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1

秋末夏初
首页 > 期刊论文 > 人皆有不忍之心小论文素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西角阿希

已采纳

面对灾难:向《孟子》借一颗恻隐之心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东北部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里氏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大多数国人对日本所遭受的灾难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由于历史原因,也有异样的声音在网络等媒体流传,其中不乏因此而幸灾乐祸者。林肯说:“一个民族,如果对其他一个民族全是仇恨或者全是崇拜,那它就注定是一个懦弱的民族”,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却可以选择淡却仇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也曾一度笼罩在唐山大地震的阴霾中,也曾为汶川地震的死难者悲痛不已。《孟子·公孙丑上》有一段这样的话:“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所说的“不忍人之心”,就是指我们的怜悯心、同情心,“怵惕”即恐慌、忧惧。孟子解释说,现在有人见到一个孩子要掉到井里,都会感到惊骇,产生同情、恻隐之心。这不是因为要与孩子的父母攀私交,也不是为了要得到邻居朋友对我的夸赞,更不是因为不能忍受孩子的哭声,这是人性善的本心决定的。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之心是义的开端;推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仁、义、礼、智这四者都发端于恻隐之心。恻隐是一种感情,即对他人痛苦的一种同情,意味着同情、不忍、凄怆与哀痛,恻隐之心是没有国界的。无论是唐山、汶川还是日本宫城,都在告诉我们,在灾难面前,人类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当无数的生命在呼喊中被湮没时,我们的心灵应该是共振的,无论你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面对无数鲜活的生命陨损时,我们可以为他们默默祈祷,祈盼他们早日在废墟上重植美丽的樱花。来源:醒狮国学

262 评论

甜菜阿姨

略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给出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之所以看到哪种情形时具有那样的反应,是人的悲悯情怀作用的结果。悲悯情怀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古老的话题,是人类情感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悲悯之心”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它促使人关注身边的人、事物,乃至世界,从而关注人生的意义,具体写作中,更要考虑为什么要常怀悲悯之心,应该怎样做,以及常怀悲悯之心的意义。可以立意为:愿天下人都有一颗悲悯之心;常怀悲悯之心,让生命感动;常怀悲悯之心,让世界更温柔;常怀悲悯之心,让爱洒满人间;常怀悲悯之心,让人性显得更真实。点评:就本次作文来看,有利于学生展开自自己的思维,关注生活,展示自己生活的经历和感受,观念和认识,展示自己无比丰富的内心世界,情感生活,展示自己的个性与能力,最终能够引导学生从经历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转化到能够总结生活经验,指导生活未来,创造美好生活这样一个良性的轨道。

237 评论

RosaLifeShare

(1)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降伏,勾践佯装称臣,为吴王夫差养马,吴王患病,勾践亲口为其尝粪,获得信任,被放回国.回国后的勾践体恤百姓,减免税赋,并和百姓同吃同住.他还在头顶挂上苦胆,经常尝苦胆之苦,忆在吴国所受的侮辱,以警示自己不要忘记过去.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磨练,勾践终于一举灭吴,杀死夫差,实现了复国雪耻的抱负. (2)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污辱司马懿的故事也是人人皆知.诸葛亮六出祁山时驻扎五丈原,司马懿深知自己的韬略不如诸葛亮而采取拖延战术久不出兵.诸葛亮派人向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服装,并递信说:“你如果不敢出战,便应恭敬地跪拜接受投降;如果你羞耻之心还没有泯灭,还有点男子气概,便立即批回,定期作战.”司马懿的左右看后,非常气愤,纷纷请战,但司马懿却坚守不战.不久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死,司马懿没伤一兵一将,不战而胜.难怪古人说:“必须能忍受别人不韩信的这个典故只是要表明“能屈能伸,此之谓大丈夫”的道理(3)韩信的这个典故只是要表明“能屈能伸,此之谓大丈夫”的道理能屈能伸:指能弯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其 抱负.没有志气的人在恶势力面前屈服,亦常以此语解嘲.语本《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信,同“伸”.借典故表明“看吧,那人能屈能伸,成了大丈夫.”而不是表明屈了后就必然成为大丈夫如果韩信当初没受辱,谁也不能推断他会不会功成名就忍让(1)引言忍让,是大智大勇的表现,它不计较一时的高低,眼前的得失,而是胸怀全局,着眼未来;忍让,是一种美德,它以宽广的胸怀,无私的心灵去容纳人,团结人,感化人.忍让,是一种修养,它面对荣辱毁誉,不惊不喜,心静如水.(2)事实论据张良忍得兵书张良,字子房.汉初功臣,与韩信、萧何合称“汉三杰”.祖父、父亲原均是韩国宰相.韩被秦灭亡后,他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未中,改名逃亡到下邳藏匿.据《史记?留候世家》记载:他有一次在下邳桥上散步,遇到一位穿布短衣的老者,那老人故意将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喝令张良到桥下给他取鞋.张良非常生气,但看他年迈,就忍着性子给老者取回鞋.可那老者又命张良给他穿上,张良又跪着替他穿好.老人一声未谢,只是笑笑就走了.没有走多远,老人又回来,对张良说:“你这孩子还不错,可以教导,五日后天明时,在这里和我会面.”张良点头答应.五日以后,天刚明,张良来到桥上,见老人已先到,老人生气地指责张良失信,与老人约会不应迟到,并说:“再过五日早点来.”五日后,鸡刚啼鸣,张良就到桥上,可老人已站在桥上等他.老人转身就走,生气地说:“过五天再早点来.”又过了五日,这一回张良半夜就到桥上等.不久,老人来了,很高兴,夸奖张良这一次没有失约.老人拿出一部书,说:“读了这部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10年后就会得到验证.13年后,我们会在济北见面,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话,老人就走了.天明以后张良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相传张良得此兵书,才干大增,后来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六出奇计.康熙隐忍除奸康熙,即爱新觉罗?炫烨,清世祖第三子,他8岁登基.大权落入鳌拜之手.鳌拜专权擅政,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内.康熙强忍怒火,暗下决心,等待时机.平时装着贪于玩耍,不问朝政.掩人耳目学习摔跤,实则亲兵习武.鳌拜称病不上朝,康熙登门慰问,表示诚意,目的是稳住对手,同时察看真情,探听虚实.康熙经过数年的准备,看条件成熟,便把鳌拜诱进宫中,将鳌拜及其爪牙一网打尽.此时康熙只有16岁.(3)理论论据忍耐能消弥一切灾祸.[古罗马]维吉尔《埃涅阿斯记》不能改变的事,最好忍受.[古罗马]塞内加《书信集》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尚书?周书?君陈》忍事敌灾星.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明?薛宣《理学粹言》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结出的果实是甜美的.[法]卢梭《爱弥尔》忍一忍,让一让,千仇万恨解一半.中国谚语不忍不耐,小事惹大.中国谚语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忍耐和时间是我的勇士和英雄.[俄]列夫?托尔斯泰《战急与和平》忍受妩法忍受的事才是真正的坚忍.日本谚语人能忍受的事情之多,是难以相信的.考伐尔斯卡《乌托邦》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中国谚语忍字头上一把刀,忍得住来逞英豪.中国谚语没有耐性的人是多么可怜![英]莎士比亚《奥赛罗》要输得起自己,才赢得起别人.中国谚语有理让三分,冤家也成亲.中国谚语暂且忍耐一下,诽谤不会常存.真相是时间的产物,不久她会出头为你辩诬.[德]康德犯而不较.春秋?曾参在急端来到眼前,最好隐忍,这样温和才能关闭纠纷之门.[波斯]萨迪 1、开诚心,布大度.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2、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清.金缨《格言联壁》3、量大好做事,树大好遮阴.中国谚语4、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5、人非尧舜,谁能尽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6、关公放了曹丞相,丈夫要有容人量.中国谚语7、与人为善就是善于宽谅.[美] 弗罗斯特《新罕布什尔》8、忍耐记心间,烦恼不沾边.中国谚语9、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中国谚语10、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清.金缨《格言联壁》11、圣人贵宽,而世人贱众.汉.陆贾《新语.术事》12、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三国.曹植《当欲游南山行》13、忍一句,息一怒,忍一事,少一事.中国谚语14、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明.冯梦龙《醒世恒言》15、人本该是有良心的,就连最残酷的心也会有宽恕他人的短暂、美好的记忆.[捷] 塞弗尔特《泪城》16、多宽恕别人,少宽恕自己.中国谚语17、宽恕一个敌人要比宽恕一个朋友容易.[英] 布菜克《耶鲁撒冷》18、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尚书.周书.君陈》19、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古今楹联类篡》20、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宋.善棋道人《绝句》21、仁者爱万物.《史记.赵世家》22、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汉.刘向《新序.节士》23、气馁者自画,量狭者易盈.明.朱之瑜《朱舜水集.恭敏》24、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宋朝事实类苑.祖宗圣训》25、恶人胆大,小人气大,君子量大.中国谚语26、不会宽容别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俄] 屠格涅夫《罗亭》27、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中国谚语28、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秦.李斯《谏逐客书》29、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刘隗列传》30、能容小人,方成君子.明.冯梦龙《增广智囊补》31、能下人,故其心虚;其心虚,故所广取;所广取,故其人愈高.明.李贽《焚书.高言说》32、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宋.苏洵《心术》34、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明.吴承恩《西游记》

104 评论

相关问答

  • 名人素材议论文名人素材

    “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千辛万苦,甚至疾病、死亡。不怕困难、挫折,努力奋斗,定能书写辉煌的人生。”我为大家整理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200字,供大家参考! 议论文素材名人

    j解y语h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人有包容之心议论文素材

    以包容为话题作文素材怎么写?包容不是软弱,更不可耻;包容是一种勇敢,包容在尊重他人时也让自己得到尊敬!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以包容为话题作文素材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啊呜咖啡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人性之美世间之善议论文素材

    素材一: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了。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了一个硬梆梆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是一个快冻死

    大筷子9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心灵之书议论文的素材

    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仍然是给材料作文:“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

    大眼睛鱼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人皆有不忍之心小论文素材

    面对灾难:向《孟子》借一颗恻隐之心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东北部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大多数国人对日本所遭受的灾难表

    秋末夏初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