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1

替拉米酥
首页 > 期刊论文 > 电子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库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切尔西爱吃鱼

已采纳

电子科技大学是985,也是211、双一流院校。 学校是公办本科院校,类型是理工类,学校有多个校区,其中清水河校区: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沙河校区:四川省成都市建设北路二段四号,九里堤校区:四川省成都市九里堤西路8号。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学校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 学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传感网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349 评论

jennifer1959

电子科技大学是985大学。目前985大学已经不再评选,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985工程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牢牢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发挥优势,坚持跨越式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由于是1998年5月对外宣告,称之为985工程。985大学共有39所,代表了中国最好的那一批大学,在世界上也具有相当大竞争力,基本上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学,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85大学整体实力强于211大学,当然所有985大学都是211大学。目前“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同时所有的985和211大学都入选了双一流大学建设,不过985大学依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两电一邮”成员。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

学校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56年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双一流”A类高校行列。2019年教育部和四川省签约共同推进我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师资力量

2021年3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500余人,教授640余人。国家级杰出人才总量(不重复计算)达267人,其中两院院士(含双聘)11人,IEEE Fellow 22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7人(含“青年拔尖人才计划”9人),杰青、卓青、优青获得者32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1人,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27人。

院系专业

根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23个学院(部),65个本科专业。

质量工程

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精品课程18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国家特色专业:信息安全,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网络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传感网技术。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5个。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光学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

合作交流

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同一批国外知名高校签署了学生交流及联合培养协议,与美国威廉玛丽学院、韩国浦项工科大学成为姊妹学校。自2010年实现留学生规模招生以来,学校已招收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留学生。学校每年主办十余次国际学术会议,选派大批教师赴海外访学进修、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会议。

科研平台

根据2018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科学技术研究院3个,校级研究中心2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5个。

馆藏资源

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总量达983万册,其中纸质文献261万册,数字文献722万册(其中学位论文366万册)。网络学术资源系统达66种,含170余个数据库。自建大量特色数据库,如该校SCI论文查询系统、该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成电人著作收藏库、重点学科导航系统、教学参考书系统、中文电子期刊导航系统、西文期刊和会议录导航系统等。

147 评论

努力坚持

电子科技大学代码是10614。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简称“电子科大”,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两电一邮”成员;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56年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2019年教育部和四川省签约共同推进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清水河、沙河、九里堤、永宁四个校区,校舍总建筑面积139万余平方米。

办学历史

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于1956年9月,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系、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系和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无线电系合并创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学校成立以来,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的进程,先后归属二机部、一机部、三机部、四机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负责管理。建校之初,学校定位为中国培养无线电工业干部(人才)的主要基地,重点为中国无线电工业部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2002年,成立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2003年,成立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2004年,成立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2006年,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签署共建电子科技大学协议;成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7年,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占地3800余亩的清水河校区投入使用。

2008年,成立国际教育学院。

师资力量

2021年3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500余人,教授640余人。国家级杰出人才总量(不重复计算)达267人,其中两院院士(含双聘)11人,IEEE-Fellow22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7人(含“青年拔尖人才计划”9人),杰青、卓青、优青获得者32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1人,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27人。

院系专业

根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23个学院(部),65个本科专业。

质量工程

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精品课程18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信息安全,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网络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传感网技术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5个。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4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为A+。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光学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

合作交流

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同一批国外知名高校签署了学生交流及联合培养协议,与美国威廉玛丽学院、韩国浦项工科大学成为姊妹学校。自2010年实现留学生规模招生以来,学校已招收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留学生。学校每年主办十余次国际学术会议,选派大批教师赴海外访学进修、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会议。

科研平台

根据2018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科学技术研究院3个,校级研究中心2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5个。

科研成果

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2006-2014年,学校获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奖励181项,发表论文(专著)31000余篇(部),申请专利4500余项。

馆藏资源

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总量达983万册,其中纸质文献261万册,数字文献722万册(其中学位论文366万册)。网络学术资源系统达66种,含170余个数据库。自建大量特色数据库,如该校SCI论文查询系统、该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成电人著作收藏库、重点学科导航系统、教学参考书系统、中文电子期刊导航系统、西文期刊和会议录导航系统等。

学校代码查询方法:一、《报考指南》高三毕业班的学生都会由学校统一组织订购《报考指南》这本书,书中全面的介绍了当年各个学校的招生专业、名额、往年录取分数线、学校代码等信息。二、《招生计划》高考结束后学校会统一发放《招生计划》,这本书里面的信息和《报考指南》差不多,也有关于学校代码等信息的介绍,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两本书参照着看,通过多方比较确定最终的报考院校。三、官网查询如果考生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考哪个学校,那么就可以登陆到学校官网查询院校代码。此外,考生也可以通过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校的官网来查询院校代码信息。

323 评论

吃客令狐冲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图书馆外人可以进去,但是不能借书出去。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主要汇集了当时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三所高校图书馆的电子类文献。

伴随着电子科技大学六十年的奋斗与发展,在“211”、“985”等国家级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支持下,图书馆在基础设施、资源建设、文化打造、服务理念方面都跨上了新的台阶。

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特色文献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由沙河校区、清水河校区以及九里堤校区三部分组成,馆舍总面积68000余平方米,读者座位总数6600个,各类研修间100间。

其中沙河校区图书馆创建于1956年,馆舍面积15000余平方米;清水河校区图书馆新建于2009年6月,建筑面积52000余平方米,作为主馆和沙河校区分馆并行使用。

截止2016年末,图书馆纸质书刊馆藏总量万余册,数字资源平台109个,包括数据库283个(图书馆281个,学院2个),其中,电子图书430万余册,在线学位论文750万余册。

自建特色数据库如本校SCI论文查询系统、本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成电人著作收藏库、重点学科导航系统、教学参考书系统、中文电子期刊导航系统、西文期刊和会议录导航系统等。

275 评论

相关问答

  • 电子科大学位论文latex

    先说说latex的两个明显的优势吧。第一,排公式。毫无疑问。latex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如果用word编辑,那么在段落里面插入公式的时候,很容易导致行距拉大,

    小懒虫苗啊苗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电子科技大学社科版学报

    若已被录用并缴费大约一到两个月可以见刊。论文发表接收后多久能够见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在1个月或者1年内见刊都是有可能的,具体要根据作者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根

    吥唥靜尐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库

    1 移动通信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吉林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 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 湖南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海狸鼠小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主管主办的以反映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为主的学术期刊。

    提拉米苏丫头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电子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库

    电子科技大学是985,也是211、双一流院校。 学校是公办本科院校,类型是理工类,学校有多个校区,其中清水河校区: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

    替拉米酥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