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firesky0
土木工程论文提纲模板
所谓论文提纲,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构思谋篇是指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以便论文作者可以根据论文提纲安排材料素材、对课题论文展开论证。下面我为大家推荐2篇关于土木工程论文提纲的模板,希望大家喜欢!
土木工程论文提纲模板一
摘要 3-5
ABSTRACT 5-7
1 绪论 11-27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4
论文研究背景 11-13
研究意义 13-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4
碎石土散体材料特性研究 14-17
渗流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17-23
研究进展评述 23-2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4-27
研究目的 24-2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5-27
2 库区重庆碎石土路基渗水破坏类型及特征 27-41
三峡库水位变化及地质灾害分布 27-29
库水消落区分布及库水调度 27-28
库区重庆地质灾害分布 28-29
库区重庆区域地貌及地质特征 29-34
库区重庆区域地貌 29-30
重庆库水影响区载地质特征 30-34
库区重庆公路碎石土灾害类型及诱因分析 34-40
重庆公路概况 34-37
库区重庆公路路基灾害诱因 37
库区重庆公路碎石土路基灾害类型 37-40
本章小结 40-41
3 路基碎石土物理力学特性及其渗水强度参数研究 41-81
碎石土材料特性 41-42
路基碎石土基础参数测试 42-49
路基碎石土颗粒级配 42-43
碎石土试验级配的确定 43-45
碎石土物理参数 45-47
试验结果及分析 47-49
碎石土压缩模量梯度变化规律 49-54
试验设计 49-52
压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52-54
碎石土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54-67
试验设计 54-56
P-S 曲线及试验值 56-59
细粒土百分含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59-61
细粒土含水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61-63
细粒土百分含量及其含水量对 C、φ的影响 63-65
室内试验与现场大剪试验的对比 65-67
碎石土三轴试验 67-74
试样制作及试验设计 67-68
碎石土三轴 CD 试验曲线 68-72
试验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72-74
现场静载荷试验 74-77
库区碎石土参数区域特征 77-78
本章小结 78-81
4 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流-固耦合分析 81-95
路基碎石土渗透特性影响因素 81-82
路基碎石土渗透特性试验分析 82-87
达西渗流定律 82-83
碎石土渗透试验参数 83-87
公路碎石土路基流-固耦合计算 87-93
碎石土流-固耦合的.计算模型 87-92
碎石土渗流系数的动态函数 92-93
本章小结 93-95
5 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渗流弱化稳定性分析 95-117
含水量对路基碎石土力学特性影响分析 95-102
含水量对碎石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95-101
库水对碎石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101-102
库水位下降碎石土路基浸润线的确定 102-111
潜水非稳定渗流计算模型的建立 102-104
库水位下降时滑体内浸润线的求解 104-106
计算公式的简化求解 106-109
稳定库水斜倾浸润线的计算 109-110
库水位下降倾斜隔水层浸润线的计算 110-111
库水位影响下的路基弱化计算 111-114
碎石土路基边坡算例分析 114-116
本章小结 116-117
6 巫山某公路碎石土滑坡稳定性分析 117-131
碎石土滑坡区域概况 117-119
滑坡区区域工程地质 119-121
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 119-120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 120
地质构造与地震 120-121
公路碎石土滑坡形成机制 121-123
滑体形态 121-122
滑坡成因 122-123
滑体物质组成及物理参数 123-125
滑体组成 123
滑体物理参数取值 123-125
碎石土滑坡稳定性分析 125-130
滑坡渗流数值计算 125-127
碎石土典型渗水滑面稳定性计算 127-130
本章小结 130-131
7 结论和建议 131-133
主要结论 131-132
建议与展望 132-133
致谢 133-135
参考文献 135-145
附录 145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45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145
土木工程论文提纲模板二
摘要 3-4
Abstract 4-5
第一章 绪论 8-22
课题背景 8-10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研究 10-17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研究内容 10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理论研究 10
材料与构件受荷载和腐蚀环境作用试验研究 10-17
钢筋混凝土构件疲劳性能研究 17-19
混凝土构件疲劳断裂基础研究 17-18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研究 18-19
钢筋混凝土梁腐蚀疲劳问题研究 19-20
钢筋混凝土梁疲劳腐蚀断裂机理 19
腐蚀和疲劳耦合作用研究意义 19-20
论文研究工作 20-22
第二章 试验设计 22-33
引言 22
试验梁设计和材料试验 22-24
钢筋混凝土试验梁设计 22-23
材料试验 23-24
试验梁制作 24-26
试验梁荷载与腐蚀试验设计 26-28
承载力试验 26
恒定荷载和氯盐环境耦合作用试验 26-27
交变荷载和氯盐环境耦合作用试验 27-28
测点布置和数据采集方法 28-30
试验梁氯离子浓度测试方法 30-32
混凝土粉末取样方法 30-31
氯离子含量测试 31-32
本章小结 32-33
第三章 恒定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33-42
引言 33
承载力试验 33-37
恒定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梁性能试验研究 37-41
试验加载过程 37-39
试验梁挠度结果分析 39-41
本章小结 41-42
第四章 交变荷载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42-64
引言 42
试验概述 42-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57
试验过程和破坏形态 44-47
疲劳梁荷载挠度曲线分析 47-52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混凝土应变分析 52-54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混凝土裂缝分析 54-56
相同荷载幅值不同环境梁固有频率分析 56-57
腐蚀试验梁钢筋锈蚀电位分析 57
腐蚀环境下混凝土梁氯离子扩散规律分析 57-61
腐蚀疲劳梁氯离子含量 57-59
恒载和交变试验梁氯离子含量对比 59-61
腐蚀疲劳特征分析 61-62
本章小结 62-64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64-66
引言 64
基本结论 64-65
展望 65-66
参考文献 66-69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9-70
致谢 70
唔记得叫咩名
根据Dupuit假设,可以建立有关潜水含水层中地下水流的方程。潜水面是个自由面,相对压强p=0。因此,对整个含水层来说,可以不考虑水的压缩性。
先考虑一维问题。取平行于xoz平面的单位宽度进行研究。在渗流场内取一土体(图1—33)。它的上界面是潜水面,下界面为隔水底板,左右为二个相距△x的垂直断面。引起小土体内水量变化的因素,除从上断面流入的流量 和下断面流出的流量 外,还有由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或由潜水蒸发构成的垂向的水量交换。设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垂向补给含水层的水量为W(入渗补给或其它人工补给取正值,蒸发等取负值)。
图1—33潜水的非稳定运动
在△t时间内,从上游流入和由下游流出的水量差,根据Dupuit假设为: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版)
在△t时间内,垂直方向的补给量为W△x△t。因此,△t时间内小土体中水量总的变化为: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版)
小土体内水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潜水面的升降。设潜水面变化的速率为 ,则在△t时间内,由于潜水面变化而引起的小土体内水体积的增量为: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版)
当潜水面上升时μ为饱和差,下降时为给水度,此时忽略了水和固体骨架弹性贮存的变化。
由于假设水是不可压缩的,根据连续性原理,这两个增量应相等,即: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版)
将(1—88)式代入上式,得: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版)
上式为有入渗补给的潜水含水层中地下水非稳定运动的基本方程(沿x方向的一维运动),通常称为Boussinesq方程。在二维运动情况下,可用类似方法导出相应的方程为: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版)
当隔水层水平时,上式中h=H。对于非均质含水层,Boussinesq方程有如下形式: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版)
Boussinesq方程是研究潜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方程中的含水层厚度h也是个未知数,因此,它是一个二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除某些个别情况能找到几个特解外,一般没有解析解。为了求解,往往近似地把它转化为线性方程后求解。目前广泛采用的是数值法。
应注意,推导方程时应用了Dupuit假设,忽略了弹性贮存;取的小土体是一个包括整个含水层厚度在内的土柱,与推导承压水非稳定运动方程时取的无限小的单元体不同。因此,应用Boussinesq方程得到的H(x,y,t)只代表该点整个含水层厚度上平均水头的近似值,不能用它来计算同一垂直剖面上不同点的水头变化。对某些无压渗流问题,如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及土坝渗流等是不适用的,应采用不用Dupuit假设的一般形式的方程: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版)
对各向异性介质,如把坐标轴取得与各向异性的主方向一致,则有: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版)
对无压渗流来说,它的弹性释水与潜水面下降疏干出来的水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有时干脆把(1—96)和(1—97)式的右端项以零代替,认为无压渗流区内水头应满足方程: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版)
或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版)
注意,这时相当于假设固体骨架是不可压缩的,μs=0,同时一开始曾假设忽略水的压缩性,即ρ=常数,故右端项为零。
这些方程与承压含水层中水头应满足的方程没有什么不同。方程右端采用的是贮水率μs而不是给水度或饱和差μ。其原因是为了计算渗流区内任一点的水头,必须从渗流区内部取一个无限小的单元体来考虑。对这样的单元体来说,因位于渗流区内部,考虑其贮存量的变化时只能是弹性释水而不是疏干排水,因而推导出的无压水非稳定运动方程和承压水非稳定运动方程就没有什么不同了。在这种情况下,地下水非稳定流动的特征则由边界条件反映。如潜水面升降所引起的水量变化可以作为边界条件来处理。因为潜水面是渗流区的上部边界,潜水面升降所引起的水量变化可以作为一种补给水源(水位上升时取负值),用第二类边界条件来处理,其具体处理方法将在本章定解条件一节中予以阐述。方程(1—96)或(1—97)与以后将要谈到的潜水面应满足的边界条件结合起来,便可求解一般的无压渗流问题(当然,还要结合反映渗流区具体情况的其它定解条件)。
对潜水位变化很小的情况,和承压水流一样,可以看成是稳定运动。潜水稳定运动的方程式,当不存在入渗和蒸发时,由(1—95)和(1—94)式,令右端项为零,得: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版)
在有些文献中,把(1—74)式和(1—95)式写成一个统一的表达式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版)
其中,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版)
z为含水层底板标高。
思考题:
人们发现,历年来强调的K、T在评价我国东部平原区区域性地下水资源中意义不大,反而以往不怎么受到重视的入渗补给却有重要作用,人们能取用的主要是这一部分垂向补给的水量,为什么?
数据分析法论文研究方法怎么写 数据分析法论文研究方法怎么写,毕业论文对大学生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毕业论文不通过就可能毕不了业了,论文的数据是很重要的,如果你
论文常用数据分析方法 论文常用数据分析方法,对好的论文分析研究方法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如何表达才能显得自己对该论文真的有所理解,应该看哪些书呢?下面我整理了论文
论文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研究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2、
在写论文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和引用他人的优秀论文。但很多同学在拿到一篇论文的时候都很茫然,没有头绪,不知道该怎么做。其实我们要做的事是分析你拿到的论文。如何分析
土木工程论文提纲模板 所谓论文提纲,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构思谋篇是指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以便论文作者可以根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