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蛋蛋
青岩古镇的优势:(1)自然旅游资源:包含了山地景观、喀斯特洞穴、局部构景河段、自然泉流、舒适气候、风景林、古树名木、自然地标景段等。(2)古代人文旅游资源:包含了遗址、遗址景园、军事防御体系遗址、宗教建筑群、名人陵墓、传统民居群、历史街区、田园、独立聚落、历史纪念地(物)、殿堂、楼阁、石塔、古井等,构成了一个小而全的人文旅游资源体系。青岩古镇的劣势:(1)路途遥远,要从平坝连续转车3次,历时4个多小时。(2)商店居多,没有古镇的特色,取而代之的是商业化。
螃蟹横走
青岩古镇,离那个因牛肉粉而闻名天下的美丽城镇花溪只有十多公里,明初因军事需要而建的屯堡,后又历经改建整修,如今已经穿越了数百年的时光,成为当地一道知名的旅游景观。 清晨,古镇还没有从梦中醒来。山气雾障使小镇显得更加神秘、静谧。难怪古代位居中原、自称中心的汉人将山峦叠嶂、气候湿润的川滇黔称为“蛮夷之地”,也许妖魔化是对于不了解的事物作出的最省力的反应吧。但身处“蛮夷”的青岩古镇,建筑风格依然是明清时代北方城镇的特点,只是在建筑取材上,可以看出层状喀斯特熔岩的贡献:石片可以当瓦,石块可以砌墙铺路,青岩镇也因此而得名。青色增添了小镇的古朴,悠悠古韵就停留在青岩铺就的街道上,停留在飞角重檐、砖木结构的古朴建筑上。由于古镇街道两旁的铺子还没有开门,所以,首先冲进我们视野的是小镇浓浓的文化气息。沿着一条清幽小巷往西走,来到了文昌阁,据《史记·天官书》载:“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官”。文昌阁本是供奉主宰功名、禄位之神的,但里面却有“晞风邹鲁”的彝训,青岩人对古代圣贤孔子的尊崇以及视读书为神圣的心理耀然可见。文昌阁正对着今日的青岩文化广场,广场上汇集了晨练的老人,广场的边缘伫立着一座并不高大但却别具一格的砖塔,走近看,方知是早已听说过的“字葬塔”,今天终得一见。远古先民曾将文字视为神圣迹象(比如最早的甲骨卜辞),只有极少数通神的巫师及后继史官才可读懂或接触这些神圣的文字,玷污文字等同于玷污神灵。后来发明了纸,有了印刷术,读书人多了,但是,尊崇文字的风气依然代代相传,人们绝不随便丢弃写有文字、废弃不用的纸张,而是将它们收集在一起,拿到专门的字葬塔焚烧,以使文字的灵魂得到安息。 字葬塔是历史上青岩人热爱文化的活见证。和我同行的作家冯老师说他小时候在老家也看到过大人们总是将写有字的纸张从地上捡起,放在高处台上或墙上,免得被踩在脚下。天道酬勤,青岩的读书人当中终于产生出了名垂青史的文化名人:康熙年间乡试第一、后又中进士的著名学者周渔璜,还有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他们成为青岩人永远引以为豪的骄傲,青岩因为有了他们,游客的脚步才沉重起来。折回南北主街,差不多雾气已经散去。苗家女也开始把大捆的山柴运往集市上买。街道上的门面铺子苏醒了,陆续在打开大门,开始一天的生意。没有游人的时候,这里的生活是一副多么自得其乐的图景呀,像一条小河,慢慢流淌。街道人家的狗,悠闲自在地样子。有一只走在我们前面,像是领路。然后突然在一个很气派的门楼前站住了,抬头看,“赵公专祠”四个大字赫然在目。 小狗进去了,我们也紧随其后进去看个究竟。这个院落很大,经过一段比较长的通道才是正进的三重院落,这一段路,小狗走走停停,回头看看我们,然后再往前走,它果然是在为我们领路。我抓拍下了小狗可爱而又充满灵性的样子,莫非他是原先赵公家所养的狗的后代或转世,太神奇了! 这条通道到头出现了“百工坊”的标识,里面陈列着造纸、蜡染、竹编、漆器等手工制作的工艺图,让人一头雾水、不明就里,这个赵公到底何许人也?看到堂前树立的石碑简介,才知是清同治年间为青岩团练总办赵国澍所修建。他为官一方,徳及乡里,死守青岩,抵挡过太平军的数次围攻,引发过著名的青岩教案,只可惜他英年早逝,37岁就死于战事,在当地被视为传奇人物。上文写到的那个贵州第一状元赵以炯就是他的二儿子。大儿子以炳中了经魁,三儿子以焕、四儿子以煃皆中进士。在他的祠堂里展出贵州手工百艺,大有藉英雄英名而传扬百艺之功效。从赵公专祠出来,太阳已经高高升起,街道热闹起来,来往的游人不断。我们开始采购青岩的特色物品,从扎染服饰、挂件到香卤野山菌、玫瑰糖不一而足,充分满足了购物的欲望,同行的小H直到把钱花光才死心。最后我们在巷子深处消消停停找了一家二层楼的饭馆,在楼上一边看着古镇的风景,一边品味着特色小吃,其中,糕粑稀饭最令人难忘,透亮的藕粉上放着一团掺着玫瑰花瓣的碎米糕团,还撒上一层用瓜子、芝麻、花生仁、蜜饯等做的配料,吃一口,香甜细滑,浸入心底。这种感觉,作为我们的青岩之行的一个概括是再合适不过了。
flower99sunny
青岩镇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是一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交错密布于镇内的明清古建筑,都是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佳作,寺庙、楼阁无不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虽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风韵犹存。
青岩镇民风古朴,物产丰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镇内有九寺、八庙、五阁、二祠、二宫、一院、一楼、石牌坊、城墙等古建筑群。
作为贵州省历史文化古镇,青岩的文物点多达百处,其中23处已收入《中国文物地图集·贵州分册》。
背街,是青岩最有味道的一条古道,全部都是石头砌的围墙,青石板路油光水滑的,走过这条道,好似走过了小叮当的时光隧道,走进历史中去~
电视剧《寻枪》据说是在这取的景呢。
青岩古镇的优势:(1)自然旅游资源:包含了山地景观、喀斯特洞穴、局部构景河段、自然泉流、舒适气候、风景林、古树名木、自然地标景段等。(2)古代人文旅游资源:包含
文化 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
建筑参考文献 文献意思为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图书、期刊、典章。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建筑参考文献,希望大家喜欢! (一)建筑设计部分 [1] 国家标准. 房屋建筑制
马桑溪古镇总建筑面积约19000平方米,为典型的长江上游码头山地街镇地貌。整个街区依江而上至成渝铁路,分为四级台阶,错落有致,收放自如,浑然天成,成为因水路而成
浅谈建筑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论文 摘要: 环保是全球当前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全民参与环保已经成为当前主要公益话题。建筑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对环保事业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