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rongdong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 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和社会科学著作,尤其受到社会主义思潮中无政府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1921年与朋友一起参与半月社和均社等社会团体的工作,1922年开始发表诗歌创作。1923年4月离开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并在东南大学附中读完中学。1925年与朋友组织民众社,办《民众》半月刊,并从事无政府主义的理论探索和社会运动。 1927年巴金赴法国巴黎求学,这期间积极参与营救被美国政府陷害的意大利工人领袖萨坷、凡宰特的国际性活动,并受其影响写作了中篇小说《灭亡》,歌颂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青年。1929年回国后,因无政府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将绝望与愤怒的心情寄托于文学虚构。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巴金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上海定居,又不断到南方和北方去旅游,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游记。1934年秋去日本,写作小说《神》、《鬼》、《人》,风格渐趋平和稳健。1935年回国参加朋友创办的文化生活出版杜,任总编辑。编辑了《文学丛刊》、《译文丛书》、《文化生活丛书》等大型丛书,在发现文学新人,推荐优秀作品方面,为20世纪30-40年代的新文学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抗战爆发以后,辗转于广州、桂林、上海、重庆等地,将理想融入知识分子的民间出版事业。抗战后期创作风格转变,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为主,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1946年返回上海定居。 1949年以后,历任全国文联三、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收获》和《上海文学》主编,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多次出国访问,创作了大量散文游记,以及反映朝鲜战争的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以歌颂新的时代和歌颂英雄为主调,并与作家靳以创办合编大型文学刊物《收获》。 1958年到1962年,《巴金文集》14卷陆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以致失去爱妻。1973年起悄悄翻译俄国民主革命家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1978年"文革"结束后,以沉痛的心情反思知识分子在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和教训,并以个人为解剖对象,写作了五卷《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挖掘知识分子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化界誉为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巴金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1990年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创设特别奖",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的"资深作家敬慰奖",1998年获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巴金晚年出版随笔集《再思录》、整理出版《巴金全集》(16卷)、《巴金译文全集》(10卷)等。由于在思想上和文学上的突出成就,也由于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道路探索上的典型性,80年代以后一直成为学术界研究中国20世纪文学和知识分子道路的重要对象,自1989年起,全国共召开过四届巴金国际研讨会,出版过十几种研究年谱、传记和理论专著。
鹭鹭的宝贝妞
丰子恺(-)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名仁,又名婴行。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职于上海艺术大学。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1937年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1939年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景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好猫宝宝
作家简介:巴金(1904~),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新时期之后历任多届作协主席,可谓德高望重。其作品感情丰沛,故三部曲式大部头之作甚多,后期作品用笔趋于沉实,其长篇小说《寒夜》堪称杰作。(宇慧按) 自然情况: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小蓉~蓉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著名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市崇明县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市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丰子恺(1898—1975年)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happyzhang123
巴金简介 巴金,现、当代作家 , 四川成都人。 1920 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3 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 1927 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28 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 1929 年到 1937 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 ? 鬼 ? 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 “ 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 。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 ? 虎 ? 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 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 14 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 1986 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人格力量。
内务府大总管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生平: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 ,1925年毕业。1927年旅居法国。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巴金著作书目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 《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1933,开明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 《巴金自传》(传记)1934,中华 《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 (《雾》、《雨》、《电》合订为《爱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 《忆》(回忆录)1936,文生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 《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无题》(散文集)1941,文生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生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生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生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儿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儿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文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文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 《巴金散文选》1983,文联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齐)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 翻译著作: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彼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生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生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生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生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生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O,文生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生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生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生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生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翻译著作: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彼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生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生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生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生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生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O,文生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生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生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生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生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 一代文学巨匠巴金远行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将永久地定格在历史记忆里,他的生命激情将不息地涌动在历史档案中。连日来,上海市档案局馆工作人员追思“人民作家”巴金的人品、文品,特别是他将数千件珍贵的档案资料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的无私之举,纷纷表示要倍加珍惜巴金留下的这笔宝贵文化遗产,让它们继 续为巴金一生挚爱的祖国和人民服务。近日,上海市档案馆已在上海档案信息网上公布巴金生前捐赠的部分档案。 巴金生前对上海市档案馆建立“巴金档案”的构想一直非常支持。自1991年以来,巴金及其亲属向上海市档案馆捐赠了数千件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料,上海市档案馆已将其整理成366卷“巴金档案”,形成时间自1926年至1990年,其中有1926年巴金去法国的护照、1954年巴金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证书和发言手稿、1959年巴金致前苏联作家波列伏依的信、1985年巴金《随想录》的有关手稿;有巴金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巴金各个时期的工作活动、出国访问和家庭生活照片;有巴金与《寒夜》剧组的谈话录音带;有巴金的各种著作、译作和巴金著作的各种译本;有外国友人致巴金的信函和巴金荣获的意大利“但丁国际奖勋章”、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及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证书等。 2000年,上海市档案馆曾举行隆重的巴金先生捐赠档案资料颁证仪式。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 ,1925年毕业。1927年旅居法国。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 巴金,1904年生,四川省新繁县人,原名李芾甘,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鲁迅在三十年代曾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巴金对中国现代文学有多方面的贡献,但其最主要的贡献是在小说创作方面,他是我国现代具有独特风格、在国外有广泛影响的杰出小说家之一。重要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家》、《春》、《秋》、《雾》、《雨》、《电》。1962年出版了《巴金文集》,1981年荣获但丁文学奖。 巴金是从创作散文开始走上文学道路的。在民主革命时期,他从1927年起到解放前夕为止,始终没有间断过散文创作。巴金的散文不仅数量多,形式多样,题材丰富,而且以抒情的色彩和质朴的笔调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成就。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既是杰出的小说家,也是一位勤奋多产、文质兼美的杰出的散文家。巴金的散文作品很多,如《海行杂记》、《旅途随笔》等旅行游记;《忆》、《短简》等传记性的作品;《怀念集》、《无题》等怀念回忆性的作品;《梦与醉》、《龙·虎·狗》、《废园外》、《随想录》等富于哲理性的作品,都是比较著名的。 回答者:小公主LL - 童生 一级 3-21 18:20 -------------------------------------------------------------------------------- 巴金,1904年生,四川省新繁县人,原名李芾甘,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鲁迅在三十年代曾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巴金对中国现代文学有多方面的贡献,但其最主要的贡献是在小说创作方面,他是我国现代具有独特风格、在国外有广泛影响的杰出小说家之一。重要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家》、《春》、《秋》、《雾》、《雨》、《电》。1962年出版了《巴金文集》,1981年荣获但丁文学奖。 巴金是从创作散文开始走上文学道路的。在民主革命时期,他从1927年起到解放前夕为止,始终没有间断过散文创作。巴金的散文不仅数量多,形式多样,题材丰富,而且以抒情的色彩和质朴的笔调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成就。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既是杰出的小说家,也是一位勤奋多产、文质兼美的杰出的散文家。巴金的散文作品很多,如《海行杂记》、《旅途随笔》等旅行游记;《忆》、《短简》等传记性的作品;《怀念集》、《无题》等怀念回忆性的作品;《梦与醉》、《龙·虎·狗》、《废园外》、《随想录》等富于哲理性的作品,都是比较著名的。巴金的资料
小梅子zh
赵丽宏,上海崇明人。民进成员。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历任《萌芽》月刊编辑、编委。是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第七、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民进中央委员、华东师大、上海交大、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赵丽宏,当代著名散文家、专业作家,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民进副主委、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有十余篇作品收入中国大陆各地、香港和新加坡语文教材,是,"文革"时中学毕业后曾去崇明岛"插队",其间种过田,学过木匠,做过乡村邮递员,教师与县机关工作人员。1977年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1982年初毕业。在《萌芽》月刊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应聘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 2000年被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聘为客座教授。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等各种著作共五十余部。作品曾二十余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奖,散文集《诗魂》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意、日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作品收入教材最多的当代作家。散文《山雨》被编写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为你打开一扇门》被编写在苏教版七年级第一课。《顶碗少年》被选入为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四课《和上海语文初一第一学期课本中。散文《望月》被选入苏教国标版语文第十册(五年级下册)第24课,五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书第27课《与象共舞》。 《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不少散文作品被选入全国各地和香港、新加坡和加拿大的大学、中学和小学语文课本,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
小小米珠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1936年,巴金与上海爱国女学校学生陈蕴珍(萧珊)结识。陈当时是巴金作品的喜爱者,两人由通信讨论作品开始认识。1938年7月,萧珊高中毕业后追随巴金来到广州。直到1944年,已经40岁的巴金才在桂林花溪与萧珊结婚,两人的婚礼极其简朴,没有任何仪式也没有一桌宴席。1945年,抗战胜利,女儿李小林出生。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巴金受到残酷的迫害,萧珊也因为与巴金的关系受到非人的待遇。1972年7月萧珊因患癌症住院,而巴金在干校劳动不被允许探望,于是萧珊只得独自在医院接受治疗,半个月后含冤长辞人世。
在萧珊去世的3年之后,巴金才获许把萧珊的骨灰捧回,巴金将妻子的骨灰放在自己的枕边,每夜与之共眠,一直到2005年,巴金去世。
爷很忙2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fèi,取自“蔽芾甘棠”),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著书颇丰,代表作品《家》、《春》《秋》。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巴金晚年患有帕金森氏症、慢性气管炎、高血压、恶性间皮细胞瘤等多种疾病,曾表示要求安乐死
鱿鱼女王
中文名:林清玄 英文名:Lin qingxuan 别名:秦情,林漓,林大悲 籍贯:中国台湾 出生地:高雄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53年 职业:散文家,记者,主编作家 毕业院校: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代表作品:《莲花开落》 ; 《冷月钟笛》 ; 《温一壶月光下的酒》 ; 《鸳鸯香炉》 ;《金色印象》;《白雪少年》 中文名:丰子恺 别名:丰润、丰仁、婴行 籍贯:中国浙江 出生地:浙江崇德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898年11月9日 星座:天蝎座 去世年月:1975年9月15日 职业:漫画家,散文家 毕业院校: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宗教:佛教 代表作品:散文《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 、《甘美的回忆》、 《艺术趣味》 、《率真集》等。 师承:弘一法师 中文名:赵丽宏 籍贯:上海崇明 出生地:上海市区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52年2月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华东师大 政党:中国民主促进会 代表作品: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沧桑之城》《赵丽宏诗选》,散文集《生命草》《诗魂》《爱在人间》《玛雅之谜》《岛人笔记》《日晷之影》《闻乐札记》等
Luck丶美人蕉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求学期间参加了反封建的进步刊物《半月社》活动。1927年旅法在巴黎读书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次年回国从事文学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救亡工作,和鲁迅有了交往。抗日战争爆发后,和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文学桂冠:1982年 获意大利国际但丁奖 1983年 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984年 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85年 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 1990年 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2001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主要著作: 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自然情况: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巴金百岁简谱 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官僚地主大家族。 1909年:因父亲出任四川广元知县迁往广元?在县衙内家塾就读。 1911年:父亲辞官,随父母返成都,继续在家塾就读。全家的男人都剪掉了辫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思潮涌入四川。 1920年:祖父病故。参加成都学界反对军阀刘存厚的请愿及集体罢课活动,这是巴金第一次参与社会斗争。 1921年:参与编辑成都无政府主义刊物《半月》,以“芾甘”为名发表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 1922年:七月新诗《被虐者底哭声》发表于《时事新报》副刊《文学旬刊》第44期,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巴金发表的最早的文学作品。 1927年:一月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二月抵巴黎,沿途写有《海行杂记》三十八则。译著《面包略取》?克鲁泡特金著?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这是他单行出版的第一本译著。 1928年:八月,完成中篇小说《灭亡》,署名“巴金”。九月,译著《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译著托洛斯基《托尔斯泰论》,亦署名巴金,载于十月十八日《东方杂志》第十五卷。此文是“巴金”署名最早见于报刊的文章。 1933年:出席傅东华举办的《文学》创刊宴会,席间第一次与鲁迅、茅盾见面。 1934年:一月回上海。《巴金自传》出版。 1935年:四月五日晚,日方警察突然搜查巴金住房,巴金被带进警察所关押了十四小时,事后写散文《东京狱中的一日记》。 1936年:与上海爱国女子学校学生陈蕴珍?萧珊?结识。 1937年:编辑《文丛》月刊,共出两卷十二期。参加上海文艺界欢迎回国的郭沫若等人大会,发表《只有抗战这一条路》。 1938年:到广州,全力筹措《烽火》,改为旬刊在广州复刊。萧珊高中毕业来到广州。 1944年:与萧珊结婚;夏,何其芳自延安来渝,领巴金到曾家岩拜访周恩来。 1945年:与郭沫若、茅盾、老舍等三百多人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联名发表《文化界时局进言》;巴金初次见到毛泽东。十一月,由重庆到上海,开始筹备恢复文化生活出版社。十二月,长女李小林?小名国烦?生于重庆。 1946年:与茅盾等21人联名发表“陪都文艺界致政治协商会议各委员书”;与张澜、沈钧儒、郭沫若等联名发表《致美国国会争取和平委员会书》。与马叙伦等上海各界人士上书蒋介石、马歇尔及各党派,呼吁永久和平。与茅盾、叶圣陶等二百六十人联名发表《中国文化界反内战、争自由宣言》。 1949年:参加在北平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0年:七月,儿子李小棠出生。参加第二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代表团,前往波兰、苏联访问。 1952年:以全国文联组织“朝鲜战地访问团”团长的身份率团访问朝鲜前线,会见彭德怀司令员,写完《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 1955年:参加中国文联主席团、作协主席团召开的联席扩大会议,讨论反胡风问题。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参加全国文联、作协主席团举行的联席会议,在会上介绍上海文艺界反胡风情况。 1956年:赴柏林参加第四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大会。全国整风开始。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到成都视察,这是其解放后第一次回故乡。赴印度新德里参加亚洲作家会议。 1961年: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参加在东京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委员会紧急会议。 1962年:率中国代表团赴东京出席第八届禁止氢弹、原子弹世界大会。巴金建国前文学创作的十四卷文集出齐。 1965年:被迫发表批判电影《不夜城》的文章,与萧珊一起去看望该电影的编剧柯灵;第二次访越。 1966年:以中国作家代表团副团长身份在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受到上海市文联“造反派”批判,被关入上海文联资料室“牛棚”,从此开始了靠边、检查、被批斗和强迫劳动的生活。上海作协“造反派”抄家。 1967年:与魏金枝、王西彦等六人被迁出资料室,关到楼下一处不满五平方米的煤气灶间。《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点名批判巴金。上海市文艺界批判文艺黑线联络站等单位先后编印多种巴金批判专辑。 1968年:频繁遭到批斗。 1969年:开始抄录、背诵但丁《神曲·地狱篇》。 1970年:被编入上海文化系统某团第四连到奉贤县“五七”干校从事搬运稻草、抬粪水、种菜、喂猪、搓绳等劳动。 1972年:萧珊病故。巴金返回上海。 1973年:宣布对巴金的处理意见:“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戴反革命帽子,发给生活费,可以搞点翻译。”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去淮海路襄阳公园附近看大字报。 1977年:恢复写作权利,出席上海文艺界的座谈会。出席上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协上海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1978年:开始写创作回忆录。 1980年: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到日本东京访问。率领中国世界语代表团去瑞典参加第六十五届世界语大会。参加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981年:关于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倡议得到茅盾、叶圣陶、夏衍、冰心、丁玲、臧克家、曹禺等作家的赞成和支持,成立该馆筹备委员会,巴金、谢冰心、曹禺等九人为委员。 1982年:意大利驻华大使塔马尼到巴金寓所宣布一九八二年“但丁国际奖”授予巴金。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获由法国总统密特朗授予的“法国荣誉勋章”。 1984年:患“帕金森氏综合征”,写出随想录第四集《病中集》。 1987年:“巴金文学创作生涯六十年展览”活动在北京图书馆隆重举行。 1988年:老友沈从文去世,抱病写作《怀念从文》。 1990年:获前苏联政府授予的“人民友谊勋章”和日本福冈市颁发的“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颁发的“资深作家敬慰奖”及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评委会特别奖。 1994年:着手进行《巴金译文集》的整理和校阅工作,因脊椎压缩性骨折,住进华东医院。 1999年:因呼吸道感染突发高热并出现急性呼吸衰竭,送华东医院抢救成功,但因年高体弱病情反复,从此未能出院。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 2003年:巴金百年寿诞,全国各地举行纪念活动。巴老身体状况稳定。 2004年:上海和四川举行小规模的巴老一百零一岁寿诞庆祝活动。 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官僚地主大家族。 1909年:因父亲出任四川广元知县迁往广元?在县衙内家塾就读。 1911年:父亲辞官,随父母返成都,继续在家塾就读。全家的男人都剪掉了辫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思潮涌入四川。 1920年:祖父病故。参加成都学界反对军阀刘存厚的请愿及集体罢课活动,这是巴金第一次参与社会斗争。 1921年:参与编辑成都无政府主义刊物《半月》,以“芾甘”为名发表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生平: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 ,1925年毕业。1927年旅居法国。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巴金著作书目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 《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1933,开明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 《巴金自传》(传记)1934,中华 《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 (《雾》、《雨》、《电》合订为《爱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 《忆》(回忆录)1936,文生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 《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无题》(散文集)1941,文生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生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生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生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儿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儿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文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文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 《巴金散文选》1983,文联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齐)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 翻译著作: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彼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生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生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生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生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生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O,文生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生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生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生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生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1959,人文
《青年报》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1093号 | 邮编:200041 | 新闻热线: 《文汇报》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755号,邮编:200041,传真:上海日报
时尚芭莎也算是比较有名气的时尚杂志了,而时尚杂志主编绝对是时尚界掌握话语权的有力人士,高级主编泽更加需要对时尚的洞察力和敏锐度了。杂志社在招聘高级主编时,一般薪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 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在“五四
截至2020年10月,是属于EI收录的,美国工程索引EiCompendex数据库、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Scopus数据库 它是中国
李俊,女,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副教授,院体育工作办公室主任。主讲健美操课程。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获奖情况:1.河北省优秀裁判员 20072.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