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7

我是中吃货
首页 > 期刊论文 > 读者文摘杂志往期阅读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薰1988

已采纳

《读者》,原名《读者文摘》,是由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文版半月刊物。 《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卷首语丨我们来打一仗 文苑丨山桃花与信天游 文苑丨月到天心 文苑丨黄昏 文苑丨涉江 文苑丨差异 文苑丨两个牙医 文苑丨骨中的钙 文苑丨在春天 人物丨一定要站出来说一说 人物丨痛和善 人物丨作为粉丝的文人 社会丨艺术与催眠 社会丨艺术 社会丨读书人为何丢了书卷气 社会丨故事里的乌托邦 社会丨读谱的音乐与现场的音乐 社会丨互联网公司的技术战“疫”及格了吗 人生丨他捐了5000个口罩 人生丨两位小保姆 人生丨最好的告别 人生丨乖孩子的劣迹 人生丨彼此不知姓名 人生丨厨房 人生丨认得几个字 人生丨永远不会到来的时间 人生丨体谅你的不正确 生活丨三个目标之后 生活丨蒜头和玫瑰 生活丨藏书的快感 生活丨一个危险的游戏 生活丨不要成为“薛定谔的司机” 文明丨离别 文明丨捡漏中的得与失 文明丨对于这些名画,你或许理解错了 悦读丨何时结婚都不晚 悦读丨越喝火越大 悦读丨言论 悦读丨漫画与幽默 悦读丨斋号:中国文化的独特风景 悦读丨宇航员视角看地球 悦读丨看两遍 点滴丨意林 点滴丨认真 点滴丨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点滴丨激情 点滴丨礼物 点滴丨牧民和一株草 点滴丨天趣 点滴丨金香木花 点滴丨好的决策 互动丨“《读者》光明行动”(81)

303 评论

snowmemory098

我想说当年确实看过非常多令人非常感动的文章,但是现在都忘了,而过长大之后发现那些文章都是作者杜撰的心灵鸡汤,尤其喜欢讲国外如何如何,所以现在无法产生共鸣了,也无法感动。

314 评论

踏雪1230

我也正在找你说的东西,去孔夫子旧书网买本读文摘精华《世界漫画杰作选》试试运气(88年首版,91年二版),我刚下的单。书已到手,里面没有。。。。。。。。

84 评论

难得明白

《读者》杂志简介 《读者》,原名《读者文摘》,是由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文版半月刊物。 《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目录 卷首语丨你是暗夜里的光 文苑丨野宴 文苑丨暮色四合 文苑丨天使的身影 文苑丨春天里的诗 文苑丨种菊 文苑丨一个报童的名誉 文苑丨这是鸟儿们回来的日子 人物丨高高在上的科学 人物丨一辈子没说出的心里话 人物丨青春的肖像 人物丨学林新语 社会丨道德圈 社会丨勇 社会丨那神奇的两个字 社会丨投资是时间上的平衡消费 社会丨物理学思维与生物学思维 社会丨看不见的网络 社会丨北野武的花 社会丨难以摆脱的贫穷 人生丨驰援 人生丨观音老师 人生丨镜头下的爱 人生丨我不敢阅读她的小说 生活丨焦虑不是你的问题 生活丨“美人投票”背后的故事 生活丨第七个馒头 生活丨看待事物的三个层次 生活丨“中古品”循环生 生活丨克莱因蓝 生活丨三个欧洲 生活丨昂贵的感情税 生活丨医疗与帝国扩张 生活丨人类一直在“发低烧”吗 生活丨75年后的拥抱 生活丨人类瘟疫史启示录 生活丨盛唐最沉的十四个字 生活丨藏在画中的自由 悦读丨言论 悦读丨漫画与幽默 悦读丨剧梦人生 悦读丨效率专家眼中的音乐会 悦读丨街道 点滴丨意林 点滴丨其他可能的人生 点滴丨侠气与素心 点滴丨扶持 点滴丨学问与生活 点滴丨一切都是数学

232 评论

绿桑坊蚕被店

《读者》是我们这一代乃至两三代人的共同回忆。实际上,当说到“《读者》盛行的年代”这句话的时候,《读者》已经开始有了下滑的趋势。我们这一代人,记得更清楚的当是《读者文摘》,甚至在它正式改名后的很多年里,仍然习惯这样一种叫法。

如果记忆无误,《读者文摘》更名为《读者》应该是1993年的事情。想证实这个记忆是否有误,百度一下就能知道,但我不是很愿意这样做。记忆,会发生一些主观上的变动,我之所以把这个更名的时间记成1993年,说明记忆有它本身的理由。

在那个年代里,《读者》或者说更早的《读者文摘》,就相当于现在的朋友圈和“看一看”。很多优美的文字都是因为被《读者》转载、摘录过,才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流传。当时在看《读者》的时候,只专注于文章内容,没有过多去留意作者,以及摘录于那本书籍之类的信息。到了日后,在阅读某一位作家的著作和文集时,会猛然间想起:“这篇文章,很多年前在《读者》上看过!”心中就有了老友重逢般的喜悦。

究竟在《读者》上看过多少好文章?这确然不是一个可以回答的问题。可以不夸张地说,正是由于《读者》是文摘类的月刊杂志(后来改为半月刊,还出了原创版),所以上面的文章都是精益求精、优中选优的好文章;几乎每一篇都认真读过,每一篇都在潜移默化中成为自身的营养。

这么多年过去,在《读者》(《读者文摘》)上读到的,最为难忘的文章有四篇,其中有两篇由于日后购买了作者的著作,而得以知晓是谁的文字;其他两篇,只记住了文章内容,而作者却一直不详——相对于只记住作者姓名,而没能记住他(她)的文章,作家更愿意选择读者记住他(她)的文字吧。

这四篇文章,第一篇是作家铁凝的《四季歌》。描写了一对恋人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里在公园约会散步的场景。这一对恋人最终分手,而分手的原因,铁凝没有从正面描写,只是从两人的对话中给读者留下大量的信息和线索。包括男青年对恋人说起前任的种种不是,女孩儿在想:我又会给他今后的恋人,留下了什么样的谈资呢?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是一位少年,心中有着难言的惆怅。懵懂中对爱的那种向往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畏缩。

另一篇是作家原野(鲍尔吉·原野)的《寻找鲍尔吉》。这是一篇很好玩的文字。我读了很多很多遍。由于收到一张汇款单(稿费),收款人为鲍尔吉·原野,让原野很是为难。鲍尔吉是原野的蒙古姓氏,很少用,而且身份证上也只是原野。杂志社不知道哪根筋出了问题,在那张汇款单上写了“鲍尔吉·原野”,结果邮电局的姑娘怎么也不让他取款,说他是原野,必须和“鲍尔吉”一起来才可以。

原野就打算找人来假扮“鲍尔吉”,刚开始是找路人,比如知识分子模样的人,结果人家根本不同意——那怎么可以!不能作假。找个小混混,小混混不但要钱,还出言不逊。原野出手制伏小混混,用手捏住小混混的下巴,结果嘴变成了“o”型,原野说换成别人会朝里面吐一口唾沫,他认为不文明,所以没吐。一本正经地写来,正是这篇文章好玩的地方。

另一篇是《五十岁,我有了自己的书房》,作者不详。那时候的我,觉得五十岁才有自己的书房,没什么意思了——如今我五十岁,才真正读懂这篇文章。

另外就还有一首国外的译诗《杰克吻了我》。大意是名叫杰克的小伙子,突然从公园靠背椅上站起来吻了“我”。岁月再怎么蹉跎,任凭年华逝去,红颜易老,黄花飘零,这一切能又如何?只因为很多很多年前,杰克吻过我。

我在后来翻阅了手上所有保存的《读者》,但始终没在找到这首诗。或者不是杰克,是约翰?或威廉?再后来,又没有缘由认为是勃朗宁夫人的作品,不过查讯依然无果。

这些都不重要了,那些年里从《读者》上的读到的文章,早已经成为生命里血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是杰克还是任何一个名字,都让我知道,文字可以打败时间,每当回忆起那个瞬间,就是永远的青葱少年。

246 评论

相关问答

  • 读者杂志阅读感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读者》读后感(精选10

    枫月絮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如何往读者杂志投稿

    问题一:如何投稿给《读者》杂志 还是邮件比较快吧。 邮寄:(730030)兰州市中央广场邮局《读者》信箱《读者》(原创版)编辑部 唯一投稿电子信[em

    晓晓彤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读者杂志全文免费阅读

    感谢邀请。 《读者》杂志自创刊以来,影响了几代人的阅读,堪称“中国人的心灵鸡汤”。 今天是11月30日,2019年的所有杂志已经出齐,终于, 2019年《读者》

    玉面小达摩198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读者文摘杂志往期阅读

    《读者》,原名《读者文摘》,是由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文版半月刊物。 《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

    我是中吃货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读者杂志2021在线阅读

    《读者半月刊2021年07期》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魔神坛老佛爷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