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42

新津东方
首页 > 期刊论文 > 幻觉记忆研究进展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亲爱的猪小呢

已采纳

您有过第一次去一家商店,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吗?或者您正与朋友谈得起劲,突然感觉到自己以前也有过完全相同的谈话,虽然您明知没有。如果您发现自己曾经有过这些情况中的一种,那么您就经历过幻觉记忆。我们当中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人承认在生活中至少经历过一次这种感觉。视觉、声音、味道,甚至有些东西的气味都让我们认为我们以前曾经经历过,虽然我们知道不可能有过。

Deja vu(幻觉记忆)是个法语词,字面意思是“已经见过”,它有几个变体,包括deja vecu(已经经历)、deja senti(已经想过)和deja visite(已经拜访)。法国科学家艾米莉·波拉克是首先研究这一奇怪现象的人之一,他在1876年命名了这个学科。

经常有人说经历了幻觉记忆,但那都不是真正的幻觉记忆。研究人员有他们自己的定义,但幻觉记忆通常被描述为一种感觉,即明知道自己以前没有看到或经历过某个事物,但总感觉已经看过或经历过。术语幻觉记忆最常见的误用好像是与预感有关,即某人感觉即将发生什么,并且事实上的确也发生了。它们之间非常重要的一点区别就是幻觉记忆是在事件过程中体验的,而不是之前。预感(如果它们是真实的)表示将来会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已经经历的事情。 因疾病或吸食毒品带来的幻觉有时会使人增强意识,并且会与幻觉记忆混淆。精神分裂症带来的错误记忆可能也会与幻觉记忆混淆。与真正的幻觉记忆(通常只持续10到30秒)不同,这些错误的记忆或幻觉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定义幻觉记忆的类型非常困难。已经研究过幻觉记忆的人都应用了他们自己的类别和区别——每种通常都依赖一个有关幻觉记忆幻觉记忆诱因的特定理论。阿兰·布朗(南方卫理公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和《幻觉记忆体验:认知心理学杂记》的作者)将幻觉记忆分为三个类别。他相信诱发幻觉记忆的原因有三个,即生物功能障碍(例如:癫痫症、隐式熟悉和分离感知)。1983年,西雅图Pacific Neuropsychiatric Institute的主任Vernon Neppe博士建议将幻觉记忆分为四个子类别,包括癫痫、主观异常、精神分裂症和联想。

我们可以将幻觉记忆体验分成两个类别:

联想幻觉记忆

实际上,正常的健康人能够体验到的最常见的幻觉记忆类型是联想幻觉记忆。看到、听到、闻到或体验到的东西会激发您的感觉,使您将其与以前看过、听过、闻过或体验过的东西关联起来。很多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类型的幻觉记忆是基于记忆的体验,并假设是大脑的记忆中心造成的。

生物幻觉记忆

患有颞叶癫痫的人群中幻觉记忆的出现频率也很高。在发作之前,他们通常有一种很强的幻觉记忆的感觉。这为研究人员研究幻觉记忆提供了稍微更可靠的方式,并且他们已经能够识别在大脑中生成这些幻觉记忆信号类型的区域。但是,有些研究人员说这种幻觉记忆类型与典型的幻觉记忆完全不同。有这种体验的人可能会真地相信他们以前已经经历了完全相同的情境,而不是获得稍纵即逝的感觉。幻觉记忆发生时在主要的精神错乱上也有一些预兆,包括焦虑、压抑、分离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

220 评论

traveler0723

近些年来,有学者对传统记忆理论提出了挑战。愈来愈多的研究者提出,不应把记忆看作单一的实体,而应把它看作是由不同的结构、系统或类型所组成,它们之间具有性质不同的功能。他们提出了多重记忆结构这一术语。记忆的多重结构意味着记忆的不同类别或组合,它是指功能相互独立的过程所引发的性质不同的记忆效果。近十年来,愈来愈多的证据揭示,在有意识的外显记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即内隐记忆。这种记忆的特点是人们并不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它只是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上表现出来。有关内隐记忆的研究已成为当今认知心理学的中心课题。二十世纪末,是记忆理论内隐记忆研究的集中爆发时期。在这个研究黄金时期,内隐记忆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有增无减。例如1997年1至6期的《实验心理学杂志:学习,记忆和认知》上涉及内隐记忆研究的论文就达半数,而《心理学研究》杂志则更是把1995年第3期和第4期合订本辟为内隐记忆专辑。内隐记忆是指人们不能够回忆其本身却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的经验进行有意识或外显的回忆的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信息的无意识提取(graf和schacter,1985)。艾宾浩斯对记忆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遗忘曲线”广为人知。他曾将记忆分成三大类,其中第三类就是内隐性质的记忆。这类记忆“会在当前的思想和行为上有所反映,但此过程无意识参与的痕迹”。他还指出这类记忆不能用“内省”的方式探测。正因为探测手段的限制,在艾宾浩斯之后的漫长岁月中,内隐记忆研究处于中断状态。直至六七十年代因为健忘症研究使内隐记忆再次浮出海面,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科研工作的进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方法的创新。迄今为止,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1991年以前主要是采用任务分离范式;1991年开始采用分离程序研究内隐记忆;最近,内隐记忆的研究开始进入建模阶段。

84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记忆脑研究的论文

    记忆,这个曾经被披上神秘色彩的心理现象,吸引了多少古今中外的专家和学者,也引起了几乎全人类的关注。记忆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学习,同时又都是一种记忆。下文是我为大

    超级好奇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糖尿病代谢记忆研究进展论文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者几乎成为了中国患者的主流。而糖尿病的危害也在日趋严重,它可能会导致以酮

    洋葱没有心77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浅谈幼儿记忆发展的研究论文

    又叫分布式重视头尾。这是把不同性质的识记材料按时间分配、交替进行记忆的方法。长时间单纯识记一门学科知识的效果不好,因为具有相同性质的材料对的刺激过于单调,时间一

    六月她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一年级小学生记忆发展研究论文

    3.简述小学生记忆的特点。(1)由无意识记占优势,到有意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2)由机械识记占优势,到意义识记逐渐占有重要地位;(3)具体形象记忆仍占主导地位

    改变心态1234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幼儿记忆发展文献举例论文

    人类记忆的发展在每一个阶段是不一样的,那你知道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是怎样的吗?下面我就来为大家推荐的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欢迎参阅!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肖肖肖肖肖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