第一册《孤愤》《未有天才之前》《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第二册《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隔膜》、《一点比喻》、《捣鬼心传》
第三册《为了忘却的纪念》、《春末闲谈》
第四册《狂人日记》
第五册《阿Q正传》的成因、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示众》
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语言幽默。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有《鲁迅全集》二十卷1000余万字传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
扩展资料:
鲁迅的人物评价:
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金良守(韩国文学评论家):“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郭沫若(诗人、学者):“鲁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渴望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者。”
竹内好(Takeuchi Yoshimi,日本文学评论家):“鲁迅是现代中国国民文化之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鲁迅
曾在气院呆过
初中的课本有鲁迅写过的文章有: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2、《藤野先生》出自《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另外,文中热烈赞颂藤野严九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3、《阿长与〈山海经〉》出自《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全文语言平实形象、处处流露着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将读者带入到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觉得特别可亲。4、《社戏》出自《呐喊》《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5、《故乡》出自《呐喊》《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该小说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王子恭贺
《社戏》,《阿长与山海经》,《雪》,《风筝》,《藤野先生》,《纪念刘和珍君》,《祝福》,《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狂人日记》,《阿Q正传》。。。就这么多了。。他一共写多少(⊙o⊙)…。。
咖喱小周
目前正在使用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的文章: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少年闰土》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社戏》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阿长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鲁迅自传》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故乡》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藤野先生》、《孔乙己》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呐喊》自序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祝福》、《拿来主义》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记念刘和珍君》、《灯下漫笔》(节选)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阿Q正传》从解放前到现在曾经出现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的文章有40多篇(不包括别人写鲁迅的):《风波》《鸭的喜剧》《兔和猫》《秋夜》《一件小事》《故乡》《社戏》《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药》《〈呐喊〉自序》《祝福》《"友邦"惊诧论》《藤野先生》《最先和最后》《风筝》《非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论雷峰塔的倒掉》《聪明人、傻子和奴才》《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文学和出汗》《"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铸剑》《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流氓的变迁》《答托洛茨基派的信》《三月的租界》《"友邦惊诧"论》《拿来主义》《狂人日记》《阿Q正传》《范爱农》《雪》《人生识字糊涂始》《答北斗杂志社问》《阿长与》《鲁迅自传》《灯下漫笔》(节选)《流产与断种》《少年闰土》初中:社戏、故乡 选自 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选自 朝花夕拾,风筝、雪 选自 野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选自 且介亭杂文
《冰心散文集》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徐志摩散文集》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代表作有:《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
现在的书和以前的都有些变化了吧!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范文5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初
教学论文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一个实力的证明,而老师的教学论文优异程度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条件。我为大家整理归纳了 七年级语文 教学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