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7

吴晗晓美眉
首页 > 期刊论文 > 地理小论文范文水土流失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jloveyuliqin

已采纳

起因:近几年来,全球水土流失的问题很严重,已经威胁到我们人类的生存了。一次自然课后,我们班成立了环保小组,对水土流失进行了调查和探究。查找结果:主要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而且多暴雨。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 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还有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 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使江河边的泥土都流进了江河里,是河床上升,使 洪水泛滥成灾,而且土地裸露,造成了沙尘暴,淹没了土地,使原来的绿洲都沙漠化了。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楼等,破坏了植物,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防治:应该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应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只有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 持续治理,才能奏效。还要多植树,使土地不容易水土流失。不能让人乱砍伐树木。不合适的地方你改一下,在添点

209 评论

辉煌人生

试论地理美 当我们徜佯在地理大观园的时候,无不为其美丽所折服! 一、人地关系的和谐美 地理把人地相关性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为我们揭示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平等、共生、共存,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关系。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通过对地理人地相关性的学习,使我们能够理解到人与自然间的正确关系,理解尊重自然,才能和谐共处的理念,从而体味出一种和谐美。 二、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多样美 地理以区域环境为研究对象,具有广阔的空间性,上及天,下达地,蓝天、白云、大海、森林、草原、日月星辰、花鸟鱼虫、沙漠、冰川、城市、乡村……山水之间,阴阳相配, 冥冥之中刚柔相济。宇宙的神秘与诡谲,万物的多样与和谐。面对一幅幅绚丽的世界图景,无不为大自然的和谐美丽而震憾!“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灵性出万象,风骨自高洁”,穷极于山水间,尽享世界的和谐与美丽。 三、地理伦理道德美 古人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就含有启蒙的人地关系的合理内涵,而儒家主张“礼乐合一”、“美善相乐”又把“仁”当作审美理想的核心,强调人类社会中人与人间的和谐,含有更多的人伦成分和浓厚的封建、政治色彩,因而缺乏对环境、对生命的广泛关注。道家主张“游于自然之道”、“返朴归真”、“清静无为”,试图在人与自然间建立起混沌的和谐。因其处世消极最终被排斥到主流社会之外。 地理学则要求我们在处理好社会关系的同时,还应处理好人与自然的一系列关系,对自然讲伦理道德,特别是要处理好人与其他生命的关系。因而,在一定的层面上也包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和生命理性。强调在人与人、人与其他生命之间建立起平等、公平的秩序,因而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美。有人预言:生态文化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文化,一场群众性的环保运动正在世界各地兴起。 四、地理智慧美 地理智慧主要指: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和人类自身生存的智慧。学习地理,重要的是可以给人们装上一个“地理头脑”,教会人们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来看待世界,更科学地选择、安排生活和生产,指导人类理性地生产和消费。在对物质资源的消费方面,呼吁人类改变旧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放弃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 地理智慧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地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尽量减少对废物的排放,以保持人地复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良好状态。在人的自身生产方面,主张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协调。传统发展模式是以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为特征的,常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资源对立起来。地理对人地复合系统开放性和战略性的研究,为我们建立了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等,从而树立一种观察、处理当代事物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教给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智慧和生存的智慧。 五、地理人文精神美 地理“把地球作为人的世界来研究”(J.O.M.克罗克《地理学的范畴》),主张给人以及其他生命更多的人文关照。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重点在情感和价值观。地理能赋予我们更高的人文精神。在价值观方面地理能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人口观、种族观、环境观和资源观。在情感方面,通过地理国情教育能增强我们的国家意识,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利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去解释空间效应,展现全球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结构和特征,展现与之相关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在此差异基础上形成不同的文化景观。在欣赏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时,帮助我们形成对他人他物和异质性、多样性的宽容心。地理能强化我们的全球意识,教会我们用全球视野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现实,并将本国、本地区、本乡、本土置于国际大背景下加以思考和分析,从而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和合作、关心和交往。理解并增进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及其他文化间的交往交流,用以培养和平共处并具有世界大家庭、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文明为一体的人。 地理教育目的的重点是实现“从能力到责任感的转变”。强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重视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也重视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感。地理使我们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 六、地理规律美 地理的规律可分为地理事物分布规律、地理事物的演变规律等。地理的规律美表现为秩序美、节奏美、数学美等。想象是分析,也是综合(波德莱尔:《想像力》)。分析和综合是地理重要的思维方法。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朱光潜:《美感与联想》)。地理规律的认识,离不开高度的想象,在想象中体味到地理的规律美。面对精美的地图,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同时,张开自由想像力的翅膀,与之展开极富情趣的对话。跨越时空,纵横驰骋,于是一个富有色彩、声音、轮廓、香气和生命的世界便活跃于眼前。 在认识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运动规律时,使人联想到一张巨大的光盘,它们同向、共面、近圆,仿佛在演奏着一曲壮美的宇宙乐章。在认识非洲气候分布规律时,我们联想到了对称。在认识城市中心学说时,不禁使人联想到蜂房构造。在学习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环时,会使人想到水中的涟漪。在认识海水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时,使我们联想到如“M”形的山峰。高度的想象,总是与热情同在。“一个冷淡、浅薄的、尖刻的人是不常具有坚强雄厚的想像力的”(郁达夫:《想象的功用》)。 学习地理需要热情,在热情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在不断地创造、联想、解释中,在对地理事物的分析、比较、归纳、演绎中,必将感受到地理规律美的无穷魅力。通过对地理规律美的认识,能赋予我们更多理性,使我们从中不断向自然界学习、模仿和借鉴,以此创造美的环境、美的生活。从一个小的盆景,一座假山,一座山水城市,大到建设一个宽敞、富裕、干净、安全的地球,都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学习和模仿。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在庭院经济的发展、小流域的治理、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小城镇和工业小区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决策,而地理在各种决策中会提供广泛的人文咨询、人文设计和人文论证。并用美的地理规律去创造和谐而美丽的世界。 七、地理科学知识体系的球状结构美 褚大健先生对复杂的科学知识体系进行梳理,独具慧眼,发现了科学知识体系具有的球状结构。认为: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向内,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与此相似,科学知识从内到外,由知识内核、知识幔层和知识外壳组成。知识外壳由事实性知识组成,重点说明“是什么”。知识幔层由定律性知识组成,侧重说明“怎么样”,知识内核由原理性知识组成,侧重说明“为什么”。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也是如此,对地理科学知识体系的探讨,我们会感到地理科学知识体系的球状结构美。 席勒说过:“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惟一的途径是先使人成为审美的人”。地理的审美能赋予我们对地理更多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地理审美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并用地理美去创造和谐而美丽的世界。

283 评论

sw634365102

从全国来看,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仅为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l/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全国660多个城市,有420多个城市缺水。我市目前也存在缺水问题。进人八十年代,市政府对松华坝水库进行大规模的改进工程,增大了库容,其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特别是1988年开始,松华坝水库流域内加大了植树造林力度,迄至目前已完成8万亩人工造林,24万亩退耕还林,形成了100万株的经济果木林,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6%,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洪水的发生,使水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日供水量达到45万立方米,占我市日总供水量75%以上。近四年来又进行大规模的清淤工程和排污措施,使水质进一步改善。国家水利部水环境评价研究中心传出信息,2000年5月21日至31日,全国19个重点城市的33个主要供水水源地大部分为1级和2级,其中昆明松华坝水库和北京的密云水库等7个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地同列为1级水质。市政府考虑到我市近年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迫切要求以及结合21世纪初期的发展前景及时提出了由昆明市北部的掌鸠河流域向市区的引水供水工程,设计日供水能力为60万立方米,并计划在五年内全部完成,可在一定时期内解决我市的用水问题。考虑到我市今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景,同时也考虑到出现干旱气候条件及地质灾害等不利因素可能发生的客观影响,使我市供水能在不利条件下仍然可以提供基本的保证,特提出以下几点初步的建议,供领导及有关部门参考。1、必须大力作好水库流域内的现有树林的保护以及退耕还林的工作。关于这方面的工作松华坝水库已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由于森林覆盖率不断地提高,不仅减少了水土流失,减缓了水库的淤积速度,同时使降雨时的地表迳流得到更多的涵养,使水库的产水量得到提高。松华坝水库以往一些年份到枯水期的11~12月份上流便无来水,现在由于森林覆盖率提高,枯水期基本上不会断流,枯水期平均日产水量达到2万立方米以上。如果流域内的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水库的集水量还可进一步增加,水质也会进一步改善。根据松华坝水库流域的治理经验,掌鸠河引水工程的多年调节水库流域内的治理工程现在就应加大力度进行。由政府组织流域内的居民出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进行现有森林保护,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经济果木林,使森林覆盖率能得到较快地持续提高,使水库的集水量每年有所增加,水质有所改善。流域内的居民由政府组织发展沼气、太阳能以及采用燃煤等措施,尽量取代常规的烧木材树枝获取能源的老办法。在流域内的农田旱地农作物,尽可能少用农药和化肥,在雨季尽量使进入水库的水少受污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作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果林,使库区居民能增加收益,水库流域区内居民粮食不足部分由国家组织供应。使流域内的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水库产水量也相应提高。为昆明市区提供更多的优质用水,其社会效益是巨大的。2、在昆明市区内应严格控制抽取地下水。除少量开采深部基岩的热水井外,其余抽取浅层地下水的水井应一律停止开采。因为浅层地下水开采较多,会使土层中的地下水面不断下降,形成大范围的漏斗,使城区地面植被受到影响,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使翠湖在枯季干枯。后来政府下令在翠湖周围附近的水井一律停止抽水,翠湖水位逐步得到恢复,还翠湖原来的面貌,这也是建设园林城市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此外,一旦遇到特别干旱年份或者发生严重的地震或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水库产水量大幅度降低,或因输水线路受到破坏,造成某个时期内我市供水量不足或中断,则可大量抽取地下水应急于解决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3、应大力研究和实施节约用水的措施。水资源是有限的,开源也是有一定限量的,但节约用水的潜力是很大的,对于这个问题也应得到应有的重视。首先要大力推行节水农业,我国农业传统的用水方法是很落后的,每生产一斤粮食几乎要用掉1立方米的水。所以我国农业用水量几乎占去总用量70%左右,生产单位粮食的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2.5倍。应将传统的漫灌方法改进为喷灌或滴灌,便可节省大量的用水,在这方面我省已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今后应大力推广。对于工业用水也应努力提高重复利用率。我国目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5%左右,工业用水的节约潜力很大。应加强研究和实施重复用水的力度。机关、学校及其他一些公共场所,由于管理不严,措施不力,用水浪费现象也很严重,必须加大管理力度,提出有效的措施,努力节约用水。城市居民用水也不能放任自流,应提出合理的用水额度,超量部分提高收费加以限制。关于以上诸多方面均有一个管理问题,各方面均应制定合理的用水定额,超过定额者应提高水费,应用经济杠杆来加大节约用水的力度。4、对滇池的水质进行治理是十分必要的,这方面政府已作了许多的工作,已支出十多亿元费用,今后还要继续投入进一步治理。滇池水治理好了,不仅是建设园林城市的必要条件,也是在特殊情况下,用水最可靠的保证。虽然目前我市的供水尚未达到十分严重的地步,但应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作到未雨绸缎,以免发生严重缺水时,措手不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必须作到有备无患,对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水源保障。

106 评论

时光穿梭地鱼

请爱护我们的青山绿水南阳市内乡县马山一初中班 张雨 指导老师:陈六群请爱护我们的青山绿水南阳市内乡县马山一初中班 张雨黄河以她博大的胸怀孕育了华夏文明。但在今天,载入历史的已不是黄河曾经的汹涌澎湃,而是黄河每立方的年平均含沙量约35千克,高峰时达到570千克,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这仅仅只是世界环境恶化的一个例子,导致这种严重后果的原因,只有一个:人类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破坏生态环境。一、大自然:美景不再常有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青山是我们的根系,绿水是我们的血脉,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在大自然这个温馨无比的“母亲”怀中,日日吮吸着生命之源,时时享用着“母亲”赐予的甘露。然而,今天我们发现,我们的“母亲”不那么慷慨了,她甚至变得暴虐无常了:——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海平面正在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出现严重的“温室效应”,旱涝灾害增加。——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世界森林每年几乎减少1%。——淡水供应不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臭氧层的损耗将大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并将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二、环境:今朝面目全非伴随着新兴的科技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快速飞跃,环境一再被改变着。今天,我们的环境真的已是沧海桑田:——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仅中国从1949年到2005年,耕地减少近9000万公顷。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既破坏了土壤结构,又损害了生态环境。——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仅我国每年被水冲走的地表土达50亿吨,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更不用说亚玛孙、非洲……——水资源极度紧张。目前我国北方人口中有1∕3用水不足,干旱边远地区有2000万人饮水紧张,全年约有2000亿公顷农田受旱。干旱的非洲更是不堪入目。——城市大气污染非常严重。据资料显示,仅我国每年因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8亿元。世界酸雨面积还在不断扩大。…… ……三、地球:人类只有一个环境保护在今天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在《21世纪议程》中,环境保护被列在首位,明确规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我国从1970年起就开始着手于环境治理。1973年我国召开第一次环保会议,明确了环保方针。1979年又制订了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环境保护法》。现在,我国实行“关转并停”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三废”排放量有所减少,退耕还林还草正在进行,人们的环保意识正在提高。一些局部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今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指出发展经济必须“又好又快”的发展,这就要求发展经济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坚决制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只有一个,为了她,为了我们人类,你、我、他,我们大家都来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青山绿水!(指导老师:陈六群)

337 评论

相关问答

  • 水土流失文献论文

    起因:近几年来,全球水土流失的问题很严重,已经威胁到我们人类的生存了。一次自然课后,我们班成立了环保小组,对水土流失进行了调查和探究。查找结果:主要是因为我国大

    ysatispaco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地理小论文范文节约用水

    节能减排 你我同行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人类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赖以生存,同时也给他们带

    细舆媚砜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地理小论文范文水土流失

    起因:近几年来,全球水土流失的问题很严重,已经威胁到我们人类的生存了。一次自然课后,我们班成立了环保小组,对水土流失进行了调查和探究。查找结果:主要是因为我国大

    吴晗晓美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地理乡土小论文范文福建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看看下面的泉州乡土地理小论文。泉州乡土地理小论文经济总量连续9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经济中心。北承省会福州、莆田

    吃得圆圆的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水土流失的研究综述论文怎么写

    综述性论文写法如下: 一、标题 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设计(论文)选题的标题后加“文献综述”字样。 二、提要或前言 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作为整个文

    丝雨如薇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