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8

双子座的小蛇
首页 > 期刊论文 > 生活中的历史论文3000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8想說

已采纳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们祖国这一大家庭的成员,而且有些民族的 历史非常悠久,例如,西北的羌族,南方的苗族等,在汉族形成的同时就出现了。今天满族的祖先西周的肃慎 ,蒙古族的祖先商代的东胡,曾经十分强盛,并且建立过政权。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族十分强盛,隔着长城 与秦汉帝国对峙。魏晋南北朝时,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则更多,而且不少国家还进入到中原地区。宋朝时,契 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党项族建立的夏,就统治了大半个中国。元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 管辖的范围更广,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一了中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满族建立的清朝,疆 域广大,是当时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由于各民族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过程中,作出了 重大的贡献。在我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民族,就是一直受到华夏族歧视的犬戎族,在 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通过商鞅变法,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任务,推动了我 国历史的向前发展。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在统一北方后,经过孝文帝改革,逐步强盛起来,促进 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到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清 朝,不但入主了中原,而且统一了全国。我国今天的行省制度就是从元朝开始的,我国今天的版图,基本上是 清朝前期确定的。 从经济上看,少数民族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东夷族开发了沿海地区,苗、瑶族开 发了长江、珠江和闽江流域,藏族开发了青藏高原,彝族和西南各族开发了西南地区,东胡族开发了东北地区 ,匈奴、鲜卑、突厥、蒙古族等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回纥及西北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 。正是边疆各族人民对边疆经济的开发,并与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交往,才使多民族国家形成了统一的 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 至于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方面,各民族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例如清朝时期,东北各族 人民反抗沙俄入侵我国东北的斗争,西北各族人民支持清军反击大小和卓兄弟分裂祖国的斗争。到了近代,各 族人民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事例就更多了。 当然,各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既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他们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其中人数较多而又发展迅速的民族,对我们祖国历史的发展起的作用就大些,例如,汉族不论在政治经济上 ,还是在思想文化上,都起过巨大的作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部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汉族的发展史。中国这个统一的国家,不是由某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所有的民族, 包括历史上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了的民族。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必须包括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没有 少数民族的历史,就不能称之为中华民族史。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历史 上的地位,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而是要实事求是地讲述。二、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要用矛盾的观点进行具体的 分析。 在中国历史上,既有各民族友好相处、和平发展的统一时期,也有各民族互相对立、彼此争战的分裂时期 ;既有汉族建立的政权,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既有汉族内部的战争,也有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 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既有外族的入侵,也有反抗外来侵略的战斗等等。历史上,多民族的中国存在着统一和 分裂的情况。 应该如何看待历史上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分裂的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便不难看出,在我国这 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在各民族之间,当矛盾的同一性占主要地位时,彼此就友好相处,互相往来,和平发展, 国家就表现为统一状态,例如,秦汉的统一,隋唐的统一,元明清的统一等。当矛盾的斗争性占主要地位时, 民族之间就相互对抗,甚至爆发战争,国家就处于战争或分裂状态,例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南北朝的分 裂,五代十国的割据状态等。同时,矛盾双方还可以互相转化,比如宋与西夏、辽、金的战争,双方统治阶级 几乎动员了各自一方所有的人力和物力,但在战争之后,各民族之间,特别是各族人民之间,又出现了和平相 处的局面。民族战争固然使各族人民遭到浩劫,千百万人死于非命,经济文化受到破坏,然而,战争也是各民 族之间相互接近的一种重要方式。历史上每一次战争之后,总有大批被征服民族的人民被强迫迁徙到另一个民 族的聚居地,各民族杂居错处,相互融合。东晋十六国时,民族战争经常发生,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次民 族大融合的高潮。蒙古族、满族如果不入主中原,他们就不会有较多的成分融合到汉族之中。至于战争引起的 经济、文化交流的例子,历史上更是屡见不鲜。这在客观上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了促进作 用。 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仇视、屠杀和战争,只是民族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历史上各族人民友好相处 ,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长期进行着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在向共同的阶级敌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相互支持, 共同缔造和发展了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这才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本质和主流。 三、对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怎样的人才算“民族英雄”呢?汉民族把岳飞、文天祥等人当成本民族的英雄 ,而女真、蒙古族则认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等才是民族英雄。有的人认为,能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有利 于祖国统一的人,才能称为民族英雄。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确定呢?我认为,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应当用一 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既不能绝对地肯定,也不能绝对地否定,更不能带有狭隘的民族情绪片面地下 结论,而是应该指出其功过之大小,从而确定其是怎样的一个民族英雄。要热情颂扬他们的历史功绩,对个别 有污点的人物,要注意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比如,在讲述岳飞带领“岳家军”抗 金斗争的事迹时,有的学生提出:岳飞镇压过农民起义,不算民族英雄。应当指出,抗金斗争是岳飞一生中的 主要活动,他从军二十年,绝大部分岁月是在抗金前线度过的。还有的学生提出:宋当时已是腐朽的政权,当 遭到外族的进攻时,必然灭亡,这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岳飞抗金,阻碍了国家的统一,阻碍了历史的向前 发展,所以,也不能算民族英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要讲清,金军南下,是以屠杀、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 ,金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因此,岳飞抗金是正文的,带有反侵略战争 的性质,他的英勇斗争,阻遏了金军南下的进程,保卫了大江南北的各族人民,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虽然他有忠君思想,曾经镇压过农民起义,但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来看,他镇压农民起义的污点同他在抗 金斗争中所建立的功绩相比,显然是功大于过,他仍然不愧为我国古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の随便←磊 回答采纳率: 2008-11-02 18:04 历史教学中的民族关系问题一、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要实事求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们祖国这一大家庭的成员,而且有些民族的 历史非常悠久,例如,西北的羌族,南方的苗族等,在汉族形成的同时就出现了。今天满族的祖先西周的肃慎 ,蒙古族的祖先商代的东胡,曾经十分强盛,并且建立过政权。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族十分强盛,隔着长城 与秦汉帝国对峙。魏晋南北朝时,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则更多,而且不少国家还进入到中原地区。宋朝时,契 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党项族建立的夏,就统治了大半个中国。元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 管辖的范围更广,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一了中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满族建立的清朝,疆 域广大,是当时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由于各民族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过程中,作出了 重大的贡献。在我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民族,就是一直受到华夏族歧视的犬戎族,在 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通过商鞅变法,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任务,推动了我 国历史的向前发展。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在统一北方后,经过孝文帝改革,逐步强盛起来,促进 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到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清 朝,不但入主了中原,而且统一了全国。我国今天的行省制度就是从元朝开始的,我国今天的版图,基本上是 清朝前期确定的。 从经济上看,少数民族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东夷族开发了沿海地区,苗、瑶族开 发了长江、珠江和闽江流域,藏族开发了青藏高原,彝族和西南各族开发了西南地区,东胡族开发了东北地区 ,匈奴、鲜卑、突厥、蒙古族等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回纥及西北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 。正是边疆各族人民对边疆经济的开发,并与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交往,才使多民族国家形成了统一的 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 至于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方面,各民族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例如清朝时期,东北各族 人民反抗沙俄入侵我国东北的斗争,西北各族人民支持清军反击大小和卓兄弟分裂祖国的斗争。到了近代,各 族人民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事例就更多了。 当然,各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既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他们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其中人数较多而又发展迅速的民族,对我们祖国历史的发展起的作用就大些,例如,汉族不论在政治经济上 ,还是在思想文化上,都起过巨大的作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部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汉族的发展史。中国这个统一的国家,不是由某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所有的民族, 包括历史上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了的民族。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必须包括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没有 少数民族的历史,就不能称之为中华民族史。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历史 上的地位,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而是要实事求是地讲述。二、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要用矛盾的观点进行具体的 分析。 在中国历史上,既有各民族友好相处、和平发展的统一时期,也有各民族互相对立、彼此争战的分裂时期 ;既有汉族建立的政权,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既有汉族内部的战争,也有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 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既有外族的入侵,也有反抗外来侵略的战斗等等。历史上,多民族的中国存在着统一和 分裂的情况。 应该如何看待历史上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分裂的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便不难看出,在我国这 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在各民族之间,当矛盾的同一性占主要地位时,彼此就友好相处,互相往来,和平发展, 国家就表现为统一状态,例如,秦汉的统一,隋唐的统一,元明清的统一等。当矛盾的斗争性占主要地位时, 民族之间就相互对抗,甚至爆发战争,国家就处于战争或分裂状态,例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南北朝的分 裂,五代十国的割据状态等。同时,矛盾双方还可以互相转化,比如宋与西夏、辽、金的战争,双方统治阶级 几乎动员了各自一方所有的人力和物力,但在战争之后,各民族之间,特别是各族人民之间,又出现了和平相 处的局面。民族战争固然使各族人民遭到浩劫,千百万人死于非命,经济文化受到破坏,然而,战争也是各民 族之间相互接近的一种重要方式。历史上每一次战争之后,总有大批被征服民族的人民被强迫迁徙到另一个民 族的聚居地,各民族杂居错处,相互融合。东晋十六国时,民族战争经常发生,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次民 族大融合的高潮。蒙古族、满族如果不入主中原,他们就不会有较多的成分融合到汉族之中。至于战争引起的 经济、文化交流的例子,历史上更是屡见不鲜。这在客观上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了促进作 用。 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仇视、屠杀和战争,只是民族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历史上各族人民友好相处 ,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长期进行着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在向共同的阶级敌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相互支持, 共同缔造和发展了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这才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本质和主流。 三、对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怎样的人才算“民族英雄”呢?汉民族把岳飞、文天祥等人当成本民族的英雄 ,而女真、蒙古族则认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等才是民族英雄。有的人认为,能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有利 于祖国统一的人,才能称为民族英雄。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确定呢?我认为,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应当用一 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既不能绝对地肯定,也不能绝对地否定,更不能带有狭隘的民族情绪片面地下 结论,而是应该指出其功过之大小,从而确定其是怎样的一个民族英雄。要热情颂扬他们的历史功绩,对个别 有污点的人物,要注意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比如,在讲述岳飞带领“岳家军”抗 金斗争的事迹时,有的学生提出:岳飞镇压过农民起义,不算民族英雄。应当指出,抗金斗争是岳飞一生中的 主要活动,他从军二十年,绝大部分岁月是在抗金前线度过的。还有的学生提出:宋当时已是腐朽的政权,当 遭到外族的进攻时,必然灭亡,这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岳飞抗金,阻碍了国家的统一,阻碍了历史的向前 发展,所以,也不能算民族英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要讲清,金军南下,是以屠杀、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 ,金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因此,岳飞抗金是正文的,带有反侵略战争 的性质,他的英勇斗争,阻遏了金军南下的进程,保卫了大江南北的各族人民,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虽然他有忠君思想,曾经镇压过农民起义,但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来看,他镇压农民起义的污点同他在抗 金斗争中所建立的功绩相比,显然是功大于过,他仍然不愧为我国古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188 评论

ling爱吃

十二岁入宫,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一直到六十七岁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她颠覆了一个盛世唐朝,颠覆了女子只能深闺绣花鸟的宿命,颠覆了冷眼相待女子的世俗。她是武则天,一个敢于用一个“曌”字,照亮整个盛唐的烈女子!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武则天就是一个典型的“终身阴谋论”的代表。从十二岁步入这深深宫墙的时候,她就是怀揣着极大的政治野心和权势抱负的。用一步一招的阴谋暗算,走到了今日被世人争相争议的地步。嗬,我说,这又何尝不是你们为男人的失败找的一个借口呢?如果不是唐太宗李世民卜卦后轻易放过这位武才人今后可能会变革李家天下的可能,而是把这种种的猜疑迁就到一个区区的李氏朝臣的身上,武则天还会有以后的成就么?如果不是长孙无忌这些朝中元老只为找一个在政权上能够被他们控制的傀儡,从而多方阻挠唐太宗立太子的意向,武则天会找到李治这块踏脚石么?如果不是唐高宗李治的懦弱无能,而君臣之间的剑拔弩张让他身边失去可以倾心的知己,他会不顾一切地把武则天推上皇后的宝座么?如果没有这三个前提,恐怕,武则天的一生也只能青灯古佛,了此残生了。是谁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失败的女人?我说,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也必定有一大群失败的男人。而武则天的成功绝不是仅仅取决于这些。她并不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弱女子,她是凤,是将要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凤凰!她造“祥瑞”,设铜匦,养酷吏……种种的一系列措施,为她拉拢了民心,震慑住了当时人心惶惶的局势,巩固了“武周”的天下,也彰显出她过人的政治才能。武则天遇事沉着冷静,机敏果断,懂得利用时机。同样也懂得知人善任,与宰相狄仁杰之间的君臣关系更是传为一段佳话。这也是为什么她能颠覆经历过“贞观之治”后的盛唐的原因了。而这一切,我并不认为是她从十二岁就开始步步为营的目标。再退一步说,一个十二岁的女童就算是抱有再大的政治野心,也不过是梦想着那张凤舞九天的皇后宝座。有些人是只敢想,而武则天是敢想又敢做罢了。这样也只能说,她是个有心机的女人。恐怕,连武则天都没料想到,她的一生会用五十五年的时间去完成一个做了十五年的“皇帝梦”。当武则天如愿拥有皇后的权势后,也因为李治的懦弱无能,她开始接手朝政。或许在那个时候,她才开始尝到权势的甜头,慢慢意识到,“皇后”并不是她真正的政治舞台,她真正的政治抱负是要凤凰盘旋于龙头之上!武则天是一个意外,是这个世俗没有意料到的意外,也是这样的世事造就出的意外。武则天的背后,也只是世俗给她戴上的权欲的枷锁。烟随风逝,名随史留。这些也只是自己的小小拙见。对于历史,我们都只是它的过客。有些真相被掩埋,有些假象被歪曲,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认知,或许还够不着历史的边边角角。但必须肯定的是,武则天的功过不只是一座无字碑就可以概括的。而一个“曌”字,照亮的也不只是“李唐”和“武周”的天空……

346 评论

鬼鬼Jacky

我不敢说历史是什么,我只能说历史像什么。 历史像一条满满的海滩,古人是海滩的缔造者,而我们是一个个悠闲地过客,我们在历史的海滩上散步,又想拾起点什么 于是我们知道了秦前的战乱纷飞、群雄争霸;汉朝的文景之治、丝绸之路;盛唐的公主出嫁,歌舞升平;宋末的骨肉分离,词人思瘦;还有大元并不属于我们的莫斯科,我们的祖宗通过郑和下西洋将恩泽遍洒蓝色星球,我们还看到了史上最贵的一把火怎样烧掉天朝上国的尊严,烧毁半个中国的骄傲,烧痛我们后辈人的心,月光下破碎的斑驳是那些琉璃的泪吗? 我们就在这条海滩上一步一步的前行,拾起古人留给我们的记忆,岳飞、秦桧同样应该被记住,就像石头钻石同样硌脚。 人累了,天黑了,海滩却同样在那里,我不敢说明天也不敢信明天,但愿明天的海滩有更多下陷的足迹。 历史是一首唱不完的歌,大自然来作词,人类来谱曲,农民和领袖同样唱得出转音,只不过秦始皇转的大一点,陈胜转的小一点,五线谱写满了前辈们足够的功底,让他们一直从离骚唱到东方红,有花美的霓裳羽衣曲,也有悲凉的骊山怀古,还有黄河大合唱和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每一个词都是历史的赐予,每一个音符都是感人的触摸,在音乐的灵魂里我读出了历史的发展壮大,80后华人的历史不止只唱到R&B,中国人的历史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我不敢说明天也不敢信明天,但愿明天的歌谣可以让更多的人传唱。 历史不是谁写给谁看得而是谁来书写的,古人写下了万里长城,近现代人写下了万里长征,我们应该写下更多可以万年来辉煌,历史是伟大的。

197 评论

芳宝女郎

生活中的历史一、食物中的历史中国本土自己培育和驯化的植物。土系列:五谷等。两汉两晋时中国和西域往来,以及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带来。胡系列: 胡椒、胡麻、胡瓜(黄瓜)、胡桃(核桃)、胡豆(蚕豆)、胡葱(大葱)、胡蒜(大蒜)、胡萝卜、胡荽(香菜)。南宋至元明史由番舶(外国船只)带入。番系列:番茄、番薯、番椒(海椒、辣椒)、番木瓜。清代至近代由于中西交往而进入中国。洋系列:洋葱、洋姜、洋白菜(卷心菜)。食物虽然普通平常,但历史却不普通。从这些食物名称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贸易的对象和交往的重点。也可以设置几道有价值的问题。 二、白话中的历史不三不四:说到底就是不按规矩来,最初指女人。古有三从四德(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不按规矩出牌,自然不入人眼。人五人六:陕西话中指个人风光得意,多用来说男人。每个人都有五脏六腑(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是胆大小肠胃膀胱三焦)。古有五德:仁、义、礼、智、信,也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都通了,这些都会了,自然也就人五人六了。杂七杂八:指事物的混乱。七和八都指向中文中最核心的东西。古人称,胎儿在子宫中七天一变。人死七祭,七七四十九天才能了断阳间路到达奈何桥。西方也是讲上帝创造世界历时七天。八也是重要,有易经八卦、生辰八字。如果七和八都杂乱了,自然也就非常混乱了。

152 评论

毛毛爱囡囡

“千里淮河穿城过,华夏故里英雄多”,这是当代着名词人闫肃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着名的帝王之乡、歌舞之乡、军事重镇、科教名城—安徽蚌埠市的由衷赞美。找寻历史留下的印记,触摸时代跳动的脉搏,而作为一个蚌埠人我就来写写我的家乡。抱璞岩在我们蚌埠的怀远县有一个抱璞岩相信大家都知道,抱璞岩之所以成为闻名四方的胜地,是与卞和献玉的故事分不开的。据说在春秋年间,楚国人卞和在这座山得到一块璞玉,并把它献给了厉王。厉王使玉工辨识,说是石头。卞和犯期君之罪被刖了左足。到了武王即位的时候,卞和再次向武王献玉,可工匠任说这是石头,于是又被刖了右足。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整天抱着这块璞玉在荆山之下嚎啕大哭。文王派人来问,他哭诉道:“我哭的不是因为我失去双足,而是正直之士被诬陷成,一块宝玉被说成石头。”文王派人剖开这块璞玉后,果然得到了天下无双的良玉。这块玉,就是有名的“和氏璧”《中国名胜词典》有记载:安徽怀远县荆山有抱璞岩,传为卞和抱璞泣血之所。岩上有卞和洞,天然形成,幽深宽广,可容数十人;岩壁有摩崖书刻“青螺石帐”四字;洞上有坑,曰“采玉”,坑内有玉石层迭,晶莹闪亮,恍若白云攒集,俗称:“白云堆。”洞左有溪,碧流淙淙,名曰“濯玉涧”,传为卞和濯璞于此,故名;右有阁,曰“青山”,又名“梓潼”,其内旧有唐人胡曾《荆山诗碑》,上刻其诗云:“抱璞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空山日落猿声啼,疑是荆人哭未休。”《凤阳府志》有:“今两崖间凿痕犹存”的说法。卞和洞的绮丽,唐宋以来,已名播江淮。沿卞和洞循石而上,有一采玉坑,俗称白玉堆,卞和得玉于此,虽系传说,但也不无因由。石榴蚌埠怀远石榴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异,久负盛名。据传为涂山禹王宫道长李慎羽于唐代武后天授三年从长安引入,到了清代则见诸正史。怀远县志中记载“榴,邑中以此果为最,曹州贡榴所不及也。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可见怀远石榴在数百年前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自唐代起就有栽植了。清人李汝珍在《镜花缘》中说:“武则天命即将石榴二百株,传谕兵部,解交武八爷查收。此花后来送至东海郡,附近流传,莫不保护。”李翁所言虽有神话色彩,但自汉代至唐代,石榴在我国已有八百余年的栽培历史,从长安传到淮河流域的可能性是无疑的。怀远石榴见诸文字记载的,从现有资料看,可追溯到明代。明嘉靖年间,上蔡人张惟恕,时任巡按御史,游怀远时有《九日登山》诗:泉水细润玻璃碧,榴子新披玛瑙红。落日半山弦管发,百年此会信难逢。九日即重阳节,正是怀远石榴硕果缀枝,披红挂彩的时候,诗人观清泉,品览红榴,遥想大禹群会诸侯于涂山的雄姿与盛况,其诗情画意油然而生。石榴在古书上又有若榴、丹榴、天浆及金罂等名称。考其名由,其说不一。《齐民要术》中载:“凡植榴者,须安僵石枯骨于根下,即花实繁茂。则安石之名义或取此。”医学家、植物学家李时珍则认为:“榴者,瘤也。丹实垂垂如赘瘤也。”这或许是榴、石榴、安石榴等名称的由来吧。石榴在我国分布极广,遍及各省区。而重点产区多在黄河以南,就其着名者,除怀远石榴外,还有临潼、枣庄、会理、巧家、叶城等地。石榴作为水果与花卉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被称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引得不少文人墨客大费篇章。诗仙李白有《咏石榴》: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宋朝的朱熹有《题石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怀远石榴嫩枝幼叶紫红如染,花瓣、花萼鲜红如火,哗哗荧荧,给人以热烈豪放之感。花姿丰满,雍容华贵,有贵妃美。榴花美则美也,可观,可赏,不可轻狂狎戏,因为她身着针刺,以防轻薄狂徒。其品格又高于流水桃花。古代文人,看到水流花谢春归去不堪惆怅。而“春花落尽石榴开”,石榴有力挽春色在人间之意,使那些惜春、叹春、伤春的诗人们得到心灵上的安慰。怀远的石榴不仅花美,果也奇。果近圆球形,花萼宿存,色橙红、黄白浑染,布着红晕,并有青翠光泽,如玉琢脂凝。形似醉翁谪仙的酒坛,又像典雅富丽的花瓶。籽粒晶莹剔透,圆润欲流。食之清凉甘美,风味醇厚,不仅可以饱口福,也给人以美的享受。中秋佳节,合家团圆,对明月品石榴,真是美不可言。中国的女皇帝武天则封石榴为“多子丽人”也不为过。老大桥“万丈高楼平地起”,而这座被人称“火车拉来的城市”,最负盛名,也最早进入我的视线、并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相对于后来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种类繁多、功能迥异的桥梁,人们还是情有独钟地称它老大桥的蚌埠淮河铁路桥。这座大桥1909年12月动工兴建,9孔的桥梁,62.8米的跨度,586.23米的全长,使它成为津浦线上仅次于济南铁路桥的第二大桥。而这座大桥也经历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让它至今任被我们蚌埠人所瞻仰:它1911年5月15落成。1938年初,蚌埠就被日军侵犯,而这时中国军队第一六七师薛蔚英部和广西军廖磊部为了防止日军北犯,在1月31日炸毁了淮河大铁桥。日本占领蚌埠后,因为战争急需,开始了达八个月的修复工作。但是修复的很仓促,留下了隐患。直到1949年淮海战役结束,国民的党败局已定的时候,为了阻止解放军南下、争取喘息的时间,所以由国防部参谋总长顾祝同指令第四厅派半个排的爆破兵,从南京运炸药到蚌埠,在李延年部第九十六军的配合下,在1月16日将淮河铁桥炸毁。但20号蚌埠还是解放了,为了迅速恢复津浦路,加速解放进程,铁道部和铁道兵团的负责人与苏联的专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作出了在原桥的西面先建一个半永久性的木便桥,后来才建了正桥。木便桥5月1日开始动工,7月1日就落成开始使用了。但是为了建设这座大桥王吉珍等6人献出了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正桥是1949年11月16日开始动工的,1950年7月4日完成。修复中,由于施工艰难,加上国民党飞机的平凡骚扰,筑桥的人员王焕伦、宋恒泰等人先后为之而捐躯。7月11日,举行了大桥落成典礼,铁道部长滕代远同志出席了典礼。1957年之后,铁路部门又对大桥进行过10几回的改造和加固,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血雨搏激流,铁桥的荣辱沉浮、兴衰变迁,不仅是这个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更是中国近现代的见证和记录!到了2000年后,为减轻老大桥的压力和适应铁路提速的要求,在老大桥的东侧,铁路又新建了一座铁路桥,形成了两翼齐飞、交相辉映的格局。当和谐号列车风驰电掣般地驶过这座大桥、驶过这座有着拥政爱民、驶过这座被周总理亲切地誉为“珍珠城”、“东方芭蕾”的城市的时候,万人空巷、万众瞩目,百姓奔走相告、笑逐颜开。为了适应新形势,时速200-300公里的京沪高铁、京福高铁穿越蚌埠,铁路人未雨绸缪、高瞻远瞩,新的高速铁路专用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今年将雄姿绽放,一个崭新的铁路货运、客运分离、加速发展的新格局和新画卷将我们走来。无独有偶的是,设计新颖、造型别致的淮河公路桥的运行也突飞猛进、一路高歌!现在当再次我举首瞻望着这座饱经沧桑的老大桥,那些为它献出宝贵生命的钢铁般的战士在暴风骤雨中建设这座老大桥时一个个小小的身影遍在我的脑海中回荡……孙家圩子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是邓小平以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所绘制的宏伟蓝图得以实现的结果。蚌埠孙家圩子就是邓小平手中的“一支笔”刻划在我们心中的记忆。座落在蚌埠市蚌山区燕山乡孙家圩子村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在中国军事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省、市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在1949年3月22日到4月4日的时间里,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和谭震林等很多领导,率领渡江战役总前委、中共中央华东局、三野司令部和华东军区等机关就驻扎在孙家圩子村,因此孙家圩子也就成为了渡江战役的政治决策中心和军事指挥中心。在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小村落里,总前委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渡江作战的方案,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组织拟定了渡江作战纲领性文件《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并确定了华东军区海军部队领导人选。作为渡江战役乃至全国解放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继三大战役胜利后,乘胜追击国民党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场重要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独裁统治的寿终正寝,在夺取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的奋斗历程中,渡江战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孙家圩子村的光辉一页在中国军事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沉睡多年的孙家圩子一下子变成红色旅游的热点。孙家圩子开发建设的重要价值,在于贯通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轨迹,起到了红色旅游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在2001年5月的一天张震副主席对渡江战役总前委驻地旧址进行过视察,并对修复总前委驻地旧址寄予了很大期望和很高要求。今天孙家圩子渡江战役旧址已成为了皖北地区知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我们生活在历史里!历史牵缠着我们的一切,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历史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

231 评论

相关问答

  • 历史论文怎么写3000字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

    孤山幽灵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历史论文3000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近现代发展史,是一卷被鲜血浸满鲜血又惨遭蹂躏的长卷。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中国近代史的3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近代史的300

    麦兜的秒杀季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历史与生活主题论文

    哈,你是我们学校的呀!

    另一种追逐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生活中逻辑学论文3000字

    逻辑学的意义小论文如下: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学习逻辑学有助于人们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获取新的知识,学习逻辑学有助于人们准确的表达思想,严

    诗酒趁年少r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生活中的历史论文3000字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们祖国这一大家庭的成员,而且有些民族的 历史非常悠久,例如,西北的羌族,南方的苗族等,在汉族形成的同时就出

    双子座的小蛇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