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1

melodyhanhan
首页 > 期刊论文 > 安阳理工学院杂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百合海鸥

已采纳

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引导研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取得成功所必备的素质之一,而素质的培养是与心理教育和引导密不可分的。当今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困惑日益增多,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出现也日益频繁。因此,切实加强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引导研究,是高等教育和理论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我校经过近八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教学、活动、咨询与科研“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以教学为主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教学中坚持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程教育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原则;以开展与心理有关的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在活动中坚持可操作性、趣味性,适合学生特点的原则;以开展心理健康的科学研究和不断实践,来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坚持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近八年的探索,我校成为河南省贯彻教育部和教育厅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件精神较好的学校之一,创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多项第一。对学生进行关于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开设心理教育的相关课程及讲座,构建心理教育的课程体系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2007年率先在全省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该课程实行学分制、全程化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大学生活四年。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及时给予大学生积极的心理、行为辅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优化心理素质。把心理教育从德育课中分离出来,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学科化和专业化。此项工作的开展使2007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略好于2006级学生,教学效果初步显现。2.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构建心理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我校现有心理学专业课5门,公共选修课5门。自2001年就为学生开设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旅游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等选修课和必修课,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果。选修的学生累计达到10000多人,学生普遍反映这些课程上得好。3.用即时实效的讲座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每年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进行的心理教育讲座平均30场,既有规模大的大型讲座,又有针对各系院特点和不同群体需要的小型讲座,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深受学生的欢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公共必修课、专业课、选修课和讲座等形式为心理健康知识在我校的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二、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激发学生对自身心理的关注,形成人人重视心理健康的氛围1.举办大型心理素质拓展运动会。这在省内高校中尚属首创。该活动在同学中间产生了良好反响,对提高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相互交流和信任,增强彼此关爱和友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竞争意识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拓宽了心理教育的渠道。2.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展。在每年9月新生入学和5月的心理健康宣传周都定期举办大型心理健康知识展览,用文字、图片、漫画等形式宣传心理学常识、心理自助和心理疾病防治知识。并为学生进行趣味心理测试,开展现场咨询活动。此外还结合形势紧跟热点不定期地举办不同主题的心理知识展览,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3.义务开办心理健康团体训练营、义务放映心理教育影片。根据不同团体的具体需求采用角色扮演、游戏互动、情境模拟、沟通分享等形式开办团体心理训练营,主要内容有自信心训练、领导力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提高情商训练等,使参加的学生受益匪浅。定期为学生放映心理健康教育影片,激发学生对心理知识的好奇心,学会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4.开展心理主题班会设计比赛,培训班级心理委员。为提高心理主题班会质量,探索心理主题班会的新形式,定期开展心理主题班会设计比赛。使心理主题班会成为全班同学畅所欲言、抒发心声的场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心理主题班会成为我院的特色班会。我校是全国最早设立班级心理委员的院校之一。为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在心理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心理委员定期举办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主要内容有朋辈心理辅导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开展团体辅导活动的主要方式、方法及设计心理活动的原则、危机干预知识普及、危机干预技巧、抑郁症知识普及,在培训中严格考勤、考核知识掌握情况。通过举办心理委员工作经验交流会和评选优秀心理委员提高同学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以每年的“5. 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为契机把心理教育活动推向高潮。为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每年举办不同主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在成功举办三届心理剧晚会的基础上又开拓思路创新形式,举办“行为健康大使比赛”。该活动采用从基层海选的形式,层层选拔,经过初赛、复赛和最后总决赛选出年度“行为健康大使”,把心理教育推向高潮。三、加强心理教育的科学研究,以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不断提高心理教育的能力与水平在工作中我们注意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探寻心理教育的工作规律,创新工作领域。在工作实践中,观察到学生中性健康和性心理方面问题较多, 2003年我校在全省第一家开设专门的性与爱心理健康网站“玫瑰网”,中国教育报曾对此进行报道。我校在2004年开始实践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全省第一家设立心理委员工作体制。在全院各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在院系两级设立心理部,明确规定心理委员的权利和义务,负责协助老师开展心理教育方面的相关工作,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该项工作的经验,撰写的论文《大学班级增设心理委员的实践探索》于2005年发表在《学校卫生杂志》(核心期刊)上。全国许多高校相继学习我校的经验,反响良好。2003年开始,我校在全省第一家实行异常行为每周0报告制度,每个班级心理委员向系报告,每周各系院向学生处报告。在此基础上2007年我们又提出“零缝隙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体系”的概念,即全方位全角落全时段全体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工作模式,并且编印《南阳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手册》,发到所有部门和相关教职员工及学生干部手中。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全院心理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能力,努力使校园心理危机恶性事件零发生。明显的效果是近8年来因心理问题自杀死亡率为0,这在全省高校中是极少见的几个学校之一。四、开通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各种途径,确保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1.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功能与作用。中心建立了健全的工作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开展个别咨询、小组辅导、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报纸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咨询活动,具体解答学生在学习、生活、恋爱、家庭、人际关系、择业等方面的困惑和难题,重点做好特殊问题学生和重点人群如新生、毕业生、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工作。2.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新生入学后,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健全在校生“一人一心理档案”的制度,对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及时发出约谈函,并进行定期的追踪观察,有效地进行危机干预和预防。3.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指导大学生心理社团开展活动,编辑出版《心雨轩》小报,发到每一个宿舍。通过同辈之间的心理互助及广泛参与,使学生维护与促进心理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其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通过多种途径的心理教育,大学生的心理水平及整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高校应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探索大学生思想深层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培养出更多有真才实学身心健康的人。参考文献:[1]季丹丹,郝乐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 (1): 125.[2]邓永斌.贫困学生心理障碍初探[N].教育导报, 2001-

153 评论

秋月羽羽

单月25日出版。南阳理工学院学报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南阳理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2009年,双月刊,大16开本,本刊分为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单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198 评论

hehefatter

《哲学百年》 北京出版社 1999年12月《位极北辰》(独立完成30万字)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儒学文化大观》 2001年《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论文 《金岳霖共相理论剖析》 《哲学研究》 1990年第四期《金岳霖在知识论出发方式上的变革》 《北京大学学报》 1992年第2期《金岳霖真理标准综合说》 《中国哲学史》 1992年创刊号《试析金岳霖〈论道〉中的能与式》 《文史哲》 1990年第一期《罗素与张申府》 《学术月刊》 1994年第12期《金岳霖与中国哲学》 《哲学研究》 1995年增刊《冯友兰重建形上学之方法》 《求是学刊》 1993年第4期《试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思维方式》 《北方论丛》 1990年第1期《金岳霖归纳理论述评》 《学术交流》 1994年第4期《金岳霖的知识论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理论探讨》 1994年第4期《金岳霖论事实》 《学术交流》 1992年第4期《儒家的理想人格及其在传统社会中的示范作用》 《大庆高专学报》 1994年第1期《冯友兰〈新理学〉方法论批判》 《二十一世纪》 1996年第12期《什么是知识》 《求是学刊》 1999年第3期《方东美哲学思想的庄学精神》 《中国哲学史》 2000年第1期《中国现代哲学中的方法论意识》 《中国哲学史》 2000年第3期《中国现代哲学视野下的分析哲学》 《科学 经济 社会》 2000年第3期《汤一介与中国哲学史研究》 《社会科学战线》 2001年第1期《庄子人学的现代意义》 《哲学研究》 1998年增刊《也论方东美哲学思想的儒家精神》 《中国哲学史》 2001年第4期《重建还是拒斥形而上学》 《东岳论丛》 2002年第1期《论知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新视野》 2002年第2期《反思 方法 境界》 《学术界》 2002年第1期《知识论与哲学》 《北京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从生存论哲学看人的在世方式》 《新视野》 2004年第2期《张岱年哲学慧观中的逻辑分析方法》 《北京大学学报》 2004年5期《略谈文化与文化建国理念》 《博览群书》 2008年第八期《金岳霖,重视知识论与逻辑研究之第一人》 《北京日报》 2009年8月31日《中国传统思想的意义》 三联书店《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 1988年《金岳霖的中西文化观》 湖南人民出版社《文化冲突中的抉择》 1989年7月《金岳霖真理标准说的启迪》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 1991年《试析金岳霖的‘理有固然,势无必致’》 三联书店《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 1991年《金岳霖论感觉内容和外物的关系》 江苏文艺出版社《学人》 1992年《从张载的易学哲学看中国气论哲学的特色》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西哲学与文化》 1992年《金岳霖在知识论出发方式上的变革》 《新华文摘》 1992年第六期《中国哲学应重视对知识论的研究》 光明日报 1993年3月23月《从知识看人性》 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化的回顾与展望》 1994年《金岳霖论道》 上海古籍出版社《道家文化研究》第十辑 1996年《冯友兰共相理论今探》 九州图书出版社《中国传统哲学新论》 1999年《罗素哲学思想在中国》 四川教育出版社《分析哲学——回顾与展望》 2001年《张岱年分析唯物论知识论管窥》 湖北教育出版社《现代中国》第一辑 2001年10月《胡适与实验主义哲学》 中国书籍出版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哲学》 2001年6月《中国现代科学史上的〈科学〉杂志》 北京大学出版社《诠释与建构》 2001年9月《新理学的道家精神》 广东人民出版社《道家与道教》中的《道家卷》 2001年9月JinYuelin’s PhilosophyofDao Blackwell Contemporary 2002《罗素哲学在中国的热情宣传者:张申府》 湖北教育出版社《现代中国》第二辑 2002年《冯友兰与逻辑分析方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传统与创新》 2002年《中国现代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建构理路》 北京大学出版社《本体诠释学》 2002年《知识论研究在现代中国》 安徽人民出版社《东吴哲学》 2002年卷罗素《哲学问题》(1912)及其在华演讲《哲学问题》(1921)之异同考 湖北教育出版社《现代中国》第三辑 2003年《贺麟“新心学”的基督情怀》 《人文杂志》 2003年4期《以哲学代宗教——冯友兰哲学观管窥》 《中州学刊》 2003年4期《分析哲学在中国》 商务印书馆《中西会通与中国哲学的近现代化转换》 2003年6月《方东美的儒释道会通论及其庄学精神》 三联书店《道家文化研究》 第二十辑 2003年9月《金岳霖——当代新道家》 三联书店《道家文化研究》 第二十辑 2003年9月《儒释道:纷争与融合》 《普门学报》 第二十四期 2004年11月《“天地本一气”——牧隐自然观管窥》 商务印书馆《哲学、宗教与人文》 2004年12月《论儒家思维方式的特质》 山东文艺出版社《齐鲁文化研究》 总第三期 2004年12月《中国哲学和philosophy》 《河北学刊》 2004年第四期 2004年1月<'中国哲学''合法性'讨论的合法性问题>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2期 2004年4月<贺麟的文化体用观>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与易学> 2004年4月《北京大学哲学系与中国现代哲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观澜集》 2004年4月《洪谦与维也纳学派》 北京大学出版社《观澜集》 2004年4月「境地」に関する理论の伝统性と论理的分析方法の近代性との间で-冯友兰「新理学」の方法论に関する考察 『中国-社会と文化』 第19号 2004年4月《风云际会哲学门》 《光明日报》 2004年4月22日《On Jin Yuelin' matephysics》 北京大学出版社 Beida Journal of Philosophy 2004年5月《贺麟—另一位西化论者》 《中国哲学史》 2004年2期 2004年5月《也论方东美哲学思想的理论归趣》 《学术月刊》 2004年5期 2004年5月《从归纳法的向度审视中国为何无科学》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 2004年6月《论张岱年哲学思想的理论特色》 《中国哲学史》 2004年第3期 2004年8月25日2004年第2期《金岳霖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哲学研究》 2005年增刊 2005年《金岳霖的思想与生平》 吉林人民出版社《金岳霖选集》 2005年5月《哲学何以源于惊讶》 大象出版社《新哲学》 2005年6月《什么是北大精神》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人文》 第三期 2005年8月《知识的证实及可能性》 北京大学出版社《探寻真善美》 2006年12月《“太和”理念 的现代解读》 《民主》 2006年12月《知识论研究与中国现代哲学》 中国文史出版社《唐君毅知识论思想研究》 2006年12月《形上学与心灵境界》 中国文史出版社《唐君毅形上学研究》 2006年12月《张岱年与逻辑分析方法》 中洲古籍出版社 2006年4月《为现代中国哲学中的形而上学辩护》 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中国》 第七辑 2006年6月《独辟蹊径的文化三路向说》 《科学文化论》 2006年3期 2006年6月《“和而不同”理念的现代的意义》 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合文化传统与现代化》 2006年9月《大学理念与人文精神》 南京大学出版社《问题与方法》 2006年9月The Legitimacy of The Discussion on the Legitimac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6年春《“太和”理念的现代意义》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6月《北京大学精神的一种解读》 北京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 2007年7月《以直觉解读中国文化——梁漱溟早期文化观》 《新视野》 2007年第五期 2007年9月《自然、活泼、活水似流了去的生命观—梁漱溟生命观的解读》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外人文精神研究》 2008年1月《中国走向自由之路的哲学思考—冯友兰文化观解读》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 2008年2月《北大精神解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讲座》 第十七辑 2008年4月《关于知识定义的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7月 2008年7月《梁漱溟的生命观》 《大连大学学报》 2008年第四期 2008年8月《北大精神与大学理念》 《文化学刊》 2008年第五期 2008年9月《试论陈独秀的儒家观》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9年第三期 2009六月《文化:软实力、硬实力及其相互关系》 《南阳理工学院》 2009年第一期(创刊号) 2009年《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说解析》 《大连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 2009年10月《中国现代哲学视野下的分析哲学》 《广东社会科学》 2009年第六期 2009年11月<从身心关系理论审视精神超越之可能> <社会科学> 2009年3月《中国现代哲学建构的理路(上)》 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中国》第十二辑 2009年4月《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民主》 2009年第5期 2009年5月《陈独秀与五四时期的儒家思想》 《科学时报》 2009年6月30日《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轮陈独秀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北京大学学报》 2009年第四期 2009年7月《蔡元培大学理念的现代意义》 《科学时报》 2009年7月21日《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 北京大学出版社《我心所依》 2009年8月《蔡元培与五四运动》 《科学时报》 2009年8月11日《北京大学哲学系与中国现代哲学》 《科学时报》 2009年9月15日《中国现代哲学建构的理路》(下) 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中国》,第十三辑 2010年11月《知识主义引领未来》 科学出版社《国家创新战略》 2010年12月《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解读》 商务印书馆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2010年12月《知识主义宣言》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31日《觉解与人生境界》 江西高校出版社《冯友兰论人生》 2010年1月《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儒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外人文精神研究》 第三辑 2010年1月《逻辑分析方法的中国式解读》(下) 《学术月刊》 2010年第三期 2010年3月<北大精神的一种解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 2010年5月《从反传统到国学热》 新世纪出版社《在北大听讲座》第二十辑 2010年5月《揭示牟宗三哲学困境》 科学出版社《光明日报》 2010年9月25日《儒学的人文本质》 文化艺术出版社《谈艺论文》 2011年3月

137 评论

相关问答

  • 安阳工学院学报好投吗

    有以下几个:安阳师范学院学报、咸宁学院学报、邢台学院学报、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辽宁师专学报 (社科)、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沈阳工程大学学报(社科)、

    我不是水蜜桃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南阳理工学院论文模板

    你好,我跟你选的是一节课。题目有四个:1.美术鉴赏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推行方法的研究。2.美术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危机与反思。3.浅谈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4

    丢了肥膘的猪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安阳工学院论文格式

    安阳工学院还是不错的。 1、硬件设施好 新校区名副其实,东西都是新的。宿舍四人间上床下桌有空调有风扇,每个人都有一个衣柜,一个单独的柜子加放行李箱的柜子。卫生间

    qianting1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安阳工学院论文答辩申请表

    【论文答辩申请书_范文1】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论文题目 : 国际贸易中的专利权保护问题研究申 请 报 告通过论文的编写工作,让我们对国家如今的外贸专利权方面的工作有

    豪门小慧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安阳工学院考查课论文格式

    论文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述形式之一。就是专门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讨论的文章。 一般讲,这个问题都是很复杂的,很大的,比较重要.只要根据自己的专业认真

    iamsongsam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