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0

吃吃喝喝小蚊子
首页 > 期刊论文 > 历史小论文题答题模板中考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刻骨銘心』%

已采纳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可以记笔记哦!历史考试中的非选择题设问,一般侧重对原因(背景、因素、条件)、影响(意义、作用)、认识(启示、感悟)的考查。这些角度可以从下面这些关键点突破:一、原因类1. 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因素。(1)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传入中国。(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3)近代化探索的推动与促进。2. 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1)党的正确领导,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2)人民群众的努力。(3)较为和平安定的内外环境。(4)苏联(主要指建国初期)等国家的援助。3. 促进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各民族间经济交流。(2)统治者个人的雄才大略(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有效的统治措施)。(适用于中国古代史)(3)各民族之间长期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4)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4. 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因。(1)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2)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3)杰出人物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补充:(1)统治者励精图治,实行改革等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备注:特指古代社会)(2)统治者重视教育,选用贤才。(备注:特指古代社会)(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发展生产。(备注:特指改革开放后)5. 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1)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推动。(2)民主思想的发展与影响。(3)政治家的不懈努力,人民与新兴阶级的支持。补充:(1)受外来文明(或原有民主习惯)的影响。(备注:只适用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古希腊民主政治、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2)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备注:只适用于古希腊民主政治)6. 改革成败的原因。(1)改革成功的原因:① 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② 改革派力量强大,保证改革顺利进行。③ 改革的措施得当。④ 出现有利于改革的国内与国际环境。⑤ 国家最高领导者的支持。(2)改革失败的原因:① 顺应改革趋势,但是改革的措施不得当。② 改革推行者个人的局限性。③ 国际、国内环境对改革不利。④ 改革根基不强。⑤ 改革的阻碍力十分强大7. 大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从大国兴衰过程中我国可以吸取哪些经验?(1)因素:① 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② 政治体制创新。③ 科技创新。④ 外国的扶持或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总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抓住发展机遇,适时改革创新,正确处理对外关系,重视经济、民主政治、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国家崛起。(2)经验:① 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② 要重视科技创新,发展教育,培养人才。③ 要学习和借鉴外国优秀的文明成果。④ 要处理好对外关系,和平崛起。二、影响类1. 中国近代化事件的共同影响。(1)推进中国社会近代化。(2)促进思想解放。(3)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4)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等。2. 改革的影响。(1)成功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土地改革、改革开放)① 缓和了社会矛盾或克服了社会危机。② 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社会稳定,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③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文化水平。④ 巩固了国家统治。补充:①加重了广大底层劳动者的负担,使其生活更加贫困。(备注:只适用于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②促进民族融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备注:只适用于北魏孝文帝改革)③摧毁了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备注:只适用于大化改新、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2)失败的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① 使社会矛盾或危机更加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② 经济遭到更大破坏。③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④ 国家国力衰弱。补充:客观上有利于先进思想科技文化的传播。3. 制度、政策、法令等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 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稳定。③ 促进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④ 社会各方面发展有序进行。(2)消极影响:阻碍社会进步,禁锢思想发展,导致社会动荡不安,造成经济发展倒退或停滞,致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4. 战争的影响。(1)给交战双方带来深重的灾难,双方实力遭到严重削弱。(2)使人民流离失所,使人民的生命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3)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4)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观念深入人心。(5)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6)促进了文明交流。5. 经济发展的影响。(古代封建经济、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加速社会发展,促进社会政治的发展。(2)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3)促进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和发展。(4)加速了城市化进程。(5)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补充:(1)发展后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备注:只适用于古代封建经济)(2)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和国家造成了消极影响。(备注:适用于近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三、认识类1. 对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认识。(1)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3)我们应该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做一个有思想文化素养的中国人。2. 制度创新的认识。(1)是促进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2)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3)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安定,国家统一。(4)是创新之本,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核心竞争力。(5)只有创新型政府,才会形成创新型的制度、创新型的文化。3. 对科技发展的认识。(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进步,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2)带来了危害: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生态破坏、高科技犯罪、核武器导致战争规模扩大,战争危害性加深等。(3)利用科技应趋利避害,造福人类,避免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4. 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给我们的经验或启示。(1)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2)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3)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4)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5)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

275 评论

巧克力麦乳精

马上就要中考了,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中考历史大题答题模板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设问方式

①限定性地设问,如产生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有何积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对世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②宽泛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需要一分为二的回答积极,消极影响和消极作用或积极作用)。

2.答题模板

1)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①政治影响,主要是从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回答;

②经济影响,主要从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否开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促进了新的经济理论、经济的变革、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使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是否促进了国内外的经济交流、是否增强了国力、是否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回答;

③思想文化影响,主要从是否冲击了传统思想和占领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否宣传了进步思想是否促进了思想解放,是否提出了新的理论等方面;

④国际关系影响,主要从是否影响到两国关系(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地区和世界的和平,是否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等方面。

2)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产生的直接影响作用表现为目的和动机实现的影响,等同于直接影响;深远影响是指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趋势等)。

3)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①主观影响可从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等方面思考。②客观影响可从自然和社会环境经济影响经济现状,政治现状,科技等方面思考。

1)“意义类”题目的答案通常这样写:“有利于……”、“推动了……”、“促进了……”、“增强了……”、“只有才能”

2)“意义类”题目答案组织的特点、规律有以下两点:

①从纵向结构看其答案要点一般是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由国内到国际。(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

②从横向结构看答案要一般包括材料中有效的信息和教材知识,即要从性质,作用积极的影响。历史功绩等方面考虑。

3)注意考虑主体对本国对他国的意义,从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到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格局)等方面考虑。

(一)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内因或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外因或客观原因则指与前者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前者主观意识影响的那一方面原因。这和原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抽象而又深刻,易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需要指出的是,内外因属于社会、国家等人的意识很难起决定作用的大范围历史概念时,那么它们是专指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就区别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前者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后者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1)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

2)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104 评论

呼伦小贝尔

历史小短文答题格式如下:

1、事件一+事件一(与事件二有关的)影响+事件二(与事件一有关)背景+事件二+事件一、二的共同性质、影响、作用、共同点、趋势等。

2、事件叙述:选取的小事件+背后反映的大事件。

3、标题的写法:

①高配版:事件反映的共同趋势、性质、共同点等。

②低配版:事件A和事件B。(必须写所选取的小事件背后的大事件)

历史小短文范例如下:

线索一:英国近代化

1、事件一莎士比亚、事件二《权利法案》、事件三英国工业革命事件四鸦片战争。

题目:英国的近代化

14一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基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准备了政治前提。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开始使中国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事件一莎士比亚、事件二克伦威尔在战场上、事件三瓦特和他改进的蒸汽机。

题目:英国的近代化

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文艺复兴运动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之后,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这为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奠定了政治基础,英国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74 评论

相关问答

  • 高中历史小论文答题模板例子

    历史小论文,集论述、论证和评析于一体,作为一种训练题型,能较全面地考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各项能力,具有高效率地帮助学生加强思维训练的重要作用。(一)如何写好历

    360U23384039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考历史小论文模板

    初中历史小论文怎么写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

    janniferLEE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初中中考历史小论文题答题模板

    我寒,这么多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啊。加起来不要几千字啊。

    武汉碧海蓝天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历史小议论文题答题模板

    历史小短文答题格式如下: 1、事件一+事件一(与事件二有关的)影响+事件二(与事件一有关)背景+事件二+事件一、二的共同性质、影响、作用、共同点、趋势等。 2、

    中暑山庄产橘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历史小论文题答题模板中考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可以记笔记哦!历史考试中的非选择题设问,一般侧重对原因(背景、因素、条件)、影响(意义、作用)、认识(启示、感悟)的考查。这些

    吃吃喝喝小蚊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