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3

最爱的mango
首页 > 期刊论文 > 国际象棋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英子0113

已采纳

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比较研究 一、概述 1. 起源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都形成于公元5世纪左右,从棋盘和棋子的结构上来看,两种棋的同源性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比较权威的说法是象棋起源于印度,由印度传入中国。很多中国的学者持反对意见,因此考古学上对此研究得很多,分歧也很大。造成分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外考古学的交流不够充分,二是中国人有希望象棋起源于中国的主观意愿。不管意见如何,都说明中国和西方很早就有文化交流,象棋的形成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 2. 文化背景 象棋的每一种棋子走法都具有象征意义,它们或多或少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价值,研究象棋文化背景的人很多,他们的意见是一致的,中国象棋更多地反映了几千年禁锢的封建制度,而国际象棋则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历史背景。(参考学术论文《从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的异同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37卷,第5期,2003年9月) 3. 群众基础 由于中国象棋简单易学,以及中国人口众多,因此中国象棋的群众基础比国际象棋广泛。至于国际象棋在欧美的普及程度,比起中国象棋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肯定要差很多。因为就国际象棋的难度而言,要掌握这门棋必须经过比较正规的培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这种培训的,就像围棋在中国得不到很好的普及一样。 4. 社会价值 象棋的社会价值包括很多方面,它是一种娱乐方式,一种开发智力的游戏,它可以培养人们作出决策的能力,锻炼人们承受输赢的能力,等等。同时,象棋还具有其他作用,例如报纸上经常会刊登象棋的排局,排局的创作和解答过程就如同诗词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象棋是一种艺术,在这一点上中国象棋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电子时代,象棋成了人脑和电脑较量的平台,自从国际象棋棋王卡斯帕罗夫挑战IBM的“深蓝”以来,这样的活动就没有停止过,目的不在于让人脑和电脑比个高下,而是谋求其中的商业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象棋又在参加社会经济活动,这一点国际象棋比中国象棋领先得多。 5. 研究目的 很多棋迷同时擅长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现在这样的棋迷队伍正日益壮大。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存在很多共同点,也存在很多区别,可能有人要问,两种棋的学习是相互妨碍的,还是相互独立的,还是相互促进的?本文的回答显然是相互促进的,为此,需要对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做系统的比较研究。比较研究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找出彼此技术上的共同点,使得学习上不要花费重复的精力,二是找出它们的重大区别,使得棋手在技术的掌握上不致于混淆,通过比较来加深印象,这样棋手会把技术上的特点会掌握得更好。

322 评论

oicqdaniel

国际象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搏斗游戏之一,和中国的围棋、象棋和日本的将棋同享盛名。一般认为,在公元500年之前,在印度北部就有了这类游戏。当时的棋子比起今日的国际象棋在着法上简单得多,它们代表在古印度的步兵、武士、战车和大象。在棋盘上,国王和他的维齐(即今天的后)统帅一切。据多数史学家认为,国际象棋从印度逐渐传到中亚细亚、中国、波斯和欧洲。11世纪时盛行于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皇帝阿列克西斯•康姆涅纽斯很喜欢的一种消遣。 这种游戏一传到西方,有个别棋子的名称和设计便与当时欧洲的封建制度中的社会阶层挂上了钩。王和兵当然没有改变。大象在印度军队中是一种重型的力量,在西方则由主教替代,主教在当时中世纪教会中颇有权力,而大象在西方战事中没有人知道其威力无比。棋史学家列维在叙述第二次普尼克战争中汉尼伯曾经在意大利本土上使用兽力作战。印度棋盘上的武士,变成了马,世人公认为是骑士制度的一个代表。古战车变成城堡(德文"turn",西班牙文"torre",法文"tour",均为"城堡"的意思),英文中则为“rook”(城形棋子)。此字源出于波斯文"ruhk"(战车的意思)或者是出于意大利文"rocco。"(城塔的意思)。最后,维齐转而名为后,是中世纪宫廷的主要人物。 15世纪末,国际象棋规则在欧洲起了一个自然而然的变化。 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后从依附于王而变成在棋盘上极具威慑力量的角色。另外,兵起步时可以选走两格,象可以在斜线上自由行走以及王能够和车易位。这些变化可以说已经和今日世界上159个国家和地区所开展的国际象棋走法十分接近了。这种走法已被当今国际棋联这个国际象棋世界性组织所属的500万注册棋手所认可。直到进入20世纪时,国际象棋仍被认为是贵族和富有闲人的游戏。而今天,自从1917年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使得国际象棋逐渐普及起来。如果说,国际棋联现有五百万注册棋手和数以亿计会下国际象棋(据国际棋联20世纪90年代的统计数字,现全世界大约有三亿)的人,那么,其中除了少数尖子棋手把它作为艺术和终生职业外,其余都是这种游戏的爱好者。 的确,在前苏联和接过前苏联"国际象棋王国"旗帜的俄罗斯,国际象棋是国家体育,被奉为"国棋",比足球更受人喜爱。由于国家和群众的大力推动,在20世纪40年代以来,前苏联特级大师们或多或少地控制了世界国际象棋的棋坛,虽然他们的优势很快受到了英国、美国等西方国际象棋强国的挑战。 在所有棋盘游戏中,国际象棋是一种把战略战术和纯技术融为一体的理想游戏。和西洋双陆相比,胜负决定于骰子一掷,诚然是不由自己作主;和国际跳棋相比,棋子的规模化控制了技术上的胜负。和国际象棋在思想性上、科学性上和深度上可以相比的只有日本将棋和中国的围棋、象棋。 国际象棋几乎就是融艺术、科学、知识和灵感为一炉的一种游戏。分析对局时是一种逻辑的实验使用,而在攻王的战斗中和战略问题的运筹的时候,就需要有一种创造性的灵感。不过,国际象棋不是像纵横字谜那样单纯是一种文字智力的测试。国际象棋的竞争使双方投入一场不流血的战斗,是双方思想和意志的一场激烈尖锐的战斗以及体力上的坚韧不拔的较量。 尤其是,国际象棋具有古老的和显眼的历史。这种游戏对许多国家数百年来的文化阶层间有着连绵不绝的延续性。读者可以在本书中看到千年以前的局面。这些棋局,迄今尚能引起许多棋手的兴趣。或许,未来的读者们对今天这些美妙的思想产物也会同样地深感兴趣,这才是今人羡古人,后人羡今人呀。 国际象棋起源的传说 国际象棋是怎么产生的?这个古老而又永远是生气勃勃的智力竞技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人的发明?这些问题长时期以来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力。 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曾经有种种饶有兴味的传说。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个是这样的:在古代印度有一个国王,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难以计数的财富。但是权力和财富最终使他对生活感到厌倦,渴望着有新鲜的刺激。有一天,来了一位老人,他带着自己发明的国际象棋朝见国玉。国王见了这新奇的玩意非常喜欢,就与老人对弈起来。但是他一下上手,就舍不得放下了,竟留着老人一连下了三天三夜。到了第四天早上,国王感到非常满足,就对老人说道:"你给了我无穷的乐趣。为了奖赏你,我现在决定,你可以从我这儿得到你所要的任何东西。" 的确,这位国王是如此富有,难道还有什么要求不能满足吗?然而,老人却慢条斯理地回答道:"万能的王啊,您虽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恐怕也满足不了我的要求。" 国王不高兴了,他皱起了眉头,严肃地说道:"说,哪怕你要的是半个王国。"于是,老人说出了自己的要求:"请国王下令在棋盘的第1一格上放一粒小麦,第二格上放两粒小麦,第三格上放四粒,第四格上放八粒,就这样依次每格增加一倍小麦数量,一直到第六十四格为止。" "可怜的人啊,你的要求就这么一点点吗?" 国王不禁笑了起来,他立即命人取一袋小麦来,按照老人的要求数给他,但是一袋小麦很快就完了。国王觉得有点奇怪,就命人再去取一袋来……接着是第三袋、第四袋……小麦堆积如山,但是离第六十四格还远得很呐。只见国王的脸色由惊奇逐渐转为阴沉,最后竟勃然大怒了。原来国库里的小麦已经搬空了,却还只是数到了棋盘上的第五十格。国王认为老人是在戏弄他,就下令把老人杀了。 其实,老人的话没有错,他的要求的确是满足不了的。根据计算,棋盘上六十四个格子小麦的总数将是一个十九位数,折算为重量,大约是两千多亿吨。而即使是现代,全世界小麦的年产量也不过是数亿吨而已。 还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大约两千年前,在印度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争,战争过后,尸骨成山,血流成河,真是惨不忍睹。一个聪明人眼看这种景象,便塑造了一些形态各异、戴盔披甲的将士作为棋子。他把战场上的战斗再现在棋盘上,终于把孔武善战、恃强好胜的国王、将军及婆罗门贵族的兴趣吸引、过来。从此,以棋盘上的智力较量,取代了战场上的血腥厮杀。 这些传说虽然很有意思,能给人以启示,但并不能帮助我们追根溯源,找到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实际上,国际象棋也像其他许多游戏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当人类的力量在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尚有富余时,游戏便自然产生了。不能说国际象棋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人的发明,而只能说,它是劳动人民的创造,人类智慧的结晶。 参考文献:

327 评论

往昔岁月

这是我的原作,送你吧,我很大方,可以转载。弈 趣我们每天紧张繁忙的工作之后,身心都有一些疲惫。选择健康有益的业余文化生活,是放松调整精神状态的最好方式。打牌和下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喜爱的一种休闲活动。两者当中,我嗜好下棋。自从小时候乐此不疲地玩用小石头当棋子的“南瓜棋”,和以军衔为棋子名的军棋,我便开始成了棋迷。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先后又接触到了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跳棋、五子棋、黑白棋等各种形式的棋类活动。经反复品味,觉着军棋、跳棋、五子棋、黑白棋等,虽则各具技巧,但毕竟较为简陋,有点小儿科,不值得去深究;国际象棋子力有较大的自由度,全局激烈度也较强,却又不合国情,无社会普及基础;围棋只黑白两子,看似简陋,实则玄奥精深,全局性强,很讲究先后手,绝无和棋,可算我国棋文化的国粹,但其棋子无个性,缺乏普及的通俗性,因而也在难找弈友的状况下疏而远之;唯有中国象棋,中国特色,玄机无限,雅俗共赏,独具魅力,让我多少年来一直对其如痴如迷。可以说,中国象棋乃是我中华民族的一大文化精粹。据文史记载,它最早起源于我国商、周时期,属一种战争性的游戏,经历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的改革演变,至唐朝时形成与国际象棋制式相似的“宝应象棋”,再到北宋时期方基本定型为现代中国象棋,汲取了悠悠中华文化的精华。它为历代政治、军事名人和文人学士所推崇,同时也为普通百姓所喜爱。中国象棋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沿革,凝聚了无数中国人的智慧,其棋制的严谨性已达到近乎于无隙可击的地步。棋盘的结构、棋子的布置、子力的个性、行棋的规则,无不充满了自然辨证的哲理。因为我们几乎根本找不出一种下法,可以利用棋制的弱点来赢取胜利。九十个棋盘点、三十二个棋子,可以演绎出无以数计的精妙棋局。其中奥秘,值得永无止境地去探究,这正是众人迷恋它的原由所在。而我之所以痴迷于中国象棋,则不仅仅是因为感觉楚河汉界之间的互相搏杀别有一番高雅情趣,更觉着棋局中所蕴涵的一些人生哲理,亦是十分精妙,发人深思。开局犹如人生的起步。开局伊始,或锐意进攻,或稳固防守,每个人都面临着公平的竞争机会。人生的开局至关重要,往往是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因此,既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亦不可不守章法,莽担行事,而应稳中有变,步步争先,不断寻找最佳突破点,遂步扩大自己的优 势。无论如何都要牢记一点:找准自己的位置,走好人生的开局,千万不要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棋子恰如角色的定位,每一枚棋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我们总是偏爱车、马、炮等杀伤力大的强子,而轻视兵卒之类的弱子。其实,最终直捣黄龙,克敌制胜的,却往往可能是一只毫不起眼的小卒。同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的角色只有分工不同,而无轻重贵贱之分。因此,千万不要抱怨命运的安排,更不能向命运屈服,只要抱定坚定的信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中盘好比胜利前的冲锋。中盘是白热化的厮杀阶段,双方势均力敌,胜负难料,或固守阵地,伺机而战;或弃子追杀,争先抢势。人生的中盘是成败的关键,也是一场意志的较量,此时千万要沉得住气,切记戒骄戒躁。只有锲而不舍;策划周全,才能奏响胜利的凯歌,倘若失之大意,势必会被淘汰出局。残棋宛如人生的壮歌。莫以为其入残局,输赢已定,胜负已断,事实上往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寥寥数子中,往往依然暗藏胜算。人生虽短,亦不可轻言放弃,也许最终的胜利,就在这顽强的一搏,轻易推枰认输,也许会铸成终生遗憾。人生如棋。时进时退,或攻或守,也许胜负只在一着之算,一念之差;人生又非棋,输掉一盘棋,我们可以重整旗鼓,从头再来,而岁月流逝之间,人生却不容重新开始。因此,我们必须珍惜人生的每一次机会,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棋。朋友,或许你的业余生活中有另外一些爱好,看书、看电视、打牌、上网、运动、旅游、交友,等等。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一种特别的爱好来丰富自已的精神生活,缓和工作带来的压力。但社会上往往有些人会沾上诸如赌博、买码、斗抠、吸毒、嫖娼等不良恶习,却不妨悬崖勒马,也来做做棋迷吧!

104 评论

阿布kingnine

标题是什么呀?范围太广就无从下手了.

300 评论

妮儿1212J

我的博客里有一篇,关于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区别的转的别人的,好像是成都棋院的一个棋手写的,很不错的,可以参考

141 评论

沈阳硅藻泥

1.《中国国际象棋计算机博弈关键技术分析》 徐心和 王骄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6 第6期2.《从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的异同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刘适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第5期3.《国际象棋入门》 史彬彬4.《国际象棋初步》 许宏顺 19945.《两卡之战——国际象棋巨人争霸风云》 林峰 朱卫庆 19976.《车兵残局大全基础理论》 洪克敏 19987《国际象棋技巧》 罗文2008 呵呵,我随便从网上搜的,如果不够的话,你去百度文库里搜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62 评论

相关问答

  • 运动鞋论文的参考文献

    【题 名】浅议鞋类出口现状及对策【作 者】刘会凌【刊 名】中国皮革.2007,36(14).-44-45【题 名】基于网络营销的中国鞋出口战略研究【作 者】张萍

    吃得圆圆的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国国际象棋杂志

    国际象棋的专业书挺多的,刊物就较少,原来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际象棋》杂志已改成国际象棋专辑;现在还有针对少儿棋手的《国际象棋小世界》,双月刊;还有中国国

    痴货小逗逗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排球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排球运动员的特点,你可以参照中国女排来写。

    520mengcheng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国际象棋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比较研究 一、概述 1. 起源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都形成于公元5世纪左右,从棋盘和棋子的结构上来看,两种棋的同源性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比

    最爱的mango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启蒙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启蒙运动(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通常是指在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

    蛋塔阿姨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