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4

装饰小板凳
首页 > 期刊论文 > 以开放合作命运与共为主题的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今夕访古

已采纳

国共第一次合作方式形成分析摘 要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对中国革命的局面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分析国共合作方式最终形成的原因。关键词 国共合作 党内合作 党外合作采取何种方式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当时苏俄及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国民党三方争执的焦点,也是关系到国共合作统一战线能否最终建立的关键所在。1.早在国共合作酝酿时期,共产国际代表达林曾向孙中山提出国共实现两党平行合作的“党外合作”建议,但被孙中山拒绝。首先,“以党治国”思想是孙中山拒绝两党平行合作的思想根源。“以党治国”,其实质是一党治国,即要以他创建的中华革命党或中国国民党来治国。早在创建中华革命党时,孙中山就曾指出:“非本党不得干涉政权,不得有选举权,故将来各埠选派代表,非本党人不可。”同时,将革命阶段划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提出此期内“一切军国庶政,悉归本党负完全责任”。这就比较明确地体现了以中华革命党一党革命的思想。改组国民党后,他秉承中华革命党的主旨,强调依靠改组后的国民党去改造国家。因此,孙中山在与国际代表商谈国共合作方式时,强调:“国民革命,惟本党负有历史的使命,非加入本党,无由为国民革命而尽力。且当国民革命时代,一心一德,惟本党之主义是从。”由此,也就拒绝了国共两党平行合作的建议。况且,孙中山只将中国共产党当成“共产派”,孙中山在谈及国共两党相互关系时曾讲:“国民党系我创立唯一之政党,而共产派则为赞成俄国列宁主义学者有志之一派,国民党固有加入该派者,然国民党始终为国民党,共产派始终为共产派,而为其独特活动而已,不能必言其互相提携也。”可见在孙中山看来,中共只不过是羡慕俄式革命的有志青年派,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同时,孙中山对中共信奉的共产主义认识也是模糊的。他有时认为:“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成功,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而且,他有时又认为苏维埃政权和共产主义不能适用于中国。正是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和矛盾,使他不能平等地对待共产党,并拒绝两党平行合作。另外,担心领导权旁落,也是孙中山拒绝两党平行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孙中山对外联合苏俄,对内改组国民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巩固国民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力量基础,不希望看到共产党在苏俄的支持下强大起来,与其争夺革命的领导权。因此,他在积极推动国共合作的同时,又时刻警惕中共“包揽俄国外交”,“独得俄援而自树一帜”。参加过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张国焘回忆说:“孙先生素来自视为中国革命的唯一领袖,在他的旗帜下,可以包容一切革命分子。”但是,要“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却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他虽然“允许在其党内进行共产主义宣传”,也认为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但决不容许“朋友”成为主人,共产党必须服从他的领导;否则,“我必弃之”。孙中山坚持认为,国共合作必须以国民党为主体核心,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属于国民党。这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对国共合作及其领导权归属问题的基本立场。孙中山坚持党内合作而拒绝两党平行联合,正是该立场的集中体现。2.苏俄及共产国际竭力促使中共接受“两党合并”的方式。孙中山拒绝了国共两党平行合作的建议之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达林又提出实行“两党合并”的新方案就是指“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加入国民党”,而“不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共清楚:两党如此“合并”,将使共产党的独立性荡然无存,最终党的组织也将被无形取消。苏俄及共产国际代表自然深知这种严重后果,之所以还执意作出这样的决定,首先,是共产国际对中国实际了解不甚清楚,有明显的轻视共产党而重视国民党的倾向。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眼里,当时中国似乎不具备产生共产党的必需条件:“中国极为落后,从经济状况看,要在当前建立一个共产党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只有在国民运动进一步发展时才能产生共产党”,中共“诞生的太早了”。他向共产国际执委会汇报情况时说:中共是由一些“不懂马克思主义,缺乏社会主义实践”,“倾向社会主义的学生”所组成;他们“从来没有同工人阶级有过紧密的联系”,“也不支持罢工”,对中国的政治生活没有什么价值,所以“作为一个宣传团体会更好一些”。因此,马林反对国共平行合作的方式,认为中共既同“国民党一道工作,但又对其保持独立,这必然会使那个小团体的人们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小宗派。”所以,他极力主张中共放弃“对于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到国民党中去进行政治活动”,否则,“前途是暗淡的”。相反,马林看不到国民党软弱涣散、成份复杂的弱点,过高地估计了其力量。他认为,国民党是知识分子、华侨、士兵和工人组成的一个多阶级联合的松散组织;由于孙中山长期和工人有接触,因此这个党与工人群众的联系十分紧密。他甚至认为,国民党领导层中“有一些具有马克思主义素养的人”,他们“决不比我们共产主义团体中工作的马克思主义者逊色”。其次,苏俄及共产国际在促使国共合作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它在远东地区的安全。勿庸置疑,列宁及苏维埃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帮助是真诚的。但是不可否认,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急于和孙中山国民党实行合作,关键是出于对其新政权安全所作的考虑。当时,苏俄为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和经济封锁,急欲在东方特别是毗邻的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它先后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帝俄时期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取得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好感。苏俄的目的,一是近期的,即指望孙承认其继续驻兵外蒙,并维护其在中东铁路上的管理权益;二是从长计议,指望孙中山的国民党控制了中央政府以后,“承认苏俄并与它订立同盟条约”,以彻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和封锁。因此,苏俄在1923年1月的《孙文越飞宣言》中以“国际纪律”强压中共接受“两党合并”方式。共产国际强调国共合作必须服务于苏俄的外交政策,要求中共“在国民党内竭力反对孙中山与军阀的军事勾结”,因为“这些军阀是敌视苏俄的外国资本的代理人”;“中国共产党应当对国民党施加影响,以期将它和苏维埃俄国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反对欧洲、美国、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可见,中共在苏俄和国民党面前只不过是二者利益交换的一个筹码。3.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顶住各种压力,从实际出发探寻出“党内合作”的合作方式。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举行特别会议,专门讨论国共两党的合作方式问题。会上,马林为促使“国共合并”,进一步向与会者施压;而绝大多数与会者依然强调:这样做势必“混合了阶级组织”和“牵制了我们的独立”。就在双方争执不下、陷入僵局的时刻,李大钊提出了一个新建议:即共产党员有条件地加入国民党,并以少数领导人的率先加入作为两党实现合作的桥梁。这个意见化解了争论双方的尖锐矛盾,使大家心平气和起来,会议由此出现了转机。经过进一步协商,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代表终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共产党员“以个人的身份参加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党内合作”。这一方式与马林提出的“两党合并”相似,但二者间有本质区别。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自己的组织机构和一部分党员独立于国民党组织之外,可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壮大。1923年12月,共产国际执委会通过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问题的决议》采纳了中共提出的“党内合作”方式。决议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绝对不能在斗争中卷起自己原来的旗帜。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此揭开了国共“党内合作”的序幕。实践证明,这一合作方式对国共双方都是有利的,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进程也是有利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具体方式问题的解决,表明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尝试把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充分显示了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的统一。当然这种合作方式短期性、策略性很强,这也为双方合作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112 评论

夜很*^*安静

一群大雁由一只大雁领头,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向南飞去。但假若其中有一只大雁受伤,总会有另一只大雁陪伴着它痊愈或死亡。看了这个故事后,我感悟到了很多东西。我们人类是不是正在缺少这样一种团队的精神,合作的精神呢?在一次奥运会上,中国一共获得了28枚奖牌,但却只有一枚是在团体项目上获得的。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中国人没有合作意识。而相反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开赛之前并不被看好的巴西队在2002年获得了冠军,其关键就是全队的团结,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但巴西队发扬团队精神的具体做法却鲜为人知。在世界杯赛筹划阶段,主教练斯科拉里为入选队员规定的先决条件是:除球技高超以外,好要有好脾气,能与人为善等品质。这位主教练在球队的团结方面确实下了很多工夫。在赛前看录像时,画面中从来不出现巴西对任何一队员的形象,避免队员产生高人一等的想法。在他的努力下,全体队员认识到任何人在巴西队都没有特权,遵守纪律成为了一种时尚。在巴西足协组织的任何活动中,缺席是不允许的。作息时间必须严格遵守,违者将受到惩罚,连主教练斯科拉里也从没有里外过。就这样,拧成一股绳的巴西队终于在本届世界杯上脱颖而出,从开赛前不被看好的球队成了冠军队。如果说巴西队员高超的球技是获胜的重要因素的话,那么巴西队的团结合作就是获得冠军的关键,即使一个全部由世界超级球星组成的球队,如果不讲究团结合作,各自行事的话,也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357 评论

jewelleryz

俗话说:“遗人玫瑰,手有余香.”从人 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竞争永远是一个 沉重的话题.没有竞争的社会缺少前进 力量.但,为了竞争,我们就是否可以 玩尽手段,尔虞我诈呢?玩过俄罗斯方 块的人都会明白一个道理:要想达到游 戏成功的顶点,就要学会“取长补短”.合作==双赢.游戏如此,生活又何尝不 是呢?一位勤劳的老果农数十年如一日地研究 果树新品种,终获得了成功.令人不解 的是,他不是把种子收得严严实实,而 是把自己的成果挨家挨户地送给邻居.在他的引导下,全村的果园里种的都是 他的优良品种.有人便好奇地问他为什 么不保留自己的竞争力,他回答说:“我 是为了自己的果树.你想,如果邻居用 的仍然是旧品种,那我的果树也会被传 播的花粉污染.”他的话让人恍然大悟,这种做法既保存了老农自己的果树品质 的纯洁,又使邻居获得新的品种,与他 人合作进步.这难道不是一种双赢智慧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透过它你可以看到 很多因互相合作而成功,互相钩心斗角 而落败的例子.当年,孙权给刘备提供 了暂居之地,诸葛亮为孙权设计了火攻 之计,孙刘联军,使曹操80万大军“谈 笑间墙橹灰飞烟灭”,一把火使孙权消除 了曹操的威胁,又使刘备开辟了在蜀地 的霸业,最终烧出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刘邦项羽,为争天下而涂炭生灵,最终 项羽乌江自刎,刘邦也用数十年休养生 息,这值得吗?即使到了现代,竞争还是无处不在的:许多西方国家在竞争中都希望自己赢,但不希望中国赢,对中国加入T的百般 阻挠;中国加入T后,他们又对中国出 口货物重重刁难…… 这些都说明了什么?中国要振奋国家的 经济,就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支持“而西方 国家要发展,更加离不开中国这有着十 多亿人口的大市场.既然如此,双方为 何不抛开成见,真诚合作,谋求双赢 作为学生,互相合作也是必需的.同学 之间既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更是学习 上的互助伙伴.我们要的是那种你争我 赶,拼搏进取的竞争意识,我们更是互 帮互助,共同前进的学习伙伴.水涨船 高,我们要的是合作,而不是水落石 出,一骑绝尘.合作=双赢,让我们微笑竞争,真诚合 作,共同进步啊!合作就是力量.如果 仅让你用一支筷子吃反,它几乎连块肉 都夹不起来,而用一双筷子,结果就会 截然相反.可见,只有合作才能发挥个 体不具有的力量,才能拥有大于个体的 力量.正如当年诸葛亮指挥蜀军大败曹 兵的战役,大多是以少胜多.而这其中 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诸葛亮清楚地知道,只有合作才具有无穷的力量.合作的确是一种精神,它源于信任,且 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是难以 估量的.这个时代呼唤许多精神,而合 作精神将永远是推动时代前进的不竭动 力.

329 评论

!天道酬勤!

举一些名人合作成功的例子,再举一些合作不懂分享的失败例子,然后分析一下,很快的,实在没空写就从网上找这些拼凑起来。

233 评论

相关问答

  • 以创新为主题结合改革开放的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整理

    皇后镇Z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论文

    1978年12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以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发展进入了改革

    王小旭zx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以共享为主题的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

    蛋糕上的草莓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以生命为主题的论文2021

    当飞蛾被捕捉时,它能拼命地挣扎,因为它渴望能活下来;当水将要把蚂蚁淹没时,它能顽强地爬出去,因为它渴望能活下来;当石头缝中一颗无水无光呵护的花苗时,它破土而出,

    孙先生孙太太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以开放为主题的论文怎么写好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的: 上层建筑方面:确立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主要工作中心,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

    君和家人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