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9

最爱银杏飘
首页 > 期刊论文 > 妊娠糖尿病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矮油没游

已采纳

这是要花钱的

247 评论

Nicole20041414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陈杰文

妊娠期糖尿病(GDM) 是指孕妇妊娠前血糖代谢水平正常而妊娠后首次出现糖耐量异常的疾病。

主要病因 是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使原有糖尿病加重或出现GDM。

该病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 若不及时有效控制会对母婴生命 健康 造成严重威胁。如直接造成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产褥感染等情况的发生,致使新生儿低血糖、窒息、巨大儿等不良后果,同时还可增加孕妇或子代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近年来,随着 社会 环境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GDM 患病人数不断增加,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

患者表现可有 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头晕、皮肤瘙痒、外阴瘙痒,反复假丝酵母菌感染、妊娠期发现胎儿过大、羊水过多等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眼部病变,出现视力下降。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为常用检查方法

目前我国采用葡萄糖75g的OGTT诊断糖尿病。诊断标准:禁食至少8小时。检查时,5分钟内口服含75g葡萄糖的液体300ml,分别测定孕妇服糖前及服糖后1、2小时的血糖水平。3项血糖值应分别低于、、,任何一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GDM。

饮食干预

不同的饮食模式对糖代谢的影响已经得到证实。孕前及孕期饮食模式的改变也能影响血糖水平。有学者对孕前肥胖者在孕期进行饮食指导,限定热量( 18 ~ 24 kcal /kg) ,调整三大营养物质供能比分别为糖类40%、蛋白质30%、脂肪30%,结果发现经过饮食指导肥胖者的GDM 发病率明显降低。

运动干预

运动不仅可以通过减重影响糖代谢,而且可以通过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葡萄糖转运改善胰岛素抵抗。研究数据分析提示,孕前或孕早期的高水平运动均能明显能降低GDM发病率。

药物及膳食补充剂干预

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

妊娠期糖尿病用于控制血糖的首选药物是胰岛素及某些胰岛素类似物,使用中效胰岛素与短效胰岛素结合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案,即是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如果不愿意采用4次注射的话,可在早餐前和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70/30,如午餐后血糖仍高者,可增加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70/30。

注意妊娠中、晚期孕妇对胰岛素的需求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通常32-36周达到高峰,36周之后开始下降,故应根据个体血糖监测结果,不断调整胰岛素用量。

二甲双胍

药物治疗首选是胰岛素,如果患者不愿接受或不能依从胰岛素治疗,则可选择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但由于二甲双胍可通过胎盘屏障,缺乏足够充足的安全证据,仅仅作为次选方案,不推荐作为妊娠糖尿病的一线用药。

对于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孕前及整个孕期使用二甲双胍则可以降低GDM发病率,这是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普遍伴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参与其病理生理过程。二甲双胍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研究发现,不论是孕前还是整个孕期使用二甲双胍,均可以降低GDM发病率,但不增加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对于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二甲双胍是个不错的选择。

维生素D

维生素D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糖代谢。维生素D不仅能与胰岛β 细胞上的受体和钙结合蛋白结合,刺激胰岛素受体表达,促进其分泌,还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胰岛素抵抗。研究显示,妊娠期补充维生素D可以预防GDM的发生。

一项研究表明,血清维生素D每升高1ng/mL,孕妇患妊娠糖尿病的概率减少%。因此,维生素D不仅对孕妇及胎儿的骨骼 健康 有作用,孕妇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糖尿病发生也有着密切关系,孕妇补充充足的维生素D可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

左甲状腺素

甲状腺激素可以影响糖代谢,即使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也能显著影响糖代谢。研究显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也会增加GDM发病率。研究证明对孕早期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女性随机予以推荐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结果发现GDM 患病率显著下降;另有证明,针对孕早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的孕妇予以左甲状腺素治疗,能降低GDM 的发病率。

肌醇

在膳食补充剂 方面,肌醇对GDM 的预防效果是研究热点。肌醇与葡萄糖的化学结构相似,两者可能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给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孕早期服用肌醇补充剂,结果发现孕早期补充肌醇的孕妇GDM 发病率显著降低。此外,其他研究也证明了,针对孕前超重/肥胖或孕早期空腹血糖升高的高危人群在孕期补充肌醇也能降低GDM 发病率。

总结

虽然孕期不同时间开始预防干预的效果不尽相同,但似乎越早开始干预效果越明显。理论上,孕前干预因为干预时间长、干预强度增加、手段多样在预防GDM 方面会更有优势。日常生活中饮食护理联合运动干预能明显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 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必要时,孕前或孕期一些药物的使用,如二甲双胍、维生素D、肌醇及左甲状腺素的补充,可能对特定GDM 高危人群有保护作用。因此,建议育龄期妇女最好计划妊娠,孕前最好能全面进行GDM 高危因素的评估,并及时做出干预以改善孕前的代谢状态确保在身体 健康 状态最佳时发生。

297 评论

abc123459876

各位亲爱的孕妈妈们,

到接收“干货”的时候了!

怀孕生产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从怀孕时起,孕妈妈就成了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为了生出一个 健康 聪明的小宝宝,家庭成员们出谋划策,变着法儿的补充营养。

但你知道吗? 当孕妈的营养摄入过多,而运动量不足,再加上体重增长过度,妊娠期糖尿病也会趁虚而入。

「糖尿病不就是慢性病,吃点药就没事了,小事情。」

很多人听到糖尿病的时候,肯定会这么想。

其实糖尿病本身不可怕, 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糖尿病可以导致视网膜、肾脏、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的损伤, 也是我国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脑血管意外和截肢的主要病因。

据2014年中国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指南统计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近20%。

当孕前合并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快 等情况时,孕妇容易发生 胰岛素抵抗和妊娠期糖尿病(GDM) 。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双方均有严重的危害,比如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母亲及新生儿远期糖尿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GDM属于妊娠期特发的糖尿病, PCOS、肥胖、高龄 是GDM发病的高危因素。发生GDM之后,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孕妈妈不仅孕期可能会出现 体重超重、羊水过多,胎儿超重、难产等,而且产后更容易出现糖尿病伴随终身。

更重要的是,如果孕妈妈血糖控制不好,会对宝宝的 健康 造成直接的危害,出生后可能会出现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等。

长大后更易患肥胖、糖尿病、慢性心血管疾病等。 所以,为了降低这些危害的风险,您需要要好好配合医生,控制好您的血糖。

不过虽然看着可怕,但实际上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可以避免这些后果:

在糖尿病前期积极控制血糖,避免发展成为糖尿病。

妊娠24~28周产检做 “糖耐量” 试验时,当 空腹血糖 5. 1mmol/ L;1h血糖 10. 0 mmol/ L;2h血糖 L ,任何一个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就可以 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 了。

人体就像一个大工厂,食物在我们体内转化成葡萄糖,提供能量给各个部门正常运转。而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就是负责这些糖的利用,使血糖达到一个平稳值。

妊娠中晚期分泌的一些生理性物质调皮捣乱,干扰胰岛素的工作,降低它的效能,这时候 孕妈妈们的血糖开始升高 。

孕妈妈们营养摄入过多,运动量不足,体重增长过度,妊娠期糖尿病也会趁虚而入。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妈妈及宝宝都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 妈,更易患上 妊娠期高血压 ,血糖控制不好的话还会使发生感染、羊水过多的概率增加,将来 患上Ⅱ型糖尿病的机会也会增加 。

血糖控制不好, 宝宝畸形率增加 ,发生巨大儿、难产、产道损伤、剖宫产概率增高,孕妈妈一不小心创造的高血糖环境会延迟宝宝肺成熟, 出生后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低血糖 。

那么能否通过补充或调节孕妇肠道内的益生菌来起到控制营养摄入,进而控制血糖,来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呢?

「可以。」

一项由英国著名益生菌专家, 芬兰图尔库大学的Erika Isolauri教授 发表在2010年2月的 《英国营养学杂志》 上的最新研究结果也充分证明 在孕早期补充益生菌是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

在 产科胎儿与新生儿医学杂志 2013年5月份的一项研究显示, 服用益生菌补充产品的孕妇,体重增加要明显低于未服用的 。孕期体重增加与很多妊娠期并发症均有相关性,除了妊娠期糖尿病外,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脂血症等均与体重增加过多有关。

而 益生菌的补充有利于减轻体重增加 ,从而间接对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发生起到治疗预防作用,所以益生菌在孕期的益处是得到科学证明的。

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孕期服用益生菌对血糖改善情况不一定会比单纯用饮食治疗效果好。比如 Lindsay KL 等人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益生菌组与单纯用饮食控制血糖组均能使孕妇血糖水平显著下降,但益生菌的效果与饮食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但研究同时发现 益生菌组 的孕妇其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也就是说它 可以降低孕妇的血脂情况 。

随着妊娠期糖尿病和肠道菌群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均衡的营养摄入、 健康 的妊娠期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持稳态的肠道菌群,对妊娠期糖尿病防治有着积极作用。

而且,补充益生菌不单对孕妇有益,很多相关研究也已经表明 益生菌同样对新生儿有好处 。

比如在降低新生儿远期肥胖、糖尿病和过敏、哮喘几率,提高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等等 。

总而言之,益生菌不但真的可以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过程中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还能对孕期其他并发症的预防有一定重要作用,同时从孕早期开始服用益生菌,可以很大程度提升孕妇整体 健康 水平,为母婴安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过度夸大益生菌的作用, 合理膳食、必要的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保障孕期安全的重要措施, 如果出现孕期糖尿病或其他合并症,仍旧需要积极到医院就诊,配合医生治疗。

祝每位准妈妈孕期好胃口,孕期顺利,母婴平安!

138 评论

pisces850318

临近毕业了,大家的论文写好了吗,下文是护理开题报告,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一、题目(标题、文题)

论文题目是全文给读者和编辑和第一印象,文题的好坏对论文能否利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题目应尽可能在一完整的的句子中囊括三个基本要素,即研究对象、处理方法和达到的指标,使读者和编辑对论文研究的内容一目了然。例如:对心肌梗塞病人(研究对象)溶栓治疗(处理方法)监护指标的观察及护理(达到的指标),这三个要素并无先后之分,可根据文章偏重介绍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取舍,但无论怎样调整,必须直接反映论文所表达的内容。要用有限的文字表达数千字的论文内容,使题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必须学会概括、准确、新颖、精练地表达主题的技巧,具体要求:

l.概括:即用简短的文字囊括全文内容,体现全文精髓,使人一看就能对全文含义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引人入胜,便于记忆。

2.准确:用词应符合医学词语规范,准确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做到文要切题,题要得体,防止题大文小或用过时词语,例如“肺癌护理”,肺癌治疗可用多种手段,如果此文是关于肺癌化疗期间预防化疗药物反应的护理,用此命题就显得题目过大,不够具体和准确。又如乙肝表面抗原在国际文献检索中已普遍用hbsag表示,再用“澳抗”就不够适宜。

3.新颖:题目一定要有特色和新意,不落俗套,避免与已有文献的题目雷同,亦能引起编辑和读者的注意。例如“白血病化疗的护理”,白血病化疗已形成常规,缺乏新颖性,而文章观察的内容是有关白血病化疗期间出现细胞溶解综合征的护理,如改为:“白血病化疗期间出现细胞溶解综合征的护理”,则较为明确、新颖。

4.精练:标题用词应力求简短精练,一般不超过20个字,切忌冗长繁杂,用词要字斟句酌,尽量省去一些非特定词,如“的观察”、“的研究”等,不需写成有主语、谓语、宾语的完整句型。但也不应过于笼统,过于简短,例如

5.基本格式:文题应居中书写,一般不设副文题,确有必要设时可用破折号与主题分开,亦应居中书写。长标题需回行时应注意词或词组的完整,并居中书写,使之匀称美观。

二、署名

1.单位署名:单位一般指作者从事本文工作时的单位。单位署名应标明所在省市的全称,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进行联系。单位署名的数量一般不超3个,署名位置应居文题之下,作者署名之前,居中书写,并与作者署名之间留空一格。单位名称前还应标明邮政编码。

2.作者署名:作者署名必须遵守科学道德,实事求是,署名不仅是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表示对文章内容负责。论文作者一般指下列人员:(l)课题的提出者及设计者;(2)课题研究的主要执行者;(3)进行资料收集并做统计处理的人员;(4)论文的主要撰写和修改者;(5)对论文主要内容能承担全部责任,并能给予全面解释和答辩的人员。

3.署名注意事项:(l)每篇文章作者署名数量一般不超过6个人,并以参加主要工作者为限;(2)作者署名顺序,视其在工作中贡献的大小而定。通常第一作者应是研究工作的主要设计、执行及论文的主要撰写人。署名时不应搞无劳挂名或照顾关系。当作者署名顺序有异议时,应征得主要作者的同意方可改动。指导者一般列于最后,或在文末注上“致谢”,但均需征得本人同意;(3)在论文发表之前,参加研究者如已调往其他单位(如进修人员等),可在署名末尾右上角加注符号,并在同页脚注中说明;(4)署名必须用真名.不得用化名、笔名和假名,以示文责自负,如为集体成果,应在文末参考文献之前,写上执笔人或整理者姓名,便于读者咨询和联系。

三、内容提要

提要一般置于正文之前,主要作用是提供信息,便于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论文内容做大致的了解,以决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同时也便于进行文献检索。 1.提要内容应扼要概括地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宗旨和解决的问题)、基本步骤和方法(研究对象、研究途径、实验范围、分析方法等)、主要发现(重要数据及其统计学意义)和结论(关键的论点)以及经验教训和应用价值。着重说明研究工作的创新和发现,将研究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和最独到之处反映出来。

2.写提要不宜列表、附图或引用文献。一般不分段落,内容能独立成章,文字一般以 100—200字为宜(占全文的 5%)。一般性护理科技文稿,如工作经验总结、个案报告、短篇的报道等一般不写提要。写提要后文末不再写小结。

3.提要应置于署名之下,正文之前,书写时与正方相区别,“提要”二字顶格书写,留空一格后接提要内容。

一、设计(论文)依据及研究意义:

婴儿抚触是通过医护人员或父母对婴儿非特定部位肌肤施以轻柔的爱抚,它是一种爱的传递方式,可增加新生儿的情商指数,同时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抚触可以增加胸腹肌锻炼、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心肺活量。其成本低、易掌握,已广泛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

1、主要研究内容:

了解婴儿抚触护理的研究进展,通过医护人员或父母双手对婴儿进行科学的温和爱抚,让大量温和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的感受器官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使婴儿感到安全、舒适,情绪安定,减少焦虑和烦躁。在舒适的抚触过程中,母亲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语言,愉快的情绪,母子亲情的交流与传递使这种良好的刺激作用于新生儿,使婴儿得到感情上、生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安慰,使身心发育更健康。

2、预期目标:

三、设计(论文)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1、研究重点:

了解婴儿抚触护理的研究进展,促进婴儿身心健康发展。

2、研究难点:

能够运用科学的婴儿抚触方法进行按摩,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全社会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立论依据

(包括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相关概念:

妊娠期糖尿病(GDM) :是指无糖尿病史的女性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减低,是一种特 殊类型的糖尿病。临床资料显示,GDM 发病率占妊娠期女性的 1%~5%,是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 容易造成孕产妇感染、早产、羊水过多、高血压、酮症酸中毒等,还可引起胎儿畸形、巨型胎及胎儿宫内 发育迟缓,严重危害母婴健康。 护理干预:通过使用护理措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研究目的和意义: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影响。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对 产妇以及胎儿的健康造成威胁,所以不良妊娠结局和血糖高低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做好妊娠期糖尿病的 筛查以及诊断工作,合理治疗以及有效护理,对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产妇妊娠的过程会使得 妊娠期糖尿病的病情严重,并且复杂程度加重。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在怀孕期间容易发生胎儿早产、胎儿畸 形、酮症酸中毒甚至流产等一些症状。同时产妇以及婴儿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因此,医护人员一定对妊 娠期糖尿病病人加强护理,从而保障母婴安全,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产妇和胎儿的健康得到保证。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首先是各个地区对这个方面的研究和重不均衡的,有一些地区,比如说上海、北京、深圳、广州 这些地区,对妊娠糖尿病已经进行了一些系统化的管理了,无论是从诊断、治疗以及产后的随访,都已经做 的比较系统化。那么还有一些地区甚至对妊娠糖尿病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甚至连妊娠糖尿病的筛选试验都 还没有开展工作。所以这就是一个不均衡的表现。另外一个方面,妊娠糖尿病在全国范围内,它的发病情况 也是不均衡的。当然也有一些单位在进行一些基础研究,比如说探讨妊娠糖尿病的一些相关的病因学研究, 比如说炎症、肿瘤坏死因子这一类,还有一个就是脂肪因子,这些都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系,因为我们目 前知道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妊娠糖尿病的一个原因。这是大概的一个国内的现状。国外现在对妊娠糖尿病的研 究可能从基础方面做得相对比较多一些,主要也是研究妊娠糖尿病的原因,可能从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了一 些探讨,做的更多一些就是他们比较重视妊娠期血糖控制好坏,与将来这个孩子成人或者是儿童期甚至学龄 前、青春期或者育龄期一直到中年老年,他的一个远期影响问题。我们最近几年在国内也慢慢的接受了一个理论,叫多哈理论,它是指成人疾病的胎儿起源。从妊娠糖尿病这一块、这个方面,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 最近几年在世界各地也开了很多相关的这些会议,我们国内也把这个理念引进到国内,所以现在国内也有一 些单位在从事相关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1】郑玉巧,妊娠期糖尿病悄然攀升[J],医药世界.2007,(10):44. 【2】韩静艳,浅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4):126-127. 【3】吕丽珍等,饮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7):96. 【4】胡凤婵.28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社区医学杂志,2010,8:69-70. 【5】李明子.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护士进修杂志,2008,23:676. 【6】肖丽波.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2:61 【7】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54. 【8】肖丽波.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4) :1. 【9】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0】杨慧霞,董悦.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3,19. 【11】李明子.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01. 1 【12】乐杰.妇产科学[M].第 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 【13】王蔚军,崔咏怡.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情绪状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9):46. 【14】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3-135.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研究设计:实验性研究。 (2)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并选取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医院的 84 例住院。纳入标准:①.年龄 24 到 36 岁,平均年龄 岁。初产妇 52 例,经产妇 32 例,孕周均在 25—42 周间。②. 50 g 葡萄糖负荷 试验:1 h 血糖≥,并且空腹血糖≥ mmol/L。③.无其他严重的疾病,家族史及并发症。④.自愿 参与本调查的。 (3)研究内容:随机将 84 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 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4)护理干预方法: ①. 心理护理:大多数孕妇得知患有 GDM 后表现为紧张、焦虑等,主要是担心胎儿宫内安危,所以心理压 力较正常孕妇大。GDM 病人的焦虑及抑郁症发生率达 ,尤其焦虑症和焦虑水平均高于正常孕妇。护士 应关心体贴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病人交流沟通,对孕妇和家属进行卫生宣教,向其解释糖尿病只 是暂时的,经治疗可以痊愈,使其意识到

良好的血糖控制将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医 生做好各项检查和治疗。 ②.饮食护理:除营养需求与正常妊娠期女性相同外,GDM 患者应加强对饮食的控制,这是治疗的关 键环节之一。采用专职营养师对实验组孕妇营养进行咨询,同时进行个性化营养指导。控制孕妇餐后血糖在 8mmol/L 以下,每天总热量按 30~35kCal/kg,碳水化合物占 50%~55%,蛋白质 20%,脂肪占 20%~30% 供给。孕妇每天进食 4~6 次,为了保证供给婴儿的需要,防止夜间发生低血糖情况,孕妇睡前须进食 1 次。 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桔子等让孕妇在两餐之间食用。 ③. 血糖控制: 对实验组孕妇教会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使用微量血糖仪监测餐前或餐后 2h、睡前的血 糖,并做好记录。根据情况调节饮食。注重监测孕妇肾功、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注意孕妇血压、水肿、尿蛋白 的监测情况。 ④. 运动疗法: 对实验组孕妇进行适当的运动疗法,适当运动可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 控制血糖和体重。运动的种类有散步、练太极拳等。对实验组的孕妇,孕妇用完餐让其休息一小时后,安排 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散步时间,步行距离在 1km 以上 2km 以下。在运动时医护人员要注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⑤. 药物护理:血糖的控制对于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围产期存活率至关重要。GDM 患者血糖饮食控 制效果不良时,常规采用胰岛素治疗,禁用口服降糖药物。由于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因此 需要根据自身血糖水平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实现胰岛素用量个体化。 ⑥. 产褥期护理:密切监测产妇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做到定时测量,准确记录, 维持液体出入平衡,血糖和尿酮体各测 1 次/2 h,新洁尔灭擦洗会阴 2 次/d,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必要时给 予抗生素防止产后感染。 (5)研究工具:观察两组新生儿并发症(低血糖、宫内窘迫、巨大儿、新生儿黄疸)和孕妇并发症(感染、 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剖宫产)及 36 周前孕妇血糖控制情况:餐后 2 h 血糖低于 mmol/L,空腹血糖低于 mmol/L 为有效。 (6)资料收集的方法: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后,最后由护士长统一收回。 (7)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 SPSS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 采用卡方检验,P<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的阶段计划:

——:选题,文献检索,研究设计,问卷设计 ——:收集研究资料,预调查,发放问卷 ——:收集问卷,数据分析

——:论文书写与答辩

3. 研究的预期成果:

138 评论

相关问答

  • 妊娠糖尿病护理论文文献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严重危害糖尿病病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的、多发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护理对于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WHMooooooooo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有关妊娠糖尿病的毕业论文

    这都行。。。。。

    YXRS游戏人生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妊娠期糖尿病论文参考文献

    我现在也要写一篇关于糖尿病的毕业论文,我是学影像的,可以给我提供一些学习建议么,谢谢,急需。

    sleepworm8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妇产科妊娠期糖尿病论文

    1. 陈元元,陈丹青(通讯).妊娠期糖尿病体重指数对围产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26(2):119~1222. 尤薇、陈丹青.妊娠

    lin1234561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妊娠期糖尿病防治研究论文

    糖尿病心理障碍是糖尿病迁延日久出现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其中最常见的为抑郁症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Perfect颜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