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30

谁可知心029
首页 > 期刊论文 > 有关中草药的论文文献书籍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异次元2015

已采纳

经典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劝君别学《本草纲目》,不能算药典,顶多是百科全书。)、《难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入门可先看《医学入门》、《陈修园医学全书》,其他书籍可参考陈修园的《医学三字经-医学源流第一》的评论自己决断。

354 评论

7爷爱美食

《针灸甲乙经》类集《素问》、《灵枢》之论,总结出诸疾之病因、病机、治则、复采《明堂》腧穴、针法、灸法、乃贯通三部中医经典之理论与实践于一书,分12卷,成为最早的,最权威的针灸学经典著作,故全名为《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该书不仅是《素问》、《灵枢》的最早传本,还是《黄帝明堂经》的惟一完整传本,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我说的这些中医书籍以及下面推荐的中医书籍目录你可以图中右下处找到,都是PDF格式电子版的中医书籍

《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清末民国初中西医汇通代表医家张锡纯所著。影响颇大。其于临床的主要贡献,是在中西医汇通思想基础上充分发挥生石膏治疗热病的功效,创“升陷汤”治大气下陷。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是上古,先秦,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难经》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学习中医学、掌握传统理论真谛的必读之书。它成书于西汉末年。全书以问答释疑的形式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药性赋》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尤其是对药性概括精辟,一经铭记在心,受用终生,颇受历代读者喜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

《金匮要略》撰于3世纪初。为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

《肘后备急方》,东晋著名医家葛洪撰,是我国现存较早、实用价值较高的一部方书。全书共八卷,所论疾病包括急性传染病、各脏器急慢性疾患以及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眼科等病证。

《备急千金要方》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代表性著作,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医家奉为研习医学的必读书。

《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这些中医书籍注意看图片中,那里都有这些书籍的电子版

时间充足的话下面这些中医经典书籍也可以看看

中医书籍目录:

中医歌诀白话解系列中医精华丛书(全九卷)(高清版)中医经典临证发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中医经典注评丛书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全七册)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药精华读本(共六册)中医证候学(上、中、下册)中医证候学(上、中、下)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中医金方系列(共6卷)(高清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共三十八册)中医验案点评与误案分析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全2册)中华传世医典(全12册)中华养生百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中华医书集成中华医学百科大辞海中华国粹书系丛书(全10卷)中华本草.完美修改版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文汇出版社1989 胡熙明主编)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全4册)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系列(全6册)中国医学大成丛书(全套10卷)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中国医学大成(简体横排版)中国医学大成(繁体竖排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全七卷)(扫描版)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全4卷)(扫描版)中国医著系列丛书(全6册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中国古今医案类编(全十五部)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全套六集)北京出版社1990版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全六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版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33册)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112册)中国药典(2010版)(全3部)中国药学大辞典(陈存仁)中国藏药(全3卷)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组系列图书中草药现代研究(全三卷)中药成方制剂(全20册)中药类书籍中西医结合专科病诊疗大系丛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临床经典中医读本(共三十八册)临床辨病专方治疗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二续名医类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云南天然药物图鉴(全5卷)传统中医药精华读本(共六册)伤寒类书籍伤寒论注十人书丛书(全10册)住院医师手册(合集,共12本)保健美容按摩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傅山医学临证运用丛书(全3册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童心理学手册(全四卷)全国名老中医医案医话医论精选(共二十二册)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22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22册)(扫描版)全民献方献药运动验方内经类书籍医学人生丛书:走近中医大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医学入门(上、下)医学图谱、图解(一)(共十册)医学图谱、图解(二)(共十册)医学衷中参西录丛书医家金鉴医方类聚(全十一册)医方精要系列丛书(全10册)(高清版)医林荟萃(浙江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医经六书(全3册)千家妙方(上、下册)(扫描版)历代本草精华丛书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全二十二部三十册)名中医医案医论(共15册)名医临证金鉴(全二十二部三十册)名医名方录(全4册)名医类案(正续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名医遗珍系列丛书(全四册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名家临证医著重刊名家临证医著重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名家献秘:老中医养生药膳(广东旅游出版社)名师与高徒(共四卷)(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名师经方讲录(全2辑)名老中医之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名老中医方药心得丛书(共5册)吕志杰著作(河北中医学院)吴中医集(全4集)吴熙妇科溯洄(全三集)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四季养生药膳(三采文化)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丛书(全12册)国医大师学术经验研读录(全2辑)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共七册)国医英才系列丛书(全3卷)圣济总录(上、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版)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黄帝内经灵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224 评论

冰雨茗香

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其他的如:吴鞠通的温病条变,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张景岳的类经,李东垣的脾胃论,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巢元方的诸病源侯论,吴谦的医宗金鉴......!!多看点中医书籍吧,多了解一点中医吧,那样你会发现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充满智慧,多么的伟大!

313 评论

leemary6401

如果要很全的话中华本草或中药大辞典一般的话就是那种常用中药书籍(附有彩图),每本在几十元左右大型书城有售。

344 评论

燕园小西

第一本肯定是《神农本草经》 然后《本草经集注》 《唐本草》(《新修本草》) 《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现存最出名的就这六本 还有《开宝本草》 《日华子本草》 《嘉佑本草》是佚书但在别的书里还能找到这些书里的内容 《雷公炮炙论》也很出名但主要讲中药炮制 其他还有《本草衍义》《汤液本草》 《蜀本草》 《滇南本草》 然后民国时候有《中国药学大辞典》 新中国有《中华本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 要是楼主想把方书也算上那《伤寒论》《金贵要略》《千金方》《瘟病条辨》等也应该算上《医方集解》等这样解释药方的也很经典非要弄十本,应该就《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新修本草》) 《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雷公炮炙论》《伤寒论》《金贵要略》《瘟病条辨》《千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61 评论

方吉咕咕咕

张景明讲透中药(上)(高清视频)百度网盘

链接: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149 评论

相关问答

  • 新课改有关的期刊论文或书籍

    新课程研究是省级期刊级别的刊物。 新课程研究期刊级别为省级期刊,出刊周期为旬刊,期刊创办于2004年。新课程研究是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天使禁猎区0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论文文献中书籍编码

    1.中图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馆藏分类体系,作者可在单位图书馆向管理人员借来这本书查询,或者通过互联网输入以下网址(http://www.

    天骄建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中草药和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草药2、中国中药杂志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4、中国针灸5、中成药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7、中药材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中药药理与临床10、中华中医药杂志

    Q471468543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有关书籍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根据你选择书本的性质来选择格式。 参考文献中书籍写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如:[1]

    小小亦儿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研究论文的书籍

    递进式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论述方式,它通过逐步深入地探讨问题,从而使文章更加严密、有条理。因此,递进式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学术研究和写作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

    jiangdan110132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