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啥啥不活
辛德勇, 历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系77级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81级硕士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85级博士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曾任陕西师范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1985年至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1992年至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1994年至2004年11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科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2004年12月起,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1、《隋唐两京丛考》,三秦出版社,1991年10月;2006年1月第二版。2、《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7月。3、《黄河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8月。4、《未亥斋读书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5、《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中国历史地理与地理学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2013年1月。6、《读书与藏书之间》,中华书局,2005年11月。7、《两京新记辑校·大业杂记辑校》,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8、《读书与藏书之间二集》,中华书局,2008年10月。9、《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9月。10、《困学书城》,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2月。11、《黄河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7月。12、《纵心所欲:徜徉于稀见与常见书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13、《旧史舆地文录》,中华书局,2013年4月。14、《建元与改元——西汉新莽年号研究》,中华书局,2013年7月。 1、《历史地理学导论》(日本菊地利夫著),连载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1辑至1989年第4辑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九卷,民族、交通、历史地理,与他人合译)中华书局,1993年10月。2、《山西古迹志》(日本水野清一著,孙安邦等译,担任译审,核对校审全书),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5月。 1、Cultural Heritage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Spring 2003;2、唐长安研究の基本的文献,仁木宏主编《都市文化研究》,大阪市立大学,2003年8月;3、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4、汉武帝徙民会稽史事证释,《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5、记南明刻本《西曹秋思》——并发黄道周弹劾杨嗣昌事件之覆,《燕京学报》新第18期,2005年;6、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并论秦始皇万里长城西段走向以及长城之起源诸问题,《文史》2005年第3辑;7、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战略地位,《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8、准望释义——兼谈裴秀制图诸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谓沈括制图六体问题,《九州》第4辑,商务印书馆,2007年3月;9、 唐人模勒元白诗非雕版印刷说--兼论中国早期书籍雕版印刷技术在世俗社会的传播扩散程,《历史研究》2007年第6期;10、 重论明代的铜活字印书与金属活字印本问题,《燕京学报》,2007年第2期;11、 《周礼》地域职官训释--附论上古时期王官之学中的地理学体系,《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1期;12、 《冥报记》报应故事中的隋唐西京影像,《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13、 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2008年第2期;14、 隋大兴城坊考稿,《燕京学报》,2009年第2期;15、19世纪后半期以来清朝学者编绘历史地图的主要成就,《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16、谈传言所说晚近存世金刻本《旧五代史》乃绝无其事,《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3辑;17、隋唐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8、张芝“匆匆不暇草书”本义辨说,《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第1期;19、重谈中国古代以年号纪年的启用时间,《文史》2009年第1辑;20、汉“元朔五年弩”鐖郭铭文述疑,《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2期;21、从《西教纪略》到《教务纪略》,《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2辑;22、《汉书》赵佗“处粤四十九年”说订讹,《文史》2009年第4 辑;23、论细柳仓与澄邑仓,《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24、唐代都邑的钟楼与鼓楼——从一个物质文化侧面看佛道两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文史哲》2011年第4期;25、薛季宣《未央宫记》与汉长安城未央宫,《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1期;26、日本学者松本洪对中国历史植被变迁的开拓性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1期;27、简论清代中期刻本中“方体字”字形的地域差异,《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年第1期;28、谈历史上首次出土的简牍文献——《茂陵书》,《文史哲》2012年第4期;29、北齐乐陵王及王妃斛律氏墓志与百年太子命案本末,《燕京学报》新三十期,2012年8月;30、《后汉书》对研究西汉以前政区地理的史料价值及相关文献学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4期;31、西汉秦中祠疏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年第1期;32、从晚清北欧行记看中国人对北欧各国的认识,《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第2辑。
秋风泡泡
历史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2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3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4 世界历史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5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6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研究所 7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8 文博 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等 9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0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暗了个然
《历史研究》、《世界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专一点看《唐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国学研究》、《燕京学报》等等。
loversea2005
一、杂志简介《国家人文历史》是一本以“真相、趣味、良知”为核心价值的国家级时事人文类半月刊,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以“人文家国、历久弥新”为理念,致力于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人文精神的支点。二、刊物定位 《国家人文历史》的主要阅读群体定位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精英人物、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关心时政、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城市中青年白领。他们爱好文史、关心国内及国际最新资讯信息,他们多数为年龄在35-55岁之间的成功人士。三、发行范围 《国家人文历史》每期发行54万份,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除邮局系统订阅外,还在全国各大城市报刊亭、超市、书店零售;同时,在全国主要城市的机场、五星级以上酒店、高档写字楼、高档餐饮场所均有展示。四、主要栏目 封面故事 这是一个漫长而不冗长,庞大而不庞杂的故事。这是一篇高深而不艰涩,考究而不考据的文章。那些曾经震撼我们心灵的人和事,那些左右我们生活的人和事,那些影响我们未来的人和事,那些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用心思考、精心解读、诚信对待的人和事。我们抽丝剥茧,给您的是一个精彩绝伦的人文大餐、历史饕餮。 人物 网罗精英学者,汇聚文化名流。让我们带您与这个时代最聪明、最睿智、最有价值的人物,喝茶聊天、海阔天空。 旅行 走过一段恢宏的历史,观察一种文化的印记,感受一个文明的精神,记录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里矗立的不是一座建筑,而是一个国家的地标、一段历史的丰碑、一个文明的烙印。 唯物 洞悉策展人心中的美丽,探寻博物馆背后的玄机。 收藏家心中的天地,尽是珍玩;发烧友眼中的世界,全是宝贝。 吃喝玩乐的学问,笔墨纸砚的道理,酒色财气的真谛…… 别小看任何一个老东西!讲述那些寻常玩意儿里的大学问,传统手艺里中真智慧。 视听 一部一部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明星、剧情和特效; 一组一组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一位导演的小标签,一个明星的老套路,一类影片的旧情怀。 一曲辉煌乐章之前的人生悲喜,一段优美旋律背后的人文故事。
小仙姓朱
《近代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史学月刊》《中国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农史》《唐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国学研究》《燕京学报》
一点流殇
国内的历史学核心期刊目录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河南社会科学 85.内蒙古社会科学 86.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7.甘肃社会科学 88.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9.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0.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1.晋阳学刊 92.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4.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5.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6.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7.贵州社会科学 98.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9.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华牌杂志是国内医学杂志中有重要影响的一类期刊,有两种主办单位的统称为中华牌,一类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内科杂志,另外一类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
嘉人这本杂志是非常好的,因为他专注于时尚的前沿,也有很多新的服装奢侈品或者是化妆品的出现,非常适合看你可以紧跟时代的潮流。
中华医学杂志与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区别是名字长短。中华医学杂志是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的简称,两者指的是同一钟核心期刊,更多人称作中华医学杂志。
《东岳论丛》创刊于1980年,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刊物最初为双月刊,自2009年起改为月刊。主要栏目有文学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分析”,《金融研究》,2007年第5期;“资产证券化与保险资金运用”,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年第4期; “关于《企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