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6

naerman163
首页 > 期刊论文 > 隐喻论文英文模板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乌龟宝宝28

已采纳

Simile 明喻 明喻是将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对比.这种共性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 标志词常用 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等. 例如: 1>.He was like a cock who thought the sun had risen to hear him crow. 2>.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3>.Einstein only had a blanket on, as if he had just walked out of a fairy tale. 隐喻,暗喻 隐喻是简缩了的明喻,是将某一事物的名称用于另一事物,通过比较形成. 例如: 1>.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it is a bad supper. 2>.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借喻,转喻 借喻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事物,而使用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名称. I.以容器代替内容,例如: 1>.The kettle boils. 水开了. 2>.The room sat silent. 全屋人安静地坐着. II.以资料.工具代替事物的名称,例如: Lend me your ears, please. 请听我说. III.以作者代替作品,例如: a complete Shakespeare 莎士比亚全集 VI.以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念,例如: I had the muscle, and they made money out of it. 我有力气,他们就用我的力气赚钱. 提喻 提喻用部分代替全体,或用全体代替部分,或特殊代替一般. 例如: 1>.There are about 100 hands working in his factory.(部分代整体) 他的厂里约有100名工人. 2>.He is the Newton of this century.(特殊代一般) 他是本世纪的牛顿.

244 评论

九尾天使

2012年02月13日 09时56分,《英语:英语论文:浅析透过交往行为理论看隐喻的英汉翻译[1]》由英语我整理. (4)差人道:“马老先生,??…老实一句,‘打开板壁讲亮话’,这事一些半些几十两银子的话,横竖做不起来……”(《儒林外史》) "Now Mr. Ma,”said the rtmner,“…Let’s put all。cards on the table > a few dozen tales are not going to settle anything.... 生活经历和认识方式的不同,导致汉语和英语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喻体,这时,我们不得不使用英语文化中的认识方式“put all our cards on the table”来替代汉语文化中的“打开板壁讲亮话”,因为隐喻不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存在,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既是思维方式就一定会受到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的制约,当这种制约条件本身不一致时,我们就不能抓着喻体形象不放。试想把“打开板壁讲亮话”直接搬到英语文化中去,英语语言的使用者没有这种思维方式,根本不能解读出“老实地说、坦诚地说”这一层意义,而只会停留在它的字面意义解读的困惑中。这种滞留于一级状态的理解是不完整的,并没有导向某种认同。为了导向“坦白地说、老实地说”这一认同,英语中就必须更换喻体“put all our cards on the table"。 3. 3译语语言显性化。显性化是指在译语中把源语的隐喻变为一种直说或阐释。在翻译过程中,有时在译语中无法再现隐喻的喻体和喻意,也无法在译语文化中找到听读者所熟知的喻体形象进行替换。这时,为了到达二级理解阶段,导向某种认同,就只能舍弃源语隐喻的喻体,而保留其喻意。如: (5)填鸭式教学法forced-feeding method of teaching“填鸭”是一个具有丰富中国文化特色的词。中国有五大名宴:满汉席,孔府宴,全鸭席,文会宴,烧尾席。其中全鸭席的菜肴全部以北京填鸭为主料烹制而成,共有一百多种冷热鸭菜可供选择。据考,北京填鸭的祖籍是南方,后来迁至京西玉泉山,用人工填喂法逐渐育成今日的品种。它的生长期较短,只需60一65天就能长成5一7斤重,45天之前的雏鸭自由取食,最后15~20天则由人工填喂,每6小时一次,一天填喂4次,故得名北京填鸭。把填鸭的饲养方法应用到教学上,是指一种强制灌输的教学方法。处在汉语文化中的听读者很容易由填鸭的饲养方法联想到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方法,从而完成了对“填鸭式”的一级理解和二级理解。此时,若保留喻体,将“填鸭式”生硬地搬到英语语言文化中去(如duck-feeding),势必会阻碍该文化中的听读者理解这种教学法。由于在他们文化中没有这种饲养鸭子的方法,他们对duck-feeding的理解只能停留在字面意思即一级理解阶段上,无法进人到二级阶段。为了使他们“导向某种认同”—一种强制灌输的教学活动,就只能舍弃隐喻的喻体,而保留其喻意,故翻译为“forced-feeding method of teaching"。 4.结语 虽然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人们的隐喻概念也时有不同,但并不意味着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个学科领域的深人发展,翻译学以及在其抬导下的翻译实践活动被不断地注人新的血液。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这扇新打开的窗户看隐喻翻译时,我们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隐喻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具有所有言语行为所共有的双重结构,基于此我们对它应有相应的双重理解,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导向某种认同”的理解。相信这种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在不同的文化交流中更好地解读隐喻。

84 评论

拽拽小蘑菇

《暮光之城》的隐喻性初探张晓琛(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0)摘要:《暮光之城》(Twiljght)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妮•梅尔(StephanieMeyer)的首部作品,据网络数据统计,全球发行量已超过8500万册,成为继《哈利•波特》后当代西方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魔幻类小说。本论文尝试从每册标题命名、梦幻提示、与传统文学的互文、新神话主义创作等角度切入。对这部小说进行学理式解读。关键词:隐喻;吸血鬼;狼人;新神话主义互联网上这样评价,“《暮光之城》系列以贝拉与爱德华的情感纠葛为主线.融合了吸血鬼传说、狼人故事、校园生活、恐怖悬念、喜剧冒险等各种吸引眼球的元素,而凄美动人的爱情是全书‘最强烈的情绪’。”爱情故事必然是统领全文的主要内容.也是最动人心魄、牵引读者心灵的魅力所在。但爱情故事也必然不是这部作品的全部内涵.它最精华的实质在于作家丰富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将她深厚的文学功底借助于象征、隐喻与暗示等手段,把博大精深的传统知识发挥到极致。一、标题命名twilight,英文名词性解释为黄昏、黎明、暮色,没落时期、衰退期和晚期;形容词性为奇妙神秘的、虚幻的,朦胧的、模糊的和界限不清的。借助其词义,可以初步对这个单词有一个印象,即黄昏、衰败和神秘虚幻。《暮光之城》的首要元素是吸血鬼题材,据相关研究表明.对吸血鬼的认识在人类发展史上甚至可以追溯至人类诞生之初。而有关在西方文学史中的创作和研究。学术界暂时界定为始于18世纪。吸血鬼是西方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在小说创造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力,最著名者为布拉姆-斯托克的《德拉库拉》(Dracula)。在基督教的文明世界。吸血鬼属于异教类型,它被描述为肮脏的、野蛮的、残暴的,它永生不死,但却没有生命.更没有灵魂,它是黑暗世界的主宰,是杀手,是上帝永远抛弃的对象。“暮色”一词,明显地包含这样的意味.即使梅尔所刻画的卡伦一家的形象是创造性的、颠覆性的,他们甚至会比人类还要更加善良更富有同情心。但是“暮色”仍然是在有意地在言明吸血鬼这一主题。因为黄昏与日落时分,正是黑暗势力被激活的时刻,隐蔽了整个白天的吸血鬼开始复兴。从整个生命的进展中看,暮色时分是万物走向衰落的征兆.而此刻却是异教势力大行其道的天下。《暮色》不言而喻地是在宣讲吸血鬼的登场,异类文明要开始奏响一场新的协奏曲newmoon.新月的本意是一种月相。出现在我国农历的初一,在这个时刻站在地球上的人几乎看不到月亮。第二部的重点是雅各布的正式出场,雅各布实现了身体上的转变.成为保留地一个强壮的狼人。关于狼人与吸血鬼的传说是同步产生的,作为异类世界中的两大形象,相关主题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屡见不鲜。在一些古老文化中认为.狼人与吸血鬼是属同宗同源,并如吸血鬼一般残暴。而也有传统认为,狼人与吸血鬼是天敌,如电影《黑夜传说》,二者长期以来为争夺黑暗世界的领导权持久斗争。而在《暮光之城》中,梅尔的狼人形象同样是善良与正义的化身.他们因吸血鬼的存在而存在,为保护人类不受其侵害而战斗。有文学作品中讲,狼人平时以人形出现,而在满月时变身,并变得无法自控,异常残暴,如《哈利•波特》中的卢平。但在本书并非如此,在新月时分,在同样黑暗的时空中,爱德华略有退场.而有意赋予狼人雅克布充分的成长空间。eclipse,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月食》的主要内容为贝拉的情感徘徊于爱德华和雅各布之间,而为了迎战外来吸血鬼的迫害,天敌般仇恨的吸血鬼与狼人结成了联盟。吸血鬼是一副冰冷的躯体,而狼人则有着火热的体温.二者之间可形象地比作冰与火的对立。雅各布象征太阳,代表光和热;爱德华暗喻月亮,占据黑暗和冰冷;相比起来,贝拉是力量弱小、无助的人类.是地球生命。在面对情感决择和生死战斗的关头,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并肩站在了一起,这就是月食。breakingdawn,破晓象征着生命的周转,意味着矛盾的冰释和新生。预示着光明的前程。贝拉经由了生死考验、经历了血的洗礼,在生育半人类半吸血鬼的女儿时转变为吸血鬼。吸血鬼“新生儿”的力量会巨大无比,加之贝拉特有的天赋能力.使她与生俱来的理智和“防御性盾牌”变得异常强大,最终击退了吸血鬼世界的执法者,并使狼人和吸血鬼成为永世的合盟者。破晓,是一个时间概念上的约定,也是光明的使者,与故事的结局结合在一起看,作者要表达的是一种和谐的力量,两个世界、两种文明最终交融在一起,向往着理想的永恒。二、梦的解析梅尔曾说。她写作这个系列的作品,是源于自己的一个梦,梦境中一对青年男女坐在草地上、沐浴在阳光里幸福地谈天,其中男孩是吸血鬼,女孩是人类。这个特殊的梦成就了《暮色》。伟大的《哈利•波特》也是源于罗琳的一个幻境。莫泊桑曾经说他拥有“第二视觉”,就是说“在描绘迷乱的幻觉时,像在描绘风俗场景一样,突出有启示性的东西。”有很多艺术创作都与梦幻境界结缘,生发出一种创造性的灵感。《暮光之城》每一部的最前面都设有序幕,序幕的内容都为贝拉的梦境。作者的铺陈是为了关照情节,其内涵体现了之后文本中的高潮和斗争的激点。然而,这种设计当然不仅是要安插一个悬念,更是为了能烘托出一个幻与真争相交织、虚与实完美结合的艺术境界。作家有意地去模糊现实与梦幻的界限,因为在艺术的天堂里,是真实还是虚构并不是一道必答题。书中也多次写到贝拉的恶梦.当她发现爱德华是一个吸血鬼的时候、当爱德华舍弃她的时候、当她情感变得无助的时候等等,多少次她从梦中尖叫惊醒过来.多少次连自己都辨不清是身处现实还是梦幻。作家在精妙地设置梦境,更有一番精妙的解析.随着故事的发展、情感的推进,梦在本书中成为一种独特的暗示。三、与传统文学的互文这四部作品在情节框架上都与几部传统文学有互文的关系,如《暮色》与《傲慢与偏见》,《新月》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月食》与《呼啸山庄》。梅尔出身于英国文学专业,有极为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梅尔借助主人公贝拉的读书偏好,能传达出她的文学旨趣。在福斯特高中的英文课程中,她还特意安排了莎士比亚作品的解读。最鲜明的例证奠过于她在情节中特意指涉经典,《新月》中有一节就叫《帕里斯》。贝拉自喻为为情所困的朱丽叶.她曾担心爱德华是一位变了心的罗密欧.而雅各布又是一位正面的帕里斯。他们所演绎的爱恨情仇,其炽热与强烈的程度并不亚于《呼啸山庄》中的喧嚣和变形。实完美结合的艺术境界。作家有意地去模糊现实与梦幻的界限,因为在艺术的天堂里,是真实还是虚构并不是一道必答题。书中也多次写到贝拉的恶梦.当她发现爱德华是一个吸血鬼的时候、当爱德华舍弃她的时候、当她情感变得无助的时候等等,多少次她从梦中尖叫惊醒过来.多少次连自己都辨不清是身处现实还是梦幻。作家在精妙地设置梦境,更有一番精妙的解析.随着故事的发展、情感的推进,梦在本书中成为一种独特的暗示。四、新神话主义又一力作“新神话主义”。这里主要借助叶舒宪先生的理论,指2世纪后期以来的一种文化寻根思潮,主要表现在在创作“题材和主题上回归前现代社会的神话想像和民间信仰传统,在价值观上反思现代文明社会.批判资本主义和现代性。~怎样透过一神教的宗教偏见之千年遮蔽.重新发掘失落的多元诸神世界,特别是源远流长的女神世界,是充分体现后殖民时代价值观的一种文化认同。”叶先生将这种再现神话的后现代文学表征的方式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针对民族神话传统的某一特定题材的现代再创作,如《尤利西斯》、《特洛伊》等。其二是综合提炼多种文化的神话资源,经过研究、筛选、融合、嫁接的化合作用,再造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神话传统。如《指环王》、《哈利•波特》等。”《暮光之城》就属于后一种新神话主义类型。前面提过,它的成功就在于整合了多种文化、多种题材多种元素的精髓.并借助了影音视觉媒介的冲击力量,“开启了下一个魔幻十年”。.新神话主义的核心在于对神话元素的创造性展示,在于多元文明尤其是异教文明大放异彩,在于去科技理性之蔽,扬文化人类学之帆。《德拉库拉》中作者借范海辛博士之口曾表达了一种观点,即依靠科技理性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理性与非理性不再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也更不能再依赖是非对错的审判来规训人类的精神信仰,主流文明再也不能发出权威者的声音,各种民问信仰、神话传说、甚至是奇异文化都要在此刻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唱响。吸血鬼与狼人同属于异教世界,他们被视为上帝的永久弃儿,没有生命没有灵魂,永生不死但终得不到救赎,这就是典型的一神教视角。名著《吸血鬼访谈录》就对这一思想偏见进行了颠覆,善良的吸血鬼路易能够真切地爱与恨,甚至比人类更鲜活、更具有人性。在《暮光之城》中,卡伦家族因为洋溢着真爱而永恒和强大,卡莱尔富有怜悯心和同情心。为完成自身的救赎.饱经痛苦后成为一名拯救人类生命的名医,埃斯梅最富有爱心,爱丽丝带给人们热情与欢乐。他们充满了正义感和责任心,为了不干扰人类的生活、不至引起人们的怀疑.一次又一次地搬家、上学、结婚等等,他们要比那些被物化和世俗化了的人类更富有道德意识。那么异教文明是不是如正统教条中所讲的那样不堪?是不是唯科学与理性思维才能够捕获真知?现代人类的血脉中是否还驻有古老的生命?人类的精神信仰究竟该皈依何处?在阅读中要伴有思考,如果再戴上“傲慢与偏见”的眼镜去看世界,那么对生命的探索、知识的更新只会越来越学院化。越来越封闭,越来越狭小。除了对吸血鬼和狼人题材的创造性与颠覆性的发挥之外,梅尔也充分关照到了基督教的文化思想,如《暮色》封面上鲜红的苹果象征着《创世纪》中的禁果,象征着贝拉与爱德华之间人类与吸血鬼禁忌的爱情。再如。作品中一再体现出对基督教文明的尊重,卡莱尔坚定地信仰上帝,尽其所能去完成自身的救赎。这体现出作家的一种观点,她不是只停留在欲破一种文化而立另一种文化.而是在呼吁多源文化最终应当走向相互尊重和彼此融合。五、结语除所分析的上述各方面之外,作品中还有诸多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元素。如吸血鬼世界的贵族即执法者沃尔图里的所在地为意大利的沃特拉城.这里正是人类古老文明和神话的王国。新神话主义理论中特别强调女神崇拜的复兴,如《哈利•波特》的女巫崇拜等,《暮光之城》也存在有这样的思想。《破晓》中,贝拉摇身一变为吸血鬼中最强大者,是她的力量最终才保护了人类、吸血鬼和狼人的安全。目前学术界基本上还没有对《暮光之城》的研究成果,普遍把这部作品列为青春文学,或是吸血鬼题材的爱情小说,或是通俗小说畅销书等等,笔者认为这些都不是最佳的评定。小说借用了青春校园的背景、吸血鬼与狼人的传统题材、与经典文学的互文、幻想文学的因素.加之通俗文学的多种策略和方法。再至影音视觉媒介的扩展等等,如此来读,小说确为一部佳作,它的价值不可忽视。参考文献:【1】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8.【2】蒙塔古•萨默斯.吸血鬼传奇f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3】克罗德•勒库德.吸血鬼的历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4】叶舒宪.论新神话主义『J】.中国比较文学,2007,(4】.f51叶舒宪.巫术思维与文学的复生——《哈利•波特》现象的文化阐释【J】.文艺研究,2002,(3).[66】郑克鲁.试析莫泊桑的惊怵小说【.夕国文学研究,2009,(2).

191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隐喻的研究论文

    《暮光之城》的隐喻性初探张晓琛(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0)摘要:《暮光之城》(Twiljght)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妮•梅尔(StephanieMe

    闹闹美食家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歌词隐喻研究英文论文

    集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院 (系) 专业 年 月 日论文题目 On Translating English Metaphors into Chines

    大米粒圆又圆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动物隐喻文化论文提纲模板

    基于等值理论对中英动物文化内涵词翻译的研究——项静陈靓文/项静陈靓中国矿业大学徐州221008摘要:这篇论文是基于等值理论对中英动物文化内涵词汇翻译的研究。不同

    shishan78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生态隐喻研究论文题目

    生物学重要概念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学术堂整理了一部分好写的生物类论文

    哇塞小熊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英汉隐喻性词汇对比研究论文

    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一、 英汉语句差异 (一 )英汉词汇现象对比 1 .意义差异“ 英语是综合型语言 ,词化程度相当高 ,即在英语词汇中存在大量

    爱家酒店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