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4

豆浆煮菠菜
首页 > 期刊论文 > 电磁铆接工艺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小文er

已采纳

应力波铆接法也称电磁铆接法。是利用脉冲电流周围形成强脉冲磁场所产生的大振幅应力波使铆钉在瞬间塑性变形而完成的铆接方法,应力波系指外载以毫秒或微秒,甚至更短暂的时间作用于固体介质表面上引起的应力将固体介质中以波动形式传播。电磁铆接用于铆接较难成形的钛合金、高温合金、合金钢铆钉和大直径铆钉,铆接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还可用于抗疲劳性能要求高的干涉配合铆接。关于更多电磁铆接技术咨询请咨询上海途博公司。

155 评论

自high患者

飞机制造中之所以更多的采用铆接技术主要还是由飞机本身的制造材料、飞机特殊的工作性质、飞机蒙皮薄度、飞机的重量等因素决定的。

一、现代飞机的主要制造材料是铝合金。这种材料有一个突出的特点——焊接性能极差。采用传统的焊接方式焊接后,焊接区域局部有应力集中,使得金属变脆,而且易产生砂眼、气泡、微裂纹等缺陷,同时铝合金遇高温会融化,变软,变形,降低机械性能.使得结构在这些位置的性能低于非焊接区。这在飞机制造中是不能接受的。所以飞机机身连接时不好用焊接的,只能用铆接或者是螺栓连接!

二、虽然现在也有一些特殊的焊接工艺,比如搅拌摩擦焊接和激光焊接,对于同一种材料来说,越薄越不容易焊接。飞机蒙皮厚度一般只有2毫米左右,即便能够焊接,难度也会很大,非一般操作人员能够胜任,不利于飞机批量生产。所以飞机还是选择用铆接技术。

三、决定使用铆接技术的还是由飞机的工作特性造成的。飞机在高空高速飞行时,机身蒙皮承受的是拉力。发动机在工作时存在振动,同时飞机自身也会产生振动。而拉力、振动和疲劳,都是引起焊接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

四、为了减轻飞机的重量。飞机的制造材料以铝合金为主.冷加工的铝合金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所以飞机还是要用铆接技术。

五、随着航空技术造业的发展,飞机部件连接的要求也是越老越高,对铆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出现了液压铆接技术、自动铆接技术、电磁铆接技术。

325 评论

qingqing829

在飞机制造中,装配连接质量直接影响飞机结构抗疲劳性能与可靠性,高性能航空器连接结构必须采用先进的连接技术,如先进焊接技术、胶接技术、扩散连接技术以及先进的机械连接技术。目前国外在装配连接技术上使用了激光辅助定位、计算机辅助光学经纬仪系统进行装配对接、应用计算机辅助钻削系统并采用机器人化的装配单元大大提高飞机结构抗疲劳性能,减少了操作人员数目,延长飞机的使用寿命。其主要的连接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钻铆技术 自动钻铆技术并不是一项新技术,但其发展一直未曾间断。国外目前现役军、民用飞机的自动钻铆系数分别达到17%和75%以上,大量采用无头铆钉干涉配合技术,新型紧固件有无头和冠头铆钉、钛环槽钉、高锁螺栓、锥形螺栓以及各种单面抽钉等,80%铆接和100%的不可卸传剪螺栓连接均采用干涉配合,而且孔壁还要进行强化。自动钻铆技术从70年代起就在国外普遍采用,如波音民机的壁板机铆系统已达60%-75%,麦道军机也已达,但是真正的全自动钻铆还需要解决工件定位和校平问题。近年来,铆接正向机器人和包含机器人视觉系统、大型龙门式机器人、专用柔性工艺装备、全自动钻铆机和坐标测量机组成的柔性自动化装配系统发展。如B767、B777采用了翼梁自动装配系统,提高效率14倍,费用降低90%,废品率降低50%。而且由于进一步的改进使钻铆工具能够到达以前难以达到的部位。如通过采用特制的紧固件,只在部件的单边需要工具,与通常的C型机在部件两边进行连接有所不同,克服了工具难以到达部位所产生的问题。另外,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在自动连接方面有所不同,民用飞机由于部件大、紧固件种类少较易实现自动化,而军用飞机由于部件尺寸小且复杂、紧固件种类多而较难实现自动化装配,如麦道军用飞机公司的紧固件自动化装配程度只有大约,他们的努力的目标是达到20%。以F-18为例,把一纵梁连接到四分之一板上需要三种铆钉,每一种铆钉都需要重新安装工具,这样在安装工具上要花费很多时间,而且大多数自动化装配设备都是固定在车间内的,不仅大且不具备柔性,鉴于这种原因,促进了手动钻孔、手动铆接机等工具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发展的全自动化设备(CNC)不仅能进行定位而且还能完成钻孔-安装-镦粗工序,操作人员只需进行设备管理及工艺过程监控。一些更先进的CNC设备还可编程,根据装配件安装区域选择适当类型的紧固件。而以前使用的半自动化设备只能安装一种类型的紧固件。 各个公司应用CNC情况和部位有所不同。波音军用飞机的圣·路易斯工厂计划1999年在F-18E/F机翼使用第一台CNC机床进行紧固件安装以满足精密要求。波音民用飞机公司的大多数CNC设备用于757飞机结构件和蒙皮之间的连接。目前飞机装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铆钉的进给,较小的零件需要的铆钉更小,有些小得很难以一定的方向安装到孔中。例如,在雷神飞机公司使用的许多铆钉的长度和直径只有3/32英寸。雷神公司目前使用14台通用C型机床和4台CNC机床用于安装工作,由于紧固件自动化安装的应用使原来每周安装5000个速度上升到每周100,000个。但雷神公司使用的CNC设备主要应用在次装配阶段,如纵梁、隔框和蒙皮的连接。在总装阶段,即机翼和机身和尾翼的连接没有应用自动化连接。据公司人员讲,在总装中只有民用机方面用了自动化连接。但在总装阶段采用自动化连接也是最终发展趋势。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已经在这方面先行一步了,美国在这方面也已做了不少的工作,波音公司的威奇托工厂已在737机身的总装上使用了自动化连接技术。但据GEMCOR公司权威人士讲,这种自动化的应用有时也会得不偿失,当进行高层次的装配时,结构件会更大,使工具进入也就更难,因此需要更加复杂和更昂贵的自动化设备,这时就不能仅为自动化而自动化,而应根据成本效益分析进行决策。GEMCOR公司生产的新型G2000就是开发出来专门用于高层次装配的产品,而且其成本又低。该机床为9座标机床,采用了高速伺服器和一台可视再同步系统,能在单机装载下装配180°机身部件,铆钉进给系统可靠性达,该技术的开发是在发展自动化同时考虑成本效益的一个典型例子。 2、电磁铆接技术 针对钛合金在飞机结构上应用范围扩大,而钛合金铆接成本效益又差等原因,电磁铆接的使用也在逐渐扩展,其成形机理完全不同于压铆,它具有许多优点,由于加载速率高,铆接时铆钉材料各方向流动均匀且同步,可以实现比较理想的干涉配合连接,主要应用于钛合金、复合材料及厚夹层结构的铆接。国外应用电磁铆接始于70年代初,但由于涉及到高压的安全性问题,最初没有受到重视。目前使用的电磁铆接技术是由Electroimpact 公司的经理开发的一种低压型电磁铆接技术。Electroimpact 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动化紧固机制造商之一,该公司生产的E4000机翼机是一台立式铆接/栓接机,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在一个地方完成所有的机翼装配工作,并取消了全部的手工操作。一般的铆接过程要把所有的部件放在一块板上固定,然后手工钻孔并用临时紧固件定位,然后把这块板移到自动铆接机处,这一过程通常要用到吊车并且可能会使板件变形。而该机床本身可沿五座标方向移动并能把铆钉固定安装在部件上,不需要移动组件,并能在组件上方运动并安装所有的铆钉和锁定螺栓。它还能安装绞接紧固件,并且取消了所有的定位紧固件。波音公司西雅图工厂装配机翼大梁的两个自动化单元床身上安装着由美国Electroimpact公司研制的电磁铆接头。该公司还自行设计和制造电容器组、控制器、有关的电子器件并编写相应的应用软件。在电磁铆接理论方面美国的研究人员做了大量工作,如他们对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到了许多常用材料的合适的变形速率。研究了电容、电感等系统参数对铆接质量的影响,以此为根据对设备进行了改进,使其电流脉冲持续时间可调,以满足不同材料的铆接需要,从而使电磁铆接设备的柔性增大,应用范围更广。但美国对这一研究成果以及铆接设备内部如何调整电流脉冲持续时间严格保密。 3、复合材料连接技术 复合材料的连接一般采用胶接和共固化,由于复合材料层压板层间强度低、抗冲击能力差等原因,早期未采用干涉配合技术,到80年代研究表明复合材料结构采用干涉配合连接有利于提高接头强度。其解决的关键在于如何产生比较理想的干涉量而不损伤复合材料。因为干涉量大会对复合材料造成损伤, [影响] 在航空器制造中,先进的装配连接技术在生产和质量控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由于连接种类繁多,根据装配要求不同选择哪一种连接方法、其先进程度如何直接影响飞机结构抗疲劳性能与可靠性。具体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采用先进的连接技术可提高航空器使用寿命,如采用干涉配合铆接、电磁铆接、新型紧固件、孔挤压强化技术等来提高连接结构的抗疲劳性能与可靠性,从而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2、先进的装配连接技术可缩短航空武器装配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如前所述采用自动化和半自动化连接技术可提高工作效率十几倍,甚至二十几倍,大大减少操作人数和工作量,而且连接质量也有所提高,这对大型航空器的制造商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必须采用的技术。 3、采用先进的连接技术可降低航空武器装备的成本并减轻重量。采用扩散连接、蜂窝胶接及共固化连接、高能束焊接技术不仅可节省紧固件研制生产费用,而且大大减轻了重量。 [技术难点] 先进的装配连接技术的难点在于如何正确地确定使用哪一种连接能达到效率、性能、费用比最优。另外一个难点是如何能最大限度地控制连接过程的质量。针对这两点进行的前沿研究工作如下: 1、自动钻铆系统和自动电磁铆接系统应用研究; 2、柔性自动装配集成系统、自动钻铆系统应用研究; 3、计算机虚拟连接装配技术研究; 4、超声波焊和微波焊接技术研究; 5、精密连接技术及其自动化、机器人柔性连接技术应用研究; 6、胶-铆复合连接技术研究。

215 评论

相关问答

  • 不锈钢焊接工艺研究的论文

    常州工程学院毕 业 设 计(论文)、题 目 板厚为6mm的0Cr18Ni9钢板采用焊条电弧焊 的焊接工艺评定(拉伸)

    七月小太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电磁铆接工艺研究论文

    应力波铆接法也称电磁铆接法。是利用脉冲电流周围形成强脉冲磁场所产生的大振幅应力波使铆钉在瞬间塑性变形而完成的铆接方法,应力波系指外载以毫秒或微秒,甚至更短暂的时

    豆浆煮菠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磁流体发电机研究论文

    三 电磁波在医疗上的应用在科学上,称超过人体承受或仪器设备容许的电磁辐射为电磁污染。电磁辐射分二大类,一类是天然电磁辐射,如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

    DPWX遁遁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铆接机毕业论文

    机械设计的水平对产品的质量、性能、研发时间和经济效益等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机械设计方面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机械零部件

    紜亦眠观52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铝镁合金焊接工艺研究论文

    铝镁合金焊缝中的气孔主要是由氢引起的。氢的来源有:焊丝和板材中溶解的氢及 其表面氧化膜吸附的结晶水;氩气中的氢和湿气;焊接时由于保护不好空气中的氢和水气进入焊

    lostinyoudaidai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