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5

我们的2016
首页 > 期刊论文 > 以戏曲人物为主题的油画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个老神仙

已采纳

戏曲与绘画的结缘,最早应出现在民间民俗的艺术之中,它们的存在与我们民族的记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若对民间的剪纸、戏出年画、刺绣、民间玩具、瓷器画纹中,都可以看到戏曲题材的踪影。但是在属于仕族的水墨画中似乎未有所见,这不知是出于仕大夫阶层对于“戏子”的蔑视而不屑呢,还是觉得水墨不擅此道,我也不得而知。但真正将戏曲人物画成为中国水墨画题材一个品类而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的应该说从关良开始。 关良上世纪初留学日本,其时正是西欧现代主义在日本盛行之时,关良的油画就深受野兽派的影响,那种既泼辣又淡定沉稳的画风融合了中西绘画的各种性格。关良本人又是一个超级戏迷,他能拉京胡,还专门到科班出身的行家处学戏,买了髯口、马鞭、靴子,熟悉唱、走、锣鼓及各种上马、轿头等动作,为其的戏曲人物画创作作好了生活与情感上的准备。正是他的这种亲历亲为的体验,使他具备了呼之即出的生活基础。又由于他从西画进入的特殊身份,使得他没有什么花鸟、山水、仕女、道释等等题材的藩篱,表现是他唯一的欲望,正是这种由西入中的角色,表现自己熟悉的生活成为一种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千万别小觑了这区区的题材小事。排排我们传统型画家中有几人有所突破?齐白石画了几个老鼠、钉耙、算盘已经震惊画坛。而在西画领域中似乎没听说过因题材的改良而那么地引人瞩目的。所以关良的进入绝非偶然,而关良的成功确实必然的。高度程式化的中国戏曲,极端虚拟化的空间感觉、充满了诡异装饰审美情趣的脸谱、服饰,为关良的野兽派绘画语言的融入具备了造型上自由发挥的天然条件。正是这种来自于生活并带有舞蹈的歌剧——京剧,让关良及后来者如鱼得水。关良作品一露面即与传统的文人画拉开了极大的距离,它的生拙、恣肆、笔墨的精练与中国水墨保持了血统上的承传,但人物开相的奇崛,用笔的刚毅,又与西方的野兽派似有牵连。难怪齐白石见到他作品后,很想见见他,并自告奋勇在关良册页的扉页上欣然挥毫,提写了“关良墨趣”四字。因为他们的追求是共同的,他们的心是相通的。他们早已超出了笔墨的游戏,而进入了笔墨的创造。正是这种绝非是戏墨的墨戏,让戏曲水墨画成为后来许多画家乐于耕耘的一块乐土,成为任其自由驰骋的疆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良是戏曲人物画的开山祖实不为过。 戏曲本身高度程式化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实在是具有极其高超的形式感。诸多的视觉元素都得之于民间艺术,它的质朴、绚丽、诡异为水墨画家的再创造提供了宽阔的空间与无限多样的可能性。或宽大或紧身的戏服,为造型酿就了天然变形的基因。让画家随心所欲地游戏腕下之线,让线条随着感觉散步。在韩羽、张桂铭、朱振庚的画中都可以感受到此种散步的闲适与优雅,同时还带着一丝诙谐。周京新画水浒人物又转到戏曲人物,他的那些幽默的绿林好汉有部分其实与舞台人物有一点牵连。这也不奇怪,谁见过千年前的梁山好汉,最直观的或许只能是戏曲舞台上,他的打着深深周氏印记的没骨塑形法有力度有笔致更有节奏,独树一帜。聂干因从戏剧脸谱出发但哪里是在画脸,通过解构都是其心灵的映照。韩羽或许是画过漫画的关系,充满了幽默的哲理,读来令人哑然失笑,回味无穷。他岂止是在戏墨,分明是在读解人生,剖析社会。朱振庚凭借着他超人的造型感觉,崇尚现代而又不入“洋味”,从本土出发,从民间出发,涉猎中外,吞吐古今。他的图式最为丰富,他的作品充满了大智慧,于写实写意、平面立体、古今中外间自由出入,实在是玩家高手。丁立人着迷于民间,戏曲的种种虚虚实实的服饰、道具、背景都被其作了最大限度的调动,营造出独具风采的图式,他的那些人物活动于舞台或自然之间,生拙的造型耐人寻味。 文人的游戏笔墨在此间会现出无奈,然而游戏的心态在此却展露无遗,其实这些画家绝对都是笔墨高手,否则是游戏不起来的,正如乔丹的玩球,可不是人人都可以奢望的。正是中国的戏曲艺术以其独特的东方风韵构筑了一个任你舒展的平台,而这些艺林高手的绝技又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于是乔丹们就可以大显身手,游戏变得好玩起来。引得旁观者也忍不住加入进来,当然我也是其中一个。 当今的画坛越来越活跃,但也越来越浮躁,许多人都追逐时尚惟恐不当代。现今的中国处于急不可耐的现代焦虑之中,一种需要被他人承认的焦虑中,而且此他人首先是西方人。我想即使是西方人也不希望看到的是一面镜子里的他,而且还是变了形的哈哈镜。中国文化是一部极其丰富的宝典,中国的民间艺术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更可贵的是它一直延续至今,从未断脉,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戏曲就是其中一支。与其结缘的戏曲水墨画,始终将触须伸向民间,面向当今,它是一颗在自己土地上萌生的种子,当他长成参天大树时,他还是一张中国脸,当然是一张新的中国脸,因为它不会拒绝一切有益的外国养料。我们的这个展览就是在为它的成长培土、施肥。并让它与世界的人民相见、交流,这或许是一个中国美术馆人的社会责任,因为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属于整个人类的。

273 评论

chen251791802

我认为你改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来写。比如图中有9条鲤鱼。可以说下9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比如九五之尊了。。。⑨带表满全,,郎世宁就是把中国的工笔画和西方油画现结合的。。。在就从构图上来阐述一下。。。

290 评论

魔女在彼岸

不喜欢这种嫁接型的论文光写写意就够1500字了~

324 评论

佑玲天涯

不好写的。。。

312 评论

瓜的小妞

民间美术是一个多义的概念,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艺术,它是劳动群众自己创作,并在他们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艺术形式。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民间美术方面的论文精选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民间美术方面的论文精选篇1 论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一直以来,民间美术在我国美术教育中便占有一席之地。当下,在视觉艺术多元化的时代艺术语境中,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愈加受到重视。 将民间美术引入高校美术教育,对于双方来说是互惠互利的,民间美术因学校教育的继承,可以避免在传承上断裂的命运,并且能够不断向前蓬勃发展;学校美术教育因为有民间美术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丰富教学内容,民间美术所蕴涵的拙朴的造型、古朴的色彩、文化内涵、传统艺术观念等,对学校美术教学有着借鉴与启示作用。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学生能提高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开拓创造思维,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富情感,形成独特的审美观,进而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1.传统文化修养的提高 美术教育的目标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情感,完善人的生命感受,而且能作为重要的协作因素,帮助完成人的德育、智育和体育。美术教育对人的精神的陶冶、提升,本身就是德育所追求的目标。可以说美育与德育密不可分。美术教育肩负着审美教育之重任,审美性是美术教育最基本的性质。很多美术教育家一直致力于将民族的东西带入当代美术课堂。如董希文先生在教学中便坚持不懈地贯彻油画民族化,引导学生广泛地研究古今各种优秀艺术遗产和中国民间艺术,以开拓学生眼界、培养全面的艺术修养。在美术教育中引进民间美术可以避免美术教育中过于侧重技巧、美术技法、关注操作程式,忽略审美教育对学生精神层面陶冶与启迪的弊端。 对我国民间美术的重新认识,是推动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探求美术教育工作中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平衡、全球化背景下美术教育发展之关键所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美术教育资源,以新世纪的视角对中国民间美术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最终形成一种具有时代内涵,又不失传统底蕴的中国的现代美术文化建构。林风眠曾说:“一个民族的文化,一定是固有的文化为基础,我们有5000年文化,每个时代都有其很好的时代感的创造,我们要保存我们固有的、很好的东西,吸收外面的东西。”[1]传统文化是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的宝贵资源,将其转化为多元的美术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拓展视野,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的目的。 民间美术是劳动群众为了满足自身与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代表着民族文化群体的中国本原宇宙观、美学观、感情气质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其独特造型与审美方法,产生出质朴淳厚的美感,其中所蕴藏着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老一辈民间艺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物质水平较为低下,可在艺术作品中却总是抒发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勃发的情怀。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着的真、善、美,给精神以满足,有助于净化心灵,无形中给人们的生活和创作态度带来有益影响,使人们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2.创造思维的开拓 在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真正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育,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可以民间美术作为美育的媒介,帮助学生寻找艺术的切入点。 有些美术院校聘请当地民间艺人进行实践指导,通过艺人的授课掌握其所运用的造型、色彩、花纹等各具特色的塑造型技巧,以及造型轮廓形式和材料工艺特点,使学生的视觉感官得到积极的刺激,增强观察事物的敏锐性、理解性和选择性,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找到美的共性,从而获得自身审美情感的丰富和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寻求创作灵感、拓展视野、提高审美情趣,从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1986年,中央美术学院设立了民间美术系,将乡间艺术的研究与教学引进我国最高美术学府。并于当年组织了一次民间美术教学,邀请六位农民艺术家走上美术学院的讲台传授民间艺术,在教学总结会上,同学们纷纷说:“画出了几年来画不出来的东西,学到了以往课堂教学中难以学到的内容。”而教师们也认为:“找到了自己多少年来苦苦求索的艺术真谛。这是一次令人鼓舞、令人振奋的教学。”[2] 3.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对中国传统美术来说,多元化的层次决不是简单并列的,而是在民间美术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的基础,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因此,“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规律及其创作方法,完全应该与其他美术规律和创作方法并驾齐驱地存在于中国的美术学府里,只有这样,中国的美术教育才是名副其实的、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完整的面貌独立于世”。[3] 优秀艺术皆根植于自己所生长的土地,只有认清自己的根在哪里,从根本上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性,才能传承和弘扬民族艺术。当下有些青年艺术者不屑于民间美术,认为这些来自乡间的东西是粗俗的,土得掉渣,盲目崇尚西方所谓的一些主义或是样式,殊不知只有积累丰厚的传统文化涵养,才能创造出高品位的艺术作品。在借鉴别国优秀艺术形式的同时,更要明白我国的传统,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中的营养,把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元素、民族文化精神融汇于现代艺术,才能创作出具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近些年,教育界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作用。美术教育除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基本的表现法则和造型规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对描写对象的内心感受,指导学生在充分理解对象、把握对象的基础上满怀激情地把对象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来,注重把自己的感受、意志融入作品中,准确地表现自己的个性与风格。 这些民族化的特色在民间美术样式上都有着深刻及鲜活的表达。在艺术界,在目前这种风格与形式大爆发与大融合的情形之下,通过对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民族心理特质、传统美学观念及独特造型方法的剖析与学习,美术教育可以摆脱原有美术教学体系中机械论与虚无论的缺憾,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灵性与自然的精华,造就出时代精神与文化底蕴交相辉映的审美教育风格。最终这种审美教育所形成的人格力量将渗透到个人的精神生活的潜意识层次,并跨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形成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结语 当代美术教育应立足并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把发展民族传统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主导性工作。优秀艺术作品无不根植于深厚的民族土壤之中,民族精神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注入民间美术教育意识,思考中国美术发展战略,提高和强化全民族艺术素质培养的前瞻性,奠定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修养、行为规范,使其树立民族情感,为传承国家传统文化精粹,保障社会团结统一、进步发展而开展有意义的实质性工作,这也是当今乃至今后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方向。 民间美术方面的论文精选篇2 浅谈民间美术的发展 【摘 要】中国的民间美术遍布农村。在那里,几乎没有一个人不与民间美术有着亲密的关系。他们或者是创造者,或者是享用者,无不置身其中。而民间美术的审美形态和形式种类丰富多彩,其文化内涵深远丰厚,与远古的原始文化艺术观念遥相呼应,并且两者有着渊源嬗变的血缘关系。他的许多造型、图式可以上溯到华夏民族的起源与中国文明的源头。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民俗学、民族学、历史考古和文化人类学的价值。 【关键词】民间美术 装饰 艺术 民间美术是一个多义的概念,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艺术,它是劳动群众自己创作,并在他们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艺术形式。民间美术,可以说是民族艺术中最具民族特色和本土精神的一部分。民间美术的作者是人民群众和民间匠师,其中绝大 多数是在劳动生产的业余时间制作的,或作为副业生产, 又主要为自己使用、欣赏,因此表现了他们的心理、愿 望、信仰和道德观念。 民间美术和民俗活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伴随民俗活动而发展的。在民间的节日庆典、 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民间美术创作也最为活跃。如中国春节前后用年画、剪纸、春联装 饰环境,为孩子赶制服装,社火花会的戏具,庆贺元宵节 的花灯纸扎;端午节悬挂的天师符,钟馗像、五毒服装 饰件及龙舟彩船;中元节的荷花灯、中秋节的月饼花模、 泥塑兔儿爷;结婚用的嫁衣、喜花、喜帐;祝贺幼儿百天和生日用的虎头帽、虎头鞋、长命锁、长命衣。少数 民族民俗节日中的歌舞集会中的服饰布置也用丰富的美 术品点缀。 藏族供神的酥油花,傣族泼水节男女互赠的 花荷包等。民间美术分布于全国各地区,由于中国地域 广阔,民族众多,在地理条件、风俗、感情、气质等互 有差异,又在民间美术中形成了丰富的品类和多采的风 格,这些美术品有的供生活使用(如灯具、食器、家具), 有的用于装饰和美化环境(如年画、窗花),具有实用价 值和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民间美术的制作材料大都是 普通的木、布、纸、竹、土,然而制作技巧高超、构 思奇巧、很少自然主义的模拟物象,而是善于大胆想像和夸张表现强烈的感情,又常用于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的手法通过优美的形象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艺术上刚健清新活泼淳朴,带有鲜 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由此可见,民间美术正是沿着人类本源艺术一直发展延续到今天的。 中国的民间美术虽然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它们还是有很多共同的特性,这些特性从则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种: 1.积极向上性。 中国的民间艺术是一种“乐感文化”,是一种欢乐的艺术,与西方的“罪感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基督教的原罪思想为出发点的大部分西方文化,认为生活目的只是为了赎罪,以获得原谅从而获得新生。这种思想观念在他们的艺术作品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中国,几千年来,以个体农业为基础而生存的庶民阶层,他们摆脱不了天灾人祸、饥寒和贫穷,他们只能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慰籍中求生,他们祈祷万物有灵,祈求生命和生殖繁衍,幻想着喜庆和吉祥。其哲学观念是轮回的――“今天不好,明天会好”,“今生修好,来世有报”,他们总是对将来、对来世充满着希望。因此,他们的美术作品大多不表现现实生活的艰苦,而极力去表现理想中所期待的美好。 2.象征性。 劳动者是最先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抽象创作的原动力,原始美术和民间美术成为抽象艺术的先导。 民间艺人在形象的塑造上,多因时、因地、因材制宜,不假虚饰,以抽象性的手法表现出物象自然、质朴的本来面貌。抛开现实形象的细节,用极简单的线条概括抽象现实形象:在织绵刺绣和桃花这类民间美术种类中,除少数具象图案外,大部分都是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形图案。这种抽象造型能力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彩陶的表面有圆点、三角、旋涡、波折、齿纹、鱼纹、蛙等多种纹样,抛开现实本身的各种细节和不规则因素,用极简单的线条概括抽象现实的形象。把各种动物、植物、抽象为几何图案,不但要仔细观察。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集中概括,夸张变形,而且还要饱含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古老的造型意识;云南沧源文化和古老的造型意识具有的抽象、象征含义。汉族的民间服饰,日用品装饰上也可以看到概括的抽象几何图形,如百家衣、百纳幛。 这种以菱形的碎布拼制而成,以色彩的拼接和几何状的结构,完整呈现出某种动物、植物造型,色调鲜艳和谐;生殖崇拜的华中树、鱼人、鸡头鱼、双鱼,气氛热烈喜庆。民间美术概括性表现在程式化造型。如“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斤尾巴掉后头”的画诀,表现出大胆取舍,夸张、提炼其本质,舍弃、弱化细枝末节,并夸张画中的内容:贵州民间泥玩中,野猪的造型十分奇特,头部和嘴占了大半位置,躯干几乎被省略了,却将野猪的生猛表现得鲜活生动。河北武强木版年画为突出门神的勇武,尽量横向夸张,把人体比例缩减为四个头长,形成方厚如山的气度,而仕女则被刻画得格外清秀,细腰削肩极尽婀娜之态。民间木刻版画在处理大场面时,以简略的笔画表现出多种物象。在戏剧表演中,几个兵卒就是千军万马,版画中几组细浅排列的草就是一片草地,这种造型上的省略手法存在合理性,言未尽而意已明。 3.教育性。 讲到教育性我们就要重点提到它的道德教化功能,可以说中国的民间美术在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美术以其特有的亲和力,把思想理性内容融入艺术形象中,以其特有的方式寓教于乐,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人生价值、是非观念、审美情趣等以启迪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欣赏、审美和教育的意义,这也是其自身存在价值及相对独立发展的内驱力。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旨在表彰宣扬先烈事迹、忠孝贤良、圣贤风范以及侠义行为等题材占很大的比重,它往往把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小说或戏曲人物等作为表现主题,借助审美力量和娱玩方式宣道施教,是宣扬信仰观念和道德思想的物化形式,这方面的作品在皖南徽派建筑中的木雕、砖雕及石雕中比比皆是,如:“岳母刺字”、“八仙过海”、“水泊梁山”、“武松打虎”等。 猜你喜欢: 1. 艺术方面的论文优秀范文 2. 民间美术特征浅析论文 3. 谈谈民间美术 美术研究学术毕业论文 4. 对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思考论文 5. 艺术方面的论文

356 评论

相关问答

  • 油画戏曲的毕业论文

    其实如果有兴趣或者有疑问,就从这个兴趣或者疑问方向去选题,我想应该是不会错的。这样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就是这样做出来的。要不就是你的兴趣点,要不就是你的疑问点,

    西西和嘻嘻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以游戏探索为主题的论文

    中国单机游戏的发展史(转载 希望对你有帮助)一:萌芽期 虽然游戏行业的发展已有多年的历史,但细分起来国内电脑游戏的起步却实在太晚,1989年~1991年时算是混

    暖洋洋的心200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以绘画为主题的论文

    幼儿园绘画教育论文1500字 绘画在技术层面上,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做法,那些表面可以是纸张或布,加颜色的工具可以通过画笔、也可以通过刷

    可可Cris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以绘画为主题的论文700字

    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生活,它安定,而充满着精彩。我的生活简单快乐,但却因为画画而变的精彩。我和画画有着不解之缘,看到画画便不由自主的喜欢上它,现在更是以学

    奔向八年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戏曲人物毕业论文

    戏剧表演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导语:全面分析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帮助自己更好的把握两者的特征,使表演进入一种更为宽广和自由的创作境地。下面是我分享的戏

    晓布丁201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